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方言土语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克服方言土语范文

青州方言土语欣赏

八十年代上大学时,不兴讲普通话,我讲的青州话,同学们都说很土;回家看电视,开会的场面,领导讲青州话,感到是有些土,尤其是广告上采访农村老太太,讲出来的青州话更是土得掉渣。那时觉得青州土话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直到有一天听了一首用青州土话演唱的《狼爱上羊》,觉得青州土话有点意思,后来便陆陆续续地搜集青州方言土语,几年下来竟积累了

五、六千条,这时才彻底扭转了对青州土话的片面看法。这些取之不竭的词语、短语、俗语、歇后语等时不时地从我的脑海和别人的口中冒出来,数量之多使我感到吃惊,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更让我钦佩。

青州方言土语丰富多彩,从搜集到的方言词汇所涉及的词类来看,就涵盖了普通话里面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助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所有十二个类别。这些词汇在青州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普通话里有的词语,青州话里有;普通话里没有的词语,青州话里也有。有些字、词典里面竟然找不到字音、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字、词来表示,只好另造一个字,这样的字已经造了好几百个。打人的“打”,在青州土话里就有“撮、搧、、、、捶、摢、捣、抮、、挵、抡皮锤”等十几个这样的意思。农村妇女教育孩子经常说:“你找事茫我煞你还!”就比“我打你一耳光”生动得多;“我煞你”就比“我摔死你”更有力度。同样是这个“打”字,与不同的字词组合,就有了不同的含义,“打酱油”的打当“买”讲;“打水”的打当“担、挑”讲;“打井”的打当“挖、钻”讲;“打草儿”的打当“写”讲;“打食儿”的打当“寻、觅”讲等等。

“胡来”、“胡闹”、“乱”这个意思,青州土话里词儿更多:“胡来来”、“胡闹台”、“胡粘粘”、”“胡达达”、“胡捣蛋”、“胡儿粘鱼”、“胡儿马约”、“胡戳狗顶”、“胡愣根儿”、“胡果脑扫”、“胡打梆子乱敲磬”等,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用法。这些字词丰富了青州方言土语的表现力,在口语中被广泛使用。

青州方言土语的地域性差异,使很多词语更加丰富多彩。傻和傻子在青州话里一般叫“嘲”、“嘲巴”;青州北部叫“绍道”;东部叫“二(lәr)枉”,当然,还有“半嘲”、“半吊子”、“晕实”、“二半吊子”、“二百五”等叫法。同样是鸭子,有的地方叫“扁嘴”,有的地方几叫“呱呱子”。同样是田鼠,有的地方叫“地老鼠”,有的地方叫“地貔子”。

还有数量繁多的谚语、俗语、歇后语在青州民间广为流传,涉及天文、地理、农事、气象、风俗、人生哲理、生产生活经验、待人处事、社会现象等诸多方面,比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云门山戴帽,长工睡大觉”、“出南门,上瓜市”、“五里堡子那闺女出俏——出山俏”、“心急喝(哈)不了热粘煮”、“冻了咸菜瓮,冻不了孩子腚”、“买溜块布来拖拉着——迭不地叠”等等,使人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增加智慧。

青州方言土语在表现人的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物体、动物动感等方面,不仅词汇丰富,而且生动传神,极具感染力。

上文提到,仅表示手打的动作的词就十几个,加上别的动作就更多了。两个手指的动作“捻现”、“揥”、“扽”,比如:我头上有白头发,别捻现连,爽给我揥出来办。五个手指同时动作“窝攥”,比如:她看了一个男生给她写的情书,窝攥窝攥扔了。两手臂举起来叫“舞扎”,小孩让大人抱抱会“挓挲”着手臂。小孩“打滴溜”又叫“打坠骨碌子”,比如:孩子走到肯德基门口打坠骨碌子说啥也不走,非要买。走路扭叫“扭啊捏啊地”,如:她那个男人走起路来扭啊捏啊地,和个娘们啊似的。整个身体都动起来就叫“老母猪筛糠”。打架打不过别人耍赖躺在地上叫“下躺柱子”,躺下爬叫“蛆爬”,躺下打滚儿叫“挣命打扑拉”。

孩子高兴了望着大人亲叫“上头扑面”;两个人嬉闹叫“戳七闹八”;“三闹两闹”“闹恼了”于是就“抡皮锤”、“打成一个蛋”、“打窝蜂溜”、“打成黄河溜”。打疼了肯定要哭,先“撇悠嘴”,再“搐嗒鼻子”最后开始“嚎”。不高兴脸色难看叫“啷荡脸”、“曲戗脸”、“蹀躞脸”、“呱哒脸”;高兴了就“笑迷滋儿地”,“姿么悠儿地”,“唱吱悠儿的”、再高兴就“呲泄呲泄地”。

