经济转型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转型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中央进一步提出要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必定引致金融转型。如何更好地通过金融转型来促进经济转型,值得认真研究。带着这个问题,调研组一行赴上海、浙江两地调研,了解两地政府、企业和银行在经济和金融“双转型”中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

第一篇:经济转型论文范文

我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转型分阶段进行分析,阐述各个阶段的特点;接着对我国的三大产业进行产业结构分析和人均收入增长分析;最后从GDP增长次数分布和增长率的变异系数来看两个角度考察转型时期经济增长率的统计特征。

关键词:经济转型;经济增长;收入分析

1 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以克拉克(C.Clark)、库兹涅兹(S.Kuznets)为代表的增长核算学派,从产业演进这个广阔视角考察工业化问题,把结构转变看作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技术手段。按克拉克三次产业的分类原理和标准,库兹涅兹指出,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在一个长时段内总是从低次产业向高次产业转移,最终表现为人均GDP的持续增长。

新古典学派认为,结构转变是市场趋于均衡的要求和结果。当随着人均GDP水平的逐步提升,消费需求必然发生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自然会引起生产结构的变化,从而使资源配置趋于帕累托最优。而结构主义则强调,只要存在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处于非均衡状态,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的使用,产出收益存在系统差别,就会使资源自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这是生产结构转变。换言之,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移较之发达国家是更重要的增长因素。二者的差异在于前提条件不同。但结构主义更注重对“典型化事实”的证实,其经验性和实用性更具吸引力。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的结构转变是结构主义的中心议题,库兹涅兹认为,迄今为止只有世界人口很少的一些国家获得了现代经济和增长,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或者其增长潜力未能被广泛地挖掘,或者受到制度因素的约束。然而,要素转移仍然是低收入国家的增长因素。

2 我国经济转型的两个阶段

我国的经济转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55-1978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结构转变集中表现为工业部门的外延规模扩张,工业增加值从1955年的191.2亿元上升到1975年的1245亿元。但由于受到二元分割体制、重工业优先及单一国有化的多种约束,工业部门的扩张仅局限于“自我增长”,未能带动整体结构的有效转变。一方面,严格的中央计划体制限制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受传统经济理论的约束,即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领域,从而把第三产业排除在生产领域之外,人为地限制、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从大历史视野角度来看,这个转型阶段是我国自14世纪后经济下行、停滞时段中出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经济从此转而上行,进入现代经济增长轨道。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我国人均GDP增长了将近1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35%。

从1978年至今,我国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在经历了长期的试错和纠错之后,成功地消除了在结构转变第一阶段中的操作缺陷和非理性行为。从前期的国有资本积累转向后期的社会资本积累,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在30年中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建构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经济结构体系。从2004年后,我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纵观我国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的历史过程中,结构转变成为重要的增长因素,而经济增长的快慢则受到结构转变效率的影响,换言之,结构转变意味着生产要务在各个产业间的转移流动,表现为要素资源的配置,从而产生了帕累托最优问题。

从增长的特点可以看出,转型的第一阶段波动明显大于第二阶段,经济的增长每年依据政策的变化而大起大落,而第二阶段的增长较为趋于平稳,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转型的起点就是从结构转变开始,其过程就是一个经济结构的向上演进过程。人们使用多种统计尺度和计量工具,从阶段性和分期性视角通过工业化进程阐释一个经济体的转型特征和过程。

3 结构转变与人均收入增长分析

本文以产业结构变动增加值构成和劳动力构成描述一个国家经济转型的进程。传统农业经济体的统计特征是绝大部分劳动力集中于农业部门,但农业增加值的产出份额却远低于劳动力投入份额。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则一般表现为生产要素从低次产业向高次产业的大规模转移,实现人均GDP水平的快速提升。

从1955年至2005年我国第一产业的农业部门增加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逐年下降,增加值份额降低34.1%,从业人员下降38.5%,但基于初始结构约束,第一产业的相对生产率从0.56降至0.27,下降了0.28。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工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的增加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与第一产业呈反向变动,即增加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都在持续上升。其中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从1995年后增加值和劳动力份额都趋于稳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劳动力份额仍在上升之中,而且其劳动力份额的提升要快于增加值份额,这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直接进入服务业,从1995年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份额开始超过第二产业,显示出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需要指出,要素的转移显著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总产出水平。从1955年到2005年,我国的人均GDP从121元上升到1964元,增长15倍。在我国经济转型中,农业部门的相对生产率始终低于非农业部门。1955年,以第一产业相对生产率为基数,第二产业为其5.1倍,第三产业为其6.5倍;2005年第二产业为其7.4倍,第三产业为其4.7倍。所以,只要各产业之间在人均产出率上还存在悬殊差异,特别是还有将近一半的劳动力还停滞于农业部门,我国的结构转变尚待进一步深化,结构转变仍然是重要的增长因素。

