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民间金融是国内外金融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更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讨论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民间金融该不该存在”、“该如何发展民间金融”的问题作了大量而深刻的讨论。本文综合了理论界关于民间金融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民间金融的三个发展趋势:一是继续保持其原有的互助合作性质;二是将演变成正规金融;三是演化成非法的地下金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论文 篇1:

发展民间金融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

摘 要:在推进汇率并轨过程当中,可从民间外汇市场的高汇率着手。为实现对民间外汇市场过程中得到启迪的有效规范,需要借助单一汇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引入禁酒以及毒品的思想,这是经济自由主义倡导者费里德曼的思想,将其作为理论支撑,可实现对民间金融以及利率市场的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交互影响机制,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客观分析与明确。在实际探寻其利率较高的原因时,可将民间金融利率作为主要依据,进而实现对利率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民间金融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发展民间金融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探究。

关键词: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经济自由主义

市场利率化改革最早于14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国债最早发行时间为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最开始由央行放开,最终实现市场化利率的国战发行。最后于2013年实现借贷利率市场化。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直至2014年才开始逐步开放,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形成的一个阶段,时间较为漫长。这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同时通过实质性性的进展,实现市场化利率的真正转化。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市场化利率进行不断深化与探究,判断其在何种环境下形成,尤其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途径的进一步明确。

一、民间外汇市场的存在对推进汇率并轨

外汇“黑市”于汇率并轨之前存在,受到强制性结售汇的影响,获得的外汇呈现出一种强制售给国家的状态,同时购买外汇也会受到较为严格的管制,这是导致较为严重的失衡问题,出现在供需结构当中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明确汇率与官方牌价之间存在不可差异的悬殊。导致民间外汇交易活跃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利益机制的驱动,进而引发一系列倒卖外汇的问题。易隐蔽是其明显特征,所以买方在获得有效外币真伪鉴定过程当中面临一定阻碍。国家于1994年之后真正实行单一汇率,这对民间外汇交易风险的降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进而促使其安全性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交易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不断灵活的交易场所以及流动性较强的特点,都可集中体现出交易方式所发生的变化。规范化是民间外汇交易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方向,在科学使用汇率的同时,其规范化得到不断提升。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推动汇率并轨方面,民间外汇市场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也可借助单一汇率的变化实現对外汇市场规范化的有效引导。也就是说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时可借助多种有效途径,但是现阶段最为普遍的就是针对非正规金融支撑的民间金融进行有效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当中,可实现对市场化利率的有效决定。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可通过民间金融的利率得到真实反映。我国最先实行利率改革的是温州,其民间金融呈现出一种相当活跃的状态。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单一市场化利率的目标,我们必须借助不断深化与改革的方式,实现对二者的有效并轨。

二、发展民间金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对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进行探究之前,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理论渊源。费里德曼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有关于禁酒以及毒品问题。在当时社会虽然已经利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禁酒运动,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组织禁酒,当时美国社会在对待毒品的政策方面也有一定缺失。通过对费里德曼理论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不合法性以及高风险性是民间金融的明显特征,尤其是其存在一种“非法”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影响,出借者需要索要相当高的利率。资金需求者会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通过民间金融的方式来获取高利贷。这不仅会对金融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出现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界者违约,贷者寻求黑势力作为后盾等。为实现对非法金融高额利润的彻底消除,必须借助实际实现统一的市场利率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民间金融利率作为主要依据,这也是直接反应资金供求关系的重要前提。

三、发展民间金融与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相互影响机制

在民间外汇市场的影响之下,汇率并轨得到进一步推进,同时单一的汇率对民间外汇市场规范也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民间金融与利率市场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利率市场化会涉及到相当多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结构以及数量结构,上述内容是由交易双方来进行决定,带有一定的自由性。民间市场利率在变化过程当中很少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国家政策调节以及人为干预等都不会直接破坏到民间金融市场利率,正规金融利率也不会对其造成直接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市场供求,与民间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的关系不可分割。在实际对利率进行定价时,需要将充分的竞争作为主要依据,这是直观反应金融资源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实现对市场竞争利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之间的有效平衡,所以说,借助民间金融的发展对市场化改革由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对民间金融的有效规制,我们也必须发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借款区域、借款时间以及资信状况等,都是借款人在借款过程当中所必须受到考核的内容。市场化利率可将其作为依据,实现对民间金融利率的有效调节,逐步打消其利率高的优势。缓慢的将民间金融实现与正规金融之间的转化,尤其是危害经济与社会的黑色金融会被逐渐取缔。充分融合的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对统一金融市场的培育有积极影响。所以说相互影响、作用以及促进可以充分说明民间金融与推进市场利率化之间的有效联系,二者缺一不可。

