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8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面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实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完成新时代文化建设任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加强文化建设,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落脚点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第一篇:面文化论文范文

多面狂人李帅

走近李帅

李帅,名如其人,英俊帅气。搜索了一下关于他的资料,大都扮演反面角色,并且刻画地入木三分,脑海中便开始给他定位,不知道现实中的他是否如同角色一般?

春风和煦的午后,在李帅的工作室中。笑谈中,我发现屏幕下的李帅与他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有着双重性格的他,有些腼腆但又爽朗,有些偏执却又温顺。动与静的交叉才是他双重性格的完美体现。动,他就去健身房做极限健身运动,静,则一个人在工作室里弹弹古琴。在健身房,人们都称他为疯子,因为喜欢极限运动,挑战刺激,很多人有时会以为他疯了。但他的静也让人折服,一个人的时候,他喜欢静静地坐在工作室里,弹弹古琴,修身养性。

关于家庭

对于艺人而言,北京是一个“发福”祥地,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尽管如此2007年李帅的一个决定,让众人为之一振。他放弃了北京巨大的发展空间,回到济南,原因只为陪在父母的身边。他说:“自已的情商几乎处于弱智状态,因为一直忙于工作,还没给父母抱上孙子,所以我一有时间就尽量陪在父母身边,偶尔向他们撒娇哄着他们开心。”李帅的孝心不仅让父母感动,更让身边的朋友们为之感染。

处女作

李帅坦言,自已性格的改变源于那部处女作——电影《京胡》。这部由他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渗透了他太多的心血。在他看来,这部作品就像他的孩子一样,让他付出了太多,他不想让自已对艺术的情感与纯净被商业化运作亵渎,决定自已筹集资金拍摄。为了电影他拿出了自已所有的积蓄,心爱的车子因着急用钱也低价卖了,甚至还做了一件让他这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已的事情,为了电影向当时躺在病床上的老母亲伸手要钱。也许是他的痴狂与执着感动了上天,李帅的《京胡》成功获得了美国肯特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电影,还入围了华沙电影节,希腊电影节。

小编絮语

这就是个多面的李帅,一个生活中温顺细腻的人,一个对事业几近痴狂的人,一个对梦想执着追逐的人。多面的他被朋友们称之为狂人,那种对艺术的迷恋让他狂放不羁,成长的路上,他追求完美并忘我的投人着,如痴如醉。祝福李帅,期待他的明天更精彩!

友情大爆料:

其人李帅

性别:男

民族:汉族

职业:演员

身高:183厘米

体重:70公斤

籍贯:山东济南

性格:双重性格

爱好:极限运动

最崇拜的演员: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

成长经历:1998年任山东省话剧院演员

2002年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

2004年签约中国国家话剧院

代表作:影视剧《北方有佳人》、《南下》、《台湾海峡》、《玫瑰绽放的年代》、《身边的故事》、《终极悬案》、《走进沂蒙山》等作品。舞台剧《九三年》、《红尘》、《樱桃园》、《青春禁忌游戏》、《画皮》等作品

作者:阴秀文

第二篇: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摘 要:实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完成新时代文化建设任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加强文化建设,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落脚点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等,推进它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中的实际应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思维和生态生产的创造力,使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即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走向生态文明的文化路径。为此,全民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融入和贯穿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等等,推进它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中的实际应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思维和生态生产的创造力,使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动物以“本能”的方式生存,它现成地利用地球资源,本能地适应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动物以自身的变化去适应环境。人类继承了动物适应环境的性质;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人类创造文化,以文化的力量改变环境,包括“适应”和“使之适应”,即适应环境和通过劳动改变环境使环境适应于人类生存这两个方面。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以劳动创造文化。劳动从创造和使用石器开始,因而文化从创造和使用石器开始。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类文化已经经历三个阶段:(1)原始文化(渔猎文化);(2)农业文化;(3)工业文化;(4)现在,人类正在走向生态文化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

人类渔猎文化经历300—700万年,这是石器时代,自然文化时代;约1万年前,青铜器和铁器的发明和在生产中使用,标志农业产生,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是人文文化时代。马克思把农业称为“本来意义上的文明”。300年前,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它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为特征,因而又称为科学文化时代。现在,人类进入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

1.人类文化与文明。

在西方语境中,culture(文化)是“耕种”、“栽培”的意思。“文化”的定义是:“人类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通用词典》,1690)1868年3月25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说:“耕作(culture,即文化—引者注)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他作为资产者当然想不到这一点),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2]马克思在这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理解文化,并且得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结论。

在我国文献中,“文化”一词源于《周易》。《周易·贲卦》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观察天的规律,以明四时变化;观察人的伦常,以教化天下。西汉文学家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最早合用“文化”二字。他说:“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不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诸。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说苑·指武》)这里,文化主要是指人的道德伦常,是与武力镇压相对应的“文德教化”。

近代学者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1920年);蔡元培先生认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1920年);梁启超先生说:“文化者,人类心能的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1922年);胡适先生说:“第一,文明(civilization)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第二,文化(culture)是文明形成的生活的方式。”(1926年)

也就是说,“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文明”是人类运用文化的力量创造的“总成绩”。

什么是“文明”?在拉丁语中,文明(civilization)的意思是“公民的”、“有组织的”,主要是指社会生活的规则和公民道德等。

在我国文献中,“文明”一词早于“文化”。例如《尚书·舜典》:“睿哲文明,温恭永塞。”《周易·乾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周易·大有卦》:“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人们把它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指社会昌明,是社会光明美好的事物。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的创造,它们有相似的含义。美国学者摩尔根在他的名著《古代社会》(1877年)一书中,把人类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在人类最近的10万年历史中,蒙昧时期占6万年,野蛮时期占3.5万年,文明时期只有5千至1万年。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才出现的。

