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论文范文

2022-05-08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文化视野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法治文化是法治和文化两个词汇的结合,从方法论意义上来看,应该是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法治这个现象,因此对法治的研究应该重视法治的文化特征。西方法治是基于其特定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中国的法治建设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传统,所以我们应该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多样性法律文化走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在规范与观念的互动中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第一篇:文化视野论文范文

文化视野中的教师

书 名:《制度下的教师文化》

作 者:周海玲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装 帧:平装

出版日期:2006年7月

页数:220页

定价:31.00元

作者简介:

周海玲,女,1969年出生,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教师管理。曾发表多篇论文,目前主持的项目为: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提升教师文化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某学校个案研究》,参与的项目为: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科研项目《高校教育质量社会评估的理论与实证》。

《制度下的教师文化》以叙事的方法,叙述了相关个案学校的故事,深描出这些故事背后的教师文化。作者认为,理解教师文化是提升教师文化、加强主流文化传递的重要途径。全书以制度文化与教师文化的差异为对比框架,围绕理解教师文化这一主题,分四章进行诠释。第一章,作者界定了教师文化的概念,分析了用叙事方法研究教师文化所具有的优势;第二章,作者用叙事的方法比较了G高中与上海市一所示范性高中Q中学的情况,说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形成不同教师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背景的角度来理解教师文化的独特性;第三章和第四章,作者刻画了教师文化在课堂教学和教师人际交往方面的具体表现,分析了教师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差异,从制度文化与教师文化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教师文化的形成。最后,在理解教师文化的基础上,作者在结语部分提出,以校本培训方式加强教师合作、进一步改善组织中的教师交往是提升教师文化的有效途径。

《制度下的教师文化》精彩片断赏析:

选段一:(“第一章“绪论”中“文化及教师文化的概念”)

教师文化是指教师主体价值体系,它的存在是以社会价值体系的存在为参照的,教师文化是社会与教师文化关系中的文化,要理解教师文化必须理解教师文化与社会规范的关系,从社会规范与教师文化的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中考察教师文化。这样,既可以使我们检查教师文化受到支持或受到制约的复杂方式,又可以看出教师文化如何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中起作用。总之,在社会制度与教师文化的关系中研究教师文化,能进一步了解二者互动的关系。

笔者感悟:教师文化的塑造离不开教师主体,它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改造时所形成的价值规范体系。教师文化的存在也离不开社会环境,它要参照为社会权力和秩序结构服务的社会价值体系。教师文化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背景等社会因素与教师这一职业主体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教师主动吸纳社会上共同存在的有意义的符号系统的结果。教师在反映社会需求的社会价值体系中是受动的,他受到社会价值体系的制约,而在反映主体追求的主体价值体系中,他又是主动的和积极的,他可以领会、认同、内化社会角色规定,又可以对之进行重新解释,甚至形成相反的观点。因此,这两种价值体系不是完全一致的。在研究教师文化时,应把它放到社会制度与教师文化的关系中去研究,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教师文化,从一个更高的纬度来找到支持和制约教师文化的各种因素,也可以综合地看待教师文化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选段二:(第一章“绪论”中“关于方法论的思考”)

叙事方法属于解释范式,它秉承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假设,遵循开放式的主客位互动立场,坚持用多角度的、动态的方式来探求被表层现象所遮盖着的真相,因此,叙事方法的成果不是主观偏见下的虚假认识,它同样是可靠的。

笔者感悟:“解释主义范式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材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具体行为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在研究人文现象时,人不能完全保持客观性和中立性,在研究人文现象时,不应像定量研究那样把人的情感排除在研究之外,而应该承认人的存在。这也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解释某一现象,但是情感因素的存在必然会给研究带来误差。为了减少这种误差,在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措施排除主观偏见和任意性,如保持主客互动,收集多种声音,形成关于对象的全面立体的认识,这样研究可以尽可能客观和中立,从而能更充分地了解事物,更正确地理解事物。解释主义范式是科学的,不过它的科学性不是强调其结论的可推广性,而是使人更真切、更深刻地理解人的本质。

选段三:(第二章“学校:展示教师文化的平台”中的“学校管理”)

