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周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杂居区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现代化与民族性协同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盆周山区汉苗杂居区苗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民族整体存在与个体生存之道的角度指出该地域学校教育发展的对策。

第一篇:周文化论文范文

从《诗经》中的宴饮诗看周文化的变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宴饮诗,又称燕飨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类诗歌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周代初年至周代晚期的社会面貌,也比较充分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礼乐文明,堪称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文章从《诗经》中宴饮诗的分类与变化简要阐述了周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周文化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宴饮诗又被称为燕飨诗,常常用以描写古代君臣之间、同宗族亲、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欢畅宴饮场景的诗歌,是《诗经》中十分重要的一类诗体。而宴饮诗的形成与发展,不但表现了族人之间感情的友好欢洽,还体现了周代贵族之间的等级礼仪秩序,同时,它也是西周在礼乐文化精神上的发展与变迁过程的展示。《诗经》中宴饮诗的代表作品有:《瓠叶》《頍弁》《湛露》《行苇》《鱼丽》《南有嘉鱼》《鱼藻》《宾之初筵》《蓼萧》《菁菁者莪》《鹿鸣》《伐木》《彤弓》等,它们都体现了周人笃信友谊、崇尚亲情、重视等级、提倡礼乐的精神意识和价值取向。

从《诗经》宴饮诗的分类看周文化

笔者粗浅认为,《诗经》中周朝时期的宴饮诗大致可以简要分为平民宴饮与贵族宴饮两大类来探讨。其中描写普通百姓宴饮生活的诗大多平实且真诚。例如在《小雅·伐木》这首亲友欢聚的宴饮诗中,作者用了“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和“既有肥牡,宁适不来,微我有咎”这两个生动的句子来展现出当时宴饮时和谐、热情、美好的场景。其中主人家用美酒和肥羊来宴请长辈叔舅等亲属,以促进家庭成员的感情交流,作为友好和睦家庭的一种手段。这种较为普通的家庭宴饮,表现的是周代底层劳动人民间的宴会相处情况。

而在大雅、小雅里描写周代贵族与奴隶主宴饮的诗歌,是仅次于祭祀诗而占有很大数量的一类诗体,在这些诗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奴隶主们经常纵情声色、沉迷吃喝玩乐,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他们为了粉饰太平,和睦亲友,时不时地大规模举行宴会。而《诗经》中体现贵族宴饮乐趣的那些诗,从《小雅·鱼藻》中周天子“王在在镐,岂乐饮酒”到《南山有台》贵族燕飨宾客都有所描绘,足可见其存在的普遍性。《小雅·鱼丽》中有几个句子则表明用于宴饮时的酒是“旨且多”的,菜是“维其嘉矣””维其时矣”“物其多矣”,由此可见酒宴的丰盛程度与贵族们对于宴饮相聚的重视程度。且描写达官贵族宴请的诗大多都是满汉全席、觥筹交错,宾主之间互相酬答的礼节都要比平民更加周到,这些都在《诗经小雅》中充分得到了体现。

从《诗经》宴饮诗演变看周文化变迁

《诗经》中所收录的宴饮诗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变,并折射出当时礼乐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小雅·楚茨》是一首祭祀祖先祭祀神灵的乐歌,诗中所描绘的祭祀全过程,周详而完备,热闹非凡但又井然有序。从祭祀神灵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到祭祀完毕之后的宴饮之乐,都详细具体地体现了周代这些大型祭祀活动时的仪制与风貌。在读这首诗时,其中有一幅景象讓人记忆深刻,大致是一场宗族合宴,它再现了一幅宗族和睦的盛华图景。“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这里的“献”一词的意思是主人在劝宾客们饮酒,而“酬”是指被宴请的宾客向主人回敬。从这些细节的仪式感都可以感受出周代时的人们在祭祀祖先与神灵时的那种热烈而庄严的气氛,当祭祀完毕之后,整个家族的人又相聚在一起融洽欢欣宴饮的场面。此外,《诗经》中的宴饮诗不只是与祭祀之礼相关,在《大雅·行苇》中的宴饮诗与骑射之礼又有密切的联系;《小雅.湛露》中所描写场景的是周代贵族的同宗近族之间通宵达旦,热情欢畅的宴享场面;还有《小雅.彤弓》中是关于为有功的诸候庆祝而进行宴饮的场面,其间词句气势恢宏,氛围颇为大气磅礴。此时的宴饮诗刚刚从宗教学说之中解放出来,充满了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神学礼教的限制,带有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与政治色彩,从此礼乐文化进入了一个完备而繁盛的巅峰时期。

