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

2022-04-21

音乐教育在实施美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高校音乐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内容之一,音乐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对高校音乐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 篇1:

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模式探索

摘  要: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合作还存在“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形式较单一、合作文化有隔阂”等问题,亟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U-G-S”框架下的合作新模式,以促进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协同发展

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是实现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新疆师范大学突出“师范性、区域性”办学特色,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引领新疆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在“新疆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积累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一、缘起:新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重立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

新疆师范大学重新确立了师范类专业具体培养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为振兴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志向;热爱教育事业、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以及健全心理的新型师资;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能力的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重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构建了以“教育贯通能力”为指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打破学科本位,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结构。通过通识课程,重视养成教育,强调知行合一;通过学科专业课程,拓展学科适应的空间,深化专业内涵;通过教育学科课程,突出教师教育的目的性与专门性;通过博雅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植入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国际元素,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重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新疆师范大学重建普通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为“3+0.5+0.5”:即从四年制整体系统视野设计培养目标体系,制订各科类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既保持了基础通识类课程内容,又增强了学科基础以及教育类课程模式,更增强了实践教学过程(课程程序和编排调整、岗前培训、心理、技能、技术、自主意识等等),实现了前3年基础通识+学科+教育基础+培训,第一个0.5支教实践,第二个0.5能力提高和拓展。

二、实践: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的支撑

新疆师范大学在探索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建立完善了“三大支持系统”:

(一)形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学习共同体”

一是教育理念相互渗透。教师培训的“全员培训、全过程培训、终身学习”等理念与师范生培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等理念相得益彰;二是教学资源共用共享。通过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将校内外专家“请进来,走出去”,对提升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三是学习“共同体”已经形成。一方面,教师培训使大学教授们和一线中小学教师有了紧密的接触,对任教师范生有了新的体会。另一方面,通过参训教师走上大学讲台为师范类本科生作专业研究汇报、师范类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示范课听课与评课并与参训教师建立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

(二)建设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U-S共生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长效的联动机制,先后在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40多所优质示范中小学、30余所优质幼儿园建立了教师培训的实践研修基地,并在南疆四地州建立了6个“自治区‘双语’师资培养培训创新模式试点计划”实习基地,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基地的建设和相关研究工作。

(三)建立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U-G-S合作机制”

学校先后与伽师县、乌鲁木齐县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编制、中小学校发展规划、教师培训、实习支教、农村教育硕士培养、学历教育和教育干部培训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在三方合作中,高校负责理念引领、智力支持、技术指导和人才资源保障。通过区域学校改进计划、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教育资源开发,促进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在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保障,为地方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保障和必要经费支持,为高校遴选教育实践基地、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支持高校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广大中小学校为高校提供教育实习平台、教育实验场域,并积极参与在职培训,分享教研成果等。

三、反思: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的问题

(一)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从管理的角度而言,高校与政府、中小学各自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双方形成的合作更多是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一种自发行为,而不是建立在规范制度之上的系统的组织行为,由于没法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权利与责任制度以及相关的运行规则,由于缺乏相应组织化的安排,也就缺乏协同发展的组织规划性,常常使三方的合作陷入困境,有时候也就难以达成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形式比较单一

当前,高校与政府、中小学的基本做法是通过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和教育合作研究三大方式进行。但从深层次看,意识与行动存在脱节的情况,合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比较简单、粗糙,缺乏对教师教育的整体思考,诸多教育合作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和相关性,缺乏实践指导价值,难以拓展释放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常常导致合作难以持续、深入发展。

(三)合作文化仍有隔阂

由于我国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师教育系统比较封闭,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之间文化的融合尤为困难。高校与政府、中小学的组织文化本身就存在着差异,这差异的直接结果是三者蕴涵着的文化价值取向亦迥然不同,文化上的隔阂也必然导致对双方的协同发展的阻隔。面对现实的教育问题,各自有着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三方合作常常处于分离状态。

综上所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三大支持系统”的实践和尝试,为新疆师范大学探索高校与政府、中小学建立合作共同体,构建走向教学实践的教师教育范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尚处于探索的初期阶段,在促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索。

作者:王星炎

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 篇2:

21世纪高校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的衔接

音乐教育在实施美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高校音乐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内容之一,音乐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对高校音乐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概况

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共有八次,前七次是在学科中心主义道路上进行的,是针对音乐教学大纲,以学科为主,围绕音乐教学,进行教法改革的探索,改革仅限于音乐学科内部的调整和修补,忽略了课程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忽略了音乐教育目标需要通过课程得以体现和实施的重要作用。另外,20世纪90年代末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我国第八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开始启动,成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影响最广的一次音乐教育改革。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带来了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上的变化,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气象。

第八次音乐教育改革把重心转移到课程上来,其核心内容是课程。因此,音乐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教育的必修学科,课程目标定位于:改革课程过于注意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一个审美的过程,一个体验、感受、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承载着两大任务:它一方面承担着为特定音乐文化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另一方面在国民教育的音乐文化教育范畴中,又行使着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的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分类教育,素质教育是我们思考21世纪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我们构建21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基础。

