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中教师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历史新教材在全国早已全面推行,在四川也已经实行了两年,从明年开始,四川的高考命题将完全以新教材为依托。如何适应新教材下的高考,如何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摆在全体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第一篇:高中教师论文范文

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探析

[摘 要]高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能否全面发展与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关系。文章主要谈论高中地理教师的培养机制,论述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的内容和特点,进一步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性措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发展进步

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方式。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有一定的特点,针对教师培养发展现状来说,一套完善的培养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的内容

1.加强地理专业知识的储备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然而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这方面要求会更加严格。现在对高中教师的学历要求较高,想要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然而教师的专业不同,高中的科目也多,所以教师对自己所教的专业应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于地理教师来说也是如此。

2.提升地理教学的能力

高中是学生学习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绩,每个教师都应该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这是高中教师培养机制的主要内容。教师工作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做到讲授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几乎不可能。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由此可见,教学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教师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使用新的教学工具,通过介绍不同的地理知识学习技巧,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能力的目的。

3.提高疏导学生心理压力的水平

众所周知,高中生面临高考,学习的压力较大,每天与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所以培养每个任课教师疏导学生心理压力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高中学习内容较多且难度不小,作为一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要懂得为学生疏导心理压力,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看出其所思所想,具备这项能力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了减少学生因心理压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每位教师都要尽职尽责,掌握疏导学生心理压力的能力,争取走进学生的内心,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二、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的特点

1.科学性

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培养,要遵循科学模式,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随着高中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的数量增加,所以对高中教师要进行集中的科学培养,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地理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光点,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进步,达到目标。

2.导向性

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是具有导向性的,采用正确的高中教师培养机制,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有利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事物积极的一面总会影响着很多与它有联系的部分,所以这种导向性对地理教师培养机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3.时代性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教育观念应不断更新,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高中地理教师的培养具有时代性。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取得相应的发展。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革新,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得以提升。

三、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的发展现状

1.有的学校没有构建系统的培养体系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比较注重对教师的引进,但有时忽略了对教师的培养,系统的培养机制比较贫乏。高中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学校必须对学生和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实现双向的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高中的教育目标。有的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和培养都按照比较严格系统的管理体系进行,对教师的关注比较少,忽略了对教师的系统培养。

2.有的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在高中这个学习阶段,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很重要,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在培养高中地理教师的过程中,教师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一项,现阶段我国高中比较重视课堂,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其实这也会无形中影响教学的质量。

3.有的教师自我提升的意识较薄弱

有的地理教师选择安于现状,自我提升的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资历比较浅的年轻教师。资历深的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反而对知识更加渴求。有的年轻教师本身专业知识不太扎实,管理学生的经验也不够丰富,加上网络时代面临的诱惑较大,所以自身能力提升较慢,进而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如果教师不提升自身能力就是对自己和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不负责。

四、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的发展措施

1.构建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

构建完善的培养体系是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发展的必要途径。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培养制度,对于教师的培养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每一位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体系的构建需要时间,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培训,需要持续投入,所以要坚持完善培养体系,在探索中求發展。一段时间后,一定会使地理教师的培养效果越来越符合高中的要求,实现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都有所提升的目标。所以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培养体系,学校要多关注对教师的培养,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发展,形成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推动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2.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是培养教师的一部分。每一位教师授课后产生的感受都有所不同,每一位教师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也不一样,所以教师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针对地理教师之间有效沟通比较少的情况,学校应该定期组建各专业教师讨论组,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地理知识和教学方法的问题,也可以利用网络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

3.強化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

教师提升自身能力的意识依赖于思想的高度提升,所以要对每个地理教师进行思想教育。一些年轻教师的能力不足,需要进行提升,首先是自我提升的意识必须到位,其次才是付诸行动。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思想的培养,定期进行专业授课,使教师自我提升的意识逐步得到增强。每位教师在增强自我意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实践,用行动表明决心,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不管是管理能力方面、专业知识方面还是沟通技巧方面的进步,都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对学生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双方的进步。

综上所述,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培养应该是有具体内容的,也要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促进教育的进步。在社会不断快速发展的时期,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培养机制要能有针对性地妥善解决问题。为了教育的进步,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培养必须高度重视,具体落实解决措施,使问题逐渐得到解决,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高质量的高中地理教师团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董学枢,石亚勇.双创背景下高职创客型双师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3+8.

