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21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高考是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主要桥梁。它不但可以调控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而且可以有效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高中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引导师生选择、追求教育教学目标的动机和价值取向等均有强化和导向作用。高考的导向功能具有两重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新教育与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新教育与高等教育论文 篇1:

详解北京高教发展蓝图

围绕当下的教育热点,记者摘取纲要中与高等教育相关的问题,请北京市教委政策研究与法制工作处处长熊红为读者解读《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与职业》:《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如何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了哪些部署?

熊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首都实现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发展目标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六方面的任务和措施。一是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育人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首要职责,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把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二是深入推进“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应更加注重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三是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和学习进程。四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图书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实习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学科竞赛,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研水平。五是积极推动综合性教育教学改革,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绩效监控评估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大力推进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健全完善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建立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追踪机制。

《教育与职业》:如何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教育的水平?

熊红:为了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教育的水平,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提升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为国家建设和北京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发展任务。

首先,要支持和加快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多种形式为中央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持和保障。加强重点学科、交叉学科和首都高校学科群建设,以专业和学科发展推动更多首都高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其次,建立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协调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中央院校和市属高校的沟通与合作,破除体制局限,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共享,联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合力创造首都高等教育优势品牌。

再次,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强对市属高校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学科专业的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市属高校合理定位、整合资源,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及学科。

《教育与职业》:如何推进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的改革?

熊红: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和创新人才,是未来十年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此,《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破除障碍,形成具有首都特色、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一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观念,努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学生校际转学制度;三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建立学科专业结构的动态优化机制,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五是构建合作培养、实践育人的资源平台,推进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六是建立全市统一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建立各个学段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及教学反馈系统;七是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和质量年报制度,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八是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与职业》:如何增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熊红:高等学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是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为了增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坚持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建设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二是创新高等学校科研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与集成的有效衔接。三是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四是推动科研基地发展,支持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五是鼓励北京高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六是加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构建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提高高等学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能力。

《教育与职业》:如何提升高等学校的社会贡献力?

熊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所以,面向社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是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为了提升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和贡献力,《北京教育规划纲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一是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一批产业效益高、社会效益大的科技成果。三是发挥高等学校知识文化优势,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积极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高层次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普遍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四是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五是鼓励师生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为促进首都经济社會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教育与职业》:如何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熊红: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民办普通高校15所,当年毕业生2.2万人,招生1.9万人,在校生7.3万人。民办教育已成为首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为了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并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五项措施。一是将民办教育纳入整个教育规划中统筹考虑,使之成为首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鼓励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捐资、出资兴办教育;三是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四是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市、区(县)两级政府采取专项资助、给予奖励等措施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促进民办教育有特色、高水平发展;五是依法明确各类民办学校变更和退出机制,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教育与职业》:如何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熊红: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先进的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途径。关于如何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建设任务。

第一,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鼓励行业、企业联合职业院校建立培训中心,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岗位培训,为转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第二,发展社区教育,健全社区教育体制,依托社区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广大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第三,鼓励各类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面向广大市民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社会教育。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开展老年教育、妇女教育、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大力开展家长教育,普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第四,加大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的统筹领导,健全区县、乡镇和村庄三级农村成人教育办学网络。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和农转非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五,建设北京开放大学,形成开放的继续教育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第六,健全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统筹领导体制,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创新学习制度,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机制,构建市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市民终身学习卡”等终身学习制度。

链接: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教部分

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提升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为国家及北京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

(十三)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持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多种形式为中央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持和保障。建立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协调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中央在京高校和市属高校的沟通与合作,联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

全面提升市属高校办学水平。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强对市属高校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学科专业的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市属高校科学定位,整合资源,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及学科。

(十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育人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首要职责,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把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推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更加注重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继续推进“北京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加大本市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鼓励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加强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和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逐步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试点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选课制度。鼓励高校建设教学联盟。继续推进“北京高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和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状态数据系统,形成北京高等學校教学质量监测制度。

(十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创新高校科研体制,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支持高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鼓励高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联合建立研发基地。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加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构建北京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六)提升社会贡献力。高校要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服务首都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一批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的科技成果。发挥知识文化优势,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积极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摘自《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作者:李文君

创新教育与高等教育论文 篇2:

降低高考对中学教育的负面影响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高考是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主要桥梁。它不但可以调控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而且可以有效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高中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引导师生选择、追求教育教学目标的动机和价值取向等均有强化和导向作用。

高考的导向功能具有两重性。因高考在结构设置、内容安排、考试方法的确立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高考的导向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倾向性,从而造成某些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果高考导向功能发挥良好,就能引导中学教育向科学、高效、健康的方向良性发展;如果导向功能发挥失常或导向功能异化,就会导致中学教育扭曲,形成畸形的升学竞争,出现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增加、学习兴趣降低、个性受压抑、创新能力受抑制,最终给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那么如何发挥高考指挥棒的积极作用,使其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学的素质教育?除了政策层面的因素外,通过高考命题的改进和完善来有效降低高考对中学教育的负面影响,是一条大有作为之路。

