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拖延的方法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克服拖延的方法范文

拖延症战胜方法

一)看《战胜拖延症》如何提高工作上的效率

先不管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效率是高还是低,也不要考虑高低的标准是老板的期待还是同事的平均水平,或者自己的忙碌程度,我们先来第一个步骤:

STEP1:忠诚的记录你所做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对于一项任务的定义请根据不同职业酌情定夺)

不光是皮切尔博士《战胜拖延症》这本书中引用心理学界研究成果(P40),人们的思维偏见:低估做事所需要的时间,并高估我们的能力。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也写过,员工通过忠诚的记录自己的每天的工作量,发现事实上的工作量要远远少于自己印象中做的事情(那么多)。——这也是为何人们经常觉得非常忙碌却没有什么结果的原因之一(你实际做了的事情远远没有你自己以为的那么多)。

通过一段时间忠诚的记录,我们可以客观的知道我们的工作强度,和我们的工作效率。

这样不仅是更加客观的认识了自己的状态,再接到任务时,接到deadline的时候,你可以预知自己未来的工作状态了。甚至,这个deadline的设置是否合理。你是否承担了过多的工作量。

又或者,非常悲惨,你发现自己是个拖延、低效的家伙。

那么,继续:

step2:“思考实验”的应用——梳理你的工作和生活现状,承认一些必要的耽搁

拿一张白纸,来梳理你现在生活的状态,每个生活部分所占用的时间,耗费的精力。

罗列你心目中的,重要性次序。

繁忙又紧张的生活中,我们必然会因为精力不足而导致一些事情的耽搁,这不是拖延。

区别必要的耽搁和拖延:拖延是我们不情愿去做,而没有任何东西阻拦我们去做。

拖延是我们明知道不做此事会伤害我们的工作表现、生活的幸福感等,却还是不情愿去做。

把你的生活状态精力分布做一个详细的思考实验,回顾你的(可以以周为单位)周而复始的生活。

把耗费精力的事项列明:做时间的管理,不如做精力的管理。

Step3:运用自控力法则,合理安排工作,优化时间

所谓自控力法则,是我自己学习总结下来的比较现实的:

1、自控力是有限的,我要策略的使用它。

2、早上自控力最强。休息好了自控力最强。血糖稳定的人自控力更强。

3、当有一件特别消耗自控力的事情发生之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来保证自控力的恢复。

因此,我平时的工作时间安排一般为:

早上10点~12点,两个小时的时间是做一天当中最重要且有deadline要求的事项,标记其为A+

中午做充分的休息,有时候会看一点儿书,来缓解疲倦感。

下午,通常处理一些杂事,琐事,并且,要使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提高效率。

当出现计划外状况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工作安排重新调整,来保证恢复精力。

另外一些小细节:

做自己时间的主导,每天定时查邮件(微博等社交网站),而不是想到了就查。

需要内部沟通的事情,一般安排在下午,在A+事项中,尽量避免打扰。

分清楚自己做的事情,和需要别人来做的事情,

不要因为“认为别人做不好的事情”占用时间精力,导致自己本身负责的部分没有做好!

那么,皮切尔博士的《战胜拖延症》中的方法如何具体应用到提高工作效率:

一、如何处理对重点A+事项的拖延情绪,如何开始?

有时候,我也会因为拖延情绪,或者对重点A+事项的“任务厌恶”,而在上午精力充沛的2个小时里做一些杂七杂八的B、C类事情。

虽然这么看来,时间并没有浪费,可是到了下午,更没有办法做重点A+(下午比较容易疲劳和犯困)

有人觉得这是一种结构化的拖延。但如果你的职位责任是非常明晰的,A+之所以是A+,就意味着它决定着你的工作能力评估。所以,在精力最好的时间里完成A+,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处理对A+的拖延情绪和“任务厌恶”呢?

