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医药产业发展论文

2022-04-22

生命医药产业由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被称为21世纪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钻石产业”。由于其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极具重要性,已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竞相争夺的产业战略制高点。同时也是国际公认的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金融危机下医药产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融危机下医药产业发展论文 篇1:

成都市生物医药企业及产业发展探析

摘 要: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21世纪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钻石产业",是我国以及成都市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通过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端化带动成都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区域产业倍增的重要举措。本文试图从生物医药产业基本定义入手,进而分析其产业特征及产业链条形态,并综合分析国内以及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最终对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建议

一、生物医药产业概述

(一)生物医药产业定义。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一般意义讲,它是指运用生物技术从事药品、设备生产和提供相关服务企业的集合,主要包括生物制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两方面内容。生物制药产业主要包括生物技术药、化学制药和中药制药等领域,其中中药制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生物制药子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指运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进行产品开发、设计与生产的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诊断试剂以及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及系统等。

(二)生物医药产业特征。首先,生物医药产业具有“三高一长”的特征。生物医药产业是资本与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等特征。生物制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医药厂房和设备仪器方面。新药的研发周期很长,从化合物筛选、临床前研究、各期临床试验到批准上市往往需要10-15年时间,而且风险很大,成功率仅在百万分之一,开发过程中一旦出错,都可能导致项目失败。但若研发成功也有着惊人的高回报。

其次,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行业周期较弱的特点。医药产业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很难说存在成熟期,是永远成长和发展的产业。医药产品与服务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有不可替代性和广泛的刚性需求,因此,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与经济景气程度的关联度较低,具有超強的抗经济危机能力。在历次的经济衰退期,包括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纳斯达克医药类股票及标准普尔保健指数均有不错的表现。

再次,生物医药产业高度依赖研发资源服务。与IT等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生物医药产业在研发阶段更依赖基础科学研究,研发团队需要在产业化的不同阶段适时引入在技术评估、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等多种创新要素,加速成果转化。

二、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分析

(一)生物技术药。上游:主要包括生物制品原材料和研发服务,有研发服务投入大、风险高、附加值高等特点,原材料生物制品制备领域成本相对较低,血液制品行业由于血浆资源的稀缺性较高,平均毛利率达10-15%;中游: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单抗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等药品的制造,制造环节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较高,行业平均毛利率30%;下游:医药流通及服务环节,由于进入门槛较低,毛利率在5—8%。

(二)化学药。上游:主要包括化工原料供应和化合物筛选,药用辅料及包材的供应;中游: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的制造,化学合成药产业中,大宗原料市场趋于饱和,毛利率低,特色原料药和制剂药增长速度较快,而且附加值高,特色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毛利率通常分别在50%、40%左右,化学合成新药作为新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下游:包括化学药物流通及服务。

(三)现代中药。上游: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养殖)、新药研发,毛利率较高,达40%;中游:主要包括饮片炮制、配方颗粒加工、中成药制造和植物提取物制造,其中中药饮片加工行业毛利率约为30%,中成药制造毛利率约为35%,配方颗粒毛利率达45%;下游:包括中药材流通及服务。

三、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及经济发展的双重因素作用下,我国药品市场高速扩容,2002~2012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复合增长速度达到22.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世界第二大OTC药物市场,世界第三大药品市场。2012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达到9261亿元,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 18147.9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将以年均12%的增速继续扩容,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第一,从市场格局来说,我国正形成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第二,从各类药品市场份额来看,西药是药品市场的主体,中成药约贡献20%以上,特别是在小医院、基层医疗和零售;第三,从产业布局来看,生物医药“三高一长”的产业特点要求产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向园区集聚。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仍将进一步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科研院所集中和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以及少数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其中,研发要素将进一步向上海、北京集聚;此外,西部地区的四川成都、重庆已经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成渝经济圈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活跃,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

四、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成都具有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在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实力较为雄厚,拥有科伦、地奥等一批优势企业。现代中药、疫苗、血液制品、大输液产品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增长显著,年主营收入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2 年,全市共有生物医药企业6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20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1%;实现利税65亿元,同比增长18.6%。