一、 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因此,体现和促进中学素质教育也应是高考命题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命题应尽可能反映当今教育要求的素质目标,尽可能与时俱进地满足高等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及目标需要,正确引导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是一种以考试为手段、以升学为目的、以分数高低论优劣的片面的教育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会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教育的畸形发展。因为目的是应试,造成学校在教育中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只重视考试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发展上,只重视优生而轻视差生,忽视后进生;过分重视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忽视人文素质、综合素质、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共性,忽视对个性的培养……素质教育则是一种面向全体,以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和潜能为目的的基础教育。高考命题要从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角度来确定需要考查的内容领域,以促进学生全面和有个性地发展;考试内容要体现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作出正确引导。

具体而言,高考命题要努力追求以下几个转变:试题命制要以知识立意逐步转变为以能力立意;淡化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的考查,更多关注检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加大对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改变目前综合能力考查为学科“冷拼盘”的现状,追求以一条主线整合不同知识点,科学考查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高考命题还要与时俱进地体现对两个目标的追求。一是追求以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为试卷的主要内容。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高考应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为主旨,以最能激发、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为试卷主要内容,并积极、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二是努力使高考试题符合“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健康发展学生个性”的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对现代人必备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在构思试题情景、设计设问角度、制定评分方法时追求新意。以避免高考试题成为中学应试训练时的首选题目模式,避免出现因回避应试训练而提高试卷难度的被动局面。

二、 完善考试设计

1.规范考试目标,引导命题、教学

考试设计的核心问题有三个:测量什么,如何测量,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量化(评分)。这三个问题均与考试的测量目标密切相关。因此,考试设计和命题首先必须明确考试目标。

考试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总目标,总目标是对要考查的能力要求的总体抽象概括,其表述一般比较笼统、原则,无需作系统性详细表述;二是考试具体目标,是针对学科在纸笔环境下所要测量的能力制定的操作层面目标,它根据考生在考试中的行为或表现来界定,其表述应清晰,是可测定的行为标准。

考试目标主要出现在考前公布的“考试说明”中。纵观历年的“考试说明”,对考试目标的阐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规范,向着可操作性方向努力的过程,它为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结果的解释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当前看,考试目标的编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要向更规范,更具指导性努力。具体来说,首先要处理好课程标准与考试目标的关系。课程标准是考试的出发点和归宿,考试目标应与课程标准设置的学科目标高度一致。目前高考大多在笔试环境下进行,而笔试环境下可测量的考试目标是有限的,只有那些在纸笔考试环境下可测的内容才能够作为考试的总目标。其次,要尽可能列出可以作为考试具体目标的分阶段或分类目标,必须有反映行为类型和水平的动词对考试具体目标作尽可能详细而系统的描述,以便命题人员、教师和考生对其内涵有确切的理解,并能按照考试目标和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和学习,避免盲目拔高或降低考试要求,有效避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2.完善试题设计,体现开放、鲜活

“开放”要通过开放性试题来体现。开放性试题是以培养或评价学生创新意识、习惯、品质和初步创新能力为宗旨的一类试题。它要求考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认识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情境。因此,开放性试题是对中学创新教育的一种驱动,必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摒弃死守书本、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的学习方式与习惯,形成不拘泥、不守旧、敢批判、能创新的思维品质。

“鲜活”要通过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试题来体现,这样的试题能提供真实、鲜活、新颖的情境,更具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感受、体悟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提高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丰富学习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精心设计试卷蓝图,科学确定各项细目

设计试卷蓝图包括制定考试的知识内容、认知层次、题型题量和难度分布等各项细目。一份结构设计良好的试卷,考试内容应不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各知识点内容分值比例得当,考核内容重点突出;不同认知目标层次(能力层次)的试题分值比例符合“考试大纲”要求;题型体现学科特色,各题型搭配及分值比例恰当;题量适中,与考试时间相合,能够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从容答完试题;难度设置恰当,符合中学学情。

试卷难度控制是命题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因素之一,因为它对教学有非常明显的导向作用,所以也是试卷命制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试卷难度包括平均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两个方面。平均难度(平均分)应尽量远离高考录取分数划界点;难度结构分布不仅应与考生能力分布相匹配,还应在某个分数划界点上具有较强的鉴别力,以便把考生准确地分成宜录取和不宜录取两大组: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业水平,又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避免不良的社会效应。此外,不同年份试卷难度的不稳定会使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产生相应的波动,影响考生的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甚至引起社会性问题,所以考虑不同考次试卷之间的平行性也是试卷难度控制的一个