谚语、俗语、歇后语在表现人的行为时就更生动、传神。“jin jin(今今)耳朵腮动弹”用耳朵和腮的密切关系比喻裙带关系;“摁哈葫芦瓢起来”表现的是人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山神爷撵犸虎(狼)——神蹿溜狼蹿”更是把山神爷追狼的激烈场面渲染的淋漓尽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把一个犟驴脾气的人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jin(今)不长长,拉不团团”说的是人没有主见,无论别人怎么帮助他都无济于事。“三脚(pǎi)不出个屁来”指人话少,硬逼他说也白搭。“不摁着不拉屎”说的是改办的事不主动办或者拖着不办,在外力逼迫下才不情愿地办。有些歇后语特别善于运用两个相对的事物来阐述事理,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粗大拇指,细鼻孔眼儿;张飞的大眼儿,地貔子的小眼儿,两种相对的事物用在用歇后语“大拇指头抠鼻子—— —点空也没有”、“张飞拿溜个地貔子——大眼儿瞪小眼儿”里面来表现“没有空”和“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可以说是令人叫绝!

青州的先人们在创造动物名称的词汇时,特别注意表现动物的特点和动感。蛾子青州话里叫“扑拉蛾子”看到这个词时,我们就仿佛看到蛾子忽搧着翅膀在飞,听到了蛾子翅膀“扑拉扑拉”的抖动声;“乌英哇(蝉)”、“知了”、“光棍儿多戳(布谷鸟)”、“咕咕喵儿(猫头鹰)”、“呱呱子(鸭)”、“滴滴水儿(鸟)”纯粹是按照这种动物的叫声造出来的词;那些在树上滴溜当啷垂着的大袋蛾,用“吊死鬼”来命名真是惟妙惟肖;把那臭哄哄、让人作呕的臭椿象叫做“臭大姐”再确切不过了。 有些词儿既可以表现人的动作、感受,也可以表示事物的运动或状态。“豁些”主要意思是晃动、震动。比如:邢台地震的时候,我们这里也豁些豁些的。由震动又引申为人或人心的躁动、震撼。比如:李书记在村头跺跺脚,整个庄都豁些豁些的。说明李书记权势大、说话有分量,众人都害怕。再一层意思指肉体一阵阵疼痛。比如:今天吃了个辣椒,辣得嘴唇豁些豁些的。“泚”这个词也有多个意思,一是指气流冲出,如:放爆仗泚着手溜。二是搭理,如:想叫我和你好啊,我不泚你!三是液体溅出,如:把菜汤泚溜一地。

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造就了青州人豁达开放、朴实正直的品质,也培养了青州人自信开朗、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这在青州方言土语中得到充分体现。

有些忌讳的词语,用一个幽默的方式说出来,避免直接谈论造成的不悦。人们一般不直接谈论死,人死了说是“老了”,死人穿的衣服叫“老衣裳”、“寿衣”。人去世了都要火化,过去的火化场都有高烟囱,所以青州人就把“死”形象地称作“爬烟筒”。人们坦然地谈论生死道:“别计较生前高低贵贱或你干啥我干啥,以后都到一个厂(火化场)报到”。有些让人厌烦或痛苦的事儿,故意把它们说得生动有趣味,在黑板上写作业叫做“爬黑板”;一不小心被人踩了脚,调侃为“大白呀上脚(角juě)楼”、“对不起,耽搁你那脚落地连”。走路或者爬山累得腿疼,说是累得“腿肚子朝了前”;看一眼不叫看一眼叫“瞧一鼻子”等等。

有些比喻不仅贴切形象,还令人产生丰富联想,使人哑然失笑。两个人关系密切说是“好成一个头”、“同穿一条开裆裤”,这是好的最高境界吧。人心眼多叫“抠(kóu)”,而且“抠”得能“长杭个把儿滴溜(提)着”,头上长上个把儿,岂不变成牛魔王了?小时候记得大人经常说一些吓唬小孩儿的话,比如:“骑狗烂裤裆”、“闺女和小厮玩烂脚脖丫子”,前面一句出于安全的考虑,意思是:小孩不能骑狗,狗急了眼会回头咬你一口!后一句是告诫孩子不能早恋。这里面不仅有富有生活哲理,而且在表达上生动有趣,让孩子易于接受。

