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

2022-04-22

一、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1.校园文化氛围的淡薄缺少丰富人文精神的大学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很难成为一个有强大社会吸引力的学术堡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1:

大众传播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

内容提要: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庸俗化的传播倾向、审丑化的传播内容、信息污染加剧、传媒暴力盛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资本经营者、大众传媒与受众三个方面。重构人文精神需要采取五个对策:以人为本的大众传播理念、以传播生态平衡为主旨的绿色传播导向、媒介自律与新闻专业主义、受众监控与公共政策约束、受众积极的意义再创造。

关键词: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缺失;重构

在传媒产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在大众传播中强调人文精神,通过传播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抵御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带来的拜金主义和拜物教,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这是极其必要的。

一、大众传播角度的人文精神内涵

历来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一致,赋予它的理论内涵也不尽相同。比较集中的有两种说法:一类是将其归结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传统,注重探讨理想人格与理想世界。按照宋代程颐的解释:“人文,人之道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其“人文”内涵主要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另一类说法认为“人文精神”主要是指西方的“人文主义”,以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宣扬的人性论、人道主义和抽象的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作为人文精神的标识,认为人文精神主要指一种追求人生意义或价值的理性态度。

从大众传播角度理解的人文精神,更多地表现为大众传播过程中对人的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支撑这一观点的重要传播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英美的社会责任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认为传媒享有的新闻自由应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前提。随着理论的发展,社会责任论又认为:人虽然是有理性的动物,但由于思想上的懒惰,会厌倦运用理性,从而会陷入无所用心的盲目状态,因此,大众传播有责任倡导和捍卫社会道德,激励公民运用理性。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可以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人,连结在传媒系统中,并在多重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将不同人的思想、价值认同整合为同一观念模式和同一价值认同。因为大众传播导致审美原则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因而容易使人丧失原本的个体性、自主性与差异性。以当今的传播生态系统来观照,因为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几乎进入了一个主体是由大众传媒制造的迷失的时代。因此,重构大众传播的人文精神已经迫在眉睫。

二、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

当前,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庸俗化的传播倾向

为了吸引注意力,隐私、情感和美色等都可以被大众传播利用并作为传播成功的巨大卖点。如某娱乐频道曾推出一档气象播报节目,由美女身着艳装,边秀美腿边配合扭臀舞的“色情报天气”;一些“真人秀”节目掺杂残忍、卑鄙为看点的环节;很多访谈节目常常重点关注隐私问题,让嘉宾当场尴尬;为了获得短信收入故意出低水平的问题等。现在内地的不少传媒为了争取更高的收视率或发行量,不惜以色情、庸俗的内容来吸引观众。思想肤浅、内容单薄、格调低下已成为大众传播的一大弊病。这种本质上的饮鸩止渴将会陷大众传播于越来越艰难的境地。

2、审丑化的传播内容

审丑是对应审美而出现的词汇。有人把审丑看成“审美疲劳”的产物,也有学者认为审丑本身就是审美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正如曾以《丑的美学》一书而被奉为现代丑学奠基人的罗森克兰兹说:“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丑代表着人性的负面,是与美相对立的生活样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扭曲与异化。大众传播如果缺乏“精神的明辨力”,就不可能真正地做到以审美态度去审视和选择。对于大众传播而言,常常局限于对审丑这一形式的借用,几乎没有对审丑的背后所蕴涵的人性进行深刻批判,也缺乏对小人物的关怀和对人类个体精神的反思。特别是当前有些娱乐、选秀节目一味迎合大众以满足人性中隐秘的体验刺激和欲望,导致审丑化传播内容泛滥,使审丑化传播的“负效应”不断放大,背离了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的原则,触及传播者职业操守的底线。

