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过程中词汇意义的选择有重要影响,它有助于意义的提取,使翻译中意义的表达更加清楚明白。本文以价值观念、成语典故、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四个方面为例,说明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中词汇意义选择的重要影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研究论文 篇1:

英-汉词汇翻译产出中的认知语境及其教学启示

摘  要:英-汉词汇翻译产出中的认知语境是译者发挥认知思维能力,借助语境资源和手段,对英语原词进行意义加工和转换,并最终产出汉语译词的认知建构过程。科学、严谨的认知语境有助于提高英-汉词汇翻译产出的质量。教师可以从情景意识、逻辑推理和意义观三方面入手,改进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对英-汉词汇翻译教学进行改革探索。

关键词:认知语境;翻译产出;推理;假设

思维是认知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翻译是译者的复杂认知行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认为,词义并不完全预置在文本中,而是在语境中通过识解获得的,翻译就是对意义的构建过程。英-汉翻译就是用汉语识解译义。因此,在认知翻译观下,英-汉词汇翻译不是单纯地将英语词义传递到汉语中,而是在汉语语境中重新建构意义,经思维内化和整合的认知语境在汉语词义的建构和表达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翻译是一种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认知语境,进而获得译义的认知活动,而每个译者的认知语境在程度和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会影响译者用汉语译词的表达效果。有鉴于此,在英-汉词汇翻译产出实践和教学中,应该给予认知语境足够的关注。

一、认知语境在英-汉词汇翻译产出中的作用

认知语境观是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发展而来的,它认为,话语理解不只存在于具体语篇的编码语境层面,还存在于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和思维内化和认知化的认知语境[1]。与传统语境的客观预置性、静态性不同,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过程,更凸显主观性和动态性。这些特点使认知语境能在英-汉词汇翻译产出中有效地发挥补充和深化传统语境的作用。

(一)认知语境及其作用模式

作为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建构体,认知语境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区别在于有思维等认知活动的主动参与,它是译者与语篇内外多种因素主观互动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认知语境是译者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外部世界输入的当前信息,推导出新信息,从而揭示交际话语明说和暗含的内容[2]107。认知语境是所有类型的语境信息经译者大脑认知而进行综合加工的过程和产物,它的建构过程至少包含假设、推理、分辨、选择等认知思维方式的参与。在英-汉翻译产出中,译者要将英语语境下的所有已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一系列的汉语认知语境化思维加工,然后把处理完的信息用合适的汉语表述。翻译中的认知语境属于译者的心理特征范畴,因此,认知语境的个性化特征明显。一般认为,认知语境的构成基础是交际话语的物理环境、交际者的经验知识及个人的认知能力[2]107。在英-汉词汇翻译中,译者充当沟通双语信息的交际者角色,在每个译者面临的交际物理环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译者个人经验和认知能力的差异会体现在翻译产出的结果上。其中,认知能力是认知语境建构的决定因素,经验和环境是通过认知能力参与认知语境建构的间接因素。英-汉词汇翻译产出中的认知语境作用机制是一个由不同认知方式和因素协调有序参与的有機系统。

译者在认知语境建构中的各项认知活动贯穿英-汉词汇翻译产出的全过程,并同语篇内外与译词相关的各种因素作用,组成了一个意义重构的运转系统。第一,译者结合英语原词的词典释义、传统语境义、个人经验等线索,通过推理,对该词在源文本中的意义提出若干语境假设。第二,再对这些假设进行分析辨别,去伪存真,将唯一可行的假设进行意义具体化,即得出该词的语境意义。第三,译者进入语境义的英-汉转化过程中,由于英、汉词语的词义及各自的适用语境存在差异,原英语词的语境意义会对应若干汉语语境选项,译者将结合交际环境和个人经验,选择并确定最合适的语境选项。这个关键步骤将最终决定汉语译词的准确程度。第四,译者将该词的汉语意义以精确、地道的语言表达出来,完成汉语词语产出的全过程。第五,在认知语境的建构中,推理、假设、分辨、选择等主要认知思维形式并非是各个阶段里运作的唯一方式,而是彼此交叉融合。词语所在语篇的交际环境和译者经验分别是指广义上的英、汉话语语言环境和译者的人生经验,二者存在并作用于译者认知语境建构的行为中。

(二)认知语境的应用评析

以下通过解析教师所任教学生的某次英-汉翻译作业中的重难点词语的英-汉翻译产出过程,来认识认知语境的作用。

Western China,comprising Tibet, Xinjiang and Qinghai, has little agricultural (1)significance except for areas of floricul-ture and cattle raising.Rice,China’s most important crop,is(2)dominant in the southern provinces and many of the farms here yield two harvests a year.In the north, wheat is of the great importance,while in central China wheat and rice(3)vie with each other for the top place.Millet and sorghum are grown mainly in the northeast and some central provinces,while,toge-ther with some northern areas,also provide considerable quan-tities of barley.

