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语境下的生态旅游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论文

2024-05-07

大众媒体语境下的生态旅游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论文(精选7篇)

篇1:大众媒体语境下的生态旅游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论文

试题内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从传统意义上看,艺术消费只存在于上层社会文化中,为少数精英阶层所独占,具有明显的阶层特点。在现代背景下,艺术消费呈现一种大众文化趋向。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60年代后,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这种文化形态也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现代电影、电视得到普及便是证明。

当今画廊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倾向。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沙龙的形式已经跟不上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各种类型的画廊应运而生。如今,画廊也成为一些城市人们日常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对于他们来说,去画廊参观展览与去电影院一样平常,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当今强大的大众文化形态影响下,画廊营造了更多层次的空间,让观众在互联网上就可以欣赏、购买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中国的艺术消费比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艺术消费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大众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从今天电影大片的热映以及年轻人对于偶像的狂热就可以看到大众文化对于艺术消费的影响有多大。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俨然成为艺术消费的主角。许多人不愿意去看歌剧、舞剧、音乐会,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许多人不愿意去看免费的画展,却对时尚杂志、网络游戏乐此不疲。是什么造成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文化商人为适应大众消费心理需求,借助传媒进行商业化运作。

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把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拉到普遍大众的面前,对艺术普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当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就会由此带来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会使得艺术的审美、认知、批判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篇2: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传播模式研究

一、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传播最为主要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新闻时效性。在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下,人们主要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新闻获取信息,并且其往往都是头一天发生的新闻,时效性较新媒体落后很多。有时,受到传统新闻媒介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们看到的新闻都是经过新闻记者梳理后的新闻,往往不能原汁原味地还原新闻事实。特别是新媒体中的视频报道形式的出现,更能第一时间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从而避免了因新闻记者表述上的取舍造成的新闻失实的现象。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联入互联网,看到实时发布的新闻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二)具有较好的互动性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传播最具有差异的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新闻互动性。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时代,新闻平台展示什么样的新闻,人们就只能接受什么样的新闻,传播方向是单向的。随着互联网作为底层的传播平台迅猛发展,很多新闻的互动性得到较好的发展。人们可以在收看新闻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甚至批评。新闻记者也可以看到留言,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甚至在许多直播过程中,有时新闻受众的即时反馈可以影响到新闻记者接下来报道的重点和方向,实现即时互动。

(三)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形式较传统新闻传播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上,文字、图片和声音是主流。新闻事件更多地需要新闻记者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通过报纸、广播等传递到新闻受众当中去。就是电视新闻可以用视频形式播出,有严格采编的制度,但也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可以用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播报。这种多形式的表现更有利于还原新闻事件的本身,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更能吸引新闻的受众。人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这些都得益于新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

二、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模式的创新

(一)积木式的新闻叙事模式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模式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人都是新闻记者,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新闻报道。这也就意味着许多报道的人,没有受过像新闻记者那样的专业训练,在报道方式上没有那么专业,更多地报道新闻第一现场突发事件。有时专业记者在报道突发性新闻时也会遇到紧急的情况,许多资料都得不到验证,没有时间去找相关当事人核实。这样的新闻往往利用分散要素的形式,从小切口进入,采用积木式的新闻叙事模式,力求每一个小的新闻点的真实和准确。用多个新闻报道拼接成一个完整的事实。近年来,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都是突发事件。专业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也只能从一些细小的点反映灾后救援情况。许多消息都不能与相关当事人进行一对一的核实,只能采用积木式新闻叙事模式。于是,才出现《获救后向解放军战士行队礼》《将妻子遗体绑背部送太平间》《哀求让他再去救一个人》等感人新闻报道,每一个新闻报道都从一个局部展示出中国人在面临自然灾害后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像一块块积木拼接出一个个让中国人悲痛的新闻现场,却又是一个让世界感动的新闻现场。

(二)拓朴式的新闻叙事模式

人们主要从7个方面来关注新闻事件:信息、反应结果、事件报道、事件背景、舆论、事件的发展以及相应的互动与方案的制定等。每一个方面都要考虑到深入度与速度的平衡。要新闻深入度,就要牺牲新闻的速度。反之亦然。在那些经历时间短以及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叙事模式要求媒体既要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又要有一定的深入度,可以采用拓朴式的新闻叙事模式。分别从信息、反应结果、事件报道、事件背景、舆论、事件的发展以及相应的互动与方案的制定等方面依次进行报道。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就采用拓朴式的新闻叙事模式。首先,新闻报道先反映出当天事情发生的信息、反应结果。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然后先后发生两次爆炸。政府相关部门全力展开救助。这样报道发挥新闻报道速度优势。然后,新闻工作者对事件背景、舆论开展深入报道。这样报道发挥新闻报道的深入度的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那些经历时间短以及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需要平衡新闻时效性和深入度,特别适合用拓朴式的新闻叙事模式。

(三)多媒体式的新闻叙事模式

多媒体式的新闻叙事模式是新媒体语境下应用最多的一种新闻叙事模式。如果说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是璞玉,是只经过简单地雕琢的石头,只运用视觉或者听觉等一种感官,那么新媒体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文字、插图、视频、音效以及人物照片等借助多媒体式表达新闻事件。这是对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的继承和发扬,是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的融合与创新,可以更加完整、全面和真实地还原新闻事件。以普利策特稿写作奖《雪从天降》为例。美国新闻记者约翰·布兰奇就借助多媒体式的新闻叙事模式,在雪崩事件中融入相关的文字、插图、视频、音效以及人物照片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呈现了完美的报道效果。对于多媒体式的新闻叙事模式,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旨在表达一个完整的事件,并且对于事件的结果早已知晓。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式的新闻叙事模式,不是对传统的新闻叙事模式的完全替代。只不过,在新媒体环境下多媒体式的新闻叙事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所采用。

摘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较好的互动性、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实时点播的特点,新闻叙事模式也有所创新,产生了积木式、拓扑式和多媒体式的新闻叙事模式。

篇3:大众媒体语境下的生态旅游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论文

[关键词]“和文化”;数字出版;传统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034-03

On the digital publishing of harmoniou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from new media context

