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思想观念

2024-05-05

高校体育思想观念(精选8篇)

篇1:高校体育思想观念

浅谈学校体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从认识观、教师现和教学观念三个方面探讨了学校体育教学思想观念应如何转变.

作 者:关怀志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80 关键词:体育教学   思想观念   转变  

篇2:高校体育思想观念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是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其目的在于以“自律”换取“自主和自由”,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以消解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批评。在我国,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关注和研究则始于2000年之后,特别是高校评估以来,基于传统的一维单向的管理人员对教师的“监控”所导致的教学质量隐性滑坡而提出的,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深化。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本质

教学质量保障,广义上是指为实现既定的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学校内外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实施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狭义上是指学校内部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包括学校层面的办学定位、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办学条件和绩效等;专业层面的人才规格和社会定位;课堂层面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与素质;学生层面的基础与动力等。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是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理念,有学者总结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七大特点。

第一,它承认和尊重多元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认为高等学校应基于自己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管理。

第二,它坚持协商交流,强调形成质量共识,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体现现代评价思想。

第三,从以往更多关注质量结果到更加重视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从分割的质量控制措施转到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第四,从坚持高校自我价值导向到关注利益关系人的发展。第五,从过分推崇“大学独立、学术自由”到对外部进行质量承诺。第六,它全面引进工商企业质量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第七,高校内部质量保障重视已有管理制度的优化组合,明确质量责任。

因此,教学质量保障,实质上是关注提高教学质量的条件性保障,而非简单的、高高在上的监控评价。在众多的条件性保障中,居于关键地位的是教学质量观的保障,即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思想和价值观。没有科学的教学质量功能和思想体系,教学质量保障就无从谈起,甚至是一种南辕北辙的保障,会造成教师的压抑、愤怒,产生隐性抵制。

二、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思想保障体系

地方高校是指由省级及其以下政府部门主管的普通高等院校。据浙江师范大学学者刘尧统计,截至2005年底,在全国2089所普通高校中,有1978所为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5%。一般而言,部、委属大学往往以精英化本科教育为人才培养定位,而对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型人才是其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因此,围绕应用能力培养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基本尺度。与之相应,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思想保障体系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学校管理层面,要树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质量观

相对于部、委属大学而言,地方院校一般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隶属于地方管辖,地方政府的认可与支持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二是可利用的资源相对较少,特别是经费、学术大师;

三是培养的人才直接进入社会生产一线,接受功利性、实效性很强的市场检验;四是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这些特点决定了地方高校必须有自己的办学定位、有自己的人才需求市场和“客户”、有自己的质量标准,如果一味向综合大学学习、模仿和复制,永远处于末流。基于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突出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学校管理层面应当围绕应用、服务和就业三个维度设计教学质量标准,依次来评价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而不是一味地向综合大学看齐。

(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者的平等观和诊断观

沿用传统的工业产品质量保障的理念,教学质量保障就是控制与监督,就是对教学结果的评判与鉴别,是类似于“监工”身份的领导和督导的检查、听课、评估、调查等,存在着“重实践应用,轻理论探讨;重监控评价,轻条件保障;重定量指标,轻定性分析;重行政干预,轻学术批判”等弊端,导致教师与督导和领导的严重对立。其结果是,教师表面上按时上下课、足量辅导,但与学校确立的质量观却格格不入,质量监控成为摆设。因此,教学质量监控者的角色定位、监控的目标、监控的环节是实现教学质量保障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质量监控观要求监控者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拥有科学的教学价值目标,以与教师平等的身份深入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与教师一道研究和诊断教学中的问题,持续地指导教学、改进教学,而不是单纯地以拥有行政权力管理者对教师指手画脚。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监控者的素质是实现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