3、信息污染加剧

信息污染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缺乏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信息污染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信息:一是污染受众视听和违反伦理纲常的信息。如黄色新闻和暴力内容。二是具有欺骗性与误导性的虚假信息。有些虚假信息以真实的面目呈现,使受众信以为真,判断失误,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通过新闻炒作变相制造新闻已成为提高发行量或收视率的惯用伎俩,而以各种夸张语言向消费者发布虚假广告信息更为常见。三是信息过载。1%的内容被99%的空话、套话、废话甚至假话包围,受众的选择很困难。每天有无数的电视频道和网页,数以百计的电子邮件,还有无孔不入的地铁广告、免费报纸、商场广播……信息污染干扰了有用信息的传播,增加了人们对信息筛选、判断、甄别的难度,从而也降低了传播效果。

4、传媒暴力盛行

传媒暴力效果的研究表明传媒暴力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大量研究支持了刺激暴行的假说—经常接触传媒暴力将增加实际的侵犯行为。“模仿说”认为人们可由暴力信息中学到暴力行为,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复制。传播学者巴伦·李维斯和克里夫·纳斯历经10年完成的报告认为,大众传播在促成犯罪行为的发生中充当了关键角色。“电视上的暴力镜头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有关,是造成暴力行为的社会因素之一。一个人如果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暴力行为,他会误认为现实世界也充满暴力,电视上的暴力镜头会造成一种引起暴力行为的环境气氛、态度及价值观念。”

三、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缺失的危害

借鉴符号学“表征”的意义可以发现,在大众传播中出现的任何信息与内容都是一种符号的建构,而并非事物本身。受众利用这些被传媒化了的事件来认知与建构这个世界。因为上述现象的存在,一系列弊害已经呈现。

1、传媒接触焦虑症

传媒制造了被动的信息消费人群,养成了受众依赖性接受习惯。大众传媒将受众带入了一个信息泛滥与信息过剩的世界,传媒接触焦虑症也随之而来,常常表现为精神紧张,莫名其妙的激动,注意力分散,思维混乱,判断力弱化,他们普遍感到整体的自我被割裂为碎片。同时,受众自我发展活动受到钳制。许多受众日复一日陷于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世界难以自拔。这些传媒吞噬受众大量的时间,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参与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活动的机会。

2、信息污染综合症

信息污染加剧导致引人关注的“信息污染综合症”。传播学者曾做过一个试验,让一个人每天看几万张不同的照片,几天之后,出现偏头痛症状,严重的竟引起心脏病等。专

家认为信息污染的结果,是人脑对信息缺乏适应和承受能力的表现。虚假信息增加了受众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而当受众接受的信息超过其所能消化的信息量时,焦虑开始成为接触的反应。“信息污染综合症”在信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都已悄然出现。不发达地区的受众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往往不及发达地区,故更易发病。

3、大众传播文化功能的弱化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社会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广告等加强对人心理的控制和操纵。使人最终丧失那种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内在的自由”。美国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利认为大众传媒“迎合着成百万人肤浅和缺乏教养的情感,它不是我们寻求的艺术,虽然它比没有强”。大众传播几乎以一种“符号暴力”使文化趋向于同质化和类型化。当前,大众文化的苍白表象之一就是无处不在的陈词滥调。此外,资本支配者出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劣质传播内容的纵容,更加剧了大众传播文化功能的弱化。

四、大众传播失范原因分析

大众传播失范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仍是源自资本经营者、大众传媒与受众这3种因素。

1、资本经营者对大众传媒商业化价值的过度开发

虚假、侵犯隐私的信息,甚至渲染色情、暴力的信息正成为一些大众传媒提高到达率的杀手锏。非理性的信息消费欲望在进入公共的政治领域后,让更多的受众无法对新闻作出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资本经营者参与新闻活动,这是公共领域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发生转变的一个表征。大众传媒实际上是某种意义上的霸权代码的生产者,其背后隐藏的商业关系、公共关系与权力关系极其复杂。资本者对传媒的资本化运营正在严重影响受众的观点、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

2、大众传媒新闻自由权利的滥用

为了吸引受众和获得赢利,媒体在“新闻自由”的旗号下滥用新闻权力,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侵犯他人隐私以及危害社会有序发展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缺乏约束的自由,在商业目的的驱动下,给社会和公众带来了极大危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新闻权力的滥用已经使新闻自由变成一种侵害别人自由的新闻霸权。

