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諸多新型的艺术传播形式逐渐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而其中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传播模式应用成效最为显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书法艺术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法艺术美术教育论文 篇1:

书法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作用的挖掘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打字更多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这就造成了大部分人写字潦草,常常提笔忘字现象,不得不说,这是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的悲哀,所以要加快书法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融入的速度要加快脚步,该文就当前书法艺术的现状,强调了书法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作用与主要目的,并且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美术是一项古老的艺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都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美术主要包含书法,绘画等,但是大多数人都忽视了书法也隶属于美术这一重要事实。

关键词:书法艺术 现代美术教育 科技发展

书法艺术既是文字的表现手段也是艺术,它具有独特的审美角度,拥有惊人的行为力量。然而,在当今高校教育中,书法艺术的教育常常受各种因素所限制,书法教育的现状值得担忧。

1 书法艺术对于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1.1 练一手好字,做一个好人

俗话说,字如其人,有时候通过一个人的字就能看出他的人格品性,例如,写字潇洒大气的人性格往往是性格洒脱,不拘小节;写字娟秀小巧的通常性格温润,和善。因此,练一手好字,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由于近年来,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智能手机更多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更加适应了键盘打字的生活,写字潦草,不规整不说,还常常提笔忘字,不得不说,这是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的悲伤。

1.2 锻炼审美创造力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当代社会所需要的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逐渐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我们需要学生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所以书法文化的融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普遍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书法应该建立独特的教学模式,依照着学生们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性格特点,行事作风对学生进行独特的书法培养,从而使他们产生各自的审美理念,审美意识;书法老师的教学也有着很大的作用,不仅要对学生的书法形态,书法能力进行培养,还要长期向学生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对于书法艺术审美有着独特的见解,锻炼好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1.3 培养审美兴趣

在书法艺术的教学过程中,书法艺术对于现代美术教育作用不只只在于审美创造力方面,对于审美兴趣也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培养,没有相应的审美兴趣,也是没有可能锻炼出良好的审美创造力,因此书法艺术的在现代审美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是直接书写生活,同时还要书写一种感受,一种兴趣,如赵之谦的《汜胜之书》,在其端庄浓丽的字形上回荡着一股郁勃之气,清艳而不显富贵,妖娆而存骨体,若一朵朵盛开的芙蓉[1]。这既是他的书品,也象征着他的人品。其书中融入的不仅仅是他对于生活的热爱,还展示了书者对于艺术审美浓浓的兴趣。

1.4 传承古老的中国文化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先辈们把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从心而起的创造一点一点的传承下来,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欣赏,是感叹,还应该真心的去学习,去领会其中的真谛。古老的书法艺术不可以在我们这一代被遗弃,我们要重拾起老祖宗当初的感动与热情。

2 书法艺术的教学目的

2.1 书法的意义不在于写字

虽然,现今的大部分人对于书法艺术的培养逐渐重视起来,但是却不能真正了解书法的内涵,老师们,家长们总是强调要写好字,中考、高考考语文时批卷老师会给高分。导致学生们也歪曲了书法的真正意义,只知道写一手好字,却忘记了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古人写字讲求的是书写者个性、才情的流露,是与观赏者在笔墨挥洒中达到对美之认识的和谐统一,使这种共鸣穿越时空。

2.2 体会过程

古人写字是从不在乎结果,他们认为写字的那一瞬间才是最享受的事情,所以挥毫泼墨都带有着他们自己的性格与感觉,每一笔写的不是字迹而是他们的心情,而在现代书法教育过程中,由于老师们的强调字要漂亮,写字要有规范,写字握笔的手势都要固定,致使学生们写字,听课过程中,只专注于那些外在的东西,却不能真正享受写字的经过,以至于写出的往往差那么一点,我认为缺少的是灵魂,字的灵魂,不是每个人在感受过程,认真写字时都会抓住字的感觉,如果你写字的时候还只要结果的话,那离书法大家真是差的太远了。

