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科技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更好地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问题的关系,遵循科技进步的真理和价值原则,保证科技进步持续为人类造福。【关键词】科技进步社会问题真理原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并且总是有人将问题归结于科技进步引发的结果。

第一篇:哲学科技论文范文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科技文化研究

摘要:《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一书在文化哲学视域下,思考和研究科技文化在建构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独特功能。全书体现了叙事主旨和时代主题的共映,在追问与反思中定位科技文化的价值,并以“科技文化的本土化”来架构其发展战略。

关键词:文化哲学;科技文化;和谐社会;构建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0.02.027

对科技文化的研究和思考不仅是科技哲学界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前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各门学科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这种研究热潮不仅仅是科技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的体现,也是科技哲学发展向科技文化哲学转向的现实需要。杨怀中教授等以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的研究成果,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下对科技文化新的研究路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专著《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一书2008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是在整体性概念和文化哲学视域下思考和研究科技文化在建构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独特功能的一部新的力作。

一、叙事主旨和时代主题的共映

和谐社会构建是时代主题的诉求,因此,作为一种实践文化,科技文化研究必须凸显时代主题和弘扬时代文化精神。《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一书在其开篇中就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活动论的角度阐述了当下社会发展的本质诉求,即和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律,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和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诉求。作者从历史思想源流中探寻和谐之音,从主体性认识和实践性体悟两个层面概括了和谐文化的特征及功能。这些阐释都使该著作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时代功能,体现了时代主题和时代文化的凸显与共映。

那么,科技文化是如何映现和契合我们的时代文化精神?该书给予的解答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道主义精神、宽容精神、法治精神、诚信精神、创新精神等文化底蕴的支撑,这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诉求。而科技文化所蕴涵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既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和先导。在此背景和现实文化的诉求下,科技文化是惟一能适应这一时代背景和满足这一文化诉求的文化。基于此,作者又创造性地提出了“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的观点,认为这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的逻辑性蕴涵。“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的论述不仅揭示了“科技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功能的事实判断、价值评判和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功能的必然性,也阐释了“科技文化”对人类利益、福祉追求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对人类利益和幸福维度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科技文化与时代主题的共映在该著作中亦有鲜明的体现。作者从哲学、科技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的研究和多维度的透视中,揭示科技文化的内隐奥秘。在广度上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背景和时代主题之需中,来考察和研究科技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所蕴涵的“和谐因子”,以及如何发挥出这些“和谐因子”的作用来获得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形式与实质的统一性;在深度上,试图探寻可称为科技文化之根或科技文化之魂的更深层面的东西,通过阐释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精神,明确提出科技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资源。

二、在追问与反思中定位科技文化的价值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元分裂,一直是现代科技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所面临的最深刻的困难或危机。因此,追问和反思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融合问题是文化哲学研究的使命。在《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一书中,作者对20世纪以来的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现象进行了系统地回眸,并对置身于其中的根源及其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追问和反思。作者以对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表现及其根源进行批判性地解析为其切入点,通过对二者内部结构、思维方式、文化价值、教育模式等之间的差异的追问,来判断现实社会发展的文化维度上的“问题”及其文化发展的新动向,确立了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必然性、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从而回归到和谐社会构建的本质层面上。通过这种追问和反思,来定位科技文化的价值,从而又回到“追问与反思”的原点,凸显出科技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基频能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中提供精神资源与营养,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正当的文化尺度、文化框架与文化支撑,最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可资依托的精神家园。