为了保证学校生活的有序,时间控制是必要的a然而,对于这种正课时间、非正课时间都十分严格的时间控制,有些教师是有意见的。老师说,学生不会故意不遵守时间规定,有时学生正商量问题的时候,下自习的铃声响了。这个时候他们耽误了一会儿,是很正常的事。不过按学校规定,到关门时间,楼门都要锁上,学生无法回宿舍睡觉。尽管对学校的时间规定不尽满意,但是一旦学校明确提出要求,老师们还是要遵守的。

笔者感悟:学校通过制定严格的时间制度来管理学校的军事化管理方式有其合理性,这种管理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严格控制来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然而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期,他们需要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去休息、娱乐、与同学交往,劳逸结合才能提高效率。这种军事化的时间管理限制了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力,在这种制度下学生只能机械式地服从学校的时间规定,机械地按照学校的规定去行事,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

在这种军事化的时间管理制度下,教师和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中介是强制性的纪律。这是与教师的本意相违背的,会使他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超越应有的距离,致使师生沟通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其实,处于监视地位的老师同样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因为在监视学生的同时,他们本应用来学习思考的时间也被用来“陪伴”学生而不能实现自我发展。即使教师心里不愿意接受这种制度,但在学校制度的压制下,他们还是会认真执行。这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学校文化对教师文化的深刻影响。

选段四: (第三章“课堂教学:教师文化的展示”中“《项链》等的诠释取向:人文价值观的弘扬,多元理解的失落”)

有这样的教学大纲,有这样的教材,有这样的教学参考书,即便教师本人不认同“政治化”的诠释方式,但他在讲解文章时也不得不照政治化的处方“抓药”。比如,尽管老师认为《雨中登泰山》的松树描写,“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但教参明示,这些描写“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尽管老师不满意把泰山上的松树当做在“逆境”中“奋斗”、“自豪”的政治生物,也不

能擅自更改答案。

笔者感悟:教学大纲实际上是规定教学工作的一个纲要性文件,它不仅清晰精确地规定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而且也对教学顺序作出安排,它甚至还决定着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也就是说,它暗示着教师要按照它的思路去教学。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上课时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

因此,当语文教学大纲遵循政治解读模式时,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揭示课的政治意义,而不是去体会丰富复杂的人性,这是跟文学的本意相违背的,也是跟语文的学科性质相违背的。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它是与文学情境紧密相连的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一个主观性和开放性很强的学科。不同的教师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经历、价值观和知识水平,这些因素会影响教师们对同一语文内容的理解,他们可能会采取政治化价值取向、诠释性价值取向或技术工具性价值取向,不一而足。不过教师对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并不一定与大纲的解读模式相一致。

选段五:(第四章“教师交往:教师文化的另一种展示”中“班级内的人际关系”)

学校并没有制定性别规范以指导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是普遍有明确的性别角色意识,他们根据这种性别角色意识评价、指导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这说明教师文化中还具有非制度规范性的内容。许多老师认为,在小学女生比男生学习好,到了高中,男生比女生学习好,其原因是女生听话、认真,做事仔细,男生上学时正贪玩,不知道学习,而且马虎,所以小学时男生比女生学得差,但总体上是男生比女生更有潜力。

笔者感悟:学校作为一个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机构。它的目标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它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必然要求教师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上不分性别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教师们还会受其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如女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男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女生听话,男生调皮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会有明确的性别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在侧重于形象思维开发的小学阶段,教师一般比较喜欢女生,但到了中学阶段,老师就会认为男生在理科方面更有优势,有潜力。在重理轻文的背景下,教师就比较偏爱男生。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就会不自觉地传递性别差异的观念,如传递并加强数学对男生更重要的错误信念、鼓励女生的计算能力及男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制造课堂中两性不平等的机会,使女生参与度降低。

选段六:(第四章“教师交往:教师文化的另一种展示”中“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往”)

按照学校的安排,公开课后是教研会。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只能强制规定教师的教研活动要以公开课、集体评课这一形式进行,但却难以强制教师的讲课、评课达到何种质量,也就是说,学校只能从形式上保证教师具有合作的机会,能否真正地实现合作,还要看教师怎么对待学校所提供的合作机会。如果讲课人没有高度的合作意识,把公开课当做仅与自己个人有关的独立活动,评课活动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讲课人如果本着研讨的目的去讲,就会对公开课投入很多精力,评课时大家可说的东西就多,对大家的启发也大;如果讲课讲得跟平时差不多,评课也只能老生常谈。”