在周公姬旦为维护周王朝的统治而创建了礼乐制度之后,礼乐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在西周后期时可谓达到了一个繁盛时期,完善的制度深入人心,转化为社会的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文学创作的风向也因此受到感染,从而产生了许多具有礼仪性质的诗歌,又特别是宴饮诗这一大类。很多的宴饮诗都开始具有了礼仪的性质,此时的宴饮诗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可以更加容易产生独立于其他活动的单纯的宴饮诗,而且宴饮诗数量空前发展,变得很多,所展示的内容也相对之前的“杂糅诗”逐渐地丰富起来,同时作者在宴饮诗中用了更多活泼灵动的字句,融入了大量浓厚的感情。对于这个时期而言,不难看出不管是在普通老百姓还是在奴隶主、贵族之间,礼乐制度一度十分盛行,它越来越变成了为政治服务的软硬兼施的统治工具,并且在不断地强化与发展中进行融合与趋同。

到了后期,有一部分宴饮诗歌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异”,在《小雅·常棣》和《小雅·伐木》等诗歌中开始出现了类似于呼唤友谊亲情、淡化等级秩序的倾向,这从侧面反映出周代人心逐渐开始动摇,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尖锐,社会伦理关系开始走向崩溃的现实状况。宴饮诗歌的作者们因为担心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礼乐文化将坠的现实情况,便企图通过描写宴饮欢聚的方式来联络人们的感情、团结族人、进而起到稳定社会、维护周王朝统治的作用。但最终,西周末期时礼乐制度完全崩溃,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历史局面,周代贵族饮酒作乐,失礼乱德,全然不顾曾经所奉行的理智与人伦。人们沉浸在美酒的陶醉中,尽情麻痹享乐。显然,此时的宴饮活动和宴饮诗不再成为塑造礼乐文化的方式,而是当时的人们用于满足现世享乐的手段。此时,礼仪道德已经无法再约束人心、把控道德,或者说无法稳定社会、维护统治了。

周代的礼乐文化,从起到盛、由盛转衰的这一过程可以通过《诗经》中宴饮诗的演变让人客观清楚地感受到宴饮诗人在创作宴饮诗时思想情感的变迁和周代礼乐文化影响力的变化过程。

周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诗经》中的宴饮诗将周代的礼乐制度文化的本质进行两个大方面的揭露:其一,在个人品德修养层面,礼乐制度是为了建立民众的伦理道德,礼义廉耻之心,树立起新的人生观念;其二:在社会体制层面,周代的礼乐文化制度又创立了严密的封建社会等级体制与充满道德伦理意识的理想模式。两者都是为了维系宗法封建社会制度的途径,礼乐文化的根深蒂固与不断发展,也对后世音乐、儒家文化、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礼乐文化是当时社会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礼乐文化本身就强调一种美好品德以及社会愿望的体现,是一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讲求和谐,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成了儒家理论思想后来的根本支撑。而西周的礼乐制度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演变到现在,产生了一些社会风俗的影响。比如:在政治上,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渊源,对列祖列宗的崇拜敬仰之情,以及“家国同治”的理念;在社会习俗上,出现了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宗寺家庙的建立,尊宗敬祖等现象;在思想观念上,人们有了礼义廉耻之心,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和“温、良、恭、俭、让”的处事原则,忠孝观念,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家族和睦相处等积极的社会观念遗存于后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礼乐文化并不是只留下了积极的影响,也引出了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社会观念;等级观念与宗族派别观念严重;也容易产生一些不正之风,例如宗族本位、任人唯亲与人情关系等等。

除此之外,周代礼乐制度对于后世音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王朝设立的春宫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宫中的乐师、大师等乐官乐工有千余人,他们各司其职,专门负责关于音乐的传授与教育、乐器歌舞表演、传授发展乐艺乐技以及等等其他音乐事务。各种相关举措保证与推动了周王朝音乐的发展,使得周代的宫廷音乐达到较高水平,间接推动了民间音乐的发展。