四、民间金融利率的构成和影响因素

在明确民间金融利率过高原因的基础上,可实现对民间金融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最大限度贴近。与此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措施,消除上述因素是真正通过民间金融来满足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从民间几率的构成着手,实现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客观总结。资本市场在整体上处于一种完全竞争的状态。资本的共集以及需求是决定资本价格利率的重要前提。二者之间的自由竞争对市场利率均衡有积极意义,我们将其记为R1。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相当高,这也是导致金融抑制以及信贷配给不便存在的主要原因,最终导致一种较为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市场均衡率远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利率。在决定银行存款利率以及国债利率时,中央银行所起到的作用大有决定性。这也是我们将其称之为无风险收益率的主要原因,记为R0。通过对现阶段的民间金融利率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其普遍较高,甚至存在一种畸高的特征。每个经济学流派在分析这种差距时所给出的原因都不同。从信息学派角度来说,因为不完全的信息导致信贷市场竞争存在不完全性,所以筹建双方在市场上不能实现对完全信息的获取。在分析这种差距时,我们可从分类量化的角度进行。

会有不可避免的分割问题存在于正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之间。尤其受到关联交易以及不完全借款信息的影响。放款人的垄断地位会得到不断加强,进而实现对更高垄断利润的获取,这也是导致民间金融市场利率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提高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视程度,这是导致差额利率出现的重要前提,在政府各项政策的影响之下,资金需求者从正规金融获取贷款的目标会受到诸多阻碍,尤其是在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下,会进一步加大正规金融获取贷款的难度。所以在不断增加的金融市场资金需求影响下,利率会随之升高。综上所述,民间金融的市场利率(RF)可以表示为:RF=R0+Rc+RM+RA,那么完全竞争的均衡市场利率砌应是:R0

五、发展民间金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方略

(一)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市场机制得到正常发挥

违约是导致风险贴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对其进行有效改善,我们可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首先是针对个人诚信记录制度进行不断的建立与健全,这对诚信社会的构建也有积极意义。在拉近无风险收益率与市场利率之间关系时,高效的市场机制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使用,在降低系统性风险时,我们不能忽视良好经济宏观环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对RC43最大限度降低。

(二)以法律规制民间金融市场,为利率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

我们可通过不断建立健全立法的方式,实现对民间金融的有效保护,这也是保障民间资本产权不会受到侵犯的重要途径。在制度变换的影响之下,资产被没收的风险会有所增加,因此,科学应用健全的立法,对减少風险Rc42的减少有积极意义。

六、结语

竞争性利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市场供求,这可充分说明市场供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向民间金融注资时,必须结合实际选择正规的金融。银行斥资的部分存款,在出贷过程当中必须严格选择民间信贷机构,信誉良好是其必须满足的条件,这对资金供给成本的降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信息较为完全是民间信贷结构不断发展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独特优势,所以在发放贷款时,可在合理的信用半径内进行,这是进一步解决民间资本利息率较高问题的基础与前提。资本稀缺性的问题也可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赵艳.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制度探析——基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2):10-13.

[2]林贵,陈婷.影响民间借贷利率波动的因素探析——以温州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2014(6):261-263.

[3]张胜荣.民间借贷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6,27(1):56-60.

[4]甘罗佳,贺颖.我国利率市场化研究—基于温州金融改革[J].金色年华:下,2013(1):94-95.

[5]周民源.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及对内地的启示[J].金融监管研究,2014(1):24-38.