(三)教师的知识观与教学观,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

毫无疑问,教师是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教师的知识观和教学观是教师教学行动的基础。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对教学质量的价值取向、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专业的实践背景等,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其中,教师所拥有知识的质和量,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知识、如何教学,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知识是客观的、确定不移的、外在的、面向过去的、静止的书面文字,因此,教师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知识不是科学家的学科知识,必须加以心理学化改造,对学生而言,知识是与学生个体的活动和经验融为一体的,是不断改造、不断变化、指向未来的、促进人的发展和改造社会的工具,是不可传递的。因此,教师必须以心理学为依据,加工、改造设计知识,才能生成学生的知识经验。当代教育心理学家也认为,知识不是单纯的经验积累,不是单纯的“是什么”知识,而由三部分组成,即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程序性知识(如何做)、条件性知识(什么时候,为什么)。我国学者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包括本体性(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及实践性知识(课堂管理和控制)。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成绩不存在统计上的相关。教师的学科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超出一定的水平,它与学生的成绩之间不再呈现相关性。而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则最终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是在学生充分主动的前提下,通过教师创设学习情景,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生成知识、形成能力和态度的过程。因此,教学重在活动过程,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的多寡,重在能力和态度的形成,而不是考试成绩。

据此,高校教师对自己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将知识心理学化,能否有恰当的设计、科学的施教,从而形成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对地方院校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学生自身的学习观、发展观、人才观等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思想保障,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方向。

三、构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思想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管理者要构建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校园质量文化

地方高校管理者,特别是党委书记和校长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设计者。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校领导在教学质量观上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应当用政治家的远见和教育家的睿智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需求和质量规格,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质量文化。质量文化主要包括理论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

所谓理论文化,就是学校把研究科学的质量观、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变化、未来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趋势、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等作为事关学校发展大计的问题去思考、去研究,并常态化。因此,地方高校的校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如政策研究室、高教研究所等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毫无疑问,地方高校要强化这些研究机构的校本研究职能,成为校领导质量管理的思想库,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评价其工作绩效的标准不是论文与专著的数量和层次,而是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此外,各院系、各专业、各教研室(研究室)等也应当积极研究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科学质量观。全校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观研究体系,上下互动,上下贯通。

所谓制度文化,就是将基于校本研究的质量管理理论转化为各种管理制度,实现由隐形的理论形态向显性的管理行为形态转化。这些制度包括学校的所有管理制度,诸如学校规划设计、机构设置、干部考核、培养计划、学籍管理、科研管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等。衡量这些制度的标准应当符合现代质量管理思想、渗透校本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

所谓管理文化,就是学校各个层面的管理者,是否体现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质量管理理念和物质形态。管理者是否以“诊断者”“研究者”“协商者”的身份与被管理者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从物质形态来讲,校园环境、教学设备、实践实验环境能否满足教师教学和研究的需要,等等。

(二)不断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以适应教学质量观的需求

我国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质量保障体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教师是实现这些目标和转型的重要保障,因此,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目前,针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培养标准》正在紧锣密鼓的起草当中。可以预见,针对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问题也会摆在重要位置。

目前,高校教师,特别是地方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能适应现代人才质量观的要求,特别是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学科本位严重,衡量教师水平的高低,其标准往往是学科知识、科研水平、学历高低等,其背后的影子主要是学科知识水平;二是教学方法滞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课堂控制与引导放任自流;三是缺乏专业实践背景;四是由于经费限制,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少;五是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侧重学历提高,而忽略教学理念与水平的提升。因此,地方高校教师的培训提高应当围绕“专业实践”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其适应性。其中,教育教学能力的重点是“知识的心理学改造”、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及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适应。

(三)不断提高教学督导的素质和优化教学督导队伍

教学督导是落实校本教学质量观的主要监控者和信息反馈者。因此,教学督导的教育理论水平、质量管理理念、平等的角色意识、对“督导”的正确理解,决定着督导的水平和效益。

目前,地方高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行政化。教学督导一般隶属于学校教务处或院系,作为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履行职能,并且大多数督导本身曾经担任过一定的行政职务,他们的身份、履职方式、督导结论等都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实质上扮演了一种“监工”甚至“教师间谍”的角色,“导”的意识和功能无法体现,非常容易和教师产生对立。