2.3 感悟人生

在现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把我们紧紧包裹了,我们开始适应这种感觉,快餐,飙车,甚至闪婚,我们没有时间,更没有机会和自己的心灵真正的对话,说一说到底我们需要什么,想做什么,我们的人生要怎么前行,书法艺术则刚刚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好好的感悟自己的人生,在闲适宽松的时间里提起毛笔,嗅着墨香,面对素纸,于一笔一划中体会沉稳厚重、柔中带刚、悠然舒缓、别有情致[2]。这又何尝不是享受?在风中,在月前,凭着自己的心情,歇一歇,写一写,无论你是焦躁,还是悲伤,舒心的写字过程都会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让自己感动,让你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活。

3 书法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改革

3.1 书法艺术从孩子抓起

书法艺术,书法精神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要想练成一手好字,培养出温和书法意识,就要从孩子时开始,所以,各学校就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教学,将书法艺术完全融于美术教育中,从启蒙时就开始接触书法远比成年人有益处的多,让民族语言和文字的魅力在幼小的孩子心灵里播下种子,让他们懂得享受书法艺术的快乐,培养温和稳重的气质,而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只有在孩童时期进行书法知道,循序渐进,才能让孩子们体味书法艺术的灵魂,从而将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延续下去。

3.2 书法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单一的课堂教育根本不能吸引孩子们的全部兴趣,不能让学生一直专注于书法艺术之中,所以要不断丰富书法教育的的渠道,学校可以创建报刊,每日登出一些书法艺术欣赏或者书法比赛项目等内容,拓宽他们对于书法的见识[3];还可以开展一系列讲座,通过大人们对于书法的讲解,加深孩子对于书法的感受;最后,学校可以请一些书法大家来到校内对于学生进行专业的书法指导,相信为了文化的传承,书法家们一定会义不容辞,这样的教导会比平时的老师教学事半功倍,会让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4 结语

综上所述,书法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明确书法教育的真正目的,还要执行书法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的重大改革,这样才会使书法艺术文化在我们这一代鲜活起来,并且持续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军学.审美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6):112-115.

[2] 陈振濂.书法美学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

[3] 郎绍君.中国书画鉴赏词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作者:李领

书法艺术美术教育论文 篇2:

互联网+下的书法艺术传播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諸多新型的艺术传播形式逐渐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而其中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传播模式应用成效最为显著。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传统的艺术当中书法艺术一直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同时该种艺术也是我国政府部门一直倡导传承与弘扬的一种艺术,该种艺术当中富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有效的体现出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保证书法艺术的传播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但是在实践运用该种技术进行书法艺术传播期间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此次研究主要就“互联网+”下的书法艺术传播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书法艺术;传播;问题;措施

一、前言

书法艺术一直是我国极为倡导弘扬的一种艺术,古话有云“字如其人”,书法艺术可以有效的表达的出书法家的性格以及在创作期间所秉持着的情感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彰显出创作者审美情趣[1]。而在“互联网+”大环境下,书法艺术的传播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类艺术的传播渠道以及传播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可以保证更多的社会群众有效的了解到书法艺术的核心内容。现阶段,文字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其一为图画文字,其二为拼音文字,其三为表意文字,不论是哪种文字的书法艺术当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社会群众进行广泛地传承与弘扬。

二、“互联网+”背景下书法艺术传播的阻碍性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书法艺术研究学者以及传统文化传播管理人员对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书法艺术传播研究的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现阶段,在实践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书法艺术传播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较为显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未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将很难保证“互联网+”技术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传播书法艺术信息的优势作用[2],而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书法艺术传播管理团队的信息素养有待提升

不论是书法艺术爱好者还是书法艺术传播管理人员其在实践进行书法艺术信息传播工作期间并没有有效的树立起互联网思维,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认知度普遍偏低,同时这些人员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无法有效的开发出“互联网+”技术在书法艺术传播工作当中的优势功能,从而导致“互联网+”技术很难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功能,并直接导致书法艺术传播效率无法得到快速的提升。

