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1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客家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以自编的调查问卷就客家文化对客家青年学生的影响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客家文化对客家地区青年学生的影响有限,有日趋淡出之势。以此提出通过学校教育,以专门课程对客家学生广泛实施客家文化教育的建议。

第一篇: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基于客家文化背景下客家米酒包装设计探究

摘要:客家文化是一种客家民系所独有的区域文化,是南方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同时粤北客家文化是其重要的分支。本文以客家文化为背景,以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酒技艺的石塘堆花米酒的包装设计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在忽视产品品牌建立、不重视产品包装的情况下,影响传统文化传承对品牌的影响及价值。

关键词:客家文化;客家米酒;包装设计;石塘堆花米酒

Research on The Packaging Design of Hakka Rice Win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Hakka Culture

——Take Shitang Duohua Rice Wine as An Example

TAN Xi(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0, China)

Key words: Hakka culture, Hakka rice wine, packaging design, Shitang piled rice wine

1 客家文化簡述

客家文化作为一种由移民所形成发展起来的客家民系独有文化,同时是全球各地分布广、影响深的民系之一,其文化也是构成南方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客家文化处处体现了受儒家文化影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无论是在宗祠雕刻艺术上或者是装饰造型的艺术美,都包含着在思想上与民族风俗的人文美。客家在服饰纹样上有几何纹饰、吉祥文字、植物花卉纹饰等,大多数都是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这些传统文化符号未能运用到载体上。

粤北仁化,位于“湘、赣、桂”交界山区,地处南岭山脉南麓,拥有众多旅游资源,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就坐落于此,是粤北客家文化发祥重要地点之一。作为粤北地区拥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历史、建筑、红色人文景观、特色地域美食,特别是拥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三百多年酿酒技艺的“石塘堆花米酒”,二是具有代表性的“月姐歌”,作为石塘古村的传统民间艺术。

2 仁化石塘堆花米酒包装设计现状

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视,石塘堆花米酒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虽然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优势,但存在品牌建设缺乏、市场销售模式单一等劣势,在包装设计上也是单一且参差不齐。许多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商品包装是最直观表现在视觉上的,而品牌已成为众多消费者选商品时的重要依据。自石塘堆花米酒诞生以来,在石塘村就没有以石塘堆花米酒形成一个地域性统一品牌,其生产方式均以小作坊纯手工酿造为主,但大多从事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的人年事已高,没有品牌,注册商标更是无从谈起。

2.1 缺乏地域文化元素

石塘堆花米酒所在仁化县主要以客家人为主,与闽西、赣南、粤东的客家人的生活习性、民居民俗大同小异,客家文化处处可见,建筑、饮食、服饰等都离不开客家文化的影子。但石塘堆花米酒并没有将客家文化融入到包装设计中,相当一部分石塘堆花米酒的包装设计较为古板陈旧,并无地域文化相关设计元素,缺乏本土地域文化,从包装上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与一般自销包装酒无差别,并没有深挖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2.2 产品包装趋于单一

石塘堆花米酒产品包装与一般同类型米酒包装大同小异,大多采用市面上较为常见、无辨识度的酒包装,并没有体现出石塘堆花米酒的特色,在包装上无法给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印象。虽然有非遗历史,但是由于包装与其他产品雷同,导致在市场上的售卖,除了老顾客很少有人问津。

2.3 品牌形象意识淡薄

石塘村制酒人固守着“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一传统理念,认为酒的销售最主要靠的就是酒本身的质量与顾客的个人口味来决定,从未考虑树立石塘堆花米酒的品牌,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品牌建设发展滞后的问题,也容易在酒质量方面无保障,从而损失绝大部分消费者。由于没有一个正宗的石塘堆花米酒品牌,所以急需建设自主品牌,同时塑造具有地域性与个性化的酒品牌,发挥好非遗这张“名片”,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大众对于石塘堆花米酒的品牌认知度。

