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2022-05-14

第一篇: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构建特色课程 培育特色文化

【摘 要】学校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的本质是文化。宁国市开发区小学在阳光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确立了让师生在阳光的沐浴下适性生长的办学宗旨,建立了健体塑身、丰灵润心、尚美提能的阳光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培育阳光、温暖、健康、博爱、多彩、和谐、尚美、奋进、提能的学校文化,其目的是开启智慧、发展能力,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色课程    与时俱进     特色文化

这所学校建在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基于这一点 ,宁国市开发区小学在创办之初,学校管理团队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确立了阳光教育办学理念,努力将学校建设成美丽花园、书香学园、文明乐园、温馨家园,成为家长放心、社会认可、政府满意的阳光教育品牌学校。

学校制定了《特色发展实施纲要》,决定将体育舞蹈、葫芦丝吹奏、剪纸艺术作为学校特色教育课程,创设朝气蓬勃、乐教好学、格调高雅、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氛围,培养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强自立、合群合作,有爱国情怀、具有广阔视野的阳光少年,使学校成为师生相长、充满成功与快乐的阳光学校,使教育事业真正成为让人民满意的阳光事业,并通过特色教育培育阳光、温暖、健康、博爱、多彩、和谐、尚美、奋进、提能的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与时俱进,确立特色课程,明晰学校特色文化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一直以来,很多学校在学校课程方面苦于找不到很好的载体,没有能在教学实际中很好地贯彻落实。而开发区小学超前谋划,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理性定位,将体育舞蹈、葫芦丝吹奏、剪纸艺术作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来实施。特色课程不仅仅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修养、综合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在特色课程确立的过程中,校长是引领者。有人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具有丰富深厚的精神文化素养。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有思想、善管理,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有献身精神的教育者,还是一个有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的改革者。所以,校长要有较高的修为,能够创建、理解并表达学校特色课程的共同愿景,坚持自己的教育信念,深刻认识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发展的过程。在实践层面上要不断提升课程品质,要带领教师不断学习,逐步创造校本化、个性化的特色课程;同时,要不断提高特色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使课程管理逐步从制度管理转向人文管理,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应成为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因此,要通过特色课程的创建,让特色课程的核心理念植入人心,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明晰学校文化方向。

二、扎实推进,落实特色课程,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

学校特色课程一旦确立,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抓好落实,为了切实落实特色课程,学校确定了特色课程的负责人,组建了特色课程的教学团队,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学校特色课程实施纲要》和《特色课程实施计划》,让全体教师都成为特色课程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成特色课程推进的团队和共同体,强力推进特色课程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科学安排专业教师进行特色课程教学,同时加大特色课程教师培训力度,制定特色课程教学考核方案和特色课程建设奖励制度,从根本上保证特色课程的实施。在特色课程的学习中,提出不求每一个学生一样发展,但都要发展;不求每一位学生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不求每一位学生相同规格,但都要合格,使学生们选准了学习坐标,扬起奋进的风帆。同时,重视强调体验,重视过程,激发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自信,关注自己的成功体验和价值,并使他们的身体获得健康成长,心灵得到丰富滋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上,学校还制定了《阳光教师考评细则和奖励办法》,引领教师们在寂寞的教育事业中尽情地品味幸福,由平凡走向卓越,由传统走向现代,使教育工作成为教师一种内在的需要和内部动力,秀出美丽人生。在学生评价机制上,学校推出《阳光少年(儿童)成长手册》,改革评价方式,摒弃模式化、刻板化的评价用语,提倡个性化、人性化的阳光评语;增加评价时段,由终结式向阶梯式转变;开展自评互评、班主任评价、家长评价及社区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个人,促进学生进步,鼓励多元发展。这样,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全面落实特色课程的过程中,使校园更加阳光、更加温暖,师生在和谐奋进的氛围中共同生长,进一步彰显了“阳光、温暖、健康、博爱、和谐、多彩、尚美、奋进、提能” 的办学理念,促进了学校特色文化发展。