参考译文:

包括西藏、新疆和青海在内的中国西部,除了可供发展花卉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地区以外,几乎没有太多的农业开发利用(1)价值。稻米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在南方省份的地位(2)举足轻重,那里的田地可以一年收获两次。在中国北方,小麦是非常重要的作物,而在中部地区,小麦和稻米则(3)处于均势。粟和高粱主要产于东北地区,而中部的一些省份连同北方一些地区也出产很多大麦。

该段落介绍了中国的农业发展及主要农作物的地理布局。教师重点研究了其中3个复杂词语在英-汉翻译中的认知语境建构情况。这3个词语的原词义范围和所处语境信息量差别较大,这就使译者在英-汉翻译产出时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本身意义丰富的词语可能会在译者头脑中呈现更多的语境假设,这就增加了确定语境意义的难度;而意义较为单一的词语可能会令译者面临更少的语境选项,如何为译词选择最合适的汉语语境则成为焦点问题。解析如下:

1.significant的本义比较抽象,根据语境可以联想、推测出be worth of doing、be usable、be effective等适用于significant的语境假设。分析发现,此处指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需要译者调动地理方面的相关常识,即上述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等原因不适合大规模发展作为主流农业的粮食作物种植业,这就使西部地区在农业利用上的“有用性”降低,也就具体化为语境意义usefulness。英- 汉转换后,usefulness在汉语情境下可能至少有3个语境选项:有益性的、有作用的和可应用的。经判断,西藏等西部地区因自然原因尽管在畜牧业和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具备优势,是“有利可图”的,但总体而言不宜发展传统粮食种植业,即无论在客观自然条件还是经济效益上,西部对农业发展都不太“有益”。这种“有益性”是译者基于综合语境所做出的最全面的认知选择,经意义提炼、升华,“有益性”对应的最准确释义是“价值”。

2.dominant无论从词语本身还是所处语境分析,都不太容易推断出很丰富的语境假设,暂且确定其中的两个:to account for the bulk of和to exceed all others。根据其后的“一年收获两次”之语义并结合中国“南粉北面”的饮食地域特征综合判断,稻米就产量而言在南方所有的粮食作物中“占有极大优势”,可具体化为overwhelming。在汉语语境下,这种“极大优势”是如何体现的呢?对此可以有3个语境选项:占支配地位、居于第一位和最重要的。比较分析三者发现,“居于第一位”虽表明数量领先,但无法确定对其他因素具有压倒性优势;“最重要的”中语境对数量、规模等的限定模糊,也不能表明“有优势”;而“占支配地位”则明确地展现出优劣的实力对比关系。在汉语中,有不少词语能表示“支配关系”的语义,其中,“举足轻重”是比较恰当的一个。

3.vie的原词义单一固定,语境线索非常有限,可以有to compete这样一个语境假设,具体化为“超过”,即to surpass。在英-汉转换后,应对汉语语境做详细分析,在中部地区,小麦和稻米是旗鼓相当的两个直接竞争对手,任何一方都力图超越另一方而“荣登榜首”,但竞争结果是,谁也没有绝对实力压倒对方而胜出,最后双方形成了“一方无法保持独大”的平衡态势。能实现这一语境选项的最确切、通畅的汉语词语是“处于均势”。显然,对vie的英-汉翻译,汉语语境选项的建构至关重要,其特殊性在于侧重以“行为效果”作为推理依据,这一认知特点在部分词语的英-汉翻译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由此可知,认知语境是译者运用认知能力对词语及其传统语境进行分析、加工的结果,它的建构过程呈现出因时、因地的动态变化趋势。不同的词语有不同的认知语境,在建构的不同阶段,其繁复程度也不一而足。译者应具备对词语意义深刻的领悟力、对语境信息的把握和辨别力及广博的经验与知识储备,才能灵活应对认知语境建构中所面对的挑战。认知语境能为英-汉词汇翻译产出实践和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认知语境视角下的英-汉词汇翻译产出教学内容革新

