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目前各大高校“反哺”基础教育存在遍地开花、组织凌乱、活动单一、服务不具备连续性等状况,通过探讨和论证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举办系列活动,最后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 篇1:

如何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

摘 要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导致学生从基础教育过渡到职业教育后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如何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做好这二者的有效衔接可以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了解自我,促进学生思考人生道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衔接

How to Strengthen Cohesion between Basic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JIN Guangming

(Wuhan No.1 Commercial School, Wuhan, Hubei 430022)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hesion

1 我国基础教育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个性倾向比较明显,但是他们的心理和生理还都处于成长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国的传统应试基础教育缺乏职业素质的教育,这使得许多步入大学或社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往往会因为盲目而随波逐流。通过调查说明,10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96%的学生都没有制定一个实现理想的计划,他们只是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热衷于探索实践的道路,很多中学生的目标就只是考个理想的大学。还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校大学生中,有73%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也没有做一个长久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中,普遍对社会职业了解不多,在个人职业发展前景规划方面明显缺乏指导。高三学生在“对高考志愿中所填报的专业的了解程度”方面,仅有3.6%的学生非常了解;22.7%的学生比较了解;57%的学生了解一部分,剩下的学生都是完全不了解。由此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自己专业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熟悉各种职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职业,学会职业决策。

2 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以间接经验、系统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其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突兀的职业教育根源在于基础教育的缺陷。而职业教育弱化的职业特色,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观愈来愈远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先天不足与后天不良造成了职业教育面临的三大难题只能通过二者的有效衔接才能解决。

2.1 招生难

由于职业教育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学生普遍对职业教育没有很大的兴趣,而这也正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中阶段普职平衡分流的压力较大,很多的家长和学生不愿意去选择中职教育,他们更愿意去进入大学深造,这就导致中职院校的招生工作进行的很困难;二是近年来,高中生源逐渐减少,高职院校招生压力日渐加大,与普通高校争抢生源时没有竞争优势。学生和家长选择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时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当然更倾向于普通高校。而职业教育是平民化教育,是那些读不起大学或者说是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来就读的,他们认为接受职业教育难以向上层社会流动。不过,当今的社会就业趋势越来越严峻,在就业竞争中,学历文凭几乎成为了好就业的首要前提,所以学生和家长更加倾向于普通大学,而不会选择职业教育。

2.2 稳定难

现在的高职院校常常会出现有不少学生退学的现象,这些学生退学并不是因为读不起,因为现在国家对中职教育的补贴日益加大,经济原因已经不再是辍学的主要因素。那么这些学生为什么会选择退学呢?笔者认为,是因为他们对新学校的生活和学习都感到强烈的不适应,对就业前景感到不满意。这就恰好反映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机构在学习、生活、行为各方面的突变使很多学生难以立即接受;还反映出学生进入职业院校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工作。由此造成了学生感到疲劳、心理压力大、学业失败率高、课堂违纪现象多、学习自信心差,随之而产生厌学、辍学的现象。

2.3 就业难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某项或某类职业作准备的教育。目的是要求接受职业教育者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到一技之长,提高业务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显示出就业方面的强大优势。但是,由于众多职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性不高,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混完学业,其实在校期间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又用的知识,也就导致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职业。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及教学方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也有些不接轨,这也是导致其社会需求萎缩的重要原因。

3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路径选择

3.1 观念衔接——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克服重智轻德倾向

教育并不是纯粹的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注重升学率,渐渐忽视了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现象高度重视,发扬重德轻智。不能在想以前那样片面强调认知教育,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对“技术理性”的推崇,职业教育也普遍存在忽视通识教育,忽视社会知识与技能、职业倾向与态度等职业人格领域的教育的倾向。职校学生知识视野狭隘、文化素质低下、职业人格教育缺位,相当多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是指通过教育和生活经验让个体形成适应一定职业活动要求一系列个性特征的总和。无论是职业人格还是人格在教育中是一脉相承的。

3.2 课程衔接——开展职业预备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职业预备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在初中与普通高中阶段增加职业教育课程,以引导学生广泛认识科技世界和工作世界;二是职业学校教育应该从现代职业融合发展趋势和职业对人才标准不断变化实际出发,注重通用技能的培养。为了实现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中小学与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与评价方法要全面接轨。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可以引入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具体做法就是在传统的中学教育课程中纳入另外一种教学方法,从而使其成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一边进行学术知识传授,一边提供职业技能指导。

