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论文

2022-04-25

摘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相对而言是比较强的,因此专业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创新性地提出了改革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论文 篇1: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以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意义为出发点,从民办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对实习监管情况等方面对现状进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对策,以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实习对策

作者简介:姜云(1981-),女,汉族,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一、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民办高校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掌握实践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实现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次,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

最后,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管理工作有利于为社会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二、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现状

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普遍比较重视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实习环节,为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结束时要进行考核;第二,在实习管理工作中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对实习时间、实习内容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关于实习鉴定和实习报告等相应文件的撰写要求;第三,对于实习结束要进行考核,指导教师给出成绩,并对实习结果进行评价;第四,黑龙江省一些民办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有的民办高校实习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为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然而,在现阶段,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在其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工作不断深化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

首先,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而旅游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在工作岗位上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轻实践的教学计划会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知道理论,缺少实践知识和技能,由此带来学生在实践中不自信、不能胜任实习工作的问题。

其次,黑龙江省的很多民办高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习时间一般少于三个月,基本在一、两个月左右,实习时间太短容易造成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的问题,即使找到实习单位,往往刚熟悉企业情况实习就结束了,达不到实习效果。

(二)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重视实习环节,仅仅当成一个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有的甚至随便找个单位盖个章,写个实习报告,应付了事;二是找到实习单位以后,工作态度不端正,不珍惜实习机会,也不了解实习的目的,××学校曾经有一个学生到五星级酒店实习,工作态度很不认真,跟客人吵架,严重影响了该酒店的声誉,该酒店立即下令:全球旗下所有酒店拒绝招聘××学校的学生。这次事件说明,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到学生自身能否在社会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更是涉及到学校和企业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影响,可见,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实习指导教师缺少经验

民办高校的教师目前的现状是,专任教师中年轻教师居多,年轻教师主要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到民办院校教书,虽然目前硕士学历教师居多,但是这些老师往往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课堂上实践知识的传授还是在指导学生实习方面,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民办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实习地点的管理。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主要通过学生自己选择,多数学生能够实事求是,选择一个单位实习,但是也存在不实习只盖章的情况,指导教师很难到所有学生的实习单位考察,因此管理难度较大。

第二,实习过程管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老师、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机制。例如:指导教师找学生不好找,有的学生在外地实习,手机号经常变,不及时通知老师,造成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不畅,难于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管理。学校和学生良好的沟通机制对于有效指导学生实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关于实习效果的监控。民办院校学生实习的目的是:一方面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进一步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旅游管理过程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直接接触社会,提高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顺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民办院校的实习目的使得对学生实习的考核应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考察上,但是以往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撰写实习报告为主,很难考察学生的能力,因此,民办院校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亟需改革。

三、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对策

(一)重新调整教学计划

在教学内容上,教学计划中应多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内容,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根据旅游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特点设置相应课程,重视实训环节,在实训项目的设计上,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此外,多安排一些知名学者或者旅游行业企业家讲座,给学生提供一些接触社会知识的机会。

在教学计划中将学生的实习时间调整为三个月以上,再加上假期,可以达到一学期的时间长度。较长时间的实习有利于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充分熟悉企业状况,并且较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具体业务中去,得到较充分的锻炼,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二)聘任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旅游管理教师

民办院校的年轻教师往往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而社会上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又缺少理论基础,因此,既具备旅游从业经验又具有较高学历和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是民办院校亟待聘任的人才。“双师型”教师能够在学生学习知识阶段和实习阶段结合行业知识给予学生较好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民办院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实习效果。

(三)加强学校对学生实习的督导工作

首先,针对学生对实习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学校在学生实习之前要做充分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充分重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工作,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保证实习的效果,杜绝随便找单位盖章的情况。同时,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鼓励学生从基层干起,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维护企业和学校的形象。

其次,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条例,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最后,在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及时为学生解决困难。

(四)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民办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锻炼学生能力、胜任岗位工作为重点,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从而加强与校外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一系列举措。建设实习基地对于提高民办院校就业率和加强旅游管理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通过市场调研,寻找旅游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民办院校在寻找实习基地之前要充分考察企业的规模、实力、声誉和用人制度,选择出适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2、在建设实习基地时,要规定企业与学校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长期合作制定必要的合作计划。校企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在签订合作协议、社会教学合作、资金等资源共享、订单式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力求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旅游管理人才,同时建立健全学生实习期间的奖惩制度,有效激励和控制学生的实习效果;企业的主要职责是要制定企业长远的用人计划,在学生实习期间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人性化管理。

3、不断拓展民办院校实习基地的功能。民办院校建设的实习基地应该是一个多功能系统,它不仅是学生实习的平台,同时也在多方面发挥其功能:首先,实习基地也是学生平时进行实训课程、锻炼实践技能的实训基地。以往实训课程主要在课堂进行,老师通过模拟公司、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进行实训课程讲授,学生无法参与企业真实的经营活动。但是,通过实习基地的实训,学生就有机会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对所学的技能进行检验和磨合,进一步丰富和提高知识体系。实习基地是具有实战意义的民办学校教学的延伸。其次,实习基地有助于解决民办院校教师年轻化,学历较高但是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民办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可以以课题研究或者项目合作等形式参与企业实践,一方面可以帮助实习基地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技能,在实际操作中增强了基本理论的运用水平。