摩尔根的观点被学术界普遍接受。“文明”与“蒙昧”和“野蛮”相对应,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的主要标志是:(1)文字的发明。摩尔根说:“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3](2)铁的冶炼和铁器的使用。恩格斯在谈到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过渡时说:“一切文化民族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铁器时代,但同时也是铁犁和铁斧的时代。铁已经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4]159他又说:“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4]21

因此,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的创造。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但又不是同一概念。有论者作这样的区别:(1)人类文化的历史比文明早得多,文明是人类社会高级阶段的产物。(2)文明和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成果,但是,文明的成果都是积极的和进步的;文化的成果除了积极的、进步的,还有落后的和消极的。(3)文化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它是更基本的,是人类取得文明成果,达到文明社会的手段[5]。

人类的创造从文化到文明,由此构筑了人类世界的历史。但应该说,文明发展中也有落后的和消极的方面,例如,农业文明发展中,有土地和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上述引文中,马克思谈到,耕作自发地发展导致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的土地荒芜;工业文明发展中,向环境排放废物造成环境污染,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有许多论述,20世纪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这是文明发展中的负面作用,它的落后的和消极的方面。

2.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时代。

20世纪中叶,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表现的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它表示人类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在《转折点》一书中指出,现代工业文化是衰退中的文化,“它们处于崩溃的过程中。60和70年代的社会运动代表着上升的文化,它现已准备好向太阳能时代过渡。当这种转变发生时,衰退中的文化拒绝变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僵硬地抓住过时的观念不放;居统治地位的社会机构也不愿把他们的领导角色移交给新的文化力量。但是,他们将不可避免地继续衰退和瓦解,而上升的文化将继续上升,最终将担负起它的领导任务。随着这一转折点的逼进,认识到这种量的发展变化不可能被短期的政治活动所阻止,就给我们提供了对未来的最强有力的希望。”[6]这种带来“对未来的最强有力的希望”的文化是生态文化,一种新时代的文化[7]。

什么是生态文化?我们认为,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这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人民民主的社会制度;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化的结构,包括文化的三个主要层次:(1)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2)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3)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

3.生态文明时代文化建设的新任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

十八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论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3)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广大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4)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二)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实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完成新时代文化建设任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加强文化建设,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它的主要路径有四个方面。

1.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

按十八大的要求,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学习教育,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需要超越工业文明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以及摈弃“自然界没有价值”的观点,确立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

工业文明的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下,为了人的利益,主要为了资本增殖,不断地向自然进攻,拼命向自然索取和剥削,为了填不满的贪欲,发展了掠夺、滥用和浪费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以及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提出严重挑战。这是否认自然价值导致的结果。确认自然价值,对于超越工业文明社会,确立社会全面转型的价值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价值观的生态转向,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确立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

“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人与自然界和谐”为目标。它反对“自然与历史的对立”,主张“人和自然的统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8]这种“世界革命化”的历史使命是推动世界两大变革。他们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9]

我们要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的使命,并且明确要求: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0]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完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1]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提出了和谐世界这一重大国际倡议。“和谐世界”的内涵:(1)和谐世界,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之间相互信任、和睦相处,通过公平、有效的安全机制,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2)它是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主权平等,国际关系以法制和多边主义为基础,世界上的事务由各国协商解决。(3)它是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的进步,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4)它是开放的、包容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选择。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国际和平。我们的目标是,所有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所有民族的文化共同繁荣,所有的人民生活富足、幸福和康乐。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这就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它的制定和实施,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实现,是生态文明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步骤。

2.生态文明道德建设。

按十八大的要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从生态文化的角度,要加强环境伦理学建设。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是一门尊重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新的伦理学。它根据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建设和谐社会。

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特点是道德对象范围的扩大,从人与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因而,它认为需要改变两个决定性的概念和规范:(1)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从人和社会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要求对生命和自然界本身的关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英国生态学家A·莱奥波尔德提出,“当一种事情趋向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2)道德权利概念,必须从人和社会的利益,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确认生命和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而且,随着道德对象范围扩大,人的道德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的道德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和道德目标也随之变化,发展一种新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它提出人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恰当尊重和责任。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它从现在扩展到未来,顾及遥远的人类子孙后代与世界的未来;从区域扩展到全球,顾及全球范围的人类生存条件;从人际关系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它关心未来,关心自然,关心后代,关心整个生命世界。德国哲学家尤纳斯说:“人的行为已经涉及到整个地球,其后果影响到未来。因此,人类应当承担的义务亦应有同步的增长。我们大家都是人类集体行为的参与者,都是这一集体行为所带来的成果的受益者。现在,义务则要求我们自觉地节制自己的权力,减少我们的享受,为了那个未来的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的人类负责。”其目标不仅是使现在及未来的人类生活得好,而且是保护整个地球上人与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保护人类、生命和自然界。它从对生命和自然界价值的确认,到人类的新的责任的确认。它是一种新的伦理学。它的产生是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是人类道德进步、道德完善和道德成熟的表现。这是人类新生活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3.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按十八大的要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从生态文化的角度,要丰富人民的生态文化生活。

工业文明社会,依据物质第一主义的价值观,过分张扬金钱至上、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日本学者堺屋太一指出:“在工业社会里,一切受到人们称赞的事物,如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水平及勤劳等,都是和生产与消费更多的物质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消费更多的物资是好事’的美学意识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欲望’的伦理观念的总和。”[12]这种社会价值观认为,“充分享受丰富的物质即为美”,“增加或消费更多物质财富就是幸福”。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在发达国家形成高消费文化,或现代消费生活结构。

