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教育改革论文

2022-04-20

摘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当前的国际潮流。基础教育在创建学习型社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转变基础教育观,突出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面性和基础性;改革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的基础教育模式,重视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培养;改革过于重视选拔、甄别的教育评价观,形成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新评价体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础教育与教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与教育改革论文 篇1:

高中会考与基础教育改革

基礎教育是不是需要改革?回答是肯定的:需要。我们必须看到四十年来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也必须看到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来,一些重大关系没有处理好,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重理科,轻文科: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少数学生,轻多数学生等的片面性。这样也就导致在·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劳动的倾向。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基础教育广泛的适应性受到了制约。激烈的升学竞争把基础教育推上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轨道,使基础教育长期未能摆脱困境。“片追"不仅仅是某些教师、学生、家长的个人行为,而且已发展为某些学校的行为,甚至是某些地区政府的行为。“片追"的原因足复杂的,从根本上讲,一个是就业问题,一个是“跳农门”问题。因此,“片追”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是一个通过教育问题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教育工作者要有同“片追”现象做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纠正"片追”必须综合治理。一要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要靠教育本身的改革,靠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认为"升学竞争不可避免,统考无法取代,分数是硬指标",因而对纠正“片追”持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是不可取的。目前应当采取如下一些措施:禁止以分数排队或以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标准的做法:制止社会、家长对学校工作不正常的干预:改革课程教材,适当降低难度深度:进一步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多层次分流,缓解升学竞争:制订科学的合理的评估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加强督导评估工作:改革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当前,首先要把小学生从统考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凡足已普及初中的地区,要创造条件逐步实施就近入学,取消小学升中学的统考。这就要求下力量加强薄弱初中建设,把所有的初中办好。初中毕业后实行多渠道分流,除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外,其余要通过中专、中技、职业高中或经短期培训后进入社会。还可以考虑在初中阶段内进行一些就业预备教育,开设必要的选修课。

应该看到就业问题的解决,因素是复杂的。从大的方面讲:一是社会必须为每个公民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二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多种职业选择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多种职业选择的思想准备。选掸能力低,就业门路也不会广。这两方面,前者是社会问题,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问题。因此教育部门在纠正“片追"问题上决不是无能为力的,对此应采取更加主动的态度,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以考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估手段,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项重要改革。高考制度的恢复成绩是主要的,调动了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使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但也应该看到,高考制度恢复后,高考升学率几乎成了评价中学教育质量的唯一手段,因而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副导向作用。以高考升学率作为对中学教育唯一的评估标准,至少有以卜几个问题:国不完全合理。高考是选拔考试,而不是水平考试,其目的是从考生中择优,用择优的标准去评价中学教学质量显然是不完全合理的。②不全面。高考只是文化知识考试,主要是智育部分,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的成绩很难以恰当的方式反映到高考中去:文理分科考试,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必要的基础知识未能学完的情况下过早地偏科。③有较大的副导向作用。升学压力迫使某些学校为了“零的突破”,集中优势兵力去抓升学有望的学生,造成抓了少数,丟了多数,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一部分学生厌学、弃学的后果。④迫使中学按高考的要求进行教学,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激烈的升学竞争,巨大的社会压力,迫使我们从考试制度的改革中去寻找出路。近几年来,一些省、市实行高中会考就是这样一种有益的探索。用会考制度来评估中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质量是比较合理的:第一,会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检查合格与否为基本要求,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第二,合格率没有指标限制,有多少承认多少,有利于促进学校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第三、会考是水平考试,命题难易适度,导向比较合理,有利于引导教学工作注重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第四,必修课都要求会考,可以防止偏科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会考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小学阶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比较科学地解决对中小学的导向问题。用高中会考作为评估中学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至少可以改变以高考升学率为唯一评估标准、唯一评估手段这种不完全正常的状况,可以使评估手段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只要精心组织实施,是可以收到较好的杜会效益的。当然要完全解决科学评估中学教学质量标准的问题,光靠会考还不够,还需建立更全面更科学的督导评估制度,还要想更多的办法,还要进行更多的改革和实验。