3 客家文化在石塘堆花米酒中的应用意义

3.1 传承客家文化特色

在石塘堆花米酒产品包装设计上灵活运用客家文化,起到传承发展客家文化的有效途径,使得石塘堆花米酒无论是在产品包装上,还是在文化内涵方面都有提升作用。将客家文化特点运用到石塘堆花米酒产品包装上,以更好地整合石塘堆花米酒产品对外形象,强化以客家文化为背景的石塘堆花米酒包装,体现客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

3.2 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仁化石塘村作为一个具有悠久与光荣历史的古村落,由于产业发展滞后、地处偏僻山区,属较为贫困地区,制定了《石塘镇三年脱贫攻坚总规划》、《石塘镇脱贫攻坚基础项目数据库》。”就更应该重视产品品牌建立、重视产品包装,将客家文化富有的视觉元素融入到石塘堆花米酒包装设计中去,使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酒技艺的石塘堆花米酒走向大众,紧跟时代步伐建立品牌,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与文化背景,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 客家文化在仁化石塘堆花米酒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经过对客家文化特色元素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剖析,再进一步对客家文化具有的艺术特点归纳和总结,为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石塘堆花米酒包装设计奠定基础。再通过对石塘堆花米酒酒类包装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分析其包装现状,为石塘堆花米酒包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结合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将客家文化特色元素与石塘堆花米酒包装设计相融合,弥补石塘堆花酒包装设计上单一及缺乏地域文化性的特征,结合具有客家文化特色与石塘堆花米酒,作为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酿酒技艺,助力于当地经济发展。

4.1 加强客家文化元素

从客家文化中吸取营养,注重色彩选择、文字编排、纹饰图样等方面,提取出客家文化传统图案再进行设计创作。设计师结合现代设计观念与表现手法,通过包装设计传达品牌故事,吸引消费者注意,传递特定信息效果。

4.2 情感体验的包装设计

合理对包装结构进行设计,在包装容器上,以被广泛应用在酒容器包装的材料进行考究,选择具有可塑性强与安全稳定的材料作为酒容器包装材料,同时加入富有神韵的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到设计中。具有情感体验的包装设计,更易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与消费者拉近距离,使得石塘堆花米酒增加产品的附加属性。

4.3 树立地域品牌文化

建立自主品牌,其核心就是使消费者在选购时快速了解产品,在塑造具有地域性与个性的石塘堆花米酒品牌时,有益于提升消费者群体的认知度。品牌包含名称、logo、内外包装等内容,以及品牌蕴涵的文化背景。

5 结语

客家文化特色鲜明,具有独特魅力与丰富内涵,应加强客家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且在建立一定品牌下,发展品牌,振兴产业。石塘堆花米酒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客家文化与石塘堆花米酒相形成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产品。因此,研究和发展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石塘堆花米酒包装设计有助于推动其销售量,以及在建设一定品牌下有助于提高其知名度,也是宣传与发展客家文化的一种途径。在商品质量足够优秀时,其包装设计是第二重要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质量与商品组合而成的。

参考文献:

[1] 杨淑敏.包裝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谭元亨.客家文化史-上下卷[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 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4] 钟奕杰,杨华山.基于SWOT分析的石塘堆花米酒产业发展研究[J].南方论刊,2019.

[5] 刘曼洁等.粤北客家文化的原生态探赜[J].经济研究导刊,2018.

[6] 黄书莹,杨华山,钟奕杰.论非遗项目石塘堆花米酒的历史文化与工艺特点[J].南方论刊,2020.