3、受众信息享受主义的蔓延

受众对大众传播的依赖未必尽是为了满足信息消费,他们需要更加“清晰”地了解社会中同类人的存在方式、个性理念与价值观念。在消费社会,受众对大众传播的消费转化为仅仅将大众传播作为审美的对象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美学消费和文化消费。在这里,大众传播的内容(物质性)对于受众而言已经逊色,而受众在信息传授过程中对大众传播的形式(社会性)给予强烈关注。在这个基础上,大众传播事实上已不是那种告知性的、技术性、新闻性的传播活动了,它有意无意地创造了一种非理性的消费文化。受众的生活习惯、思考方式甚至政治洞察力、生存技巧都开始改变。受众漫无节制的“信息享受主义”取代特定而明确的“信息需求”,将各种无理性信息蔓延为生活的重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受众的信息免疫力正在下降。

五、重构基于人文精神的大众传播

面对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缺失的危机,我们需要一场彻底的反思,以下5个方面可以作为重构人文精神的主要对策。

1、以人为本的大众传播理念

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为本的大众传播不仅在于它能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而且在于传播终极意义的实现,在于人文精神的关怀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这种思想在当今大众传播领域的体现就是,大众传播应以受众的发展为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尊重受众的权利、价值、愿望和未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播者的经济利益。“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真正把握着大众传播的主动权。传播者在进行传播活动时应该站在受众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必须考虑“受众如何处理信息”这一关键问题。这一思想的核心即是“以人为本”。2005年第89届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性新闻摄影奖金奖“流血伊拉克”的照片,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它们从小处着眼、从细节人手,如棺材中的一个18个月大的小男孩、伊拉克儿童在检查站上恐慌的眼神、美军士兵背后的一个护身符等,从人的主体角度出发。捕捉了与伊拉克、美国民众生活都息息相关的瞬间。这样的作品没有停留在直接表现战争的残酷性和激烈性,而是从侧面体现出战争中人的生活的凄惨性和战争的伤害性。因此,实践以人为本的大众传播理念,需要建立全面的社会责任意识。大众传媒要在社会中生存并显示其存在价值,至少肩负着三个方面的使命:为社会提供信息。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条件,信息提供过程合乎法律和伦理。

2、以传播生态平衡为主旨的绿色传播导向

传播生态是实现受众一传媒一经济一社会四者整体协调、稳定有序发展的一种理念。传播生态平衡实际上是传播核心要素——传播者、受众、传媒、信息之间的优化组合。任何一个要素产生畸变,将影响整个传播生态的平衡。以平衡为主旨的传播生态观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大众传媒与社会的有机联系,而且强调各要素整体功能的发挥。绿色传播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深刻的理论背景,表明传播者的责任意识,体现其社会责任和公益特征。坚持以平衡为主旨的绿色传播导向,即坚守公共精神、恪守社会公器,尽可能地减少信息污染、信息伤害,避免传媒暴力的过度传播。以及形式、技巧的过分运用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精神文明生态产生破坏。

3、媒介自律与新闻专业主义

大众传播人文精神的构建,应该重视媒介自律。媒介自律需要重视道德的力量,强调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如在报道暴力信息时,不宜渲染夸大,或者过度描述犯罪细节,应探索其深层意义;传播信息需要保证有良好的品味,考虑道德责任和公众的利益。通过媒介自律,正确认识自身的权利和社会使命,以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与媒介自律协同,新闻专业主义是实现自律的重要保证。新闻专业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准确地传播信息,尤其是报道新闻事实。在实践人文精神时,新闻专业主义体现出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中立和客观。要求传播者按照中立标准进行新闻选择。传播者抛弃个人的偏见,将事实和意见相分离,表现出事实的准确和报道方式的冷静。传播者只有通过中立和客观的报道才可以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地位。

