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神经病学本科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2024-04-11

护理专业神经病学本科教学质量探讨论文(通用8篇)

篇1:护理专业神经病学本科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护理专业神经病学本科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摘要】

神经病学是护理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教师需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授课内容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和神经科疾病护理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本科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神经病学;护理专业;本科教育

1神经病学简介

神经病学是护理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它建立在神经科学基础之上,与其他学科(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康复医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具有高度逻辑性、推理性的一门临床学科。在历年的神经病学教学实践中,总有部分学生反映神经病学难学、难懂、难记。教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结合神经病学、护理学和康复医学等学科的相关性,在教学中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根据不同神经科疾病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点直观而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其加深对神经疾病的理解,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本科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神经病学发展史

注重神经病学发展史的介绍,另一方面,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比其它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在临床课程的授课中只重视医学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人文知识学科的教育,会造成医学与人文的背离,导致学生过度关注于疾病本身,而非患病的“人”。任何一门学科的进步都需要经历独特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对于医学这个贯穿于整个人类发展史的最古老、最基本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了解和熟悉神经病学发展史,对于初涉该学科的医学生而言,不仅有助于他们从时空的维度接触神经病学丰富的演化模式,更能够帮助他们了解探索生命本源、追求健康之美的人类活动历程。

3注重神经病学发展史的介绍

如在神经病学概论的授课中,对于病理反射的讲解,可以加入对法国神经病学家巴宾斯基(JosephBabinski)的介绍[1]。在癫痫的授课中,癫痫的分类一直是学习的重点之一。此时,穿插圣女贞德的例子则有利于学生对癫痫分类的记忆和理解。圣女贞德是中世纪法国边远山村的一位农夫之女,她以惊人的军事壮举改写历史。13岁时,贞德说出自己心醉神迷的时刻:她看到束束金光闪闪发亮,听到圣人的召唤,还看到天使的幻象。正是由这种所见,激励她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而从神经病学的角度分析,贞德的经历恰是一种由教堂钟声出发的类似颞叶癫痫发作的症状。具体而言,是一种由某种特定声音(如音乐等)所诱发的发射性癫痫。自文明创始以来,人类对于生命,健康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因此有关于医学人文的思想理论自古即有。然而,有研究者这样形容我国的医学人文学的不足[2]: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学在20世纪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现在对医学失望和怀疑的气氛却更浓。另一方面,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比其它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在临床课程的授课中只重视医学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知识学科的教育,会造成医学与人文的背离[3],导致学生过度关注于疾病本身,而非患病的“人”。

4突出护理专业相关特色及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的特殊性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集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及服务性于一体。护理学发展迅速,从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发展到现在的系统化整体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完成各项护理操作,还需要掌握心理学[4]等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的要点及特殊性,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和深化理解神经科疾病的特点。

5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Memaster大学实施以来,西方国家许多院校试行了这种教学方法[5]。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预习的实施:授课教师根据讲授章节的内容,将重点和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其中可能涉及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安排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对问题有所了解。

(2)课堂教学的实施:在授课中着重讲解这些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以帕金森病的教学为例,首先提出以下问题:①帕金森病患者受损的.部位是什么,受损的神经递质是什么;②帕金森病的四大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③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④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药物治疗类别有哪些;⑤左旋多巴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⑥帕金森病的护理原则是什么。

(3)课后学习的实施:在每一次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教师就授课要点作简单的总结,增强学生的理解。因此,PBL更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分工协作、查找相关信息、将不同学科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并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对所学知识的价值有更深的了解[6]。由于护理专业神经病学课时安排较少,讲授内容较多,我们不可能在所有授课中全部应用PBL教学法。但在重要疾病的讲授中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明显增加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活跃教学气氛,是教学进程更加顺畅,提高学生对疾病的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矫毓娟.巴彬斯基和他著名的病理反射[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2):126-127.

[2]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2001,22(8):10-13.

[3]杨叔子.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谈正确认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2):8-11.

[4]隋汝波,李熙东,闵连秋.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两种记忆方法[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21-23.

[5]林绍鹏,高聪,林珮仪,等.多媒体结合PBL在神经病学急重症授课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286-1288.

[6]阮林,黄宇.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J].西北医学教育,2001,9(3):188-189.

篇2:护理专业神经病学本科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一、合理选择专业课的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对于专业课的内容来说,由于专业不同、接受对象不同、授课时数不同以及是否是主干课的不同,很难有一本教材能够满足授课的要求。作为专业课的教师应广泛汲取相关教材的精华和所长,因材施教,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如《粉体工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教学课时为48学时。目前该课程的教材有几种版本,内容比较多,着重点不同,且各有所长。有的注重于人工合成粉体,有的注重于生产实践和设备种类及其工作原理等等。因此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确保必要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保证教学质量,在采用其中一本教材为授课时的参考书的基础上,教师在备课时还参考了其他版本教材,取其所需,相互补充,并在课堂上予以讲授。

在具体的授课中针对天然矿物制备粉体的生产工艺流程,突出重点地讲授相关内容,即使有些内容课堂上不讲授,但也要明确地告诉给学生,作为学生的自学材料。如《粉体工程》课程,按照粉体加工工艺过程,选择本书中的第一章概论、第二章粉体粒度分析及测定、第六章粉碎过程及设备、第九章分级分离及设备、第十章混合和造粒、第十一章粉体输送设备,其它章节由学生自学。