[7] 曾汉祥.韶关客家文化概述[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作者:谭曦

第二篇:客家文化对客家青年学生的影响调查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以自编的调查问卷就客家文化对客家青年学生的影响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客家文化对客家地区青年学生的影响有限,有日趋淡出之势。以此提出通过学校教育,以专门课程对客家学生广泛实施客家文化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客家文化 客家青年学生 调查报告

问题的提出和调查方法

随着客家研究日益深入,客家研究组织林立、学者众多,客家学已成为显学,客家文化研究也已收到很大社会效益,同时客家文化教育推广工作也逐步开展。但当前客家文化的教育实践局限性也很明显:台湾客家文化的教学实践主要侧重于语言,围绕争取客家权益与发扬、保存客家语言文化服务,从适应本土化需要出发在中小学校开展母语教学并且在传媒界宣传客家,内容多局限于台湾客家;大陆高校的客家文化教育实践,一般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或局限于部分专业的学生,缺乏针对性;中小学的客家文化教育,是依附于其他课程的渗透内容,在应试、升学教育指挥棒下,中小学的尝试,对客家文化教育而言连萌芽都不算。客家文化教育的现状,不利于进一步普及客家文化、持续弘扬传承客家精神。

这种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传承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问题,就成了客家民系发展不能逾越的一道坎。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弘扬传承,应该由谁肩负?如何才能实现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可持续地弘扬传承?客家文化对客家青年学生的影响究竟如何?为寻找答案,笔者实施了本次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全面分析,提出建议。

本次调查选取自编的客家文化对客家青年学生的影响状况调查问卷,通过大样本随机抽样,在广东河源市、梅州市共10所职业院校对1000名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875份;调查对象来自小城镇的23.8%,来自农村的57.6%,包括来自惠州、东莞等地的少量客家学生,主要是受客家文化影响比较直接的人。从调查对象分布情况看,调查样本代表性较强。

调查结果分析

客家青年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知总体水平低,普遍存在很强的片面性与局限性。调查数据显示,能有比较准确选择的只有两个项目:客家人的先祖来自古代中原,客家人的先祖历尽艰辛迁徙来到现居住地,但作出这两个选择的也分别只有63.6%和67.4%。稍好的,有45.2%的学生知道客家人与广府人、潮汕人都是汉族人但又有很大区别。其它多选的认知项目,能比较全面准确地作出选择的,几近为零,而且普遍存在很强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青年学生的客家民系认同不均衡,个别方面认同度较高,整体认同度低,认同不是以准确全面认知为基础。数据显示,青年在对客家人、客家精神、客家生活方式等等的认同情况差强人意。在对客家女性的评价中,认为勤劳刻苦的有66.7%,认为可亲可敬的有32.4%,两项合起来高达99.1%,说明调查对象对客家妇女的认同非常高。但对客家人的整体评价与对客家妇女的评价很不一致:认为客家人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刻苦勤俭的只有43.8%,认为客家人爱国爱乡、崇尚忠义、精诚团结、向往和平、包容四海的只有31.9%,认为客家人继祖崇宗、敬老爱幼、崇尚礼仪的29.1%,认为客家人崇文重教、聪明智慧、机变灵活的仅17.7%,四方面评价能选三个以上的为零。

青年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全面系统接受客家文化教育很少。调查结果显示,在了解自己作为客家人的途径中,59.7%青年学生通过长辈了解,通过书籍了解的有17.0%,只有16.3%通过老师了解。从数据看,长辈是与自己长时间一起生活的人,青年学生通过长辈得到有关客家人的知识也正常。但学生长辈中,绝大部分人对客家人的知识也仅是略知一二,而且还不一定准确,更谈不上全面系统。调查数据反映,有可能使知识传授比较全面、系统、准确的学校教育,在客家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的作用很小,能起作用的教师也很少。

青年学生传承发扬客家精神缺乏针对性与自觉性。根据调查结果,在处理邻里矛盾时,64.6%的人选择想办法化解矛盾;对待长辈来访,77.6%的人选择热情问候并倒茶待客;能孝顺父母,经常主动帮父母干活的有48.7%,偶尔会的也还有28.4%;到毕业时,有勇气不依靠长辈独立创业闯社会的高达65.5%;认为客家先祖在各地开基创业、繁衍生息是聪明勇敢、开拓创新、值得学习的也达69.2%。仅看这些数据,大部分青年学生在传承发扬客家精神上表现可喜。但如果与青年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知认同状况联系看,可以发现多数青年学生知道客家先祖的精神值得学习发扬,但不知道该学习什么、发扬什么;在处理生活矛盾、为人处世、自我发展问题上,虽然多数能以正确、理性、积极的态度对待,但这显然主要来自长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客家文化教育关系不大,不是传承发扬客家精神的结果。