从政府区域规划角度看,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是可观的,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不小的问题与挑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竞争力不强,尽管成都市高新区内聚集了2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但尚无真正核心的龙头企业;第二,产业高端化不足。成都市生物医药企业大多处于化学药仿制生产、中药复方生产等产业链低端位置,在药物研发试制、药品检测与鉴定、知识产权服务等高端环节仍旧较为缺失;第三,产业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由于生物医药产业的高技术、高资本投入的产业特征,因而对于地域、能源、交通等因素要求不高。成都市内各个区域均有生物医药企业分布,导致企业同质化竞争明显,更易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第四,产业机构亟待升级。成都市大部分企业研发创新不足,产学研合作也较为缺乏,导致一些研发成果产业化较慢,一些关键性产业化技术长期没有突破,制约了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下游深加工产品领域延伸,产品更新换代缓慢。

五、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发展思路,加强产业招商引资。要明确思路,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成都市重点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加强产业研究,充分发成都市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区位、资源优势,重点支持和发展成都市相关区域具有比较优势或能实现突破性发展的产业领域。同时,要把“招商选资”作为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利用好国际产业链分工和产业外包转移契机,“导入招商”与“存量招商”并举,引进一批产业高端和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的关键企业。

(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联动发展。要促进“产城一体”组团化发展,加强产业发展载体支撑。加大现有园区的土地整理、清理及置换工作力度,为产业发展预留后备载体空间,大力促进生物医药制造与“成都国际医学城”医疗服务的融合、互动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以制造环节为主体,带动总部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设立生物与医药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对优质企业及项目的扶持力度。同市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增强自主开发能力,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围绕重大关键技术及高端产品进行 “产、学、研、用”合作。

(三) 完善政府体制机制,改善政府职能。加强生物医药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深化与周边省(市)县的产业合作,主动出击,吸引其他省市的优秀技术资源和优秀生物医药企业向成都市高新区、天府新区等区域进驻。支持企业积极申报新版GMP认证,对通过认证的企业基于资金补贴。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0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2] 《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3]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作者:谢宇

金融危机下医药产业发展论文 篇2:

提升和完善南京医药产业的探索

生命医药产业由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被称为21 世纪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钻石产业”。由于其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极具重要性,已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竞相争夺的产业战略制高点。同时也是国际公认的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从世界生命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初期,预计到2020年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

一、 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但医药产业仍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年均递增速度达到10.6%。2003年国际医药市场的总销售额只有4300亿美元,到2010年已增加达7000亿美元以上。在北美、欧盟、日本形成3个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三大药品市场的销售份额约占全球市场的87.7%。药品销售多年来一直呈稳定增长势头。2005年欧盟市场增速达7.1%,日本达6.8%,拉美达18.5%,亚洲太平洋地区(除日本)和非洲为11%。目前排名全球前50名的大型医药集团均属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新型生物药物开发中,化学小分子药物份额保持在80%上下。2000年以来,美国医药产业的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08年尽管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研发费用仍达652亿美元,同比增长3.16% 。国际医药产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力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购并和重组,增强了对市场份额和销售市场的实际控制力。

在我国,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医药制造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销售网络,2009年制药总产值已突破10000亿元大关,2007年以来医药工业保持年均递增15%~20%的增速。我国化学制药工业目前可生产原料药1500种,产量达到110万吨,且有多个品种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如青霉素、维生素C、土霉素等约占全球产量的50%~65%。出口比重超过40%,占全球原料药贸易额的1/4。我国的原研产品青蒿素,在国际上疟疾高发地区被广泛使用,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的产量,也都在国际市场占有相当份额。但从产业的角度看,我国医药产业仍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仍然存在制造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生产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另外因投入不足,尤其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所以对新药的创新开发能力较弱,难与国际较强同类企业比肩和抗衡。近年来行业研发投入的比重平均为1.02%,新药生产能力仅占药品总量的10%。

二、医药产业研发创新情况

1.医药创新的分类

(1)仿制创新。仿制创新药的研发主要是运用一些公认、成熟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已有的装备和材料,研发出“价廉质优”的产品,实践中表现得最多的是集成创新。仿制创新主要是通过制备工艺的创新,突破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最终获得具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且制备成本低、产品质量优和生产环境较好的工艺路线。目前,国内很多仿制药物通过技术创新,已经达到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

(2) 改进创新。改进创新的主要特征是运用一些公知、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规避已有的专利保护,发明和制造比母体新药更具治疗优势的专利新药。由于这类新药的作用靶标没有改变,临床风险较小,且是确立临床应用的成熟产品,因此研发成本相对较低。但这类新药拥有创新专利权,其创新程度大大提高。