第一种情况,有原因的任务厌恶。

找一张白纸,写下你的任务项。再写下你对这个任务的第一感受,进行一次”思考实验“,

注意:一定要是纸笔哦!豆芽有过经验,纸笔写下来的,跟电脑打出来的,同时间的情绪表达是不一样的哦!(具体原因不明)

对于我,经常是类似于:这件事情别人期待它特别的完美。或者:有人认为这一项任务要做的比平常更好!或者:有人正等着对这个事项的结果说三道四。

那么,先解决自己的情绪。

有科学实验表明,情商越是低的人,越容易拖延。

情商是指一种有效识别情绪并运用情绪来指导行为的能力。(P26)

首先,我要直接面对自己的恐惧和担忧。除了恐惧和担忧,我本身也具有着勇敢和坚定的特质(运用你的内在景观)。两者进行一场PK战。

通常,我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首先抛开一切担忧,用我自己本来的能力做好这件事情。做完之后,再想一下如何面对别人的评估。如果对自己的成果客观判断尤为满意,确定坚持,怎样坚持。(勇气和战略)

还有一种状况是:这项任务的目标是不是完美,不要偏离它的根本意义。(目标肯定不是完美。)

第二种情况:毫无理由的“任务厌恶”

或许是你没能识别自己的情绪,或者就是没由来的状态不好。总之,你在待办A+的旁边,写的就是“不想干这活儿,不想做,不想做,老娘就是不想做。”

甚至你在抑郁状态,开始厌恶这份工作本身,甚至开始怀疑人生等等。

但现实就是,不做就是恶性循环,现实不允许我们这么离线超脱。

怎么办?

1、决策部分已经完成,你需要做的就是执行。执行的时候,就不要关注”自己想不想做“这个问题。

也许是你自己做出的决策,意味着你要为自己的决定买单。这是一种成年人负责任的基本要求。

或许是你无法做出更改的别人做的决策,不要考虑它的合理性等问题。如果你要跟老板PK,把工作做完了再去跟他叫嚣更有力度!所以,你都得先把它做完。

2、把决策和执行分开,是我自己一直用的一种办法。决策要慢,慢慢思考,谨慎思考。执行要快,一旦决策,就不再思考其合理性的问题,因为决策部分你已经做过了,你要对自己做过的决定有信心。

二、“尽量保持简单,尽量保持具体”原则P57

在开始做A+的时候,不要想着”我要把这个做完““我一定要把这个做好”等等,而只是想着”我要开始做这个事情了”。可以缓解自己的厌恶和拖延情绪。

重点A+事项,一般是一件包含了很多子任务的事项。

把每一个子任务列下来。一个个的具体去做。

这部分,我一般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也是纸笔,比较流畅和自然。

根据顺其自然写下来的子任务,开逐项完成。

皮切尔博士《战胜拖延症》书中多次强调开始的意义。当你开始了之后,发现也么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这种感觉会叠加,良性循环。开始做,就是一次很大的突破。

如何开始?除了以上这些,我的方法,每天例行是到了办公室之后开电脑,刷杯子,泡茶,翻开记事本(纸质日程本)确定A+,在不必处理情绪的状况下一般是:打开印象笔记(我都用它当文档用了)。

泡茶和翻开纸质记事本,这些流程形成了习惯之后,对身体来说,也是一个正经开始进入工作状态的信号。

三、、如何持续,如何完成——“预先决策”的使用

拖延情绪来临,当然不只是无法开始工作的问题,还会有“做了一会儿就去干别的了”,或者想“剩下的明天再做吧!”这种情况怎么办。皮切尔博士的书里给出了一个“一旦~就”的预先决策办法。

1、在你的要做的工作事项旁边,写下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障碍和干扰。

比如:别人的打扰、邮件和短信的提醒,自己的负面情绪等等

区分,是否可以提前排除,比如把手机关机,关闭邮件提醒,每天定时查邮件,比如我的日常语言行为表现让身边的人都知道“上午最好不要找她”

对于无法提前排除的,做好预先决策,比如:你不能关闭手机,有可能有要事找来。当然也有可能是闲事儿。

为什么说“自由职业者”更难当。大家会默认你在家工作,没有那么多约束。朋友可能会跑到家里来玩,(但他不会轻易跑到你办公室去玩吧),可能觉得你没有老板约束而在工作时间打电话约你去玩。

面对这种情况,你一定要设定好预先决策,比如这个:一旦你开始工作途中有人找你去玩,就马上拒绝。

不要用感性来判断和决策,甚至是不需要思考的,就像系统的自动设定,QQ的自动回复一样。

2、对于自己的情绪呢?

一旦有“剩下的明天再做吧”,就“不,现在还可以继续做,一定要做完”。

这样的思考方式来转化。或者用一个什么动作来代替(添上一杯热茶)

因为人们的思维偏见有:总是过于乐观,倾向于明天,倾向于即刻回报而非长远回报一旦做出了“明天再做“的决定会有”现在很舒服“的即刻回报。

——————————

那么,最后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工作效率呢?什么样的状态算是高效?