最有情趣的还是有些俗语、歇后语表达出的幽默场景。一位青州农民平常下地干活没有功夫教育孩子,孩子做的错事都给他记着帐,攒到下雨阴天的时候算总账,一块打,这就是歇后语“阴天打孩子——接就功夫”所表现的情形。这位农民老哥不懂教育方法,但珍惜时间,既往必咎,赏罚分明的做法却令人忍俊不禁。一些性格毛躁,风风火火的人办事往往不拘小节,但是到集上去截(买)布,没有时间叠起来拿着走,而是拖拉着走,让人看了肯定会捧腹大笑。“截溜块布来拖拉着——迭不地叠”,把这个青州第一大忙人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夏天盖房子时很热,光着膀子干活很正常,但有一位非要脱光了上房顶去拧屋脊,人们在贬扯他嘲的同时,也一定乐的呵呵笑,这就是歇后语“光着腚拧屋脊——对不住四邻”所描写的一位青州人。“杀倒树摸老鸹窝——玩保险的”,这种得不偿失可比入了太平洋保险还保险,百分之一千的保险。“八月十五蒸糕——趁早”,腊月十五蒸年糕也不算晚,提前了四个多月蒸年糕,这种极致的夸张增加了语言的感染力。仔细品味无不透露出青州人认真执着、风趣可爱的性格。

古今做生意或者干什么事赔钱是经常发生的事儿。有的钱赔完了,赔房子赔地;再厉害一点赔老婆孩子。青州人贬扯赔钱的人说是“赔掉了腚”、“赔得看不见了”,更有甚者,说是“赔了个屌蛋精光”。赔了房子可以再盖,赔了老婆可以再娶,把男人最珍贵的东西赔没有了,赔得真够光的,变成太监了,真乃人生奇耻大辱,看来确实赔大发了。

青州方言土语不仅内容丰富、生动形象,而且辉映着历史的进程,打着深深的时代印记,一段历史甚至会创造一些特有的词汇和语言。

古代,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欠发达,人们无法像今天这样准确地预报天气,只能凭一代一代的经验积累,年复一年的观察天象来预测天气,像“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云门山戴帽儿,长工睡大觉儿”、“早晨下雨当日晴”、“打了春的雪狗也撵不上”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相当于那时的天气预报吧。食物、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它们之间哪些可以混合(青州土话叫“合味”);哪些不可以混合(青州土话叫“犯相”),在没有化验设备年代,只能靠经验去判断,因而这些谚语就显得弥足珍贵:“桃养人,杏伤人,李子行里抬死人”、“吃了地瓜吃柿子,作死不看好日子”、“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遼街爬”,这些谚语在方言土语中占了相当一部分,它们口口相传,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外国物品也源源不断传人中国,像“洋火”、“洋油”、“洋灰”、“洋茄子”、“洋柿子”、“洋姜”等就是打着那个历史阶段烙印的词汇。解放前人们盼望的好生活就是:“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些都早已变为现实。七十年代,有这么一段儿顺口溜:“支部书记嘣嘣嘣(拖拉机),公社书记一三零(卡车),县委书记帆布棚(吉普车),省委书记放光明(轿车),中央首长天上行(飞机)”,就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个年代各级领导交通工具的现实状况。人民公社大集体的时候,作为农村“三级所有”最基层的小队,队长、会计、保管员都是掌握着人财物分配使用权的实权派。社员编的顺口溜,就反映了那时的现实:“惹着队长干重活,惹着会计笔杆子戳,惹着保管压秤砣,惹着挖大粪的两勺儿顶一勺儿”,权力的重要和滥用可见一斑。到了生产大队,支部书记的权力就更大了,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说一不二,社员戏称为“土皇帝”。虽然是皇帝,有时候还是要和社员一样干活。有一句歇后语:“书记铡草——撅腚(决定)一切”,描写了一个不脱离劳动而又大权独揽的农村支部书记,非常生动形象。这个歇后语同时也反映了几十年来,农村基层党领导一切,支部书记说了算的社会现实和体制特征。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那时盖房子大兴“锁皮厅”,也就是外形象老式锁那样的房子。“锁皮厅”也就成了那个特殊年代里风靡一时、令人羡慕的名词。九十年代初期农村流行一句俗语:“骑摩托,穿风衣,腰里别着对讲机,开口就是妈那个逼,一看就是个副乡级”,话虽土点,却是对那时乡镇干部的真实的写照。现在农村致富不靠种庄稼了,种药材、种蔬菜、种花卉苗木,“玩大棚”又成了时髦词汇。历史在前进,社会在进步,许多方言词语象“碌碡”、“砘骨碌子”、“wù轳”、“浅鞋”、“裹脚布子”等将逐渐被淘汰,被人们淡忘,同时,许多新鲜词汇和语言也会不断产生,这是符合自然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好事。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社会和历史作为客观存在,必然在方言土语中得到展现。我们通过学习方言土语,了解历史知识,洞悉那个时代的风貌,对于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不无益处。