3.3 教学衔接——搭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交流平台在教学内容上,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应注重向学生介绍有关基础教育后教育机构的相关信息,使广大师生毕业分流前对职业教育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而职业院校应注重对新生进行入学适应教育,包括普及性的学术性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等,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普通中学到职业院校的过渡。

4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保障机制

4.1 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法案

1996年我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但是在经过了17年后,社会和教育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已经很难落实《职业教育法》了。无论是办学体制还是评价方法,或者教学内容等方面,这套法规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我们呼吁国家尽快出台一部新的政策法规,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4.2 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的上移与下移

教育是通过传授蕴含着人类的创造的精神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使受教育者通过系统学习,获得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可以立足于社会的谋生手段。将职业教育下移,不仅有利于中小学生职业技能与意识的培养,也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况且,初中阶段的教育分流效应要比高中阶段的教育分流效应弱,尤其在初职地位获得过程中,初中教育分流的效应需要通过高中教育分流才能呈现出来。职业教育下移至何种层次,只能说因人而异。

4.3 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

面对职业学校招生难,有些学校采用的方式是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问题是,在信息传播迅捷的今天,学生不会被骗来或哄来,而是靠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把他们吸引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即是要求学生在职业学校留得住、学得好、用得到、走得高。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吸引力。因此,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把质量效益放在第一位尤为关键。还要面向产业集群设置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后的待遇及发展前景好的专业。

4.4 强化学校的职业生涯指导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指导,并不只是要求学生选择某一具体职业,或者单纯为将来从事的某一职业做准备,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促进个体职业社会化。随着时代发展,许多学生将不再终身从事一个职业。普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建立在个体在单一组织内终身从事单一工作的假设,没有考虑到职业类型、职业环境以及年龄等的变化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因此无边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阶段均适用。

基础教育阶段最主要的不是培养学生具体的职业技能,而是培养职业兴趣。它们的有效衔要求各级学校教育不仅有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而且全部的教育教学都应该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了解自我,促进学生思考人生道路,探究自己的职业兴趣,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王璞,李玲玲.技术准备计划: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0(6).

[2] 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内容研究[J].外国教育究,2010(6).

[3] 王威海,顾源.中国城乡居民的中学教育分流与职业地位获得[J].社会学研究,2012(4).

[4] 唐智彬,石伟平.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

作者:靳光明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 篇2:

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的方式与效果研究

摘 要:目前各大高校“反哺”基础教育存在遍地开花、组织凌乱、活动单一、服务不具备连续性等状况,通过探讨和论证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举办系列活动,最后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方式;效果

为了更好地衔接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反哺”教育就成了接洽点,为了将“反哺”教育的精神在真实的活动中体现出来,对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的路径研究势在必行。

一、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德国职业教育已形成自徒工培训开始完善的终生教育体制;日本职业教育主要由公共职业教育和企业职业教育两种共同组成;美国职业教育主要在学校内进行,初级职业教育也是在幼儿园开始。由此可见,国外发达国家定义职业教育为终身教育,“反哺”活动贯穿整个教育活动。

随着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开始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但国内外各大高校对于“反哺”教育的实施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总结为如下三点:

1.遍地开花、组织凌乱。众多高校的各组织部门及班级多会组织去附近中小学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虽然大学生抱有热情,但由于各组织部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太过庞杂,以致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

2.活动内容单一肤浅。部分院校只考虑从自己的教学需求出发,没有从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角度考虑实际,活动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的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只是合影,收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离开,没有真正将职业教育灌输给中小学生。

3.服务时间得不到保证。除毕业实习学期之外,大学每学期的课程安排相对较多,自己自由控制时间相对较少,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自由时间往往有冲突,进而无法保证服务时间。

二、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的方式与效果研究

通过实际开展系列活动,并归纳出职业教育“反哺”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为两种:一是走出去——校外实践活动,赴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开展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活动;二是走进来——校内体验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走进职业院校参观学习并体验职业教育。

1.走出去——校外实践活动

通过依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汽车学院社团(汽车创意协会),在杭州举办G20峰会和汽车大发展的背景下,组织开展了系列“反哺”活动,分别是G20国旗、车标配对活动,蓝牙遥控小车体验活动,制作小汽车活动。

(1)G20国旗、车标配对活动。“G20国旗、车标配对”主题活动在杭州某小学开展。在活动中,不仅让孩子们提升了对杭州举办G20的自豪感,还锻炼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该活动受到老师和小学生的好评。