我个人的感觉是:对于工作任务运行自如,以一种非常清晰、自在的状态工作。

不过分忙碌,也不过分闲适。做计划和做时间管理,都是为了让自己的时间里有一些空白。

机遇和精彩常常出现在空白处,那就请一定要给“精彩的可能”出现的机会。

自在的工作状态,是会形成良性的循环。

拖延会产生焦虑。焦虑的人很难平和的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突发问题。意味着很难最好的解决问题。

因为偶尔拖延而产生的”现在感觉良好“的这种有回报的行为,会在心理上重复叠加,久而久之,你就真的成了拖延症患者了!

(二)看《战胜拖延症》如何提高生活上的行动力

皮切尔博士在《战胜拖延症》中强调,拖延症的危害还不止于拖延症产生的焦虑会降低人们的免疫力。

还有一些慢性的拖延行为,比如”只是说说而已的“计划——运动,检查身体,吃早餐,早睡早起,这种只说不做的拖延行为(不作为)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这些有益事项的行动力?以下均根据这本书自己总结的——

一、人为什么要如此的爱惜自己的健康?——明确你的”执行意图“

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似乎是再正常不过。但事实上,很多人对于健康并非主动的想要拥有,而仅仅是害怕失去,或者“不害怕”的放任。就好像,当我们谈论有一些垃圾食品坚决不吃的时候,身边会有人说“我可没想活到100岁,没你们那么惜命”。

看这本书的时候,对于“健康”的追求价值,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第一、当我们拥有了一些能力,能进行一些创造性劳动的时候,或者能“给他人带来幸福”的时候,会非常的珍惜自己的这种能力。希望自己的这种能力长时间拥有。就好像那句歌词“向天再借五百年”是出于描写一位成功的帝王。(我小时候听到这句歌词,心说这怎么这么贪啊,还想活那么久。大了之后才觉得,拥有很强大能力的人,生命长度意味着无数惊人的可能发生的奇迹。)

第二、就算我们拥有的是一些平常的能力。那么,我有所体会,身体不适的时候,人的自控力是最差的,意味着想做的事情做不到,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所求。健康意味着某种程度的随心所欲。

第三、优雅地活着。生病的人,躺在病床上,手术台上的时候,可能是一个人最没有尊严的时候。也是为何现在很多人说,老了病了之后一定要优雅的死去,而不是靠呼吸机躺在医院里活着。

对于我还有,运动,吃早餐,让身体健康意味着血糖稳定,自控力更强,避免情绪化,做一些自己会后悔的事情,或者伤害别人的事情。

早睡早起,读书,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一些。这些趣味的叠加,来减轻对生活的疲倦感。

二、有人说“简单的生活更需要实力”?

我个人非常提倡简单的生活。

我也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并不是说实力仅仅代表着财力和金钱带来的安全感。

能够过上(安于或者享受)简单的生活,意味着你要有非常明确的生活目标,你的标准可能与世俗潮流不符,但你非常坚定且毫不怀疑,并不在意七大姑八大姨的评价。

意味着你有很强的自控力,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意味着你有非常充实的幸福来源,以致于你能够放弃那些挑战人性的饱含诱惑的东西,视他们为生活中毫无意义的消耗。

立志改变,才能真的改变

——如何坚定信心,过上你想要的那种生活方式(运动、读书、吃早餐、早睡早起)

第一招:形象化“拖延这些事情会付出的代价”,并和你的朋友讨论它

比如晚睡的危害,对于女孩子来说是有损皮肤。在电脑边上贴一张晚睡的自己疲倦的照片。贴一张非常可怕的满脸皱纹的老太太的照片!!

P19:“在每一项任务或者目标旁,记下拖延是如何从各个方面影响了你,如幸福感、紧张感、健康、经济、关系等。你甚至可以和一个了解你的密友或者重要的人讨论一下”

第二招:珍视每一步改变

在改变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你的状态和进步。为自己的每一点儿进步而开心。

不断正向激励自己。比如:当我刚刚给老公做了十天早餐的时候,就写成了分享帖发到豆瓣,收到了广大网友的赞美(大部分是赞美),我非常受用!!一开始第一周还觉得有些委屈(毕竟我起床气很重),现在每天早上一想到自己是在做一件得到很多赞美的事情,就非常开心,哈哈!

