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部规章制度

2022-08-12

制度本身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就是为了形成和建构社会秩序。怎样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校体育部规章制度》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高校体育部规章制度

大学体育论文高校体育教学论文-对普通高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大学体育论文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对普通高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的思考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校体育要从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健康成长。"可以看出这是对传统学校体育思想的又一全新认识。在这转变过程中并不是对原有的体系和方法的全面否定,笔者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应该注意:

一、科学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

(一)不应淡化运动技术教学

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已经相对成熟,通过在中小学体育学习,具有比较高的运动基础,在此阶段把运动技术的学习、提高与健康教育的相结合,才是"健康第一"思想的较好体现。体育活动的属性在于身体练习,利用这个属性可以使体育发挥更大的功用,身体练习是以一定运动技术学习为手段的,如果没有具体、系统地锻炼形式和方法,就难以行之有效的实施体育的健体功能,更谈不上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遵循运动规律,体现因材施教,并且身体锻炼和健康教育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健康第一"不是"快乐第一"

在运动过程中获得快乐,是体育的功能之一,"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虽然在很大基础上利用了这一功能,使得体育教学在表象上具体了;但是如果脱离体育性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往往会被"健康第一"捆住了手脚,这样"快乐体育"似乎成了体育教学的主渠道,成了教材编写与改革的中心与主题.误认为"健康第一"就是"快乐第一",使一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产生混乱并进入误区,人为局限了体育的功能,限制了体育的外延。

二、教学模式"新""旧"结合

(一)创新要和体育本质结合

高校体育教育只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没有必要赋予它太多的功能和任务。虽然是"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健康第一"是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但是体育的功能毕竟有限,代替不了其他学科对人知识结构的拓展和精神领域的丰富。大胆创新教学模式,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实际条件进行,不能脱离体育本质而盲目实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注重系统的运动技能,主张遵循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性来安排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思想下设置的教学模式是具有科学性的,不能全盘否定,相反,在创立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该多借鉴传统教学模式。

(二)不要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既是体育教学思想的传授者,也是体育教学模式的直接贯彻者.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一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到发挥,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和教材的不同对体育教学模式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施,如情景教学模式是针对中小学生模仿能特性而设的.

(三)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展。建立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实行分班与合班教学相结合,分专项分层次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民族性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同时重视体育文化含量,根据实际条件对传统竞技体育项目,舍弃糟粕,取其精华进行改造和开展,也是"健康第一"要求。

三、树立体育文化观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一)培养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是体育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思维体系因为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对事物的理解可以超越简单的认知层面了。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就是利用身体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练习,激发体育兴趣的和塑造体育能力的,从而对体育的理解上升到精神层面,更准确的理解"健康第一"思想;体育教学要以文化传播为己任,要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塑造与培养,这才是体育的灵魂和精华,也是超越低层次体育认知和教育的途径。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高校实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模式后,教学评价方面却比较滞后,还是主要利用体制测试评价系统和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作为评价手段。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运动成绩为主,注重结果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这种"一把尺子"衡量全体学生的方式,缺乏对个体特殊性的评价。而体质测试系统虽然对学生体质状况有比较准确全面的数据反映,但是对学生锻炼的能动促进不大。因此我们要从教育的目的出发,不应盯着简单的结果测试,我们应把视野拓宽,着眼于每个学生,着眼于整个过程。把学生的运动技术、运动过程、运动成绩都纳入考核的内容,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参与运动的快乐、愉悦、情感体验,从而接受熏陶、教育和锻炼。

四、结语

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就是确立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以人的健康为核心,以人的合理发展为根本,突出"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健体统一性和"内外合一"刚柔相济的健身系统性。强调对身体健康和健身评价的综合性、科学性,改变单纯内外部行为度量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和健身效果.尊重学生的先天条件,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区别对待,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的角度来全面评价体育教学的效益.体育学习所取得的效果,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改造,而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学生的健康问题并不仅仅是个学校教育的问题,同时也是个社会问题,所以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它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军平.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2]余其刚,李子煊.素质教育下学校体育应体现"健康第一"的原则[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第二篇:高校体育论文

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对策

论文摘要:体育俱乐部在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生群体性组织。俱乐部活动形成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纽带,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水平,推动了校内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为加速校内体育工作深化改革提供一条新思路。本文以我校高体育俱乐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发展对策研究。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俱乐部增多、跨校活动增多、新趋势和新问题。从国外高校体育发展来看,一些国外体育强国都很重视高校体育组织的建设工作,特别是高校体育俱乐部、俱乐部的建设,把培养高校学生的竞争、协作、创造、组织等能力作为俱乐部、俱乐部的主要目的。我高校体育也同样面临着象高等教育一样,如何适宜两种经济体制转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寻求改革和发展是我高校体育的当务之急。