英-汉词汇翻译产出中的认知语境建构就是译者尽最大努力还原、利用词汇所在语篇的交际情境,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不断地加工、产出意义的过程。因此,交际情境、逻辑推理和意义是认知语境视角下英-汉词汇翻译教学值得关注的内容。

(一)情境意识教学

交际情境是交际话语发生的具体环境,它通过规定语言使用的场合和方式而对意义加以限制。词脱离具体语境,词义则是“非限制性的”,受具体语境制约,词义才是“限制性的”,语境不同,词义即有所不同[3]。词义严重依赖语境,词汇作为最小的意义自由体,在英-汉翻译中英语语境和汉语语境的双重制约下,变得不那么“自由”。然而,语境因素是分散、客观的,交际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最终要通过译者内化了的认知语境来体现,即语境是认知语境必不可少的形成条件之一。在实践中,很多译者由于缺乏充分的翻译情境意识,倾向于较为孤立地看待词义,照搬词典义,造成译义失准或表义不当。这些现象产生的部分原因是译者认知语境的建构缺乏充足、可靠的语境参与,从而导致认知语境的导向偏离。鉴于此,翻译教学应该帮助译者培养情景意识,形成“无语境,不翻译,译必参语境”的牢固观念,使“语境思维”成为译者的自觉行为。

(二)逻辑推理教学

推理是贯穿認知语境建构全流程的基本逻辑思维形式。在英-汉词汇翻译产出中,译者不断地打破其原有的认知框架,形成新的认知环境,在信息的不断更新中构建出最符合原文信息的新的认知逻辑,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进行信息提取,从而选出最合适的目的语词语将其表达出来[4]。因此,逻辑推理是认知语境建构中有力而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翻译教学中应加强对译者掌握正确推理方法和监控推理过程的教学。因此,翻译教学教授一般的逻辑规律和推理方法与过程等知识,使译者能够经常进行科学的思维和推演训练,不断修正推理误差,最终达到熟练、准确的翻译。

(三)意义观教学

翻译是一门与意义打交道的学问与技能,特别是词义。译者只有熟悉并准确分辨不同的词义,才能对某个词语在翻译过程中的词义演变和译义产出过程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并追溯认知语境建构过程。词义是解锁英-汉词汇翻译产出中认知语境建构的一把钥匙。因此,译者應在实践中逐渐树立意义观,在翻译教学中,应结合英、汉两个概念系统的差异侧重教授词义差别和语境词义及其形成因素,培养译者跨语言词义理解和融通的能力。

三、认知语境视角下的英-汉词汇翻译产出教学方式探索

认知语境将英-汉词汇翻译产出上升到译者的心理和思维特征层面加以考查,凸显翻译活动的情境性、过程性和个体性特点,这些因素使得以“单纯追求双语词义对等”为宗旨的传统词汇翻译教学需要改进完善,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体现词汇翻译中的认知规律。

首先,实行“体验式”教学模式。话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方式,离不开其发生的背景,即话语的语境。就翻译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译者能沉浸于双语语境,而“体验式”教学理念能最大程度地使译者体会翻译语境,其教学实施方式包括:译者课下自行搜集、掌握与译词及其语篇相关的信息,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和组织课堂活动创设翻译情境以辅助译者的认知体验,使译者对词义的领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发现。

其次,实行分组教学模式。认知语境尊重和强调思维的个体性差异,面对同样的译词,每个译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语境假设和语境选项,实行分组教学可以有效调动译者的积极性,激发想象力,组员互相学习借鉴有助于译者改进思维方式,提高认知水平。例如,译者分成每组4人的翻译组,先各自完成同一个词语的英-汉翻译任务,然后交流译义,共同探讨翻译过程,总结利弊得失。分组教学有利于译者深入了解认知语境的建构。

最后,倡导“回溯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翻译教学重结果不同的是,认知语境视角下的英-汉词汇翻译产出更注重翻译过程,准确的译义正是译者科学、严密的认知过程的缩影。因此,翻译中应提倡由结果向过程的“追根溯源”,教师制订追溯的内容和目标,译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回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过程。

英-汉词汇翻译产出过程中的认知语境要求译者以译词为起点,借助语言和语篇内外的各种语境资源和手段,利用认知能力,对词义进行发现和再现。认知语境观的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译词的翻译质量,同时也为英-汉词汇翻译教学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教师可以此为导向,探索更多、更有益的翻译教学内容和手段。

参考文献:

[1]熊学亮.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5.