ZHUANG Ying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and Animation,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Digital publishing, as a cultural value system caused by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the material carrier for oral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publishing, fragmentation becomes a daily reading; whole media mod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the new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y culture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and harmony in diversity, which formed the tension of development. Integrating the traditional publishing with digital publishing is a comprehensive process, and the fusion of the two becomes a major trend of modern publishing to promote the overall prosperity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Key words:“harmony culture”; digital publishing; traditional publishing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界定新的出版形态,学界、业界往往通过制造概念来达到对于现象的认知,于是“概念”层出不穷,却多流于表面,仅作夺人眼球之用,在没有得到清晰界定之时,便已得到普遍性的应用。近年来,出版界言必称及的“数字出版”、“多媒体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概念化的名词,正在冲击着在传统观念里“以文教化”“以文化成”的图书出版行业,“从纸介质出版物向多介质形态出版物的产业转型”已成浩荡之势。

一、“和文化”观照下的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图书作为人文价值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中国具有单一化、经典化和价值稳定性的特征。纸媒印刷和书面文字在文化上的优越感,使得教化传承以及在此过程中价值伦理的灌输成为可能。于是,中国“修齐治平”的价值伦理观念,就在书面化的表达方式中逐渐形成并一以贯之。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空间中,由于人为的界定与分割从而形成了两极化的特征,并且带有了俗与雅的内化特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的和合哲学,使得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在各自的体系内兼容并蓄,平衡发展,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三个传统:一是士大夫传统,即诗词歌赋、文言文、小学训诂等原生书面文化;二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即在接收西式教育之后所形成的次生书面文化;三是民间文化传统,即神话传说、民歌俚语等口语通俗文化。但是,由于对中国文化经典化的需求,使得鲜活的、原生态的口语文化长期处在被压抑的状态之下,依靠人际传播,而没有物质载体。

纸介质图书作为书面文化的物质载体,经历了由抄本书向印本书转变的文化史分期。其间的史学意义,从“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中便可见一斑。逐渐知识化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是与图书有关的,造纸术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印刷术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两者皆为印本书的推广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让传统得以延续。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开始出现,交互式、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产生了次生口语文化,这种新型的媒介方式,带来了人们交际方式的变革和阅读习惯的改变,进而引起了出版形态的变化,书写者与受众的关系由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互动。而“自媒体”使知识变成了分享,“传统媒介”的声音逐渐变弱,公民媒体成为信息生产、积累和共享的重要渠道,传播范围具有社群化和公开化的特征。

新媒体带来了口语文化的复苏,也为口语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碎片化成为日常的阅读方式,语言的变革是数字出版发展初期最显著的特征。

二、数字出版及其产业模式的界定

在新型产业发展的大潮之下,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两者之间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强烈的两分概念:“夕阳”与“朝阳”。

然而,何为数字出版?它是语境定义、形式定义,还是范畴定义?与传统出版相比,它在盈利上有哪些独特性?所有涉及数字出版产业化的问题,得到的总是积极却模糊的答案。2013年至今,关于数字出版产业化的讨论愈演愈烈,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数字出版仍旧未能有一个清晰的内涵和外延。于是在这一看上去非常新兴和蓬勃的市场中,业内的讨论形成截然两分的格局,一面是为数字出版的增量而欢欣鼓舞,而另一面却又为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不清晰而忧思不已。

于是,数字出版在现今成为一个虽没被清晰定义却已具有合法性的概念,与它相比,传统纸本书形式单一,实现了在有限范围和空间内的文化传承,然而这个文化传承的进入渠道是有门槛的,正是这个门槛形成了传统读书人的文化自觉。次生口语文化兴起之后,文化的门槛和雅俗的分界被打破,以及受众对于即时性、碎片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使得出版活动由精英走向了大众。

现阶段,数字出版已逐渐形成下列几种产业模式:

1.手机阅读模式。作为中国最早实现盈利的数字出版模式,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阅读基地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和资源整合能力,成为数字出版重要的产业增长点。然而,伴随着用户付费阅读习惯的逐渐养成,数字出版的文本内容成为发展的短板,移动阅读基地所提供的产品并未能满足用户对阅读的真正需求。

2.网络文学平台。网络文学16年的发展,从榕树下、潇湘书院、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等文学网站,到成为传统出版物的选题库和作者来源地,再到2008年盛大网络正式组建盛大文学公司,通过并购占据了网络文学领域90%的市场份额,作为数字出版重要的产业构成,它的整体发展倾向却从原来的细分市场到逐渐走向同质化,而网络文学平台的盈利模式依然停留在付费阅读、纸质书出版、影视改编权、全版权运营、网站广告等传统的领域。

3.电商主导模式。以亚马逊Kindle为代表,用户通过Kindle 购买、下载和阅读电子书,从而增强消费者与亚马逊产品的粘连度。2012年,当当和京东开始上线电子书,通过低价、赠送、搭售等方式培养受众消费习惯,然而将纸质书的用户群转入电子书消费市场,产业模式依然需要探索。

4.App阅读终端软件。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熊猫看书、掌上书院等传统的阅读客户端,多看、唐茶等专注精品化电子书的阅读端口,以及QQ阅读、新浪读书、盛大文学、网易云阅读、中信出版社等以网站或出版社为内容支持的App客户端相继出现。

5.数字教育。分为无线教育和在线教育两类,无线教育以方正电子、汉王科技、天闻数媒等企业为代表,推广终端设备和电子书包网络平台,在教育信息化基础上开展数字教育解决方案和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探索;在线教育是以新东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机构、以网易公开课为代表的微课程、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平台,由机构搭建教育平台,学生自助选择课程。

数字出版,是一场由技术革命引发的文化价值系统的转型,不仅带来内容载体、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的变化,也打破了传统出版、传媒、影视、艺术等行业之间的界限,整合不同媒介,融合沟通的全媒体模式成为其重要的特性。

