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拖延症的成因及应对方法

2023-03-09

1 引言

在现如今这个知识爆炸、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看似”忙碌起来, 手机、ipad不离身, 好像时时刻刻都在完成着紧迫的任务一样。但往往时事并非如此。有一部分人确实是工作所需, 十分忙碌, 但大多数人只是制造一种忙碌的假象, 其实掩盖的正是他们拖延的心理。

拖延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其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对那些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工作, 他们有着明确的完成意愿;二是他们有无数种理由拖延着不去实施这项任务;三是当他们拖延的时候, 会焦虑并产生负罪感。拖延症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失败, 是当人们在能预料到后果的前提下仍然选择要把计划做的事或应做的事推迟实施的一种行为。

2 拖延症的应对办法

美国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认为拖延只是一种行为, 而美国德保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瑟夫·费拉里教授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拖延症只是一种坏习惯, 但无论如何它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人们变得焦虑不安, 毫无自信, 甚至因此抑郁。因此, 我们需要正视拖延症, 究其原因, 找到解决办法, 对症下药。经过阅读大量文献, 本文总结出拖延症的几个主要原因, 并给予了相应的应对方法。

2.1 追求完美

很多人拖延着不去做一件事是因为害怕做出的结果并不能使自己完全满意, 他们担心做出的选择并不是最好的, 因此希望做好万全准备后再开始。当这类人在挑选手机时, 往往会货比三家, 把各种型号手机的性能全部进行对比, 再找到性价比最高的进行购买, 但也许还会怀疑即将推出的某款是否会更为优质, 性能和价格的权重占据多少, 因此也许会耗费很长时间才会买到, 而最有意思的是这类人往往对精挑细选出来的商品的满意度有时也并非很高。对于这类追求完美主义的人而言,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没有达到最好, 害怕出错或者担心别人会因他的不完美而不喜欢他。其实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反而会弄巧成拙, 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应深知其实犯错误, 不完美再正常不过了, 并不可怕, 不要过分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

2.2 美其名曰“效率高”

很多人的拖延其实是在期盼最后几分钟忙碌所带来的成就感。别人需要工作很多天才能完成的工作, 这类人在时间紧迫的压力下, 也许只用一天就完成了, 这类人会期待别人对其高效率的高度评价。但往往会造成工作质量的一定下降, 同时这种“耗时短”也会成为其没有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借口。而此种情况下别人的鼓励往往更会成为对其本身的拖延行为形成正强化的作用。因此, 想要克服此类拖延问题, 就应摆正心态, 正视任务本身, 对其负责。要知道任务质量的提升是随着时间边际递减的, 也就是人们都可以很轻松地“马马虎虎”地完成一项任务, 但如果抱有对任务本身负责的态度, 前期投入也是必需的。

2.3 贪图安逸, 自制力差

这是一种甚为普遍的类型。毕竟任何一项工作与任务, 在贪图安逸的这类人眼中, 永远都不如什么都不干来的轻松。这类人往往会根据不做此事的后果来决定对其拖延的时间长短。他们宁愿选择重复性地浏览网页、QQ、微信也不愿意着手去做需要完成的任务, 朋友的邀约, 电视剧的播放也会成为其拖延的借口, 于是工作便又拖到了明天。而若想克服这类拖延问题则需拖延者本身提升自己的意志力, 抵抗诱惑, 同时, 可以逐步开始行动, 将任务分解成为几个机械性的劳动。同时也可以借助外部资源, 让朋友家人对其进行监督, 并设立奖惩机制, 以督促拖延者完成任务并逐步提升自制力。

2.4 逃避

美国教授约翰·佩里曾说过, 从事富有创造性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最容易产生拖延倾向。主要原因是因为此类任务往往需要全身心的高度投入, 而并非简单的机械性工作, 或按既有章程就可以做到的任务, 他们往往选择逃避这种投入。而此类拖延症者往往选择逃避, 不去开始这项任务。最常见的就是自由工作者, 因为我们经常会听到某设计师或自由作家延迟初稿时间。此类拖延者可以将其任务细分化, 每段时间设定一个小的相对简单的任务, 以减轻其对心理造成的巨大压力。时间自由往往是最大的不自由, 因为需要人们足够的意志力来支撑这种行为, 逃避也并不能解决问题, 当时间紧迫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从而更加影响任务的完成。因此, 此类拖延者可以人为地量化时间、细化任务。

3 结语

拖延症并不是一种可怕的“绝症”, 但却深深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需要找到拖延的原因, 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 那就允许自己犯一点无关紧要的错误;如果你只是想表现出一种所谓的“效率高”, 那就再多关注一下任务完成的质量;如果你自制力差, 又贪图安逸, 那就正视自身问题, 没有人能不付出就取得成功, 耕耘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如果你是一个倾向于逃避、不愿开始的人, 那就把任务细化, 量化时间, 降低压力。克服拖延症像减肥一样, 只要坚持下去, 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摘要:“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悉, 但是任务面前, 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患上了拖延症。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 对社会普遍存在的“拖延症”这一现象进行研究, 并针对造成拖延症的四个原因“追求完美主义”“美其名曰‘效率高’”“贪图安逸, 自制力差”“逃避”给予相应的应对方法, 希望能给予读者一些帮助。

关键词:拖延症,完美主义,焦虑

参考文献

[1] 楚珺蘩.大学生拖延症的危害及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 2016 (20) .

[2] 简·博克.拖延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 肯·贝恩.宽恕自己, 打破拖延症的魔咒[J].当代学生, 2017 (6) .

[4] 刘文静.关于“拖延症”的思考[J].世纪桥, 2011 (13) .

上一篇: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探讨下一篇: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