笔者感悟:公开课一般都是教师的精心之作,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授课水平。学校重视公开课,他们认为通过公开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教师也重视公开课,他们认为公开课给他们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好机会;但是,他们在组织准备并实施公开课时,有时并没有深挖公开课的实际价值和质量。如果讲课教师没有理解学校布置公开课的目的,公开课就变成经过教师反复演练准备了很长时间的作秀课,这种课只适合表演,并不适合实际教学,这就使得以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为目的的公开课变得没有推广价值。另外,由于不同年级的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师在对知识背景不熟悉的情况下去听一节课,也只能是去看热闹,而难以看出门道。面对学校的强制,他们也会采取消极的抵抗措施。

公开课脱离了教师的教学实际,教师们在听课时,从课上学不到对他们有借鉴价值的东西,在评课时也只能用一些套话去评,使得评课也变成了走秀课。这种公开课和集体评课并不能达到促进教学发展的目的。

选段七:(第四章“教师交往:教师文化的另一种展示”中“教师与行政人员的交往”)

教师们对备课规定意见最大。教务处规定,“由教务处组织的教案检查或抽查,各年级不得缺人,每缺一人次扣罚2分,被检查的教案一般不得缺课时,不得备连堂课(或通课),每发现一次扣0.5分”。教师们认为教务处的规定过于刻板、形式化,按教务处的规定去做只能是浪费时间,妨碍教师去做真正有益于教学的事。张老师说:“教书教了很多年了,教材也好,备课内容也好,早都熟得不得了,备课所要做的就是补充一些内容,找找教学的新角度而已。其实只要看一看内容,再在脑子里理出一条思路就行了。可按教务处的规定,你必须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一项项写出来。教务处不让用旧教案,所以你每年都得抄一遍教案。”

笔者感悟:在中小学管理中,备课一直是教学规章制度中最重要的一条。写好每一堂课的教案也就成为教师的必要工作,为了确保教师的教案量,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学校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通过写教案可以对教师进行程序化管理,有利于新老教师及同年级教师共同切磋,可以辅助教学,有利于青年教师尽快了解课堂教学过程、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很快地熟悉教材从而站稳讲台。

但是,对老教师来说,写教案是费时又费力的事情。为了应付学校的教案检查,他们要低效率重复工作,这样的工作状态造成三种资源的浪费:可用于教学辅导的时间、教师的教学创新智慧、可节省的办公用品。对新教师来说,如果一切都按教案进行,他们就会被教案所束缚,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新思维被禁锢;在上课的时候,新教师就会想尽办法去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教案思路去思考,遏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教案只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因此,学校不必像老师要求学生做作业那样,强制要求教师按时按量写教案,而应采取更机动灵活的措施要求教师进行案例写作。

选段八:(“结语”中的“基于校本培训的教师合作与和谐交往”)

教师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个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可以促进公共理论与实践的合作。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不与他人合作,教师个体通过直接实践形成个人理论和公共理论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是站在他人肩膀的高度上学习个人理论和公共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一般来说,其起点比个人实践活动的起点高,效果也比个人实践形式的效果好。

笔者感悟:教师喜欢独立决策,这样可以给他们一种成就感。其实这种独立性只能说明教师工作的一些主客观条件是独立的,并不是说教师工作只是单枪匹马的作战,教师也需要与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合作。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理论又包括个人理论与公共理论。其中,个人理论包括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等,这些理论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能靠感悟和体会来传达,要传递这种知识只能通过师徒制形式,这要求教师间要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公共理论是一种普遍性较强的理论,教师个体的公共理论只是某层次的经验的理论,如果教师个体相互学习“经验性理论”,有助于教师总结出更高层次的抽象理论,也有助于教师将抽象理论与具体经验联系起来,实现具体与抽象、一般与特殊、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作者认为,教师文化就是蕴含在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主体价值规范体系,是教师教育生活的“意义”网络。教师主体的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不可能总是一致的,主体既可能领会、认同、积极内化社会角色规定,也可能对之重新释义,甚至形成与这些角色要求相反的价值观念。教师文化是不可直接观察的,比较适合用叙事的方法去研究。因为叙事把握了文化的深描特点,不同的人可根据自己的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教师文化并实现共鸣;叙事法把握了文化的继承与超越的特点,便于沟通教师文化的现实与理想,用叙事方法研究教师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谢明辉