作者:伏宝明

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论文 篇2:

从国内学者眼中看民间金融的未来

摘要:民间金融是国内外金融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更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讨论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民间金融该不该存在”、“该如何发展民间金融”的问题作了大量而深刻的讨论。本文综合了理论界关于民间金融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民间金融的三个发展趋势:一是继续保持其原有的互助合作性质;二是将演变成正规金融;三是演化成非法的地下金融。同时,得出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将在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的结论。

关键词:民间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一、引言

在中国,民间金融理论研究比其实践的产生要晚得多,原因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计划金融时期,民间金融没有生存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在经济转轨时期,民间金融只能在正规金融发展的夹缝里生存。当国有金融不能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时,民间金融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市场特征和比较优势。于是研究民间金融问题的文献才逐渐多起来。近年来学术界对“民间金融该不该存在”、“该如何发展民间金融”的问题作了大量而深刻的讨论。尽管部分民间金融在目前已经自发或被迫地表现出融入正规金融的态势,并不意味着民间金融已经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二、民间金融的未来

在预见未来中国金融业的激励传导机制可以得到有效强化的前提下,关注民间金融发展的学者们对它的走势作出了自己的设想。

(一)保持原有的互助性,升级发展形态

在以混合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都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者自然经济,而是二者的混合体。这就决定了我国民间金融中的带有明显互助合作性质的那部分会被继续保留下来,并以更加高级的形态发展下去。姜旭朝教授(1996)通过对民间金融的系统性研究认为:未来中国的金融格局是国有金融为主,民间金融为辅,民间金融仍应该处于查缺补漏的地位。林毅夫(2003)基于对我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考察,指出我国金融结构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大力培育为广大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民间金融。程昆等(2005)在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生成逻辑及其发展趋势时提出:在主流市场经济形态的背后长期会存在较为落后的自然经济形态,正规金融较难到达这些地区,因此传统、互助性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会长期存在。此外,程蕾(2004)在中国民间金融走势分析中提到:民间金融产生发展的原因不尽相同,缘于地下经济发展起来的民间金融,只要地下经济存在,民间金融必将存在;缘于金融浅化的民间金融,只要金融制度没有大的变革,民间金融同样有其生长、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体制的内在要求,还是市场经济的外在需求,民间金融尤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论商品经济如何发展,主流的现代金融形式不可能覆盖全社会,而且银行金融又往往不尽完善,传统的互助性民间金融仍然将继续存在,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其发展形式的优化。

发展形式:

(1)设立小额贷款公司

中国的小额贷款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可以合理地将一些民间资金集中了起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田婕等(2011)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文中提出:小额贷款公司是未来民间金融发展的一条可行之道,作为商业性的民间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组织应该主要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贷款难的问题,其贷款对象应该以“三农”为主,以及为“三农”服务的其它经济实体。

(2)适度发展典当行

由于正规金融的融资信用要求较高,近年来古老的典当行业已以崭新的面貌和方便、灵活、快捷的服务在金融市场环境下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陶小平等(2011)提出:在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农村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正规金融贷款满足率下降的前提下,典当行已然成为部分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短期应急性快速融资的“银行”。我国农村低收入人群多,中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较少,典当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具有方式灵活、对典当物提供者信用要求很低、配套服务周全等明显优势,对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起到了补充作用。

(3)发展成农村社会性投融资机构

社会性投融资机构是指在严密的财产契约关系约束下,通过对居民融资形成一定规模的资金积聚,从而进行各类专业性投资活动的金融企业。田婕等(2011)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文中提出:可成立服务于三农的民营投资公司、投资基金和其他各类投资机构,其功能是将民间资本引向实体产业。通过民间资本在社会性投融资中比重的增加,使分散的、小额的民间投资资金规模化,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既规范了民间金融,也为投融资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融入正规的金融体系,改变发展方式

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往往正是融入正规金融系统(姜旭朝等,2004)。Kohn(1999)在研究英国工业革命前的金融制度时发现,正规金融都是从非正规金融的行列中逐渐演化形成的,因而非正规民间金融作为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安排,如果没有行政干预,它的发展方向将是由小到大,由非正式到正式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等(2001)根据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的研究,强调非正规金融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导向作用,提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从非正规金融到正规金融“两阶段”的理论观点。熊继洲(2003)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研究后,发现民营银行最基本的经营领域正是原来地下金融的服务领域,合会组织变革为民营银行是台湾银行制度变迁的关键内容。