二是高龄化。大多数督导的年龄接近退休或者本身就是退休后返聘,理念相对滞后、精力不足、创新意识差,完全凭自己的经验实现监督。

三是静态化。教学督导都有任期,在任期内角色相对固定,淘汰机制欠缺。

因此,教学督导的选拔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进行相应的优化,教学督导的教学质量观念也必须更新。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学督导应当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拔,因为他们是教学一线的主力,对中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能力水平最为了解,和中青年教师有许多心理上的共融性和亲和力,也易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第二,注重督导的持续性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培训与提升,以“研究者”“诊断者”的身份指导教师教学。第三,确立督导效果评价机制,由教师评价督导的水平与质量。

篇3:论如何树立高校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终身体育没有固定的内容, 其重点就是要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获得各种运动的能力。因而它没有固定的方法, 而是提倡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本人认为高校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观要努力做到如下方面。

1 从体育课入手, 转变教学思路,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1.1 转变学生观念, 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 不仅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完成某一个运动技术,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体育的重要性,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原则, 要对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变化与调控的认知, 以及对保持自身健康需求的理解加深, 使之了解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作为保证, 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 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有效手段, 由于人的健康状况是会变化的, 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不进行锻练, 强的会变弱, 有规律地进行锻练, 弱的可以变强, 在人的一生中应该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练形式和内容, 以增强体质, 延缓生命衰老, 所以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健康的有效方式。

1.2 注重对学生锻炼方法的培养

体育课的教学中, 应当重视教给学生科学体育锻炼的方法, 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 使之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锻炼方法用到课外, 从而能独立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 是学生自学和自觉锻炼能力的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 使学生懂得怎样练、练什么, 了解体育锻炼的多样性, 学习各种锻炼方法, 以及不同锻炼方法的目的性, 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项目, 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年龄和特点选择练习项目, 有意识的进行体育锻炼, 学生了解的锻炼方法越多, 锻炼意识也就越强, 热情也就越高, 便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要求进行锻炼。

1.3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也是教学中的主题, 只有产生了运动兴趣, 其学习的热情和持久力才会提高,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是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任务, 也是体育教师的职责。但兴趣的培养并不容易, 所以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 都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 改变教学手段, 建立适合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多元化教学思维模式,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促进自主活动, 如在教学过程中多组织进行体育游戏, 让学生扮演角色, 在游戏的过程中发展身体素质, 掌握体育技能, 并在实践中体会, 再如可以多设计一些体育比赛教学情境, 利用学生年轻好胜心理, 灵活多变地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对抗性较强的球类教学中, 安排不同形式的教学比赛, 比如篮球项目里的投篮比赛或半场对抗;而竞技性更强的田径项目用比高、比快、比远的方法, 进行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得到参与运动的愉快与喜悦感, 兴奋与满足感, 群体合作时的集体荣誉感, 另外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 可结合体育保健、体育规则、竞赛编排、运动欣赏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以此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

1.4 发展身体素质, 注重专项培养

体育课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打好身体基础, 在今后的锻炼和运动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无论从事什么体育项目都是以身体素质作为前提, 身体素质提高了, 就能保证完成动作正确性和稳定性, 运动技能才能提高, 运动技能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使之有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自信心, 形成良性循环。另外有很多学生是因为没有体育特长而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 从事某种体育项目因人而异, 因个体差异, 身体素质水平及兴趣爱好不一样, 从事的体育项目也不一样, 项目太少, 找不到适合自己的, 或没有能力适应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锻炼习惯也不会有, 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 帮助学生选择一到两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如果能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掌握一套终身锻炼身体的运动方法, 既锻炼身体, 又有了一门强身健体的爱好或特长。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 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 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关心和兴趣, 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 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逐渐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1.5 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和课外的榜样作用