物质第一主义,不仅滋长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贪欲,加剧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而且损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抑制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其实,人的消费生活,物质足够就可,不必太多太好。生态文明社会崇尚简朴消费和绿色消费,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生态文化崇尚精神文化,当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时,人们不必为赚钱疲于奔命,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它从两方面为提高生活水平创造条件:一是放慢生活节奏;二是有时间丰富自已的社会生活、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放慢生活节奏,有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通过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或掌握一些基本的制造工艺,满足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渴望;有业余时间参与科学和艺术活动,体验自已的创造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通过生态旅游,到大自然里欣赏祖国秀美山川,大好河山美丽的景色,在娱乐和艺术欣赏中体验美感,实现审美追求;改变单调紧张的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追求和完善健康的心理生活,道德生活,以及信仰生活,例如,有些人基于对宗教的兴趣和热情,参与适当的宗教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家庭生活中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子女,享受天伦之乐;参与家务劳动,做饭炒菜、居屋装修、家俱修理、庭院种植、饲养和管理;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体验和发挥自已的创造能力,增添生活的许多乐趣。丰富的精神生活,不仅可以体验自已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获得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激发人的思想、意志和丰富的感情;启迪人的智慧、潜能和崇高的精神;在体验和发挥自已的创造能力中实现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且,它有利于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融洽,创造一种欢喜和谐的气氛,这也是完满和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生态文明崇尚精神文化生活,这是一种新的消费文化。它是比过度消费的生活更丰富和更高级的生活结构。它符合人类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要求,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而产生的。而且,它不仅更符合自然的本性,符合保护生态的要求,同时也更符合人的本性,符合人的需要,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因而这是一种有更高生活质量的新生活。

4.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按十八大的要求,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增强作为文化的生态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实力和竞争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向世界强国的必然选择。

创造“软实力”概念的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2013年4月29日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表《中国和俄罗斯不了解的软实力》一文,文章说:“《外交政策》1990年首次刊登我的文章《软实力》时,谁能想到中国或俄罗斯有朝一日会使用这个字眼?中国共产党2007年表示需要提升国家软实力。普京最近呼吁俄罗斯外交官更广泛地发挥软实力。然而,他们显然都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个目标。”[13]

他解释说:“实力就是影响他人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主要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胁迫、收买或者吸引……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凭借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外交政策。”按照这样的标准,他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根本不具备软实力。他在文章中说:“中国和俄罗斯错误地以为政府是软实力的主要工具。”他援引美国学者沈大伟《中国走向全球》一书说,“中国一掷千金开展魅力攻势、以提升自身软实力。西方援助受到制度或人权问题的约束,中国对非洲和拉美的援助项目却不受此类束缚。中国注重高调姿态。尽管费尽力气,但中国的投入只获得了有限的回报。”[13]

这是一种误解。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但是它以经济和国防等硬实力为基础。中国从来都理解和非常注重软实力的作用。2000多年前,中国提出“文化”概念时,文化指“文德教化”,是与硬实力“与武力镇压”相对应的一种软实力概念。300多年前,西方提出“文化”概念,Culture(文化)的意思是“耕种”、“栽培”。它的引伸,如农业(agriculture)、园艺(horticulture)、小麦改良(culture of wheat),等等。这是一种农业经济概念,硬实力概念。

1990年,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他认为,“软实力”主要指“文化”的力量。这是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所一贯强调的。

我们认为,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话语权”是重要的软实力。掌握话语权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主要路径,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中都是这样。例如,现在中国崛起,这已经是事实。有许多数字,比如,“中国制造”发展,全球制造业一半在中国,许多产品已占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进口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等等。虽然有许多可观的成就,但是,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仍然十分有限。因为,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的话语权支配,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中国不拥有世界话语权,没有这种起决定性作用的软实力。

我们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人民将创造生态文明的新世界。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升中国软实力,为中国拥有世界话语权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这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好时机。

2012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全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正在全面蓬勃兴起,中华民族可能率先开启走上生态文明的道路。这是一个大国真正崛起的新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崛起的中国以“中国道路”影响世界,创造新的世界话语权,形成生态文明的世界话语权。这是重启中华民族的世界话语权,并以生态文明之光引领世界潮流。这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二、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关键是确立文化建设的生态导向

所谓“生态导向”,是文化建设按“生态”方向,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发展,即中国语境中的“生态化”。“化”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周易·恒卦》彖传:“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所谓“化”,有“转化”或“教化”的意思,指事物向良性的前进方向发展,或进化。

(一)伦理道德建设的生态导向

自古以来,伦理学根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从公正和善恶的角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关于人类利益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研究,它用道德准则和规范调节与协调人类行为。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学说,完全取决于社会关系的性质,它的发展源泉和动力是由社会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并随着社会关系的性质发生变化而变化。它认为,世界上只有人有价值,因而只对人讲道德。伦理学的“伦”字,意思是人际关系,它不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伦理学是社会伦理学,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研究。它不涉及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关系。因为生命和自然界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是人类利用的对象,人无需对生命和自然界承担责任,无需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无需对自然讲道德。它认为,世界上只有人有价值,因而只对人讲道德。