一个人,在乡音弥漫的环境中慢慢长大,不管他以后讲普通话还是讲外语,乡音总是难改。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普通话越来越普及,人们开始在学校或者对外场合讲普通话,回家讲土话。如果一个大学生回家和父母讲普通话,一定很别扭,甚至会挨骂,周围的人也会笑话他“撇腔了调”、“忘本”。有一个大学生放寒假回家,一乡亲问:“多咱回来的?”他用普通话回答:“昨天晚上”而没说“夜来哄杭”,被乡亲们故意传成“坐在碗上”笑话他。看来,该讲土话的时候还是应该讲土话。在外地时间长了,语言会被同化,或者暂时忘记了家乡话。前几年搞企业时我亲身经历了一件事:一个员工被人骗去广州搞传销,钱花光了,偷偷跑了回来,我把他叫倒办公室准备训他一顿,我问:“你上哪来呀?”他用半广东话、半普通话回答:“我去了一下广州”,我气儿不打一处来,一拍桌子吼道:“妈那个逼!你出去三个月就不会讲青州话溜啊是?”这一吓不要紧,他一愣怔,马上改口说起了青州话。拍桌子把外地话吓回去溜,把青州土语吓出来溜,我不禁背过脸去偷笑。

青州方言土语对于青州人有着极强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对于讲惯了土话、不外出的青州人似乎没有多少感受,但对于在外地工作或者出差的青州人应该深有体会,那种亲和力难以用语言表达。不管是在熙熙攘攘的北京王府井,还是在人头攒动的南京夫子庙;不管是坐火车,坐飞机,还是乘轮船,在万千的嘈杂人群中,如果有人讲青州话,老远我们就能分辨出来,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会不顾一切地奔过去和老乡打招呼,“你是青州的啊?”,“是啊酿”,问长问短,就像一家人一样,正可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凭乡音找到朋友、知己,谈成业务,办成事,得到帮助的例子对于青州游子来讲司空见惯。

出了国,见到讲中国话的人就很亲切,国外有很多“华人区”、“唐人街”、“老乡会”等等就是中国人交流聚会的形式;出了省,听到讲山东话的人就亲切,(由于山东人在全国名声好,外省人见了山东人也很亲切,海边码头甚至有没有山东人不开船的说法)。县与县之间的语言差别比较明显,如果我们仔细揣摩,乡与乡之间语言也是有细微的差别。乡音就是一张通行证,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帮你找到讲方言土语的老乡,乡音会把他们凝聚在一起。

现在我们招商引资,许多外国老板,外地老板来青州投资,为了和当地部门、领导、员工很好地交流,他们也在积极学习青州方言土语;反过来,我们为了和外地人交流,也会学几句外地人的方言土语,以增加亲切感。外地老板尤其是南方人,普通话讲得不准,有的根本不讲普通话,增加了交流困难,有的不得不找上青州人当翻译。 领导是外地人,开会讲外地话,会让人觉得感情、距离疏远;如果讲普通话,人们会说他撇腔,造作;如果一个当地领导讲青州话,会让人顿感亲切,开会的人似乎觉得贯彻领导讲话精神也格外得力。青州方言土语在某些场合会有很神奇的功效。七十年代,有一位机关年轻人被组织部门安排去山区工作,怕他嫌远不愿意去,让一位有经验和威望的老领导找他谈话:“小张啊,去王坟上班岗着好连,骑着车子往家走一溜下茬”,于是高高兴兴地去了。过了几天回来找到老领导说:“叫你好除咧,往家走是一溜下茬,可是去上班却是一溜上茬,呆累煞我连!”

第二篇:承德的方言土语

1. 好儿么央儿的:“好”、“央”发儿音,自己原来挺好的,怎么就这样了呢?一般指事坏了,后悔

2. 外快:不在计划内的 3. 恼了:不乐意,急了 4. 脑袋瓜子:人的头部

5. 抓瞎了:没准备,措手不及,没办法

6. 唔迷了或唔迷三道: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神志不清 7. 不禁招应:受人帮助,反而总找人家帮助 8. 一丢儿丢儿:“丢”儿音,少量的,一点点 9. 被静地儿:“地”儿音,安静肃静没声音吵闹的地方 10. 虚精:娇气,不能坚持受不了,“反应”快 11. 在哪儿几溜呀:“溜”liù,就是在哪。 12. 荤腥:指动物肉食 13. 末了:完了,最后 14. 屁颠屁颠的:“颠”儿音,高兴的连蹦带跳的意思, 15. 戗毛扎沙:“毛”儿音,人不干净,不整洁,形象不好 16. 皮实:不娇嫩,不在乎自己身体的好坏 17. 二或特二:人不精,或有智障,也指正常人说话办事没经验不到位 18. 卖楞:站在那不动,精神走神 19. 馊令:不是好主意,好办法 20. 慢堂四语儿:“语”儿音,说话慢慢的,不着急走路也是如此 21. 窍门儿:办法 22. 喜兴:人的表情总是很高兴的 23. 孬印:不好的意思 24. 八不落là:干什么都有他,积极参与,也有贬义之意 25. 疙瘩噜苏:不平整,不整齐 26. 没深沉: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得寸进尺 27. Zēi着:看着,有贬义的意思 28. 轻狂:不稳重,傲慢 29. 一抹子的:一个观点,一个派别的人,一块的 30. 老鼻子了:数量特别多 31. 粘之倒歪:说话拉长声,慢,不急不慌,闲话多 32. 顺灯:顺利,顺畅,好办 33. 不起眼儿:不引人注意,不看好 34. 老爷转:向日葵 35. 挑眼摸刺儿:找别人毛病,对别人不满意 36. 真是的:口语,怎么这样,有无奈的意思 37. 拢共:一共,总共 38. 来气了:来脾气了,发泄不满言论 39. 不济家(轻声):不好,缺德之意,损人不利己 40. 扫听扫听:打听,探听,多指不公开的 41. 遭进人:说别人坏话,侮辱人 42. 一景儿是的:讽刺之意,当回事是的 43. 显齐儿百怪:显示自己,精神外露而且爱说闲话 44. 45. 46. 47.

