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人文精神论文

2022-04-15

摘要: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目前还存在强理论、弱实践;重形式、轻内容;看结果、略过程等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际化视野人文精神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际化视野人文精神论文 篇1:

国际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摘要:国际化视野的需求把我国高职教育从国内市场推向了广阔的国际空间,构建2l世纪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工程体系已成为高职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把握以“知识积累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提高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KAQ复合创新型人才 国际化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风风雨雨跨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袭击和教育国际化浪潮,高职教育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服务和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当今高职教育的不懈追求。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KAQ)。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全球社会价值的转型必然消除全球范围内教育的疆界,推动教育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其过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在不同的时期所要求达到的国际化的程度和目标是不同的。在教育市场中,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空间更广阔,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更急迫。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型人才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全球意识。

二、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提供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和方法。当今社会向高度综合化方向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一专多能、专博结合,即:基础扎实、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口径宽、适应性好。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应遵循的规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所具有的简约性、再现性特点,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为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KAQ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在KAQ人才培养模式中,知识、能力、素质相辅相成,通过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人人才全面发展的整体。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范式”。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一)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标

所谓KAQ复合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KAQ复合创新型人才一般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1)宽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2)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3)富于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4)清晰的思维,很强的判断力和敏捷性;(5)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6)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包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的系统

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高素质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

(三)构建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基础、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突出创造性思维;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开发其创造潜能;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

三、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自身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各具特色、符合自身客观实际的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前提,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和跨学科的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性的科研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以教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社会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着重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注重人文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的建设,坚持“实践出真知”。

国际化视野下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高职院校:

(1)培养目标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专业建设国际化,面向国际社会,适应社会需求;

(3)课程建设国际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管理国际化,提高管理效率;

(5)合作与交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

(6)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化,坚持双证书制度,促进就业。

(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专业结构是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手段

学科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的成功与否将体现一个学校的层次与水平。在专业建设中,体现“地区性,通用性,独特性,国际化”的特色。积极打造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能被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界认可的专业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学校的自身特点,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继续强化优势学科,采用信息化、学科交叉、调整合并和设置新的专业方向等多种途径,改造、更新传统学科专业,调整专业定位,形成体现学校学科优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在专业建设中,加强同行业、企业乃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密切联系,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现代化,以国际化促进专业建设标准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三)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证

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着眼于高水平教师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1)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坚实的专业基础功底;(2)具有勇于创新和不断更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3)具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愿望,与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有较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信息联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对学科前沿有所了解,并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4)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组织领导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以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线,整体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以大专业构建课程体系,以课群重组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基础教育、科学技术基础教育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

社会需求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当前,国际化视野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强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高职院校应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型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谋求在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上有新的突破,不辱使命。笔者深信,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明确高职教育的战略目标和办学定位,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各校校情的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

收稿日期:2011-06-13

作者简介:李玲(1982-),女,江苏淮安人,教师,管理学学士,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参考文献:

[1] 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基本对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张晓红.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18-120.

[3] 王英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 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2(3):6-7.

[5]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6] 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EB/OL].中国高职高专网.

[责任编辑高惠琦]

作者:李玲

国际化视野人文精神论文 篇2:

基于OBE理念下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颠覆与重构

摘要: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目前还存在强理论、弱实践;重形式、轻内容;看结果、略过程等问题。基于国家“一带一路”的策略方针,教育部提倡一流专业建设下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文科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与OBE 理念相契合,在 OBE教育理念指导下,本文旨在探索《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颠覆传统教学模式,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体系三维一体重构新的教学视域。以达到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帮助学生达成有效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OBE;外国文学;颠覆;重构

为有力践行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适应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完成国家教育改革中有关人才培养的任务,在国家提倡创新办学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升级课程设置,以此能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东西方文化、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进程中,达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宽口径与国际化,并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多语言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是高校改革中推动“一带一路”的必然趋势。

外国文学课程对于多元文化视野、辩证思维能力及文学批评技巧、方法的习得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教育部推进一流课程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本文拟从 OBE理念视角,在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中颠覆传统以学生为中心的静态外国文学教学模式,从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有效改革。