(3)原始创新。是新药创新研发的最高级别。它以大量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或以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利用发现新的病因学机制建立新的药物筛选模型并加以应用。制造出全新结构的新药或先导化合物。这类新药研发投资大、耗时长,收益大但研发风险高。当前国际新药研发新宠是植物原料药,中草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已成为热点,植物原料药开发高潮不断涌现。与化学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相比,以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中药具有命中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新药研制的重要途径。

医药研发的三种创新模式中,仿制创新属于初级阶段,创新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其占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原有成熟药品资源优势,对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条比较简单易行的创新渠道。

2. 国内医药产业研发创新概况

我国的医药生产企业,目前在创新方面主要集中在仿制创新与改进创新。在原始创新阶段,药物研发外包企业主要做的是新药研发的药物合成及优化合成路线和工艺的工作,这是新药创新最费时耗力的核心研究层面。国内药企一般通过低成本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以相对低廉的合同定价和优质的研发服务吸引海外医药巨头的订单合同,帮助其完成合成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这种创新研发过程中,最终的药物知识产权属于合同发包方,即海外医药公司,参与创新研发的中国药企无专利享有权,即使你的合成方法和工艺非常先进,具有极高的创新价值,也不能在专利中分得一点点份额。

三、南京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1.南京医药产业的发展优势

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南京拥有众多位居全国前列的的科教和研究优势资源。高校众多,学科基础雄厚,研发力量强大,人才资源突出。市域内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11所名列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前列的国家“985”和“211”工程知名高等院校,拥有14名两院院士,7名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去年以来江苏省还引进海内外97名国际生物技术产业领域杰出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南京进行创新创业。南京大学建设了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中国药科大学建立了国家级的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围绕新药开发,江苏在全省范围内还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的新药筛选、药物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和新制剂与新释药系统技术等创新平台,基本形成了符合国际新药创制流程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体系。

2.南京医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1980年南京市只有12家医药制造企业,2008 年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企业已达100多家,且有60多家已通过GMP国家认证。1981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不足一亿元,到2008年已达到70多亿元,年均增长率近20 % ,超过南京市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空间布局上,目前南京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浦口、栖霞(新港)、鼓楼三区,浦口和新港生物医药产业园、鼓楼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已成为南京生物医药发展的“根据地”。新港医药工业园主要研发生物和中西药制剂,浦口医药工业园主要研发方向为抗感染、抗癌和生物基因类药物。浦口生物医药园还是第一家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从制药、包装以及医疗器械相互配套、功能完善的产业园区。南京新港生物医药园已成为省级三药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和新药研发基地,目前已有50家医药生产企业进驻。南京生物医药产业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第三(仅次于京、沪)。

四、南京医药产业发展的探索

1.面临的发展机遇

我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带来1000多亿元的新增医保支付能力,预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药品需求量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极大发展空间。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的突破,也大大加快了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步伐。同时,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也增加了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转移的现实可能性。南京在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方面具有区位、人才和先发优势,为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全球医药产业布局正面临新的大规模调整。面对激烈的竞争,医药公司出于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研发成本的考虑,把医药研发和生产环节中的非核心试验部分通过合同方式交给其他有能力的研发公司和机构来完成。目前作为高端服务业的医药研发外包公司(CRO)已承担了全球近1/3的新药开发工作,预计2014年全球CRO市场将会达到3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人力成本是医药研发成本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在医药研发外包中的竞争优势变得十分突出。印度、俄罗斯、巴西等人力成本相对低廉国家已经承接了大量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而中国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日益受到国际医药公司的青睐,使中国医药研发外包市场规模与日俱增,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医药研发产业链的成熟。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医药公司大多从事于仿制药和原料药的生产,由于资金力量薄弱和成本承担能力有限的原因,新药研发一直是国内医药企业的软肋,严重制约了国内制药产业的发展。理论上新药研发的主体是医药企业,但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极弱,研发主体主要由高校和科研单位承担,这种研发体制急需改变。当前还普遍存在着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医疗机构的协作不够,产、学、研结合形成“双赢”意识不强,各医药企业间的分工合作、错位发展不到位,新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医药企业参与国际医药创新研发的意识比较薄弱等主要问题。