[2]徐善文,范敏.认知语境视角下UCP600中译本词汇翻译特点浅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7(1).

[3]冯国华.语境通观,随便适会——在具体语境中把握词义[J].中国翻译,2002(1):76-81.

[4]邓江雪.基于认知语境的视角探索翻译教学模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332-333.

编辑∕丁俊玲

作者简介:樊腾腾(1978—),男,河南安阳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认知语言学。

基金项目:2018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高英汉翻译词语表达效果的教学改革研究”(2018yjjg024)

作者:樊腾腾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研究论文 篇2:

文化语境与翻译中的意义选择

摘要: 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过程中词汇意义的选择有重要影响,它有助于意义的提取,使翻译中意义的表达更加清楚明白。本文以价值观念、成语典故、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四个方面为例,说明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中词汇意义选择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文化语境翻译意义选择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不同文化中的人们表达相同的意义时所使用的词汇也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文化对词汇意义有很大的影响。词本无义,义随人生,词汇的意义是由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人赋予的。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由于生产、生活、交流信息等的需要给予了词汇不同的意义,而这些词汇的意义通常与他们生活的文化环境相联系,所以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定要注意文化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2.语境和文化语境

近年来,对语境有着各种不同的界定: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把“语境”划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对“语境”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韩礼德(Halliday)提出了“语域”(register)的概念;我国著名修辞学家王德春教授说:“什么叫语境呢?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对翻译过程中词汇意义的选择和提取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果忽略对语境的考虑就可能会造成对源语所表达意思的理解不充分,使译文不准确。

什么是文化语境?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语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黄国文(2001:124)给文化语境下了这样的定义:“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定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

在语言使用研究方面,社会语言学家首先提出了语境线索(contextualization cues)的概念。Gumperz(1982)指出,“粗略地说,语境线索是语言形式的任何特征,它有助于标示语境预设”(转引自任绍增,2003:251-257)。文化语境包涵了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语言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这些文化语境都可以成为文化语境线索影响着翻译过程中意义的选择。

3.翻译和文化语境

当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时,不仅是语言的翻译,还是文化的一种翻译。不同的译者对翻译有不同的定义,奈达认为“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际活动,译文的语义最终取决于听者或读者以自己所处的文化语境为导向而对文本的理解”(Nida,1993)。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张培基,1983)。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创作活动,起着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作用。要想做到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就要求译者不但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例如:在中国人心中“猫头鹰”是不吉利、死亡的象征,而西方人则认为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往往被看作福禄的象征,而西方人则把“蝙蝠”和邪恶、黑暗、吸血鬼等联系到一起,相同的词语却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文化语境对译者理解源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译者在译语中找寻恰当的意义奠定基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定要紧密联系文化,选择出最恰当的词汇来表达源语意思,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文化语境对于翻译中词汇意义的选择起着限定性的作用,文化语境有利于词义的推断,使翻译中词义提取更加明确。

4.文化语境与意义选择

苏姗·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她说:“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转引自包惠南等,2004:9)因此,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在翻译中,译者要尽量避免在两种语言中盲目寻找词语表面指称意义相同的、看似对应的词语来互译,这容易造成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译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不一致。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文化语境对翻译词汇意义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价值观念、成语典故、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四方面为例说明文化语境对翻译中意义选择的影响。

4.1价值观念与意义选择

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对文化的一种反映和表现,来自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

如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与汉语中的“个人主义”从字面的指称意义来看,可以说没有什么差别。而事实上,这两个词语所包涵的文化内涵却相差很大。在中国,人们崇尚集体主义、一心为公的精神,正是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个人主义”在汉语中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在西方,人们重视个性的发展,把“个人主义”视为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形式,因此“个人主义”是“积极进取”的同义语。下面的句子就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直译。

(卢嘉川)“但是,你这些想法和作法,恐怕还是为了你个人吧?”