三、深化研究,发展特色课程,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升华

开发区小学在实施特色课程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加大教育创新力度,把宝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和谐统一起来,把现有的教育资源和特色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认真调研,科学定位,实时开展了体育舞蹈、葫芦丝吹奏、剪纸艺术等课程教学,在一开始就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色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探究、感悟、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课程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这一现象鼓舞人心,更加坚定了学校推进特色教育的决心。在推进特色课程教学方面得到了专业委员会的高度赞扬,被安徽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葫芦丝教学基地”称号,标志着开发区小学特色教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赞赏和肯定。因学校在特色课程方面的影响力,市教体局将市小学校长研究会学校特色发展论坛设在开发区小学,参与论坛的校长们普遍认为,开发区小学特色教育真正走上了自己的特色之路,这样的经验值得借鉴。

开发区小学在进行特色课程教学中,在传承吸纳的基础上还将不断整合创新,在实践锤炼的基础上进行体验内化、完善提升。用可操作性的语言将特色思想、特色内容、特色操作程序规定下来,形成制度,保障特色可持续发展,弘扬学校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言行。

学校现已开发出体育舞蹈、葫芦丝吹奏、剪纸艺术等系列特色课程,并进一步完善课程开发和管理机制,完善特色课程评价和成果奖励办法,致力做精特色课程,构建丰富的特色课程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特色文化,以便更好地诠释学校办学理念。

为更好地推进特色课程建设和发展,学校确立了《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学校正(副)校长引领,教研组长分工负责,中青年教师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特色教育科研氛围,使特色课程的羽翼更加丰满,以此推动学校特色课程科学发展,不断丰富学校特色文化内涵,推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学校特色文化的升华,促进学校个性化、优质化、品质化发展。

作者:盛敏晖

第二篇:文化导入理念下特色小镇“特色”建设

摘要:当下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伴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出台,“特色”已经成为特色小镇建设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在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依托丰富的特色资源,出现了大量以文旅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但大多缺乏更全面的文化融合考虑,因而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区域文化的“共性”中失去了自身的“个性”。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省瑞丽市畹町特色小镇为例,以文化导入为核心出发点,重点探讨文化与特色小镇产业、空间、风貌的融合模式,以实现特色小镇从建筑、格局等外部特征,到产业内涵的“特色”塑造,以期对其他多元文化地区特色小镇“特色”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文化导入;特色小镇;中缅边境;民族村寨

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07.014

Culture Import Lea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Border Characteristic Town Construction: Taking Yunnan Ruili Wanding Characteristic Town Planning and Design as an Example

XIE Jing

引言

自2014年浙江省開始特色小镇建设实践,新常态下我国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模式研究也日趋成熟,“立足产业、发展特色”已成为建设特色小镇普遍认同的观点,而小镇建设模式应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也基本形成共识。可以说,特色小镇的“特”应重点体现在产业、功能、形态、机制四方面。

目前,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403个特色小镇中云南省仅占13个。但截至2017年底,通过克尔瑞大数据统计,包括住建部全国特色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及其他部委各自垂直领域的小镇已达2000多个,从分布来看,云南省排名第三。可以说,云南省特色小镇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处于初期阶段。从主导产业来看,我国特色小镇以文旅产业为主,占比已达到47%,而其中尤以云南为主,占到文旅产业的22.95%。总体来看,云南省特色小镇具有一定规模,且多数拥有优越的自然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整合与创新利用,一味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致使其面临区域同质化、产业支撑薄弱等问题。因此,对于云南省来说,如何将自身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导入到特色小镇产业、功能、形态等方面的建设中,实现小镇的“内涵”发展,应是其当下特色小镇建设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省瑞丽市畹町陆港风情特色小镇规划为例,探讨在边境多元文化区域如何通过文化导入,实现特色小镇的内生动力与外在形象兼具“特色”。

1相关文献解读

1.1特色小镇内涵解读

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导入,首先应明确特色小镇的内涵,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各省区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各自特色优势,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小镇概念及内涵。