在粉体工程的讲授内容当中,粉体制取设备的讲授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种类繁多,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讲授中根据粉体加工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在每一类中再根据结构和原理等将相似的归纳成几种,每一种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进行重点讲解,即保证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们掌握了该门课主要的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讲授“粉碎过程及设备”一章时,将粉碎过程按照粉体加工目的的不同而分成破碎过程、粉碎过程和超细研磨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加工设备,按照工作原理和结构相近归纳成几大类,再在每一类设备中,选择比较先进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典型粉碎设备就其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其它的设备学生自学。这样从整体上使学生对粉体加工过程和设备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尽快了解加工设备性能,有助于工作能力的发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又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使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二、专业课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一方面是为了学以致用,为日后参加工作打下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是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培养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形势,考研择业双向选择,为了进一步增加自身的竞争实力,他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本专业最前沿的科学知识,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社会急需创新型人才,国家也大力提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一些创新性强、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的大学生期望通过大学的学习尽量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思路,使自己具备更多的就业优势条件,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同时为走上工作岗位有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大学生们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科学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的`特点是创新性,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介绍给学生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成果等,让学生们了解教师的科研内容研究方向,在考研时报考时参考,这样可以促进教师的科研。如在《粉体工程》授课的最后一章,教师向学生介绍粉体工程制备方法,不仅仅利用矿物原料制备粉体,还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人工合成粉体,而且当今人们研究的热点材料之一纳米材料,大部分是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备。教师结合研究课题介绍绿色无机阻燃材—晶须,介绍晶须的特点和作用,介绍晶须的制备方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晶须的应用领域等,丰富了专业课的知识内容,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科研成果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启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他们感到所学的知识距离自己并不遥远,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就在我们身边进行的课题,距离拉近了,对所学专业知识产生了亲近感,产生了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兴趣就能更好的学好专业课,从而提高了专业课教学质量。

当今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高中毕业生,没有生产实践的经验,也没有参加过工厂劳动,更不用说到所学专业的工厂学习。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之前或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深入所讲专业的生产实际参观或实习,并且在实习前布置相关的作业,使学生带着问题到生产一线了解学习,增加感性认识,回到课堂后再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们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印象更深刻,教学效果将更好。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专业课授课质量

教学的现代化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辅相成,互不分开。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合理采用多媒体手段,给教学过程注入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专业课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方便快捷的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尤其是某些重点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讲授,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 以适宜的图片、动画等形式演示给学生,把学生从抽象思维带到感性认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对其中的难点可以随时重复,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印象,不但能节省授课时间,也使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加形象、逼真,易于理解并能掌握。但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要之处板书是必不可少的。自己的教学体会是,将传统的边讲解边板书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基本理论和概念等理论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等涉及到图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其教学效果会好于单独的传统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方式。因为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师边板书边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思考,学生更容易跟上教师的思路听课,教学的速度容易更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真做笔记,有利于学生对所讲课程内容的加深理解。而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仅仅靠教师的语言表达,很难使学生明白和理解设备是如何工作的,若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态的多媒体演示,不仅使学生提高注意力,而且使复杂的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似娱乐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不仅节约时间,而且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注重教师自身修养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这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本身的学术水平、道德水准、人格品位、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等都会对本科生专业课教学质量有较密切的关系。专业课教师要加强品德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修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研究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理论,做到既能较好的诠释原有理论,同时还要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发展方向,及时了解最近的发展动态。特别是处于当今知识日新月异快速更新的时代,要求专业课教师要向科学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自己的知识,以便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知识更新的步伐,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有广博的知识外,还要求专业课教师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掌握专业课的。

与学生入学后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如数学、物理等相比,专业课内容往往文字叙述性的内容比较多,缺乏逻辑推理和定理演算,因此学生们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需要死记硬背,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恶的情绪,没有成功演算一道数学题或物理题那样能获得成功感和刺激。而专业课又是大学生所必须学好的基本技能课,是检验工作能力的主要手段。为此这就对专业课教师授课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只要教师利用,讲究授课艺术,突出重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们形成互动,重点或难点的问题请学生们回答,这样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情绪,为了回答问题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书中找答案。当同学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注意听取同学回答的问题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基本要点都已回答出来后,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总结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加深了学生对重点或难点问题的理解和印象。讲课和听课就像师生共同解决一个问题一样,教学互动,会收到良好的专业课教学效果。

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热爱本职教师工作,对工作精益求精,处处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平易进人,为人师表。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师,应无愧于人们给与的崇高荣誉。只要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用自身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对专业挚爱的实际行动引导感化学生,学生就会热爱自己的专业,进而就会积极主动学好专业课。

总之,要提高本科生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注重自身的修养,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热爱自己的专业和事业,将教学最为一项平生最重要而又最光荣的工作来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勤学苦练,相信一定能使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为科技腾飞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韦精卫.浅谈如何提高本科生专业课教学质量[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23-24.