工业文明的发展,遵循“人统治自然”的哲学,用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向大自然进攻,在对自然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严重损害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自然价值的严重透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表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提出严重挑战。学术界眼光敏锐的思想家认识到,这是人类行为过度损害生命和自然界的结果,需要提出环境伦理学问题,用新的伦理观念约束人对生命和自然界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环境伦理学是伦理道德生态导向的产物。20世纪中叶在伟大的环境保护运动中,它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西方环境伦理学有两种主要观点、四种主要派别。两种主要观点:其一,传统的泛道德主义。它试图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学向外延伸,及至子孙后代、非人类的动物、所有有感知能力的生命,甚至对整个自然界给予道德承认和保护。但是,这种对非人类的生命和自然界的普遍关心和道德承认,完全是因为这样做对人类自己有好处。这种观点认为,如果不涉及评价主体,那自然界没有价值可言,因为只是人有价值。其二,基于生态科学的、以生态为中心的环境整体主义。这种观点依据生态学关于所有生命形式具有相对性、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以及它们对光合作用等基本过程的依赖性,认为非人类的生物和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人类与生态规律的联合已成为头条戒律,生态学是一种伦理学。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这两种观点又有四个主要派别:新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学主要特点是道德对象范围的扩大,从人与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因而,它认为需要改变两个决定性的概念和规范:(1)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从人和社会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要求对生命和自然界本身的关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当一种事情趋向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2)道德权利概念,必须从人和社会的利益,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确认生命和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而且,随着道德对象范围扩大,人的道德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的道德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和道德目标也随之变化,发展一种新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这是伦理道德建设的生态导向。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导向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导向,在个人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发展了人统治自然的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由于它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在发展的价值目标上,它的社会责任缺失和自然责任缺失,出现了它的技术(经济)上成功,同时是社会公正上的失败以及生态上的失败,这样一种严重不和谐的局面。这是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决定的,应对社会和自然问题的挑战,新时代需要科学技术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化。

我们面临的问题虽然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但它不是要不要科学技术的问题,而是要怎样的科学技术,以及怎样应用科学技术的问题。它涉及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选择。我们认为,相对于上述分析,这里的关键是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具有生态保护的方向,即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化”:(1)科学价值观的转变,从以人统治自然为目标,过渡到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2)科学观的转变,从机械论的科学观发展为整体论的科学观;(3)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发明和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发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科学技术。

(三)文学艺术发展的生态导向

文学艺术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现代文学称为“人学”。它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爱情和死亡为永恒的主题。历代文学艺术家,用种种艺术形式塑造了无数不朽的艺术形象,成为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方面。这些艺术形象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以人为主题;虽然有时处于人与自然关系中,对人的感情和心理的表达与自然美景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是真正情境交融的,例如小说中写景,山水画以及和山水画一样美的诗词绝唱,许多是直接讴歌生命和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的,但是它总是以人为主题,是以人为目标的,是人学为主题的文学艺术。

生态文艺学是生态文化的文学艺术形式,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表示文学艺术的生态转向。依据生态学思维,文学艺术除了有人的目标外,还有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例如,环境文学为一种新的潮流,它不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由社会人际关系转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拓了一片文学艺术的新天地。

生态文艺学认为,创造美和利用美、审美和赏美,是人类的特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的生活和生存不能没有美。美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我们会为美所感动,为美的事物、美的思想和美的创造所感动表明了这点。对美的感知力,能为美所感动,这是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建造需要对美的感知力,它产生美的想法和美的思想,这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重要源泉。

“美”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追求。我们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为人类追求美提供服务。人是大自然的欣赏者,大自然是人获得快乐的对象。人从大自然获得的这种快乐,从大自然获得美的体验,以培养我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这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艺学的研究和实践,一方面要为保护自然美和生态美服务,为创造更多的美,为更好地审美、赏美和利用美服务;另一方面,要反对破坏美和创造丑的种种丑恶行为,以有助于调节这些不良行为,有助于我们在利用地球之美的同时,保护、创造和发展地球之美。

总之所有文化领域都有“生态化”的问题。

三、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落脚点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繁荣和发展生态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导向和决定性作用。

(一)发展生态文化的意义

工业文明的文化发展以“资本”为导向作用,向人类中心主义方向发展,在精神层次,建设人统治自然的文化思想体系;在制度层次,建设资本专制主义的制度,制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立、对抗和冲突的不断发展;在物质层次,建设人统治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制造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对立、对抗和冲突的不断发展。它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对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提出严峻挑战。

生态文化以人为本,向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发展生态文化的意义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向有利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解,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解,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生态方向发展。

1.生态文明精神层次建设的生态导向。

生态文化精神层次建设的生态化,主要是通过确立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摈弃现代文化的“反自然”的性质,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实现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如哲学、法学、伦理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的生态化。

2.生态文明制度层次建设的生态导向。

生态文化制度建设的生态化,主要是通过现代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从资本专制主义过渡到人民民主主义,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以及人与生物和自然界伙伴共同体。它要求改变工业文明社会不具有公平调节社会利益、不具有自觉的环境保护机制,而具有自发的两极分化机制、自发地破坏环境的机制的社会性质。生态文化的社会制度要求,实施公正和平等原则的制度化,人民民主原则的制度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原则的制度化,使社会具有自觉的保护所有公民,具有民主权利和利益平等的机制,具有自觉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机制,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3.生态文明物质层次建设的生态导向。

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建设,主要通过摈弃掠夺、浪费和破坏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界的智慧,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进行无废料生产,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既实现文化价值,为社会提供足够丰富的产品,又保护自然价值,实现人与自然“双蠃”。

(二)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

1.生态哲学建设。

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需要新的哲学。恩格斯指出:“只有那种最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最充分适应本世纪全世界的科学概念的哲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哲学。时代变了,哲学体系自然也随着变化。既然哲学是时代的精神结晶,是文化的活生生的灵魂,那么也迟早总有一天不仅从内部即内容上、而且从外部即从形式上触及和影响当代现实世界。现在哲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哲学,而世界则成为哲学的世界。现在哲学正在深入当代人的内心,使他们的心里,充满着爱和憎的感情。”