民间金融的演变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从短期金融组织转变成为永久性金融机构;从只存不贷转变为存贷结合;从定期运营转变为每日运营。所有这些特点代表了民间金融的发展方向——逐渐演变成正规金融机构(李晶,2009)。从短期来看,民间金融机构通过自身积累或兼并不断壮大,分散、零星的资金将变的更集中,使未来民间资金流更加巨额化。规范化后民间融资渠道拓宽,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将逐步走低。从长远看,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金融主体多元化将是大势所趋,民间金融机构与正规金融机构通过资本纽带,最终将融合成一体(姜旭朝,1996)。

此外,非正规金融的内在缺陷(如其相对落后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相对较小的借贷额度)致使其难以胜任市场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需要,无法在经济中永久立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逐渐融入正规金融体系。同时,随着金融监管机构对于民营资本参与金融领域的鼓励,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到民营银行的组建中,也推动了民间金融同正规金融的接轨(王曙光,2007)。

我们可以看到:学术界对民间金融发展趋势的研究,更多的认为民间金融很可能会演变为正规民间金融机构如风险投资基金、信托公司、或者入股农村信用社或地方商业银行,甚至成立新的民间资本控股的股份制民营银行。

发展形式:

(1)民营银行

由于现有民间金融组织与民营银行在资本性质方面的相似性,依据市场化原则对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改造、使其演化为民营银行,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同时,民间金融总体规模的不断加大和民间资本强烈的逐利性,成为创建民营银行的内在动因。市场经济要求金融机构按市场规则运行,民间金融组织逐步演化为民营银行顺理成章。因而,民营银行的组建要求将会使一部分民间金融发展较为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率先融入正规金融体系(王曙光,2007)。

(2)社区银行(村镇银行)

社区银行的概念来自于美国等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其资产规模较小,是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田婕等(2011)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中提出:要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发展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可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运作并为农户和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这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提供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通道。

(3)发展为合作金融机构

合作金融是指由个人集资联合成立,以相互合作为主要宗旨的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由此建立的金融机构称为合作金融机构。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组织形式,已在理论界达成共识,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来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事业,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改进来形成合作金融机构。厉以宁(2002)针对我国农村面临的金融困境,提出应对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史晋川等(2003)在考察了温州、台州的民间金融形式后提出,对商业化倾向明显、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应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其真正成为产权明晰、严格按市场规范运作并摒弃行政干预的民间金融机构。可以看到全国首批组建和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在苏南地区成立,而且今后农信社改革的试点范围还将扩大。

(三)演化成非法的地下金融

对于部分规模小、管理不善的民间金融将会演化为或已经是非法的地下金融,如非法的标会、应会、老鼠会以及以诈骗为目的的各种集资性的合会等,这类非法的地下金融将会在经济发展较快而政府金融监管缺乏效率的地区存在,为某些利益主体的非法活动提供融资。严格的讲,这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已经脱离了原来意义上的民间金融,而实属非法范畴。对于这些非法的地下金融,政府应该严厉打击并坚决取缔(程昆,2005)。

三、结论

从各种文献研究总结学者们对民间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种:一是继续保持其原有的互助合作性质;二是将演变成正规金融;三是演化成非法的地下金融。目前,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同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使民间金融在较短时间内完全融入正规金融体系是不现实的。民间金融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虽然政府曾多次强行禁止,民间金融也一度从地上转入地下,但其并未从此消失。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存在合作和竞争关系,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民间金融还将同正规金融并存,并为民间经济主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中国民间金融的未来如何,应该从整体经济和整体金融的发展来考虑,不应把现有民间金融的所有形式都强制性地迅速转化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应着重考虑建立真正的民营金融体系。(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诸葛隽. 民间金融、渐进转轨中的金融支持与区域资本市场. 上海经济研究[J],2006(3) .

[2]林毅夫,李永军.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 经济研究,2001 (1) .

[3]李迟. 浙江温州民间金融现状、问题与研究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2011(3) .

[4]王曙光,邓一婷民间金融扩张的内在机理、演进路径与未来趋势研究[J]金融研究2007(6).

[5]姜旭朝,丁昌株.民间金融理论分析: 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2004(8).

[6]蔡四平.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J]. 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2011,02.

[7]林毅夫,孙希芳.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J]. 经济研究,2005( 07) .

[8]柳松,程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生成逻辑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05(8)

[9]李晶.民间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 资本市场.2009(5) .