三、数字出版的“和文化”思考

数字出版大潮之下,“新媒体”“大数据”“众筹模式”等概念性思维和表述模式,把实质的出版文化内容遮蔽了。于是,对于数字出版的阐释,必须回归到出版的本位上来探讨。

首先,碎片化与选择性。媒介作为信息的提供者,从纸媒、视媒到新媒体,碎片化阅读带来了信息的繁杂冗余,传统媒体信息选择的功能性被重新提及。“资源内容的‘获取‘整合概念与‘选择‘重要性概念密切相关……即我们讨论数字出版选题策划的内容获取与信息‘吸收‘整合途径时,最先要思考的是我们在何种‘重要性原则指导下,在什么范围内做出何种选择的问题。”[1]信息选择这一行为本身便带有价值判断,专业化的编辑与整理,实现了阅读的便捷性。新媒体带来了信息的多元化和碎片化,化繁为简的信息选择,将会为曾在新媒体发展初期被定义为“夕阳”的传统媒体带来发展的契机。碎片化的信息需要选择和组织,需要规范和阐释,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其次,同质化与个性化。建立在传播方式基础上的大众性,建立在消费方式基础上的娱乐性,使得数字出版的内容需兼顾各方需求,从而成为一个多方主体参与的互动与妥协过程。为满足阅读群体的审美期待,数字出版的内容多集中于玄幻、穿越、仙侠等主题,语言风格是由次生口语文化所带来的简约、生造、随意性等特征,两者都对数字出版的阅读提出了语境和社群的需求,具有低龄化和同质化的倾向。和合哲学中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的表述,而生之发展又在于“和而不同”,“数字出版”作为新生事物,回归内容本位,发挥个性化特征,而摒弃同质化倾向,才有走向经典化的可能。

再次,对抗与共赢。数字出版是传统纸本书出版的敌人还是盟友,两者是对抗关系还是互利共赢的关系,至今仍是一个讨论颇多的话题。数字出版这个“狼来了”的故事,加上出版社普遍库存增大、销量减少、利润降低、经营困难的局面,仿佛均预示着纸媒衰落的前景。2013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当当网电子书全场免费下载三天,这一举动引发了业内的抵制,它背后涉及的是一个数字出版未来发展趋向的问题,即电子书是否应该趋于免费,而趋于免费之后的数字出版是否会对传统出版产生更大的冲击。纸本书的阅读优势、文献优势、收藏优势,以及公信度,是数字出版无法取代的,数字出版的周期短、成本低、发行便捷,以及强大的检索功能,同样也是凸显于纸本书之上的优势。两者各有短长,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并非新事物淘汰旧事物的对立关系,而是优势互补融合共存的关系,两者需要和谐共处而并非对立。以电子书趋于免费为例,它将成为纸本书营销的一部分,处于商品销售中试用装的位置,将会促进纸本书的两次销售。

在数字出版的崛起之下,传统出版的转型似乎迫在眉睫,然而目前,数字出版取代的仅是传统出版中处于快速阅读需求的部分。碎片化的阅读需求转向数字出版,传统出版则专注于深读、专业化和收藏化,两者将带动出版业的和谐共生。

四、数字出版发展探索

屏幕阅读取代纸本书,正如纸本书取代甲骨作为内容载体,对于数字出版而言,最重要的仍旧是回归到内容本位,而不是停留在对于形式和载体的讨论上。

首先,树立数字出版的文化价值观。“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内容提供者、数字出版商绝大多数并非传统出版机构,而是技术提供商。”[2]文本内容成为数字出版的软肋。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过度依赖于出版形式,而出版发行之读物质量参差不齐,亟待制定相应的行业规章条例。停留在粗放阶段的数字出版,需要打破选题的同质化倾向,树立严肃文学的文化价值观,以扭转目前娱乐化、低龄化的倾向,使其具有经典化的可能。目前,数字出版的内容依赖于网络文学和传统图书文本的转化,并不能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数字出版作为高度创造性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满足用户已有的需求,而是创造尚不存在或是潜在的需求。”[3]树立数字出版行业的文化自觉,培养与引导用户需求,打造内容创新途径,将传统出版的选题策划流程引入数字出版领域,引导受众的消费和阅读行为。

其次,建立在分众市场之上的格局定位。新媒体时代已经确立了数字出版作为未来出版业发展的方向,然而目前这一广阔的市场并未得到合理的细分,或者说选题内容并未能出现多样化的形态,出版主体向某些领域过度集中。在此背景下,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数字出版需面向分众市场,更好地利用数字媒体和数字渠道传播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例如推出第一个纯数字图书产品“中国故事”的中信出版社,发挥数字出版的时效性优势,更加贴近当下社会热点与用户体验,出版“E-only”数字图书产品,抛弃传统出版社将纸本书转码电子化的数字出版模式,成为国内出版行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尝试。目前,中信出版社已形成“中国故事”“地铁大学”“通识课堂”三个电子书产品线,面向分众市场,各有其不同的阅读语境,于是整体的屏幕阅读设计都为这个语境提供合适的方式,满足受众群体差异化的需求。

除此之外,针对分众市场,探寻小众出版的特色。小众出版在传统出版领域已经渐成气候,但是由于传统出版业原本就是建立在大众传播基础之上,其选题策划、发行渠道、营销模式均是针对大众图书,这与小众出版形成了一个无法调和的悖论。然而数字出版在内容载体、传播形态和阅读方式上的独特性,为小众出版的发展带来了便利。纸本书中超级畅销书模式将会被数字出版中的小众阅读所取代,有着相同专业背景、文化喜好、生活态度的人群聚集成为有着相同追求与共同语言的小众圈子,并逐渐出现小圈子的意见领袖,他们将成为小众阅读最好的书写者。

再次,品牌意识。图书品牌代表着品质、内涵、选题倾向和出版理念,也反映了读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建立在市场细分之上的图书品牌,将会在数字出版产业的重新洗牌阶段脱颖而出。

篇4:新媒体语境下的航天科普传播研究

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成立以来, 中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 不断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奠基性成就。

2016年6月25日,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它将替代原来的长征2、3、4号火箭, 成为长征家族的绝对主力。11月, 长征五号火箭首飞, 是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

这60年间, “东方红一号”“神舟飞船”“玉兔号月球车”“北斗导航卫星”“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等都深深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 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与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 公众对航天技术的认知相对较少。航天技术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主要包括运载火箭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 因为航天技术涉及国家安全, 具有涉密性质, 对公众来说, 航天领域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近年来, 大众媒体对载人航天工程、探月计划等事件大量报道, 引起公众对航天科学的关注。

2016年起, 每年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对航天科普提出新的要求, 更是航天科普的新机遇。

2 新媒体: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新宠儿

2.1 新媒体特点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 即媒介形态本身意义比其所承载的内容信息更重要。新媒体的平台包括PC互联和移动互联网。相较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具有互动性、移动化、低门槛、开放性、共享性、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它打破了时空, 形成了许多亚文化社区, 从而社会化媒体、自媒体应运而生。