(五)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考核机制

改革考试制度,从单一的实习报告考核过渡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1、采取日常考核和实习结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日常考核方面,指导教师通过实地考查、现场抽查或者与学生座谈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查,考察他们的实习工作开展情况、学生的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和心理等情况,保证实习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在实习结束考核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采用实习答辩的方式,更加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成果。

2、采取实习单位考核和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实习单位缺少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学生只要在单位盖个章,证明在该单位实习过就可以了。在学生整个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是最了解的,因此,在学生的实习成绩中应该包括实习单位客观、科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凤玉. 加强毕业实习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02):18-20.

[2] 唐烨、覃勤、黄娟.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浅析[J] .科协论坛(下),2009,(09).

[3] 陆林、杨钊、黄剑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实习教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4):483-486.

[4] 王成方.对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7) .

[5] 李伟丽.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管理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0,(02).

作者:姜云 邱立姝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论文 篇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

摘 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相对而言是比较强的,因此专业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创新性地提出了改革策略。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习模式;创新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手段,同时也是毕业生向社会以及行业过渡的桥梁。实习包含了专业课的实践环节和毕业实习环节,这是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到实践中去验证和应用知识的环节。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存在的不足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主要是学校统筹安排模式,这是为了保证实习效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部分院校还采取了学校统筹与自主选择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或采取学生完全自主的实习模式,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存在较多的问题。

1.实习单位种类比较少。目前各高校受学校人力、物力以及专业等方面的影响,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基地比较少,这也就影响了学生对旅游知识的整体认识,达不到实习的真正目的。有的学生对于现有的实习单位较为不满,因为有的学校因为实习单位种类比较少,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送往电子厂或者其他专业不对口的地方实习,这很难达到实习的目的。

2.实习时间冲突,实习基地也存在不稳定性。一般情况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期多为半年,在实习生逐渐熟练地掌握各种技能的时候,就会被学校召回,这就影响了学生实习的效率,并且也会影响到实习单位工作的连续性,甚至导致实习单位难以落实。而有的高校与事业单位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也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单位存在变化,不能够发挥实习的真实作用。

3.学生角色转变速度较慢。学生从学校到实习单位,他们的任务并不是学习,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顶岗实习,投入到工作中,实习环境与学校的学习环境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对学生的体力和意志方面都是较大的挑战。由于学校在学生实习前期没有做好充足的思想教育,导致有些学生对实习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对实习单位的人际关系和角色的转换不能适应,从而影响实习的效率。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创新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会一定的实践知识,才能够适应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旅游事业单位对旅游管理人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需求,高校必须积极地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教学进行改革,进行实习模式创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旅游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加强职业化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实习的适应性。目前高等教育逐渐地普遍化和职业化,因此高校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当然也应该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要积极地进行改革,组织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做好校内技能培训工作,加强职业化教育。

2.建立实习单位信息化平台。在信息化技术逐渐发展的今天,建立实习单位信息化平台也就成为实习的关键。由于单个学校的实习基地受学校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建立全国旅游管理实习基地网络信息平台也就成为关键。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建立旅游专业实习网络信息平台,以实现双向选择,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要求来选择实习基地,还可以聘请专业的教师在线为学生解释或者指导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习。

3.采用“3+1”实习模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时间长短不一,大多是半年,但是由于半年的实习期并不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实习的应有效果,那么高校应该采取半年循环实习模式,以此保证实习单位工作的连续性。这种实习模式是将需要实习的大三学生分为两批,上学期安排一批学生实习,下学期再安排另一批学生实习,留在学校的学生继续学习理论课程,在第一批学生回校之后,第二批学生去实习单位实习。这既保证了理论课程学习的时间,又提高了实习质量,还能够满足实习单位工作的连续性。

4.重视学生心理变化,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心理辅导。学生在进入实习单位之后,感觉实习单位各方面与学校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心理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高校在安排学生实习之前,应该积极地召开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尽可能地快速适应和胜任实习工作,并且能够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实习过程中面临的高强度,或者是简单重复的工作,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基本服务技能。

此外,高校应该积极地与实习单位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情况,并且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与实习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还能够促进实习单位与学校的长期合作,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实习环境,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技能。

综上所述,高校必须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素质和较高的能力,为社会提供专业性人才。因此,高校必须积极地对实习模式进行创新,实现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丁玲.浅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J].科技资讯,2010(35).

[2]董瑞霞.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现状及效果分析[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11).