(二)没有全面开发出“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功能

“互联网+”技术有诸多优势功能可以有效的提升书法艺术传播的效率,例如,借助网络可以大范围的传播书法艺术信息,可以将书法艺术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广泛地传播等,但是诸多艺术传承管理部门并没有有效的开发出“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功能,让然会将讲座或者线下宣传活动作为主要传播书法艺术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书法艺术的传播工作不仅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同时传播范围也极为有效,很难达到理想的艺术传播效果[3]。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书法艺术传播方式较为单一

相关的书法艺术传播管理人员在实际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过程当中,充分的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功能来有效丰富书法艺术的传播方式,没有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方式的传播改革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书法艺术感兴趣的社会群众并不能够全面的了解到关于书法艺术的信息,同时在了解这些信息的过程当中体验感相对较差,很难进一步提升其对于书法艺术的感兴趣程度,进而导致“互联网+”背景下书法艺术的传播成效一直无法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互联网+”背景下书法艺术传播的有效路径分析

(一)提升书法艺术传播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从现实角度分析,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我国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努力的倡导社会群众参与到书法艺术的传播工作当中,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相关负责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以及政策上的支持[4]。而相关的传播管理人员属于各项书法艺术传播工作以及“互联网+”技术应用工作的第一执行者,其综合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互联网+”背景下书法艺术传播工作的成效。只有在高素质高水平且具有较强信息素养的书法艺术传播管理人员支持下,才能够保证“互联网+”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

1. 在必须加大对于书法艺术传播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构建出完善的人才培训部门,鼓励书法艺术爱好者及传播人员参与到各项培训活动当中,在培训期间要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功能,书法艺术传播要点,书法艺术的各项信息,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都能够得到提升,可以有效的筛选出书法艺术信息的精髓并进行有效的传播,实现既定书法艺术传播目标。

2. 需要定期的组织相关负责人员开展工作研讨会,在会议当中明确指出在运用“互联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集思广益解决该种问题,保证“互联网+”背景下,书法艺术传播工作的质量以及成效可以得到持续不断地提升,从而保证书法艺术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弘扬[5]。

(二)全面开发“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宣传功能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渐地迈入到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且所发挥的成效极为显著。基于这一情况,相关的书法艺术传播人员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明确“互联网+”的优势功能可以有效的提升书法艺术信息传播的效率[6]。为了能够有效的开发“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宣传功能:

1. 相关的书法艺术传承管理部门可以于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见识的合作关系,由政府部门主导双方的合作,并为双方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而书法艺术宣传部门可以到媒体部门当中学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类优势功能的特点,为日后的书法艺术宣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社会媒体部门可以充分运用自身宣传经验以及宣传渠道的优势通过互联网途径将书法艺术信息进行广泛地传播。

2. 书法艺术宣传管理部门可以有效的借助“互聯网+”技术构建出完善的信息宣传平台,在平台当中设置信息交流模块,引导社会群众参与到书法艺术信息的交流讨论活动当中,搜集社会群众对于书法艺术发展的开发,并提取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社会群众的参与感,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起到书法艺术信息传播的作用[7]。

3. 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有效的将一些关于书法艺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制作成视频以及图片的形式进行传播,提升人们的观赏体验以及书法艺术信息传播的直观性[8]。

(三)丰富书法艺术信息传播方式

现阶段,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的完成一些日常活动,生活便捷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在这种大环境下,网络传播的现象也应运而生,该种信息传播方式主要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而实现的,例如人们常见的线上线下信息传播一体化,020传播方式都是信息化传播方式的延伸。因此,相关的书法艺术信息传播管理人员在实际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必须重视对于书法艺术信息传播方式的优化革新[9]。

1. 相关的传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线上营销线下交易的方式来进行书法作品的交易,就是在线上传播一些关于书法艺术作品的信息,对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吸引一些感兴趣的客户到实体店进行观摩并进行具体交易事宜的商议。