(2)蓝牙遥控小车体验活动。“蓝牙遥控小车体验”主题活动在杭州某小学开展。本次活动主要分为无线遥控车介绍、蓝牙遥控小车讲解、蓝牙遥控小车走字、蓝牙遥控小车踢足球。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实践的环节中,切身体会锻炼团队合作的意义,同时大学生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了综合职业素养能力。

(3)制作小汽车活动。“制作小汽车”主题活动在杭州某幼儿园开展。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了解汽车模型零部件、拼装汽车模型、最炫成果汽车评比。首先,社团成员为学生简单介绍部分零件及其基本作用;然后,在实践中,社团成员进行一帮二的行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模型汽车的拼装;最后,评选最炫成果汽车。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汽车的理解,还在实践过程中增强了其团队合作意识。

2.走进来——校内体验活动

结合实际开展校内体验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走进职业院校参观学习并体验职业教育。校内体验活动将充分运用我校所具备的人员、设备、条件和资源,让中小学生在真正的职业教育环境中体验,这样更有助于他们对本质的认识,同时在活动中大学生为他们答疑解惑,让他们对大学产生向往,进而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更有方向,争取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三、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的建议

经过对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的方式与效果实践研究,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面对基础教育的不同层次,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相应职业教育活动开展“反哺”。在幼儿园阶段开展职业萌芽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在初中阶段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有层次的“反哺”教育将更加有意义。

二是应加强职业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长期共建。双方院校应共同协商,实现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避免活动流于形式。

三是应建立“反哺”教育机制。“反哺”教育机制可以让学生从小提升团队合作及个人的职业意识,而对于参与职业教育“反哺”基础教育的大学生,可以提高综合职业素养能力,进而提升个人自信心及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建英.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1(14).

[2] 曹五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4.

作者:闫亚林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 篇3:

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探析

[摘要]习近平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在不同场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我国基础教育办好;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在高校各项工作当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指导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遵循。

[关键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崔治忠,男,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教育不仅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也是国之大计和党之大计。习近平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强调要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围绕新时代办什么样的教育和如何办好教育这一关键问题,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基本要求。在世情国情深刻变化的今天,教育一方面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并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另一方面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不断完善我国教育体系和提高教育质量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

一、抓好基础教育是根本

基础教育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文化知识传授和国民素质培养的教育,也是对学生继续升学或接受职业培训奠定知识基础的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学段体系中处于基础端。基础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为全体适龄青少年儿童传授文化知识,引导他们培育基本素质,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二是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输送优质生源。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二是打好学习的基础,三是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1]。对一个人来讲,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是其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对一个民族来说,拥有良好的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良好的基础教育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要前提。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基础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基础教育,把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办好基础教育。在视察八一学校时,他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他十分牵挂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先后两次到访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实地查看学校办学情况。他指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家的资金会向教育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倾斜。”[2]在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我们党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

基础教育之所以重要,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基础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高不高、基础知识扎实不扎实、学习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习近平站在党的事业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度,对基础教育提出两重定位和两点要求。一是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习近平要求广大教师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满足党和人民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扎实做好打基础的工作。基础教育决定国民的基本素养,国民的素养决定国家的实力[3]。习近平非常关心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融入基础教育全过程。他殷切希望中小学生努力做到锤炼意志、修身立德,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勤学上进、增强本领,强健体魄、健康身心。就修身立德而言,学生从小要记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把祖国和人民装在心里,注重养成不畏艰难、乐观健康向上的品格;就勤学上进而言,学生要乐于、善于、勤于学习,在求知路上永攀高峰;就强健体魄而言,学生要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习近平希望基础教育将广大中小学生培养成为心灵纯洁、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培养成为有文化修养、责任担当和人文关怀的人[4]。

习近平不仅在战略层面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战术层面指出办好基础教育的具体思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继续加大对教基础育的支持力度,支持多种力量办好学前教育,推动九年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基础教育差距,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三是推进教育精准脱贫,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从根源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四是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其中,家庭要培育良好家风,积极协助学校搞好孩子的学校教育;学校要承担教育的主体责任,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社会各相关单位尤其是宣传、文化、科技、体育等机构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条件。五是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办学、管理、经费投入和考试招生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人事薪酬制度,深化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基础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基础教育放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突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研究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