生态哲学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哲学。

(1)实现哲学世界观转变,确立一种有机论世界观。它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在这里,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也是主体,同样是存在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世界是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具有自组织、自调控、自己发展的性质,因而它朝有序和价值进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我们的有机世界,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比部分重要,事物的动力学来自整体而不是来自部分,即不是部分决定整体,而是整体决定部分。第三,有机世界虽然由部分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以整体性为主要特征,事物的关系和动态性比结构更重要,因而主张放弃首要次要之分,拒绝以什么为中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实现价值观转变,确立有机整体主义价值观。地球上不仅个人和团体有价值,而且要承认全人类的价值,承认子孙后代的价值;不仅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也有价值。它的价值观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人统治自然。它的本质是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它的目标是,通过人的解放和自然解放,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和解,建设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3)实现思维方式转变。工业文明的哲学强调分析性思维,特别是以线性非循环思维指导人类行为。新的思维方式是生态学思维,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非线性和循环的动态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思考和行动,认识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2.生态伦理学建设。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1994年成立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目前正在努力吸收环境伦理学的各个学派合理的内核,整合环境伦理的理论共识,传承中国环境伦理传统的智慧,进行各种学派的理论整合,把社会实践作为发展环境伦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建构自己统一的伦理范式,创造自己的理论、概念和话语体系,朝着建设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的方向发展,以期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生态文明服务。

3.生态经济学建设。

生态文明经济形态的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建设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或经济学原则与生态学原则相结合。它的主要特征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不仅仅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而且必须有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经济的主要原则是,遵从生态经济规律,实践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统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

建设循环经济。它与传统经济模式比较,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和优势:(1)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2)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蠃”发展。(3)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包括企业内部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和产业之间通过生态工业网络的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社区和整个社会通过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这是我们在经济建设中,解决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统筹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协调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14]。

建设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要求是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4]。

4.生态政治制度建设。

工业文明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资本专制主义是它的主要特征。资本的唯一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增殖资本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实现资本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它需要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这是资本的经济和政治的两个主要的根本属性。只要资本及其运行存在,马克思《资本论》揭示的资本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就存在和继续起作用。为了实现资本增殖,它必然不断加剧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同时不断加剧对自然价值的剥削;两种剥削同时进行彼此加强,导致工业文明社会的基本矛盾:人与人社会关系矛盾、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矛盾不断加剧和恶化,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报告强调保障人权和民主,提出建设“协商民主”制度,要求“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政策;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更加美化、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这是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生态文明的政治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未来生活的新期盼,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

生态文化的政治特征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民主主义。它的主要原则是公平,包括社会正义和环境正义。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民主主义,遵循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实现社会公平和环境公平,社会正义和自然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5.生态法学建设。

环境法学,或生态法学,是20世纪中叶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后产生的。工业文化时代没有提出“环境保护”概念,因而没有环境保护立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后,开始运用法制的力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

(1)环境保护立法。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它宣告:“联邦政府将与各州和地方政府以及有关的公共和私人团体进行合作,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措施——包括财政和技术上的援助,发展和增进一般福利,创造和保持人类与自然得以在一种建设性的和谐中生存的各种条件,实现当代美国人及子孙后代对于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的要求,这是联邦政府的一如既往的政策。”依据此法创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同时,开始生态保护立法,如《自然保护区法》(1966)、《原始风景河流法》(1968)等[15]15-16。

1967年,日本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实施以法律手段推行防治公害的对策和法律。

1978年,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环境保护基本法。宪法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管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和破坏自然资源”。这是资源保护的基本法。

1979年,我国制定《环境保护法》(试行);1989年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环境保护的综合法。依据此综合法,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污染和生态保护的单行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并制定一系列生态法,如《水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煤炭法》、《土地管理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单行法,如《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以及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等,已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2)什么是生态法学?自然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如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和国土整治法结合为一体,统称为“生态法”。它是调整在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和改善生态系统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们的研究和实践称为“生态法学。”它强调生态规律的作用,以生态学揭示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为基础,应用法律手段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生态价值的保护[15]41-43。

(3)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生态法学的使命。国家生态安全涉及国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多因素安全的综合,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大气环境系统保护;水源环境系统保护。

生态法的规定体现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动物和植物以及林木的国家意志,以及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基本思想。它的研究和实践,是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主要目标是:一要不断完善国家生态安全立法;二要加强生态保护执法,运用法律强制性力量,阻止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三要加强为资源环境系统保护制定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和预报系统,以及制定国家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实现国家生态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中国道路的重大举措。它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重启中华民族的世界话语权。这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6.加强生态文化产业建设。

生态文化产业是生态文化体系的重要方面,它的建设是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发展战略,要求“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生态文化产业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什么是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新的领域,是以生态为主题的、从事生态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生态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16]398。

生态文化产品,一方面,它具有文化产品的所有属性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具有保护自然生态的目标。例如,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研究成果,包括纸质和电子出版物和影视作品的出版和发行;又如,休闲娱乐、广播影视、旅游观光、体育健身、新闻出版、戏剧和文艺演出、博物展览、图书馆文化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它的主要特点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态化”,不仅要满足人的文化娱乐需求,而且注意保护自然生态、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苏祖荣教授认为,生态文化产品具有两重属性:第一,具有经营性或商业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面向市场,需要遵循价值规律,发挥价值规律在优化生态文化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中接受市场检验。第二,它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普适性的性质[16]399-400。第三,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它们作为社会生产的产品,具有社会性是没有疑问的;生态文化的有些产品,例如,蓝天白云,高山大川,海岸溪流,森林竹海,湖泊湿地,地质剖面,矿物晶体,沙漠荒原,等等,它们是自然物质生产的产物,当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成为人们欣赏娱乐的对象时,它成为文化产品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是两者的统一。