2015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2017年12月发布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特色小镇建设要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浙江省定义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 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在云南省,特色小镇是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浓厚的人文底蕴、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服务链于一体,产业、城镇、人口、文化等功能有机融合的空间发展载体和平台。姚兵解读特色小镇:“特”就是要“特别”;“色”就是“景色”,指环境 ;“小镇”则是生活社区的概念[1]。

综上所述,特色小镇是一个依托特色资源条件,以特色文化为内涵,以特色产业为发展核心动力,以多功能特色空间为载体,人居环境美好,建筑及整体格局符合当地历史风貌,且具有社区职能的新型聚落。也就是说,特色小镇的产业、空间,以及整体环境、建筑等风貌建设是小镇整体特色的核心体现。

1.2文化導入的“特色”建设方法

“特色”是当下特色小镇建设关注的核心,相关理论研究也较为丰富,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文化是小镇的灵魂,是小镇发展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只有将特色小镇的文化与产业、空间、风貌等方面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小镇的特色建设。通过相关理论研究,笔者提出以下文化导入方法。

1.2.1文化导入产业

一方面,要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乡土文化、宗教文化、教育文化和娱乐文化等,完善配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另一方面,还应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传统产业积淀,进行整合提升,形成“文化+传统产业”的特色主导产业格局。最后,还应遵循小镇当今发展规律,探索新生产业,借助传统文化优势,引入创新理念,打造“创新+文化+新生产业”的新兴产业模式。

1.2.2文化导入空间

首先,应注重与区域文化的竞合,在融入区域文化大格局的同时,注重挖掘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实现与周边差异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小镇应结合内部各个区域现状特征及文化积淀,合理布局各个功能空间,并对各空间提出相应的建设要求,以更好对小镇整体特色空间建设进行管控。最后,应依托各类开放空间及道路交通网络,搭建深入感知不同特色空间的慢行系统,并注重其中特色空间节点建设,最终形成特色小镇点、线、面全方位的特色空间建设。

1.2.3文化导入风貌

村落格局、街区尺度、人居环境、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都是特色小镇的天然名片。建设有特色的小镇风貌,要以文化特色为引领,把控建筑整体的色彩与风格,以达到和谐、统一,还需注重建筑群落格局的文化特色建设,使小镇在满足现代生活、生产需求的同时,呈现历史文化的记忆,传承建筑特色与传统生活方式。

2畹町特色小镇文化导入基础

2.1.畹町小镇现状概况

畹町镇地处云南省西部,南与缅甸九谷市相邻,西、北隔瑞丽江与瑞丽市相望,东北与潞西县接壤,具有“一城两国”的独特景观。畹町是傣语“太阳当顶”之意,畹町之名见之于典籍,可追溯到汉代,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驿站。随着“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畹町必将成为中国西南经济出口战略中的国际大通道重要节点(见图1)。

研究范围内的芒满村是一个主要以傣族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村寨,全村以发展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他产业以传统的边境商贸及新兴的汽车制造为主,包括北汽瑞丽、水产品交易市场和长合水果交易市场。

2.2深度挖掘,梳理特色文化

畹町作为边陲小镇,受到邻国不同文化的冲击和洗礼,在这个过程中畹町的文化在不断地融入新的文化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所以畹町的文化创新拥有不同于内陆地区的文化创新,畹町的文化富有更多特殊性、可能性和未知性。通过对畹町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梳理出如下几方面主要文化。

2.2.1边贸文化

秦汉时期畹町已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主要驿站,到了清朝末年首次出现跨国商号,商贸活动迅速发展,1952年8月,畹町更是被批准成为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口岸。纵观历史发展,形成了畹町口岸边贸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

畹町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如今,在“一带一路”世界大趋势下,作为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万里边关第一镇,在对外经贸及人文交往方面,有着中国任何一个特色小镇所无法比拟的巨大人文优势。面对如此重大的历史机遇,畹町应充分挖掘边贸文化,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边贸坤乾盛世。