第三招:预先决策

坚持很难,意味着你要不断的处理自己想要放弃的情绪。

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怎么做?

先做好预先的决策。做早餐这件事情上,我是一旦想要放弃做早餐,这一天就稍微简单点儿。

“一旦”~~就”~~~‘

o(╯□╰)o(小米粥+咸菜你还想怎么简单),但是那天给老公喝牛奶吃面包,这货先干了牛奶,才吃的面包,拉肚子了o(╯□╰)o

四、提高执行力的知识准备——人的思维偏见

知晓就是力量。认清普遍人都有的思维偏见是如何操作了我们的感觉。

我们的“感觉”是错误的!P40

第一:我们总是倾向于明天!明天再开始锻炼吧。下个月再开始读书吧!30岁之后再开始储蓄吧!

事实上是,昨天和明天仅仅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我们真正拥有的就只是今天。永远是今天。

做计划的话,要从今天开始,不要用做计划的方式来拖延:我现在不用读书哦,因为我的任务计划上写的是明天开始读书!

第二:我们都是找借口达人

写下你的借口。写下你的那些“不做某件事情”的心里叨叨叨的理由。写下来,并且逐一的攻破他们。

今天不能跑步,因为天气雾霾。——可以不跑,但是,马上做100个蹲起吧!!

第三:当下感觉良好(我不是在拖延,只是在做让自己感觉好的事情)——典型借口

我们都倾向于最即时的回报就是现在感觉良好。但是,如果我们长期的只是只说不做,好好的回想一下自己的这些年来的畅想和实际的完成状况的差距,难道你不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深深的怀疑么?自信从哪里来,自尊跑哪里去了呦~~

因此,忍受一些即时的短暂的不爽的感觉。——慢慢形成习惯,这种感觉就会消失。比如早上起床。形成习惯之后,就不会那么痛苦和艰难。

第四:我们都会产生一些厌恶情绪

强化你的目标,运用内在景观。你当然有对一件事情的厌恶,但你的内心也有坚持和努力的本质。

让他们来一场PK,我们真正的敌人就只有自己,来吧小伙伴,战胜它!

如何解决“任务厌恶”的另一条补充——“不想做,也能做成”P26

另外、自我约束的价值 P38

自我约束,是一个成年人“成熟”的标志。它不仅意味着人能够做到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更意味着身份、角色所带来的责任。

自我约束的品质是需要从小就给孩子培养的,大人要给小孩儿讲很多遍“即便你不想吃青椒,但你还是能吃下去的。并不能因为你不想吃,就不吃。”

对于一个缺乏自我约束的男人,你很难做出与他共度一生的决定。因为这意味着他动怒之后,是否会诉情绪于暴力,他面对诱惑是否会出轨等等现实问题,虽然他心里并不想那样!

五、怎么开始?怎样每天都成功的开始这项任务。

“信号”的使用。

比如书中的例子,“妈妈”为了健康买了跑步机来解决繁忙工作生活中无法锻炼身体的问题。但是,每天孩子终于睡着了之后,她坐到沙发上就再也不想起来运动了。感觉很疲倦。跑步机被闲置了,怎么办?

把孩子睡着,作为一个开始跑步的信号。“一旦孩子睡着了,妈妈立即走上跑步机跑步。”

因为:一旦开始,就容易多了。

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累。跑步还会缓解这种疲劳。

一旦你做了需要做到沙发上休息一会儿的这个决定,就真的拖延了。

信号还能怎么使用?——对自己进行一次细心的观察。

对于我,当我逃避一项任务时,我经常会做大扫除、整理衣柜、收拾办公桌等整理类的工作。

一旦我有迫切想要整理的心情,就说明我在逃避和拖延了。意识到,就有机会解决。

————————————

皮切尔博士在这本书中,不仅仅是根据科学研究来做了方法的指导,他的整本书里都渗透了一种深深的期待:

希望人们能够充实地生活,享受人生之旅。因为,拖延意味着你对生活的无所适从。意味着你东搞西搞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意味着你有很多想法和计划,到最后都没有实现过。意味着你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皮切尔博士写的致谢中提到的,他的生活非常平和充实。他有一条雪橇犬,陪他散步运动,他有父母和孩子需要照顾。他在大学里工作,利用学术休假的时间,写这样的通俗易懂的读物。

他提醒每一位读者,如果你是一位专业研究拖延症的,可以通过他的网站来查找到更多的他的研究小组的成果,但是如果你只是一位普通的读者,看完这本简短的书,就去照着做吧!不要用阅读战胜拖延症的文章来拖延你本该做的事情。

那么,这本书,我一开始只用了2个小时,非常兴奋的看完,因为是晚上看的,想要要根据书里的指导来逐步实现我那么那么多的想法,简直亢奋不已,失眠了呢!