一、建构OBE教育理念视域

OBE 教学理念真正践行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观,以一种持续性发展观来导航学生的成长,从而促成学习成果的有效输出,也是一种聚焦于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终达成的学习成果的培养模式。在这种以成果输出为导向的反向设计的教学思维中,它更强调教育过程应集中围绕实现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和重构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基于实现学生有效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中,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成果评价为依据,以持续性发展观来不断改进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颠覆静态的外国文学教学传统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课堂是静态的、缺乏生机的,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主客对立的关系,在授课中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差异性,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从静态“填鸭”到动态对话转变

由于外国文学课程学时的有限性、学校教学体制的约束、循规蹈矩的教学常规检查、例行公式化的教学课堂、教学进度的监控,以及教学环节的硬性指标考核等,使原本开放式的课堂只遵循外在形式的改革,而未能真正地改变教师的“唱独角戏”的局面,“填鸭”式“满堂灌”的静态式教学,使得学生的思考停滞,使听课成为常态。在OBE教育理念下,教学应成为一种动态的对话模式,以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的预设的专题项目为前提,实施管控严格的时间进程。立体交互的对话式课堂强调学习成果和效果的输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实时通过知识、思维和情感进行互动和对话,教学从单一撒播式转变为多向交流和互动,使知识的共享在师生、学生之间传递、交流;使思维的共振多以问题式呈现,启发学生乐于思考,实现“我想学”及“我要学”的转变;使教师和学生在情感的共鸣上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从平行的时空的“单声部”发声到立体交互的时空“多声部”平等对话;使学生感受到文学魅力、异域文化的不同体悟与不同的文学世界对话,激发学生真正的文学情怀。

(二)从常态知识到时态能力的转型

传统的外国文学课堂强调知识体系的建构,强化知识的系统性,重视框架知识的理论把握,但是忽略平行课程的相互联系,学生学理论考知识,单一而又传统的课程考核,在考核形式中题型、题量及专题考核的细则规定太琐碎,以至于拘泥于形式上的硬性指标,课程的知识讲授的常态化易固化学生的思维。基于“一带一路”的人才培养战略和OBE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的崭新教育理念,多元文化视野和立体化思维空间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拓其思维,因此课堂教学应多采用问题的形式,以教师示范和师生诊断结合,设计有效的专题项目学习任务,采用等级评价、及时反馈和建设性介入等策略来促发引导,并协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和效果。

(三)从单一个体式竞争到多向团队式合作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依旧侧重成绩的评价、个体式单向学习,一味追求个人成绩的目标驱动易减弱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生机全无,“死机一片,荡机全现”“只求及格,不求出格”“只要通过,无需超过”。OBE强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包容性,强调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成功输出成果的学习者,依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资源整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和创造不同的机会,强调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都能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和学习成果。

三、重构OBE视域下的混合式外國文学教学模式

OBE视域下的教育理念是要求教师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要求其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工作均以最终成果为导向来设计与实施。这就意味着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严格对标毕业生的就业指标。

(一)构建OBE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学

跨线共享线上慕课、云班课和线下微课资源。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传统课堂与慕课资源有机融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将视频资源直接地上传至云班课就结束,也不是将课堂单纯迁移至网上或者断层地简单重复讲授,而是利用云班课平台将 MOOC资源嵌入其中,辅以教师的微课资源和影视资源等,问题式的展开与延伸教学内容,从线上到线下,从课内到课外,从预习到复习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搭建生态教学课堂平台。平等的对话,教师与同学,自我与过去、现在、未来;英雄与伪君子,懦夫与硬汉之间,跨越时空,让学生以纪录片的形式走进古希腊文明,从影视资源中走进戏剧的浪漫与悲壮;以角色扮演走进小说中有着异域风情的城堡;以激情的朗诵漫步诗歌的温柔与清新,让教师真正回归教学初心,让学生回归学习本位。

(二)重构与毕业要求对应的课程目标

传统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常常会固化地陷入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课内为核心”的传统窠臼,以课程体系开始正向设计,倒推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和专业需求,这样培养的人才看似都会,实则不专。OBE视域下的课程目标反向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通过正向实施,达成“需求”。