该书也从文化现代化的角度反思了现代化建设的深层维度,提出“文化现代化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和灵魂,没有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无所谓社会的现代化”。这一观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的概念,也为解决现代化的出路规避了新的思维和路径。作者还认为,和谐社会构建呼唤以科技文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以科技文化为基频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上,需要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的支撑。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当代融合的最高境界是走向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消除和谐的障碍因素,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该书作者在对科技文化的反省和洞见的过程中,把科技文化在人们的认识境界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追问与反思的结果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共生、共变的。作者在“文化哲学”视域下进行的科技文化研究,以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为路标,以对科技文化的价值定位,将科技文化内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也正是作者这种反思追问和批判的现代精神,不仅张扬了一种深刻而又独特的学术体悟和文化关怀,也充分展现出在当代社会和文化境遇中作者的某种文化情感和价值取向。

三、以“科技文化的本土化”来架构其发展战略

对“科技文化的本土化问题阐释”是《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一书的另一创新点。科技文化是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中国它属于“舶来品”,如果真正让科技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生机和活力,则务必赋予它“本土”的形态,使之与“中国文化”中积极的因素进行有机地融合,否则“科技文化”将只能徒有华丽躯壳地存在于中国社会的生活和文化领地上。因此,置身于社会转型的中国,要想推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建设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在作者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惯性中的消极因素对科技文化创新体系的障碍,对科学技术与科学理性精神的片面理解,现行体制机制和政策中的诸多弊端等都不利于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普及。因此,在架构科技文化的发展战略时,必须以“科技文化的本土化”策略来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体系。

该书在阐释科技文化的“本土化”时,并未在理论上把科技文化的“本土化”固定化、静态化。作者从中华文化的复杂底质中探寻与科技文化所秉承的要素一致的和谐因子,并致力于寻求能够融合未来视野,具有世界胸怀和开放品格的科技文化“本土化”策略和可行的操作路径,这不仅是科技文化的内在理论品格要求,也是作者致力于科技文化研究的目的与归宿。

科技文化的本土化实践是一个文化重构和创造的过程。在阐述科技文化的本土化重构和创造的过程中,作者还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全方位弘扬和普及科学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发展科技文化产业,营造科技文化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的文化氛围等兼具“本土化”和开发视野的战略措施,对于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科技文化支撑体系的建设,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总之,《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一书,给人视角新颖,文笔精练,论述精辟,别开洞天,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前瞻性,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科技文化和科技文化本土化等问题的一部力作。当然,对于和谐社会构建这一宏伟工程,一本著作不可能穷尽其中的所有问题,在有些方面,该书的论述尚属破题之见,或者尚未充分涉及。它的成功主要在于其宏观的视角和对时代主题的关照,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对今后的科技文化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责任编辑 易 明)

作者:韩东屏 邵继成

第二篇:科技进步的哲学思考

【摘要】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更好地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问题的关系,遵循科技进步的真理和价值原则,保证科技进步持续为人类造福。

【关键词】科技进步 社会问题 真理原则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并且总是有人将问题归结于科技进步引发的结果。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科技进步为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人类所做出的选择的影响。因此,想要使科技进步持续为人类造福,还要确保做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选择。

哲学视野下的科技进步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发展进步的动力。任何科学活动的开展,都包含了人类遵循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任何科技进步的结果都来自于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相互作用。但是,遵循真理原则,需要完全按照客观规律进行世界认知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克服人类内在欲望,坚持服从真理。遵循价值原则,则需要按照人的需求进行世界认知和改造,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正因为如此,两个原则会存在一定冲突,前者促使人类更关注事物本身的正确性,后者促使人类更关注事物的有用性。

一方面,人类在开展各种科技活动时,都始终强调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要求研究结果“真实”。但是与此同时,人们还要求科研结果“有效”。提出“有效”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科研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为前提,否则科学研究就缺少了意义。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不是为了科学进步而开展科学活动,而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而开展科学活动,最终的目的在于使人类更好的生存、发展。

另一方面,任何科技活动的开展,都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期间必将出现真理原则为主导或价值原则为主导的情况。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也总能加深对人类生活的理解,关注人的价值,从追求真理向实现价值转变。但是在人类追求价值的过程中,也将进一步完成给价值实现带来制约的客观因素的分析,因此也能更好地把握真理。正是在追求真理和追求价值的过程中,在两种思想的相互碰撞和引导下,人类才能取得科技进步,获得更多真理,同时也从中获得更多的价值。