2、我校高校建立体育俱乐部的意义

2.1 丰富了大学生余暇生活,

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俱乐部的主体,大学生俱乐部是高校俱乐部文化的载体和主体。高校俱乐部文化,是指大学生俱乐部在长期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大学生俱乐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俱乐部活动、俱乐部形象、俱乐部精神、俱乐部品牌、价值观和文化产品等主要方面。

俱乐部活动形成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纽带,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水平,推动了校内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为加速校内体育工作深化改革提供一条新思路。

2.2 培养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和能力

通过体育俱乐部活动,突破了体育课时数的限制,学生在系统教学和自主锻炼过程中了解自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增强,以平等为特征的学生体育俱乐部在促进学生社会能力发展方面的潜力要大于班级和其他学生正式组织。

2.3 适应了校园体育文化的需求

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开展业余体育活动的学生,各俱乐部或俱乐部的成立为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竞技体育项日和现代健身项目的共同追求提供了条件。这些项目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具有集体性强,易于合作和交流的特点。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比赛,繁荣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2.4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巨大工作潜力,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每周上一次体育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通过俱乐部活动延长了学生锻炼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悟和巩固课上所学的体育技术知识,并逐步达到熟练运用与掌握的目的。

2.5有利于启发学生的体育动机

体育俱乐部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借助体育专项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活动形式。增强了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缓解压力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主体意识。

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够,重智育,轻视体育的现象较为普遍,表现为体育意识、健康意识淡漠等。

3、我校高校俱乐部的整体特征及存在问题

3.1.我校高校俱乐部的整体特征

3.1.1参与的自愿性

俱乐部活动是课堂教学之外,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一种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比较充分地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才能。因为是自愿参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高,再加上学生把俱乐部当作自己的组织,在活动中能够比较自觉遵守纪律,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纪律性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友好、亲密的关系。

俱乐部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和辅导员只处于指导和辅导的地位。由于学生是主体,他们在商量计划、组织活动中,培养了自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学生可以自己教育自己。

3.2.我校高校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3.2.1俱乐部活动内容单一,质量不高

缺乏专职俱乐部管理及老师对俱乐部发展进行具体指导,同时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视野的局限性制约俱乐部长足的发展,约束俱乐部发展在谋种程度上违背了高校

学生俱乐部自身发展规律。

3.2.2俱乐部活动经费来源少,不能提高活动质量与次数

经费不足直接制约着俱乐部正常工作开展及活动质量,俱乐部经费行政拨款非常有限,仅靠会费肯定不能解决问题,因此要充分吸收社会力量开展俱乐部活动。

4、对策

4.1加强学校对体育俱乐部的重视

应该引起学校对学生俱乐部加强重视,适当的划拨活动经费,兴建活动场馆和更多的开放体育场馆。为俱乐部活动提供必要支持。场地器材条件落后,学生活动兴趣受限,俱乐部开展活动受限。

4.2俱乐部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体育俱乐部社会化进程

要紧密结合社会,吸收社会资源,增强社会经验,争取必要的活动经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优劣的关键在学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试想一个活动经费投入不足,政策性扶持不力的学校其体育活动的开展从何谈起。

4.3增强学生运动健身意识,成立女生感兴趣的俱乐部

在体育锻炼上女生往往是处于被动状态,除少数外人多数女生都不喜欢体育锻炼,更不用说参加体育俱乐部了。女生在体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比较差,大部分同学只有在老师或其他指导者的带动下才会活动。

参考文献:

[1] 郄捍列,娄 震,等.我对学生体育俱乐部的认识[J].中国学校体育,1999(4).

[2] 周福贵、付安国.浅谈体育俱乐部在高校群体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学刊,1999(3)

[3] 刘笑非.浅议体育俱乐部在高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8(6):64-65.

[4] 翟弈轩.浅析高等院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5] 闻 扬,杜力萍.体育俱乐部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2):38-40.

第三篇:关于高校体育的建议

俗话说“身体是革民的本钱”,想要有充沛的活力,就要有健康的身体。顺应社会要求,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就不能忽略体育的重要性。大学生体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学体育的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培养体育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个大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对自己的身体能够自行培育,锻炼和养护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本人的事,也是关系到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大事。关于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不同高校提出了不同的措施。纵观我校体育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使每个学生有条件、有兴趣进行体育锻炼。

其次,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参加运动,这对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多给予鼓励,尽量避免学生站在运动场上。大学生应该了解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人们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工作和生活中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而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往往将人从烦恼、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实现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调节。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大学体育的发展。