二、抓好职业教育是重点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传授从事生产劳动或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强调,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5]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具有三大重要职责,阐释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性[6]。首先,职业教育是专门培养技能人才的活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各界人士对人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从广义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研发高科技产品和先进生产技术的专家是人才,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创作领域产出精品力作的人员是人才,科学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公职人员是人才,在一线制造优质产品和在基层提供优质服务的职员也是人才。对作为经济大国的中国来说,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要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培养大量具有优秀技能和高尚职业道德的生产者。相比于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技能人才主要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服务工作,处于社会生产活动的基础环节,这就决定了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其次,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的职责。对即将走向生产一线的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学习很重要,但手把手的技术技能传授更重要。职业教育把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技能传授很好地结合起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聘用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能够把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和技能人才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生产技能和驾驭新技术的水平,反过来助推社会生产能力的提升。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转变,就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围绕生产方式变革、生产技术进步、产业更新升级以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培养大批拥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职业精神和一技之长的技术技能人才。最后,职业教育有助于促进就业创业。当前,推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需要优化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实现经济社会共享发展,就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要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面向大众的创业服务平台,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不管是创造美好生活抑或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就业创业是极为重要的工作。这是因为就业创业一方面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另一方面关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以展望,不管科技怎么发达,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始终是比较旺盛的。从事一线生产和服务工作的技能人才也容易凭借自己掌握的技能进行自主创业,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只有当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通过创业实现就业,我国实体经济才会有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会有巨大的支撑力量。

习近平在强调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对如何办好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办学模式方面,要始终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实践和应用的办学路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创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在政策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帮助职业教育工作者,大力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努力让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和人生出彩的机会,积极依靠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2017年9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遵循习近平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细化了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7]:一是健全德技并修和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职业教育要以实践动手能力培训和就业创业为导向,坚持在学中做、做中学,着力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形成具有行业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完善教学标准,严格教学管理,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加强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回应和满足社會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三是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提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工技能的水平。四是改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支持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促进校企发展良性互动。五是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指导、评价和服务作用,明确企事业单位承担学生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的职责义务,支持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和开展人才质量评价。

三、抓好高等教育是关键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习近平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贺信中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8]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2021年4月19日,他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9]。习近平之所以重视高等教育,这是由其重要性所决定的。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源源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不懈为之努力。在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众多因素当中,人的因素居于重要地位。或者说,建设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职责,只有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才能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出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将逐渐取代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居于首位。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10](795)。高校是开展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主力军。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就必须加强高校建设,发挥好高等教育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作用。三是积极服务社会,用理论和技术武装广大群众,将理论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和创造一切财富的根本力量。在我国,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真正动力。那么,人民群众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方式方法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对现代高等教育而言,服务社会是一项重要职能。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高等学校可以在意识形态宣传、新技术推广、新理念培育等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高等教育如此重要,就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办好高等教育。如何办好高等教育,习近平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特殊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具有自己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高校的各项工作当中,习近平非常关注思想政治工作。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我国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这就内在要求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指出,办好高等教育,必须做到“四个坚持不懈”。一是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学生奠定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二是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三是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四是坚持不懈培育优良学风和校风,使高校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施“双一流”建设。习近平指出:“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11](376)他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到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設学科名单的通知》,“双一流”建设从战略决策层面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双一流”建设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突出建设和改革并重,明确了五项建设和改革任务。其中,建设任务包括: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改革任务包括: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三是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四是构建社会参与机制,五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双一流”建设区别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突出建设的动态性,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只是高校建设的起点,终点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而且,“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名单也是开放性的,已经入选的高校建设不好也会被淘汰,没有入选的高校只要符合条件还有机会入选。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中央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对健全和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做出了明确要求[7]: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同类型的高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要完善学分制和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实施灵活的学习制度,促进协同育人制度化。三是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大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深化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四是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标准和评价体系。五是加强高校智库建设,推动高校开展前瞻性和政策性研究。六是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七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八是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制定高校分类管理办法,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和差异化发展。

综上所述,习近平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办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除此之外,习近平还就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一方面,他强调各种类型的教育都要遵循各自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他要求构建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营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特别是要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手段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人生出彩。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指导新时代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遵循。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基础教育即打好三方面基础[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3/0626/c1053-21972303.html.

[2]习近平: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要把教育抓好[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15/c_1114372674.htm.

[3]李永鹏.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 习近平厚植强国富民之本[EB/OL].https://news.youth.cn/wztt/201609/t20160913_8652395.htm.

[4]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09-10.

[5]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J].中国人才,2014(13).

[6]杨志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5).

[7]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8]习近平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贺信[N].人民日报,2016-04-23.

[9]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杨建平

作者:崔治忠

上一篇:校外教育与社会教育论文下一篇:教学教材与思想品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