[2] 郑爽,崔照笛.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改进研究:对U-G-S模式的思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1):140-143.

[3] 刘越,刘团会,杨艳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20(7):149.

[4] 布占坡.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双培养”机制探究[J].智库时代,2020(16):106-108.

(责任编辑 谭斯陌)

作者:王宏伟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历史新教材在全国早已全面推行,在四川也已经实行了两年,从明年开始,四川的高考命题将完全以新教材为依托。如何适应新教材下的高考,如何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摆在全体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有必要弄清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这此些变化,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又应发生怎样的改变?

从课程目标上讲,过去的历史教材因为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结果导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死记硬背,在大家的心目中,历史是属于典型的“背多分”,不存在什么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比较能力、归纳能力等等。因为知识太过于庞杂,学习的过程太过于无趣,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历史的教学也陷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历史学的社会地位也受到极大的挑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的历史教材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作出了重大的改变。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目标明确而具体,更具可操作性。

从课程体系上讲,过去的旧教材中,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把相关时期的某些内容编排在一起,这虽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部分内容时,对该部分的内容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但在学完了整个历史之后,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却不能有效地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能对相关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此,新教材在课程体系上也作出的重大的变化:一是设置学习模块。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二是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高中历史新课程在课程体系上的第二个重大变革,即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这种专题的形式既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又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三是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置,既让学生能形成基本的历史素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

从课程内容上讲,旧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完全脱离了社会实际,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无关,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无关,也完全脱离了历史学科的学术发展的实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新教材作了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等内容。二是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这突出地体现在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增加上。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讲民主政治的进步与发展,讲人权高中必修课程历史(I)中,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内容;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内容。三是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通过对新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了重大变化,弄清了这些变化,高中历史教学也就不能再沿袭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也需要发生重大改变,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领会新课程理念,树立全新教学观:从新教材来看,教育已由过去以知识为本发展为今天以人为本。因此,作为教师,也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传统教育观中的教师,只要把课本教好,照本宣科将书中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教师是师长,是权威,学生要乖乖地听教师的话。但在新课程理念下,新课程的设置是综合的、开放的,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所以教师要精心营造民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多地借助于粉笔、板书和老师的言传身教,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严重影响历史教学。新课改之下,因为教材体系作了大量的调整,以专题史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增加了大量的图片和史料,显得异常丰富,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充分地利用这些优势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认真研究新教材,正确处理新教材:传统教材依据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写,体系性、时间性较强,而新教材打乱了时间顺序,让人很难把握。对教材的正确处理,就是我们需要用心的地方。在教材处理上,我认为应根据新课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增减整理,从而增强历史学科的系统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转变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传统教学评价更多注重人才的选拔,更多注重终结性评价,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评价最主要的都是成绩。分数高低几乎成为评价一位教师或一位学生是优是劣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既不利于推动教师去进行教学改革,也不利于学校正常健康地发展,更不利于激发学生多元化地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理想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充分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就必须转变教学评价机制。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应采用多元化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来评价等等。

作者:张小利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师备课策略探讨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高中教育作为关键的人才培养阶段,受到了教育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教师来说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在高中教育中,历史作为一门综合型的学科,教学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要求历史教师创新教学观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提高备课的效果。文章对高中历史教师备课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师备课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备课;策略

一、 前言

高中历史教育中,部分历史教师都对备课的效果深有感悟,在课程开始之前,经过精心备课后再在历史教学课堂上讲解历史知识,大大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课前的备课准备工作对于整体的教学效果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保证备课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备课知识点全面、充分,才能够为接下来的历史教学夯实基础,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成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全面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 高中历史教师备课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分析

(一)历史备课的思路和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

我国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强调了关于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内容,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真实的历史,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初中历史课程的相互衔接,构建起完善的历史课程学习体系。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對于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结合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受到传统的历史教学思维的影响,部分历史教师更加偏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在备课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历史课本的重点知识上,而忽视了学生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的实际需求。