作者:蔡鸥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论文 篇3: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当今社会职业培养中应用型的专业代表和重要环节之一,是实现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其走向社会之间的重要媒介,其教育及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实践性的操作和技能,培养及建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及思维能力。因此,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习问题也开始逐渐投入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现实性问题与不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对专业旅游人才的要求之间也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差距。本文则建立在对当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此,并进行了一些列详细的论述。

实践性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必备属性,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专业实习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性基础知识通过实践的途径加以理解、思考及验证,从而实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有效的专业实习可以建立学生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有效链接,从而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更大程度上贴近及符合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完善理论知识教学中的不足。高校毕业生通过专业实习在旅游类企业中参与社会实践,将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对社会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等现实性的专业问题建立起深入的认知,不断提高自身的问题分析及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自身长远的就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现状

(一)实习组织方式

目前我国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组织学生进行实习的方式多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由安排以及学校统一安排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三种方式共同构成。首先,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实现学校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有效监管和指导,但是受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学校将数量众多的学生统一的全部安排到实习岗位中去的压力很大;其次,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实习单位,虽然减轻了学校的压力,但是不利于学校对学生实习情况的监管;最后,由学生自主选择与学校统一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则是指先由学生自由选择和寻找实习接收单位,再由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但就目前来说,仍然以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的形式为主。

(二)实习时间

所谓实习时间的安排指的是单次实习的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安排实习的学年阶段。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对实践应用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一般来说高校安排学生单次实习的持续时间多在半年以上,有的学校甚至会将实习时间持续到一年左右;而安排实习的学年多在专科的大三、本科的大四等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学习结束的最后一个学年,以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以及深刻体会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实习基地

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的实习地点多为四星及五星级别的高级酒店,也有部分会安排在旅游景区、旅行社等地点。相比于旅游景区、旅行社等受季节性影响实习时间有淡季及旺季之分以外,经济发达区域的高级别酒店则受季节性影响较小。但是总体而言,也是各有利弊的。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单位种类较少

受制于学校个体在人力及财力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每所学校专业培养方向上的影响,学校方面安排学生进行选择的实习单位的种类过于单一化和局限化,种类较少,这使得学生可以接触和认识到的择业单位和择业方向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但是,就目前我国仍然较为紧张的就业形势来看,学生较为局限性的择业选择观念和眼界并不值得提倡,因此高校在学生实习基地的选择上也应该适当的进行广泛化的拓展,除了星级酒店、旅游景区以及旅行社以外,像诸如高尔夫球场、海洋馆、高档餐厅、特色公园、艺术馆等与旅游行业相关的场所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进行选择。同时,以往的实习基地诸如酒店的选择上多集中在高级别的星级酒店上,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色酒店、主题酒店、连锁商务酒店等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也可以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二)实习岗位较为单一,无法达到实习的预期目标

目前大多数情况下,學生前往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的时候,用人单位会首先安排一个固定岗位给学生,然后学生会在单位安排的这个实习岗位中进行工作和实践,直至实习期结束,很少有用人单位采取轮岗制的岗位实习制度,当然固定岗位的实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该岗位的工作情况和操作规程后,进行流畅的工作,进而减少用人单位的成本设置。但是,这样的岗位实习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用人企业整体化、系统化的认识,无法对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和运转机制产生清晰的认知和理解。举例来说,酒店前台的实习生日常只负责迎来送往的接待和登记工作,无法从根本上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全方面的结合和操作,从而无法达到实习的预期目标和根本目的。

(三)学生对实习为建立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高校学生单纯性的将实习看做是学校布置给自己的一个课外任务,自身对于实习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不清楚,因此出现了众多的蒙混实习的现象,比如随便找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实习报告上盖个公章上交学校,但是并没有在离校期间参加实习等。学生对待实习的不良态度、敷衍了事等使得实习并未真正发挥其价值。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详细的实习单位信息平台

目前设置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多数情况下都有与本校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如若各大高校将自己的合作实习单位进行分享与联合,那么可供学生进行选择的实习单位类型、实习岗位类型等就会有足够多的种类和数量了,同时用人单位对于符合企业要求的实习生的选择空间和范围也更加扩大化了,因此,建立起各大高校实习单位的共享信息平台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来讲都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对于受欢迎程度较大的岗位,各高校之间的学生也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岗位竞争意识。同时,网络信息的共享平台也可以在线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随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

(二)对实习效果的定量评价建立足够的重视

对于学生蒙混敷衍实习的现象,要想使学生建立起对实习的足够重视,除了日常的教育引导之外,加强和严格规范实习的定量评价和考核制度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以往的实习评价和考核制度之中,多采取单一的考核表的形式,这对于学生长达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来讲,显得过于单薄、缺乏说服力,因此学校更要加强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实习笔记、实习案例总结以及实习报告等多方面的考核,对学生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实践操作中进行重点的考核,建立起更加客观化、科学化、综合化的实习评价及考核制度体系。

四、结语

随着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实践操作能力过强的专业人才是我国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院系的重要责任和教学目标。因此,顺应时代需求,改革和创新实习制度和体系,对于传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掘和规避也是势在必行的教育举措,力求通过更加科学高效的实习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实习的成效和质量,真正使实习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作者:毛杰

上一篇:我国电力通信网络技术论文下一篇:课程教学改革影视制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