学生模仿性强, 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 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 提高耐心, 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 都接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 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另外在课余, 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做起, 以身作则, 积极锻炼, 多引导学生, 或者和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 给学生进行指导, 和学生相互交流, 做到教学相长, 无论体育教学中或课外,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充分地体现平等与和谐。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 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这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 教学思想就会被学生自觉地接受, 学生也就会在课内课外强化练习, 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 塑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塑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的途径, 随着体育教改的深化、终身体育的发展, 我们的体育工作除了提高体育课的质量、确保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运动,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效外, 更要扩大锻炼身体和学习的领域, 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 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宗旨下, 将体育宣传作为实现学生自觉参加课外锻炼的重要手段, 并开展体育活动, 组建体育社团, 切实抓好课外体育, 发挥群体活动的特殊优势, 做到课内外结合, 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综合能力和体育意识, 使终身体育发挥其终身效益。

3 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体育由“教育型”扩大为“社会生活型”, 由封闭型体制向全社会开放型体制转变。各个高校在不断壮大, 一些学校忙于开发建设, 却忽视了体育设施的建设, 而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基础设施, 如果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顾及不到、解决不好, 对高校的发展稳定将起到滞后作用。再者, 其实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体育学习兴趣, 加之培养和灌输思想, 其实都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但是由于体育场地设施有限, 无法普及全校学生, 再加上男女的差别, 和身体素质水平的差距, 学校的体育设施主要以篮、排、足这类竞技性项目为主, 男生可以较多的参与, 而缺少小强度项目和娱乐项目的体育设施建设, 让喜欢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舞蹈等的这类女生或者身体条件不适于大强度对抗性项目的学生没有场地去活动, 自然久而久之形成不了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锻炼的氛围无法塑造。其实,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进行建设, 比如多功能馆, 或综合场地, 只要把握其经济性和实效性, 便可既节约财力又节约场地。在高校, 体育设施建设的规模与体育教学水平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着直接关系, 它们对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校园的和谐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积极的作用, 不容忽视。

总之,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观是体育教学成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 学校应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确立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并结合实际情况, 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 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原则, 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锻炼方法, 让终身体育受益终身。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同时压力也不断加大, 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而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 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有效手段, 终身体育观更是维持人们坚持体育锻炼的动力之源, 因此高校都应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作为体育工作的重点来抓, 使学生掌握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 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和实践分析如何树立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希望能给广大体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树立,高校学生,终生体育,观念

参考文献

[1]蒋源海.浅谈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赵丽萍.对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0.

篇4:高校体育思想观念

[关键词]高校体育 终身体育 锻炼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出现,学校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环,并为其奠定基础,而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校体育课,更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向终身化方向发展。终身体育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连续体育教育过程。它改变了过去常规体育教育只集中在青少年时代,而人生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工作的传统模式,并把循环式的体育教育纳入到生命模式之中,以使每个人在人生的各阶段均有机会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一、从我国社会情况看终身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1.从高校体育课的设置来看,目前除了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外,绝大多数学校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普遍为每周一次(二学时),或每周二次课(每次一学时),而要获得身体的全面发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必须进行经常的全面的体育锻炼,仅靠体育课这几十分钟锻炼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2.从目前在校学生体育锻炼情况来看,除了少数有特长的体育爱好者外,能坚持常年锻炼的人并不多。特别是进入大学三、四年级以后体育课已结束,学生不受体育成绩的约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少于一、二年级。高年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自我感觉身体不如一、二年级时强。

3.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大学生毕业后仍能坚持体育锻炼(每周4次以上)的男性仅占12.6%,女性仅占7.34%。据抽样调查,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人仅占中年人总数的13.9%,北京、天津市职工闲暇时间中,平均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仅为6分钟和3分钟。据对1000名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各行业人员调查,90%以上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缺乏应有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必要的体育意识;另据对我国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从事脑力劳动人员的调查发现,90%以上出现亚健康状态,60%以上的人患上其他各种疾病,但这些疾病都是可以通过身体锻炼得以控制的。从这些可体现出我国社会体育开展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成年人的体育活动更令人忧虑。

二、高校体育如何灌输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

1.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发展身体素质理论,健身原理,身体锻炼作用、方法,评定与监督,体育运动基本规律,生命科学,体育的价值及功能,常见运动损伤及基本规律等;要调动其主观因素,使他们认识到锻炼是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使之产生积极从事锻炼的兴趣;要培养学生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指导体育实践的能力,掌握实践项目基本规律,认识到锻炼效果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锻炼是终身的需要,是形成满足对学生未来需求为主体内容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