辩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不着调:不好好干工作(活),泛指不负责任,不细心,不精心, 跟脚星:总跟在别人后面,别人走到那跟到那,有贬义之意 回功了:不如以前好了,

嚼情:认为自己吃亏了,别人总占便宜,为自己必须比别人得到的要多、要好的狡后云儿或紧后云儿:排名次、站对最后那位,也形容一个人落后 踢当了:钱和物全没了,没用在正道上 赔不是:赔礼道歉

眼巴前儿的:当前的,最近的,现在时 在节骨眼儿上:在关键时刻,重要时刻 不稀的:不愿意和你一般见识,你不配

净:承德人说话前面爱加个净,如那净卖菜的 挖抠人:指责人,损人指责人的短处和错误 差劲:能力差,道德品质差, 落lao停ting:这事定了,解决了 拍花的:用迷药的人贩子

Hōu人:让人烦,反感,不招人喜欢 一星半点:少量的,不多的

嘴不让人儿:说话抢占上风,强词夺理,得理不饶人,不依不饶 嘴损:说大话,狂话,贬低别人

营生或营又口:不太主要的工作,不需要太多的付出,做不做都行 Bēi拉着:就是平均的意思

爽来的:不要有顾虑了,不要有想法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豁出去了 跟前儿的:眼前的身边的距离近的

般儿上般儿下的或般儿对般儿的:一样大小,一样水平,或基本是一个档次的 窝秋着:不舒服的样子

霸了lè:最好都归自己所有,越多越好,有得寸进尺之意 嘴一份手一份的:又能说又能干 晒阳儿阳儿:晒太阳

骨碌了:走了,滚了,贬义词

1.摇道("道"发轻声):意思很复杂,主要是形容心术不正,事儿多的那种女性。例:小李真摇道,总是张家长里家短的。

2.幺末("末"发轻声):就是估计,大概的意思。例:等了这么久,我约末着他不会来了。

3.嘀咕(轻声):就是轻声说话的意思,有时候也说"叉咕"。

4.魔怔(轻声):唐山人应该知道,形容一个人有毛病,不正常。例:你瞎嚷嚷啥呢?魔怔了?

5.难揍儿:也说"难性",就是不好交往的意思。

6.xin思("xin"发二声):有思考的意思,也是有一种预见力。例:你怎么才来呢?我xin思你出啥事了呢。

7.蹭(ceng,发四声):有占便宜的意思。例:今天又蹭了他一顿饭吃。

8.草芥("芥"发轻声):完蛋了的意思。例:这事儿又让你办砸了,这下草芥了。

9.斜呼("呼"发轻声):大惊小怪。例:你真斜呼,这点小伤就这么叫唤!

10.怂(song,发二声):比喻一个人很不行,窝囊的意思。例:你真TM怂,他你都干不过?

11.浑沁:就是瞎说八道的意思。例:隔壁老王死了?你浑沁呢吧。

12.袄应:恶心,想吐的意思。例:今天没吃合适,有点袄应。

13.夜怔("怔"发轻声):惨,可怜的意思,甚至是相当可怜。例:这孩子没爹没妈,够夜怔的。

14.待见("见"发轻声):招人喜欢,稀罕的意思。例:这孩子懂事,招人待见。

15.逼豆("豆"发轻声):掌嘴,就是打嘴巴子。例:给你个大逼豆。

16.激嘹(liao 发轻声)儿激嘹儿的:就是形容心里,脑袋里不好受,不得劲,忐忑不安的意思,也有疼痛的意思。例:我这心激嘹儿激嘹儿的,也不知道咋办好了。

17.油油喝喝的:就是说不知道去干什么,无所事事的意思。例:哎,我这心那,油油喝喝的,咋办呢?

18.冰凉瓦块:形容天气寒冷。例:外边冰凉瓦块的,出去干吗?