4 转型时期经济增长率的统计特征

从GDP增长次数分布来看。1953-1978年的26年间,GDP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增长率为负数的有6个年份,分别为1960、1961、1962、1967、1968和1976年;增长率在5%以下的有3个年份,分别为1954、1972、和1974年;增长率在5%-10%之间的有7个年份,分别为1955、1957、1959、1971、1973、1975、1977年;增长率在10%-15%之间的有4个年份,分别为1956、1963、1966和1978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的有5个年份;增长率在20%以上的有1个年份;总体来说,在这26年间,GDP增长率最小值为-27.3%,GDP增长率最大值为21.3%,年增长率均值为6.68%,增长率标准差为10.32,经济在大起大落中度过,增长率的稳定性极差,这种情况是随着结构转变尤其是工业部门要素配置的反复调整而波动的,每次超量要素资源投入后都会导致经济的紧缩期,基本上相差5年就有一个经济周期,波动幅度过大,严重偏离了帕累托最优。相比而言,1978-2009年这31年的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则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大体都在5%-15%这一区间上,其中1992-1995年间及2003-2008年期间,增长率处于10%-15%之间,可见我国在这段时间的经济增长之迅猛,且发展保持良好的态势。

从增长率的变异系数来看。1953-1978年间增长率的变异系数较大,为1.545;而1978-2009年间增长率的变异系数仅为0.280,这表明在1978年以后,我国的经济稳定性较1978年以前较强,同时没有出现负的增长率,大多数年间都维持在5%-15%之间,波动性相对较小,1978-2009年经济增长率标准差仅为2.83,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参 考 文 献

[1] 陈安平,李国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1).

[2] 张鸿武.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随机性趋同研究——基于综列数据单位根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8).

[3] 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珊珊

第二篇:以金融转型促经济转型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中央进一步提出要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必定引致金融转型。如何更好地通过金融转型来促进经济转型,值得认真研究。带着这个问题,调研组一行赴上海、浙江两地调研,了解两地政府、企业和银行在经济和金融“双转型”中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鉴于这两地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同时,上海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浙江是民营经济、小企业发达的省份,选择这两个地方具有较强代表性。

一、通过金融转型推动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一)从经济角度看,应对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信贷高额投放,不具有可持续性

2009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万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度迅速提高到87.6%。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货币信贷的大量投放。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增长34.16%,同比多增5.19万亿元,创历史天量。其中公司类中长期贷款增加4.3万亿元,信贷资金大量投入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

依靠高信贷投放、高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所积累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是经济增长更加倚重投资。大量投资短期创造需求,长期扩大供给,在内需扩大有限、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民间投资尚未能很好地跟进,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长期持续高投入。同时,政府投资领域渐趋饱和,部分省份基础设施已超前建设,继续投入的空间有限。过度超前也是过剩,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难以长期维持。二是投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部分资金流人过剩行业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甚至部分新兴行业也出现盲目投资现象;大企业、大项目过度占用资金,对小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三是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3000家以上的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其中70%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各级地方政府负债大幅增加,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四是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考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风险较大。部分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最终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以及土地出让收入。一旦经济下行,土地价格下跌,很容易出现坏账,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五是造成资产价格泡沫。在外部需求不旺、投资信心不足的情况下,部分信贷资金流人房市、股市,容易形成房价、股价泡沫,影响了“扩内需”政策的效果,增加了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难度。

(二)从金融角度看,服务经济和自身经营需要进一步加快转型

金融转型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2009年以来,高额的货币投放支撑了银行利润的增长,但这种依靠规模扩张和垄断存贷利差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一是信贷规模扩张受到资本金约束。经过上半年的快速扩张,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已接近警戒水平,进一步放贷能力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规模扩张必须与风险管理相匹配,商业银行大量的信贷投放尚未经受经济周期波动的考验。二是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利差大幅收窄。我国商业银行近90%的利润来自存贷利差,而国际大型银行不到50%。利率市场化对国内银行利润增长冲击较大。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都会缩小,日本从2.0%缩小到1.6%,韩国从7%缩小到4.5%。三是金融脱媒不断发展。优质客户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直接融资工具筹资,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大大降低。2009年上半年,企业直接发债总额7692亿元,同比增长281%。四是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存贷款产品同质化严重,迫使商业银行不断通过创新转型,拓展新领域与新市场。

