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编精心整理了《少先队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少先队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践与创新双促进,从而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如何更好的开展校外少先队活动,融入、参与到社会已经成为当代少先队员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发挥少先队员主动性、举办多元化活动、健全选聘机制和完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校外少先队活动的质量和教育效果。

第一篇:少先队论文范文

打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提升少先队员审美意识

摘 要:《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指出,要增强少年儿童的审美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少先队组织要有效地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艺术教育活动,通过走班活动、挖掘资源、德美结合等方式打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少先队员;审美意识;成长成才

培养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既是少先队员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素质和中华民族智慧,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需要。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能否将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实施艺术教育,对少先队员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何让少先队组织有效地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通过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审美能力,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走班活动、挖掘资源、创新形式、多元评价、德美结合等方式打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

一、走班活动,体验美

在少先队艺术活动课辅导中,实行“走班活动”。所谓“走班”是指活动教室和辅导员固定,改革固定中队授课制的限制,打破队员年龄界限和原有中队次序,少先队员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层次的艺术活动内容开展学习活动。不同层次的活动室,其活动内容和要求不同。每周开设两节连上的课,让队员们参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课中,队员们通过走班活动,可以体验到多种多样的美的画面、美的音乐、美的动作,美的思维。“走班”满足了队员的兴趣爱好,给了队员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队员的主体地位,更丰富了他们的审美体验。

二、挖掘资源,发现美

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构建少先队艺术教育活动课的教材体系。一方面根据队员的身心特点,保持原有艺术校本教材相对稳定性,开设管弦乐、舞蹈、书画等课程。另一方面在原有艺术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研究创编富有少先队特色的艺术教育活动课程教材,加强少先队活动的设计,体现少先队艺术活动教材内容的特性。从少先队员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精选与他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抓住有利教育契机,创造性地设计开展主题鲜明、有吸引力、时代感强的艺术教育活动。比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队员在活动课中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一到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歌舞特色等资料,从中了解、发现各个民族的美的风景、美的服饰、美的文化、美的食物、美的故事、美的人……再由队员们自己发挥各自的特长,比如唱一唱民族歌、跳一跳民族舞、讲一讲民族故事、做一做民族饰品、秀一秀民族服装等等。我们的艺术活动课程就应该引导队员们挖掘身边的资源,巧妙运用这些资源,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美,懂得欣赏美,学会表现美。

三、创新活动,创造美

少先队艺术活动课,是在辅导员帮助下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的活动课,以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我们可以一些开发特色活动,如:举办“五彩童心,放飞梦想”艺术节、“想唱就唱,唱响校园”超级童声歌唱大赛、“校园吉尼斯”大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庆“六一”文艺汇演、艺术活动成果汇报、队员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大型艺术类活动,组建红领巾社团训练,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给队员们施展艺术才华的空间和舞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艺术活动,让队员在艺术审美中体验着无限快乐,在愉快的活动中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

四、多元评价,追求美

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制定少先队艺术活动评价机制。首先,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实行的少先队艺术活动不以考试为评价标准。评价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队员参与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二是队员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三是活动的客观效果,辅导员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在评价目的上,主要突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要求和内容、手段的创新。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艺术节文艺展演或书画展示、组织比赛等形式,对队员审美能力进行评价。作为一个少先队活动,活动的评价就必须有少先队特色,我们的评价标准和具体指标,要落实在培养少先队员审美意识的范畴。活动评价要与奖章激励相结合,进行表彰和奖励。我们可以颁授“雏鹰奖章”,或评选优秀少先队员,评选“红领巾艺术小明星”和“红领巾艺术进步星”,专门制作精美的“红领巾艺术成绩报告单”和“红领巾风云榜”,激发队员参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多元评价也是对少先队员追求美的一种肯定与认可,同时,这样多元的评价也可以让部分少先队员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美的方向,从而培养追求美的意识。

