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论坛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3-01-19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 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 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本文提出的“互联网论坛教学模式”旨在利用互联网上论坛以“问题”为导向的特点, 来创设一种有利于信息时代的课程教学, 师生沟通方便、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信息环境和发展平台。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向开放、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转变,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 更能够体会学习与合作、交流的乐趣, 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 本文以互联网论坛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切入点, 着力探索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为转变高校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专业论坛及其特点

论坛是一种典型的网站形式, 论坛可以单独存在, 也可以作为网站的子板块, 内嵌于网站。论坛为特定人群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论坛中, 大家可以发布信息, 进行讨论、聊天交友等等。这里有很多和你志同道合, 抑或是观点相异的朋友。这是一处思想交流和灵感碰撞的空间。论坛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交流、讨论, 而交流、讨论的依据是“话题”, 由“话题”导出一系列的“问题”, 然后以此为依据展开交流、讨论, 甚至是争论。

目前, 互联网上论坛数量以及媒体点击率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伴随论坛走向大量化、普及化的同时, 论坛在专业化方面也得到很好地发展。各行业从业人员为了方便工作和同行联络, 加强专业探讨、专业交流, 获取更多的专业信息等, 都建立了相应的专业论坛, 例如, A B B S建筑论坛、建筑节能论坛、建筑结构论坛等。近些年, 专业论坛的数量、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 专业论坛的教学潜力

论坛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交流、讨论, 而交流、讨论的依据是“话题”, 由“话题”导出一系列的“问题”, 然后以此为依据展开交流、讨论, 甚至是争论。而一些质量高的专业论坛则在普通论坛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性与学术性等特点。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反映专业课程的特点, 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 还能解决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难题, 例如:增加教学资料;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理论问题讨论化;教学行为受时空影响小, 方便拓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的短缺问题 (能者为师的教学理念) 等。因此, 进入教学并得到合理运用的专业论坛能够较好地适应专业课程的教学。当然, 专业论坛进入教学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 然后确定一个最合适的论坛进入教学, 并在教师和学生当中作进一步宣传“炒作”。这种论坛一般具有信息量大, 实例丰富;会员多、日访问量高、人气旺;内容更新快;论题专业性较强;交流氛围好;教师学生都熟悉且经常访问等特点。

这些专业论坛一般还具有以下不可低估的教学潜力: (1) 由于论坛会员群当中有大量的师生会员, 因此, 师生经常访问, “相遇”的机率很大, 提问回复的周期就会大大缩短。而周期短、信息反馈快, 是师生交流兴趣和积极性的强有力的保障。 (2) 就算有时候教师、学生没有及时反馈意见, 由于论坛本身具有人气指数高, 内容更新速度快, 以及开放性等特点, 也会有不少广义上的“教师”和“学生”会在相关的教学平台交流。这种“师生”之间的交流, 可以及时填补教学主客体交流时间差产生的盲区, 从而有效地保证师生交流的延续性和积极性。不少学校建立的精品课程教学平台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些潜力几乎沦为“荒地”。

3 专业论坛教学模式

3.1 课前准备环节

选定专业论坛的某一板块建立标识明确的新话题作为课程教学平台, 例如“archmuzi:网络.教学” (archmuzi为任课教师注册的会员名) 。任课教师根据大纲和教材设计教学、准备教案,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大量搜索、查阅专业论坛、网站的相关话题和实例等, 并优选部分能够正确体现教学要求和反映相关教学内容的话题、图片等, 与教材内容整合, 制作成“教学帖”, 提前1-2周发布在课程教学平台, 并在上课前通知同学预习。发布的内容最好是有所保留的, 不宜面面俱到, 以免学生“一览无余”之后, 影响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实践证明, 经常有同学预习后以“跟帖”的形式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进入了相应的课堂教学。这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讲述,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2 课堂教学

结合多媒体课件, 相关内容提供超级链接, 当授课进展到该内容时, 屏幕切换到教学平台的相关“教学帖”, 随后的讲授在论坛平台完成。论坛平台的教学内容多数是提纲性的。具体深入地讲解和分析会在课堂上完成, 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听课兴趣, 以及课堂注意力的集中。选择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对于教学内容所包含的实例等的相关理解和论断, 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等进入课堂, 针对性地分析讲解, 能够拓宽认识、分析问题的思路和切入点, 从多方面理解教学内容, 丰富活跃了课堂气氛。

3.3 课后复习

每堂课结束后, 任课教师及时将教学内容补充到教学平台的“教学帖”, 并提醒学生相关教学内容在网上已经发布, 请同学们结合课堂笔记, 浏览论坛相关帖子来进行复习, 有问题可直接跟帖。这样学生复习和提问都具有针对性。教师和学生经常都会登陆论坛浏览相关内容,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能及时回复。另可结合多渠道的网络答疑, 答疑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部分的也会被编辑、转贴在论坛的相关“教学帖”。

另外, 每个“教学帖”都提供了参考资料的网址链接, 学生可以随意参阅, 学有余力的同学无需离开教学平台就可轻松获取大量的参考资料, 方便学生拓宽学习。

4 问题和展望

运用专业论坛进入专业课程教学, 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专业修养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 还要求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浏览、制作、答疑和交流, 在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这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课程教学模式已经确定, 相关的教学平台依托相应论坛建立之后, 仍需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完善和优化, 而且需要更多的学者参与完成。

我们从2000年开始将专业论坛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践, 得到学生和教师的肯定和赞赏。参与教学交流和讨论的, 既有我们自己学校的师生, 也有来自全国, 乃至国内外的相关专业师生, 还有其他业界人士。并且, 目前依托专业论坛建立教学平台的师生也在逐渐增加。相信, 随着互联网教学的进一步普及和完善, 随着专业论坛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推进, 教学效果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摘要:分析了专业论坛的特点, 总结出专业论坛具有特殊的教学潜力, 提出互联网专业论坛教学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专业论坛

参考文献

[1] 李晨, 黄鹢, 彭小云.信息时代的建筑设计教学[D].中国南京, 建筑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5:251-254.

上一篇: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探讨下一篇:放射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与应用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