由上述分析可知,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始终会产生追求真理还是创造价值的问题,所以科技进步也必然是人类遵循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结果。

科技进步受主体选择的影响

毫无疑问,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都是围绕着人发生作用,因此人实际为作用施加的主体。所以,哪种原则能够占据主导,完全取决于主体的选择。

首先,作为人类,其思想和行为都将受到所处经济环境和政治背景的影响。在开展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政策和获得的经济支撑等角度进行考虑,其行为也必将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而由于经济资源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所以在将科技成果移植到生产的过程中,就可能考虑经济政治效益。因此,科学技术在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效应将由人决定。

其次,在科技研究的过程中,人也将根据自身对自然的认识判断开展哪些活动。作为活动的主体,人在开展各種活动的过程中,都会凭借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决定如何改造世界,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和需要判断能否改变目前所处的环境。而在这一过程中,人必将破坏事物原本的关系。而与此同时,原本事物关系的改变会引发怎样的结果,又不在人能够控制的范围内。

最后,作为群居动物,人不仅需要考虑自身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团体的需求。正因为如此,人在开展科技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开展活动和怎样应用取得的技术成果也都会受到所在团体的影响。对于一个团体来讲,能够将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伦理情感,就是利益。其中,伦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所以人需要受社会伦理的限制。而利益则是团体所共同追求的,这使得人在选择转化应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也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人作为科技活动的开展主体,其选择会对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相互作用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主体选择的过程中,则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产生相应的主体行为,并引发相应的社会效应。

科技进步引发社会问题的哲学回应

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人作为科技活动的开展主体,其选择直接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产生。而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也将不断做出选择,进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核问题的出现,被很多人冠以“科技进步的结果”这一名称。但实际上,核能的发现最早要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开始,随后伦琴、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也先后有了新的发现。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科技掌握在对社会发展产生负效应的人群手中,其将核能转化为原子弹以获得先进武器,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更多利益。核能掌握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学者手中,却完成了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的启动,最终使核能成为了能够为人类造福的清洁能源。由此可见,科技进步并非一定会带来负面效应,科技进步引发的社会效应取决于掌握科技的主体,引发问题的根源在人。

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是当今各国都关注的社会问题。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人类就开始利用掌握的科技进行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以便从中获得更多的财富。直接导致的后果则是能源的枯竭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人类生活的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给人类后代的发展带来了资源危机。人所共知的是,科技进步会带动经济的增长,使人类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但是在20世纪中后期,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民众的整体素质不高。而科技掌握在此群体手中,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滥用科技成果以换取更多利益。在这样的主体选择下,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科技进步引发的社会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产生的问题。因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也将面临各种选择。以生物工程发展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为例,在人类探索基因问题的过程中,面临可能侵犯人隐私权的问题。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获取个人基因组资料,还将从家庭的角度探讨人类各个基因的功能。与此同时,就会涉及到相应的法律问题,有悖人类讲求的伦理道德。因为在完成基因功能研究后,如果人类选择有计划地进行种族改造,就会导致种族主义的滋生。而“克隆”技术的产生,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在科学家们为在科技上取得的进步高兴的同时,社会伦理家与政治家们则会担心“复制人类”问题的出现。在双方出于各自考量的基础上,则形成了无性生殖伦理学。

科技进步直接受主体选择的影响,也会因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追根究底,人类的选择才是导致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在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人类的素质也将不断提高,其选择也会向着对社会发展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社会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综上,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科技进步为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受到人类这一活动主体做出的选择的影响,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想要使科技进步引发的社会问题得到解决,还是要使人类做出符合人道的选择,以便更好地进行社会控制,确保科学技术能够持续为人类发展提供正面社会效应。