篇3:护理专业神经病学本科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关键词: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药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是大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中介和桥梁[1]。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本专业培养目标不仅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还需具有一定的创新与科研能力[2]。毕业论文的优劣直接反应了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体现了教学质量与水平。如何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 本文从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出发, 探索提高药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一、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

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一般是从大四上学期开始, 下学期完成毕业论文, 然而一年一度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大四上学期末进行, 与此同时, 各招聘会相继召开。在这种情况下, 部分学生往往会倾向于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找工作或考研, 因此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毕业论文。这些问题导致一些学生做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下降, 抱着应付毕业的态度草草了事, 最终造成论文质量不高[3]。

2. 毕业论文写作不规范。

由于缺乏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和练习, 部分学生也没有端正写作态度, 导致论文格式关都过不了。具体表现为:文字表达能力差, 字号不统一, 错别字多, 图表不规范, 论文整体结构不合理等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与学生本身的态度有关, 部分学生甚至都没有下载和参考学校给的论文模版。其次,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缺乏论文写作方面的锻炼, 往往造成写毕业论文前从来没写过论文的情况。除此之外也和部分指导老师只重视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书写学术论文的培养有关, 一些学生虽然熟练掌握了实验技能, 但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何分析完全不懂。

3. 毕业论文抄袭现象频出。

近年来,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抄袭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抄袭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抄写书本杂志上的内容;二是直接从网络数据库抄袭别人发表的论文;三是直接抄袭网页上的内容;四是直接花钱购买论文。导致抄袭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诚信意识薄弱, 没有意识到学术不端的严重后果;第二很多学生在写毕业论文前从未有过相关训练, 完全不懂如何书写论文, 在毕业的压力下东拼西凑, 胡乱抄袭;第三不懂引用和注明参考文献, 文章引用部分不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与论文内容不相符。第四学校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奖罚措施。

4. 师资队伍薄弱, 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师生比例过高, 往往一个老师同时要指导多个学生的毕业论文, 因此对每个学生在指导毕业论文方面的投入是有限的, 这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此外,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应了指导教师的水平[4]。根据对以往的药学毕业论文比较, 我们发现, 论文的水平差异很大, 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 主要取决于指导教师的水平,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指导教师经验不足, 不善于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指导教师的学术及科研水平差异较大, 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的结果;第三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导致积极性不高。

5. 毕业论文缺乏经费资助。

通过比较发现, 很多学校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投入的经费有限[5]。因此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经费主要来自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这就直接导致部分缺乏经费的青年教师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经费给学生做实验, 其导致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家下拨的经费有限, 很多学校更倾向于将经费投入到研究生的教育当中去;另一方面学校的发展和基础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从而导致了本科毕业论文经费投资相对不足。

二、改善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1. 合理安排时间, 协调好毕业论文与就业、升学压力的矛盾。

由于药学实验研究往往费时, 且工作量大, 学生提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不仅能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素质。为此我们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 考虑是否提前安排毕业论文设计, 提供药学本科生提前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 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和修“科研学分”, 在指导老师的同意下均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 如此将毕业论文由集中进行改为分散进行, 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毕业论文。此外, 药学专业本科生通过提前进行科学研究, 可尽早确定感兴趣的方向, 对于以后的就业以及考研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 通过提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避免了毕业论文与考研、就业时间上的冲突, 不仅使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而且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升学考试和找到理想的工作。

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

优秀毕业论文的完成离不开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6]。在药学专业本科的基础与专业课程教学当中, 应注重对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目前开设有《设计性实验》、《文献检索》以及《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等课程, 但由于《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这门课程属于选修课, 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选修的人相对较少。因此, 建议将《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这门课程作为药学本科学生的推荐选修课, 并且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强调科研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另外, 只听不练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 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应更多强调的是练习而不是考试。因此, 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当中适当以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相关练习, 并计入平时成绩, 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科研课题, 以此提高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3. 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树立诚信意识。

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抄袭现象频发, 有必要加强对药学本科生进行学术道德和树立诚信意识教育[7]。首先, 结合当今学术不端实例, 通过专题讲座或其他形式, 告诉学生抄袭毕业论文的危害性, 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其次, 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时, 应强调撰写论文的规范性, 使学生不仅知道而且懂得如何去遵守学术道德。此外, 指导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以自身严谨的作风和科学态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 建议以一定比例抽查的方式对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进行相似性检测, 对于检测不过关的论文通知指导老师和学生本人, 要求修改后重新检测, 检测合格后方可参加毕业答辩。

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指导教师对于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应从多方面着手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年龄梯队的导师队伍, 同时要建立导师档案库, 不断扩充师资储备[8]。另外, 应加强对指导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鼓励教师在学历和职称上的提高, 支持青年教师科研和教改课题申报, 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访问交流。此外, 制定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相关规章制度, 明确教师职责, 并建立相关奖惩措施, 提高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

5. 加大毕业论文经费投入, 提高教师积极性。

由于经费不足导致的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是不容忽视的。为此我们考虑主要通过两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由于很多学校是通过折算成学时数以课酬的形式发给指导老师的, 但往往这个学时数偏低,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另一方面对于缺乏经费的青年指导教师在市厅级科研课题的申报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从而解决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 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三、结语

毕业论文是药学专业本科四年学习的总结, 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反应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如何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长期共同努力去探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为其大学生涯画上“完美句号”。

参考文献

[1]赖丽娟, 吴效明, 熊冬生, 等.改革本科毕业设计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0, 27 (1) :1683-1686.