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明确地区分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两大类别,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高素质公民的教育,属义务教育之列(也称为基础教育)。高校的音乐教育是为特定音乐文化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属非义务教育的范畴。高校音乐教育体系所承担的培养目标是为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具备音乐审美、表现、创造能力,具有音乐文化人文素养,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勇于实践,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高校的课程内容应是以科学、民主、开放的观念和意识,立足于中华传统和现代音乐文化的根基,汲取世界音乐文化的精华,使学生获得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目的。课程结构应是开拓多层次、多元化音乐学习领域和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高校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的衔接

新一轮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必然触动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目前,高校音乐课改与中小学音乐课改的关系与衔接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至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观念、理念层面的构建,主要解决理念基础和理论继承创新的问题;二是具体行动,主要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尖锐矛盾。这两部分缺一不可。如果高校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没有积极投身课改的决心和参与意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不能产生共鸣,那么21世纪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将面临着严重的断层,培养出的学生不会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不能胜任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工作。反之,高校音乐课程改革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紧密相连,做好衔接,同步发展,高校音乐教育将为21世纪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输送具备音乐专业水平、适应课改需要、勇于创新、具有新课程理念和实践、研究能力的合格音乐教师。那时,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高校音乐课程改革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要对高校在岗音乐教师进行新课程、新理念的培训,建立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育观念上更新的重要性。《纲要》和《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改理念会被他们接受,并被尝试着融入音乐的教学实践中,带领学生深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探索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当前音乐新课程的改革之中。这种培训会对音乐教师投身音乐教育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在岗音乐教师的课程培训具有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导向,“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收益”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基于此,音乐教师将为学生的发展承载巨大的责任。因而,对高校音乐教师的培训决策与设计,有其非常明确的目的,即贴近中小学音乐新课程,让每一位教师了解新形势,理解新理念,参与教学实践。不是把目光放在纯教育理论的学习上,而是放在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实践能力的增长上。通过对音乐教师的培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保证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四、注重国家《课标》学习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于是,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改革目标,研制了音乐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9月在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

这次音乐课程改革力图通过制定课程标准,在学习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的发展方面具体化,从而明确音乐课程的基本标准。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性质与价值为: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音乐教育基本理念,大致概括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学生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课程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它体现在三个层面称之为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音乐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教学领域给予了明确的表述(包含了四个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下设分学段的内容标准。

《音乐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实施建议,包括: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4.教材编写建议。

五、走出高校、走进新课堂

高校音乐教师要了解新课程、熟悉新教材、掌握新教法,就要经常下基层,参与学校的音乐教学和实践活动。在这期间发现新课程的闪光点和积累走进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要经常与一线音乐教师对话,而不是与脱离实践的专家学者对话。在对话过程中,一个教学设计的答疑、一个新理念的解惑都会是鲜活的、让人难忘的教学实践案例。高校音乐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对新课改认识的需求,选择参与学校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从而获得最新教学信息和最大的教学收益。

如:在中学音乐课中,针对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一题,高校教师在与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对话中,总结出:1.要精选音乐教材,使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先决物质条件。2.巧妙地利用激发、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心理因素,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与集体合作,与他人合作,并得到赞许,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3.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尤其是培养音乐志趣,务必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乃是人类精神生活之必需的道理。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的教学法:1.讨论名人格言,抒发个人见解。2.讲音乐故事,加深对音乐生活的理解。3.分组讨论,提高对学习音乐目的的认识。这些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的经验,将指导高校教师参与新课程的实践。

从与基础教育音乐课改衔接的关系来看,高校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研究,才能充分体现关注音乐课改、解决问题、指导实践、促进发展的价值取向。

1.熟悉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增强高水平驾驭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

2.熟悉大、中、小音乐教材,提高创造性使用高校音乐教材的能力。

3.熟悉新教法,提升大学生参与教育实践的研究能力。

研究高校音乐教育和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的衔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高校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伴随着新一轮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冲击,它给高校音乐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无限机遇。目前,高校音乐教育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这一热点问题,希望有更多高校音乐教师关注它并投身其中。从这点看,或许正是我们后续研究的起点。

参考书目

[1]《音乐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尹爱青《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

[3]《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孟凡虹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作者:孟凡虹

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 篇3: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对接的策略

摘 要:在不断强化教师资质、提升教师能力,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职前培训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基础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比较明显。表现在学习项目技能单一,不能满足毕业生从教的需要;大量的高校教师缺乏对基础教育的了解。因此,改革现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与体系,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的根本保证;建立人才共育机制,是解决与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教育能力差的基本途径。

关 键 词:学校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育教育专业;基础教育

2011年11月,我国教育史上第1部《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教育部“教师[2011]6号”文件的方式正式颁布。该文件是进一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提高教师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培训的专业性,所以有必要对教师职前培训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因此,研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的对接机制,对加快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培养合格体育教师,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专业素养与基础教育不适应的表现

1)运动技能单一,缺乏情景教学设计。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对有情绪体验的事物记忆水平较高,但是由于青年教师缺乏情景教学设计的思想与方法,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在高中阶段,由于实施选项教学,也出现了许多学校所开设的运动项目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现象;在中小学课余训练方面,许多青年体育教师不会依据中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课程相关资源,设计、安排课余训练。