道静蓦地站了起来:“你说我是个人主义者?”(杨沫:《青春之歌》)

(Lu Jiachuan)“Are you sure your thoughts and wishes aren’t determined by personal considerations?”he asked.

Daojing sprang to her feet,“Do you mean that I’m an individualist?”

如果按照这种译法,西方的读者就会对源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根据文化语境,考虑到价值观念对词语意义的影响,把上面的“个人主义”翻译成“egoist”(自私自利者)更为贴切。这种翻译中的词语的选择正是利用了“个人主义”和“individualism”提供的文化语境线索,这一语境线索激活了译者对词汇意义的选择。

由于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中西方人们对相同事物所产生的联想意义也是不同的。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红色”象征喜庆、吉祥,而在西方“红色”会让他们想到暴力、流血。正是这些差异要求译者在翻译中结合文化语境,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在译语中选择不但具有相同字面指称意义,而且能够准确表达源语文化内涵的词语。

4.2成语典故与意义选择

因为人们生活的环境、思维、感情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和共同之处,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成语典故有时也几乎是对应的。

如:“混水摸鱼”译为fish in troubled waters;“一箭双雕”译为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在翻译诸如此类的成语典故时就可以用直译的方法,文化语境对意义没有严格的制约作用。但是,有些成语典故和其产生的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脱离了文化语境,读者根本就不知所云。

汉语中的“画蛇添足”、“叶公好龙”、“项庄舞剑”、“拔苗助长”等很多成语典故如果直译成英语,西方的读者将无法理解。如果将“画蛇添足”译为paint the snake with feet,当西方读者读到这样的句子时,就会觉得一片茫然。为了处理这一矛盾,译者就要灵活处理,以文化语境线索为切入点,找出在文化内涵上与该成语表达意义相一致的意义。在西方人的心中,百合(lily)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假如给百合涂上颜色,那么无疑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所以“画蛇添足”最恰当的译法就是paint the lily。同样,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如:crocodile tears,Gordian Knot,Achilles’ heel,meet one’s Waterloo,如果忽略文化语境,中国读者就不能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为了更好地让译语读者理解源语信息,译者可以利用文化语境,在汉语中找到与其内涵意义相同的成语,如我们可以用“猫哭耗子——假慈悲”来翻译crocodile tears。

利用文化语境来选择意义,不但可以忠实地表达原文意思,而且可以把译语的文化内涵更形象地传达给读者。由此可见,文化语境可以使翻译过程中意义的选择更准确,让译者和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语言要传达的信息。

4.3宗教信仰与意义选择

宗教信仰,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存在于每个国家。中国的传统宗教文化是佛教,由于人们长期受到宗教文化的耳濡目染,因此,语言中就出现了很多与宗教文化有关的词语。

例如:“不看僧面看佛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借花献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西方人信仰基督教,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My God!”、“God bless you!”。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与God有关的表达:“Man proposes,God disposes.”;“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God speed you!”;“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When God would destroy a man he first makes him mad.”。

下面是四位翻译大家对《红楼梦》第一回中《好了歌》第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的不同译文:E·赫德森的译文是“to train for a saint we know is best”;霍克斯的译文是“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王际真译为“We all envy the immortals because they are free.”;杨益宪译的译文是“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白靖宇,2000:113-118)对上面四种不同译文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前两位译者分别把“神仙”译成了“saint”和“salvation”,后两位中国的译者就翻译成了“immortals”。原文中“神仙”本是道教的概念,是对能够长生不老之人的称呼。由于前两位译者是受到基督教传统影响的西方人,这种文化语境线索就为他们翻译中选择“saint”和“salvation”起到了激活作用,所以就将带有道教概念的“神仙”一词转化为带有基督教概念的“saint”和“salvation”。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在翻译《红楼梦》(The Story of the Stone)第六回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译成“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他把道教中的“天”转化翻译成“God”也是同样的道理。

4.4民族心理与意义选择

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衍变发展过程中,在民族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包惠南,2001:19-20)。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导致不同的民族心理,在翻译过程中民族心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翻译中词汇意义的选择。

长期以来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向来以谦虚为美德。在语言表达中总是以贬低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赞美别人的目的,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赞扬也经常回答说“哪里,还要继续努力。”“过奖了!”“不,不,没有您说得那么好。”,这些都表明了中国自谦的民族心理。