为生态文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态文化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产业,要加强它的发展和繁荣。

(2)加强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生态文化产业建设,它的努力方向是,满足人的文化需求,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求,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它的实现路径是,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原则和规律,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它的管理选择是,生态优先,国家政策和决策与人的活动一致,通过自然价值多样性、社会价值多样性、文化价值多样性管理的统一,实现生产文化产业经济的价值目标。在这里,生态文化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常常是有矛盾的,科学地认识、理解和正确处理这种矛盾,是生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

(3)生态文化产业建设案例:哈尼梯田的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2013年6月22日,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现实的情况常常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列入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名录,接踵而来的是国内外游客的涌入,旅游产业开发,结果是美丽受到损害,生态受到破坏。

哈尼梯田,美丽的家园。哈尼梯田,又称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元阳梯田的主要特点:一是面积大,形状各异的梯田连绵成片,每片面积多达上千亩;二是地势陡,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见梯田;三是级数多,最多的时候能在一面坡上开出3000多级阶梯;四是海拔高,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可以到达水稻生长的最高极限。同时,哈尼族人民发挥了巨大的天才和创造力,在大山上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已建成骨干沟渠4653条,其中,灌溉面积达50亩以上的有662条。条条沟渠如银色的腰带,将座座大山紧紧缠绕,大大小小沟渠中流下的山水截入沟内,这样就解决了梯田稻作的命脉——水利问题,自流浇灌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

梯田以传统有机农业的方式耕作,生产一种红米,是哈尼族人民种植了1300年历史的优良水稻品种。它生长于海拔在1800多米的北回归线上,天空的中子照射强烈,泉水泡田,红米矿物质丰富,富含抗癌的红色素,有益于人的健康,称为“红米”。一片广阔的土地,经过一千多年的开发利用,养育数十世代的子民,至今仍然如此美丽,生命如此茂盛,出产如此丰富,未来依然如此。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奇迹。

哈尼梯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哈尼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记者描述说,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奇特的梯田美景,小溪、清泉和瀑布,梯田、山寨和森林,构成独特的生态系统,一个美妙田园梦境,一年四季都非常美丽。它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来元阳参观梯田后,激动不已地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

哈尼梯田不仅养育数百万哈尼各族人民,而且养育千百万物种,有的是特有物种。随着游客大量涌入,资源消耗急剧增加,废弃物排放急剧增加,增加本地脆弱的生态系统的压力。人们担心它的美丽和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是有道理的。必须采取生态保护优先的开发政策,做到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实现保护。

哈尼梯田,旅游开发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史书《尚书》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今四川省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流域)已经开垦梯田,进行水稻耕作。自唐朝初年(1200年前)的哈尼族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定居下来并开垦大量梯田之后,梯田文化就成为整个哈尼族的灵魂,哈尼族先民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种植水稻,繁衍生生不息。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和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伟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哈尼梯田,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是千年的历史文化,是哈尼族人民的勇敢、智慧、不屈不挠创造精神的丰碑,成为中华民族的永恒的骄傲和荣耀!

哈尼村寨的后方,大都矗立着茂密的森林,它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它的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

哈尼的自然—文化结构是: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它作为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科学和文化意义。

元阳县共居一山的七个民族,大致是按海拔高低分层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坝区,多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峡谷区,多为壮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多为苗、瑶族居住;汉族多居住在城镇和公路沿线。这种多民族文化和谐聚集,历来保持优良的和谐共生的民族文化传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大量涌入,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文化,我国发达地区的都市文化,它们以完全不同的形式,进入传统的民族地区,是不是会对哈尼文化传统形成冲击,甚至损害文化多样性?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

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它的自然—社会—人文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始终要置于优先地位,保护措施的制定,尤其是落实必须始终得到保证,让这一灿烂明珠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

[3]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司马去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524-525.

[6]弗·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升起中的新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16-317.

[7]余谋昌.生态文化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4).

[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3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603.

[10]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

[1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12]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132.

[13]瑟夫·奈称中俄不懂软实力[N].参考消息,2013-05-03.

[14]解掁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求是,2003(13):53-55.

[15]陈茂云,马骧聪.生态法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6]苏祖荣.生态文化产业[A].廖福霖,等.生态文明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任浩明

作者:余谋昌

第三篇:以“面”带“点”

区域教育从优秀走向卓越,师资水平是关键。

区域师资水平高低,不在于“点”,而取决于“面”。

选若干苗子重点培养或许是容易的,但要整体提升区域师资水平,则非要有战略眼光和定力不可。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探索构建的“三方协同”卓越教师培训体系,就是以“面”带“点”的战略创新去追求卓越师资、成就卓越教育。

“短板”变“长板”

区域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关键是把“短板”变“长”。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泰州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形成了一批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的“泰”字头经验和做法,比如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的“泰州模式”。但是,面临“区域卓越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任,师资整体水平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2013年底,泰州市教育局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师资做过一次摸底。按照事業规模和课程开设需求,全市需要音体美专职教师3000余人,但实际上只有1985人,占比66%,兼职教师达34%。

“没有充足且合格的音体美教师,体育、美育如何能高质量;没有高质量的体育、美育,何谈卓越教育!”市教育局局长奚爱国感到沉甸甸的责任。

但大量补充专职教师是不现实的。

泰州的选择,是把兼职教师培训成合格乃至优秀的“复合型”教师。市教育局决定,用3-5年时间,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兼职教师轮训一遍,而且必须是有足够含金量的“专业培训”。这就要有强大的专业培训力量。“我们市教育局与南京师大泰州学院合作,以半脱产的形式,将每名学员培训近3个月。以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为主要培训内容,突出重点,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最终使每位兼职教师都达到‘三能一会’,即音乐教师能唱、能弹、能排和会教,美术教师能写、能画、能做和会教,体育教师能示范、能训练、能组织和会教。”市教育局副局长万琳说。

这不是简单的职后培训,而是兼职教师的“再塑”!