[2]汤洪敏.民族地区高校药学实验课程群构建探索[J].教育文化论坛, 2014, (1) :89-104.

[3]宋成杰, 李松.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8) :89-91.

[4]欧阳翔, 周建裕, 刘典恩.提高医学院校非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以山东省四所医学院校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3, (6) :455-457.

[5]曹运长, 文红波, 乔新惠.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 2015, 23 (1) :33-35.

[6]李永刚, 李永科.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4, (5) :93-95.

[7]崔嵘, 陈薇, 刘为群.如何走出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困境——国外本科生论文指导方式及其启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3, (1) :122-123.

篇4:护理专业神经病学本科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论文质量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一个环节[1]。为了落实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于2004年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通知要求,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2]。为了切实落实通知精神,各个高校也都制定了管理办法或工作条例。东北石油大学教学管理部门也对原毕业设计管理规定,即围绕选题、研究、答辩和评阅四个环节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但对于应用化学这样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由于扩招、实验条件、师资等问题,在管理规定范围以外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论文选题与实验条件之间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的应用化学专业属于理工结合专业,国家规定本科阶段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决定授理学或工学学士,但研究生以上属于工科,授予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是属于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的二级学科。

为了实现创办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从2007年开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被批为黑龙江省重点(特色)专业,专业特色方向为油田应用化学。多年来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一直是以油田应用化学方向为主,涉及钻井化学、采油化学、集输化学等领域,大多数题目均与教师从事的科研项目或研究方向有关,即一部分是属于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另一部分是属于科研储备项目。按照学校有关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规定,论文题目由指导教师提出,上报到专业教研室,经过系(教研室)、院两级批准后才能实施。一些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对指导毕业设计很有热情,也有一些非常好的科研想法和思路,但由于自己的科研用房和经费有限,所以不得不对申报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变更,而一些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也由于科研条件所限,导致上报的综述题目过多。此外,由于缺乏严格的论证,中途也有论文题目变更的现象。如果经过严格的论证,会使上报的课题数量少于毕业生人数,不但会导致部分教师指导人数超标的问题,同时也不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要求。这一矛盾将会随着近年来招生数量的下降而得到缓解。

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拥有“精细化工”和“油田化学”两个专业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是在第一学期开设,油田化学实验是在第二学期开设,而毕业设计(论文)属于第二学期。一些教师多年来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即科研项目多的教师理所应当地多指导一些本科生,但毕业设计(论文)是属于教学环节,而不是属于科研环节,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我们在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为专业青年教师提供精细化工实验室,同时提供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包括水浴、搅拌器、烘箱、干燥器、真空泵、马弗炉、离心机、电冰箱等“耐用”实验设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毕业设计环节上充分利用教学实验室的条件可以有效地缓解选题与实验条件之间的矛盾。

二、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存在的问题

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直采用双选制,一般是学生先选择指导教师,然后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自己提出的论文题目中进行内部安排。并非先将题目公开在网上再由学生选择,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双选”。因为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专业教师给他们讲什么课就研究什么方向,这显然是一种误区。自2009年开始,应用化学专业的每一位教师在毕业生选题前均要为本科生作一次学术报告,目的是在让本科生更多地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同时也了解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应用化学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只能将一少部分毕业生分配给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的化学专业或没有毕业生的化学实验中心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进行指导,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力量不足所带来的压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从2006级开始由13周改为18周,学分也由13分增加到18分。尽管学生也清楚这是本科四年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但由于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把大量精力消耗在参加招聘会和联系就业上,而研究生入学考试达线的同学又忙于复试、调档、调剂等也无法集中精力做毕业设计(论文),所以这部分毕业生因为自己的原因在时间上与毕业设计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导致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这也是高校目前普遍遇到的问题[3,4]。

毕业设计阶段不同于理论教学,也不同于实验阶段,这一阶段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5]。虽然按照学校的管理规定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但还是有一部分指导教师由于的教学任务重,投入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精力不足,再加上缺乏科研背景和环境条件,导致指导水平不高;也有部分教师由于科研任务重,繁杂性事务过多,不能亲自指导本科生而安排研究生进行指导;还有少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选题、指导、评审不负责任,对学生撰写的论文没有进行反复修改,一部分应由指导教师承担的工作由研究生代劳,这也表明管理部门和二级院系缺乏对教师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6]。

三、论文质量与答辩成绩之间存在的问题

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按照导师给出的成绩、评阅人的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按照一定的权重确定最终确定的。在评阅和答辩成绩中,论文质量分别占50%和35%,论文质量包括内容撰写符合要求、规范,图纸标准整洁;理论与分析正确,论述条理清晰,文理通顺,数据翔实,结论严谨;字数符合要求,摘要和结论能确切地展现主要内容及成果。在成绩评定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情感化过于严重,往往给自己指导的学生成绩过高,导致部分评阅人准确无法准确地评阅成绩,特别是年轻教师。公平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准则[7],毕业设计也是一门课程,不能因为长时间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而导致情感的渗入,这样对其他的学生会不公平,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在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与学生有一个学期的时间“朝夕相处”,指导教师最了解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包括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学术水平等,希望少部分教师一定要转变工作态度,用教师自身的行为去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还有一个误区,少部分教师认为讲得好成绩应该高一些。论文答辩不是演讲比赛,也不是辩论比赛。虽然这一过程从字面上理解是“答”和“辩”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论文题目不同,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的问题难度也不同,所以在给成绩时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专业知识至关重要,只有在把握论文质量的基础上,再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回答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才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成绩。