后来,又重新的认真读了一遍(一个下午),做了贴纸的笔记。

再用了3个半小时时间,整理出这两篇文字作为分享。

这简直是一本利用率最高的书了!

————————而且,我还用这些办法来治疗我老公的文艺处女座拖延症:——————

1、洗碗拖延症

第一阶段:洗脑。对于大男子主义的他来说,洗碗、进厨房是件不情愿去做的行为,虽然会导致老婆发火。

灌迷药:洗碗是心疼老婆,爱老婆的行为。这么帅,又这么爱老婆,这么有才华的男子,真心是一个完美的人啊~(看官勿视)

第二阶段:答应洗碗,但迟迟不动

“不要以为你不洗,我就会忍不住洗了。碗就在那里,你现在不洗就明天洗,反正不洗碗没有饭吃!”

明确态度,决不妥协。另外,拖延症患者有一种幻觉是:事情或者问题本身有一种自我修复功能,好像碗会自己“洗澡”一样。

第三阶段:我先把碗放进水槽,歇一会儿再去洗

不行。立即去洗。你这就是在拖延。不要以累了为借口,吃个饭能把你累到哪里去!!

2、写作拖延症

第一阶段:鼓励,设定自己独具慧眼的形象

“你不知道,有一次我跟同事们说我老公是个诗人,他们当时的表情有多么的同情我”(但即便这样我还是那么的支持你写作——注1)

第二阶段:危害的具象化——“时间旅行的办法”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的写作,很多人写了一辈子都没有写出什么名堂来。

但你的情况跟他们不同,他们有的是因为没机会出版,有的写得太小众,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有的是先天才华不够,而你呢?

30年后,你发现你这一辈子都没有写完过一个小说,只是想想而已。

第三阶段:克服恐惧——只是开始而已,只是写而已

每一个写作的人呢,特别是读书挺多的人,都有一种畏惧。看了那么多优秀作者的作品,自己下笔的时候就很难了!心里发怯,觉得自己的创作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写的时候呢,不要想“要创作一个多么伟大的作品”,而是“开始写一篇小说”

写的过程是充满亢奋和纠结痛苦的,享受快乐,也享受痛苦的折磨。最重要是享受这个过程。

即便最后毫无结果。

注1:

关于我老公写作这件事情,我倒不是对写作这件事有多么看重,或者多么看好他的才华。

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件他从青春时期就开始热爱的事情,中间2年因为刚刚步入职场杂乱的状态而停止。

我们结婚后,他开始慢慢的拾回来阅读和写作,拾回来他本来的样子。

我觉得成功的婚姻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夫妻二人都以自己本来的面目,过着自己本来想要的生活。

即便因为年龄的增长,现实问题,婚后家庭责任的增加,也不应该放弃自己个人的部分。

在担负起自己本身角色的责任的同时,也保留一个本真的自己,才是成功的一生吧!

感谢2014年春天遇见这本书,感谢皮切尔博士的作品。期待它带领每一位读者开始全新的旅程。

第二篇:如何克服演讲恐惧的方法

 熟悉演讲内容(首先成为一个专家)

 事先练习演讲内容(可以自己拍摄录像研究)

 运用参与技巧(鼓励参与)

 知道参与者的姓名并称呼他们的名字

 迟早建立自己的权威

 用目光接触学员,建立亲善和谐的气氛

 进修公开演讲的课程

 展示你的事先准备工作(通过分发演讲稿等方法)

 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准备相应的回答方法)

 事先检查演示设备及视听器材

 事先获得尽可能多的参与者信息(通过观察或问卷)

 放松自己(深呼吸,深思一会,内心对白)

 准备一个演讲大纲并按部就班地进行

 仪容仪表(穿着舒适得体)

 好好休息使自己身体上及心理上都保持警觉机敏

 用自己的方式(不要模仿任何人)

 用自己的词汇(不要照章宣读)

 站在学员的角度看问题(他们会想,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呢?)