正是这种自谦的民族心理,于是汉语中出现了很多英语中没有的自谦词汇:“敝人”、“小人”、“下官”、“小民”、“草民”、“民妇”、“愚生”、“小的”、“贫道”、“贫生”、“奴家”、“贱内”、“小女”、“犬子”、“寒舍”。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强调自我价值,没有汉语中诸如此类的谦语词。他们对于别人的称赞会欣然接受,往往以“Thank you!”“I am very glad to hear that.”等表示感谢的话来回答。

面对两种不同的民族心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文化语境线索,寻找适合各自民族心理的词汇在源语和译文之间进行转换。

如:贾珍感谢不尽,说:“侍服满,亲带小犬到府叩谢。”于是作别。(曹雪芹《红楼梦》)杨益宪、戴乃迭将此句译为:

Chia Chen thanked him warmly and promised,“When the mourning is over I shall bring my worthless son to your honorable mansion to kowtow his thanks.”And so they parted.

在此处的翻译中,译者就是受到中国这种自谦民族心理线索的暗示,所以在选择词语时用了“worthless son”和“honorable mansion”。然而相同的原文,如果让西方译者来译,按照他们的民族心理特征,他们可能就会将“小犬”和“府”直译为“my son”和“your house”。

5.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和载体,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内涵,而翻译就是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源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然后用译语中的文化信息将源语中的信息重新进行编码(Susan Bassnett,2004:23)。在此过程中,文化语境线索潜移默化地指导着译者对词汇意义的提取和选择,使意义的选择更加明确。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5]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方利红.文化语境下的英汉习语翻译[J].洛阳大学学报,2007,(1):68-71.

[7]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任绍增.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3,(4):251-257.

[9]王金娟.文化语境与翻译[J].上海翻译,2006,(2):52-54.

[10]吴军赞.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看英汉习语翻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26-129.

[1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作者:席 艳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研究论文 篇3: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摘 要: 小说《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将人物的人名、绰号同人物本身以及作品主题联系起来,形成了人名、绰号隐喻,这些隐喻的翻译对文化传播意义深远。本文从概念隐喻论出发,结合文学语境和文化语境探讨《红楼梦》人名、绰号隐喻的形成机制,并针对隐喻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理解情况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红楼梦》 人名绰号 隐喻 翻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扛鼎之作,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知名度,准确自然地翻译这部文学著作对传播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部伟大的文学著作中,作者曹雪芹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常常将人物形象和人名、绰号联系起来,使《红楼梦》中人名和绰号不仅具有称谓功能,而且映射人物的性格、命运,甚至揭示了作品的创作意图和主题。这些人名和绰号负载着巨大的信息量,无形中已经成为寓意深刻的文学隐喻,它们的翻译准确与否关系到作品主旨的传达,可谓意义重大。

一、《红楼梦》人名、绰号隐喻的形成机制

隐喻是指将两种完全不同概念的事物通过含蓄、映射或婉转的表达方式达到形象比喻的言语行为,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1]。《红楼梦》中的人名、绰号隐喻也是如此。小说中具体的人名、绰号投射到抽象的人物性格命运、作品主题之上,两种概念之间形成映射,构成了隐喻的概念:人名是人物,人名是主题[5]。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丫鬟的名“紫鹃”。“紫鹃”可以引申到杜鹃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鸟“惯作悲啼”,被认为是替亡魂诉说冤情。唐代以后,杜鹃鸟就被称为“悲鸟”、“怨鸟”,成为哀婉、纯洁、至诚、悲愁的象征。而在曹雪芹笔下,林黛玉是哀婉、悲愁的,作为丫鬟的紫鹃对林黛玉至忠、至诚,一生为其殚精竭虑。曹雪芹利用人们对杜鹃鸟认知来映射小说中紫鹃的性格命运,恰到好处。在对“紫鹃”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红楼梦》中的人名、绰号隐喻的发生依赖于特定的文学语境——《红楼梦》这部作品本身,涉及人物个性命运、作品主题等内容。特定的文学语境是人名、绰号隐喻赖以生成的基础,人名、绰号隐喻中的目的域就蕴含在《红楼梦》的文学语境之中。同时,文学作品本身的创作离不开文化环境,《红楼梦》所处的大文化语境——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也是《红楼梦》的人名、绰号隐喻所处的文化语境。曹雪芹巧妙地利用人名、绰号在文化语境中具有的普遍内涵传达特定的文学意图,使人名、绰号升华为人名、绰号隐喻。