畹町小镇暨芒满口岸片区,东邻畹町老镇区,向西通往瑞丽市,东南侧由分割中缅两国的中缅界河环绕,是中缅文化交融之地(见图2)。

2.2.2边关文化

畹町地处边关,却也曾是挽救中国命运的重要通道,曾经的风云变迁为畹町留下了独有的“碑、馆、桥”三大历史文化符号。

(1)畹町桥。畹町桥是一座界桥,连接缅甸与中国。他饱经沧桑,见证了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顽强与不屈,也见证了中缅友好交往的历史。畹町桥曾重修,现已成为中缅通商的通道。

(2)免费对外开放的中缅友好纪念馆、中缅勘界纪念馆、中缅两国勘界畹町会议旧址馆、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念馆、国际邮票展览馆、滇缅公路抗战历史纪念馆、古董车收藏馆。馆内大量珍贵藏品,都是那硝烟四起的年代,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的见证,具有很强的参观和研究价值。

(3)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海外侨胞“爱国无悔、报国无怨”、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报国情怀,感天地、泣鬼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2.2.3傣文化

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傣文化主要挖掘的精神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瑞丽自然景色秀丽,历史文化璀璨,民族风情淳朴,是傣文化的发祥地。畹町与缅甸的九谷镇隔河相望、鸡犬相闻,两国民族文化、边民文化交融。现有民族民俗收藏馆、民族古兵器收藏馆、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收藏馆等,馆内有大量展示地域文化的特色藏品。远古的民族器皿、中南半岛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展示的佛像、泰国的皮影及大量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服装、饰品、工艺品等。畹町回环特色村寨也是畹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生活的集中区域,很多民俗文化濒临失传,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畹町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

3畹町特色小镇文化导入策略

3.1文化导入产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特色产业是小镇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挖掘现有资源,梳理整合多元文化,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寻找符合当地历史文化积淀及历史发展规律,且自身已具备一定基础优势的产业,才能形成文化、产业、旅游立体发展的整体格局,才能打造符合小镇发展需求,具有生命力的特色产业。

3.1.1文化融合助推旅游产业

畹町邊关文化遗存丰富,边民文化融合,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首先,对现有村庄进行改造提升,利用传统古建筑及老街区进行改造更新,保留原有文化脉络,同时,导入新元素、新功能,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体验,充分展示当地建筑特色,推进畹町全域旅游的建设。另一方面,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多维度展现畹町文化魅力,同时导入艺术、设计、文化创意等功能,将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体系,为旅游加值。

3.1.2文化传承引领主导产业

畹町对外贸易历史积淀深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至今已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充分利用既有的通商市场及文化交流资源,以畹町口岸为核心,借助先进的科技平台、优势的人才资源及政策的倾斜扶持,将畹町的传统边贸产业升级,打造成连接印度洋的跨境国际商贸平台。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交易、物流以外的金融服务、会议会展、技术及人才服务等上游产业,通过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畹町特色小镇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主导产业。

3.1.3文化创新衍生新兴产业

2013年12月,北汽瑞丽落户畹町,这是畹町适应当代发展过程中衍生的新的生产方式,而畹町外贸文化的积淀使畹町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新的生产模式与传统文化优势在此有机融合,这将成为畹町甚至中国制造业实现走向世界的重要契机。因此,畹町特色小镇应依托传统文化优势,注重对新生产业的科技创新,同时延伸其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加工制造、乘用车进出口等实体产业,并拓展汽车主题公园、汽车竞技、技术研发等第三产业,形成从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测试试验、质量管理等更为全面的产业体系,打造符合小镇当下发展规律的“创新+文化+新生产业”特色产业格局,形成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新兴产业。

3.2文化导入空间,搭建特色支撑载体

空间是小镇发展的重要载体,挖掘区域文化,注重“点、线、面”文化和而不同的空间结构建设,通过廊道串联区域文化形成“和”,通过分区引导注重各节点“不同”的特色塑造。

3.2.1文化共性助推全域发展

依托区域文化共性,以商贸物流功能为主导,带动畹町镇区的更新活化和全域旅游的产业升级。畹町特色小镇与镇区联动,依托边关文化为核心打造要素,塑造沿界河区域的小镇形象展示面,结合畹町区域的其他城镇建设空间营造各版块功能延伸,建设全域十里界河风情长廊。