作者:徐淑琴

第二篇:文化视野下构建法治文化的路径研究

摘 要:法治文化是法治和文化两个词汇的结合,从方法论意义上来看,应该是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法治这个现象,因此对法治的研究应该重视法治的文化特征。西方法治是基于其特定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中国的法治建设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传统,所以我们应该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多样性法律文化走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在规范与观念的互动中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关键词:文化;法治文化;构建路径

什么是文化?一般认为学界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正如克莱德.克鲁克洪在1951年发表的《文化的研究》,他在其中搜集了100多种有关文化的定义。面对林林总总的文化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可以分成2至3个明显不同的层次,一是广义的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一切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以辞海为代表,二是狭义的文化观,同样以辞海为代表,认为文化就是指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三是最狭义的文化观,认为文化仅仅就是社会意识形态。但是,笔者认为,上述三种文化观的区分仅仅是对文化概念外延意义上的区分,对于文化的概念纷繁不一,其中却有着两点共识:众多的学者无论如何论证文化是否包含物质财富、制度、组织、机构,唯一不曾争议的是文化的核心层——观念体系;同时,大家也都承認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就法治文化而言,法治的观念意识是核心层次,在这种观念意识指引下发展出来的社会组织及其结构,规范制度是规范层次,最后,法治文化的表层物质层次是什么呢?有学者认为是有关法治的象征意义的物,例如,法官的法袍、法槌等等具体的物。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因为这个层面的外延界定并不能把法治文化和类似概念——法律文化相区别开来。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换种思路。法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人类主体而言,到底改造的对象是什么?笔者认为改造的是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法治是同人治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认识到人治的种种弊端之后选择的一种新的社会治理观念与方式,在法治观念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出一套不同于人治社会的规范制度体系,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法治文化应该只包含核心的观念层次与浅层的规范层次,它没有表层的物质层次。正如联合国遗产委员会把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法治文化正是这样一种非物质文化。

因此,如果从文化的视角来给法治进行界定,它应该是这样的两个层面:一是一整套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规范、制度以及对它们的普遍遵从;二是这一整套规范和制度所体现出的价值、理念以及普遍认同。[2]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路径选择

作为文化的法治,就必然带有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在针对法治这个特殊的文化现象来看,文化的传承性和融合性是在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给予重视的。

从众多学者对西方“法治”考察的研究中,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西方的“法治”的发生是有着其特殊的土壤的,也是根植于其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的。正是因为文艺复兴对西方传统的再审视,引导着西方走上了现代法治之路。众多的研究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法治发生的全景图。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要求破除封建主义对自由市场的束缚;其次,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自由思想的解放,思想上的解放既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产生发展的结果,也是催生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革命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不会凭空产生,思想家们从古希腊古罗马那里找到了传统,然后根据现实的要求进行了改造。可以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解体了传统的家族宗族的社会结构,催生了市民社会的生成,这是法治产生的外部环境因素;市民社会中摆脱了家族束缚的个体自由意识的觉醒,为法治的产生提供了内生的动力;对古希腊古罗马城邦时期自由传统的继承则成为法治产生的着力点和力量源泉。因此,文化的传承在西方现代法治的生成过程中是产生了巨大作用力的。而我国并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而是直接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跨越式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具备了法治发生的外部环境和内生要求,但是却缺乏自由主义的传统。于是学者们纷纷论证法治的本土资源的重要性,认为应该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对西方法治进行本土化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之路。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在革命实践中对理想的选择也必将是人类的共同归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现实与理想相融合的实践探索,中国模式在21世纪的伟大成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相结合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也必然是在传承中融合,它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以法治价值为纽带的融合与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马克思为引领,这样才能指导法治文化建设的方向;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这样才能让人们从内心找到遵从法治的力量源泉,真正有效的实施依法之治;而在把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法治价值的纽带作用就能够凸显出来。法治的价值分为目标价值和内涵价值,在众多批判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的研究中,往往没有区分这两种价值,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鼓吹的“普世价值”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故意混淆两者的区别。法治的目标价值是指的法治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的价值;内涵价值是指这些目标价值在现实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表征。关于前者,虽然学界仍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外延界定,但是并不存在大的分歧,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张文显教授总结的十个目标价值。但是关于后者,它既是法治目标价值在实践中的表征,也是通往目标价值的路径表述,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意识形态,决定了我们在法治建设上不可能是相同的道路,因此法治价值内涵也必然不同于西方“法治”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因此,无论是从文化的传承性与融合性的特点来看,还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最终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必将走一条在传承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的开创性道路。
三、在法律与文化的互动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从本文前述的法治文化的概念结构来看,法治文化分为规范层次和观念层次,只有当这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征体现出和谐一致时,才能使文化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量,一旦两者因为某些原因表现出不一致,导致张力的出现,就会相互抵消以致于无法发挥出法治应有的作用。例如,清末民初的立宪尝试,《钦定宪法大纲》虽然从制度层面上确定了议会这个组织机构,但是又舍不得放弃皇权的“千秋万代”;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表层意义上建立了更为完备的议会与责任内阁制度,但是却“因人设法,没有分权和制衡,基本特征上与宪法的特征不符,它追求和体现了一权独大,只是该一权从皇帝转到了议会而已”;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一元的权力观念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决定了革命党人的立宪尝试仅仅只是名义制宪而最终导致了立宪的失败,陷入追求一元权力的军阀混战。[4]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孙中山先生要坚持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的路线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法治文化概念的两个层面来考察,一方面,观念层面孕育着规范层面,正如本文所述,现代法治的产生“它们的产生和形成依赖于社会内在力量的生成。换句话讲,主要依赖于其自身传统社会文明成果的积累,是一个‘内生’的过程。”[3]没有一定的观念层次的酝酿与成熟,孕育不出规范层面的法治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反过来,规范层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观念层次的发展,制度规范在依靠了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与后盾之后,具有非常强烈的指引作用,它靠国家机器的暴力的强制指引,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进而通过行为固化人们的思想,从而形成一定的观念定式,久而久之成为一定的文化思维方式。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法治文化两个层面的互动关系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方面加强观念层面的法治文化建设,整合西方法治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注入到社會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通过加强教育与宣传,使这些观念层面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培育深厚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土壤,当然这个过程会比较的漫长;另一方面通过规范与制度建设引领观念层面的生成,用“正义”的法律作人们价值观的导向,通过良好的制度建设“倒逼”观念层面的建设,以加速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制度层面的建设上我们成绩斐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规范意义上的制度落实,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去推动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进头脑,进人心”,真正实现“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新时代。
[ 参 考 文 献 ]

