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与英语习语教学

2022-09-12

英语中的习语俯拾皆是。在复旦大学编写的《大学英语》中就有一句话是[1]:

“Piece of cake!”our older college son had shouted.

这里, piece of cake作为词的自由搭配, 意思是一块蛋糕, 但它同时又是英语的一个习语, 意思是“轻而易举的事”, “便当的事”, 就相当于汉语中的习语“小菜一碟”。还是在这本教程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下面一些习语:

(1) personal remark人身攻击;

(2) office politics不正之风、歪门邪道、关系学;

(3) to pull somebody’s leg开玩笑;

(4) to eat one’s words收回自己的话;

(5) Daydreaming alone will get you nowhere.如果只做白日梦, 那将一事无成。

习语常使语言表达丰富和生动, 但同时又给外国学习者带来困难。显然, 在英语教学中教学生如何区分什么时候是自由搭配, 什么时候是固定习语, 对于理解原文是必要的;而教学生透过习语的文化语境而不是仅按字面意义去理解习语的含义应当是更重要的。

所谓英语习语, 即英语的习惯用语, 与汉语的习语一样, 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习语有的意思明显, 有的寓意含蓄, 意在言外, 可引起丰富的联想;习语既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 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 不少习语前后对称, 音节优美, 韵律协调。习语范围很广, 通常包括成语 (set phrases) 、谚语 (proverbs) 、格言 (sayings) 、俗语 (colloquilisms) 、典故 (allusions) 和俚语 (slangs) 等。

正如Juri 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习语作为语言的精髓,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 也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

教学生透过习语的文化语境而不是仅按字面意义去理解和把握英语习语的含义, 在这一点上与学习汉语习语实际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 一个是身边母语的文化语境, 一个是并不熟悉的英语的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也就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乃至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不同使相同的词汇可能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 例如, 绿色 (green) 在中国的文化里代表着“春天”、“新生”和“希望”, 但在西方却可能被联想为“缺乏经验” (green hand) 或“嫉妒” (green-eyed) 。又如龙 (dragon) 在中国的文化里是“权力”、“吉祥”的象征, 而西方人则把它作为“邪恶”的代名词。当然, 对习语而言也是这样。

同汉语习语一样, 英语习语也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理解和翻译英语习语就要处理好语言和语境的矛盾, 英语习语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 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要依据不同情况采用直译、套译、转译、意译等不同方法。

在理解和翻译英语习语时考虑文化语境, 并不仅是着眼于两种文化的不同点, 相反应当充分利用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共性的东西。事实上任何不同文化之间都总存在着共性的东西, 这也许是由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类似的生存经验决定的, 即使是在东方和西方这两种差异较大的文化类型之间也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如果借用模糊数学中集合的概念来表示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关系, 那么分别代表这两种文化的集合既不相互包含, 同时也在一定“隶属度”下存在着不空的交集。英语习语也就可以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为处在两种语境“模糊交集”中的习语和两种语境“模糊差集”中的习语。

所谓两种语境“模糊交集”中的英语习语, 是指习语在某个文化侧面上与汉语的文化语境相近, 习语的形式及含义与汉语的表现形式类似, 一般能够从字面上推测出它的含义。这类习语多是谚语和俗语, 翻译时一般可以采用直译或套译的方法, 其中有些习语甚至已被吸收引用成为汉语中的习语。如:

(1)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2) in the same boat境遇相同、一条船上的人;

(3) 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

(4) cut one’s coat according to one’s cloth量入为出;

(5)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出生入死;

(6) eye for eye以牙还牙;

(7) from hand to mouth仅够糊口;

(8)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9)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等等。

其实在汉语里也用“一石二鸟”表示“一箭双雕”或“一举两得”。对上面这些英语习语, 学生很容易理解其含义, 也能给出比较准确的汉译。

两种语境“模糊交集”中的英语习语, 还包括那些仅是喻体不同的英语习语。对于同一意义可能使用不同的喻体的情况, 学生在习语的理解上一般不会出现偏差, 教学中须要强调的是对这样的习语翻译时,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 都切忌直译, 而要根据各自文化的特点, 运用替换原喻体的方法进行套译, 重“神似”而不是“形似”。例如:

(1) 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 (指狮为虎) ;

(2) like a drowned rat像只落汤鸡 (指鼠为鸡) ;

(3) like a duck to water如鱼得水 (指鸭为鱼) ;

(4)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指羊为马) ;

(5) 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 (指马为牛) ;

又如:

(6) Two dogs strive for a bone and the third runs away with it.鹬蚌相争, 鱼翁得利;

(7) A word spoken is an arrow let fly.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8)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s.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等等。

语境“模糊交集”中元素, 当然是模糊意义上的相近。由于有相近的表现形式、相近的寓意, 通常这一类英语习语可以用一个比较贴切的汉语习语来翻译。但习语措辞简练的特点, 有时对于这类的习语也有出现理解偏差的可能, 如果由其字面意义或上下文不能确认习语的准确含义时, 就应求助于辞典, 不能望文生义。笔者曾在课上让学生说出下面几个习语的含义:

(1) Once bitten, twice shy.

(2) Beggars can’t be choosers.

(3)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4)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5) Look at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horse has been stolen.