截至目前,他们共培训了拙批1000多名兼职教师,初步缓解了音体美教师结构性缺编的矛盾,有效提高了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学质量。

顾爱峰任教于一所农村学校——泰兴市老叶小学。“我校791名学生,体育专职老师才1人。我教六年级数学,2015年学校安排我兼职体育。开始时,我对体育的课标要求、课程内容等是一头雾水,我当时认为,体育就是让学生跑跑、跳跳,练练广播操、武术操,或自由组织游戏。”但经过10个星期的兼职教师培训,顾爱峰对体育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体育课对学生来说,不仅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还能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他的体育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比如篮球课,“自己之前不会打,怎样站位、运球、投篮等一窍不通,但现在这些都会了,而..也懂得了体育课要循序渐进、精讲精练,适时组织各种体育游戏,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他们的球感。”

兴化市周庄中心小学兼职美术教师夏莉,也同样经历了这样脱胎换骨的转变。“我以前以为美术课就是‘图画课’,让学生画画就好了。”经过培训,夏莉发现美术课还有那么多奥妙:不是让孩子简单画画,而是要让孩子懂得一幅美的作品美在哪里——构图、线条、比例等等,教学还要注意与生活联系,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她还懂得了如何激发学生去欣赏身边的美并创造美。

与许多年轻人一样,靖江市斜桥镇大觉小学教师夏旺清喜欢音乐,在师范学校上学时还在风琴比赛中拿过大奖。“但到乡村学校工作,却发现学校没有钢琴,仅有的一架风琴还破破烂烂。”20多年后,兼职教师培训让他重拾音乐梦。在泰州学院,他听到钢琴的妙音流出,自己的手指就“被一种深沉的魔力悄悄唤醒”,立刻“想以大地为琴,奏一首生命之歌”。他的教育激情下子被唤醒。以前他兼职音乐时,认为让学生把歌唱正确、唱出情感,再加些动作就OK了。现在他发现这些远远不够,应该让音乐像带给自己心灵抚慰一样带给学生精神的享受。以此为目标,他重新设计教学了《百鸟朝凤》的音乐欣赏课,这堂课还获得了斜桥镇教学比赛一等奖。

此外,泰州推出了乡村教师“领雁工程”和“助力工程”,加强对乡村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育。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建成6个市级(小学语文3个、数学2个、英语1个)、10个市(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培训时间1年,培训内容聚焦课堂教学和教科研等重点。同时,实施乡村校(园)长、乡村幼师“双基”跟岗培训。这样,乡村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就有了支撑性力量。

“短板”变“长板”,教育的后劲就足了。

以“互联网+”托起全员

泰州提升师资水平的另一个“筑基”之举,是建设 “泰州师说”网络培训课程,开展全员培训。

好的教师培训,应该面向每个老师,而且能吸引每个老师。如果能用好“互联网+”,这不只是梦想。

“泰州师说”于是乎诞生了

一般的“互联网+”教师培训,就是聚拢一批国内乃至世界先进的理念、案例,让教师去“追”。这样的培训缺乏亲近感。“泰州师说”则力图亲切地融入每个教师的专业生活。

首先要接地气。2014年,开发网络课程之前,市教育局联合江苏师范大学成立专题调研组,对全市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及培训需求摸底,“问需于师,以问题为导向”。在2500多份的有效问卷调查和9次座谈会材料分析的基础上,他们确定了当年急需开发的6门课程:立德树人、生命教育、教学自主、学法优化、翻转课堂、名师成长。此后的2015年及今年的网络课程开发,均坚持“先问需于师”的原则,这就保证了培训内容的适切性。比如2015年的“大阅读推进”“新媒体应用”“课题研究”“一位状元的成长故事”等,一看就是为泰州教师量身定制的。

其次要本土化。“泰州师说”,顾名思义是要由泰州的老师来说。每一门网络课程,主讲嘉宾既有国内知名教育专家、高校教授,也有泰州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代表洪宗礼(母语教育研究者)、蔡林森(洋思经验的创造者),同时请当地一线名师与专家进行现场对话,而观众均为当地中小学教师。这下就拉近了与当地教师的距离。

再次要有故事性。好的教师培训视频不能只有理论、思想的“独白”,还要有把思想之“盐”溶于“水”的实践案例和故事。“泰州师说”的每一课程模块,都要求有教学案例,所有主讲嘉宾都不拿稿子,娓娓道来,而且要适时讲故事,以经典故事阐述教育理念。这样理念就形象化了,就能入脑入心了。

最后要体系化。基于教师需求,同时要引导教师前进,网络培训不能只有快乐轻松,更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明确的培训目标。“泰州师说”2014年开发的6门课程,2015年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好课鉴赏、课例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等9门课程,今年将推出的教学创新、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家校合作、阅读经典、乡村教师的故事、泰微课制作与应用等9门课程,这些内容既是对当前教育改革重大问题的及时回应,同时又聚焦新时期教师新的基本素养。3期下来,教师急需补充的“职后素养”就基本补齐了。

这样的网络课程,才有魅力把教师们给“网”进来。

“‘泰州师说’有许多我们身边的教学骨干,是‘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对我们更有吸引力。”兴化市郎红坤老师说。