从理论上讲,实行高中会考是可行的,从实践上讲,上海、浙江等省市已经进行了三~五年的改革实验,至今为止,没有遇到大的风险,相反实践表明,效果是比较好的。当然实践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总的看,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实施高中会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地、怡当地确定高中会考的地位和作用。高中会考的意义要较为严格地确定为:国家承认的地区性的高中文化水平考试。会考合格加上思想品德表现合格、体育达标,即可以取得高中毕业证书。高中毕业证书,只是证明公民受过高中阶段的教育,并且取得了合格的成绩。至于社会以什么方式承认这张文凭的价值,应由社会去决定。教育行政部门不宜做出把高中毕业证书与升学、就业等个人物质利益挂钩太紧的规定。否则很可能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之外,又增加片面追求合格率的压力,迫使学校采用违反教育规律甚至采用弄,虚作假的手段去追求会考合格率,造成新的社会问题。当然也不能淡化高中会考的作用,淡化了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就不能达到会考对加强教学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导向作用。

2,严格控制统一考试的次数。统一考试压力大,耗费人力、物力多,必须严格控制。尤其要严禁为应付会考,而层层进行各种名目的统考,以免加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对违反规定,随意进行统一考试者要给予纪律制裁。

3,确定一批学校,试行会考免试制度和高考优惠待遇制度。各地要制订文件,规定会考免试学校的必备条件,经严格检查评估后确认一批学校取得会考免试资格。这样可以使一批教育思想端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校风好,教育质量高的学校放开手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改实验,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4,扶助和加强薄弱中学。各地都有一批薄弱中学,实行会考制度后,要制订政策、采取措施从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队伍,加强学校管理、健全领导班子等方面予以扶助,使之在三一五年内逐步改变面貌。

5,会考的方法步骤问题。重大的原则要统一,具体的方法步骤各省、市、自治区可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去确定。比较大的需要统一的原则有以下几条:省、市、自治区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保证会考必要的信用度:保证学时,不得三年的课程两年完成或两年半完成。

6,加强会考命题工作的研究。解决导向问题,命题是关键,要加强研究。命题要做到难易适度,体现水平考试性质。所谓难易适度是指不要脱离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不要脱离目前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合格水平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全国看,各地发展不平衡,可以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而且即使同一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合格水平也会有所不同,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命题一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二要基于各省市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到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顺利通过。为此必须加强题库的建设工作。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要配套进行改革,要在会考的基础上减少考试科目,以减轻考生负担:要研究解决高考试题的难度深度问题,使高考与高中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相一致。此外还要积极进行保送制度,升学指标分配到地、县的制度等改革试验。何东昌同志提出过一个重要原则:在升学制度改革问题上,如果高教与普教存在矛盾的话,高教要服从普教。

调整现行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现行高中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要进行调整。调整高中教学计划除考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外,还要考虑增强高中学生的适应能力。高中阶段,既要为一部分学生升入高等学校打基础,又要为不能升学的学生进入社会就业打基础。为此,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减少了必修课,增加了选修课;同时加强了课外活动和社會实践活动;加强了劳动技术的训练。必修课和一般选修课比较集中地在高一、高二安排;高三安排少量的必修课,更多的是安排分学科的选修课,包括文科、理工科、外语、体育、艺术、职业技术等等。这样安排,目的是拓宽高中学生的适应能力。

此外还要逐步进行课程和教材的改革。通过改革逐步理顺各种关系,使基础教育走出困境,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为繁荣社会主义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柳斌

基础教育与教育改革论文 篇2:

学习型社会创建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

摘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当前的国际潮流。基础教育在创建学习型社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转变基础教育观,突出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面性和基础性;改革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的基础教育模式,重视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培养;改革过于重视选拔、甄别的教育评价观,形成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新评价体系。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终身教育