金融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一是经济结构调整要求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原有产业不断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兴起:民营经济快速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银行仍存在对大企业、大项目以及传统制造类行业的偏爱,新兴经济、民营企业和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既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银行的持续发展。二是我国经济梯次发展要求银行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制造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区域向中西部、东北等地转移;国家支持的重点也由大城市向县域经济拓展。但各大商业银行区域战略定位趋同,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仍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点。三是社会财富积累为金融转型创造了条件。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居民财富不断积累,为银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求金融转型。2009年上半年,我国间接融资比重为86.9%,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0%-50%。银行信贷是我国经济调控的主渠道。大量由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所引致的风险聚积在银行体系内部,系统性风险较高。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大趋势。

金融转型是应对全球竞争的需要。一是我国经济不断融人世界经济、贸易大体系,要求国内金融也融人世界金融大体系。我国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银行推进国际化战略。发展海外机构,为优质大客户提供本外币、全方位服务。同时,大型外资企业拓展中国市场,也要求国内银行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二是人民币国际化势不可挡,要求银行逐步创新与人民币相关的衍生产品,储备专业人才,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三是尽管发生金融危机,但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经营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主导制定商业银行各条标准,我国需借鉴和提升。

二、通过金融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加快我国经济和金融“双转型”,既是外部经济形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持续多年“高积累、高投资、高增长”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以及近25年银行业的改革发展,为“双转型”积累了雄厚的人、财、物基础。同时,长期高速增长积累起来的国民经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金融业发展的不平衡,为转型提供了动力。

(一)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内涵

主要是通过全面调整经营结构,加快金融创新,改变目前依靠高信贷投放为主的增长模式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收益模式,推动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由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转变,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和客户的能力。

金融转型推进经济转型,根本目的是培育、推动我国经济的三个转型。一是经济引擎转型。即改变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发挥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二是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是推进制造业南资源资本依赖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转型,大量从事简单加工装配的企业要向“微笑曲线”的上下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和盈利水平。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持续提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三是市场主体转型。各

级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保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下一阶段,“调结构”成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着眼点,政府主导型投资应随之逐步淡出,民间投资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要激活民间投资,重点是要加快以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发展,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以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实现途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一面镜子。经济、金融转型并不是割裂的,而恰恰是相辅相成的。经济转型势必要求金融转型,并与之相适应、相匹配。但金融转型并不是被动的、滞后的。金融的主动转型也会促进、推动、加速经济的转型。结合本次调研中了解的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实践,我们归纳途径如下:

1.通过银行信贷结构和模式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提高我国产业发展层级和核心竞争力。今后一段时期,信贷业务仍是商业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目前,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都提出把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方向。银行作为全国资金配置的主渠道,必将发挥重要的杠杆调节作用。

一是大力支持制造业的升级换代。重点支持现代制造业、现代装备业,对于过剩行业,坚持优胜劣汰;推行绿色信贷,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围绕制造企业向高附加值两端延伸的转型升级方向,支持制造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企业的重组并购和行业整合;支持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发展全球现金管理、内保外贷、国际银团、出口信贷等方式,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转型。以出口信贷为推手,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采取有保有压信贷政策,支持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三是积极探索新经济领域的信贷经营规律。主要是以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以生物、医药、微电子、通讯为代表的新技术,以IT产业、生物工程、新材料、节能环保为代表的新产业的信贷投放通道。四是服务业兴旺发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要积极探索商贸物流、信息服务、旅游以及影视制作、网络出版、动漫网游等文化创意产业的信贷发展新途径,与各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五是结合企业运营模式变化,围绕龙头企业的供应链、贸易链、产业链,大力发展“链式”融资业务,实现由单一企业融资向产业供应链融资转变,支持块状经济加速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是研究行业发展规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信贷政策、客户准入标准、风险控制方式。同时,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尤其对于现代服务业,要转变过去银行倚重于抵押品的融资模式,探索收费权、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在合理分散、化解风险的基础上推进新经济发展。例如,工行浙江分行成立网络融资部,发展网贷通、易融通等网络贸易融资产品,既拓展了客户资源,又降低了自身经营成本。又如,工行上海分行积极探索与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与红星美凯龙、宜家家居等国际采购中心,与如家、汉庭、锦江之星等经济型连锁酒店合作,积极支持包括新闻出版业和影视、动漫网游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取得良好效果。