2.启迪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学生有了正确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有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他以后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在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教师要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兴趣,如多开展些教学比赛,观看些有关体育的电视录像,多组织一些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集体性活动。同时教师要提高示范动作的标准性、优美性,要多表扬,多鼓励,树立学生参加运动的信心,克服害怕运动的恐惧心理;还要正确引导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尊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及个性发展。

3.体育内容和项目要适合成年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锻炼身体价值。在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尽可能从促进大众健康角度考虑,多传授一些难度不大、易于开展、单独或少数几个人即可进行的、适合于成年人的、对终身增强体质实用性大的运动项目,如武术、气功、太极拳、健身操、中长跑、游泳、爬山、网球等,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与建立课外自觉独立锻炼身体的行为模式这一重点置于掌握系统的运动技能之上。在教学形式上,则应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开设选修课,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体质需要的项目,教师从中加以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终身锻炼理念。生理条件是锻炼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身体素质、身体发育、认识能力、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程度及营养状况等等一系列情况,以便能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途径、练习方法、诱导手段上,进行不同形式和采用适合其个性特点的教学措施,因材施教。要对学生进行独立锻炼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明白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运动负荷,以及如何去掌握它、控制它。教师要在教学中既要立足于学生当前能力培养,又要着眼于其以后的终身锻炼。这样就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使教学内容向多元化、快乐化、兴趣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5:高校体育教学思想分析论文

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我们必须要更多地关注高校体育,树立正确的理念,使高校体育得到实践。对于高校体育而言,首先要改变教学模式,只有拥有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育教学改革也正被广泛的推行,以打破以前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创立新模式,新思维。这也就说明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最近几年,高校体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教学成果显著,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根本就无法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竞技体育教材相比以前还增加了,而且教材的编辑不合理,内容繁多,没有针对性,根本就没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消失,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利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学生“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意识,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2、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的思想意识还不够强,对“健康第一”认识不清。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模式不先进

高校体育教学一直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很乏味,学生缺乏自身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体现出来,就会缺乏应有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积极性都会消失,最终丧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2、教学组织形式缺乏多样性

当前的体育教学都是以班的形式进行教学,即在整个班中,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没差别的,然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以整个班的形式进行教学,过分的注重了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这样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由此可见,以整个班教学的授课模式是不可取的,是不符合实际的,更不符合当前快速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2.3、没有注重体育理论基础的教学,学生的锻炼没有针对性

重视实践而轻视理论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阶段,这正是大学生兴趣广泛,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阶段,由于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很少,这样他们的体育理论知识会严重缺乏,大部分学生都只会简单的锻炼方法,以至于在锻炼时形式单一,没有针对性,没有明确的方向,这是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并且会让学生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

3、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高校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了,它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着,因此,高校体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以及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很大作用,并对学生终身的体育锻炼都有一定影响,依据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要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

3.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体育能力不断提高,随之便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评价过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某些疑难问题;其次,使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意识,然后再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使不同的学生有与自己对应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国内外各类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2、重视体育理论基础的教学,增强学生锻炼的针对性

高校体育教学一般是以实践为主,但是完全脱离了理论也是不切实际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理论基础,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只有知道了,才能实践。

3.3、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方式更合理

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可以从心理、生理、社会三个方面考虑,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评价时,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