2.1.1 信息呈现形式多元化

可视化技术、视频直播技术、VR、AR、弹幕等技术的发展, 使得信息呈现的方式更加多元, 更加具有冲击力。单纯的文字、声音、影像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媒介融合背景之下, 信息呈现方式须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呈现, 打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增强受众的代入感, 加大对各感官的刺激。

2.1.2 传播主体多层次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公众的传播话语权。除主流大众媒体传播信息以外, 普通大众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现在进入到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国家、企业、组织、媒体、个人通过开设自己的社交平台公众账号都可以成为传播的平台。

2.1.3 传播方式散弹化

现在的信息一经发出, 就会借由传播节点快速传播, 传播速度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微信、微博的传播就是典型的散弹化传播, 遇到突发社会事件, 就会出现刷屏现象, 这种传播威力巨大, 能够引发社会热议, 引起关注。利用得好, 可以对传播起到助推作用。

2.1.4 受众更加主动化

受媒介技术的影响, 传播模式由原来的单向传播转为互动传播, 受众也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信息, 转为主动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网络信息的定制化服务和个性化推荐越来越受到欢迎。受众可根据自己的需求, 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推广和质量会影响受众的选择。

2.2 中国网民超半数, 移动端集中

2016年8月3日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6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 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 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 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

互联网的信息海量化, 公众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 网民数量增加,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由于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节奏加快, 在移动端获取信息的需求在增大。

2.3 网络成公众获取科普类信息第二渠道

传统科普的渠道主要通过科普图书、科普图谱、科普专栏等, 这些是我们科普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内容的载体主要是期刊报纸杂志及其数字化形式。除此之外, 视频化、社交化、游戏化和虚拟化的科普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线, 如观看网络科普类的视频节目或公开课;在论坛、社交网站上交流讨论科普知识;玩有关科普内容的网络游戏。

2015年9月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 超半数的公众 (53.4%) 利用互联网基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 超过了报纸 (38.5%) , 仅次于电视 (93.4%) 位居第二。公众参观过各类科普场馆的比例依次为: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 (22.7%) , 自然博物馆 (22.1%) 。公众通过科普设施获取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机会增多, 对科普设施的利用率较高。

新媒体及时、便捷、信息内容丰富;电视覆盖范围广泛, 对技术、教育程度、经济要求较低。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科技传播工作者要注意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 利用各自的优势在不同的群体不同地区来进行传播。

3 我国航天科普传播现状

3.1 开源与共享

移动互联网时代, 新知识每天都在以几何级数量增长, 不再是单纯依靠个别机构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了。信息社会里信息爆炸, 引发了管理危机。航天科普知识也一样, 新词汇、新技术、新文化日新月异, 纷繁复杂。众包众筹是互联网的一种解决方式, 利用大众的力量来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知乎、分答都是互联网时代下知识的开源与共享, 共同编辑, 共同校对。

3.2 注重垂直化、精准化

互联网内容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内容更加精细。精准化推送, 这些信息才会被受众所接受。在网络上, 大众是一种族群的存在, 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 他们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会建立自己的论坛、贴吧, 科普网站也越来越注重专业化和垂直化在某一科普领域深耕细作。在互联网时代, 航天迷开始建立贴吧、论坛, 也有少量的垂直网站。

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 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手段。虽然这些词被炒得火热, 但是科普传播领域相对欠缺。另外大数据也不是万能的, 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结合大数据和小数据的优势。

3.3 航天科普传播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 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新媒体的传播机制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机制, 只有认识新媒体的特点, 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才能达到更好的科普传播效果。

国外的科普传播机制是政府、企业、大学、学术团体和社区、媒体、博物馆等共同建构起来的。我国的科普传播机制一般是以政府、事业型研究所、博物馆科技馆为主要机构, 企业、大学、社区、媒体的力量相对较弱。虽然新媒体技术如火如荼地发展, 科普工作的联动机制相对较弱, 应该联合媒体的力量, 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平台开展科学传播, 并实施定制性传播推送, 用科普视频、科普动漫、科普微电影、科普图片、科普文章等进行多形式化的展现, 满足公众对科普信息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航天科普作为科普传播的薄弱环节, 传播机制的联动性更为不完善。

3.4 航天科普传播产业缺乏互联网思维

科普传播虽然具有公益性事业属性, 但是并不与市场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互联网+思维正在变革许多传统的企业, 科普传播产业也可以借力互联网, 把科普传播做得有声有色。

故宫博物馆开设了故宫淘宝, 开发了一系列的周边产品, 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不仅引起广泛传播, 还引起公众对故宫文化的兴趣, 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以雍正系列的周边产品为例, 入选了虎嗅网“2015最受尊敬的脑洞”年终评选。传统与时尚、严肃与戏谑、“高大上”与“软萌贱”奇妙融合。同一个时点。故宫淘宝系列产品的成功, 也告诉了我们航天科普传播如果有好的创意, 利用好新媒体平台, 是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的。

4 新媒体环境下航天传播优秀案例

4.1“丑得惊动了团中央”的航天科普海报

2016年4月19日, “中国航天科工”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两幅“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活动的海报。该微博一经发出, 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评论, 这不是因为这两幅海报有多好看, 而是因为它们“丑得惊动了团中央”。该微博评论截至2016年10月, 转发量高达8 534, 评论数4 430条, 点赞1 658条。网友的评论也非常有意思。本文截取了该微博中的热门评论, 都是用幽默搞笑的评论来表达对两幅海报的“喜爱之情”。

随后“中国航天科工”回应网友评论, 转发了一则“海鹰资讯”的评论希望“可以把楼扶正”, “海鹰资讯”的微博认为“航天人的艰苦朴素, 体现在方方面面”。

然而, 网友依旧沉浸在海报讨论的狂欢之中, 把这一话题推向了热搜榜。4月20日, 团中央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自己设计的航天科普微博海报, 并表示“@中国航天科工你们只管上天, 其他交给我们”。这一微博收到网友广泛关注, 中国航天科工自嘲自己的海报“丑得惊动了团中央”。