东北石油大学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年来一直延续“创新杯”优秀论文的评审,近年来名额已经固定,即一个专业通过二次答辩评出一个“创新杯”优秀论文,在颁发奖金和证书的同时,每年还要出版优秀论文集,这是为了鼓励本科生能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在论文成绩的评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个别的“创新杯”优秀论文还不能服众。“创新杯”优秀论文,顾名思义,在论文题目、设计路线、研究方法上应该有所创新,特别是能够得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结果。而那些按部就班的论文被评为“创新杯”优秀论文有悖于“创新杯”设立的初衷。

四、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东北石油大学一直属于石油部所属院校,2001年划归黑龙江省属院校,由于背靠大庆油田、大庆石化及大庆炼化等大型国有企业,校企合作开展得卓有成效,也一直走在省属高校的前列。近年来,教育部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计划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本科生的培养过程[8-9]。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完全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宗旨。

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曾在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大庆石化及大庆炼化等企业的科研机构从事过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均是由企业提出,在设计过程中严格实行双导师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近年油田国有企业对本科毕业生需求的数量减少,私企合作指导学生的数量却有增加的趋势。部分私企的条件有限,技术力量不足,因此学生所撰写的论文质量普遍不高,为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学校要求指导教师把关,不允许学生在不具备科研条件的企业从事毕业设计工作。

五、关于管理规定以外的一些建议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其过程也具有综合性,每个高校也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不断改进、完善才能真正地达到教学目的,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此,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论证工作,能够在实行双向选择前将指导教师的题目公布在网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从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会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2.硕士和博士论文答辩能否通过是由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决定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要同硕士、博士论文答辩一样,保证答辩委员会的权威性,成绩评定由答辩委员会集体负责,成绩主要由论文质量决定。

3.严格执行东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补充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即对教师也要采取奖罚分明的政策,对于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而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学生采取延期答辩和降级的措施。

4.根据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要求参加“创新杯”优秀论文答辩的学生将毕业论文按照国内某一固定一级学术期刊的格式进行压缩和撰写,在进行二次答辩时,这一尚待发表的学术论文将成为“创新杯”论文评审的一项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学贵,刘长风.对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改革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6,(2):52-53.

[2]王九思,温晓光,郝艳玲.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方案的探索及实践[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5):108-110.

[3]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0,(9):78-79.

[4]王海峰,唐菊.工科毕业生论文质量下降原因及对策分析[J].大众科技,2010,4:166-167.

[5]文福姬.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时刊,2008,22(10):69-71.

[6]钟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化工,2007,(3):100-102.

[7]马健生,彭振威.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之间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J].教育科学,2001,17(1):26-29.

[8]刘晓艳.十年培养中国“卓越工程师”[N].天津网-数字报刊,2010-06-24.

[9]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0,(8):4-5.

作者简介:王俊(1965-),男,博士,教授,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应用化学省级重点专业带头人。

篇5:护理专业教学质量论文

一、校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只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教学质量,更少育人

大多数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学习应该有一定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习以为常;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不积极。另一方面,大多数专业课课时删减较多,完成教学任务就已比较困难,所以大多数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一堂课45分钟基本是讲授理论知识与技能,很少能照顾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育人的职责与任务更无力也无心去完成。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填鸭式教学,缺乏指引启发,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无积极性、上课无精打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而且不符合应用性学科的发展需求。

3.教师的知识储备与临床脱节

大多数教师多年在校内理论教学,与临床接触较少,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就又直接到了学校教学,这直接导致了教师临床知识储备少,知识储备与临床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刚进入临床时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学生不自信、不敢动手操作或心理负担较重。

二、医院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一)、护生存在的问题

1.缺乏责任心现在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娇生惯养,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脏活、累活不愿干,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2.理论与实践脱节有些学生虽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中不能灵活应用,生搬硬套,遇到危重病人不知所措。

3.缺乏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初到临床的护生,面对着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的病人,不知如何与病人沟通,有的只会埋头操作,无任何语言交流,导致与病人或家属之间产生误会甚至纠纷。

4.重操作、轻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学生常常只愿意学习注射、输液等技术操作,对于翻身、拍背、晨晚间护理不愿做,健康教育意识淡薄。

(二)、临床带教老师的问题

1.临床带教老师的任命不是自始而终的,因为工作的问题可能不停的更换带教老师。导致带教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不了解、不信任,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2.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临床护士学历偏低、经验尚浅,教学经验不足。再有日常工作较多,很难集中精力钻研教学。

3.临床护士带教意识淡薄,她们的主要工作是临床护理,带教知识储备少,在授课中不能将整体护理意识融入教学中,仍沿用传统带教模式,带学生去病房传授单纯的知识与技能。

4.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病人对护理要求的提高,临床带教护士在有些情况下自己操作的多,护生看的多,实际操作少。并随着护士工作量的加大,指派护生跑腿打杂多,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少。