3.2.2合理布局建设小镇“特色”空间

充分尊重小镇现状特色,挖掘整合小镇多元文化,打造小镇特色的功能空间布局。首先,芒满公路连接中缅两国,大量物资、人流在此交融,是两国文化联系纽带。利用这一优势,全面整合沿线文化资源,在小镇内打造一处集中展示及体验边贸文化、边关文化、傣文化的小镇客厅。同时,结合小镇内各地块文化特色,建设传承现有自然风貌、人文特色、产业特色的功能空间,并提出相应建设要求,控制、指导后续建设,才能更好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形成具有当地特色整体空间格局(见图3)。

(1)陆港风情区

以芒满村为核心,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村寨的文化价值,依托区域边贸文化积淀,打造一城两国文化特色的“生态链+生活圈”,该区域整体风貌、建筑特色等充分延续历史格局,生活区体验传统生活方式,商贸区展示两国通商文化,在此区域是文化交融、展示、体验的核心区。

(2)国门物流区、北汽制造区、涉农产业区

借势边关贸易优势而成,主要展现小镇的现代产业风貌,同时,注重民族元素的融入。

(3)生态度假区

与缅甸一河之隔,依托现有生态公园,提升配套服务职能,形成传统风貌与现代服务职能相融合的区域。

3.2.3慢行系统品味文化底蕴

建设“步行+自行车为主体”的小镇慢行交通系统,通过提供便利、环境优美且配套完善的慢行空间系统,提升慢行出行率,让更多的人可以徜徉其中,深入感知小镇不同的历史文化。

首先,打造步行商业街区慢行系统,使人们在休闲、购物过程中能欣赏传统商业建筑,在购买当地特色产品时能深入感受边关传统商业氛围。沿界河建设慢行路线,沿路融合两国不同的文化。然后,依托小镇道路,打造贯通商业街慢行线及沿河慢行线的慢行系统,该慢行系统可选择骑行模式,沿途可以全面、充分地领略传统商贸文化、民族文化、生活文化等。最后,通过整个慢行网络中局部特色开放空间的建设,形成小镇完善的特色慢行体系(见图4)。

3.3文化导入风貌,直观呈现特色积淀

挖掘畹町特色小镇文化元素、符号,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发展需求相结合,塑造小镇独有的特色文化风貌与环境,是小镇文化最为直观的展现。

3.3.1整体风貌管控,实现区域协调、统一

畹町特色小镇具有多元化、多功能、多产业的特点,因此,小镇整体形象的景观风貌基调为以下两点:一是小镇整体的建筑风貌塑造应和谐统一,在建筑色彩和建筑语汇上,应与畹町所在地区的民族建筑有所呼应;整个小镇形成一个具有连贯性、相互呼应的“民族风貌”。二是小镇不同功能的建筑群落,其建筑风格在服从小镇整体的“民族风貌”的基调下,应充分与其自身功能所定义的建筑表达形式相结合,在传统民族建筑的风格中,根据其自身的功能特色,有机地加入满足其现代功能的现代建筑元素(见图5)。

3.3.2建筑风格管控,体现鲜明个性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建筑符号是文化的积淀与延续,而建筑的色彩展现了历史文化各自鲜明的性格,不同的建筑类型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各自独有的形制与韵味,深刻地反映了小镇印象,通过对建筑风格及色彩中文化元素的梳理与保护,实现从微观元素到建筑形体,再到整体建筑格局等不同层面的文化导入,同时结合现代生产与生活空间需求对传统建筑规模、布局进行调整,才能在满足当今发展需求的同时,依然可以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气息。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应明确不同功能建筑的建筑形式与色彩要求,保证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整体风貌和谐统一。