2.通过银行客户结构转型,支持小企业、民营经济和消费信贷增长,为经济打造新的增长动力。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居民消费升级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就商业银行而言,必须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调整自身客户结构,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向大中小客户并举,从以国有企业为主向国有、民营经济并举,从对公客户为主向对公对私客户并举转变。

一是加大对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要改变目前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方面要解决好中小银行、区域性银行“垒大户”、与大银行客户定位趋同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大型银行经营小企业的模式。大银行必须有专营机构、专门产品、专门流程、专门授权、专门拨备制度和专门队伍面向小企业服务。例如,工行浙江分行构建“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立体化营销、个性化考核、最优化流程”等“五化”模式,探索出一条大型银行的小企业专营之路。该行在全行建立100家小企业专营机构;在省、市分行成立“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实行类事业部制的直线管理系统;对小企业业务实行独立模拟考核和2人调查、2人双签的“2+2”最短审批流程。截至2009年9月末,该行小企业贷款余额706亿元,户数8912户,不良率仅为1.08%;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个人经营性贷款225.4亿元;两者合计950亿元,占全部法人贷款比例超过30%,成为重要利润来源。

二是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我国,民营经济与小企业有天然联系,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方式同样适合民营经济。商业银行必须摒弃谈“私”色变、唯所有制论的传统思维,创新融资方式,适应民营经济特点。部分银行对小型民营经济贷款建立自然人连带责任担保制度,有效规避了道德风险。

三是大力发展个人信贷业务,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积极推进零售贷款业务柜面化,促进个贷标准化建设;根据居民个人消费意识、消费行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等变化,加强消费信贷创新与推广,开发多样化的消费信贷产品,拓展消费信贷供给渠道:以信用卡刷卡消费、信用卡分期付款等为手段,积极支持居民多样化消费融资需求。

3.通过银行盈利结构调整,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层次金融支持。中间业务领域是商业银行创新最多、最活跃的领域,也是最能创造客户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域。从发展趋势看,要实现商业银行盈利结构的根本转变,摆脱目前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根本还在于通过创新,突破传统业务领域边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一揽子金融需求。中间业务收入比重的提升,是银行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拓展新市场。主要是围绕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全球资产管理、证券投资、资金营运、金融产品交易、离岸金融交易、基金业务等新兴业务,突破传统业务饱和对金融机构发展的制约。二是创新产品。主要是创造能够连接信贷、货币和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贯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实现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的转化,疏导流动性;培育和壮大信贷资产转让市场,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拓展利润增长空间;探索进行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OTC市场等投行融资产品创新。三是大力发展新业务。重点承销短期融资券、中票、企业债发行等与企业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并积

极为企业提供上市顾问、债务重组服务等;发展金融租赁、企业年金、资产托管等新业务。

4.通过银行区域结构调整,结合经济区域化发展战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梯次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先沿海后内地的梯度发展战略,由此形成了“东强西弱、南快北慢”的区域经济格局。银行也将资源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目前,国家推行统筹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由东部沿海发达区域向中、西部梯次转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支持“三农”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之相适应,银行需积极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一是支持中西部区域发展。上海、浙江等东部发达区域银行,提高业务和收益综合化水平,减少对信贷的依赖,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加快转型;中部地区的银行则要把握区域加速产业升级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西部欠发达区域银行,在重点做好传统业务基础上,通过创新培育特色,打造亮点。二是积极探索县域尤其是百强县的金融业务。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村金融,培育多层次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以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关键在于政府从经济长远发展的层面加以规划和研究。结合调研中地方政府和企业反映的情况,借鉴两地成功经验和做法,我们建议重点研究和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支持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扩大小企业、民营资本进入行业范同。以法律形式进一步完善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拓宽民营企业投资范围,逐步降低民营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行业的门槛,优化民营企业投资结构,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二是为民营企业、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组建国家级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多渠道补充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建立担保机构的准人、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小企业贷款按一定比例给予坏账补贴,允许银行对小企业不良贷款自主核销,对银行服务于小企业获得的营业收入免征营业税:拓展动产抵押范围,我国法律仅承认“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等动产作为抵押物,建议扩大用于设定担保物权的物的范围,包括知识产权、收费权、存货、仓单、农村宅基地、林业经营权等多种方式;加快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以人行个人和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增加来自工商、税务、质检、司法、海关、产权登记机关、公用事业单位和婚姻登记机关的信息,形成统一征信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进一步减轻小企业税费负担,包括减免管理类、证照类、登记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一定时限内减免企业所得税: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产业整合与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四是政府制定新能源、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方式,而非直接补贴,引导民间资本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壮大基础金融产品领域