礼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历史悠久,系统完善,影响颇为深远,而现存于《诗经》中的宴饮诗大多能够直观而真实地反映出周代的礼乐文化格局样貌,这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学者研究有着极大价值和思考意义。笔者认为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挖掘周礼这个大格局大系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推动现有认识的深入,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作者:朱晏

第二篇:对盆周山区苗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思考

[摘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杂居区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现代化与民族性协同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盆周山区汉苗杂居区苗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民族整体存在与个体生存之道的角度指出该地域学校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苗文化学校教育思考

[作者简介]袁宇(1973- ),男,四川宜宾人,宜宾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民族教育研究。(四川宜宾64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高教科研课题“川南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状况的调查”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川教科SB03-027)

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理智地审视历史,审视民族文化,不难发现:一种文化生命力是由其源泉和自身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对外交往的机会与频率,社会环境和活动范围等许多因素所决定的。教育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世界古国的文明至今多数衰亡,纵有外族入侵之嫌,但深层原因之一还在于民族教育的缺失而导致了文化的衰亡。中国民族教育是多元一体化教育。“多元”主要指文化的多元,不仅包括汉民族、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包括外来的优秀文化。“一体”是指这三部分文化在整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统一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只有走多元一体化教育的道路,才能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好地保留与创新,才能更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在民族杂居区实施多元一体化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杂居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盆周山区苗文化的背景及研究该区学校教育的意义

本文中的盆周山区苗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是指在川、渝、滇、黔四省结合部的川、渝境内汉苗杂居区的学校教育。

由于苗族长期迁徙、汉民族的大量迁入以及历代统治阶级的压迫,该地域苗族与汉族聚居的乡镇之间交错分布,汉族多数居住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坝子,而少数民族(苗族)多集中于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山之中,苗族聚居区没有单独形成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多数是以苗族乡的形式存在,因此该地域形成了汉苗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苗族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历史条件,使得在苗族这一大范畴下,又有许多地域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通过血缘关系来维系内部团结。苗族按血缘宗支进行战斗和迁徙,到了新的地方又按宗支姓氏聚族而居。伴随着迁徙过程,分布地域日趋扩大,产生了相互间的山水阻隔和环境差别,分布在各地的苗族支系,虽然保持着苗族的某些共性,却形成了各自的区域性特点。这在该地域最终演变成与其他苗族聚居区在服饰、习俗、信仰到语言等诸方面都互有差异的区域独特性文化,同时区域内也存在着差异性。例如:四川省兴文与珙县是相邻的两县,但两县苗族在“姓什么”的发音上却各自不同,兴文苗族发音为“锁啪叽”,珙县苗族发音为“套哪叽”。

区域独特性和内部差异性,为该地域文化的内外交流带来了障碍,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外交流。在上述地区进行调查时,笔者发现该地区对外交往的频率和范围较小。近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本地的苗族服饰和风俗习惯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人们头脑中的主要观念依旧保守、封闭。如重男轻女观念,女孩子一般读书到小学四年级,之后就回家务农,过几年就结婚生子。由于当地群众观念保守,加之教育跟不上,导致其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很低,该区域内苗族整体受教育程度仅处于小学水平。苗族所处地域不同,文化水平也有显著差异,靠近城镇的苗族人比偏远地方的苗族人素质明显要高,同时,文化水平差异同经济富裕程度呈正相关。