三、对策研究

(一)、护生存在问题的对策

1.新生入学,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对南丁格尔的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认识护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其做好无私奉献的心理准备。

2.改变学生思想认识的偏差,大学的专业课学习与日后的工作内容联系紧密,为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石,在大学更应努力学习,并以提高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

3.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只有严格的管理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督促护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加强人文课程的教学(如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多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活动(如进社区普及医学常识,对常见病的健康宣教,到养老院、孤儿院看护老人和儿童),培养护生大爱的人文情怀。

(二)、教师存在问题的对策

1.我国古代韩愈对教师的理解是“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做一名现代的高校教师,不仅授专业理论知识,更因传“杏林”之道,解学生人生之惑。一名优秀的护士,必须具备充足的护理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才是人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任课老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与护生灌输做为一名护士应具有的责任心、爱心,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的精神。

2.鼓励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合护理学科的特性,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不仅授之鱼,还要授之以渔。

3.学院制定相应的政策并鼓励教师定期到临床实践,只有教师与临床零距离接触,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才能培养出临床乐意接受的合格的护生。

4.医院严格选拔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的素质要求: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进取心。定期培训,培养其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保障临床教学质量。

篇6:护理专业本科论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于6月-5月从护理专业专科大三实习学生中抽取3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护理专业专科大三实习学生。排除标准:实习时间<3个月以及失访的护生。

(二)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护生的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专业态度等内容。2.自制《实习护生护理伦理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经预调查,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研究者参考MJT道德判断测验、DIT道德推论工具等相关道德测量工具并结合多个版本护理伦理学教材,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也邀请了从事护理学的专家对问卷进行修改。问卷内容包括了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学历等,也包括了临床护理伦理认知问卷:侧重知情同意、医疗保密、生命价值原则、医疗最优化。经过预调查,问卷的信度较高,克朗巴哈系数达到0.853。

(三)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主要运用问卷现场调查法。于护生去实习前发放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并于护生实习12个月后发放护理伦理决策问卷。所有调查问卷由专人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实习护生一共发放问卷31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1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9%。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或方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学生的情况与护理伦理知识得分的关系。

二、结果

1.一般资料参与本研究的专科护生共310名,其中男17名,女293名;年龄21~24(22.04±0.23)岁;该批护生均分配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习;家庭所在地情况,123名学生来自于城镇,187名学生来自于农村。所有研究护生在调查中表示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243名。在校期间参加伦理学选修的有123名。

2.实习前后专科护生伦理决策能力比较实习前后护生伦理基础知识得分情况见表1。综上可见,实习前护理伦理基础知识的得分低于实习后的得分。但是实习前后护理伦理的基础知识得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可见,各种特征分组下护生实习前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情况比较可见,性别、生源地和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校选修护理伦理学方面,参加选修的同学护理伦理基础知识得分较高,高于未选修护理伦理学的同学,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主动学习护理伦理方面知识,主动学习护理伦理的同学分数高于未主动学习的同学,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方面,认为护理伦理重要的同学相对护理伦理的分值也较高,且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由结果可见,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主动学习护理伦理学、在校选修护理伦理学的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综合来看,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的P值为0.000,最为显著。可见护理伦理重要性认识非常重要,其次为在线选修护理伦理学、主动学习护理伦理学。

三、讨论

国外的护理伦理教育开展得较早,美国的护理伦理学始于18世纪早期,美国护理伦理学已成为护理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美国的人文课程在所有医学院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25%[2],已经自成一套以科学为基础的护理知识体系;且他们认为核心知识的第一项即为护理伦理学。我国护理伦理学的教育起步较晚,国内医学教育普遍对护理伦理学课程重视不够、偏重于伦理理论知识的讲解等,但是对护生护理伦理的培养、与护理行为密切结合的实践训练、在临床实际情况中如何有效的进行护理决策等方面均极为缺乏。而且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医疗工作中,医护关系已变为“并列-互补型”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也处于更为敏感的时期,对护生护理伦理方面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由结果可见,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护理伦理认知水平不高,表明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前护理伦理认知水平较低,护理伦理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峻,因此需要引起护理管理者、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并最终制定相应对策并付诸实施。根据本文结果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状况,建议护理教育部门应该更多的关注护理伦理教学,大力发展该方面的教育投入。学生在护理伦理方面认知水平较低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缺乏相关教育;

2.学生还未接触临床护理工作,对临床中的护理伦理问题没有切身体会,不能对病人感同身受;

3.学生对护理伦理方面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学校开设伦理课程数量本身有限,即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护理伦理学知识,却缺乏较为深刻的理解,对护理伦理问题的有关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对此,护理管理者需及时制订相应的对策,引起广大护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等部门应注重将护理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应该根据护生对各方面伦理认知水平掌握的不同程度而有所侧重,加强学生较弱环节的培养,重视护生的`护理伦理认知培养,学校及医院应重视护理伦理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多采用案例教学法,转变授课方式,采用PBL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可通过收集临床过程中护士遇到的各种伦理难题,组织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讨论,最终促进学生伦理水平的提高[4],并且学校应该加大护理伦理方面的教学。并且可以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增加关于护理伦理方面的活动,可以在校期间加强教育,除了在课堂授课中加强教育外,在其他方面的学生活动中,如日常团日活动中可以加强教育,如“授帽仪式”、“心理剧大赛”等都可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学校针对护生的伦理学教育必须将理论工作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应在整个医学教育阶段贯穿伦理学各个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本次研究表明,护生的护理伦理知识较低,实习前后改善不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其护理伦理认知水平,可以侧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护生进行护理伦理认知教育。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将临床与实践相结合,将护理伦理的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为护理伦理教育改革提供更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伍永慧,施雁.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5(4):447-448.