五、德美结合,提升美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中,我们除了要通过活动课来陶冶队员的情操,发展队员的特长,培养少先队员的审美能力,还应该注重提高队员的道德文化修养,使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我校从2000年开始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艺术节,队员们或吹拉弹唱,或吟诗作画,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或凝神聆听美学讲座,或进行书法、棋类比赛,或排演相声、小话剧……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展现。去年六月,在我校举办的第十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全校有11个班的四百多名队员演了武术操,场面恢弘、热烈,表达了队员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德美结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针对少先队员中一度出现的只知歌星,不知英雄的“追星热”,我们可以在表演课上组织队员观看优秀影片。观看影片前,我们要求教师帮助队员理清历史线索,了解历史故事的大背景。观看影片之后,组织影评讲演和征文比赛,不仅提高了队员的审美欣赏能力,而且使队员懂得,一个不能产生英雄、伟人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我们在美术活动课中还通过板报评比、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等形式开展美与丑的大讨论,使队员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针对美术特长班队员爱好美术的特点,组织他们参观武进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让他们目睹祖国灿烂的绘画艺术,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少先队员们的审美意识。

我相信,在打造少先队艺术活动课程中,只要围绕“培养少先队员审美意识”的核心内容,努力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资源,精心研究、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艺术活动,必能提升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提高少先队员生活品位,塑造少先队员健全人格,促使少先队员懂美、爱美并能创造美,形成审美意识,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在体验中,把审美情趣延伸至内在的道德审美,促进少先队员更好地成长成才,使我们的少先队工作有新的突破,形成自己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品牌。

参考文献:

[1]全国少工委.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Z].2013.

[2]郭声健.艺术教育——基础教育新概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200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作者:季琴芬

第二篇:基于少先队改革的校外少先队活动的研究与思考

摘 要:少先队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践与创新双促进,从而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如何更好的开展校外少先队活动,融入、参与到社会已经成为当代少先队员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发挥少先队员主动性、举办多元化活动、健全选聘机制和完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校外少先队活动的质量和教育效果。

关键词:校外少先队活动;评价;教育效果

《少先队改革方案》(2017)中指出,要以少先队中小队和雏鹰假日小队、红领巾小社团等形式,组织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开展群众性少先队集体活动。注重普及,力求每一个少先队中队人人可为、常态可为,借助家长和社会各界力量在校内外创新开展各类活动。在这一方案指导下,各级少工委都在着力开展主题明确、形象生动的活动。但是在积极开展活动的同时,也存在着活动创新度低、辅导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评价机制等问题。为改善上述存在的问题,我针对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发挥少先队员主动性,确立其主体地位

想要努力锻炼与培养少先队员自主能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自主性,辅导员所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重点在于少先队员自己管理、自我建设、自行活动,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同时展开,鼓励少先队员们主动实践,注重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少先队改革方案》(2017)中提到,少先队在进行活动时要重点实现少先队员的“主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1978年12月,刚恢复队名不久的上海少先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引下,首创了一种以儿童为主体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运动的新形式——少先队自动化。 自动化的过程就是让少先队员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它是一种不依赖于他人,不受外界束缚,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工作、学习、生活,既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同志、集体、事业的积极行动,又是一种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实际本领。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缺乏的正是这种“发挥少先队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意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辅导员为主导,队员跟随其步调前进,但要想真正挖掘少先队员潜能,壮大少先队员组织,就必须从尊重信任儿童、放手让队员自主活动开始。

1984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少先队员和辅导员代表大会上,邓颖超对全国少先队员提出“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的号召,要求我们要从发挥儿童创造精神着眼,充分发扬少先队员的独立性、主动性,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 活动过程中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让他们敢怀疑、敢提问,充分相信儿童、理解儿童。高质量地满足儿童主体需求,践行民主、科学的新儿童观。让少先队员可以设计、组织、开展自己的活动,建设一支真正属于少先队员自己的团队,做到自己管理、完善,体现他们的心声。让少先队员们充分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真正把各少先队都培养成为具有创造力且自信、独立的组织,把每一个少先队员都培养成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创造力和实践精神并存的自己的小主人。

二、举办多元化活动,与时代相结合

少先队组织对其队员进行教育主要是通过活动的形式展开。其活动宗旨是“体验快乐,实现价值,提升品格,发掘潜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少先队活动发展缓慢且多数流于形式,过分单一化的活动会阻碍儿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养成,要将活动向多元化、开放式方向发展。