此后掀起#帮航天科工设计海报#的微博讨论热潮, 网友纷纷献出自己的创意, 引发了该事件传播的又一小高潮。

“中国航天科工”官方微博评论了“共青团中央”的海报:解释称其实两张海报并非出自设计人员之手, 也没有花费一分钱, 槽点虽多, 但我们愿同大家一起就此创建一个有趣的话题, 为即将到来的我国首个航天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我们深知中国航天承载了许多美好的梦想, 我们愿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努力实现。

官微联动, 转危为机。在这传播过程中, 团中央、中石化等官方微博也加入进来, 形成官媒之间的相互联动, 并宣传了世界地球日这一科普话题, 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现在很多政府机关、国企、官媒等官网微博形成了微博矩阵, 在许多热点事件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航天领域重大事件发生, 都是航天科普传播的一个良好契机, 在这个过程中向公众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其对航天科学的热情。

这次“中国航天科工”的海报是发布于4月19日, 在航天日的前期, 这次科普传播的前期本是一次失败的传播, 但是通过利用微博引导, 顺势而为, 加强与网民的互动, 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为“中国航天日”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预热与推广。

4.2 南航大学生微视频科普创意, 让你秒懂航天知识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网络自媒体团队提供了平台。许多视频制作团队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趣味化短视频, 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目前我国主流视频网站有很多关于科普类的视频, 例如优酷土豆、腾讯、爱奇艺、网易等。

在众多关于网络航天科普微视频传播中, 一个由南航大学生发起并建立的创意团队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他们自己制作简笔漫画、配音、剪辑, 自2013年至今已有20多条航天科普微视频应运而生, 点击量累计超过200万。在视频中, “玉兔号”是一个脸颊绯红有点害羞的兔子, 月球是望远镜中凹凸不平的脸蛋, 各国是月亮热烈的追求者, 而中国在50年间也从“没断奶的小孩”成为“茁壮”的大汉。

形象生动活泼, 萌化观众, 创意满满, 微视频的形式也可以覆盖更多的人群, 便于在任何地点观看。微视频符合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观看, 也可以纳入许多有创意的要素, 使得信息呈现方式更加丰满。

5 新媒体语境下航天科普传播的建议

新媒体有诸多优点, 如信息海量化、去中心化、即时、移动化等。在这种大背景下, 互联网+科普是一种趋势。航天科普从业人员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 巧用不同媒体平台, 了解公众的需求, 发出自己的声音, 变革传统的传播机制, 提高航天科普的效果。

5.1 创意传播, 变革传统科普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渐融合, 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航天科普传播需要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媒体为自己的内容服务。由于我国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电视和互联网, 并且呈现往移动互联网集中的趋势, 传播人员对不同平台要有深刻的认知, 选择最优的表现形式。科普传播不仅仅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 也要注重内容的生动性。

网民之前对张召忠的一些观点颇有微词, 如“海带缠潜艇”“雾霾防激光”等, 戏谑称他为“战略忽悠局长”。但本次直播以后, 许多网友黑变粉。2016年7月13日8时, 海军少将张召忠在B站进行直播, 与网民互动。而黑张召忠, B站是出了名的, 黑他的视频层出不穷, 还有各种系列恶搞表情包。张召忠本人并没有因此介意, 还表示希望认识更多B站的小伙伴。

在直播中, 张召忠谈论了英国脱欧、南海局势、无人机等问题, 语言风趣幽默, 很符合网络语言娱乐化特征。本次直播, 在线观看人数一度达到75万, 直到直播结束后2个多小时, 直播间里依然有4 000多人。

在关于直播的构想中, 张召忠想用直播“带孩子们看看坦克, 看看军营, 如果孩子们想当兵的话, 得让他看看当兵是怎样一回事, 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他们”, 想用娱乐化的方式接近年轻人。

这是一个很好的个案。目前直播技术、VR技术、微视频技术蓬勃发展, 航天科普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技术, 在传播过程中增强在场感和互动性, 提升航天科普的传播效果。

5.2 把握契机, 巧借热点事件传播之势

传播事件可以做议程设置, 主动引导公众的注意力。例如“中国航天日”的设立就是一种主动设置公众话题的一种表现。传播人员可以通过议程设置, 掌握传播的主动权, 引导公众对科普信息的注意和讨论。

但是, 当我们遇见一些突发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时候, 要学会利用这些热点事件来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一般这些热点事件本身就引起了很多的注意力, 舆论热度比较高, 公众关注度较为集中, 具有很好的传播条件。

本次航天科工的海报事件一开始是属于议程设置, 当舆论发生偏向的时候, 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规律, 主动利用网民对海报的讨论, 促进对航天日活动的宣传, 转危为机。

另外分析微博的时候, 中石化的官方微博“石化实说”也对自己进行了宣传, 团中央的官方微博“共青团中央”借此又对地球日活动进行了宣传。

巧妙借势, 可以扩大影响力, 航天科普传播从业人员要善于发现这些跟航天相关的热点事件, 及时与公众互动, 航天科普工作可以更加接地气。

5.3 体制创新, 联动各界优势资源

目前国内的科普主体相对单一, 主要集中在政府、科技馆、媒体等部门, 企业、社区、大学、学术团体等相对较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科普传播在这些薄弱领域的发展, 例如互联网上果壳网、飞碟说等都是优秀个案。但是这种优质内容相对较少。我国的科技报道与学者之间的联动也相对较少, 而且层次较浅。

如果能够把科学团队引进互联网产品之中, 科普传播内容会更科学, 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规律的深刻把握, 也可以使得这些优质内容传播范围更广、效果更好。

相较于其他科普体系, 航天科普传播的体系相对不健全, 内容、平台、专业人员、技术等都相对欠缺, 在体制创新方面以及对优势资源的配置上, 航天科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传播从业人员也需要对自身的媒介素养加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侯米兰.航天科普的发展建议[J].科技传播, 2015 (6) :143-145.

[2]余舟.科普微视频传播现状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17) :43-44.

[3]张加春.新媒体背景下科普的路径依赖与突破[J].科普研究, 2016 (4) :19-94.

[4]邵喜梅.微信传播对科普工作的助推作用研究[J], 2015 (6) :49-53.

[5]王敏.科普型热点事件的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6]王艳明.中国航天新闻报道的历史演变及转型突围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4.