多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在招生中重文化轻技能,考生缺乏必要的运动技能,又限于自身的条件多数学生很难在大学中选2个以上的项目进行学习,还有技术课教学缺少对创设促进中小学生学习课堂环境方面的研究,再加上技术课教学又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从而使技术课的教学多流于形式。几方面的原因导致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不断下滑。

2)理论脱离实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理论教学不考虑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仅仅追求知识的高度与深度,使课堂教学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像担任培养师范技能的教学论或教学法的教师,多没有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经验。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就教材而教学,缺乏实践性,学生在其课堂中很难获得间接的经验,这样培养的师资,也无从针对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案。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内容脱离中小学生实际。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采用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内容脱离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既缺少独生子女的教育与心理问题的研究,更缺乏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以及理解中小学生的知识和方法,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师资无法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2 围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强化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的对接

2.1 增加健身与育人方法类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2]。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发挥课程的综合教育功能,是我们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以及课堂的组织与实施、课堂的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就要求体育教师首先对“健康”的内涵、“育人”的目标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不会出现偏颇与失误。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练习,是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体育文化的主渠道[3]。每个人获得健康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但是体能的获得与提高都离不开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与身体健康有关的体能有心肺功能、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认真研究发展与促进健康的方法,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竞技运动项目是促进学生健康的积极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单一地教授竞技运动项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安全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运动项目健身和育人的功能价值。针对中小学生不同的身体能力、发育特点、心理问题与社会交往的需求,选择运动项目不断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学习的需要,以促进其各种行为、习惯的形成。

2.2 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说课、评课以及课堂观察技术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增加说课、评课、课堂观察技术等教学研究性内容,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教学研究的能力,也可以为日后大学生走上教师的岗位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它既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文化知识、理论水平、教学活动的综合实践能力等。

即将出台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有效进行课堂评价的重要途径就是对课堂的有效诊断,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观察与分析。由于学会批判性、创造性的评课是造就成熟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前提条件,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强化说课、评课及课堂观察技术等能力,使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能自觉运用课堂观察与评价的方法促进其教学的有效性。

2.3 提高课程研究能力

在泰勒[4]看来课程即学习经验。他认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质和量决定于学生而不是课程,是学生与外部环境的互相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学习情境,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对课程本质、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健康第一”。要落实这个理念,就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上真正体现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尤其是今天课程改革与以往不同的是只有课程标准,没有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未来的体育教师,在具备课程意识的条件下,学会开发校本课程,设计与指导课外、校外活动。善于发现“健身”、“育人”的课程资源,才能使每堂体育课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真正让学生掌握健身的手段与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达成有效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目的。

2.4 深化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吸收建构主义教学中的有益成分,借鉴后现代教学理念倡导的交往、互动、沟通、对话、反思、阐释、解构、建构等方法。把大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以运动技术规范化学习为课堂评价标准,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高等学校自己的课程资源,为本科生提供充分的条件,使其在独立思考和体验中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通过引导大学生透视当前新课程实施中的热点问题、剖析教育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加注重反映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去分析问题,注重转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拓展其国际视野。

2.5 建立人才共育的新型管理机制

1)建立人才共育机制。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均不衔接,以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多了解基础教育,实现体验课堂教学规范、班级管理以及中小学工作机制与过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与学区附近的中小学校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教师互助培训模式,一方面高校帮助中小学培训在职教师;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到中小学挂职锻炼,使培养出来的师资能与中小学的需要有效对接。

2)建立课程资源有效利用机制。由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一些条件性资源上相对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来讲可能要丰富一些,但是在素材性的资源,如对基础教育的特点、管理,乃至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有可能又不及中小学。因此,建立课程资源有效利用机制,采取互惠互利的制度。高校用科学的方法,提升不同层次中学生的运动水平,更好实现高中生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对接。而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深入到中小学课堂里进行观摩和研究。体验班级管理和各种教学研究活动,获得与学生直接交往的机会,以及与其他教师对话或交流的机会。这种互惠互利的机制,既解决了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也保障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在中小学体育课堂里检验自己所学到的教学理论知识。

3)建立合作研究机制。以什么方式获得最大的合作效益,如何使高校与基础教育形成牢固的共同体,这是高校与基础教育教育教学伙伴关系构建的重要问题。其中建立必要的以项目合作为载体的研究机制,是高校与基础教育共同体的长效发展的机制。一方面,高校的一些科研项目下放到中小学,与中小学共同承担,实现培养基础教育科研队伍的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指导中小学研究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基础教育的发展。

总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应该紧紧围绕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改革现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强化体现专业技能的技术课质量建设,增加健身和育人方法类、教育类课程的内容,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根本保证。同时,建立人才共育机制、资源互惠互利制度,是解决高校实习基地不足,以及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上岗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6136/201110/xxgk_125722.html,2011-10-08.

[2]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细谦,杨文轩.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发展策略[J]. 体育学刊,2012,19(1):75-77.

[4] 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 张阅,罗康,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 郭元祥. 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 教育研究,2003,24(6):33-37.

作者:关北光

上一篇:参与式教学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