19.精湿瓜搭:形容浑身湿透了。例:这雨真大,浇的我精湿瓜搭的。

20.泥了哭揣:形容雨后路滑,不好走。例:这道儿泥了哭揣的,没法走。

21.响饱:形容饭吃多了,吃撑了。例:这饭不吃还饿,吃点就响饱。

22.筛:就是唠嗑,侃大山的意思。例:你们又筛啥呢?

23.哈喇:形容东西受潮了。例:你买的开心果哈喇了,没法吃。

24.揍性("性"发轻声):就是德行的意思,有贬义。例:看你那揍性,人模狗样的。

25.山:形容穿衣打扮比较老土,不合时尚。例:你穿的够山的。

26.承德人把"那"不说"那",会说成"内"。例:你看内人咋了,满脸的血。

27.把"什么时候"说成"多前儿"或"多会儿"。例:你多前儿来的,我咋没看见你?

28."暖壶"说成nan (发三声)壶

29."嫩"说成len (发四声)

30.麻告儿:估计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了,小时候常听大人说晚上不让出去,小心让麻告儿叼走。就是类似狼的一种东西。

31.lai(发一声)dei(发四声):很多年轻人应该知道这个怎么写,字肯定是打不出的。好象也是类似狼的一种东西。 33.夜个:昨天的意思。

34.倩儿:不稳重,不扎实的意思,多形容女子。

35.热(ruo,发四声 )

36.培头、山药:都是指土豆。

37.秫米:高粱米的意思。 38.埋汰:脏的意思。

74. 乌拉巴秃

第三篇:方言土语与农村山区教育

陕西省城固县五堵镇金牛小学

廖万凤

邮编723207 电话15877531029

全国各地,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各省市县区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的方言土语。这些方言土语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就是同一省份,同一城市的方言土语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方言土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着当地的民族风情、地方语言特色和人文环境。我们应该提倡尊重各个地域的方言土语,积极地去学习和研究它们,有利于掌握各个地域的语言风格和民俗风情。这是方言土语存在的重要价值。但是这些方言土语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几乎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长期为之困惑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山区显得更为严重和突出。它成了教育教学改革征程上的绊脚石。

下面我就以一名在山区教育战线上奋战了近乎三十年的老教师身份谈谈方言土语对农村山区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其改革设想。

一、方言土语的负面效应。

1、方言土语的普遍存在。

方言土语在各地域普遍存在,在农村山区尤为广泛盛行。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社区活动、、、、、、都会普遍性地使用着方言土语。不论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是二十多岁的青壮年,或者是十来岁的少年儿童,甚至是刚刚开始牙牙学语的婴孩,他们都习惯于使用亲切朴实的家乡话交流思想和感情,他们出口成章的几乎全是方言土语。可以说这些人群生活在了方言土语的包围之中。

2、方言土语的负面效应 。

当孩子真正步入一年级学习之时,孩子们对于家乡的方言土语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了。山区教师们面对的是满嘴方言土语的孩童,在此时,农村山区教师们的肩头比城区教师们又多了一项艰巨而复杂的重任——那就是煞费苦心地纠正方言土语。每位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首要任务得先当好“翻译”,得先把学生的方言土语转化成书面的普通话用语,然后才能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里拿我所在的地域(陕西城固农村南部山区)的方言土语为例加以说明。1)方言。例如:e要huo水(普通话的“我要喝水”),wei婆wei爷(普通话的“外祖母外祖父”),ju秋(普通话的“足球”),ha来(普通话的“下来”),pie石头(普通话的“扔石块”),han来(普通话的“拿来”),lou化(普通话的“绿化”),吃huan(普通话的“吃饭”),hai子(普通话的“鞋子”)hang目(普通话的“项目”)nun草(普通话的“嫩草”)、、、、、、2)土语。例如:“馍馍”(普通话的“馒头”和“饼干”之类),板teng(普通话的“凳子”),蒸饭{普通话的“米饭”},洋芋(普通话的“土豆”或者“马铃薯”),影影(普通话的“影子”),跑趟子(普通话的“跑步”),院坝(普通话的“院子”),灶火(普通话的“厨房”),米汤(普通话的“稀粥”),脑壳(普通话的“脑袋”),长虫(普通话的“蛇”),雀雀(普通话的“小鸟”),胡豆(普通话的“蚕豆”),she she(普通话的“勺子”)、、、、、、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学生的方言土语不仅表现在口语中,也表现在写话和习作中。于是出现了句子表意不准和阅读理解出现偏差等现象。这就出现了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生与课本语言文字之间的交流产生了障碍。这一局面造就了农村山区教师们不得不首先充当好“翻译官”,架起方言土语通往书面普通话用语之间的桥梁。