[7]罗佳.我国科普网站传播效果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

篇5:大众媒体语境下的生态旅游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论文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新闻摄影;传播特征

0 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不仅仅只是能当观众,甚至还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的传播中来,很明显大家对此的热情非常之高。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当身边发生什么新闻事件便可以第一时间拿出相机或手机进行拍摄,上传到网络上引起点击率和全民话题。摄影如今已经不再是那么神秘,现在的摄影已经逐渐变得大众化。所以,在新的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不管是在摄影还是传播方面都将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因此,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要想对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进行研究,首先就要将新媒体语境进行研究,然后再对新媒体语境给整个新闻业带来的影响。

1 新媒体语境的概念

所谓的语境指的就是语言的环境,它主要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上下文的衔接、时间空间的转换、情景与对象的设立等等都是语境的因素。以历史的角度来考虑,各个的学科与学术流派的不同对于语境的定义和基本内容都是不同的。它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被波兰的人类学家B.Malinowshi提出来,他将语境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情景语境,第二种是文化语境,换言之也可以说是语言性的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在现实中语境可以反映出人们在日常交流过程中的关系和状态,并且语境有时效性,有些话当下说挺新鲜,过后就没什么意思了,相当于网络流行语般。而在新媒体的语境下,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的,基本上是依靠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传播的。[1]所以说,新媒体的语境有着更鲜明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还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和共享性等特征。

2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传播的特征

新媒体的兴起确实给整个新闻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跟着新闻摄影传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的变化有:

(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加快了新闻摄影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过去的传播方式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传播载体方面。过去的新闻传播方式还停留在纸质媒介方面,或者是看电视,收听广播等,大部分时候所听到和看到的新闻都是已经发生了好几天的,没有时效性。而如今的新闻传播在形式上发生了强大的改变,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新闻得到了快速的传播,而且传播新闻的信息不再只是局限在报纸纸张大小,网络的信息容量非常大,更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只要轻轻点击相关新闻的液面就可以自己感兴趣新闻信息。现在很多的互联网的用户只要会用手机或相机的拍照和摄像的功能,就可以拿起这些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对身边的新闻事件进行拍摄,并通过自己的微博、微信、QQ等的形式上传到网络上,可以是一张图片也可以是简洁的一段视频,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分享与评论。在一定程度上说,互联网的出现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图片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在这一连锁反应下加快了新闻摄影的发展。

(2)新闻摄影的越来越大众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终端的多样化,如今只要会用手机与移动终端相机功能的人都可以进行新闻拍摄,摄影在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很高深的一门专业。当有一突发的新闻事件正发生在身旁时,现场的目击人都可以利用手里的移动终端或智能手机进行拍摄,对现场进行新闻信息的收集,并且可以立刻将该视频或图片发布到网络上去,从而获得大家的关注。因此,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摄影已经不再单纯的属于新闻工作者。

(3)改变了过去新闻摄影的生产流程。过去的新闻行业发布新闻是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的,首先是采编到最后是新闻报道,这中间是有一个流程的。过去的新闻采编回来一般都是要进行再加工的,加工的目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一来势必会给原有的新闻素材的原始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现在的新媒体就不同,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拍客对周边的新闻拍摄更加的迅速,在专业的新闻报道出来之前,拍客拍摄的新闻就早已经发布到了网上,这样一来就给过去的新闻报道失去了时效性。

(4)新媒体语境中新闻摄影过于低俗化。普通的所谓的拍客或是自由拍摄者拍摄新闻素材,很大一部分人的动机是不纯的。有时候是拍摄这些去换取经济利益,或是想网络上获得大量的点击率,获得别人的关注寻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等。可是在这个网络三俗的时代,太过于正规的视频和图片是不能引起大多数网民的兴趣的,于是他们便想方设法拍摄一些恶俗的图片和视频来吸引受众的目光,甚至是将原有的图片进行PS修改成自己认为别人会感兴趣的样子,不惜扭曲事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进而导致大多数时候新媒体被贴上了恶俗的标签。[2]

3 应对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的策略

(1)新媒体语境下专业的摄影人要改变自身的态度。过去新闻摄影还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行业,所以,在很多场合会得到别人的尊敬,时间一长后新闻摄影的工作人员有点骄傲自大。但是,现在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新闻摄影师能做的大家都可以完成,这给新闻摄影的专业性造成了很大挑战,而这时新闻摄影师和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没有太大的区别。

(2)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新闻摄影行业的监管。目前,互联网上的大量垃圾新闻给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原则。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给摄影的从业者带来了很多不好的一面。例如,以自己专业视角拍摄的图片被网络恶意进行PS修改,将原作品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扭曲,很大程度上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因此,笔者在此呼吁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做好网络监管的工作,坚决抵制网络的恶俗化,清除比不利于健康的信息与图片和视频等,从而给新闻摄影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4 结语

过去我们国家封闭落后,自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国的新闻媒体行业的限制也逐渐放宽,加上现代科技的力量,如今的新闻传媒行业已经发展成了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传播方式的阶段。而新闻摄影传播的设备和技术不知已经更新了多少代,关于摄影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均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形式的来临不可抵挡的情况下,要正确地找到自身的价值,积极努力地去维护新媒体新闻摄影传播的发展,如此才能使得我国的新闻业良好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杨亚东.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青年记者,2014(17):43.

[2] 伍玲.新媒體语境下新闻价值观的嬗变[J].青春岁月,2013(08):165.

篇6:大众传媒语境下的戏曲艺术传播

关键词:大众传媒,戏曲,传播,快餐文化,话语权

一、当代传媒:话语的掌控者

今天, 在大都市的各类媒介中,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花样翻新的符号商品。这些商品, 以其夸张的形式和新奇的内容独占着人们的视听, 悄然地置换着人们的审美取向。美艳绝伦的画面、喧嚣刺激的音乐, 都成为传媒打动人心的有力武器, 视觉文化、即时的感官享受成为这个犬儒社会与时俱进的显著标志。在这种视听享受的感召下, 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也日趋明显。

