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论文范文

2022-05-1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高中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近年来,高考历史科目的命题视角更多关注重要概念和史实之间的联系。文章试图通过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短暂的发展和官僚资本三个细节,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这一课的重点概念和史实之间的联系进行阐述,以引导学生关注高考,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第一篇:高中经济论文范文

从史法的角度谈高中经济史教学

[摘 要]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深入,如何使学生把握并运用史学研究方法解答历史问题,成为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认为在高中经济史教学中有效应用两种常见的史学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社会史学重在整体认知,计算史学重在具体实证。

[关键词]高中 经济史教学 史学研究方法

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开展,近年的高考经济史命题中计量史学类和社会史学类试题层出不穷。这两类试题不仅需要以大量的统计资料为依据,用表格、坐标图、曲线图、柱状图等计量手段为呈现方式,而且还要考查社会学中多元、多层次、多时间的相互关系。这类试题的广泛使用,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是当代史学研究方法推动下的反映。

下面就近年来经济史高考中常见的史学研究方法简要概括笔者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以此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方法。

一、高考的新变化及高中经济史教学现状反思

目前,高中经济史教学受传统史学、历史教材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材上的一些定性描述简单拿来贴标签的现象较为常见,使得经济史教学缺乏史法研究,特别是忽视了考纲要求的信息获取、解读提取能力和论证探讨能力的培养。如:必修二经济史中“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期间发展迅速,其规模和速度超过之前的半个世纪,被称之为 “短暂的春天”。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是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才产生的。对这个时期结束的原因归纳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如此顺理成章的答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似乎都已经接受该“事实”,却忘记了历史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忽视对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高考常见史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史教学中的应用

1.社会史学重在整体认知

社会史学主要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而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是: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这些社会问题构成了历史教学中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社会热点,积累贴近生活的素材,进行课堂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如讲《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能源环境问题,以“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切入点,提供本特利《新全球史》中“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的论述。 并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认知:一方面,煤炭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另一方面,人与环境之间也出现了紧张关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其次,经济现象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产生的影响也是多元的。教师在平时的经济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展开发散思维。经济史的学习中尤其要注意非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中有政治、文化、社会诸多因素。例如,就中国封建政治而言,它在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上,效率要高于同时代的西方。但中国封建政治对经济现代化的影响也远大于西方。我们一定要注意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思考,为教材提供的描述找到更准确、更多元的史实定位,从而实现史观、史法、史实的完美对接。

2.计量史学重在具体实证

计量史学又称历史计量分析方法或历史定量分析方法,是指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各种数据关系,揭示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今天,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在经济史领域,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包括人口史、家庭史、妇女史)、心态史等领域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近年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考查数量越来越多,希望能够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与关注。

经济史研究中早已应用统计学方法,主要是作为实证之用。中国经济史专家吴承明先生主张凡能计量者,应尽可能作定量分析。他说,定性分析只给人以概念,要结合定量分析才具体化,并改正概念的偏差。

教师在经济史教学中的重点应当是引导学生学会用定量分析来进行定性描述。如必修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节,教材中关于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一些定性描述,教师可以提供相应数据让学生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再提供各主要工业部门如纺织业、缫丝业、面粉业、火柴业、水电业、机器业、矿冶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学生通过年份、数量、行业、地区、资本五类数据的对比,对“行业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等定性描述就会增添实证检验的深刻体会。再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课,可以提供材料“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通过对这段材料的数据的比较,分析这一时期苏联斯大林执政时期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等方法,学生对教材中“苏联工业化牺牲农民利益”的定性描述会有更直观的认识。

劈柴看纹,行动看路。进行经济史教学,当知历史观和方法论是不可分的。不同问题可用不同方法,同一问题也可用多种方法来论证。对于如何解释和处理史料,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史料的可能性,选择最适宜的方法进行教学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丁长清.纪念吴承明[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2).

[2]刘建荣.计量史学在2013年高考中的应用及启示[J].教学考试,2014(6).

[3]高思超,奉元圆.有关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分析[J].历史教学,2011(6).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作者:曹黎明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民国经济史探析

[摘要]近年来,高考历史科目的命题视角更多关注重要概念和史实之间的联系。文章试图通过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短暂的发展和官僚资本三个细节,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这一课的重点概念和史实之间的联系进行阐述,以引导学生关注高考,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官僚资本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的重要一课。从过去众多课例来看,教师采用较多的讲授方式是以一个企业或者企业家的经历作为线索来阐述民族工业在民国时期的曲折发展。这种讲授方式可以使枯燥的史实变得更为丰富,让学生容易接受,其不足之处是以个案代表整体,容易造成学生忽视社会经济的完整性和立体结构。本文试图通过三个细节的阐述来引导学生关注重点概念和史实之间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因此本细节可从“短暂的春天”这一关键词入手。首先,明确时间段是1912—1919年。“春天”体现在经济上,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企业数量大大增加,企业规模有所扩大,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其次,确定“春天”出现的原因:在国内,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令;广大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在国外,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再次,明确民族工业虽遇到“春天”,但其发展仍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其表现为:一是民族工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很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二是相比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存在一定差距,且仍然受到外国资本的排挤;三是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短暂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陷入了萧条状态。这种情况直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才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以短暂发展,其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政府政策,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币制改革;二是民间的力量,广大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洋货。如何通过重要史实之间的联系多维度地观察此时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是本细节的一个关键。