对策和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客家地区青年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知水平低,对自身客家民系的认同不均衡,对客家精神的传承发扬更是缺乏针对性与自觉性,与此同时,青年学生缺乏全面接受客家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客家文化对客家地区青年学生的影响有限,有日趋淡出之势,这对于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传承光大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或对策。

对客家青年学生广泛开展客家文化教育,提高文化认知,增强传承弘扬自觉性。客家文化造就了客家人独特的精神特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在艰难险阻中团结奋进、谋生存求发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文化是值得弘扬壮大的先进文化。

目前,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的主体、途径有很大局限性。真正热衷于客家文化的是部分先富起来的客家精英、海外乡贤,以及希望以客家文化为平台发展经济的地方政府;主要途径是依靠发展民俗旅游、客属团体组织,或是短期性的文化节、联谊会、世客会、学术研讨会等等。诸如此类,对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功不可没,但这些活动的参与对象是不确定的,时间、空间上局限性都较大,对更广泛、可持续地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来说无疑是不够的。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同样也是客家民系发展的后续力量。可持续地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的希望在于广大客家青年。

肩负传承弘扬客家精神的重任,客家青年学生的现状却令人堪忧。调查结果反映,由于缺乏全面、系统、准确的客家文化教育,客家青年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对客家民系的认同都偏低,对客家精神的传承发扬缺乏针对性、深刻性、自觉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广泛地开展对客家青年学生的客家文化教育,才能提高青年学生对客家的认知认同,增强他们传承弘扬客家精神的自觉性。

以专门课程通过学校教育对客家青年实施有效的客家文化教育。客家文化植根于客家人生存发展的历史长河与现实中,客家青少年能在文化积淀的潜移默化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但这种潜移默化下形成的乡土观念、族群意识必然是自发的不自觉的,难以使客家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族群观,更谈不上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要形成明确的文化认同、强烈的族群归属感,可持续地传承文化、弘扬精神,必须以有效的教育为基础。

调查结果也证明,各地各学校已有的客家文化教育现状,有的由于对象有局限、有的由于没有专门的课程等原因,远远达不到有效的教育程度,中小学乡土教育正是如此。长期以来,乡土教育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但是,由于应试评价主导教学,乡土教育课程基本形同虚设。乡土教育课本身也要么缺乏整体的知识体系,要么缺乏统一的主题,要么实践活动没有连续性,其效果可想而知。要对客家青年实施有效的客家文化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以专门课程对客家青年实施客家文化教育,才是最佳办法。

积极响应职业院校客家学生需求,推广客家文化教育。众所周知,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乡土教育其现实性有限,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客家学生开展客家文化教育也不例外。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职业院校客家学生少了应试任务的压力,多了自身发展的需求。客家文化中蕴含的客家精神,正可以从多角度满足职业院校客家学生的需求:提升族群、民族自信心,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培育创新精神,激发创业热情等等。调查数据也显示,大部分客家青年学生有接受客家文化教育的愿望,略加影响就能认识接受客家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随着各地普职比渐趋均衡,职业院校学生人数愈来愈多,队伍不断壮大,更值得重视。只有积极因应职业院校客家学生的这种需求,才是推广客家文化教育,扩大客家文化宣传,实现可持续地弘扬发展客家精神的好路。

结 语

客家文化瑰宝的挖掘,必须依靠广大客家文化研究工作者。客家文化的广泛、长远宣传,客家精神的完整、深刻、有针对性传承与弘扬,实现祖祖辈辈可持续不间断地接力式发展,则必须寄希望于广大客家青年学生。只有通过学校教育,以专门课程对职业院校客家青年学生广泛实施客家文化教育,才能实现目标。(作者单位分别为: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本文为河源市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客家地区职业院校开展客家文化教育之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ysk09-011)

作者:黄荣辉 贾 楠

第三篇:客家文化传承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继承了中华先祖不畏艰难、守望相助的开拓传统,是提高学生自身素养的很好的素材。如何将客家文化传承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呢?