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来源于两个方面, 其一得益于它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传媒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上自国家的大政方针, 下至贩夫走卒的家庭琐事, 媒体用它旺盛的探寻力向世人传递着大千世界的各种信息, 而作为受众的我们, 在这种海量信息的传递中, 除了被动接受外, 剩下的就只有惊叹了。其二, 大众传媒之所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还在于它独特的传播方式。它用一种温情的平民方式向我们叙说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在传媒的世界里, 我们看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 大众传媒便轻易地成为了时代风尚的掌舵者, 控制着社会及民众的言论方向, 因此在极为广泛的场合下掌控者社会的话语权。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 现代传媒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但另一方面, 它也相应地带来了思维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但无论如何, 它都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霍尔 (Stuart Hall) 对大众媒介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曾做过分析:“无论是就质或量的观点来说, 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 媒介在文化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决定性和关键性的领导地位。单只是就经济、技术、社会与文化资源来看, 大众媒介所能够控制的部分, 比起目前还存在的所有更为传统的、更为古老的文化渠道, 其素质优越了许多。……这是现代媒介的首要的文化功能:提供并选择性地建构了‘社会知识’社会影像, 透过这些知识与影像我们才对于‘种种世界’、‘种种人们曾生活过的实体’产生认知, 透过这些, 我们也才通过想象建构他们的以及我们的生活, 使之合并为可资理想的‘整体的世界’”。 (1)

面对大众传媒的现代影响, 我们很难下一个明确的论断。在认真地思考过后, 我们便会发现, 其实所有文化现象都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 今天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对大众传媒或迎或拒的态度, 重要的是要明晰未来我们重构价值的目标是什么, 或者是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是谁在前台发生某种前沿的声音。这些新文化的特质也许和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有比较大的区别,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而我们又应该怎样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呢?如果这些关心的问题现在都真正思考清楚了, 我们就不会对这些新兴文化的火爆感到意外。

二、戏曲:国粹的苍凉回眸

大众文化的兴起, 虽然没有颠覆传统文化的轰然后果, 但它所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 就是大众对于传统艺术的淡漠。在这种状况下, 我们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戏曲艺术更是无所例外地位列其中。根据上世纪50年代末的调查, 全国各地方、各民族戏曲剧种共有368个;然而到2005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完成的《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却表明, 我国现存剧种仅剩267个, 有60多个剧种没有音像资料保存, 许多地方剧种和民族剧种正逐渐地走出了人们的视野。

公众态度的淡然也许是和这一代人历史知识的贫乏以及对于其他一些公共问题的冷漠有关。但抛开这些客观因素不论, 单纯从戏曲艺术自身来考虑, 我们便会发现, 今天的戏曲艺术和时代要求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 这种差距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 今天的观众对于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戏曲主题有着理解上的隔阂, 甚至会有价值观的冲突, 在面对着封建伦理道德的宣扬时, 首先便会有主题上的不认同。其次从形式表现来看, 今天的大众传媒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娱乐, 甚至还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肖似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 我们可以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种精神享受, 何必非要欣赏寥寥数字却要唱足一刻钟的假声唱腔呢?在这种情况下, 戏曲艺术在今天面临的传播式微也在情理之中。

遥想一个世纪以前, 戏曲艺术在中国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 “同光十三绝”留给世人的遐想、“满城争说叫天儿”的热闹景象, 都是国人对戏曲追捧的明证。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戏曲艺术却并没有想象中的与时俱进, 虽然依旧顶着国粹的帽子, 但却总也褪不了小众艺术的苍凉。

当岁月燃尽了激情, 创新让位于回顾时, 剩下的只是对传统文化的品位和回眸。然而品味也有着千变万化的差别, 是单单的反刍, 还是在传承的同时添加进创新的元素, 成为摆在当代戏曲学者面前棘手的课题。“对艺术家说来, 他要么懂得, 要么就得学习什么东西能使艺术公众接受, 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什么东西不能为他们接受, 不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则, 他就无可避免地会失去艺术与公众之间的那种亲切而必需的关系, 失去真正艺术所具有的那种独特而恒久的生命与活力。” (2)

三、当代传媒与戏曲文化的交融

当下一些戏曲艺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传媒挑战, 大呼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 其实是大可不必的。且不说我国幅员辽大、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流派繁多, 单就某一部分专业人士的艺术追求来说也是不尽相同。有创新的, 就有守旧的, 即使我们放任一部分人去从事戏曲的创新, 仍然抹煞不了戏曲文化传统性的一面。

不可否认, 现在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当今“快餐化”的文化消费节奏下有些力不从心。作为一种传统积淀深厚的艺术, 戏曲的传播发展选择当然不能是单一的, 应该是多元多种多维的。在中国信息不十分公开, 商业文化的自由刚刚起步的现实语境下, 大众文化对艺术的消解未必就如人们所担心的那样张狂。2006年, 首部网络配戏小说《一代名净裘盛戎》, 在中国戏曲网上悄然诞生, 它的诞生, 更成为当代传媒与戏曲文化交相辉映的明证。对于传扬快餐文化的当代传媒, 我们除了批判它的不利因素以外, 是否也可以理性的分解一下它的优势和长处, 使戏曲文化能够充分发挥扬弃精神, 真正地做到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呢?

我们对当代文化的发展形态应该呈乐观其成的态度, 无论是娱乐浪潮, 还是快餐文化, 都有它衍生发展的根基和理由。过分的苛刻文化, 只会造成单个文化形态的固步自封, 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僵化。面对当代瞬息万变的传媒形态, 我们所要的并不是曲高和寡的清高和于事无补的责怨, 相反, 我们应该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力争充分利用当代传媒的迅捷优势, 使之服务于戏曲文化的传播。

现代传媒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 这种工具的使用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它所负载的内容, 戏曲艺术在现代传媒中的种种变化都说明了这一点。在整个20世纪, 戏曲的变化与现代传媒是休戚相关的。现代传媒是戏曲本位传播的延伸, 在传播戏曲的过程中, 也对戏曲提出了种种挑战, 它促使戏曲在观念、方法、形态、体制等方面发生变革。戏曲现代化的进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一代代人的探索与研究, 在充分掌握戏曲艺术的特性、受众审美喜好以及媒介表达方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戏曲艺术的表达能力。“艺术交流、对话与传播的走向, 并不是简单的由作品流向读者、观众或听众, 而是艺术家与艺术公众在不断变换整体与部分地位的关系中, 相互交流意义, 相互发生理解, 互为回应话语, 相互缝合拼接。” (3)

但戏曲在借助现代传媒进行传播的过程中, 也面临着一系列新兴问题。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舞台演出与媒体传送之间的矛盾、戏曲本位形态与新型戏曲形态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都凸显出来, 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影响着戏曲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英]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118页;