让学生从中西文明的发源认知中增强历史感,树立中华文化观念,培养本土情怀及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从中世纪文学的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多元文化,比较中西文化道德观从而认识宗教信仰的意义,建立精神文明信仰,以及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加强文明修养;根据文艺复兴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性教育、良知教育、理想人格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以古典主义文学中的道德观教育、外国文学中的启蒙思维,以堂吉诃德的勇气、浮士德精神、硬汉气魄,让学生树立个人奋斗的理想,达到责任与担当、理智与情感的平衡,以全球化的视野关注全人类的命运,以国际化的视域融合东西方文化,以持续发展的观念看待人和自然的冲突。

(三)设计与课程内容对应的项目任务

跨学科整合教材内容。传统的教材大多纯粹从文学角度出发,按照文学流派或时代顺序及国别来讲解,对文学作品中不同作家对同一问题的思考和描述、分析不够,缺乏拓展性和关联性,只重内部专题的逻辑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关联思维,这不利于学科视野的建立。OBE视域下的教育哲学是全方位融合多学科,建构立体交互思维,打破时空,与世界平行对话。可尝试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文学与法律,文学与自然、社会,文学与宗教、政治,文学与建筑、绘画,以及文学与医学、哲学、心理学等;也可以尝试从生命教育、生态文学、社会责任方面培养学生对个体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与和谐,对社会人生的苦难的超越,对家庭的矛盾的和解。

1.动态的持续性发展观下的因课施教

OBE理念下的外国文学课堂为了让学生有着高质量的产出,需要采用持续性发展观动态地因课施教。这次疫情的猝不及防,给我们人类很多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苦难、生命教育等都是教学中较好的切点。人文精神教育在于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去发现、认同、发扬人的尊严、价值,应该培养拥有健全人格、与人为善、能爱自己、会爱他人、共爱自然与社会的人才,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和超越生命。外国文学中的自然之爱、父母之爱和两性之爱是对生命的肯定,人类悲剧命运和生生不息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是对生命的超越。在疫情期间,有些学生对待生命意识的淡漠与轻视,未曾因感染疫情而失去生命,却因为原生家庭矛盾自杀而离开这个世界。法国蒙田的《热爱生命》、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等可以适时树立学生面对生活的乐观豁达,坚定实现梦想、克服困难的信念以及面对苦难人生或者生活的一地鸡毛,我们应看到的是生活的美好,这个世界值得为之奋斗,教师在讲授相关专题可以设计诗歌朗诵、演讲展示或者模仿朗读者的项目驱动学习过程。

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中主人公与寒冷、饥饿、恐怖和死亡作抗争的情景,彰显出人战胜自然、生战胜死的积极乐观,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会能思想的苇草》、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但丁的《人不能像走兽一样的活着》追求知识与美德;拉伯雷的《巨人传》追求知识、渴求真理,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正确思辨的能力,不信谣也不传谣。

2.非常态的小组合作探究

OBE 强调教师之间协同合作教学,而非孤立单向教学,要求每一位教师为了达到协助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输出,通过沟通、协作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协同教学、合作学习成为达成预定成果的共同目标。这就意味着每位学生都需要有成果的输出,因此不能随性组合,不能硬性随机安排,也不应以地缘性或者寝室为单位,抑或是以关系好坏和性别意识来划分团队。除非是预设的调研数据分析的需要,那就意味着团队的组合需要各自搭配,需要做到每位学生能在团队合作中达成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以OBE的课程评价理念建构多元化、灵活性及包容性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注重平时技能技巧的考核,多元化的形式及包容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互动的频度和课堂表现的参与度,通过团队的合作、演讲的展示、辩论的逻辑论证、戏剧角色扮演,以及微电影、微课制作来考核学生的能力,弱化纸质试卷理论试题的考核。教师要探究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管理,加强对其过程的考核。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利用云班课等平台统计数据,进行学情分析,记录学生学习轨迹;根据客观数据更好地了解学生个性差异,通过讨论与互动、头脑风暴等来适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大数据;教学结果不局限于考试,考核结果转变成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加重过程考核在学生学业成绩中的权重系数,过程与目标的考核均占学期总成绩的50%。

四、结语

基于OBE 理念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颠覆与重构,采用线上和线下、课内和课外、预习和复习结合,利用云班课平台和慕课资源,制作微课、微视频、嵌入式影视资源或纪录片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反向设计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输出为导向,以持续性改进和完善课程教学目标,整合课程资源和对教学环节进行管控,对标学生毕业后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辩证能力,以及全球化视野,真正在践行“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在OBE视域的教育哲学和教学理念中进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颠覆与重构。

作者简介:陶丽(1981-),女,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从事语言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杨丽,李海芬.“跨学科”视域下外国文学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125-129.