(1)民族建筑风格建筑

充分展现云南民族建筑特色、充分尊重历史和地域文脉。在建筑造型上,此风格的建筑充分吸纳畹町地区民族建筑的艺术语汇,并有机结合现代社会必需的使用功能,将现代元素无缝融入传统的建筑形式中。此建筑风格的建筑立面以米色系为主,建筑屋顶以棕红色为主,整体造型中局部点缀金色等艳丽色彩,作为整个建筑群落的视觉亮点。

(2)乡建民居建筑风格

充分展现云南当地民居风貌,充分尊重当地材质及做法。在建筑造型上,体现质朴、乡野气息。建筑整体色调以暖灰色、木棕色系为主。

(3)生态宜居建筑风格

充分展现民族与现代的结合,充分尊重当地材料与生态技术。在建筑造型上,此风格的建筑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风情色彩,但其表现形式更为现代与简约,与现代宜居生活的功能诉求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建筑色彩上,建筑立面以暖黄色系、暖灰色系为主,建筑屋顶以棕灰色系为主,其整体色彩较之第一类“民族风情建筑风格”更为素雅与平和。

(4)工业建筑风格

因畹町特色小镇内有制造及物流园区项目,为了使其与整体建筑风貌统一,在客观展现工业建筑特有形象的同时,应适当局部加入民族元素,尊重建筑功能与民族元素的结合,使之与整个小镇的“民族风”相协调。在建筑造型上,大尺度的厂房及仓储建筑等,其在整体建筑体量上可保持现代风格,但可在进出入口门头、连廊、入口雨棚等位置使用一定的民族建筑语汇,使其与小镇的整体建筑风貌有所呼应。建筑色彩上,“工业建筑风格”以暖灰、米色、暖黄色系为主。

4结语

特色缺失已成为当下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重点问题,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小镇硬实力的体现,那么文化就是补齐小镇软实力的重要一环。边境地区小镇往往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却由于缺乏全面的文化融合,盲目发展文旅产业,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这类文化资源丰富的边境小镇,想要真正做到“特色”发展,应当坚持文化导入的核心理念,将文化—产业—空间—风貌相融合,实现价值的内部循环。产业是小镇发展的动力之源,要实现产业的“特”,应当在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发掘历史积淀形成的独有优势,拓展相关手工业、制造业、商贸物流产业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根植于当地,又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特色产业。此外,还应注重文化元素符号的挖掘,注重传统生活、生产模式的传承,将文化核心要素导入到整体空间、风貌格局,才能营造出产业、环境、建筑相融合的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空间别具特色的“特色”小镇。此方法较为有效地将小镇生产、生活空间通过“特色”引领实现和谐统一,但是,本文在文化导入生态空间,以及在机制的文化创新方面的思考与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姚兵.特色小镇的特色建设[J].城乡建设,2017(24):9-10.

[2]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规划师,2016,32(7):123-127.

[3]冯云廷.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空间—文化三维组织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7(6):92-95.

[4]邵高峰.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概述[J].建设科技,2018(2):19-21.

[5]陈晓蓁.我国特色小镇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云栖小镇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7.

[6]陈立旭.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5):21-22.

[7]王璐.特色小镇产业生态链及其空间载体构建研究——以余杭艺尚小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3):75-79.doi:10.3969/ j.issn.1002-8439.2016.03.017.

[8]郭湘闽,杨敏,彭珂.基于IP(知识产权)的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营建方法研究[J].规划师,2018,34(1):16-23.

[9]吴榕,季翔.基于产业与文化角度对于特色小镇特色空间的研究[J].中外建筑,2018(2):56-58.

[10]赵佩佩,丁元.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及其规划设计特点剖析[J].规划师,2016,32(12):57-62.

[11]宋维尔,汤欢,应婵莉.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初探[J].小城镇建设,2016(3):34-37.doi:10.3969/ j.issn.1002-8439.2016.03.009.

[12]單彦名,马慧佳,宋文杰.全国特色小镇创建培育认知与解读[J].小城镇建设,2016(11):20-24.

[13]陈燕.简析旅游开发中的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小镇[J].小城镇建设,2017(8):48-53.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8.007.