建立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当前盛行的国际潮流。在这种国际研究背景下,我国学术界围绕“学习型社会”理念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涉及学习型社会的概念、要义、基础、特征以及教育改革策略等,而教育改革策略又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基础教育以外的领域。这与基础教育在学习型社会里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因此,本文拟就该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学习型社会”一词最早是从英文“Learning society”翻译而来。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学者哈钦斯在其著作《The Learning Society》中对当时美国社会以推动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观产生了质疑,提出要变革人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创立“学习型社会”。“所有全体成年男女,仅经常地为他们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以外,还应以学习成长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以此目的制定制度,以及更以此制度来促使目的的实现,并由此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换和成功的社会”。这是哈钦斯着眼于人、人性以及人生的真正价值——“贤、乐、善”的培养和实现来构建这种未来教育和社会的理念。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人类一次受教育终身享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方面。人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另一方面也要求社会能提供充足的条件来满足这一需求。总之,人类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型社会理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突破了哈钦斯单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的模式,把学习型社会与人、社会发展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重新诠释。但由于学习型社会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个不断形成中的社会,所以截至目前对其还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定义。目前学者们对学习型社会的定义主要侧重于对其特征、实现条件等的描述。在这众多的描述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的相关论述得到了比较高的认可。报告指出。“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一个人的需要。那么我们不仅必须发展、丰富、增加中小学和大学,而且我们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校有它本身的作用而且将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越来越不能说。社会的教育功能乃是学校的特权。所有的部门——政府机关、工业交通、运输——都必须参与教育工作。地方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都显然是具有教育作用的机构。”“一个社会既然赋予教育这样重要的地位和这样崇高的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就应该有一个它应有的名称——我们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因此,从他自己的教育而言,它将基本上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地位。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了”。

从上述学习型社会的理念看。学习型社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学习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在学习型社会里,每一个人无论其出生、性别、年龄、种族、习惯、国籍、信仰、收入等,都具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享有自主的教育选择权。只有这样,人们才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社会也才能成为无时不学、无处不学的学习型社会。在这里,学习是每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主要方式之一。第二,终身教育是建立这个社会的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在学习型社会里,教育已不再是学校的特权。它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人的整个一生。因此,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打破传统学校封闭式的办学模式,建立起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有机联系与各种教育前后连贯的新的教育体系。真正使每一个公民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终身教育正是构建这个新的教育体系的指导原则。第三。学习型社会形成的条件是社会共同参与教育。在学习型社会,教育处于社会的核心。受教育的机会扩展到“家庭、社区、职业界、博物馆、剧院、图书馆和电影院”等一切场所,事事都可成为学习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学校仍然是教育的场所,并且还是重要的场所。但学校在整个社会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垄断性、唯一的,而变成了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这个系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第四,学习观发生了根本转变。新型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习者的主体性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习不再是只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的自我实现;学习不只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情,而是贯串人的一生的事情。生命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者拥有学习活动的自主权,可以自主选择学什么、怎样学和何处学。总之。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自由学习提供了一切可能条件的社会,更是一个无时无处不充满学习的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都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应该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具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学校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地对年轻一代实施教育的机构,在培养和训练人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在“一切类型的社会中,在不同的时期,但在类似的阶段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每个人初步学习各种形式的知识学科。获得系统的知识、才智和技能,掌握科学方法,以便在未来社会中能够灵活地获取和处理信息。因此,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传统学校教育的功能仍将存在,而且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是构成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基础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因此,为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我们应当加强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

二、基础教育在创建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教育也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奠基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受教育者身体成长、世界观形成、个性发展、接受基础知识,并为一生发展打基础的阶

段。这一阶段所受的教育是人今后发展的起点、生长点和前提。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相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相对于更高阶段的专门教育,相对于人成长的更高阶段而言,基础教育都是奠基的教育,它将影响一个人终身的发展。相对于整个教育体系而言,基础教育也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基石。正如《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所指出的,“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而各国可以在这一基础上系统地建立其他层次其他类型的教育和培训。”而雅克·德洛尔等人也认为“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由此可见,在未来社会,基础教育无论是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做准备方面。还是在建立社会的新教育体系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发展反过来又能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充足的外部条件。起到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作用。学习型社会是科技、经济、文化等高度发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知识是最大的资本,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和生产要索。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既有微观上的个人之间的竞争,也有宏观上的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个人之间的竞争以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量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基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则是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这已为世人所共知。而基础教育又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因此,无论在哪个国家,基础教育都是至关重要而且备受关注的。美国会因其基础教育质量下降而惊呼美国处于危险之中,日本也会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而改革国家的基础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以基础教育改革为突破口,来推动整个教育改革,以确保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尤其重大:基础教育的质量提高了,国民素质将得到大大改善,人口大国将变成人力资源大国,推动国家、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进一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否则,庞大的人口数量将成为沉重的人口负担。严重影响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进程,阻碍学习型社会的创建。面临时代的挑战和严峻的现实,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类合格人才的莫基工程,基础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理应得到优先发展。