〔2〕邹幸居,刘兰辉.“一带一路 ”战略背景下背景下基于OBE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08):65-67.

〔3〕宋宝军.基于OBE理念的高等教学模式改革分析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5):103-105.

〔4〕候红玲,张军峰,任志贵,何宁,白海清,何亚银.基于OBE理念反向设人才培养方案[J].高教学刊,2018(24):167-169.

〔5〕張文质,等.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陶丽

国际化视野人文精神论文 篇3:

新农科都市型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摘要 新农科人才培养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将农林专业教育与都市型现代园艺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以适应北京市都市农业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因此,需要对准新标准,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调整。注重将新观念、新理论、新知识及时融入课程教学,响应新需求,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新农科;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应用型师资队伍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1.075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l of Urban Horticultural Talents for New Agriculture Science—Tak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s an Example

HAN Ying-yan, TIAN Ji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Key words New agriculture science;Talent training;Curriculum teaching;Applied teachers faculty

基金項目 2020年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农科都市型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2021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农科背景下都市型智慧园艺课程体系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 韩莹琰(1978—),女,陕西延安人,教授,博士,从事叶类蔬菜新品种选育及优质安全栽培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21

建设涉农高校是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创造性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大策略之一,而建设和推动新型农科院校则是振兴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1]。新农科建设的“三部曲”已在2019年被奏响,与此同时“安吉共识”提出了“四个面向”的新理念,为新农科建设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指明了方向和目标[2]。“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出发,提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改造传统园艺学专业,以适应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卓越新农科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北京指南”启动了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突出创新、特色,解决高等农林教育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探索发展的新途径,让新农科在全国高校落地生根[3]。

新农科建设需要在坚实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改革,在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注重服务“三农”,让学生了解现状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2014年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率先启动了教育部“卓越园艺师培养计划”,构建了“五位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4],实施了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改革,结合首都园艺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新时代首都新发展的条件下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重点培养服务于首都园艺产品均衡供给和应急保障、园艺产品质量与安全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人才。笔者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探讨了新农科都市型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方式,主要从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培养新农科都市型园艺人才,拓展新模式,构建学校、企业、产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等进行论述。

1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培养新农科都市型园艺人才

1.1 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

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是国家级与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资助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2人。一方面,各级优秀教师主持教育工作,园艺专业在原来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壮大,致力于提高教育办学水平,将北京农学院建设成都市型现代园艺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育基地;另一方面,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依托国家级植物生产类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0余个市级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着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都市现代园艺人才,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以园艺发展需求为核心,改革园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为适应北京市都市农业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2013年率先启动了教育部“卓越园艺师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分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专项技能训练阶段、综合技能训练阶段3个阶段进行[5]。多层次合作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政府、重点高校、科研机构、涉农企业的交流与合作[6],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构建了“五位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了注重专业基础、加强专业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专业选修课程群、技能训练课程群以及“理、工、管、商、文”相结合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7]。主干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结合首都园艺产业的发展,实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地分析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强化了双导师制,以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为特色,学生大一时为其配备校内和校外导师,加强校企或校院双师合作,采用对学生综合培养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以学校为主导,企业或科研单位联合培养-反馈的机制,由校内单一导师管理模式向校内、校外双师型管理模式转变[8],对学生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和指导。酿酒工程专业已经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NMIT)的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专业建立了3+1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选修课中增加了葡萄种植、土壤化学、病虫害防治、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打破了原来的学科专业界限,形成了交叉培养的新模式[9]。

新时代首都新发展条件下,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在培养服务于首都园艺产品均衡供给和应急保障、园艺产品质量与安全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人才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0],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专业教育偏窄。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应当增加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方面的内容,丰富园艺专业的内涵,增加课程内容的深度,奠定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基础[11]。②通识教育不足。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贯通,同时兼顾法、工、管、文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农、工、文、理以及信息科学的相互融合,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③双创能力欠缺。新时期、新业态形势下,园艺产业要组织新产品,打造新环境,运用新技术,尝试新模式和新营销,运用新管理和新的合作方式以及拓展新领域,开设适应新农科特点的创新创业课,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提供孵化空间,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对高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④国际化视野不够。新形势下,培养人才的视野高度决定了产业的发展高度。加大与世界一流涉农大学的合作交流力度,拓展本科生联合培养和短期交流渠道,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满足国际大都市對国际视野人才的需求。