[1]眭鸿明.论法治文化[A].法制现代化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李瑜青.法律与文化互动的三点思考[A].法律社会学评论[C].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3]张波.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01(11).

[4]陈晓枫.法律文化,显型、隐型及结构析论[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6).

作者:李珂

第三篇:文化哲学视野下的法律文化探讨

摘 要:法律文化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它影响人、制约人,并深入人的行为方式,作为文化的一种,暗含着哲学的理论内涵。文章从文化哲学的视野下探讨了法律文化的内涵、法律文化的特征,以及多元化法律文化的哲学依据、表现和应有的态度。

关键词:文化 文化哲学 法律文化

一、法律文化的内涵

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把文化分为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文化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按照他的理解,显型的法律文化的体现是法律制度、法律设施、法律组织机构等,而法律思想、法律心理和法律意识就是法律文化隐型的体现。

张文显教授在他的《法理学》一书中这样解释,“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国家政权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及理论学说的复合有机体。”

张中秋教授这样认为:法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表现出来,并在精神上和原则上引导或制约它们发展的一般观念及价值系统。它内在于思想、制度、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通过它们体现出来。

付子堂教授这样定义法律文化:“法律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律和法律想像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以及由此产生的与法律活动相关的器物的全部内容。”

从以上的各种表述中可以明确:“法律文化是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创造的,内隐在法律理论、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当中并通过人们的观念、习惯、心理等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法律因素的总和。法律文化中蕴涵着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民族习性、民族心理与传统和习惯,是人们对法律的情感、理解和需求的某种行为模式的沉淀。”

二、文化哲学中法律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内涵的生存方式,是代表着人的生存的自由维度的价值规范体系;文化还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在这几种中的精神文化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它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集中体现了人的活动的超越性和创造性,而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外显与体现。法律文化作为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层次,它本身暗含着一种哲学的理论内涵。

首先,法律文化是抽象性、静态性、超主体性的结构。法律条文、法律制度、法律设施等都是法律文化的表现形式。对于法律文化的静态理解:社会制度是传播与演化文化的真正要素,它以人类生活为基础,也以人类的文明为基础。人们在社会的交往中产生了需要—合理的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断的促进法律文化制度化、体系化,同时,这些制度化、法律化的东西折射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古代的宗法关系蕴含了宗族的礼制文化;西方的契约法律制度再现了理性主义文化和自然主义文化的结合。