4、受众监控与公共政策约束

自律的约束不具有强制性,是因为它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与自律相对应,受众监控与公共政策约束等他律手段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受众监控是大众传播规范发展的重要方式,比如受众自发成立志愿性团体监督媒体,广告客户以广告预算抵制不良媒体,促其自律。受众监控往往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公共政策(尤其是法律)成为最严格的强制性标准。从2004年开始选秀节目火爆发展,2007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就出台规定限制全国范围内海选的选秀活动。是年8月份,重庆电视台的选秀类节目《第一次心动》因为“评委言行举止失态”、“内容格调低下”,被广电总局叫停,并予以全国通报批评。这是内地第一档被停播的选秀节目。此外《新上海滩》(黄晓明版)中过频的吸烟镜头也引起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关注。国家广电总局已强调要求各级审查机构对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过滥等现象加强审查。法律法规在维护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时,还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此外,经济手段如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也可影响传播活动。

5、受众积极的意义再创造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解析了公众对传媒霸权的解码能动性。在他看来,受众(文化消费者)完全有可能发挥他的解码主动性功能,促使文化产品转化为他所愿意接受的形态。受众如果有意识识别信息并控制自己,完全可以将不良信息解读成符合传播生态需要的信息。在人文精神重建的过程中,发挥受众解码的能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传媒商品化趋势日趋明显,媒介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具有经济利益的考虑。但媒介产品不仅在经济层面上流通,更主要是在文化层面上流通,正是这一点构成了与其他一般的物质消费品的区别。大众传播意义的产生过程是受众解读大众传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意义的生产不是由大众传播单独完成,必须有受众的参与,由受众与大众传播者共同建构。受众利用大众传播提供的资源在消费中生产出一定的意义。可见,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启发我们,不能仅从传播者自身来寻找解决人文精神缺失的办法,还要从受众方面进行考虑,努力探求受众如何解读信息,以及怎样才能使受众正确地解读信息,培养受众健康向上的信息消费需求。

作者:刘新荣

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2:

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

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1.校园文化氛围的淡薄

缺少丰富人文精神的大学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很难成为一个有强大社会吸引力的学术堡垒。人文精神通过对师生的思想、信念和品德的感染塑造着身处于其中的每一位成员,并且赋予他们以大学独有的文化品格;同时,师生们敏感的创造力、丰富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又逐渐使大学形成稳定而鲜明的大学精神。大学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大学浓厚的文化氛围得到的。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越来越多地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定义为各种校园工程的建设和硬件的完善,在师生们工作和学习的环境越来越好的时候,却没有人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如何,心灵和品行怎样。对思想和精神的忽视是影响大学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表现。

2.“重科技,轻人文”观念的影响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轻视人文学科的风气,在大学教育中则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和“重专业、轻修养”的倾向。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带有强烈的功利意识,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中又有意无意地跟随学生需求,偏重学生专业技术的教育,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科学技术促使社会的物质文明迅速提高,但在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深层价值系统却不断地趋于解构和消亡,生存和生活、生产和消费、情感和思维,似乎都被技术力量所支配,科技理性权威的增长及高科技要素已经影响着人或人性的全面发展,维护信仰的人文品格日益疏淡,自我反思的能力日益削弱,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日益被冷落。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学科分化与扩张愈演愈烈,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和功利化,人文学科的地位进一步下降。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人为地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和隔绝;自然科学自诩的道德中立,使得很多科学家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在这种背景下,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很多人心理素质差,社会适应能力弱,对人类的终极价值缺乏思考,对宇宙、自然缺乏敬畏,残害动物、损害同类甚至摧残自己的事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泛化”的冲击

商品大潮的冲击,在文化领域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一种人文精神的失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还摆脱不了物质利益的制约,抵制不住商品、金钱的强烈诱惑,这为商品意识的四处蔓延提供了一定条件。极端的商品意识把人的关系变成以利益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若把人的交换关系普遍化,人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成单纯的功利关系、金钱关系,人的社会关系失去其完整的、丰富的内容。商品意识的“泛化”将导致价值观金钱化,社会责任感缺乏,文明滑坡等现象,导致大学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长期下去,就会导致一些人在物质财富逐渐丰富的同时精神上却日益贫穷,人文精神缺失。