(一)创建多样化主题活动

在活动主题的确定上,要组织少先队员们积极思考,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不断提出问题,自主自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每次都要确定新主题、新方向,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避免枯燥无味。并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的将活动地点及形式多样化。进社区、进村组,依据当地文化特色设计不同的环节,将课程内容品牌化。呼和浩特市少先队可利用大青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乌兰夫纪念馆等开展红领巾思想教育活动;联合金巴扎木苏、达瓦桑布、苏乙拉图等文化遗产传承人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借助青城阅立方、内蒙古美术馆等地组织红领巾文化活动……校外的活动远比在学校内老师的讲解形象、生动、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其中的价值,印象也更加的深刻。要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着力培养少先队员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以及合作与竞争共存的精神。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大题目,发动队员们通过观察、聆听、寻找、讲述、分享,走进党史、近现代史、新中国历史,了解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

社区作为校外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平台,可以同步发展社区和校外少先队工作,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少年儿童通过和家长一起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将活动竞赛化,设计不同类别的奖项,鼓励儿童积极参与。

(二)加强亲子互动交流

家长很难及时参与孩子在学校的大部分活动,所以在校外开展活动就成为其与孩子交流与互动的好时机,同时提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衔接度,做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平时家长忙于工作,难免会疏于对孩子的陪伴,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正好可以让家长充分感受孩子的快乐,多一些与孩子交流的空间与余地,缺失父母陪伴的成长是不完整的,父母陪伴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其对孩子成长规律的认识不到位,甚至是对自身承担责任的无视。而在少先队活动中,父母可以通过与辅导员的交流以及与孩子的互动来改善现代家庭“偏重智力和技能,忽视实践和情感”的错误教育观念。从主题确定、活动设计到奖品类别等环节上都让他们跟进参与,在活动中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及完美人格的養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加大活动传播力度

现阶段来说,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在校外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好处。但是随着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形式持续多样,所需要的各种形式的物质支持也不断增多。不论是从资金还是场地等方面来说都需要获得相关教育单位及社会团体的帮助。加强与媒体间的合作,大范围传播活动影响力是赢得社会关注的有效方法。加大与第三方合作力度,实现各级学校间的横向联合以及与社会团体的纵向联合,努力做到资源共享,有效开展,形成一个开放性、多元化的校外少先队活动体系,争取吸引更多的教育基地、机构参与其中。将阵地活动有效化,日常活动连续化,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扩展活动规模,以“人智机智结合,云端队本相融,线上线下互动,数媒纸媒两用”为基本特征,坚持“开放、共享、协作”原则,创造性地构建区域性“互联网+少先队”的新格局。 通过互联网将各地少先队活动相联合,资源共享,促进合作,扩大规模。还可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红领巾”等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鼓励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将活动案例、心得感悟等内容上传分享。将主题鲜明的精彩案例和典型做法结集成册,制作微视频等集中展示。在对少先队活动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的同时,还能提升辅导员教师以及少先队员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搭建多维平台,构建与少先队员沟通的新途径。

三、健全选聘机制,实行专业化辅导

辅导员作为少先队员的引领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少先队员的发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老师是他们最长期也是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少先队工作者和辅导员是十分必要的。

(一)不断优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作为少先队活动的直接和具体带领者,是要起引导和表率作用的。2017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少工委会议上强调了要着力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准入制度、专业知识认知与能力培养、工作设施配备和发展前景等方面都要下大功夫。 但是目前多数校外少先队辅导员都是由社区或其他团体工作人员兼任,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和理解度低。此时就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设立专门的辅导员岗位,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完善校外少先队工作队伍。在不断发展新一级辅导员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和消防、心理咨询等专业人士的作用,请他们担任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构建“专业辅导员+志愿辅导员”的基本工作队伍。 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除了具备科学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其是否拥有持之以恒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要懂得思考,能够帮助少先队员在知识和心灵上同步成长,这才是我们优化与发展辅导员队伍的基础和根本。

(二)加强后期管理培训

辅导员的职后进修不仅可以提升其自身的素质,对于少先队员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我省教育厅可以拿出部分国培计划指标以用来专门培训基层少先队辅导员。其主要可以围绕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专题座谈、典型分析、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展开,帮助各级各界辅导员们扎实理论知识、培养实践精神,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性以及开展少先队活动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各地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升综合素质。具体层面来说,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定期培训,学习少先队活动课程,使其充分理解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意义。坚持每一次活动前期有准备和布置,过程有记录和检查,后期有总结和考评,奖惩结合,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职后进修重在自我进修,要加强辅导员思想意识教育,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培养其专业精神。