篇6:高校体育思想观念

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是人们对体育教学价值、内容和方法的认识,它来源于体育教学实践,对学校体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学校体育教学思想一旦被确定,将成为指导体育教师制定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这对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推动和制约作用川,并且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师的关系又是互相制约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研究不可或缺。其次,从理论上讲,高校体育课教学的对象是身心生长发育已近成人、接受过十几年中小学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理应具有相当、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因此,找出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对高校体育教师自身教学思想的正确定位和体育教学思想在高校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辽宁省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师,不包括体育专业院系授课教师以及体育专业与公共体育课兼课教师。按学科比例随机抽取了23所高校,共计324位体育教师(男226人,女98人),测试时间2008年3}4月,问卷有效率94.4%。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在专家评定的基础上,编制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影响因素及体育教学思想落实情况问卷,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问卷涉及23所高校,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24份,回收率为92.6%,有效问卷306份,有效率为94.4%。根据特尔菲法。统计第1轮问卷的数据,在第2轮问卷中列出所有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可能因素。采用特尔菲法请有关专家、学者对影响因素进行两类判别。归纳整理统计出最终结果即为专家认可的影响因素,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0.0在计算机上对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运用了因子分析。

2结果分析

2.1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概况

根据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整体情况,将学历分为3个水平(即研究生、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以下);依据教学心理特征,将年龄分为4个水平(即29岁以下、3035岁、3645岁、4660岁);教学年限以10年为一阶段,分为3个水平(即10年以下、1120年、20年以上);职称分为4个水平(即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来源分为2个水平(即体育院校、非体育院校);授课教师基本情况见表1。

通过对306名高校体育教师问卷调查,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思想的了解情况,结果表明,其中“不了解”的占2.3%,“一般了解”的占34.6%,“很了解”的占63.1%,可见,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曾昭艳(2001)对高校体育教学思想与体育课教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高校体育教学思想不明确,问题在于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体育教学思想的定位,有些教师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完全分离或相对立;还有些教师只注重“技术教育”,而忽略了“培养能力的教育”思想。因此,要想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找出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因素。

2.2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影响因素

1)KMO及Bartlett’s检验结果与分析。经两轮专家问卷和预备性测试的筛选,最终确定了23个评定项目,将其制成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影响因素问卷,对23所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P<0.01,说明构成本调查问卷的23个项目之间存在共享因素;同时,计算取样合适性度量值,结果KMO=0.715,介于0.70.8,说明样本的充足度较好,也说明了高校体育教师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对影响因素进行提取的结果。依据统计学原理,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主因子:从表2中可以看出23个项目较好的被8个主因子解释,累积贡献率达81.407%。

为对各因素有更清晰的把握,进行方差极大化旋转后得到方差极大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影响因素分问卷的23个项目被简化为8个影响因素的潜在变量,它们集中反映了23个项目的大部分信息,根据各因素所包含的项目的内容,分别命名为学习能力、职业意识与观念、思维能力、体育价值取向、领导的管理、创新能力、教学工作态度和体育教学思想产生与传播。

2.3影响因素分析

1)因素1由项目X2(不断学习与进修,提高知识层次,完善知识结构)、X21(自学的意识和持久性)、XI4附现代的社会及国际国内教育动态的了解程度),XI(自身的教育观念随时代更新的速度)、X18(能够对知识采取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X22(积极向前辈和优秀的同事学习)构成,主要反映的是高校体育教师的学习能力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影响,据此将因素1命名为“学习能力”。此因素的贡献率最大,为24.563%(贡献率见表2)。说明它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最主要因素。学校体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摆脱了生物体育观的束缚,向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方向转变,并且从被动的体育和教学转向主动体育观的方向,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2)因素2由项目X15(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育意识)、X6附所从事职业的社会责任感)、Xll(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X23试自身职业道德和修养)构成,主要反映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及教育意识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影响,据此将因素2命名为“职业意识与观念”。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非常复杂的自我磨练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师德的认识,磨练师德意志,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端正教学态度。

3)因素3由项目X5(能否对各时期的体育教学思想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X8(对新理论和新思想的认识理解较快)、X4(对体育教学思想的理解)构成,主要反映的是高校体育教师对某一种理论和思想的认识以及理解能力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影响,据此将因素3命名为“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是指在认知活动历程中,个人运用贮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讯息,重新予以组织整合,从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中,获得新的理解的能力。

4)因素4由项目X17(“重智轻体”的传统观念)、X20(对于实际教学工作,重经验而轻理性)构成,主要反映的是高校体育教师在实际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取向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影响,据此将因素4命名为“体育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一般认为具有动机功能,对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态度具有评价、规范、禁止和指导的作用。体育价值取向属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组成部分,实质上就是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教师所具有的一套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的信仰体系”。