关注经济危机对中国币制改革的影响。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抬高银价,导致中国白银外流,破坏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将白银收归国有,发行法币。幣制改革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国内经济的发展。但国民政府掌握纸币发行权也为其后期的滥发纸币、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

经济危机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一方面,受经济危机的冲击,资本主义国家原有的自由主义思潮逐渐破产,苏联计划经济在工业化建设上取得的显著效果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关注,部分国家认识到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在这一思潮影响下,国民政府认识到推动经济建设的必要。另一方面,经济危机期间,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商品、资本输出,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更为严峻的冲击,为摆脱经济上的不利局面,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十分必要。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备战需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步步紧逼。东三省沦陷,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被日军占领。面对日本对我国领土的觊觎、中日两国综合国力的差距,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进行经济备战十分必要。

三、对新名词“官僚资本”的正确理解

新名词“官僚资本”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官僚资本”这一概念虽然第一次在课本上出现,但并不等同于官僚资本在民国时期才出现,晚清时期洋务派所创办的工业企业中就有了近代官僚资本的雏形。官僚资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经济形态,其特征表现为:与国家政权结合具有垄断性,对外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买办性,与本国封建势力结合具有封建性。本课所提的官僚资本主要是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统治集团依附于帝国主义,凭借国家政权垄断性,对广大人民进行巧取豪夺的一种经济形态。其巧取豪夺的方式有发行公债、滥发货币、苛捐杂税、商业投机等。这一经济形态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祥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统制经济思潮[J].史林,2008(2).

[2]火颖.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大量外流的比照[J].世纪桥,2007(1).

[3]叶春风.试析抗战前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J].史学月刊,1987(2).

(责任编辑庞丹丹)

作者:刘建希

第三篇:知识经济时代高中历史课堂求异思维之探微

【摘要】本文阐述了传统高中历史教学的弊端: 填鸭式教学盛行;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求异思维匮乏。基于此, 本文根据知识经济化社会的特点着重分析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重要性: 具备求异思维之人才不但能攀登学术界之顶峰, 而且能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重点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打造学生求异思维的具体途径。

1.前言

当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 竞争与信息成为社会的两大主题, 各企事业单位如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不但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 更应引进具备求异思维的人才,而求异思维之人才需要教育着力打造。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正按照新课改理念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各种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界广为盛行。其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是当前历史教学界流行的一个口号。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教学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实施启发式教学法, 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力求获得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重要性

所谓“求异思维” 即是用有别于传统方式的手段去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并发现或发明美好事物。这种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所必备的, 因为知识经济化社会的任何企事业单位都强调用创新的方式去增强竞争力, 缺乏个性的工作方式很难引起社会的重视, 唯有推陈出新, 用求异思维看待问题, 用创新方式解决问题, 方能适应社会发展。当前我国高中生普遍缺乏求异思维, 一个高中生是否具有求异思维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首先和学生智商的高低有一定联系; 其次和教师的教学模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少历史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以高考考纲为中心, 凡是和考纲无关的则一笔带过, 几乎没有让学生思考“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的历史问题, 钳制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十世纪中期, 美国高中历史教育界盛行一种观点:“庸师机械地强迫学生接受知识, 而智慧型的教师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想方设法培养其求异思维。” 此观点一语中的, 点出了填鸭式教学法和求异思维教学法的根本区别:填鸭式教学法以强迫为中心, 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而求异思维教学法以引导为中心, 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譬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与他的求异思维是分不开的。爱因斯坦求异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从事物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 即从对立中寻求统一, 而这种特性恰是求异思维的核心。他也正是凭借这种独特的求异思维提出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 给物理学领域带来了重大革命,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充分说明, 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在教育不断进步的今天,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比教学生记住知识点要重要百倍千倍。

3.打造学生求异思维的教学途径

3.1 引导学生用求异观点看待历史事件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在这样的社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思维, 即用求异思维去看待问题, 去发展自身的事业, 唯有如此才能融入社会, 实现人生价值。因此, 广大高中历史教师须针对时代特征引导学生用求异观点看待历史事件, 因为很多关于历史事件的评价, 教科书及教参上都进行了定式评价,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 教师只要把这些评价观点灌输给学生即可应付考试,但这种“填鸭式” 的教学方式严重钳制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因此, 历史教师应根据时代特点, 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引导学生自主对历史事件进行独立思考,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或教参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例如在教学中国近代史时, 尤其是讲述清朝历史时, 很多教师都会向学生传达传统观念: 落后必定挨打! 其实这种论断是很不符合逻辑和事实的。如此定性化地给学生灌输此类观念,将会严重牵制其求异思维。“落后必定挨打” 的观点实质上是在给学生传授一种原始社会中动物式的欺软怕硬, 弱肉强食的观念,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观点能对落后民族起到“激将法” 式的鼓励作用, 但这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趋势格格不入, 不适宜教授给学生。因此, 教师在教学清朝历史时, 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为目标, 引导其走出传统定势思维, 告诉他们: 落后仅是有可能挨打。对此观点, 还可引导学生举例讨论。如此一来,将极大激发学生看待历史问题的求异思维。