2 拓展新模式,构建学校、企业、产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响应新需求,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新农科的大背景下,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将围绕新契机,以社会对园艺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有机结合。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借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市场需求,制订“知识广、水平高、能力强、会创新”且反映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12],以态度培养、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为目的,着力培养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园艺人才。

对准新标准,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调整。注重将新观念、新理论、新知识及时融入课程教学,以设施园艺学为先导,加大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工程技术、智能化环境调控技术的授课内容和实践机会,充分体现栽培技术、现代育种技术、工程设计、无土栽培技术与计算机智能化控制的结合特点,实现农、工、理科的充分融合。

响应新需求,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园艺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请进来,走上讲台;同时,将骨干教师选派到园艺企事业单位参加培训、实践和挂职锻炼,了解企业需求和社会需要,培养双师型教师,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兼具一定的人文精神、艺术修养、科学素养、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奠定基础。

拓展新模式,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并开展战略合作模式,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将科研能力优秀、有良好品德的人员作为学生导师,带队融入校企项目的研发工作中,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并将成果反哺于教学[13],构建学校、企业、产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校企合作、项目协同”的毕业与生产实习新模式,形成学校、企业与社会共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建教学育人平台、共解产业难题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实践教学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多平台展开,切实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成效[14],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 优化复合应用型园艺人才的培养方案

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将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内涵相呼应,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凝练专业培养目标,突出都市农业特色。园艺专业以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开展应用基础与应用技术创新研究为特色[15],结合北京地区的都市园艺需求,培养具备园艺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人才,并能在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科技企业、农林事业单位、园艺产品经营贸易领域或部门从事相关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6]。

按照“国标”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在缩减学分的同时,突出专业课内容,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深度。在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园艺专业毕业要求学分由原来的187学分调整为158学分,减少了29学分。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学生现代生物技术的学习,开设生物信息学等课程,实现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同时,增加了“智慧园艺”课程,在校内组织以北京农学院设施园艺骨干教师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物联网专业骨干教师为主的授课教师团队,实现信息化、人工智能化和装备自动化以及大数据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开启未来智慧园艺新业态。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园艺产业和科技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现代园艺、都市型园艺等产业由传统园艺过渡而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因此高校对园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探索十分重要。北京農学院园艺专业在适应都市园艺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大学,面向学生,面向就业,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积极推进都市园艺专业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努力实现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在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将打造成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基础、以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复合应用型卓越园艺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一流专业,在国内外都市园艺领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岩.论涉农高校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6):132-136.

[2] 别之龙.新农科背景下加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产学研合作的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3):78-82.

[3] 万玉凤.从“试验田”到“大田耕作”新农科建设全面展开[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9(4):78.

[4] 史明艳,王育娜,周晓君,等.“新农科”背景下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天津农业科学,2020,26(11):72-74,79.

[5] 张杰,田佶,宋备舟,等.多元化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6(4):62-64.

[6] 赵晓燕,张爱环,陈艳.都市农林业特色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5-327.

[7] 王菡,周慧玲,郭莉.“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7(2):61-63.

[8] 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1):92-95.

[9] 陈瑜,罗帅,李稀.“3+1”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出国学习学生状况分析[J].教育现代化,2020,7(4):161-162,168.

[10] 宋备舟,许馨月,张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166-168.

[11] 苏海民,高杨,孙朋.新时代地理科学专业多学科融合教学实现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4(3):125-128.

[12] 杨海波.浅谈“订单式”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生职业能力[J].大众文艺,2019(18):223-224.

[13] 朱爱青,马涛,蒋小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园林专业为例[J].时代农机,2018,45(7):174,189.

[14] 周庆红,辜青青,范淑英,等.基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园艺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9(4):149-151.

[15] 李贺,李晓明,冯辉,等.学科与专业融合促进园艺本科一流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0(1):12-17.

作者:韩莹琰 田佶

上一篇:金融危机的哲学反思论文下一篇: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