然而,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基础教育体系封闭、僵化;在认识和实践中偏离了基础教育的基础特性;教育内容陈旧落后、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基础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对学校管得过死,学校缺乏自主性,没有活力;基础教育评价过于重视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从而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三、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与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

为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当前基础教育应从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改革。

(一)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我国基础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作为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一种连续性教育,终身教育不是一个具体的教育实体。而是指导改革现行教育制度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的主导原则,是一种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古希腊罗马、伊斯兰思想中以及古代中国、印度哲学中都有反映。然而,作为影响教育系统各层次和所有成分的改革计划的指导原则,终身教育理念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法国成教专家保罗·朗格朗首先提出的。在他看来。“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它是超越“大众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传统教育形态的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这些思想得到了富尔等人的认同。1972年,富尔等人在《学会生存》中将它作为总的指导原则来指导制定即将到来的新社会的教育政策,并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他们认为:“终身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于其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的而又分割开来的‘永恒’的教育部分。换言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串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

终身教育是在当今时代巨变的背景下为寻求传统教育体系的突破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而提出的改革现有教育系统的一种思维新方式。它强调教育贯穿人的发展的一生和全部:强调建立一种一体化的或者说是“无体系”的教育体系,把所有教育要素整合起来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最终实现个人终身全面发展和社会持续全面发展。

终身教育是与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相互依存的概念。终身教育侧重从社会教育制度的角度,强调其应为每个人提供终身参与学习、教育的条件和可能;终身学习则从学习者个体的角度。强调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而学习型社会则是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和教育状态。所以。我们应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来改革基础教育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二)转变传统的基础教育观,突出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面性和基础性

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面性和基础性是指基础教育是为全体儿童全面发展打基础的教育。终身学习和受教育是个体在学习型社会里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更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能力。每个人都能学习、会学习和乐于学习并获得充分发展是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而这种对待学习的态度、能力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主要是在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培养形成的,所以说,学习型社会中的基础教育应该确保为每一个儿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地讲。即基础教育应该确保每一个儿童获得“为生存下去,为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为充分参与发展,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作出有见识的决策,为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学习手段(如识字、口头表达、演算和解题)和基本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满足所有儿童的基本学习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精英主义”价值取向。教育的任务是为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的升学做准备,大多数学生被排斥在教育活动以外;教育内容以知识教育尤其是升学考试知识教育为主,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基础教育不是为升学、生活、工作和发展打基础的教育,而

是直接就是升学教育,等等。一句话,它违背了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面性和基础性特点,非常不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为此,必须彻底转变基础教育观念,把普及性、全面性和基础性放在突出位置加以重视,基础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学生既传授基本知识。也教会他们学习如何感知和理解世界;既要发展其观察力、判断力和批判精神,又要激发他们求知识、提问题和向自己提出疑问的欲望;既要为他们上大学做准备,也要为他们积极投入生活做准备;同时,基础教育还要培养其对社会负责任的精神。总之,基础教育应该为每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的基础教育模式,重视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培养

个体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是创建学习型社会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而成功的基础教育能够激起继续学习的欲望和提供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笛卡儿对知识曾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人所拥有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随着这个圆圈的扩大,人对外界的无知就越多。这句话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知识越多的人对外界越充满好奇就越想拥有更多的知识。教育也如此,受教育越多的人,就越想受教育。显然,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对于激发这种欲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能力是个体在学习型社会里进行终身学习和成功地参与知识社会的基本能力。它“一般是指这样一些技能,如读写、计算、基本技术知识和能力、与他人相互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自信心等”。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重点仍然在基础教育阶段。