3.2 实施“扮演”教学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约翰•布鲁德斯曾说过: “积极性是通往求异思维的重要途径。积极性对任何阶段的学生都是一种可爆发出强大动力的良性情绪。” 可见, 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就必须激发其对历史的兴趣,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对此,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摸索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法。当前知识经济时代, 求异和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潜在智力因素, 唯有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长期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扮演” 教学法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教学模式。该方法是让学生扮演历史教材中的人物形象, 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绎“历史角色” 的舞台。此法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更能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激发其求异思维。譬如在教学中可针对当前史学界稍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探讨, 有效激发其求异思维。但此法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较少, 理由是争议观点会引发学生思维混乱。教育学研究表明: 高中生求异思维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教材中观点, 教师应把历史学术界研究的新观点引入课堂, 启发学生质疑、辩论, 提出新颖独特的看法。例如, 在讲述“辛亥革命的性质” 时, 教材的观点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是在欧美等国和台湾地区对此却有异议。美国史学界对此提出“非革命论”, 德国史学界提出“排满式革命论”, 而我国的台湾地区却提出“全民式革命论”。在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这些观点, 之后再请四位同学分别代表传统观点、美国观点、德国观点、“台湾” 观点进行激烈的辩论, 其余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以上四位同学中选择支持者, 完全以学生为主体, 我则发挥主导作用, 适时点拨,纠正学生的欠妥看法。整个辩论过程热烈异常, 学生热情高涨, 各抒己见, 有效促进了他们求异思维的发展。

3.3 构建合作讨论之教学情境

新课改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创设合作讨论的教学情境,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且知识经济化时代强调合作讨论关系的建立, 需要大量具有合作讨论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这种人才往往具有较强的求异思维,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实施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 创设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其独立思考问题, 激发其求异思维。譬如在讲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时, 我摒弃了传统的讲述法,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合作讨论的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此激发其求异思维。首先我引导学生认识鸦片战争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的巨大破坏力, 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之后又引导学生充分理解鸦片战争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对此我提出问题:“如果我们仅用历史眼光来看待鸦片战争, 把一切情感因素和民族观念抛诸脑后, 鸦片战争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此问题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这时可让学生自由探讨, 互相质疑, 创设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我则进行适时点拨: 抛开民族感情我们必须承认带有侵略性质的鸦片战争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矛盾的问题呢? 就此学生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合作交流的情境中我引导他们得出一个新颖的结论: 历史的判断和道德的判断无法混为一谈, 也不能融为一体, 更不能互相替代。其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质疑的问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以这些问题为内容创设合作讨论的教学情境,用当前史学界研究的新观点启发学生对历史问题及历史事件产生质疑, 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调动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积极性, 从而形成独立自主的思维品质, 令其学习方式获得质的转变。

3.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中历史教学现状高耗低效, 学生缺乏求异思维, 这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则是教师和学生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从内心并未完全接纳教师, 从而导致很多教师虽在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但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却“启而不发”, 殊不知这皆是因为师生关系不够融洽造成的。因此, 历史教师一定要注重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教学中不要过分偏爱优等生, 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也须表现出关爱之心, 营造温馨愉悦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这样能有效激发其求异思维。譬如在讲述“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时, 教材上阐述: 辛亥革命让民主共和思想深入百姓心中。可此观点和史实未必吻合。理由是: 从政治的角度剔除旧事物较之从观念上改造人的思想要容易; 从军事的角度摧毁堡垒比从传统意识的角度改造人的观念要简单。虽然辛亥革命通过武昌起义成功, 但毕竟封建思想在中华大地已存在千余年, 在不少百姓心中已落地生根。因此, 民主共和观念此时并未深入人心, 只能说辛亥革命倡导民主共和观念, 此后民主共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此问题很多优等生在我的引导下能较为准确的理解, 而不少中等生则存在启而不发的情况, 少数后进生则是缄口不言, 但对于这三类学生我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 优等生进行适度表扬; 中等生针对其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 后进生则面带微笑进行鼓励, 让其对历史学习充满信心。如此一来学生和我的距离感缩小,教学氛围变得十分和谐, 学生处于最为轻松的状态。

4.结语

综上所述, 高中历史教学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出现偏差, 钳制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而培养求异思维之人才不但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更是知识经济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大历史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 把握时代主旋律, 深刻理解教学为时代服务这一主旨,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实施上述策略, 定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获得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刘素娜, 周江平. 论历史教学中学习迁移的应用[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5) .

作者:廖光宇

上一篇:贸易环境论文范文下一篇:财务造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