二、普及农村山区普通话,搭建普通话交流平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纠正方言土语的持久战何时才能结束呢?这是山区教育工作者们共同期盼的消息。但是仅靠学校的单方面努力,在短时期内实在很难扭转根深蒂固的方言土语习惯。这一项持久性的艰巨重任常常压得山区教师们喘不过气来。教师们煞费苦心,却往往是事倍功半。其原因就在于社区、家庭的文化氛围被浓厚的方言土语所包围,它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成效。那么究竟该如何扭转这一严峻的局势呢?我通过多年教学体验认为:努力普及农村山区普通话,搭建普通话交流平台是唯一快捷有效的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1、做好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工作。

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俗话说得好“打铁先得本身硬”。试想,一位满嘴方言土语(或者说是方言加普通话)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说好普通话呢?只有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普通话能力,坚持在课内外不说方言土语,讲纯正的普通话,才能使学生自觉抵制方言土语,潜移默化。当然,除了教育部门的培训外,教师还应加强普通话自修,在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的同时,深入当地社区家庭,了解学习当地的方言土语,把提高普通话水平与学习当地方言土语结合起来,才会更加有利于准确纠正学生的方言土语。

2、办好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教育孩子的交流平台。家长学校不仅仅是要培训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家长自身的道德修养,共商教育方法,还应专题安排家长普通话水平的培训和普及工作。只有提高了家长们的普通话水平,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学说普通话的家庭氛围。在这里首先要通过报告会的形式使家长们认识到方言土语的负面效应和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家长们自觉抵制方言土语,从而逐步学会普通话,既利于自身外出交流,更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3、构建社区普通话氛围。

通过教育部门,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在社区通过动员、宣传、培训等工作,切实在社区营造一个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还可以适当采取一些以普通话为主题的测试、竞赛、交流等活动,使社区群众人人 都能坚持自觉学说普通话,掀起学习普通话,坚持使用普通话的热潮。

只有做好了以上三方面工作,才能切实实现社区、家庭、学校的三位一体,为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普通话氛围的包围下潜移默化。最终实现纠正方言,说好普通话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脱农村山区教育工作者们,使我们不再为长期充当“翻译官”而困惑。也才能真正落实农村山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篇:全新东北方言土语全解析

吗灵: 蜻蜓 愚作:舒服 噶哈:干啥 马葫芦子:下水道 马路牙子:路边 扣逼飕飕:小气

哏(gen三声): 屁了吧唧的 尬(ga四声)点儿哈: 赌点什么 波灵盖儿:膝盖。 踏拉板:拖鞋

好赫儿: 好吃的,长用来逗小孩儿 锛(ber二声)儿楼(lou轻声): 前额 大鼻听:鼻涕

忽悠:丧失诚信,一味讨好某人的不着边际的语言行为。 邪呼:非常厉害或严重 卖呆儿:看热闹。 坷碜:不好看。 豁楞:搅和。

秀咪:腼腆,不好意思,憨态可掬的样子。 得瑟:喜形于色,臭显摆。 贼毙:太好啦,好得不得了。 消你:报复你。 叽咯浪:拌嘴、吵嘴。 边拉儿:旁边儿。 磨叽:喋喋不休,废话多。 不忿:不信,不服。

劲儿劲儿地:执着,有精神头儿。 哈拉味儿:油脂性的食品发霉变质后,产生的气味。 埋汰:引申为语言上的污蔑行为。 耍大刀:办事没准,戏弄人。 借比儿:邻居。

扒瞎:说话虚假成分大,顺嘴跑火车。 各应:烦人,讨厌。 秃噜:事情没办好。 瘪独子:混蛋。 二乙子:不男不女。 欠儿登:哪儿有事哪儿到。

吭呲瘪肚:速度慢,吃力,费劲儿。 刺挠:身体某个部位发痒。 横是:可能是。 扯哩哏儿棱: 瞎扯。 胡嘞嘞:形容胡乱说。 划魂儿:猜疑,犯寻思。 祸祸:践踏,糟践。

掺攉:把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 浑儿画的:不明亮,有污垢。 车轱辘话:重复、絮叨的话。 扯:闲谈。

好信儿:好奇。 冲:蛮横。

抽冷子:冷不防,突然。 害事:挡碍,障碍。 吹着唠:说大话。 呲溜:脚下滑动。 蹿稀:腹泻。 寸劲儿:巧劲儿。 二五眼:能力差。

发苶(nie二声):精神不振。 打把势:睡觉不老实,总翻身 爸拉:附近 兴许:有可能 估莫:估计 虎:又鲁莽又笨 飞边子:裤腿磨损 大该:大街 意头:太阳

牙碜:食物里面沙子多 碗家柜:厨柜 三驴蹦子:农用车 棉猴: 棉大衣 姨子:肥皂 整景儿:装相儿

突了扣: 这个词儿用法太多了,说不清楚 老(鼻子)了:老多了。

太夜了:常常形容天气比叫热~~~(太热了) 吐洛皮了:比破皮严重一些。 先头:开始。 寒碜:寒酸的意思 撩了:跑了 大电炮:打你一顿 羊毛拉子:毛毛虫 叽里咕噜地:形容东西漫天翻.不老实地样子. 钱串子:蜈蚣