4.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

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加上对外开放后大量西方腐朽思想和文化思潮的涌入,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大学生缺少基本的人文素质,具体表现为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勇于挑战的意识不强,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等。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使情绪变化明显、逆反心理较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信仰迷惑、精神空虚、价值标准混乱、行为失范。在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的情况下,对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和评价等重大问题难以明确判断。于是,思想混沌状态的部分大学生中开始出现“拜金主义”“金钱万能论”“个人主义”等恶劣倾向,进而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乃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的产生,既是人文精神教育被弱化的结果,同时又会严重影响到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

二、加强大学生

人文精神培育的对策分析

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功利性较强,缺乏长远的眼光和责任意识;不重视个人修养与品德的提升,缺乏爱心和公德心;缺乏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特立独行、自视清高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处世哲学。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当前,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重视“两课”教学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两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学具有抽象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从表面上看来比较虚、比较难出成效,造成有些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干部没有真正重视“两课”教学,助长了高校校园中功利主义的流行,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

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两课”教学可以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庄严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意识,以及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进而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

2.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一,大学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人文科学课程开设的比重,将人文知识内化为学生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第二,在规划校园环境建设时,应注重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景观,建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人文景点。第三,积极倡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人文讲座、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优良的校风,发挥其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塑造功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品格。第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也是人文教育的好场所。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人文教育融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3.积极倡导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强调尊重人、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教育人、塑造人。现在各高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经济水平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特别是独生子女占绝对比例,生活自理能力各不一样,在新生进校后,迫切需要人文关怀。第一,要给予学生帮助和温暖,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第二,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帮助治疗。第三,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形成诚实诚信的品质,提高坚韧的意志力和耐挫的心理素质。

作者:唐为库

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 篇3: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高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严重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必须通过体制或机制上的改革,适当划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界限, 营造宽松的争鸣环境,建立合乎学术发展规律的教师评价机制,加大学术道德的建设力度,探索学术自律和学术监督、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机制,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回归校园,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得到加强。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经济将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即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可是在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实施了关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诸方面的工作[1],但关于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需引起重视并加以研究。

一、科学精神的缺失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对科学精神有许多不同的解释[2]。一般来说,科学精神是人们从科学生活中提炼和升华出来的一种“求真求实”的精神品质和思维方式,科学精神追求客观性、普遍性,普遍性要求具有统一性等[3]。科学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的一致。科学精神的本质是创新精神,唯有创新,人们才能在科学精神指导下从已知走向未知,不断揭示客观世界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在一些大学里,现行教育体制的一些弊端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严重侵蚀着大学的机体,科学精神的失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科学精神的丢失,衍生出许多缺乏科学精神的评价机制,派生出许多缺乏实事求是的行政化规则,许多高校只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只重视论文的数量,轻视质量,导致低水平研究重复泛滥,难以产生原创性的重大成果。科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非科学知识的影响与制约,直接削弱了教师的探索研究和研究创新的开拓意识。

大学教师不具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性工作,那么他们培养的学生又怎么会有创新意识,怎么会成为创新型人才?

一些教师为了达到职称晋升规定的刚性条件或为了完成所谓的绩效“工分”整天忙于跑项目、做产品。在大学的讲台上,很难看到教授的身影,教师的主要精力没能放在教书育人上,许多教师没有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存在各种问题[4],严重制约了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

大学要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做任何事情都要体现科学精神——实事求是。高校要在制度上把育人放在首位,引导教师安心教学,潜心科研,教师应回归到教书育人的第一线,重视和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高校要深入研究新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和策略,要从创新现代大学体制的高度,找到科学精神缺失的根源及解决办法。同时,建立合乎学术发展规律的教师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教师分类考核评价机制,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急功近利思想。