一是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步伐,力争三年内直接融资比重提高到25%。改变目前由发改委、证监会和人行分管企业债、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的模式,统一债券发行制度,推行市场化审批,创造条件向注册制过渡,减少企业债规模控制:放宽企业债发行主体的行业限制,改变目前以大型垄断企业为主的格局;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发行成本;建立做市商制度,统一托管和清算,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为小企业和中低信用等级企业创造债券融资渠道。二是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稳步发展股票市场,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吸引优质红筹股回归;以推出创业板为契机,为自主创新和成长型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加快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筹建。三是推进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金融形态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多元化渠道。

(三)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一是逐步放开对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鼓励治理规范、经营良好的银行拓展业务边界,通过控股公司模式,发展保险、基金、租赁和信托业务。同时,加强对各类业务“防火墙”的监管,防范道德风险。二是鼓励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本次金融危机,凸显了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过度,尤其是非标准衍生产品的过度繁殖,脱离了实体经济需求。而我国情况恰恰相反,表现为创新不足,尤其在基础金融市场建设和标准衍生产品方面发展严重滞后。要加快建立标准衍生产品市场,鼓励商业银行参与、设计、使用衍生产品,为微观主体提供多层次金融产品;鼓励商业银行推行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强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监管部门出台资产转让、交易的指导性意见,探索建立全国性或各省的信贷资产转让平台: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探索由商业银行创设股权私募基金,打通银行资金与产业资本的融资渠道;探索为企业、私募基金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兼并收购、债务重组、企业资产管理等一揽子的多元化融资和投行服务,使商业银行参与到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中去。三是加强对银行资本金的约束和监管,保持信贷的可持续增长。

(四)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增强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动力和压力

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为减轻对银行利润的冲击,可考虑分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放宽贷款利率向下浮动空间,逐步放宽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空间,最终赋予其自主定价权,鼓励商业银行开发利率风险管理类金融产品,化解风险,增加收益。二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分“三步走”:先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及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再区域化,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同时,在货币职能上也采取“三步走”,即逐步实现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目标。目前,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城市范围,扩大与周边国家货币互换的额度、期限;稳步推进海外人民币债券市场。

(五)推进金融梯次发展,适应经济区域化发展趋势

一是对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中国经济最为发达、总部经济突出、开放程度较高、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应适当放宽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允许先行先试。二是加大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供给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供给多元化,改变银行信贷资金“唱主角”的现状。如,通过财政出资向社会定向发行金融债券等手段组建中西部开发银行;发展地方性股份制发展银行;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西部金融市场。三是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并明确职责。调整农发行政策性业务,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和粮棉油收购;进一步明确农业银行支农责任,重点服务农业领域内的纯商业性企业;重新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地位,重点服务农业领域的小企业、养殖业、农户等;促进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建设,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

作者:课题组

第三篇:河南经济转型与经济和谐发展研究

摘要: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发展中的问题也较突出;必须加快河南经济转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关键词:河南经济;经济转型;和谐发展

以经济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原崛起的核心内容、必经之路与必然选择。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问题也较突出,经济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我们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河南经济转型,促进河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和谐发展,在和谐发展中实现中原崛起。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从河南来讲,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97年开始,河南省GDP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各项基本指标在中部地区优势突出。2006年,河南省生产总值达到12464亿元,居中部地区首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河南的发展后劲日益增强,但经济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三农”问题突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经济开放度低;改革滞后带来的矛盾;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