[2]崔妙玲,韦宇宁,杨连招.352名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15):9-12.

[3]白阳静,李宁,李晓玲.论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3(7):1698-1699.

[4]李春玉,金锦珍,崔仁善.35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6(2):12-13.

[5]费鸿.人文因素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J].高教学刊,(05):32+34.

篇7:本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1德育教育对本科护理生就业的作用

1.1德育教育可帮助本科护理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德育教育有利于纠正大学生就业目标和选择上的偏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正确的就业观能引导他们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并培养出一个优秀护理人员该有的良好品德和素养。包括:

(1)正确认识本科护理生就业难的现实,近五年来,我国本科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翻了近两番,虽然国家加大了医疗卫生的投入,但是护理人员所需仍然有限,使得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就业难的现实,引导本科护理专业的学生要保持客观冷静的心态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并要鼓励他们要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强化专业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2)有助于消除急功近利的心态,德育教育有助于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形势的认识度,消除急功近利的心态,要把自我的专业技能、聪明才智和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3)有利于明确本科护理生的职业规划,根据本科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应该根据不同学习阶段进行就业指导,并通过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思想、素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德育教育有助于提升本科护理生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养

对于本科护理生而言,其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到其是否能顺利就业,德育教育在提升本科护理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培养本科护理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品德,医学院本科护理生就业方向是医疗服务方面,是直接服务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意义重大而又深远。所以,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而德育教育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职业道德,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

(2)有利于提升本科护理生就业的发展能力,护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通过4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要走上护理岗位,就必须重视护理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比如:应变能力、执行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因为这些能力是一个优秀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德育教育就是强调培养当代本科护理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根据护理生在就业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通过各种德育教学活动,比如:校外义诊、技能比赛、社会服务等,提升他们自我专业发展力;

(3)有利于培养本科护理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本科护理生顺利就业的重要能力和专业素养。德育教育通过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欲望,以此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1.3德育教育有助于强化本科护理生对就业挑战的心理素质

当前,对于激励的就业形势,健康稳定的就业心理素质是本科护理生顺利就业的基础,也是顺利就业的关键。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护理本科生,在就业中有很大优势,而产生自负、攀比等心态,如果本科护理生在就业中失败,往往会产生消极、自卑等不良情绪,这些负性心态均会影响他们的就业。但是,德育教育可有效引导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及自我鼓励,以掌握就业的挫败,强化就业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

(1)完善本科护理生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顺利就业的基础保障,德育教育可培养本科护理生的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等良好人格,增强他们的内心;

(2)增强本科护理生的心理防御力,德育教育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的失败和困难,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和上进心;

(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德育教育可产生补偿和升华效益,让学生在遇到困难、失败时,能够积极调整心态,化挫折为动力,努力提升自我。

2医学院护理本科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对于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的德育而言,应该以人才培养和就业为指导。当前,我国医学院本科护理德育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1)德育课程中缺乏就业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大多数是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虽然能提升护理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但是没有根据护理专业来制定课程;

(2)参与社会服务和实践的课程较少,护理专业是服务人们健康的,是和患者打交道,德育中实践课程较少,未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强化自我;

(3)德育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当前医学院护理本科生的德育一般通过课本教学,且学生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强化德育教育在本科护理生就业中作用的对策

3.1强化就业形势政策的教育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于本科护理生而言,由于学生自身和家长的期望过高,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未能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使得不能顺利就业。因此,医学院应该加强对护理本科生的形势政策教育,让学生及时有效的掌握国家人才培养计划和国家医疗改革的方向,以此就业形势,进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一方面有利于让护理本科生充分认识当前社会护理行业就业的宏观形势,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对医疗建设方面的政策,转变就业观念,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投身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3.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医学院本科护理就业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该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且面向医院,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使得学生在面临就业失败后产生消极、自卑等心态。所以要加强对本科护理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他们的正确、积极的就业心态,树立敢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勇气,正确对待就业失败和困难,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成功率,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3.3强化护理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护理本科生就业而言,职业道德是其立身的根本。所以,医学院护理本科专业的德育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服务患者、诚实信用的职业道德。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积极进取和用于挑战的精神,进而提升他们的就业品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4结语

篇8:护理专业神经病学本科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1 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选题失误

选题失误主要表现在:一是论文题目不能紧密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偏离专业方向。如有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为“论企业文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思考”、“论产品责任”等。二是所拟论文题目过大。例如“并购企业资产价值评估”、“盈余管理研究”。这些问题的研究涉及多种学科知识,作为本科生掌握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有限,是难于驾驭的。三是选题重复性高。有很多学生选择相同的题目,且由于没有调研,资料来源有限,导致大量论文雷同。例如2008年我学院毕业论文写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占到10.2%,写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占3%,写企业成本管理的占2%。四是论文题目太小。例如“对徐工集团偿债能力分析”,涉及的专业知识太窄,论文内容没有深度,同时也缺乏普遍意义。