[2]丁亚平著:《艺术文化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第156页;

篇7:大众媒体语境下的生态旅游文化传播问题研究论文

杨 君,广西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硕士生

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剧照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般而言,“大众文化是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社会中为普通民众所参与和消费的一切物质、符号、观念和活动。或者简化为一句话,大众文化就是现代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大众文化通论》,刘自雄、闫玉刚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14页)。

《爸爸去哪儿》是指2013年10月11日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明星父子真人秀互动节目,其版权是购自韩国 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其首期节目是由林志颖、田亮、郭涛、王岳伦、张亮五位明星爸爸及各自的孩子小小志(Kimi)、田雨橙(Cindy)、郭子睿(石头)、王诗龄(Angela)、张悦轩(天天)组成五队,年龄在3—7岁之间,同时进行72小时的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众多的真人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其中所包含韵味十足的大众文化特征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爸爸去哪儿》的大众文化特征体现

自《爸爸去哪儿》播出以来,节目中无处不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日常化、娱乐化、时尚化等属性。

1.内容的娱乐化

从人物方面看,作为明星的林志颖、田亮、郭涛等,他们本身就是娱乐因素,还有星二代们的天真、可爱、善良,赢得受众们的喜爱和关注。Kimi既可爱又害羞,Cindy既漂亮又贴心,石头既爷们又懂得分享,Angela既善良又嘴甜,天天既聪明又帅气。五位星二代童言无忌,各有各的特色和优点,给受众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例如:Angela亲切的握着爷爷的手说:“爷爷你在家要好好的”。

从地点风景方面看,受众在工作、生活或学习的压力下,常常固定的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内心的压力和烦闷无从释放。而节目《爸爸去哪儿》并不是固定在同一个环境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明星嘉宾和星二代,而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嘉宾每期一换,风景每集一换且都是在未被开发过的地点,把人置放到轻松而又淳朴的大自然中,去充分的释放自己内心。

从游戏情节方面看,《爸爸去哪儿》是以一种游戏的娱乐为线索,但是,这些游戏都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带领着受众进入一个又一个愉快的游戏环节。例如有滑沙游戏、捕鱼游戏、护蛋游戏等。让嘉宾和受众一起陪着孩子重温自己孩童时单纯的愉快,也使他们内心既感到愉悦又感到温情的感动。

2.审美的日常化

首先,第一站《爸爸去哪儿》是在我国首都北京的灵水村进行,其次,第二站《爸爸去哪儿》是在我国宁夏的沙坡头进行,第三站《爸爸去哪儿》是在我国云南的普者黑等进行。爸爸和孩子一起做放鸟、划船取材等游戏,进而一起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比赛内容是最简单不过的,例如,在孩子守鸡蛋的环节中,天天为了让爸爸张亮不因自己没照顾好蛋而伤心,就说了谎话,当被爸爸识破后,天天就很诚实的说“爸爸,我错了,你打我吧!”后面又给爸爸张亮解释道“我是不想让你伤心,才说谎骗你的”。天天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其他四位爸爸和受众的掌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感情,并增进互相的了解,最后得到感情的升华,同时也得到了受众的认可。

3.市场的商品化

(1)从《爸爸去哪儿》的制作方面看

《爸爸去哪儿》的拍摄时间延长到了72个小时,共有四十几个机位,现场各工作人员集体参加拍摄,包括制片、现场导演、编剧、医疗团队等。后期剪辑中采取观看实况声录制,终以10秒一个笑点结束。

(2)从《爸爸去哪儿》的选景方面看

《爸爸去哪儿》的景址,节目组为了明星爸爸们和星二代孩子们能够到不同的地貌、风景地区完成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景点都是未被开发过的且离城市不远。节目组专门设置外景踩点部门,最终确定云南水乡普者黑、山东威海等6个风景迥异的地点。

(3)从《爸爸去哪儿》的营销来看

首先,《爸爸去哪儿》设置了同名《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由林志颖(kimi)、王岳伦(Angela)、张亮(天天)五队嘉宾亲自演唱。其次,2013年10月8日的《爸爸去哪儿》“首映观影礼”,最后发出“爸爸去哪儿首映入场券”。而且融合电视、媒体、网页等方式进行营销。

三、从《爸爸去哪儿》看大众文化对综艺节目的启示

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喜爱和追捧之后,明星们对孩子的信息不再像以往遮遮掩掩,而是纷纷选择曝光在大众的视线中。例如,陆毅、李亚鹏、黄磊纷纷公开表示希望可以带孩子参加《爸爸去哪儿》。含有大众文化明显特征的《爸爸去哪儿》对综艺节目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目的商业化和日常性相结合

每期《爸爸去哪儿》都是在充斥着商业化的日常的生活中进行。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生活,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男耕女织”的影响下,男性的目标就是解决家庭的物质需求,现代性女性不仅要忙事业也要兼顾家庭。由此,中国家庭中严重缺失孩子与父亲之间的精神交流。而《爸爸去哪儿》的主题就是呼吁爸爸们要回归家庭,重视亲子之间交流与互动。同时,《爸爸去哪儿》的宣传力度极为强大。不仅开播“爸爸去哪儿首映观影礼”,而且还参加了宣传力度极大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

第二,文化的多元化和流行性相结合

大众文化促进了文化多元化,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也融进了影视界。同时,《爸爸去哪儿》的五位星爸爸们来自不同的省份和职业,他们自身代表着不同地区的人文特色和职业观。因此,他们自身就是流行性的映射。例如自出道两个月就席卷全亚洲的“亚洲小旋风”林志颖,一“跳”而红的帅气俊朗的跳水王子田亮,导演诸多音乐电视和广告的王岳伦,登上米兰时装周的中国第一人张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职业文化造就了不同教育方式。如,郭涛的放养式教育、田亮的平等式教育等。

第三,内容的娱乐化和亲情化相结合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压力使人们无从释放。人们最希望通过日常的感性愉悦暂时摆脱苦恼,满足需求。而明星父子真人秀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所体现出的最纯真的童趣和父子之间最真实的感情,不同于其它做秀节目。它使受众感到快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内心的需求以及对明星窥视欲的好奇心。由此可见,综艺节目要直触人们内心里最真实和最淳朴的快乐。

结语

上一篇:英文毕业典礼演讲稿下一篇:综合档案室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