[10]田婕,陶小平.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会计之友,2011(2) .

作者:姜宁 黄佳斌

民间金融利率市场化论文 篇3:

民间金融的风险分析

摘 要: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我国民间金融获得了迅速发展,其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民间金融一直徘徊在金融市场体制外,存在很高的风险。为了使民间金融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急需分析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本文主要从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入手,分析民间金融风险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控制民间金融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民间金融 风险 风险控制

民间金融即非正规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的,伴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民间金融获得了迅速发展,尤其对民营经济和地方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民间金融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比如高利贷比较盛行、非法集资案件频发等,严重地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使民间金融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急需对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一、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

1制度风险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相比,形式较为多样,除了我们常用的借贷外,还有典当、合会、私人钱庄等形式。这些金融形式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有些形式还存在内部制度缺陷,如果没有外力的约束,必然会使民间金融带有很大的风险。近年来,民间金融倒会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其中内部制度缺陷是引发民间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就拿标会来说吧,标会是合会的一种,主要是发起人组织亲友参加,按照约定的日期定期举办,所有参与者按期缴纳会费,每期筹集的费用按照约定归某位会员所有,每人一次,采取轮回形式。标会的发起人称“会首”或“会头”,有的标会会首是由会员推举产生的,会首只能由一人担当。标会首期筹集款先归会首所有,会首要承担起组织每期聚会、收取会款并负责交给该期应得款的会员,如果有会员没有按期缴纳会款,会首就要先垫付出来,然后再追讨。标会参与者的个人信誉差别较大,如果有人违约,标会就可能会出现倒会的风险。并且标会的参与者越多,倒会的风险就越高,当人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发生倒会现象。我国发生的重大倒会事件大都是因为参与人数多,比较有影响的是2004年我国福安标会的倒塌,在倒塌之前的流动金额为25个亿,远远超出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银行的流动资金。

2利率风险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利率。民间金融的利率高于正规金融的利率,同时还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波动。一些地区出现“暴利化”现象,高利贷的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随着扩大。一般来说,如果资金借出者的收益低于市场化利率,使出借者损失机会成本,这样的交易就不会成功。民间金融利率一般都是高于市场无风险利率。作为借方,用借出的资金获取的收益要能超出支付的利息,如果要付出较高的利息,借者就要把借出的钱投到利息较高的行业中去,这会伴随着高风险,增加了民间金融的风险。并且发生违约事件,借方就会损失社会声誉、舆论等资源,这些资源都是潜在的社会资本,对借方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利率过高时,会使借方不顾忌损失这些社会资源带来的负面效应,增加违约的几率,从而加大金融的风险。在1985年发生的温州乐清“抬会”中,民间金融的借贷月利率高达25-50‰,1986年发生的苍南、平阳“排会”中,民间金融的高利贷月利率达到30-50‰。据相关调查显示,2007年温州民间金融融资平均月利率是9.2%,到2008年初上升到11.8%,6月份达到12.3%。民间金融的利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超出了借者能承受的范围,会增加借者的违约率,从而从金融市场带来风险。

3监管风险

民间金融的投机性比较强,比较脆弱,也不规范。民间金融在借贷资金链上的环节比较脆弱,使民间金融体系不堪一击。同时民间金融缺少风险意识,加上结构不合理,容易造成危机。民间金融长期游离于政府指导和金融监管之外,借贷活动的投机性比较强,很容易产生盲目跟风的浪潮。民间金融自身带有的这些问题很容易引发社会风险,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如果发生了金融风险,不管是正规金融还是民间金融,都具有相互传染性。民间金融中的借贷活动很容易形成连锁放大效应,成为金融风险的导火线。由于高额利润的诱惑,借者可能会因为追求利润而丧失理智,民间借贷活动在民间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很容易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通常来说,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可以是个人风险,也可以是局部风险,而民间金融和银行是相互关联的,民间金融的风险会向银行传染。如果一家企业发生金融风险,会迅速涉及到相连的其他企业,从而波及到当地银行。银行受金融部门的监控,如果出现危机会有贷款人的救助,而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比较隐蔽,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使监管部门陷入被动。