5)因素5由项目X13提供学习、进修、交流、观摩的机会)、X12(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构成,主要反映的是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学校领导以及体育部领导对体育教师的重视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影响,据此将因素5命名为“领导的管理”。领导对体育教师的管理主要是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安排、指导和检查,使其尽职尽责,同时还要帮助体育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养和能力。其中包括提供学习、进修、交流、观摩的机会,体育教师有了这样的机会,有利于体育教师扩展知识面,获取最新信息,了解最新教育动态,学习体育教学思想,从而结合教学实际和交流经验,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思想,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6)因素6由项目X19(是否善于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X16(对新思想具有灵敏的感觉和敏锐的洞察力)构成,主要反映的是高校体育教师的观察能力和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影响,据此将因素6命名为“创新能力”。所谓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或是想出新办法,发现和创造新事物,建立新理论的能力。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构成包括:观察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阴。观察能力包括灵敏的感觉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灵敏的感觉能力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刺激感受比较灵敏,不会忽视微小的异常现象,不轻易放过任何疑点,能随时注意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不会让新信息、启示和机遇溜掉。

7)因素7由项目X3(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X9(积极钻研业务)构成,主要反映的是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态度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影响,据此将因素7命名为“教学工作态度”。态度是人们对人或事物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在社会心理学中是指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由此可知,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是指体育教师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在其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身体育教学工作的看法。

8)因素8由项目(新的体育教学思想确立以后,能否及时准确地推广)、X,(各时期出现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实际指导意义)构成,主要反映的是体育教学思想的传播途径、速度及其指导意义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思想主观判定的影响,据此将因素8命名为“体育教学思想的产生与传播”。体育教学思想被确立以后,能否及时准确地传播,直接影响体育教师获取新的体育教学思想的速度,从而减缓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如果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不能将体育教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准确的传播,使教师获取了错误的信息,将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思想的理解,甚至影响学生的发展。

篇7:高校体育思想观念

1.性格特征显著

体育特长生属于外向型气质,性格外向,直言快语,豪爽仗义,敢作敢为,活泼好动,敏感暴躁,反应迅速,精力旺盛,同时也伴随着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等弱点。但是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适应新环境速度快,可塑性强。比赛中能严于律己,奋斗拼搏,平时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心。

2.专业课强,文化课弱

由于高校体育特长生入学时的文化成绩都较其他非体育类考生低,大部分学生仍然采用高中的学习方式,没有认识到专业理论的重要性,大多数体育特长生重术科轻学科,对人文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理论学习的毅力。再加上平时的训练时间占据了一大部分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导致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他们只是更加重视了专业课的学习,而没有重视文化课。

3.较强的团队意识

高校体育特长生有较强的团队和集体观念,好胜心强,乐于助人,敢说敢干,这也是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根据竞技和体育精神这一体育的特性,体育特长生在训练中就养成了较强的团队和集体的观念。例如,在一个体育运动团队中,队员们知道他们也许并非是最快或最强壮的选手,但他们有其他人不具备的技能,他们懂得自己和他人的特点,彼此欣赏,彼此配合,在体育运动中形成不可分割的凝聚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团队意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健康成长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部分体育特长生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思想问题,表现在理想观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缺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古今中外历来重视道德教育的原因所在,这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2.有利于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高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和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自觉坚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修养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统一,把思想道德素质修养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进而促使体育特长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大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把握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为之努力,战胜前进路上的种种困难,最后取得成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目标,把个人的选择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把个人的才智兴趣充分地发挥在崇高的远大的目标上,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国家民族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创造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对人类、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体育特长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思想政治课形式单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授课形式单一,缺少实践环节,活动载体太少,教育者只停留在自身的说教中,没有找出能使体育特长生会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对于理论课程效果的评判,也只是仅仅用考试分数来判断体育特长生的政治及道德水准的高低,这是很不全面的。现今我国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必定也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多样化,这必定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单纯地依靠知识理论的灌输,没有结合体育特长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也会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反感。