罢哒: 在水或泥里走,脏脚或鞋在地上留印。 魔憎:精神病 搭谷:搭理 必:好的意思 贼必 太必了 藏猫猫:捉迷藏 家巧:麻雀

几角噶拉:屋子的角落 彪的侧地:人傻 拉倒吧:不可能 滚犊子:给我滚

痛快地,杀冷儿地,利索地,麻流地:做事快点 油吱了:肥肉炸完油剩的东西 扁担钩子:螳螂

二虎朝天地:楞,做事不深度考虑 羊了二正地:不知道想什么呢 糊里八度地:糊涂 立整(轻音):规矩 毛克:瓜子 芸豆: 豆角

“天气”,叫“天头”; “太阳”叫“日头”; “葵花籽”叫“毛喀儿”; “玉米”叫“苞米”; “聊天”叫“唠嗑”; “乌鸦”叫“老鸹”; “鹰”叫“老鹞子”; “手套”叫“手闷子” 某一段距离叫成“这箍路儿”; 无中生有说成“编八”,“扒瞎”; “说不定”说成“备不住”, “西红柿”说成“洋柿子”, “摆弄”说成“扒拉”,

“哪有事哪到的人”说成“欠儿登”, “吝啬”说成“小抠”, “寻找”说成“撒末”; “干什么呢”说成“噶哈呢” “长的丑”叫“棵趁”;

“咱俩轧点啥”的意思是“打赌”; “各应”的意思是“讨人厌”;

“埋汰”的意思是“脏”作为动词的意思是“损”; “办事儿或说话窝囊不痛快”叫“吭呲瘪肚”; “拌嘴”叫“叽咯” “卖单儿”:就是看热闹;

“秀咪”:腼腆,不好意思,憨态可掬的样子; “得瑟”:喜形于色,臭显摆;

“忽悠”:是指丧失诚信一味讨好某人的不着边际的语言行为; “贼毙”:意思是太好啦,好得不得了;

“沫叽”:形容办事和说话反复、拖拉,不爽快的情景; “秃噜”:指事情没办好;

“狠(读一声)叨”:不给情面的训斥; “刺挠”:身体某个部位发痒; “渴”:钱少,手头紧巴巴; “掉价”:丢人; “扔大个”:“说大话”;

第五篇:大话内蒙古西部方言土语 骂人篇

圪泡:杂种,有时用作熟人间亲昵的称呼。还有灰圪泡,瞎圪泡、活圪泡、贼圪泡、野圪泡、老圪泡等程度加深特指的。

灰相/ 球相:指人不得志或不如意。 不进眼:讨厌,讨人嫌。

逼低:倒霉,不顺利。王二的儿子给他拉了个圪旦,开车创(撞)人了,他又逼低了3万块钱。察右中旗逼了个低,火车撞烂个拖拉机!

球眉性眼:没精打采的样子。

嚼毛:指喋喋不休不停地说话的样子。 活死人:一无是处的人。

活气数:活宝,什么都干不好的人。 活宝:一事无成的人。

尽气:倒霉或没本事的样子。看你那个尽气,还能办成这件事。

人秧:什么都干不了的人,光说不练的人。不要看他穿得值楞楞的(时髦),干起活来是个人秧。

恶煞:人渣,此为元明话本小说里的常用词

产业 / 材地:不成材的人。谁家的个产业啦,滚得远远的个哇!

七成儿:缺心眼的人。

1 告庙:本指人死后的祭告祖庙的仪式,也用来骂人。做这件事告庙咧!

枪崩猴 / 挨刀猴:骂人的话,该挨枪子的。 德行:没修养没教养的样子。

野猴:没教养的人。有人生没人管的野猴! 狼适(kuo 平声)猴:骂人话,该让狼吃的人。 难活(入声):骂人话,难受。不骂人你难活的不行? 血憋得哪:想让人给你放点血吗? 老毛驴:老不正经的人。 灰狗日的:坏人。

不正色:品行不端的人。正色为明代古语,有名朱正色者在万历间曾任陕西三边总督,平定宁夏哱拜叛乱.

撞良心:损阴丧德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克服方言土语范文】相关文章:

北京方言土语范文05-23

楚方言范文05-15

标准方言范文05-15

承德方言范文05-16

藁城方言范文05-16

长江方言范文05-16

方言趣谈范文05-16

方言教案范文05-16

方言拾趣范文05-16

方言保护范文05-16

上一篇:科技创新日志范文下一篇:课程思政路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