第四篇:高校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论文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最后时期,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即将走入社会就业,如果在大学时期能够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那么对于大学生将来的健康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重视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很有必要。【关键词】高校;体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已经成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优秀的人才,需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不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大学期间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对于高校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体育的教师,要以大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一、改变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中,教师一般都是按照中学生的体育教育方式来进行教学,上完课之后就下课,没有对体育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高校学生重视文化课程和就业方面的知识,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身体素质。因此,作为教师来说,要经常在课堂上讲解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时刻让高校学生意识到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比如,在传统的体育课堂学习中,可能高校学生只是简单的学习一些体育运动和技能,整个课堂只是简单的锻炼一下,甚至有的学生都不去上体育课,导致高校学生从小到大的思维习惯就是不需要去关注体育课程的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意识到物质生活充裕的时代身体健康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都要注重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把身体锻炼放在一个高度,同时教师要引进新型的体育教育方式,让高校的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强热爱学习体育的兴趣,加深高校学生对体育的进一步认识,而在体育的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选择一些适合大学生运动的项目,加强大学生对运动的热爱,教育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的体育学习理念。因此,改变传统的高校教育理念,在高校大学的体育学习中,真正将终身锻炼的体育理念教给学生,让大学生在高校体育的锻炼与学习当中真正领会体育运动的精神,从而从新的体育学习方式中感受体育带给自己的好处。

二、保证因材施教的个性教学

高校大学生基本上对于自己的喜好已经基本定型,在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大学生也会根据自身的运动喜好或者是身体发展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例如,在高校的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大部分的学校会设立相关的选修课程,就是为了保证大学生充分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运动,发挥自身在运动方面的特长,激发大学生终身锻炼的热情,从而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态。比如,在高校的体育选修课中,会有踢毽子、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剑术、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等相关的体育运动,每个大学生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的运动来进行学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相关的学习指导,让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更舒适的学习。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进行个性化的差异教学,在对大学生的体育课程进行划分之后,教师就要根据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教育,一些学生在初期的时候选择课程的学习只是为了得到体育课程的学分,在自己的意识中根本没有树立终身学习体育的概念,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运动的时候,先要从思想方面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理念,让大学生明白终身体育对于自己以后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大学生从心底里热爱体育,同时也能够激励大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经常锻炼,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保证每一个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文化的良好营造对于大学生的引导性作用很大,耳濡目染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细微但是却深入人心。大学生经常是群体性的学习和交流,很多的学生其习惯与行为都是在同学的引导下或者是宣传的带动作用下进行的,如果高校能够在校园里注重体育文化的宣传,那么对于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进行运动方面的宣传,平时在一些醒目的地方可以悬挂横幅,提醒学生重视体育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在墙壁上画一些体育运用的图案,或者在校园的宣传栏上、LED屏幕上也可以隔段时间进行体育运动重要作用的宣传。除此之外,在学校的艺术节表演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有关体育运动的小品、健美操、武术等节目进行展示,让大学生在艺术的欣赏中了解到更多的体育知识,从而被体育带来的美所震撼和吸引,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去关注健康和运动,从而在无形当中树立体育运动甚至是终身体育的理念。同时,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场所,要重视大学生运动会,倡导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运动会的各种项目,并且奖励那些在运动会中表现优异的大学生,从而间接传递体育运动与体育精神,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偏向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终身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注重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以人为本,把高校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首要的地位,不断培养大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作者:张伟 单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参考文献:

[1]方军.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J].商,2014,11:281.

[2]杨宏兴,高华平.构建普通高校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139-140.

[3]王林.高校终身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重构[J].江苏高教,2011,04:110-111.

[4]刘娜.高校体育教学体制改革中终身体育理念的整合实践[J].科技展望,2016,26:343.

第五篇:我对高校体育的认识

再过几个月,进大学也快一年了,对大学的体育课程安排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大一的体育课上的都是一些基本项目,篮球、排球什么的,还有就是一些体能测试。说起来其实是没什么特别大的兴趣的,好像平时练球也只是为了考试的时候能够通过,因此在我看来,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似乎对提高大学生体质、丰富大学生生活的意义还不是特别大。同学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一般都不高。不过这也仅限于我作为大一学生的一点认识。

在往后的几年大学生活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选修课程,这是针对个人兴趣的一个不错的学习锻炼机会,我想到那个时候应该能激起同学们对体育课的一些兴趣,也会是体育课变得更富于针对性。我身边的同学对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等都是很有热情并且期待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同学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大学没有升学率的压力,所以体育课是实打实的上,不用顾及对文化课的影响,相反,体育课占的一定学分也让学生没有逃课的理由和机会。

对于我校的的体育设施,我认为还是不错的,适应了各种体育活动所需。不过另一方面,像游泳池这种设施还是存在一些争议的,有很多人想要游泳,而开放游泳池的费用又比较高,所以应该好好处理这种关系。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良好动机是学好体育理论和技能的动力,它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因,循循善诱地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积极转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价值观,学习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玩的痛快”,要把单纯的兴趣升华到更高层次的终身体育,并确立学习和锻炼的目标,提高体育课学习的动机。 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心理学,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 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的调控和有效的激励,创造出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

上一篇:感谢母亲的英语作文下一篇:高新区工作汇报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