一、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深厚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有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把精品奉献给师生,让校园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我们聘请了校园文化设计公司为学校“量身定做”,在升旗台一边的墙上设计制作了大型的客家文化艺术长廊,分为13个主题:迁徙、欢庆、传统工艺、特色建筑、妇女养子、民间场景、山歌、走出围龙、学习、建设家乡、客家名人、城市发展、创建未来。设计思路以客家文化为主线,沿着时间轴,从过去到现在,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风貌。

二、开展主题教育,领略文化精髓

从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活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分专题进行课题研究

学校以科研课题为先导,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特色建设,人人共享特色教育的大气候。学校每三个月研究一个专题,重点研究专题依次为客家由来、客家民俗、客家方言、客家谚语、客家山歌、客家名人、客家民居。各项专题研究活动让学生学习和传承了客家人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守望相助、开拓进取的精神,把客家精神、客家文化渗透到每个层面、每名师生、每个领域。

(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活动

结合“世界粮食日”,开展“弘扬客家勤俭节约精神,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的学习月活动,听老人讲客家人勤俭节约的故事。利用“五一”劳动节,学校专门设置客家文化展览室,摆放了数十种客家生产生活用具,并张贴客家文化相关内容的宣传画,教育学生“劳动最光荣”。组织师生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学生在了解客家人的生活习惯中体会到客家人吃苦耐劳、勤劳朴素的品格,学习了客家先人用智慧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学生在快乐中受到了教育。

(三)按年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低年级以传诵客家歌谣、熟记客家名人故事、了解客家围屋知识、开展客家山水简笔画等活动为主。中、高年级则以学唱客家山歌、了解客家美食、开展客家文化演讲、客家文化黑板报、手抄报评比、征文比赛等活动为主,使客家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三、开发课程资源,积蓄特色内涵

本土化、生活化的文化资源,因为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实用性,内容灵活多变,更受教师们推崇。

(一)按学科特点创新活动,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

语文老师根据教材,结合本地资源,找到最佳结合点,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客家特色文化教育。美术教师专门搜集了解客家建筑和客家文化知识,用现代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观摩接触、实物写生等艺术创作过程中深刻了解客家文化。

我們还带领学生到有独特文化品位、客家风貌、旅游特色的公园、纪念堂等文化教育中心参观,让学生了解客家山区采茶剧、汉剧、木偶戏、山歌、汉调音乐等客家民间艺术的文化,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体验和丰富理论,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统一,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和谐共舞。

(二)开发校本课程,守护传统中拥抱创新

教师在充分利用好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对客家优秀文化进行选择和创造,通过删减、替代等方法完善教材文本;依托中国客家博物馆的优势资源,编写《客家文化》系列校本教材,以之为载体,在全校整体推进客家文化传承和发扬,推动办学特色向纵深发展。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校2009年2月成立第一期山歌班,把客家山歌引入课堂;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汤明哲的传、帮、带之下,2010年完成第一本校本教材《客家山歌入门》;2014年,与梅州市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共同编写了第二本校本教材《客家山歌唱腔与创作》。

学校课程依托客家文化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优势和特长,调动广大教师开发实施学校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有用的资源,努力把师生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与特色学校建设方向相一致的课程资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学校课程资源,为特色学校的建设积蓄了内涵。

责任编辑 钱昭君

作者:李文豪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客家文化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文化论文范文05-08

微文化论文范文05-08

狼文化论文范文05-08

文化视野论文范文05-08

盐文化论文范文05-08

齐文化论文范文05-08

大众文化论文范文05-08

禅文化论文范文05-08

玉文化论文范文05-08

花文化论文范文05-08

上一篇:文化建筑论文范文下一篇:传统文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