“‘泰州师说’说出了教师发展的方向、路径,说出了教师发展的理想境界。”姜堰区东桥中心小学校长沙华中就是在组织学校全体教师收看“泰州师说”的过程中,激发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激情,鼓励每个人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找到自己的课程”——他们命名为“师本课程”。如今,全校共构建了90多个“师本课程”。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冷玉斌老师则用“有趣、有料、有用”来形容“泰州师说”。比如“有趣”,主要表现在“戏剧化的结构”。“在我看来,每一轮‘师说,都是一场有主题、分场次的戏剧,将专家报告、团队对谈、一线讲述、现场互动等组织在一起,制作成类似‘实话实说’的节目,教师观看时的代人感很强,很有吸引力。”

“两年来,我们全市43000多名教师每年都积极参加‘泰州师说,网络课程资源学习,参培率100%,合格率在95%以上,实现了教师全员‘一年一训’的目标,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稳步提升作出重要贡献。”万琳说,今年“泰州师说”以“区域教师全员创新培训模式实践研究”为题已成功申报江苏省教研课题,今后将以课题的形式进一步提升、推广。

把“点睛”之笔写精神

“提升薄弱、面向全员”,把教师队伍的塔基、塔腰夯实了,自然要“瞄准高端”,把师资的塔尖擦亮。以“面”带“点”,“点”才能真正画龙点睛。

“卓越教师”(简称“卓培”)培养工程,就这么被“带”出来了。

“一名教师走向卓越,成名成家,主要靠个人的努力,但是,专家的指点、教育部门的培养、成长环境的创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万琳很清楚,教育行政部门不是要代替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成长,而是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土壤和适度施肥。

类似的“卓培”在全国遍地开花,泰州有何可说的呢?

“三方协同”培养机制:教育行政部门——泰州市教育局、专业支撑力量——江苏师范大学、需求方第一主体——中小学校深度携手。两年一个周期,采取高层次专家引领、高境界名校访学、高水平读书交流、高水平课堂研究“四高”策略。

这是一个真正的“协同”。以前教育局对教师培训项目的态度,是“人派出去了,我就不管了”,现在不同了,从每轮培训的开始直至结束,教育局都要全程参与,不仅要协调各方关系,提供经费支持,还要协助管理学员研修过程,比如教师培训需求的调研分析、陪伴学员走过研修的全过程。作为主抓“卓培”的教育行政领导,万琳和学员一起听专家报告、走进课堂并进行案例分析。学员孙雯清楚地记得:“去年夏天,我生病了,萬琳局长那么忙,知道后一天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帮我联系专家,每天都过问我的情况。”有这样的“陪伴”,学员们“不忍辜负期待”。

中小学校也不能当旁观者,而是要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派参训学员、提供研修现场。

这样,江苏师范大学提供的培训,就不能是“象牙塔”式的,而必须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中小学的实际需求设计研修方案。“我们作为教师培训的‘供给侧’,只能转变角色,走出象牙塔,走进教育田野;改变一味灌输式,提供更多的参与式、过程式培训;像医生学习,创新临床型培训,专家和教师一起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魏本亚说。教师培训的实践品格在此得到最大展现,他们组建的13个专家团队,就有7个是教学论方面的。

这样的“协同”就把三方的力量真正拧成了一股绳。

这是真正面向教育田野、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2015年,泰州市有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是“校本课程开发”,“卓培”就把这.主题作为重要内容。首轮学员46名,但他们研究课例100多个。泰州市实验小学校长丁正后在培训中提出,学校想开展国学教育,但遇到很多困难;江苏师范大学很快派专家团队到学校现场帮助解决问题。第2轮培训更是明确提出,根据每位“卓培”对象的研究选题,组成若干主题工作坊,每个主题工作坊确立2-3个基地学校;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开展主题系列研修活动。

这是充满书香的培训。不愿读大书,不能成大师。“卓培”不是以大师为目标,但要走向卓越,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高水平的读书交流是“卓培”的四大内容之.。所谓“高水平”,是指不但要读经典,而且要撰写有质量的读书报告,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交流。“经过‘卓培’,我读书的方向更加精准了,开始钻进《教学勇气》等大部头,个人的教学风格也更明晰了。”丁正后的“读书经”在学员中有相当的代表性。泰州实验学校校长曹文兵说:“听从专家的指导,我恶补式阅读了一大批关于‘幸福教育’的书刊和一批关于‘课程建设’的专著,不仅自己读,还推荐给学校老师们读,并开辟‘百草园论坛’深入研讨学习体会。”

这是提升每个学员“教育境界”的培训。有境界方可达“卓越”。“两年的‘卓培’促使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教学主张:从‘在乐中学’变为‘始于快乐,终于智慧’。”孙雯如是说。黄桥初中校长陆海军也感触颇深:“‘卓培’带给我最大的变化就是使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厘清和升华。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过去这个理念主要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在培训中,我明白了办学理念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工作的成效都要用是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是否违背办学理念来检验。我返校后即召开班子成员会、教代会讨论办学理念,促使全体教职工形成共识。”

目前,泰州已开展了两轮“卓培”,学员100余人,他们承担国家级课题13项、省级课题100多项,其中许多人被评为特级教师,有的在省内外已小有名气。

另外,借鉴“卓培”经验,泰州又推出了特级后备人才混合式研修,也是以两年为培训周期,采用高校专家、本地名师“双导师”制,聚焦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以学科为单位,以名师为引领,打造集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成长共同体。据有关调查,2015年,他们的名师工作室发展指数和活跃度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

“卓培”正搅动泰州教育的一江春水,开始为泰州教育“点睛”。

作者:赖配根

上一篇:花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哲学智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