二、高校要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

批判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鲜明体现,没有怀疑的批判精神,会阻塞开拓创新的道路。怀疑是人类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怀疑就不能发现真理。怀疑过程就是一个批判过程,批判包含平等交流理解、理性分析、探索精神和宽容精神等[5]。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批判性的思维品质在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核心。对高校师生而言,批判性思维是极其重要的,要在树立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6]。

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高校破旧立新的批判精神。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高校中的批判精神理应得到弘扬,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一些大学被社会化、市场化和官僚化。尤其是在大学充满行政化的今天,高校缺乏足够的民主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多大学里已经是“官本位”,权利通吃,少数人趋炎附势、学术抱团[7],批判的环境已荡然无存。教师的批判意识渐渐被磨去,丢失了真正知识分子对社会怀疑、批判和建设的职责。有独立个性、有批判意识的教师少之又少。虽然创新型人才培养到处可以听到,但实际上不尽然,即使是科研成果验收,很多专家也会有保留地发表意见,甚至连教研室开展的评教活动中也很难听到中肯的批评,更何况对权威和书本的批判。没有批判精神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具有批判精神的学生?

对学生而言,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的创新和传播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对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批判性地阅读,批判性地观察和使用。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对信息的辨别与区别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否则为“创新培养”作出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高校中要树立批判性精神,要优化学术环境,要有一个充分民主的环境,要有一个倡导自由的氛围,要以和谐宽容的外部环境作为树立批判性精神的先决条件。学校必须营造宽松的争鸣环境,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鼓励不同观点的平等对话。要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机制,对于不同学术的意见,包括行政工作方面的意见,都要有大胸怀、大气魄。要适当划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界限,避免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过多干涉。

教师的批判精神和教学能力,直接作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批判性精神的教师,才能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的批判精神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研过程中能以理性的态度,破除保守和迷信,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一方面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批判性思维的特点,教师不再是权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激活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双翼[8]。人的左半脑、右半脑有差异。与左半脑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同与右半脑密切相关的形象思维有差异,与逻辑思维密切相关的科技活动和与人文密切相关的人文活动有差异,而这种差异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支持,不可分割,浑然一体,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人文精神是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柱,现代的科技创新实际包含多方面的因素,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许多客观因素也会对科技创新产生很大影响。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社会道德与价值取向的变化,都会对创新产生影响,如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深入,创立了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的概念。因此,各种科技发明中都包含了发明者内心中的人文意识。人文精神本身并不能代替创新能力,但自觉地从人文意义上创新,以强烈的人文意识去指导创新,可以对创新产生催化作用。

近些年高校中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导致浮躁和功利的风气盛行,学术腐败的不端行为屡屡被曝光,相当数量的教师丢失了人生的理想和抱负,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缺失,不少人欲望恶性膨胀,自我价值实现的理念较重,片面追求经济价值、权利价值,而失去人格的文明价值。某些学者将科研建立在贪婪的基础上,“科学无禁区”演变成“道德无禁区”, 合成的新型化学毒品和新型“瘦肉精”,使知识分子的良心荡然无存。面对这样的 “高科技成果”,我们应当进行深刻的反思。

人文精神的缺失对高校的创新教育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高校要下决心真正解决人文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失衡的问题,需要从社会、学校多方面找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要加大学术道德的建设力度,探索学术自律和学术监督、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机制。

学校要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整合,把有高度的人文关怀科学精神与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进行整合,把“做事”和“做人”结合起来,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观。只有这样,高校的创新教育才能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

与教学研究,2010,(9).

[2]赵一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

下半月,2010,(9).

[3]严春友.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J].山东理工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4]肖应红.高校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

问题及根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5]张晓芒.批判性思维及其精神[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7,(6).

[6]王山.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高等学校教育理念改

革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7]李石勇.我国高校学术研究功利化之表现及其治理探析

[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8]尹宏伟.科学发展观:科学精神与人文价值的辩证整合

[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

作者:常秀娟

上一篇:独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论文下一篇:老字号品牌营销模式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