该地区苗族语言使用的普遍性与苗文推广的艰巨性并存。在笔者走访的苗族家庭中,苗族同胞之间都可以用流畅的苗语进行交流。当问及是否会苗文时,几乎都不会,包括苗族的教师。在回收的125份调查问卷中(调查对象含教师、学生)发现,有123人可以用流畅的苗语进行交流,会苗文的有四个人,而熟练的人只有一名。调查中发现,少数民族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并不希望学习苗文,而更多地要求孩子学习汉语。这使苗文的推广缺乏相应的条件,仅靠口传心授,年长月久,有些难免失真或失传。这对苗族文化传统的发展极为不利。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当地学校教育为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原型,在原型中可以清晰地捕捉到苗文化与主体性文化的交流与交融,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互碰撞、消解、创生;可以较清楚地获得在民族杂居区实施多元一体化学校教育的情况及发现相关的问题。这对苗族自身民族性的保留与实现现代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民族杂居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也可以为相关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盆周山区苗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苗族居住地区是相对封闭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极不发达,笔者主要通过田野调查来获得第一手资料。当地的学校教育以基础教育为主,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甚至在个别地方萎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教育观念滞后。当前,该地域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普遍存在一种消极的发展观,即注重地区性的某些特殊教育政策,希望依靠一种新的“不平等竞争”来发展自己,即依赖于“外部输血”,这种发展显然不明智,因为该地域需要的是“内源性”发展,也就是借助自己建立教育的“造血机制”来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观念也较落后。一些人认为读书无用,送孩子上学不合算,尤其是毕业后还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既花钱又费时,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一些家长迫使其子女放弃读书。这些过于功利化的观念,直接导致当地学校教育只一味强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教育离开了苗文化的根基,没有发挥出学校教育对苗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由于新的观念始终无法深入人心,反过来也会影响学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完成。

2.缺少“双语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域的限制,苗族社会被分割为许多狭小的封闭圈,生活在各个封圈内的苗族人民既难于进行民族内部的广泛联系,也难于展开外部交流。要进行对外交流,同时保持其自身的民族特性,就有必要在该地域进行“双语教育”,即汉语与苗语教育。但是该地域学校教育没有单独开设苗文课程,没有使用苗文教学,其原因有二:一是这里的学校都采用汉、苗学生混合编班制;二是学校缺乏相应的苗文师资。

3.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教育应该发挥为当地苗族地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普及教育可以提高该区域苗族整体素质水平。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苗族地区苗族人的整体素质较低,积累的落后观念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制约着地域经济发展。由于普通教育是注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并不能立即给苗族同胞带来经济效益,所以,要发展该地域的学校教育,应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专业设置和政府扶持,但由于前面两个方面都没有做好,当地的职业教育不但没有得到大力发展,反而走向萎缩。

例如:在四川省珙县洛表民族职中,县民族宗教局每月为民族学生补助8元/人,但是调查却发现在校的苗族学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该校校长说:“虽然民族学生有上级拨的补助经费,但是与学生每年要交的学费相比,就少得可怜了。学校要生存,不可能不收费,由于不包分配,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导致虽然政府有补助,学校也降分录取、减免学费,但学生还是越来越少,许多都外出打工了。”

4.办学主体和课程模式单一。其原因有二:一是该地域经济落后,对外交流少,只有政府出资办学,地方政府由于缺乏经费,只注重基础教育这一板块;二是缺乏民族教育师资。在该地域民族居住区简单地进行混合编班,同时不考虑在苗文化背景下开设相应的民族课程,等于取消了民族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承担的任务归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大多数家庭本身素质较低,观念落后,显然无法承担该任务。

5.民族教育师资缺乏。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师资,而当地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师资缺乏。师资的缺乏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缺乏合格的师范教育师资;二是缺乏苗文教育师资;三是缺乏适合当地的职业教育师资。如四川省珙县罗渡苗族乡王武寨小学的在校教师有25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有13人,这13人都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但他们对苗族的文化、语言、文字了解甚少,如果要以学校教育为龙头开展民族教育,情况肯定不理想,该校为解决这一难题,每学期都要外聘教师对苗族教师进行培训。

三、盆周山区苗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教育要促成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从而促进其现代化,必然要求教育吸取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摒弃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落后文化,促使教育自身的现代化。要发展该地域的学校教育,首先考虑作为一个民族整体存在的绝对权力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民族存在的特征,其次还应考虑作为一个民族个体生存所需具备的知识和生产技能。也就是说,当地少数民族教育应在保留个体民族特性的前提下考虑个体的生存之道。只有这样,才能使苗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实现多元一体化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杂居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1.转变思想观念。该地域无论是文化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还是它们间的协同发展,都离不开观念的更新和改变。因此,解决该地域文化与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应当是转变思想观念,只有认识到思维上的局限性,才能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与教育的协同发展。政府的重视不应仅体现在资金的投入和提高苗族群众经济生活上,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改变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和意识。应以“开放”和“理解”的精神来看待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学校教育为引领,改变和消除民族文化中的某些陈旧观点和内容,保留其精髓。