可见,基础教育在培养人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方面具有决定作用。是故为适应学习型社会中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保护和发展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儿童由自发的学习转变为自觉的学习。并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此,首先应该改革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主的学科本位模式,突出学生行为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在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会学习。正如S·拉塞克和G·维迪努先生所言:“未来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包括明智、责任感、宽容或敏锐、自立精神在内的行为与包括洞察实质、确切概括、区分目的与手段和确定原因与结果等的智能同样重要”。在知识和信息日益激增的形势下。学习必须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培养掌握、丰富和更新知识的行为和能力。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主的目标模式——①知识;②实用技术;③态度和技能——必须让位于突出行为和能力培养的新的三级目标——①态度和技能;②实用技术;③知识。其次,改革基础教育过于重视知识传授、接受学习、机械记忆和训练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主体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育社会。基础教育应该适应这种特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为以学为主导的学习活动。使学习者处于学习活动的中心,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以教为主的教学形式,实行充分的个性化的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要求和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改革过于重视选拔、甄别的基础教育评价现。形成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新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基础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通过评价,既可以检查师生活动过程和效果,选拔出适应更高一级教育的儿童。也可以改进教学活动、促进师生发展。发挥导向、监控和激励等作用。在学习型社会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还存在过于偏重知识评价、评价单一化以及忽视过程评价等问题,致使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也不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因此,必须加快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以满足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从理论上讲。任何教育评价在客观上都具有甄别、选拔、诊断和促进发展等功能,但由于评价者主观愿望(目的)或者说价值取向不同,才导致了具体评价活动或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功能的差异。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评价是一种选拔性评价,这种评价制度的突出特点是评价者在评价活动过程中偏重或只重视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其它功能。结果导致评价异化从而加剧了教育异化。选拔性教育评价是“学历至上主义”教育价值观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转型时期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社会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除了应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外。还应从其根本上进行反思。

在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最主要特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次性受教育终生享有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学校教育只是终身学习和终身受教育的基础。所以。新的基础教育评价制度应建立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基础上,从人的终生发展的角度来构建。

责任编辑:肖 利

作者:吕素珍

基础教育与教育改革论文 篇3:

浅谈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摘 要 基础教育改革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对它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规律仍然处在一个亟待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无论是先发型国家还是后发型国家都把国家的发展命运放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问题上。因此,从世界各国历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甚至是改革的失败经验中提炼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运动,时至今日,我国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问了一个让所有教育者惭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说明,基础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必将深入进行下去。改革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1 基础教育的定义

事物的特殊性体现的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也是对事物进行概念性界定的基本规范。基础教育的根本、核心或者说本质就是其基础性,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根本所在。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没有这一基础,也就没有上层结构,进而也就没有整个制度化的现代教育系统。而从文献中,我们可以基本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内涵。如叶澜认为:“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应立足于未来,为了未来而确定今日之‘基础’的涵义”。①

2 基础教育改革的含义

教育改革是人们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调解人类发展预示的应然状态和现存实然状态的矛盾运动的过程:教育改革是教育运动的一种形式,目的在于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定义要牢牢抓住“教育、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三者的特点,以基础教育为核心,对基础教育改革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定义。所谓基础教育改革,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在保证基本教育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计划对基础教育中不合理的,落后的教育现状乃至教育理论进行改革,以使基础教育获得预期进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②

3 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

3.1 基础教育“基础性”的不断提高

鸟瞰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浪潮,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个国家,无论是先发型国家还是后发型国家都把国家的发展命运放到教育改革的成效问题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基位结构和人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得到了不置可否的重要高度重视。其基础性地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主要载体是不可侵犯的。政治制约着教育的的性质、目的,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同时也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可以说,国民教育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社会利益服务。任何国家的教育、教育改革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和国家政治挂钩。

第二,基础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基础性教育作用不可替代。二十世纪八十年至今发展起来的国际性教育质量与统计显示,英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这一现状引起了各自国家社会各界的严厉批评,于是政府不得不采取立法等强制措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如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34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41个合作国家和经济体15岁中学生阅读能力、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能力以及跨学科综合能力三项能力进行评测(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结果显示韩国和芬兰是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得分最高的国家,平均分分别为539和535。然而,合作经济体上海得分超过韩国和芬兰,平均分为556分。上海学生首次参加这项测试就名列全球第一,引起了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震惊。有西方媒体称,中国学生今天取得的佳绩就如同63年前苏联造出第一颗人造卫星一样重大。PISA的特点是关注年轻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应对现实挑战的能力。这反映了课程目标的变化,因为学校课程越来越关注学生可以如何运用其在校所学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是否掌握了某一课程的内容。