重要内容。

三、 采用恰当的考试形式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主要智能包括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等七种,每一项智能仍可再细分;个体所具有的智能只有优势之别,并无优劣之分。多元智能理论承认许多不同的、相互独立的认知能力的存在,承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Gardner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帮助他们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由于智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因而对智能的开发与评估就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目前高考仍然将语言与数理逻辑智能放在考查的核心位置,这导致学生的这两项能力得到畸形发展,而德、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被忽略,造成教育过程的偏向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片面性。因此,从考试形式看,宜改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为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宜在考试中采用多种考试形式,如英语考试中增加口试,增加技术考试并且采用上机考试等等。

四、 选择合适的考试内容

选择考试内容时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公平、公正

作为一种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制度,高考的公平性尤其重要,但由于考生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以及自身个体素质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这种公平性又必然是相对的,因而高考命题应着力缩小这种不公平:注重试题素材选用的公平性,尽量考虑地域差异,试题不出现有利于局部地区而不利于其他地区的问题;注意性别因素,试题不能有利于某一性别而不利于另一性别。此外,选择考试内容时还要让试卷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让考试变成每个人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过程,让每一个分数都具有人性化的意义。

2.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统一

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厚基础”、“宽口径”。专业与课程设置由原来的学科过细、专业过多逐步向学科综合、科际整合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入学起始阶段,淡化专业、强调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已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所以,高考的考查内容更应坚持基础性原则,以满足高校选择合格人才的需求。同时,由于不同高校办学各有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高考能够选拔适合在各类学校发展的不同人才。因此高考在考查学生基本学力的同时,还应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特别是满足特长生的需要。

3.全面考查与发展个性相结合

前者是指全面考查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并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求异思维品质的考查;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各具个性。因此,高考在注重全面考查的同时还应注重对个体差异的考核,努力体现以往传统的文化知识考试无法测量出的学生的个性品质、素质特征等。

全面考查和发展个性的原则既符合高校对合格生源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全面考查,才能使教师感到所有内容都需要认真地教,使学生感到所有内容都需要认真地学,避免根据考试经验在教,学中投机取巧的现象的发生。目前高考在对学生个性特征的考查方面还有很大的盲点,因此重视和遵循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也显得尤为迫切。

五、 加强考试信息的反馈与交流

考试信息反馈是指在考前和考后,向中学提供有关考试信息,帮助学生、教师正确理解考试。

首先,要帮助中学教师理解考试的目标、内容与教学的目标、内容之间的差别;理解为什么学校教学采取的形式和训练方式不需要与考试采取的形式、题型等完全相同;理解考试的目的与教学直接目的之间的差异……这将有助于教师正确理解考试,正确理解教学,并在自己的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考试的负面影响。

其次,要及时、详细地向学校提供考试报告,告知每个学生在考试中表现的水平及其学习的薄弱方面,以有利于学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其教学;有利于教师向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建议,增强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

第三,考试机构应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考试机构人员的素质越高,对考试研究得越深,设计、开发考试时考虑的相关因素就越多,也就越能够及时发现和克服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对考试分数的解释就越有效,设计、开发的考试对学校教学的正面影响就可能越大,负面影响则可能相对较小。

最后,考试机构应该与课程开发和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考试机构与课程开发机构密切配合,有助于考试设计人员理解课程设计的理念、课程的具体目标要求;有助于双方互相理解课程与考试的关系;在考试设计、命题、考试结果报道和反馈等方面密切配合,有助于课程开发机构与考试机构一起共同降低考试对学校教学的负面影响。考试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理解考试本身的科学要求,理解考试本身的局限性,并在制定政策时考虑这些局限性,运用考试结果对学校评价时,能考虑到其他因素对学校考试结果的影响;有助于考试机构理解教育行政部门对考试设计、开发的要求,尽可能发挥考试的正面功能,抑制其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 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黄榕榕.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教育功能的历史演变[硕士论文].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3] 胡甲刚.素质教育本质问题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7(6):28-31.