2. 线下开展营销活动,线上进行教育,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开展一些文化宣传活动,在线下吸引大量的书法艺术爱好者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了解关于书法作品信息,并在线上完成交易,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书法艺术信息传播的时间限制以及空间限制。进而保证我国书法艺术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弘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已经越发的重视对于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承与弘扬,同时还正在积极努力的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活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有效的提升社会群众的精神文明素养。书法艺术当中富含着诸多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同时也是艺术的直观体现,而有效的借助“互联网+”技术对该种艺术进行传播将可以极大地提升书法艺术传播的效果。因此,需要相关书法艺术传播人员重点研究“互联网+”下的书法艺术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董弟林.互联网+背景下的有效书法之路——网络直播[J].课程教育研究, 2019(41):24.

[2]陶立敏.基于“互联网+”的书法教学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 2019(14):142-143.

[3]李兴福.开发中译外研究的新天地——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的途径探索[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1(04):315-320.

[4]王彦颖.“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硬笔书法》课程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8(12):88-89.

[5]郝春燕.互联网+新“非书写”时代书法学学科机遇[J].艺术教育, 2018(21):65-66.

[6]石海彬.互联网时代中小学书法教育问题研究——评《小学中年级书法教学指导教师用书》[J].新闻爱好者, 2018(10):107.

[7]张福朋.“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书法传播特征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 2017,7(01):79-83.

[8]黄亮.论“互联网+”时代的书法发展[J].中国书法, 2016(24):189-191.

[9]王垚,孙超平.“互联网+书法”领域的文化产业创新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48-51+72.

作者:姜宗涛

书法艺术美术教育论文 篇3:

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文化精神分析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国书法艺术将文字和艺术进行了完美结合,呈现了中国特色的艺术类型。在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愈来愈重要。文章先就中国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关系进行阐述,然后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就中国书法艺术传统文化精神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能对其有更深的认识了解。

关键词:中国书法;传统文化;文化精神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传承传统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中国书法艺术是传统文人淡泊名利以及安贫乐道的追求,是比较可贵的精神,作为传统艺术,其中也蕴涵传统文化精神。剖析中国书法以及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关系,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 中国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关系

中国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

1.1 传统文化精神在书法艺术中

中国书法艺术中蕴含传统文化精神。古代没有当前的高新技术,这就需要特殊媒介来给文人墨客情感抒发提供渠道,书法就成为比较重要的途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中就有魏晋风度的具体体现,一些传统文化也被文人墨客诉于书法中。通过将自我的抱负理想以及个性风格等在书法艺术中展现,传统文化的精神蕴含其中,呈现出独特的书法艺术[1]。

1.2 书法艺术促进了传统文化传播

书法艺术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书法艺术是比较古老的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甲骨文、大小篆、草书、楷书等都能呈现出比较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魅力。我国历史悠久,有比较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形成的文化都有其特色。书法艺术的传播,对传统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书法艺术也成了传统文化传播比较重要的媒介。

1.3 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在书法艺术这一形式下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从两者的关系层面来看,就是互补的关系[2]。古代人多爱书法,通过书法能体现出个人的气质,在书法艺术的熏陶下,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传统文化也因此得到了传播。

2 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文化精神体现

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在诸多层面,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2.1 书法艺术之“和谐”与“太和”

中国的书法艺术注重“和谐”境界达成,“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理念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该理念注重整体和谐,注重事物多样性统一,兼容并包,最终实现“太和”境界。《国语·周语下》曰:“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其中所言的“乐”求“和”就是在宇宙自然“和”的启示下所产生,“和”即为不与心、物相悖[3]。而儒家将“仁”作为核心思想,也是强调“和谐”,人之情感应顺其自然,不违天道。在书法层面也是追求“和谐”之道,这即是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例如,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就是增损古法,裁成今体,有中和之美,故此为后代所效仿者多矣。中国书法之所以追求“和谐”的境界,主要是受传统的文化大背景的影响所致。从前人所论述而观,注重书法艺术表现完整性,对和谐比较注重,而在篇章的结构上注重笔墨造型以及各局部因素的和谐构成。不仅如此,也注重线条的形象丰富,对艺术上的和谐统一的要求比较高,这些从书法家王铎以及米芾等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其和谐的表现并非是简单的均衡分割以及等量的排列,是运用救差补缺以及参差错落等方式进行调配形成的和谐之美,从总体上达到平衡,这是书法家的学识以及智慧和修养的体现[4]。“和谐”的美在书法艺术层面并非是同质相加,是异质相谐,所以在书法艺术美的体现上注重变化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变化。