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面对工作中可能或正在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应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为辅导员甚至是少年儿童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排解其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避免产生心理隐患,建设一批更加专业的辅导员队伍。

四、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系统制度

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评价系统可以体现出对少先队工作的重视程度。评价系统应是多方面的,少先队员和辅导员都要进行,且分为自我测评和他人测评。在活动完成后,辅导员及儿童按照目标完成情况、活动进行中的参与和延伸情况进行分类评价,并且在评价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思考下一步活动如何更好开展。各校领导及辅导员们也应进行不定期的指导与观摩,针对这些活动提出一些值得借鉴的部分以及改进的建议。同时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立一些竞赛及嘉奖活动,现应用范围较广的是由《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2005)中建议推广的“雏鹰争章”活动,这是对少先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努力提高各方面素质的激励和评价体系。要求少先队分别以大、中、小队为单位,根据不同地方的人文特色来自主设计红领巾奖章、展览柜及宣传手册等。不仅仅是校内活动,也要将校外少先队活动情况收入发展手册中,让辅导员以及少先队员将其充分重视起来,建立对少先队员阶梯上升、分层递进的评价激励机制, 使儿童既要有技能上的提高,又有情感上的触动,还要有内心的收获。针对辅导员来说,《纲要》同时指出,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从活动课程、組织及道德养成等方面对辅导员进行综合评价,评选“优秀辅导员”进行表彰。以此为典范确立不同的评价制度,可以进一步增强辅导员及儿童的自我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基本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段镇.少先队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兰随群.“四有”引领辅导员走向成功[J].辅导员,2017,(8).

[4]沈兵.东阳“网上少先队”的新探索[J].辅导员,2017,(8).

[5]杨济泉,庞延庆.积极利用“五老”优势,充分发挥“五老”作用[J].中国会议,2011,(7).

[6]纪莉.如何在校外开展少先队活动[J].素质教育研究,2005,(2).

作者:张越

第三篇:关于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关系的思考

摘 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适龄阶段会加入少先队。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引导少年儿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运用教育社会学中和谐论与冲突论对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和谐论;冲突论;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05

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第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密切关注、关心、关爱少先队。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少先队德育工作。2015年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强调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就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党中央十分重视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然而,现行的教育中,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的关系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落实少先队员的核心素养,促使少先队员关爱社会,培养家国情怀,应构建和谐的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的关系。

一、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的现状分析

自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以来,少先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这要求少先队辅导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竭诚为少先队员服务。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之间主客体关系十分微妙。

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既是客体化的主体,又是主体化的客体,主要表现为二重性。其一,少先队辅导员既是指导少先队员的主体,又是被指导者认识的客体;少先队员既是认识少先队辅导员的主体,又是被少先队辅导员指导的客体。(如下图)其二,少先队辅导员对少先队员的帮助与指导在少先队组织中进行,少先队组织是教育的主体,指挥领导少先队员活动,少先队员则是被领导的客体。反过来,每个少先队员都有选举、监督队长与队委的权利,是行使权力的主体,少先队组织则是被监督的客体。(如下图)

二、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之间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在少先队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常常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少先队辅导员对少先队的引导上易存在两类误区

少先队辅导员是指导与帮助少先队员的主体,由于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水平的限制,常表现为以自己为核心,大包大揽,少先队员无自主可言。同时,少先队辅导员成为少先队员认识的客体,常会出现挂虚职、不作为的现象。少先队辅导员的价值观出现导向性错误,无法正确引导少先队员的发展。

(二)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之间欠缺互动交流与认知

一些少先队辅导员不深入少先队组织中,常指定少先队队长、队委,全权委派处理事务,全体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监督和选举的主体性作用得不到体现,易造成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员之间的冲突,少先队员从心理上排斥辅导员强加给的领导小组。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关系走向恶化。