[14]王星,徐也.旅游型小镇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方法探析[J].小城镇建设,2017(6):41-45,67.doi:10.3969/ j.issn.1002-8439.2017.06.013.

[15]何苏明,蒋跃庭,赵华勤.基于产业与文化的特色小镇风貌塑造——以《浙江青田石雕小镇景观风貌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6):93-98.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6.022.

作者:谢静

第三篇:特色专业与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特色是一个专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一个专业长期办学历史与文化的积淀。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制冷空调专业除了办学历史较长外,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成效较为显著。

关键词:特色专业;特色建设;职业技能;制冷空调专业

所谓的特色专业是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的特色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建设和运作过程中,不仅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求生存和发展,更要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动态性,即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以突出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在建设、创新过程中保持相对的优势。

特色专业的办学历史与文化积淀

(一)办学历史

一个专业的特色应该是在其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下了某些优势,并初步形成一定的特色,这种特色首先是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及自身具有的资源优势,这是尤为重要的。与此同时,要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及时、适时地根据形势发展和变化做出相应的、必要的调整。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制冷空调专业是1989年开办的,是原苏州商业学校在苏州地区较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最初的专业名称是制冷与冷藏技术,主要为商业企业,尤其是食品冷库行业培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早期的空调技术应用尚不普及,制冷与冷藏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也是相对匮乏的。我校的制冷与冷藏专业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不仅对苏州市的制冷与冷藏专业、行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江苏全省各地的制冷与冷藏行业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少学生已经成为各用人单位不可缺少的骨干人才。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制冷空调行业发展迅速,前景极其广阔。除了保障人们生活所需的冷冻、冷藏、食品保鲜——菜篮子工程外,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的空调系统不仅在家居,更在商业、写字楼、宾馆、饭店、工业企业中得到迅速普及,家用空调、户式小型集中空调、中央空调及制冷设备的发展与竞争也异常活跃。中国的制冷空调行业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20%,已成为该行业全球发展迅速、最具活力的市场,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两国,位居世界第三的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国。

苏州以其25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的外资来此投资。截至2010年年底,苏州市累计利用外国和港、澳、台资金达518亿美元,引进外国和港、澳、台项目2万余个。其中,共有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全球各地16个国家和地区的133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苏州设立过外商投资企业或项目427个,累计投资总额达289亿美元,注册资本121亿美元,注册外资115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

鉴于庞大的市场及发展潜力,国外知名制冷空调设备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如美国的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等公司,日本的东芝、三洋、日立、三菱重工、大金、富士通等,还有韩国的LG公司。国内的制冷空调设备生产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也迅速崛起,如远大、开利(上海)、双良、海尔、美的、格力等等。

我们必须紧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同时在特色专业建设中扬长避短,结合外部环境机会,选择最适合的特色方向。1999年开始,为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用人的需求,我们将专业名称调整为“制冷与空调”,并调整了相应课程。

2001年开始招收五年制高职生,2003年开始招收三年制专科生。

2006年,随着高校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不断提高,根据最新专业目录,又对专业名称进行了调整,改为现在的“制冷与冷藏”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两个专业。

2005年,本专业被学院确定为特色建设专业,经过两年的建设,于2007年顺利通过验收组的合格验收。

2008年,本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

本专业自1989年招生以来,至今已经培养了18届、近900名毕业生,积累了相当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同时,培养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生,在制冷空调行业中发挥了作用,对苏州制冷空调行业的兴起及发展起到了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也获得了社会认同,更成为我院的一个热门专业。

根据《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111”资助计划》,制冷技术工种的技师、高级技师被列入苏州紧缺型技能人才和政府资助项目的10个职业(工种)之一。这更要求我们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制冷空调专业人才来服务社会,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文化积淀

文化是一种传承,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的体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特殊存在的样式,是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方式,是由学校内部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学校哲学、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

经历20年的建设、调整、改造、完善和运营,我院师生在各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形成了“育厚德之人,炼强技之才”的校训,由此体现出有特色的校风、理念和精神。