3.2 追求教育平等,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是推进教育民主化的具体表现,对于教育平等的理解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关于教育入口的公平原则;二是人人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是关于教育过程的公平原则。从夸美纽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诉求到近代德国对义务义务教育普及化的实践,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之前已经实现了基础教育在入口上的平等。自此以后的时间里,则把基础教育的重心转向了教育均衡以及质量的提高上来。而发展中国家从这一时期开始才把扩大义务教育横向范围提到发展的目标上来。但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机会平等的代名词,如俄罗斯联邦于2002年通过的教育法,集中体现了俄罗斯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保证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增加教育财政预算,普及基础教育”等内容。又如我国与1986年4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凡年满6岁的儿童,不论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3 基础教育“统一性”与“自主性”

对基础教育“统一性”与“自主性”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教育分权上,而学校的管理体系则是这一改革主要内容。从20世纪末到现在,现代社会在知识更新上越来越快,国际化、全球化的浪潮要求国家、民族、个人在文化、经济等方面有更大的开放性。为此,这一时代发展要求对国民基础教育必须做出改变,使基础教育学校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开放性。如2004年,俄罗斯联邦颁布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了联邦国家的标准、地区标准和教育机构的标准。又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而对于一些联邦或地方自治的国家,其教育管理权大多是地方占有主要地位,基础教育学制、课程、评价考试等的混乱不堪,使这些国家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不断下降。如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加强了国家队基础教育的统一,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彻底改变了英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确立了英国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关于“统一性”与“自主性”的教育改革,不仅要考虑到国家内区域的差异性,也是对国家基础教育体系具备开放性、灵活性的实际调整。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与调整的关系,是对时代发展背景多变性有力贯彻。

3.4 基础教育改革的系统性与阶段性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必须要把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加以研究,才可以成为科学。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独立性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他有自己内部问题、现象和规律;而相对性则是指,教育同时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这些系统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教育改革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来谈教育、可以说这种教育改革是不可行,忽视这样的综合背景,所实施的教育改革也是不科学的。在现代哲学发展中,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对科学主义思维方式的批判思潮。他们认为近代科学在给人们带来很多效益的同时,也简化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在分析任何事物时,把整体分解为多个要素,并把某一事物发生的原因线性地归因为某一要素,这就是单向因果关系的思维逻辑。如把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分解为单个细胞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很好地批判了这一认识论的缺点——整体不是部分的相加。“就事论事”的教育改革是“缺乏系统分析的改革认识”。③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的子系统,是被大家所认同的,改革这一系统性社会存在,人的认识可否达到完美的境地,从而使教育改革按照改革的指导思想完全进行下去?中外教育改革路程明确地否决了这一假设,从认识论的哲学观点来看,这也是不可能的——人的理性认识是要受到时代发展的限制的,因此它不可能超出人类现存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就是人类认识的有限性。所以,“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有限理性行为’”。④基础教育改革目标无论具体到什么程度,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改革实施过程中各个要素,如改革的主要载体——学校,改革的一线实践者——教师、行政人员等改革主体。他们改革的全面理解是需要时间去理解,最后由于理解的偏差带来改革目标的偏移或改革程度的强弱是必然的。这就表明了一个道理:教育改革从准备到实施,就立刻在教育系统中得到落实是不可能。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改革是一个阶段性渐进的过程,从而达到系统发展的目的。

从基础教育的实践主体来看,有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行政人员、教育教学教师和教育对象等;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来看,有基础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基础教育体制和基础教育评价等;从教育取向上来看,又有人本取向、政治取向、经济取向、文化取向等等。这些都表明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改革过程,必须在统筹兼顾、系统调整的前提下,有重点地进行阶段性改革,是一条基础教育改革的科学之路。

注释

① 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8.

② 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0.

③ 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7.

④ 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42.

参考文献

[1] 孟繁华.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2:3.

作者:和少岱 段志坚

上一篇:防排水技术水利水电论文下一篇:中国茶文化茶道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