2.2 书法艺术之“书随自然”和“道法自然”

所谓的“道法自然”就是依照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大宇宙以及大领域中运行的规则,老子言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是无形又有形的,是能变化也能聚集的,是宇宙混元之气,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从老子观点能发现,自然万物是相辅相成、互为阴阳的,能够进行转化。这一互动宇宙法则在书法中加以运用,就能够表现出“通自然,得天趣”,能够将人的真性情表露出来。从王羲之《兰亭集序》以及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的表现能够看到,其中所呈现的就是真性情。对于书法艺术审美,最主要的就是要呈现出“自然”,这是一种高境界,也是重要的标尺。书法艺術的创作从特征上来讲属于人类文化活动,而人类活动应当按照“自然”要求。所谓的“书随自然”就和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相符合,这也是传统文化的精神体现。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曾说:“我写字没有什么紧急,执笔,展纸,坐法,一切都顺乎自然……动笔的时候不因为迁就美而去违反自然,自然本身就是美。”[5]从此也能看出书法艺术的“书随自然”和传统文化精神中的“道法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2.3 书法艺术之“笔墨精到”和“中庸之道”

书法艺术是美的艺术,书法艺术审美中的“笔墨精到”和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也有紧密的联系。“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注重不偏不倚,过犹不及。这一传统文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内容。中庸是孔子哲学基础以及最高道德准则,其核心思想就是对为人处世普遍原则的论述,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要能够恰到好处,这样才能符合中庸之道。而在书法艺术中的表现就是准确和完整,也注重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这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要求[6]。高质量书法线条需要洗练有力,充满内劲以及富有弹性,这样才能呈现出准确的书法,这一准确性是在变化中的,不能够呆板地呈现。书法的线条准确和审美是关键,这是唯一衡量标准。笔画线条美感的呈现可通过这样进行描述:“‘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书法艺术在进行谋篇布局过程中所呈现的错落有致变化,这是书法艺术家练达以及统一的体现,风格上呈现的是刚健,但没有霸气,柔美而没有媚态,书法的形象充满新意但不是哗众取宠,笔墨精到才能成为好的书法艺术作品,这也是从中庸之道中得来的。

2.4 书法艺术“苦修苦练”和“克己修身”

书法是融合了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要想有大成,必定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书法中“苦修苦练”的思想和“克己修身”传统文化思想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书法艺术注重刚柔结合,这是受到儒家以及道家思想影响,书法艺术的刚柔表现并不是取其一的关系,是兼备的关系,而真正达到刚柔并济的书法艺术效果并非易事。“克己修身”思想在书法艺术中的呈现有重要观念体现,通过提高人品、提升书法艺术水平、苦练才能有收获。古人将个人品德看得重于书品,书法上有成就首先要从个人的品德上修炼。由此能够认识到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

3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通过上文就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之间的一些联系的分析探究,能对两者间的关系有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立军.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文化精神[J].传播力研究,2018(14):184.

[2]张家琦.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文化精神[J].艺术科技,2017(11):215.

[3]黎娅.试论当下中国书法的民族化出路[J].美术教育研究,2015(17):44-45.

[4]张建春.浅析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文化精神[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05-108.

[5]常敬宇.维护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 坚守中国书法的文化品位[J].汉字文化,2012(6):93-97.

[6]张盛德.保传统 守经典——浅议书法的传承创新[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9(8):26.

【作者简介】郭志良(1964—),男,汉族,河北景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郭志良

上一篇:高等学校成本核算论文下一篇:电力公司营销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