(二)备课中忽视了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

历史学科中的知识,体现出了历史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历史上某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形成、经济变化等,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历程,在同一个时期中的不同区域内,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历史特定事件的发生。但是根据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师备课情况来看,教师在备课时忽视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将备课重点单一地放在了教材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内容上,忽视了重要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这样的历史备课模式下,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师讲课形式的影响,无法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关联,历史知识体系始终无法完善,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运用。

(三)备课时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环节

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更是由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其中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涉及教和学两个方面,但是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常常是过于关注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落实到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师备课上,教师在备课时归纳和整理出历史知识点,再在历史教学课堂上讲授自身归纳和整理好的知识点,其中缺少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培养教育,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在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在未来的历史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缺少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只掌握了知识而缺少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四)备课中忽视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课本中的知识,而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培养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下,需要教师从备课入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实际的历史教师备课中,教师却忽视了这一重要的内容,由于考试中并不会专门考查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教师仍旧是采取传统的历史备课和教学方式,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 高中历史教师备课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收集丰富的历史信息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繁多、知识点复杂,并且教材内容的跨度较大,要求教师打破教材现有信息量的限制,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精心搜集大量的历史信息,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对历史知识形成强烈的兴趣。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历史教材的内容,广泛搜集更多的历史信息,结合到实际的教学课堂内。借助网络技术,根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点,拓展出更多的教学信息,在教案中补充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书籍和专业杂志中搜集和整理出关于历史教学知识的内容,充分利用到历史教学备课教案里。探索多种途径获取历史教学的相关信息,为教学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

(二)优化教学设计

广义下的教学设计也是属于备课范围内的内容,和传统的历史备课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和备课应突破传统的通史教学设计流程,采取专题教学的模式,在学生具备较强通史功底的基础上,按照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专题进行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历史课程设计中来,将历史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落实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应大胆创新,充分开发和利用历史教学资源,实现个性化教学,不再受限于苛求完美的教学课堂,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三)提高教案的精准度

高中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应广泛借鉴历史学科的教学经验,提高编写教案的精准度,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历史备课的质量,高中历史教师应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中可为自己所用的教学闪光点,整理出对自身教学活动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内容,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案设计,真正实现教学方案和教学实际的融会贯通,提高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完整性。以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内容中《鸦片战争》这一课程的备课为例,教师单靠自己的经验设计教案,那么教案的有效性将会十分有限,教师可通过在网络上观看优秀讲师的鸦片战争课程设计和教案编写,取之精华利用到自己的教案内,提高备课的效果。

(四)关注和了解学生实际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作为不可或缺的两方主体,需要在交流中加深对课程的掌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较为关注,教师应积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特点,在充分交流中加强对学生和课堂的掌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备课准备开始之前,教师应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多观察、多交流,探索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项情况,开展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等方式,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倾向、学习心理等,将其作为教学前提设计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贴合学生的实际展开一切教学准备活动。

(五)加强教学互动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设计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加强掌控,结合其身心特點和实际的学习情况,确定教学活动的互动方案。在备课中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探讨和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保证分组的科学周密性,注意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应相当,既有优等生,也有后进生。综合分析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和不同的学习能力水平,加强组内成员、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

(六)引导学生正确预习

有效的预习能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师备课中可结合学生的正确预习共同进行,将学生预习作为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大体掌握教材内容,在实际的课堂上形成有价值的互动,深入对知识的掌握。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抗日战争》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本篇课程的内容,搜集关于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伟大事迹,对历史事件加深感悟和理解,在课堂上就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其收集的材料进行探讨,结合教材内的知识重点,分析学生所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探讨,对课本知识形成深入的理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四、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全新的教学形势,历史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致力于培养出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关注课前准备的备课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高中历史备课策略,扩大资料搜集的范围,为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做好准备。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个体情况,全方位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海明.高中历史教师备课误区及其原因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6):67-68.

[2]施永丽.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前准备探研[J].成才之路,2017(1):62.

[3]景生进.PCKg视角下的高中历史研究性备课实录——以人教版必修一教材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7):51-54+57.

[4]何海涛.提高历史教师备课有效性的途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6):38-39.

[5]王巧莲,孙延英.浅谈高中历史教师备课策略[J].学周刊,2012(29):129.

[6]潘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7]许泷杰.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8]冯秀震.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研究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拉毛草,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

作者:拉毛草

上一篇:房产法律论文范文下一篇:测控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