1.2 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基本写作能力弱。论文的语言应讲求学术性、严密的逻辑性。但学生在论述中缺乏专业的学术性语言,许多学生普遍使用描述性语言,用语不够科学、规范,且前后逻辑也不甚清晰。摘要和英文翻译也不规范,将摘要的内容写成论文的意义和目的,英文翻译大多是利用网上的免费翻译而成,语法错误严重且缺乏准确性。

(2) 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弱。许多学生对论文中论述的问题只能进行简单的描述,不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和提升。

(3) 实用性差。许多学生在论证中多采用主观推理,缺少实证支撑。有的学生为了尽快完成论文,并没有进行实地调研,而是闭门造车,完全脱离客观实际。因而在论文中提出的建议、意见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是不切实际,缺乏实用价值的。

2 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

2.1 教师方面

(1) 教师的数量不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进入大众化教育的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扩招后,有些专业师生比例失调,教师教学任务加大,一个教师需要带的学生太多,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

(2) 教师的业务水平差。有些教师对理论课程十分精通,但对相关的实践课程却不很熟悉,甚至连最基本的规范条文尚未搞清楚。有些教师平时很少写论文,实践经验也较少,缺乏指导毕业论文的素质和能力,这样就无法胜任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工作。

(3) 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有些指导教师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论文指导上,平时疏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从选题到学生交稿流于形式,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就得不到细致指导。

2.2 学生方面

(1) 思想认识不正确。学生们普遍认为毕业论文的好坏与是否能毕业和就业关系不大,只要及格能毕业就行,对毕业论文只是敷衍了事,这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就业压力大。学生撰写论文过程正是人才招聘会开始的时候,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因此,它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毕业分配中。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在第七学期忙于考研究生,还有的学生需利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时间补修其他课程来完成学分要求,这样造成了学生投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与精力严重不足。

(3) 写作能力差。不少学生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撰写提纲的层次不清,结构混乱、不完整;在撰写论文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都较差;因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缺乏造成论文没有深度;平时缺乏论文的写作训练,论文格式也不够规范。

2.3 其他方面

(1) 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高校扩招、师资力量紧缺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得专业论文训练环节,如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课程实习报告、认识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和社会实践报告等被忽视,没有从管理制度、师资力量和评价方式上予以保证,导致学生缺少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大都在开始毕业设计(论文)时才了解其任务和内容,而在毕业之前必须完成论文答辩,学生实际完成论文的时间只有3个月左右。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撰写质量较高的毕业设计(论文),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2) 教学硬件资源存在问题。高校扩招后,不得不举债进行校园区扩建和校舍建设,学校的内涵建设相对趋缓。因此,导致了毕业设计(论文)所需实验研究仪器设备不完备,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经费投入不足,毕业设计教学实践基地不能很好落实。

(3)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存在问题。有些学校存在着从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到最终的答辩全过程中教学管理文件不健全现象,而有些学校尽管文件健全,但在管理过程中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并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对责任心差和强的教师无法判别,对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与低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良莠难分。

3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配备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有效改善指导教师结构。一是整合和提升校内资源。聘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验师和富有指导经验和熟悉专业的退休老教师,参与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制定师资培养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性环节的锻炼。二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关系,从科研院所和企业聘请相同专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员担任导师,建立起合作指导机制。

3.2 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各教学环节

(1) 科学选题。科学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因为选题水平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选题的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要体现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特点。 (2) 要联系实际,结合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科研项目。 (3) 要体现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4) 要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

采用公布题目,双向选择,院系调整的做法,这样可以尽量满足学生个人选题意愿,并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为了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的矛盾,题目适宜于第七学期张榜公布并完成选题。

(2) 加强开题监管。学生通过对开题报告的撰写,可以看到论文的脉络和基本观点,完成开题报告就等于完成了论文的总体构思、设计。开题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查阅国内外对论文涉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资料,从而掌握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前沿文献资料,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掌握实际的数据,为将要撰写的论文做一个很好的铺垫,打下基础。因此,通过开题过程的监管,可以对论文的完成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

(3) 在各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将平时对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写成论文,并将其对外投稿,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兴趣,还提高了撰写论文的能力。

3.3 强化全过程管理

一是要完善毕业设计环节的组织管理。学校、院、教研室应协调分工,明确职责。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监督,并不断修订和完善毕业设计文件和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毕业设计具体工作由各院系组织领导,由专业教研室教师承担指导任务。二是建立科学的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方法。制定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对论文的质量、写作过程平时表现、答辩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三是建立奖惩制度。对学生已发表在公开刊物上的学术论文,经学校学术委员会或答辩委员会审定同意并报教务处批准后代替毕业设计(论文),并给予学生和指导教师奖励,使得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不流于形式,而具有真正的内容和价值。而对于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的学生将不能按期毕业,对指导教师将被扣减当年的教学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曹成茂, 李玉洁.安徽农业大学学报[J].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2007 (9) :78-80.

[2]康星华.教育与职业[J].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2007 (10) :91-92.

[3]王湘平, 王学斌.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论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的管理, 2005 (5) :34-35.

上一篇:男女同居的协议下一篇:我的企业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