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探讨

2023-01-19

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教育部周济部长强调了今后一段时期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要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深化教学改革, 注重能力培养,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21世纪生命科学代表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前沿, 它与人类和社会的联系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加紧密。大学生 (包括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 不能没有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针对我校的本科生开设生命科学公共选修课——《生命科学导论》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生物学人才, 而是普及生命科学知识, 了解生物进化原理, 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主动抵制邪教和唯心主义的影响;同时,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将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 高校如何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已成为所有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2]。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bilingual teaching) , 并积极探索如何采用双语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模式。随后, 许多高校纷纷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实践。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体系中, 双语教学实际上是指作为母语的汉语, 与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向学生传道授业, 让学生能兼用两种语言掌握科学概念、理论和方法, 并能进行思维和表达[3~5]。在面对非生物类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探索了如下教学模式。

1 双语教学的形式

双语讲授时中英文各占50%, 教师讲课为主, 学生自主选择用英语或中文完成课外作业。课后给学生提供包括主题 (topics) 、评论 (essays) 、学习问题 (study questions) 、建议阅读材料 (suggested readings) 等内容,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时, 讲解该技术从诞生到现在的进展时, 用全英文讲解, 并辅以英文图示。课后, 给学生提供相关英文学习资源。通过与部分学生课后交流发现, 大多数同学很青睐这种讲解形式, 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 有机会学习专业英语。而且, 大多数讲授资料来自国外期刊、网站的第一手资料, 使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在本学期的公选课《生命科学导论》上随机选取35位非生物专业 (理工、文科) 的本科生进行调查, 有45.7%的同学能够接受教师讲课中英文占50%并用英语完成课外作业。因此, 双语教学应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扩展开。

2《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教材引进和课件的制作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没有适当的教材, 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进行双语教学时必须有适合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外语教材, 但由于双语教学目前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 国内尚无现成的、适用于《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可循。直接引进国外原版优秀的教材不失为一个良好的举措, 可以使专业课与国际接轨, 有利于学生了解外语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 也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

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并与外校进行广泛的课件交流工作, 相互学习, 相互提高。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制作新的课件, 把教师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技杂志发表的新成果, 都能及时添加到课件中, 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得以不断更新。有感于国家级教学名师郑用琏教授在“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理科 (生物科学) 青年教师高级研修班”对青年教师语重心长的一番演讲: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基础与前沿的整和, 授鱼与教渔的融合, 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把这四个“合”做好, 贯穿到《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当中去。尤其注意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它们是相长、共进的关系。

3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 (J.Piaget) 指出一种“教学相互作用论”。他认为:“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使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一切经验发源于动作。”这个理论的要点是: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主体, 而教师、学习环境和教学手段都是课题;教学目标能否达到, 最终取决于主体内在的相互作用, 因此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 教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学中增大启发式教育,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程中还要经常介绍教师自己开展科学研究的切身经历和体会, 重点介绍著名科学家的实验设计与探索创新过程,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使同学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生命科学的喜爱和对创新研究的向往。提高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 以点带面使公选课《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向全校推开。

总之, 近2年来, 我们在《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中, 对讲义编写、课件建设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深知, 双语教学的任务艰巨, 今后我们还须不断探索和努力。

摘要:面对非生物类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生物学课程, 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和领域。目前高校教育目标是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 开展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的双语教学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我校开展《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一些尝试和做法, 探索非生物类本科生中开设公选课《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最佳模式, 以期能对双语教学的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生物类专业,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 2004, 12, 3.

[2] 鞠平, 姜弘道, 阮怀宁, 等.面向市场“订单式”培养复合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1:25~26.

[3] 游雄, 陈朝霞.高校双语教学浅识[J].中国农业教育, 2004, 4:38~39.

[4] 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和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4) :20~26.

[5] 宁天舒.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原则和条件[J].高教论坛, 2003, 3:95~97.

上一篇:校长要用科学合理充满人性化制度管理学校下一篇:专业论坛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