师资队伍建设与社会服务

(一)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特色专业。所以,高校应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侧重,以此保持该专业的特色。应充分利用各种实习条件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从形式上要求他们拿到有关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从实质上要求他们不但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在操作技能传授方面成为能工巧匠。另外,学校要注重从生产、服务一线聘任少数兼职教师,不求所有,只求所用。

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是建立一支“创新、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主要措施是:(1)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地引进具有较高学历的人才,同时鼓励现有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逐步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到2009年,我院教研室专任教师总数为9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者4人,具有中级职称者5人。(2)注重青年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占100%。(3)不断创造继续学习和专业深造的机会。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自觉学习和掌握最新学术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4)加强认证教师(职业资格考评员)队伍建设,先后有47名教师获得各类考评员资格认证、6名教师获得专业技师证书。(5)5名教师是苏州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培训师,4名教师是苏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评员,1名教师是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二)社会服务

2001年起,我校制冷空调专业成为苏州市制冷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积极参与技术咨询、学术交流、企业技术培训等。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开始与苏州市劳动局联合组织举办《制冷空调操作工》上岗证培训,基本每年培训一到二期(不少于2000人次),对苏州地区制冷、空调行业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另外,专业教师还担任苏州制冷学会中级和高级制冷工培训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技能培训与就业

(一)技能培训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就业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能胜任职业岗位,满足社会和个人对职业的需要。因此,围绕专业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所在。基于此认识,我院围绕专业教学改革,将实践教学改革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适时提出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实践教学过程,并作为教学体系的一部分。这一专业建设思路在2001年就开始实施,运行至今已整整10年,成效是巨大的。

让在校学生参加社会化考工、考证,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与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得到综合运用,而且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更可以借此使学生的知识向实际能力进行转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真正目的,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日后就业上岗的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通过社会化考工、考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考工考证实训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有效运用,并且对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1年以来,制冷空调专业每届学生的制冷工考工考证合格率均达98%左右。

2009年,我院开始实施高级制冷工培养尝试,以苏州食品冷库、苏州市图书馆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院内各相关实验实训室作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经过教研室教师、基地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两个班90名学生的考工合格率达到了100%。

考工合格率高的积极意义是:不仅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了,扩大了专业的社会影响,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更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给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留下了良好印象。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推动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型人才,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正说明了我校实施的职业资格证(技能证)考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外,我们还为学生在专业技能竞赛方面搭建锻炼平台。2009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能源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冰轮集团承办的“冰轮杯”全国首届制冷与空调专业技能大赛决赛中,我院选送了3组6名学生参赛,其中2组4名学生喜获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展现了我院学生的专业风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重视技能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根据市场设专业,根据需要定课程,根据岗位练技能”的培养思路也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二)就业

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直接影响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

历年来,我院制冷空调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高,基本在98%左右,对口就业率在70%左右。2009年,来我校招聘的一家江苏能源管理类企业原本只计划为其上海分公司招几名学生,因为我院特色建设成效突出,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和职业能力较强,该公司招聘人员汇报总公司,作为技术干部储备,一次性招收了制冷空调专业21名学生。

从表面上看,用人单位在招聘选才时是看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而更注重的是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企业认同的是该专业的毕业生,实际上则是认同该专业。而我校的制冷空调专业的学生自我定位较准确,就业态度务实,就业选择趋于理性,并具备了“专业有优势、上岗有能力、继续学习有基础、持续发展有潜力”的特殊优势。

特色专业的特色建设不仅要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更应强化其优势,突出其特色,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为之服务,在发挥专业传统优势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具体而言,就是办学思路要清晰,专业教师自我认识要到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地错位发展;要坚持抓内涵建设的同时拓展外延,密切与企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杜冬云.面向市场的专业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刘传林.适应行业需要创建特色专业[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

[3]贾慧敏.面向市场设专业变中求新建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7).

[4]李芳玲.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何向荣.高职教育“三三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6]谢鑫,刘宁宁.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作者简介:

罗伦(1961—),男,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制冷空调。

作者:罗伦

上一篇:会计专业类毕业论文下一篇:电工技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