这些习语从字面上看似乎寓意清楚, 一些学生给出的答案分别是:

(1)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2) 饥不择食。

(3) 眼不见, 心不烦。

(4)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5) 亡羊补牢, 犹为未晚。

在一番讨论之后, 再让学生查看这几条习语的原文注释:

(1) A person who has been tricked will be more careful in the future.

(2) You must take what you are offered…

(3) Persons or things not seen are soon forgotten.

(4) A person who too frequently changes his occupation, or who never settles in one place, will not succeed or become rich.

(5) It is useless to take precautions after something has happened that could have been foreseen and guarded against.

由原文注释, 学生们马上发现了先前的回答普遍存在理解上的细微偏差, 于是重新给出的翻译就更贴近些习语的原意了:

(1) 吃一堑, 长一智。

(2) 要饭不应嫌饭馊。

(3) 眼不见, 心不念。

(4) 见异思迁, 一事无成。

(5) 亡羊补牢, 为时已晚。

语境“模糊差集”中的英语习语, 是指要更多地依赖语言的文化背景、异域的风俗习惯、民族色彩以及宗教信仰等才能理解把握的习语。这些习语多为成语 (set phrases) 或典故 (allusions) , 翻译时多采用转译或意译的方法。例如, 英语中的一些源出《圣经》的习语:

(1) a Job’s comforter表面上安慰他人实际上却增加他人痛苦的人 (出自《旧约约伯记》) 。

(2) the fly in the ointment美中不足、杀风景的东西 (出自《旧约传道书》) 。

(3) to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做无米之炊 (出自《旧约出埃及记》) 。

(4) to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区别好人与坏人、辨别真伪 (出自《新约·马太福音》) 。

(5) 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把珍贵的东西送给不识货的人 (出自《新约·马太福音》) 。

这些习语其字面意义都已有不同程度的引申和扩展, 不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是难于把握的。由于英语中许多诗歌、戏剧、小说都以《圣经》为题材来源, 故学习英语和翻译时, 有必要对源于《圣经》的习语有所了解, 记住这些常见的习语。

英语习语不仅有直接源于《圣经》的, 也有从《圣经》中人物发展而来的。例如:not to know a man from Adam意为完全陌生、从未见过, 这里Adam (亚当) 就是《圣经》中最先出现的一个人物。此外, 与之有关的习语还有:

(1) Since Adam was a boy (自古以来) 。

(2) as old as Adam (很久以前) 。

(3) the old Adam (本性难移) 。

(4) the faithful Adam (忠义仆人) 等等。

汉语中用“旧瓶装新酒”泛指用旧的形式来表现新的内容, 这里“旧瓶装新酒”new wine put into old wineskins就是源自《圣经》的英语习语。在《新约·马太福音》第九章:“And Jesus said to them....Neither is new wine put into old wineskins;otherwise, the skins burst, and the wine is spilled, and the skins are destroyed;but new wine is put into fresh wineskins, and so both are preserved.”耶稣对他们说:……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 若是这样, 皮袋就裂开, 酒漏出来, 连皮袋也坏了。惟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 两样就都保全了。从这段经文来看, new wine put into old wineskins原来是指两种事物格格不入, 互不协调的意思。

对英语中的典故习语也是这样, 不了解其文化语境, 也很难作到正确理解和运用。例如, 习语“blow hot and cold”, 这个习语出自《伊索寓言——人与山林小神》, 故事讲述的是, 冬夜里山林中一个迷路人遇到了山林小神, 山林小神领他回自己的小屋。路上这人不断向手上呵气, 山林小神问他干什么, 他回答手冻麻木了, 呵气取暖。到家后山林小神为他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粥, 那人端到嘴边又吹气。山林小神又问他干什么, 他回答粥很热, 想把它吹凉。山林小神对他说, “你嘴里的气既吹热又吹冷 (blow hot and cold with the same breath) , 这样的人我不接待, 你走吧”。blow hot and cold原比喻“避免与性情摸棱两可的人交往”, 后来常用来比喻反复无常, 意思大致可与汉语中的“朝三暮四”对应。例句:

I don’t know whether Jim is coming with us on the trip or not.He keeps blowing hot and cold and doesn’t seem to be able to make up his mind.我不知道吉姆是不是要和我们一起去旅游, 他态度反复无常, 好象是拿不定主意[2]。

可见, 对于习语“blow hot and cold”, 从字面上很难猜到其比喻的是什么。

教学中发现, 学生对英语习语所涉及的文化语境的认知度与他对该习语理解的准确度是成正相关的。让学生学会通过文化语境理解英语习语的含义, 并不是单独强调英语文化语境与汉语的差别, 相反两种习语在学习方法上是可以借鉴的。一些常见的习语, 要学会正确使用, 对它们逐一熟记是很必要的。

摘要:对习语 (idiom) 理解的困难是阅读中的一大障碍, 而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习语学习的难点。笔者认为教学生透过习语的文化语境而不是仅按字面意义去理解习语的含义, 对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习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写作能力是有益的。

关键词:教学法,英语习语,文化语境

参考文献

[1] 复旦大学.大学英语精读4[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2] M.J.墨菲.英语成语测试300题[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上一篇:信息时代下医疗档案管理新举措下一篇:湄潭县水稻机械化直播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