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总的估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增长质量有待提高;经济发展较快,但社会发展滞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都是与经济社会转型紧密相关的,实质上是提出了社会经济转型问题。对于河南来说,“十一五”时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是一个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加快转型的重要阶段,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是发展的黄金期、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总之,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河南面临着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和实现自身经济社会转型的双重任务,形势复杂而紧迫,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主动出击,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河南省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和谐程度。经济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和延伸,所谓和谐经济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良性互动的关系。一般说来,在制度和技术不变的较短时期内,决定经济发展的要素主要有3个,即劳动、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3种要素之间,主要有两个矛盾:劳动、资本与土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经济领域中各经济主体、经济资源、经济体制等诸多要素优化配置,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处于健康、稳定,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河南省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和谐程度。

首先,经济和谐发展,是保证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的和谐发展,比例结构协调,意味着按照社会需要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国民经济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一般意义上讲,比例结构越是合理协调,就越容易形成相对来说比较高的速度,而且这种速度也能够持续稳定。

其次,经济和谐发展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发展既要追求速度,又要注重效益,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多年的经验证明,比例结构不合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经济效益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和谐发展,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

再次,和谐的经济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有利于实现市场各类资源有效配置,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不仅能使区域内市场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而且能吸引区域外的市场主体。

综上所述,经济领域中各经济主体、经济资源、经济体制等诸多要素优化配置,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位于中原崛起核心地位的经济发展必须是数量和质量、效益和速度相统一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全面提高的发展,是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河南省在经济领域存在的不和谐的因素已经成为河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我们只有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河南经济转型,解决经济领域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相协调,使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相协调,使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相协调,使经济发展与人的日益全面发展相协调,使中原崛起中渗透着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和谐发展中实现中原崛起。

第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由侧重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拉动并重转型。目前,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投资(见表1)。河南经济现在的高速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驱动和以外延式扩张为主的投资拉动来实现的,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有限,这样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从长远考虑,必须重视消费和出口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方面转变。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本特征的增长方式转型。粗放型增长使河南经济发展面临着发展成本加大、环境资源的制约,国家宏观调控的约束等瓶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传统的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尽快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全省范围内打破一切行政区划和行业部门界限,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必须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真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由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型。要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基本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进展。首先,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大宗经济作物,积极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实现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优化林业结构,推进造纸速生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养殖业。进一步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升质量,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拉长农产品生产加工链条,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其次,要继续增强工业实力。应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尽快规划和调整中原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布局,全力打造郑州、洛阳先进制造业高地,带动中原城市群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工业层次。再次,全力发展服务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代商业街、购物城、娱乐中心、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积极探索新兴服务业,如楼宇经济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广焦作旅游业发展模式,要深度开发河南丰富的山水自然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规划、景点建设、推广策划、旅游服务做好做精,把优势旅游项目做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精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重点围绕着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大企业集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全方位为生产制造服务的生产服务产业链。

第四,提升科技水平与人力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河南创新体系,由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型。发展创新主导型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强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必须要抓好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必须构建河南创新体系,积极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彻底改革现有科技体系,打破一切部门、行业、等级旧界限,全面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和科技队伍,构建新型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自主创新科研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联盟,“上挂下联”统筹配置企业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科研资源,让企业和科研机构真正实现一体化。

第五,统筹发展,推进以城乡、区域发展协调发展的结构转型。首先,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城市和乡村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高城市化率、统筹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其次,统筹区域发展。科学规划,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各个区域都要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区域协调。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和豫西南各市,黄淮地区各市都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发展。各市要加强联合与协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在合作中寻找发展机遇。县域经济以推进农区工业化为重点,以县城和重点镇为辐射点,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对贫困县要利用各种资源,对此给予更多的倾斜,增强其造血功能。

第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体制转型。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市场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各类社会资本,推动国有重点企业战略重组迈出实质步伐;坚持“三放”方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水平;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打造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和阳光政府。着眼于创新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方面的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推进市场法制建设。积极完善农村综合改革,按照既定的部署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眼于创新有利于和谐中原建设的体制机制,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均等化公共服务。着眼于提高经济外向度,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努力在引进境外资本特别是世界500强上有新突破,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上有新突破,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特别是外派劳务规模上有新突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07-10-15.

2、喻新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原崛起的实践与思考[EB/OL]..http://www.hnass.com.cn/html/Dir/2007/06/27/00/12/66.htm.

3、龚绍东.加快河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索和思考[EB/OL].http://www.hnskl.org/Files/Article/65/20070918111048343750.htm.

(作者单位:孙喜英,河南科技学院,作者为该单位副教授;王丛霞,宁夏自治区党校)

作者:孙喜英 王丛霞

上一篇:经济学类论文范文下一篇:初中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