2.把普及教育与发展职教相结合,增大教育投入。要发展该地域教育,光谈一个民族整体的存在,而不考虑个体生存所需具备的知识和生产技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给当地少数民族家庭提供“吹糠见米”的机会,逐步调动其支持教育的积极性。普及教育与发展职教并重是提高该地域国民素质整体水平与民众收入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发展职教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如四川省兴文县民族职教中心校长就介绍说:“我们每年开办一个苗族导游班,根据情况,把学生学费减免一半并且可以毕业后再交,每个月发给伙食费30元/人。当然,学校要制定严格的标准,专门培养兴文石林旅游业服务人员,毕业后由旅游公司接收,公司要给学校培养费。这样既解决了农村家庭开支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学校也能办出特色。”这说明,发展职教的关键在于抓住当地的经济特点,根据当地实际,加强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加强学校与地方,学校与家庭,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走智力扶贫、共同开发、互惠互利和良性互动的路子,这是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3.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体现民族性与职业性。要改变过去以基础知识课内容为主的局面,把基础知识课的内容和职业技术课的内容结合起来,增加职业技术课的比重,使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当地经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教育要注意加强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有计划地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在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灵活化,允许当地根据相应的课程标准编写不同风格、不同特色和适应不同对象的教材,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需要,编写乡土教材,尤其是职业学校要结合教学工作,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直接为当地科技推广和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在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既要考虑国家的统一要求,也要考虑本民族的不同需要。应该从大文化的角度出发,把一些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纳入教材之中,适当而系统地向民族学生传授历史、文学、歌舞、体育等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满足民族文化传统与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从小树立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

4.加大与高校合作,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培训和培养一支合格的现代化民族师资队伍,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初等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在培养师资时,应考虑结构完整、形式多样,既要有普通教育师资,又要有职业教育师资;既要注重对新师资的培养,又要注重对现有师资的培训。招聘代课教师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该地域普及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这些代课教师大都在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应逐步提高他们的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所有这些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高校的支持,要通过与高校合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等特殊措施,保证师资来源。在加强建设本民族各类师资队伍的同时,还需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发达地区其他民族教师的支援,从而促使民族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结构不断完善。

5.扩大交流,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国际组织、地区组织以及国内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合作,宣传该地域的特色文化,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和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该地域文化与教育发展缓慢的状态,形成整个社会都关心和支持该地域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有利氛围。

[参考文献]

[1]邓达,易连云,杨洋.课程资源视野下的西南少数民族学校德育变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5(4).

[2]胡春梅.论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J].民族教育研究,2004(4).

[3]常永才.试论加强少数民族研究的重要意义[J].民族研究,2002(2).

[4]曹毅.关于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

[5]易连云,兰英.新机遇·新挑战·新战略——“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高级研讨会综述[J].比较教育,2001(3).

[6]邓立群,马洪,武衡.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7]陈涛.文化背景与民族教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作者:袁 宇

第三篇:第九届中国工业设计周暨首届江苏工业设计周在南京精彩开幕

10月24日,由国家工信部指导,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共同主办,南京、常州、无锡、太仓四市联办的第九届中国工业设计周暨首届江苏工业设计周在南京精彩开幕。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朱焘、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陶小年、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周毅彪等二十位嘉宾出席开幕式,来自国内外的设计界精英以及各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园区、院校等有关单位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了南京首站活动。

本届设计周旨在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文件精神,首次采用四市联办形式,通过获奖发布、创新论坛、成果展示、考察交流、企业对接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搭建产业融合供需平台,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

24日,设计周首站南京主会场举行了2014中国工业设计十佳获奖发布会、江苏省工业设计“双十佳”颁奖仪式、中国工业设计服务中心签约仪式、江苏省优秀工业设计产品展、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江苏省工业设计发布会、工业设计对接集市等系列活动。

(来源: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网)

上一篇:营销思想论文范文下一篇:生态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