2.思想政治队伍薄弱

当前高校对体育特长生的辅导员队伍配备不足。由于专职人员的配备不足,因而对体育类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了解得不够,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学生的生活困难,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和改进高校体育特长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运动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体育特长生队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一支思想政治合格、专业能力过硬的思政政治工作者。目前,各高校对于这方面还是非常薄弱。

四、加强体育特长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由于体育特长生的成长环境和过程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明显的不同,他们的心理特点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体育特长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当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学院或者班级应及时开设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及辅导。通过及时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深入地谈心,加强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

2.搭建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体育特长生一般热情较高,精力充沛,要针对体育特长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以集体为单位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能体会到比赛的成功一定要靠大家团结的力量,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取长补短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达到知行合一。以活动促管理,增强体育特长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效果。充分发挥他们的体育特长,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使他们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从浩。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湖北社会科学,2003:120-121.

篇8:转变高校体育教学观念的思考

一、由单纯生物目标向全面发展目标观念转变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身体、智力、品德、审美和技能 (特别是运动技能) 的形成和发展。在传统观念里,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被看作使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掌握运动技术, 提高身体素质, 即只是从促进人的机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及机能的增长的单纯生物方面发展, 而忽视了其它各方面的发展。因此,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教育性,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对学生进行激发、诱导和感染, 运用现代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方法,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个性等, 通过优美的示范及音像教学片的欣赏, 使学生对内在的美有深刻的体会, 在知、情、意、美、行上全面发展, 达到教学目的和目标。

二、体育教学应由阶段体育向终生体育观念转化

长期以来, 体育教学受“体质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校把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目的仅归结为增强在校学生的体质, 只追求体育锻炼的效果, 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及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这种阶段性、近期效果的体育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身体体能和精神方面提出的达到更高的自我充实以及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存能力的要求。而终生体育则要求把体育教学活动与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从形式上、方法上为不同身心特点的学生提供最大选择, 奠定他们未来从事体育锻炼和身心发展的基础。因此, 高校体育教学应朝着体育终生化、体育目标扩大化和体育活动社会化的以终生体育为主的方向发展。它不仅要求学生在校期间, 而且要在毕业后的任何环境里都能独立进行体育锻炼, 以适应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和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因此,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理所当然成为终生体育教育的最直接的阵地, 为终生体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及能力, 包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设计锻炼能力、适应能力、体育鉴赏能力, 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领略到终生体育的意义与价值, 并根据自身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掌握一些宜于终生锻炼的运动项目, 以便在走出校门后能自觉地从事适合于自己身体条件的体育活动。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由讲授转为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 在学校体育教学形式上教师应打破过去那种注入式、照本宣科的讲授形式。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对学生要善于引导, 给他们自己锻炼的机会, 通过“导学”、“导练”、“导规”等方法引导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向, 改变教学中“我要学生练”的教师强制和“教师要我练”的学生为客体的被动倾向, 形成学生“我要练”的主动体育。

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发展智能, 除了需要外因——教师的有效指导外, 更要通过内因——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实现。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 更应体现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 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练习。传统的教学以课堂为中心, 教材、进度、方法同一模式, 把教学活动拘泥于狭小的天地里, 学用脱节,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 要扩大教学领域,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设, 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各种形式的锻炼小组, 开展各种课外竞赛活动, 并逐步走向社会。

四、学校体育应重视理论教育

体育教学长期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的问题, 许多学生只会打打球, 而不懂规则和运动常识及体育一般理论性问题, 不能解决在运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不能自定运动计划, 解决自我锻炼;观看各种竞赛, 只能看热闹, 看不出门道。这就很难提高智能水平。因此, 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育, 应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比重。

摘要:大学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不能仅拘泥于单纯运动技术的传授, 而忽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体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与高校各项工作融为一体, 方能更好地体现优势。高校体育教育目标设定不是短期, 而是终身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观念,思考

参考文献

上一篇:社会信息资源整合表下一篇:汽车制造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