(三)少先队辅导员多为教师兼职,少先队组织功能弱化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将自然班定为中队,由班主任兼任中队辅导员,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兼职少先队辅导员占用少先队活动时间学习文化课,使少先队组织形同虚设,功能弱化。在新课改的今天,少先队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落实的环节上大打折扣。少先队辅导员的培养方式与少先队员全面发展之间的冲突突破了合理的控制范围。

(四)少先队员认知有限,行为活动欠缺理性判断

少先队员受年龄、知识水平及相关阅历的限制,对少先队辅导员认知存在主观好恶的情感色彩,会影响其对少先队组织的认知。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的冲突,会引起少先队员认知与少先队组织宗旨的冲突,冲突的扩大化会阻碍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

三、新视角下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关系分析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和谐校园已是题中之意,和谐的少先队教育中也成为重要一环。我们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从社会学理论研究角度——和谐论与冲突论角度看待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的关系。

和谐论支持者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会减少社会的冲突。涂尔干认为,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遵守纪律和自制,鼓励学生去接受社会原则作为自己的原则,教育应使社会成员具有充分的同质性。对于少先队教育而言,少先队辅导员引导少先队员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自身行为,促使少先队员和谐发展。冲突论的代表人物刘易斯·科塞强调社会团体中矛盾的普遍存在,提出一种假设冲突,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的整合。辅导员应适当控制与少先队员的冲突水平,将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民主的管理方式取代权威的压制方式。结合和谐论与冲突论以及少先队教育现状,我们试图找寻一个平衡点,合理控制冲突水平,使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关系和谐发展。

四、和谐论与冲突论对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关系的启示

和谐的辅导员与少先队员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合作共享,共同成长。和谐的关系能够使少先队辅导员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在与年轻生命的交往中感受青春活力,体现自身价值。同时,和谐的关系能够使少先队员发展自由个性,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体验人生价值。

(一)努力成为合格的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构建和谐的组织关系

少先队辅导员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首先,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少先队辅导员应具备民主敬业的职业素质,科学管理和帮助少先队员。其次,掌握科学的辅导方法。少先队辅导员要学习相关理论及心理学知识,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增强组织凝聚力,使少先队员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少先队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全面学习少先队理论知识。少先队员将少先队章程以及相关理论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知识沉淀,为以后自身成长发展奠定基础,为少先队组织和谐发展献计献策。其二,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严格要求自己。少先队员要正确处理自身内部冲突,及时向他人请教,与少先队组织保持和谐一致。

(二)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树立和谐的组织意识

少先队辅导员应尊重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员,公平地对待少先队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尊重和相信少先队员,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将自身价值观转移到少先队员身上。少先队辅导员应关心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使每位少先队员都平等地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不应指定少先队队长、队委。相应地,少先队员应尊重信任、正确看待少先队辅导员,减少主观色彩,将思想上的困惑及时与少先队辅导员沟通反馈,充分相信他们。少先队员向少先队辅导员敞开心扉,困惑消失、烦恼去除、信任出现,共同的态度与统一的价值标准建立,和谐的关系形成。

(三)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都应该重视感悟体验教育活动,提升组织凝聚力

体验是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指情感活动,从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真善美与假恶丑。情感的培养是辅导的中心工作,少先队辅导员在设计感悟体验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少先队员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与需要。少先队员应在少先队辅导员的引导下,正确看待德、智、体、美、劳的养成。在一次次的诸如重走革命路、红领巾艺术节、假日小队一日营等少先队活动中,体验活动中的趣味性与新奇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通过亲身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组织的各项章程与标准,使自己与少先队组织统和为一个整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要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让少年儿童成长得更好。”为了促使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注重少先队员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结合少先队的现状,从社会学和谐论与冲突论的角度对少先队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少先队教育中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关系会更加和谐,少先队员的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家国情怀会进一步培养和落实。

参考文献:

[1] 曹子建.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意识形态教育[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1-4.

[2] 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5(7).

[3] 袁贵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内部参考),2011.

[4] 陆士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求真务实[J],2004.

[5] 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 赵国强.少先队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8] 张先翱.张先翱少先队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Key words:theory of harmony; theory of cultural conflict;young pioneers counselors;young pioneers

[ 责任编辑 田彩霞 ]

作者:韩伟娜 田静敏 张丽

上一篇:大众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城乡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