 设想学员是和你站在一个立场的(他们没有必要非对你敌对不可)

 对演讲提出一个总的看法(陈述演讲的目的所在)

 接受自己的恐惧,把它看做是一件好事(它能激发斗志)

 事先向团队介绍自己(通过社交活动)

 把你的恐惧分类,看看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非可控的,并找出相应的方法对抗恐惧  对开场的五分钟要特别重视(给予额外的准备)

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出色的演讲者

 多考虑如何应对困难的处境和刁钻的问题

 营造一个非正式的气氛(坐在桌子上讲话)

第三篇:克服紧张的四种方法

如何克服紧张的情绪

现代的生活中充满了随时随地的竞争,这足以说明我们的现代生活在很多方面是很激烈的。紧张心理是很多人在面对挑战或者一些事情的时候都会存在的,但是一些人被这种紧张心理弄得很是焦躁,严重影响了正常地生活与工作,这就是需要及时进行缓解的了。

首先,对自己所面临的事物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只有做到心中有数,遇事才能沉着,不慌,应付自如。

第二,要对自己有所了解。正确分析自己属于何种气质类型,是属于多血质型还是粘液质型,是属于胆汁质型还是抑郁质型,以此来正确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应付面临事物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心。

第三,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精神要尽量放松,对面临事物有恐惧感的人往往吃不下,睡不着,惶惶不可终日,对其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在思想上不过分夸大事物与个人前途得失的关系;另外,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不要过分疲劳,大脑过度劳累会造成头昏耳鸣,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神经活动机能减退,加剧心理紧张程度。

第四,要保持情绪稳定。对突如其来的事物和一些和自己关系重大的事情,人们开始面临它们时,生理上会发生急剧变化,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两手发抖,手心冒汗,这是由于过分焦虑和恐惧引起的。这种过度紧张,使脑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丧失平衡,从而出现难以控制的心慌、不安、紧张,使思维处于抑制状态。

因此,在出现过度紧张时,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是完全可以战胜的。进而采取做深呼吸或默默数数的方法,以此来转移注意,稳定情绪。 紧张怎么办 http://kaoshi.gao39.com

第四篇:假新闻的成因及克服方法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两个: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而虚假新闻则是对新闻真实的反动。

假新闻就是经过人为处理的空穴来风毫无事实依据的虚假新闻报道,假新闻违背了新闻的饿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基本原则。假新闻的成因有多方面的:一是私利当前,公开造假;二是屈从压力,昧心造假;三是侥幸心理,人为造假;四是惟利是图,编造新闻;五是合理想象,生造新闻;六是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七是审查不严,出现假稿;八是宣传需要,隐匿真慎;九是为了政绩,添油加水;十是制造热点,夸大其辞。

新闻既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它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向人们提供可以查证的事实应尽可能避免下判断,更不要以判断来代替事实。这也能引起假新闻成因:一是目前记者采访作风不扎实,习惯于拿来就用,将新闻发布会的通稿或采访部门邮箱里的稿件编编就发,或是“网扒”,基本不采访,即便采访也是点个卯就走,根本没功夫问为什么,就往往就主观的下判断,导致假新闻的出现。近年来新闻从业人员发生变化,很多非新闻专业毕业的人才步入新闻采编领域,他们没有经过新闻写作业务培训,不知道什么是五个W,假新闻由此得以滋生。二是记者本身就根底浅,不问为什么,知识储备不足,又不去请教,一知半解便满足,没有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把其忽略了,假新闻也便不经出现了。综合上述可以得出假新闻的成因主要有五点:

一、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信息有误,成为不实信息的始作俑者。

二、新闻发布部门出政不慎,使媒体晕头转向。

三、媒体错将非政府主管部门正规发布的某些个人观点当作政府权威信息公之于众。

四、媒体记者采访不扎实,以用意想推测代替新闻事实。

五、无良发帖者制造假新闻,无良网站推波助澜,“缺弦儿”媒体盲目跟风。现实生活中假新闻的传播与媒介有莫大的关系,仍有我、问题存在的现实存在的问题有:

一、缺乏严格审查,媒介作为公众获取知识的公共平台,承担着为公众传播客观、全面信息的社会责任,公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介来获取真相,了解事实,进而内化为自身的意见、思考;如果媒体不能秉承以有责任的态度严格把关,的对事实真相缺乏必要审查考证,将不全面、不科学的信息传递给公众,那么公众所应享有的“知情权”就的得不到保证,媒体的社会责任就无人谈起。