(作者为中共乌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刘俊杰:《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特区经济》,2014年第12期。

作者:闫慧敏

第三篇:浅析当代科技哲学发展与创新的探索和研究

摘 要:对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科学性质、构成体系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哲学学界不同的研究群体与派系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定义。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符合中国时代发展的趋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它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中的主要构成内容。作为一个个刚刚问世不久的技术哲学,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学科的规范性正在逐步提高,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过程。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方科学哲学在中国已有介绍,并展开了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没有明显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或者科学技术哲学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各领域的研究继续取得丰富的成果。正是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巨大的包容能力,造就了这一学科的学术风范和中国特色,它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也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学科方向———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与社会等。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发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与辩证唯物主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一点受到了陈昌曙的认同李醒民认为,自然辩证法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研究也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刘大椿、吴国盛、曾国屏等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特有地位———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一部分,又与当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是在这一基本立场的基础上,黄顺基主编的 《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一书提出,自然辩证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充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就和新要求,它结合的学科从基础自然科学扩展到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它研究的对象从人对自然界的观点推广到从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从而包括当代世界的全球性问题;要推进这门学科的发展,必须全面地、系统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

二、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未来走向

郭贵春等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继承和发扬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出现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如技术哲学研究的多元化状态,技术本质、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伦理学、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预示着学科的未来走势,学者们也有不同的期望。

(一)自然辩证法应该走向科学技术学

曾国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它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有生长性的学科,而科学技术学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 “科学技术学”。当然,科学技术学及学科群的建设要以自然辩证法原理及其理论为指导,原来的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新的时代下要走向科学技术学。弥补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些缺陷,而且有助于实现 “STS”的中国化、学科化。

(二)自然辩证法未来应当走向科学哲学(包括技术哲学)

吴国盛认为,无论是 “自然辩证法”还是“科学技术学”,都不能成为一个学科。西方的“STS”应该译为 “科学技术元研究”,而非 “科学技术学”,而科学技术元研究并非一个学科。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事业,也非一个学科。当前紧迫的问题是尽快结束自然辩证法的过渡状态,建立学术规范,走向学科化。如果走向了科学技术哲学,那就意味着在学科化的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三、科技创新的哲学研究

(一)科技哲学创新

在三、四年前,曾有学者明确提出进行“科学创新的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的金吾伦)、“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东南大学的夏保华),在这次学科峰会上,“科技的创新哲学研究”成为多位专家的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吾伦教授提出,科技创新的哲学研究应成为科技哲学研究的新阶段。创新已成为了整个时代的主题,中国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必须要求创新。我们应将创新作为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把技术创新看成我们国家的战略重点,科学创新看成我们国家的战略储备。为此,应高度估量科技创新的哲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工程哲学的兴起与构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伯聪教授于2002年出版了《工程哲学引论》一书。科学、技术、工程是三个不同的形象,我们不但应该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还应该有工程哲学。李伯聪教授指出,有大量的工程哲学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譬如说“工程共同体”的构成与结构问题,工程活动的构成与结构问题,工程决策问题等等。近两年来,工程哲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工程院和科技哲学界的重视,李教授指出,工程哲学要真正发展起来,必须依赖于哲学界与工程界的联盟,也只有走这条路,工程哲学才能真正发展得更好。

结语:

现代技术哲学自产生之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就具有不同的研究特色,在不同学者身上体现不同的哲学传统、研究诉求和研究方法。因此,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单一化方法,而应允许方法上的多元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国技术哲学理论工作者应该坚持自己独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与时俱进、持之以恒。通过个体专一化与群体多元化的结合,推动当代中国技术哲学立足本土化、走向国际化、促进建制化的良性发展,推动技术哲学的中国化。

参考文献:

[1] 未晓霞. 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

[2] 刘倩. 中国技术哲学实践传统的缘起及初期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作者:骆乾

上一篇:高会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学校预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