总而言之,在《红楼梦》的人名、绰号隐喻中,作者曹雪芹是以汉语文化语境为媒介,精心设计完成了人名、绰号对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映射。在人名、绰号隐喻的形成和理解上,汉语文化语境和《红楼梦》本身创设的文学语境缺一不可。

二、两个英语译本隐喻翻译赏析

文学作品写作和阅读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过程。只有当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表达的主题被读者准确的理解,两者的交际才算顺利完成。相对日语和韩语而言,英语的文化环境与中文的文化环境差异较大,人名、绰号隐喻的翻译面对的困难也就更大。我们就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看看前辈翻译工作者在《红楼梦》人名、绰号隐喻翻译方面所做的努力。

在《红楼梦》的众多英译本中,流传广泛的是包括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霍克斯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杨译本《红楼梦》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来处理人物的名称:音译、音译加注释、意译。他们大量運用音译法翻译书中人名、绰号。音译法是杨译本对人名、绰号的翻译的主流方法,对于《红楼梦》这本著作来说,音译法远远无法承载人名、绰号中蕴含着的丰富信息。与杨译本相比较,霍克斯译本《红楼梦》的好处就在于大规模的采用了意译法。意译法主要被应用在书中群体人名的翻译中,主要包括奴仆群体,演艺群体,僧道神仙群体。比如奴仆群体中“花袭人”这个名字取自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意为花香袭人,取名者贾宝玉喜欢用香木花草为他的贴身丫鬟命名,赞扬她们的外貌或品性。同时“花袭人”这个名字的含义与人物的性格也很契合,“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霍译本将“袭人”译为“Aroma(芳香)”,既揭示了主人宝玉的情趣,又显示出了人物本身的性情,是相对较为成功的人名隐喻翻译。但是霍克斯译本对书中上层人物如贾宝玉、柳湘莲、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的人名主要采用音译法。这种译法上的区别固然可以让读者间接体会到小说中人物的地位尊卑,从而更好的理解整部小说。但是有得必有失,这些书中上层人物名字的隐喻义也丢失了,而这些人物恰恰是作者花费大量笔墨着力塑造的,他们的名字变成了简单的代号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了。

三、《红楼梦》人名、绰号隐喻翻译策略

通过两个译本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相对音译法而言意译法更能将《红楼梦》中的人名、绰号隐喻翻译体现出来。但是《红楼梦》中人名、绰号隐喻丰富多变,在采用意译法时,我们也应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红楼梦》中的人名、绰号隐喻是用人名和绰号来映射书中的人物或书的主题,人名、绰号及其意义就是喻体,人物和主题就是目的域。隐喻翻译的关键就在于在目的语的文化环境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喻体来映射目的域。隐喻是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集中表现,是民族思维方式的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蕴涵着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同一个目的域,不同民族使用的喻体可能不同,而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在不同民族语言中投射的目的域也可能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原文中的喻体和目的域在其他语言的文化环境中的认知情况为《红楼梦》的人名、绰号隐喻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选用不同的喻体来映射目的域。

首先,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已知的、熟悉的经验和感受去理解和体验未知的、陌生的事物,即用隐喻传言达意,这是人类隐喻认知的共性[2]。这反映在隐喻上,就是不同民族的人对于相似或相同的事物或概念会产生近似的联想,比如提到“黄金、珍珠”,人们都能联想到它们背后的“珍贵、价值高”等特点。当这样的事物或概念作为喻体出现时,即使所处的文化环境并不相同,不同民族的人还是能够理解隐喻的含义。因此,当《红楼梦》中的人名、绰号隐喻中的喻体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存在相似的隐喻含义时,能够引发相同或相似的联想时,我们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保留原文的喻体。比如霍克斯译本中将探春的绰号“玫瑰花”直译为“The Rose”,同样也能体现绰号中的隐喻含义,即探春虽然是个富家小姐,外貌明艳娇贵,十分讨喜,但个性十分鲜明也不是人人都能轻易接近的。