二、媒体的过度炒作,媒体的过度宣传,将其效果曲解夸大,误导了公众。

三、空头新闻,口头新闻最大的缺点是新闻保真性差,新闻越传越走样,最后有的甚至意思相反,也便是假新闻了。

假新闻的克服方法具体来说:

一、政府立法。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要靠政治制度的保证。政府应该加强管理,推进有利的体制与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规范,用法规来严惩造假者。从新闻的价值的核心要素和新闻产品质量的的标准来看,真实性不再是一种模糊、弹性的道德要求,而是一个明智、刚性的标准。

二、强化新闻业务监管进而优化“源头”。假新闻越来越多,新闻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进一步实行媒体主编或责编引咎辞职制。强化媒体的把关意识。除了对媒体造假者的追究外,同时也要加大追究造假新闻的媒体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三、强化业务学习是培植新闻职业道德之本,强化新闻工作者的学习,从思想上够筑好新闻职业道德基础。构建合理的分配体制激发职业精神。目前,不少新闻单位分配体制不合理,一个单位几种分配制度,年轻的合同制聘用记者、编辑打主力,跑断腿,累断腰,收入却远远低于那些不干活的人。因此导致了制作新闻的不真实性。要进一步加强新闻工作者的管理,提高其识别虚假新闻的能力。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大力提高编辑队伍的业务水平素质,把好新闻入口关,教育新闻采编人员在事件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四、媒体自律。自律是媒介实现其责任的重要途径,因此媒介应当建立自律机制,通过对自我行为的管控坚守媒介的社会责任,媒介应时刻考虑其对社会承担的道德责任,在向公众传播信息时选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符合公众利益的新闻事件加以传播,并且,在利益面前,媒介更不能降低自律的标准。

五、提高公众鉴别能力,加强监督意识。施拉姆说:“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问题是媒体、政府与大众三种力量间的微妙平衡关系。完成传播方面所必须完成的主要责任在于媒体,基本义务则属公众。”社会大众作为媒介传播的接受者,在传播活动中扔扮演重要角色,媒介的责任除了需要通过媒介自律和政府立法来保证外,大众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社会大众对媒体进行监督,必须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面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社会大众有必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具备较强的思维意识,切不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舆论监督存在认识偏差,甚至滥用权力阻挠媒体正常开展舆论监督的地方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的有关精神,提高觉悟,改进工作作风。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中,要提高新闻传媒的运用能力,克服新闻报道中的不和谐问题,保持新闻报道的相对和谐,大力推进新闻传播观念、新闻传媒体制性和技术性创新,从而推进新闻传媒健康、和谐发展。

第五篇:克服创业危机的两种方法

当维持不了常规经营的时候,企业的发展、财务、组织、机构、权限的委让等有关问题就越来越多,这时,作为经营者,是停业再去开创一项新事业呢,还是辞职到其他创业当职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产应该怎样处理?这类事情就成为企业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自我反省法:二是专家咨询法。自我反省法是通过自己对过去的经营活动进行反思,找出失败的原因,在客观评价这些原因的基础上对今后的行动作出决策。例如,印度尼西亚的“汽车大王”谢建良,创业初期,他在雅加达开办了一个革厂,但工厂很快就倒闭了。后来,他在亲友的资助下,又组织了一个贸易公司,也仅仅维持了三年。这一次打击使他病了几个月,但他没有丧失信心,在身体健康后,他冷静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他发现经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办事过于浮躁,缺乏耐性,不善于利用机会,尤其不能知人善任,因此,出现了失败的局面。痛定思痛后,他制定了以后复业的大计,改变了接人待物的态度,努力发挥自己和下属的才干,终于成为东南亚的“汽车大王”。专家咨询法就是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做参谋,然后决定以后采取什么措施。联邦德国史泰尔所经营的建筑公司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过去这个公司是一个家族式的公司,因循守旧,保守落后,处处精打细算,然而在错综复杂的竞争中,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史泰尔显然忽视了另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因此他的公司陷入了危机状态。面临破产的史泰尔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时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提醒他;可以聘请专家替他解决问题。结果在专家的协助下,公司很快就恢复了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实际上请专家咨询的做法也体现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上一篇:急诊科医师职责范文下一篇:咖啡作用和功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