其次,文化是人创造的,因而它具有主体性、内在性的特征。法律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并获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法律文化所包含的法律观念、法律心理、法律习惯等内容体现它的主体性。衣俊卿认为可以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下对文化从本体上加以理解:文化不在于与经济、政治、科技、自然活动领域或其他具体对象相并列的一个具体的对象,文化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它影响人、制约人、左右人的行为方式的深层的、机理性的的东西。因而,法律文化中的法律意识体现了人们在感性与理性过程中对法律现象的不同认识阶段。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以及法律习惯又通过意识和文化的教化内化在人的思想深处,形成一种文化积淀。

再次,法律文化蕴含着逻辑的动与静的统一。文化具有内在的自由和创造性,是一种生命的活动的过程,它不但是物化的成果和产品,也是沉淀在人的意识中的深层的心理结构和对象划的规范。文化所代表的人对自然的超越的维度或者是自由和创造的维度是人的特殊的生存基础。人们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文化创造,人们总是不断地更新、超越、重建已有的文化样态。因此法律文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人们应该在律动中把握法律文化的精神和内涵。

三、多元化的法律文化的哲学依据和表现

哲学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哲学也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模式表现出来,因此,不同的文化精神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哲学的形态。一个社会的文化模式总是以内在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每一个体的行为,给人们的行为提供根据和意义。人的生存的深层维度就是文化模式的内化。大体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多元化法律文化的哲学依据。

首先,哲学是人类的理性事业的一部分,它不但具备通性的特征,同时,它也具备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其实这也是某种文化内涵的哲学表现,这种哲学表达了某个地区或某个民族或某个时代的文化生存模式,特定的文化内涵总是不自觉的影响哲学的视野,而哲学也会规定着某种文化的模式,因此,不同的文化的本质都可以在哲学中找到答案和解释。每一种文化都有一定的类型,而这种类型是群体的、历史的参与的结果。群体的参与形成了某种特定的文化的共同体,而这个共同体又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方式的制约,所以,不同的文化结构会出现多元化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社会群体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所体现的心理不同,法律在也会形成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有奴隶制时期的法律文化的模式、封建时期的法律文化的模式,以及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律文化的模式。

其次,同一个时代的法律文化由于民族和地域的特征,也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和风格。由于实践的主体具有不同的心理、不同的语言等,法律文化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在封建主义时期,西方的的法律文化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而中国的法律文化呈现了人文主义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法律文化还呈现民族的特征。这种民族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的人组成的共同体。他们的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被某种民族心理主导和支配着。在他们的法律文化的灵魂中形成一种稳定的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巨大的惯性。这种深层的表现及法律观念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最后,中国的法律文化面对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因此,各种差异下的法律文化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冲突。西方的法律文化的产生是一个内生的过程,是自身社会文明的成果。中国的法律文化是一种后发式的混合,这种混合既有外在的动力也有内在的动力,这种模式中包括传统的法律文化、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从法律文化的全球化中可以发现这种冲突就是把特定时空中的其他法律价值的东西从人们的思想中剔除,使得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化的支配结构中变成一种单一的理想维度。还有就是哪一种文化是采用的标准、哪一种文化是根基和基础。这都是法律文化所面临的全球化境遇中的挑战。面对着这样的境遇,我们中国的法律文化应该坚持几个方面的态度:

首先,强调自己的主体性,不能出现自己的文化任人宰割的现象。其次,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借鉴西方的法律文化中的精华之处,法律文化本身是一个与价值相关的体系,因此,也要采取审视的态度,要在西方的法律文化的主体中来理解西方的法律文化,而不是把它当做一个简单的客体。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弘扬传统的道德、个人的德行和人性的发展,同时要剔除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中对自然需求的物欲观念。我们也应该在法律文化中强调幸福、自由、和人的主体性,使之回归人的心灵深处。我们应该在科学与人本的两种价值中使法律文化走向多元化,使法律文化呈现出健康与和谐的发展方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E040)]

参考文献:

1.张中秋著.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M].法律出版社,2003

2.刘作翔著.法律文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9

3.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1997

4.韓冰.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构建(下)——从中国法律文化的现状谈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构建[J].前沿,2005(3)

5.赵丽敏.论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J].许昌学院学报,2005(3)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责编:贾伟)

作者:郑英伟

上一篇:小水电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陶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