其次,隐喻在不同语言中的固然存在普遍性和相似性。同时,由于自然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诸多差异,不同民族的人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认识又有所不同,其隐喻方式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2]。其中一种情况是两种文化面对同一事物或概念可能都存在隐喻,只是隐喻的喻体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的民族认识同一世界不同角度。如针对心慌的情绪状态,英语中有“have a butterfly in stomach”,汉语中则有“怀里揣着个兔子”与之对应。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原文的意思,译者应尝试将原文中的喻体换成适合于目的语文化中的喻体,进行喻体意象转换。我们可以从霍译本对《红楼梦》中部分人名和绰号隐喻的成功意译中汲取一些经验,如图:

“紫鹃”被译为“Nightingale(夜莺)”而不是英语中与其对应的“cuckoo(杜鹃鸟)”,是因为“cuckoo”在英语文化中除了指杜鹃外,也有疯人、狂人、傻事、丑事的意思,可以说英语文化中的“cuckoo”背离了汉语文化中杜鹃忠贞、执著的象征意义。而“Nightingale”在英语中象征对高洁美好的执著追求,与中文里的“杜鹃”相似,虽然不能完全符合原著意思,但也相去不远。这些人名、绰号隐喻的翻译都是译者充分了解相应的人物形象,理解了这些人名、绰号的隐喻含义,同时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下努力寻找合适的喻体的成果。

最后,直译保留原文喻体形象和进行喻体形象转换这两种意译策略在《红楼梦》的人名、绰号隐喻翻译中并不总是适用,目的语的文化环境毕竟和原语言的文化环境有着诸多差异,目的语的文化环境中并不总是具有与目的域对应的合适的喻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采用直接翻译隐喻义的方法。比如《红楼梦》中李纨的两个丫鬟素云和碧月,“素”是指白色,“碧”是指青色,喻意清白,而名字中的“云”和“月”也是高洁而清冷的,这两个丫鬟的名字隐喻了她们的主人李纨寡居的身份和其贞洁、清白的人生追求。这两个名字的隐喻的形成和理解都非常地依赖于中国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环境中找到两个合适的喻体来表达这隐喻中的目的域,所以霍克斯在翻译这两个人名时,选择了直接将能表达出隐喻义的词语作为人名的策略,译为“Candida(心洁,清白等[拉丁语])”“Casta(清廉,纯洁,贞洁,虔诚等[拉丁语])”这种翻译策略基本能够表达出隐喻义,但人名、绰号经过这样的翻译后已经缺乏隐喻的含蓄意味,文学上、艺术上的美感被大大削弱,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补救之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使用这种方法,同样也不能忽视文学语境和目的语文化语境,在众多目的语词汇之中选择最具美感、最适合作为人名的词语。比如在霍克斯译本中,“霍启”译为“Calamity(灾祸)”,虽然将人名的隐喻含义“祸起”体现了出来,卻没有美感,而且也不符合作品所处的文化语境,因为霍启作为甄家家奴,主人是不会给他起寓意不吉的名字的。像“霍启”这样的隐喻都是立足于汉语文化语境,立足于汉语语音系统的,翻译为其他语言具有一定难度,很难找到可以作为人名的相应喻体,若直接用隐喻含义翻译人名又容易和汉语文化语境产生冲突。这时我们可以采取音译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这种方法不论在保留原著魅力还是在方便读者阅读方面都存在不足,所以在意译法能够翻译《红楼梦》人名、绰号时,我们最好还是采用意译的手段。

正如翻译家奈达所言:“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只有用目的语民族能够理解的方式体现原作的文学精髓和文化底蕴的翻译,才是成功的翻译。因此,在《红楼梦》人名、绰号隐喻的翻译过程中,要立足于隐喻本身的具体情况结合作品文学语境、原语言文化语境、目的语文化语境,选择最为合适的译法,“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是《红楼梦》人名、绰号隐喻成功翻译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02).

[2]王黎.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6).

[3]刘法公.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J].中国翻译,2007(06).

[4]肖坤学.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学刊,2005(05).

[5]肖家燕,庞继贤.文学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5).

[6]金娴.《红楼梦》霍译本中的人名翻译及其对文化的“传真”[J].文教资料,2010(01).

[7]李占芳,杨春红.《红楼梦》人名、绰号翻译与人物身份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8]陈慧莲.文化翻译的策略及信息的耗散:以《红楼梦》霍译本对人名的处理方式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9]梅傲雪.浅析霍克斯对《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作者:刘赢

上一篇:南水北调工程水污染治理论文下一篇:基于科学发展观会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