[4] 廖同文.高考导向功能异化现象研究[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5]刘清华.高考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孙晓雯)

作者:孙 恒

创新教育与高等教育论文 篇3: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的文化创新与改革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行与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使文化创新成为重要的教育改革方向,希望培育出的人才,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也在传承文化精神、规范行为意识的同时,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篮球课程作为体育专业的核心内容,对学生协作精神、身体素养以及运动技能都有较高要求。为了更好体现教育有效性,教师应重视文化创新观点的价值意义,并根据体育生的学习实际完善课程内容,才能增强教育效果,并促进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身体素质;篮球课程;高等教育;文化创新

引言

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快,使文化育人观点成为重要的教育方向,只有教师深入探索文化创新的价值内涵,才能凸显高等教育优势的同时,培育出具有坚定信念的多元化人才。篮球作为广受人们喜爱的竞技类对抗性运动,既是核心的运动会比赛项目,同时又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必设的核心课程。为了取得真正的教育实效性,教师应积极探索文化创新理念结合教育工作的途径,寻找更贴合大学生运动规律与需要的教学模式,才能优化课程体系,助力篮球教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文化创新观点的落实意义

体育专业以强化学生运动能力、提升专业素质以及树立正确运动精神为教育目标,希望培育出的学生可以更好符合新时代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标准。文化创新作为重要的教育观点,通过将教学内容与文化育人思想进行高质量结合,不仅可以通过新颖的授课手段,有效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也在创新教育方向、尊重学生认知需求的同时,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很多教师在传统授课观点的制约下,使篮球课程主要围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为主,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以及训练活动的开展,希望培育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优秀学生。而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篮球教学工作,则更侧重对学生人文价值观点的引导与创新精神的树立,希望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的运动情况,更有方向性的参与学习活动,进而既使新颖的课程内容,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也在渗透文化知识与创新理念的同时,培养出更具有多元化的优秀学生。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完善课程体系,除了要沿袭以往的教育计划,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与专业素质的提升,还应该重视创新文化与教育内涵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协作意识、创新理念以及人文素质的不断提升中,更好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使篮球课堂真正体现出应有的教育意义。

2高等院校篮球教育结合文化创新的改革途径

2.1落实育人功能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在重视生活品质的同时,更希望通过精神世界的丰富,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因此,篮球作为广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体现出的文化价值既可以反应运动者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意识,也可以通过文化自身内涵的发挥,使人们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利用篮球技术的提升以及比赛战术的掌握取得比赛胜利,也能养成坚韧不拔、认真刻苦的精神品质进,而使人们在不断运动中获得更好发展。

篮球课程作为体育专业的核心教育重点,为了更好在课程体系的完善中,助力学生更好进行对篮球运动的学习,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在参与运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运动观点与专业技术,有针对性制定授课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的运动实际情况、篮球技术水平以及发展方向优化授课重点,并通过文化创新观点的融入,为整体的教育活动注入新的生命力,才能建立更有趣味性的运动环境,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保证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文化创新观点的育人功能,改变以灌输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学重点不再集中于传授学生运动技巧上,而是通过篮球文化的引入,帮助学生通过对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背景等内容的学习,既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知识储备,又能保证教育效果的快速提升。

2.2增加文化内涵

篮球作为运动强度大的对抗类活动,对学生的耐力、体能以及心理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并需要球员之间能够有密切的配合,才能在相互协作下保证比赛胜利。因此,想要打好篮球比赛,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运动技巧与专业素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谋略,才能在智勇双全的配合下赢得胜利。传统的篮球课堂更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都用来参与篮球训练,这样虽然可以很好强化专业素质,但缺少传统文化内涵的篮球课程,始终难以与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相协调。

因此,为了更好落实文化创新的教育思想,教师可以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对课程体系内容进行优化,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对古人充满智慧的兵法谋略以及优秀的文化内容进行学习。为了增加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避免使用照本宣科的方法开展教育工作,而是应选择比较贴合大学生兴趣特点的授课手段,如项目合作、多媒体教学以及建立文化情境课堂等方式,充分强化学生的认知思维意识与学习积极性。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通过对其思辨意识的锻炼,在与球员的积极交流与相互配合下,寻找更好取得比赛胜利的策略。这样不仅可以很好为学生增强文化素养提供教育方向,也能通过文化内涵的增加,使学生意识到树立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并积极改变落后的思想,在刻苦训练与提升文化素养的过程中,使篮球专业技能不仅可以得到快速增强,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同时,助力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为了更好展现高等教育的价值内涵,应优化教育思想,通过文化创新观点的引入,使篮球课堂与文化传承相结合,通过充满人文气息运动环境的建立,既使学生主动增强运动积极性,也能在新颖的学习任务中,进行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运动精神的建立以及篮球技巧的提升。这样不仅可以为篮球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也在落实人文与体育相融合的教育内涵中,既突出教育优势,也能在更加完善的教育内容中,帮助学生成长为专业技能强的多元化运动人才。

参考文献:

[1]钟淑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的文化创新与改革[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6).

[2]梁路軍.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改革及创新的研究与实践[J].体育时空,2015,(10):88-88,90.

[3]谭振,罗帅呈,张艳红.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7,(35):9-12.

[4]殷和江.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9):112-113.

作者简介:陈琳(1984.10-),男,江苏南京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南京传媒学院 211172

作者:陈琳

上一篇:城市农民工法律保护论文下一篇:经济全球化改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