二、民间金融风险带来的影响

1民间金融风险影响金融市场

民间金融最突出的特色是高利率,受高利润的影响,一部分储户会选择民间金融,分流正规金融的储户。同时民间金融的贷款条件比较简便,只需打借条就行,甚至不需要合同,都是口头约定,提供的贷款资金规模较小,时间较短,因此民间金融很受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的青睐,分流了正规金融的贷款业务。民间金融的发展会给正规金融带来信贷的风险,如果一个中小企业既有民间金融贷款又有银行贷款,与银行相比,民间金融组织和中小企业联系的较为紧密,基本上都是在正规金融组织追款之前就开始追款了,这增加了正规金融的资产追还难度,加大了正规金融的风险,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2民间金融风险影响宏观经济

受高利率的影响,大量的资金进入民间金融组织,使得一部分资金从正规金融中分流出来,形成徘徊在监管体制外的金融市场。一般来说,国家的金融资产总量应该是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资产之总和,所以在资源配置方面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如果民间金融资产总量多,势必会减少正规金融的资产总量,这样就是说会相应地减弱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3民间金融市场影响社会稳定

民间金融由于内部体制不完善,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发生风险,会直接扰乱金融市场,影响社会稳定。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大都是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的模式,内部制度不规范,再加上缺少有效地外部监管,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他们会放高利贷等进行投机取巧活动,从而加大民间金融的风险。另外,民间金融属于非正规金融,又缺少法律的认可,常被作为非法集资活动而遭受打击,只能从事地下活动,它的隐蔽形式使它很少受到来自外界的约束与监管。

三、控制民间金融风险的对策

1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

要使民间金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要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首先,政府部门要转变对民间金融的看法,对民间金融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部分给予支持,并对其进行法律规范,为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引导民间金融逐步转向正规金融中来。再次,政府部门要在金融监管部门设立专门的民间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相应的借贷登记制度,对民间金融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并关注民间金融利率的浮动情况,制定利率浮动管理制度。最后,除了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还要促使民间金融加强行业自律,成立内外监督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对民间金融的不同形式要分类监管,对于一些以非法集资、放高利贷等为目的成了的民间金融组织要给予严厉打击; 对利率为零的民间借贷行为不予干涉,使其发挥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积极作用;对介于零利率和高利贷之间的借贷行为要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和规范。

2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民间金融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高利率,这也是造成民间金融高风险的重要原因所在,高利率一方面能引发道德风险,另一方面违约后的收益颇高,加大了违约动机,因此,要控制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就必须实行利率市场化,降低相关的利率风险。实行利率市场化,信贷机构就可以根据每一笔贷款的风险进行预期定价,如果不实行利率市场化,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的借贷活动就不能充分地展开竞争,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根据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小幅度地放开利率是没有风险的,这是因为高息在很多地方都是公开的,可以使农户和企业受益,金融组织的多元化会加大农户和企业的选择机会,有助于满足农户和企业的需求。并且,实行利率市场化,会促使民间金融由隐蔽性向透明性转变,对民间金融的监管更为容易,降低风险。因此,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切实可行的,民间金融没有了以往的暴利,其风险也就会相应地降低。

3规范民间金融活动

现阶段,对民间金融的监管要适当地放松,完善相应地法律法规制度,以规范民间金融活动。首先,要适当放宽民间金融进入市场的条件看,对已有的民间金融组织要进行审核、登记备案,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同时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民间金融管理办法,规范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经营业务范围、准入与退出制度等,还要设立相应的民间金融管理机构,加强对其的监管。其次,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比如日本的《出资法修改案》等,规定如果超出一定的利息借贷合同则无效,以打击高利贷、非法金融诈骗等活动,保护民间金融正常的融资活动。最后,要建立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将条件成熟的民间金融纳入到正规金融体系中来,并成立全国性的清算银行,专门为破产的民间金融提供资金清算服务,以法律途径解决民间金融纠纷。

总之,民间金融由于借贷条件便利、速度快,很受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的欢迎,也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但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也较大,我国政府要控制民间金融的风险,就要从民间金融自身的制度和相关的政策入手,为民间金融构建有利的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倪舰,民间金融风险与控制,中国国情国力,2009(10)

2刘辉,民间金融的风险分析,时代金融,2011(12)

作者简介:张淼,女,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现就职于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作者:张淼

上一篇:国际化视野人文精神论文下一篇:我国保险学的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