3.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1)以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核心,整合完善现有医药产业园区的资源,打造医药创新孵化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大力发展高端化学药物、生物制品,选择发展低污染、低能耗和高附加值配套原料药、重要医药中间体;发展新型药用辅料和关键制药装备,积极推进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业发展。

(2)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引导作用,加快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努力按照国际制药技术的标准和规范,整合材料、化工、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展大品种药物的原料药工艺优化技术、重要医药中间体的绿色制备技术,新型药用辅料的开发技术等科技攻关,加强智能化药用发酵装置、节能高效提取纯化装置、一体化制剂装置生产线等关键制药工艺装备的产业化,打造在全国具有明显领先优势的原料药、中间体、药用辅料、生产装备等制药工艺产业链,构建立足我国、面向全球医药制造业辐射的制药基础产业集聚区。

(3)重点发展医药生产制造业,着力培育医药外包服务业。发挥南京高端人才积聚优势,紧盯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前沿技术,加快生物诊断试剂产业的发展和高端生物制品的应用突破。加强植物资源有效部位分离与有效单体提取、质量控制与现代制剂技术等关键制药工艺的产业化突破,建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工程化技术平台,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产业应用。

发挥南京技术、区位和人才等综合优势,积极吸引和大力培育各种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化学和生物外包,推动服务外包向高端化发展,引导企业承接国际间产业转移与药品代工服务,推进南京生物医药服务外包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管委会)

作者:林进军

金融危机下医药产业发展论文 篇3:

国际金融危机的走势预测及中国产业未来发展分析

本文依据凯恩斯理论,对国内经济调整时期重要经济政策的总结、未来中国经济复苏路径的可能性、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未来引领经济复苏的产业内容和特点、后危机时代中国产业格局的变化趋势、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产能过剩的关系、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中国产业政策变化内容与变化方向及新市场的形成与新产业的发展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测。

[关键词]金融危机;产业未来发展;走势预测

张亨明(1963—),男,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安徽合肥230053)洪世勤(1965—),女,合肥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安徽合肥23002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一年多,在经历了一波经济大幅下挫后,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暖,整体经济走势继续好于全球,其主要动力源依然来自工业的上行动力。

一、国际金融危机未来走势预测

(一)凯恩斯理论影响下的国际经济危机复苏路径

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台至今,世界经济经历了由2007年的次贷危机演变为2008年金融危机,在2009年后则由于实体经济的显著衰退而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已经步入经济衰退区间,新兴大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大幅回落,全球经济仍在继续向下探底,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向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经历过多次波折。比较引人注目的有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但是,由于这次危机的问题来源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华尔街,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因美国次贷风波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它的严重程度虽然不及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但应该超过二战结束以来的多次经济衰退,因而一定会产生超出一般危机的经济和政治后果。

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各国政府都在大规模推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计划,但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在未来三年,很可能走出十分不同的四条曲线:美、英经济是大“L”形,欧元区经济是“W”形,主要发展中国家和日本是“U”形,中国经济是“V”形。

(二)国内经济调整时期重要经济政策的总结分析

由于中国与世界的高度相互依赖,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外部危机的拖累。2008年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2008年三季度经济增长9%,四季度增长6.8%,2009年一季度更是下滑到了6.1%。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对外出口萎缩,面对外部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迅速行动,进行积极的政策调整和内外协调。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及其经济和政治后果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国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政策应对。一方面是迅速开展国内自救,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中国政府交替使用金融和财政手段刺激国内消费,维持市场稳定。在金融手段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把从紧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适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自2008年9月份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五次下调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已经累计下降了216个基点,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累计下降了189个基点。在财政政策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方案计划到2010年底投入4万亿以刺激经济增长,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领域。中央政府还准备实行结构性减税,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预计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与此同时,国务院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和科技创新计划,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参与国际政策协调。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先后参加了欧亚峰会、20国集团首脑峰会、APEC会议等重大国际会议。在这些多边外交场合,中国与世界各国积极合作、协调立场,共同维持全球市场稳定,批判可能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第二,努力稳定周边局势。2008年10月,中日韩和东盟国家决定建立800亿美元的亚洲货币稳定基金,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外汇危机;2009年2月17日,中俄签订了250亿美元的石油贷款协议,规定中国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贷款,俄罗斯则在未来20年内每年向中国出口1500万桶石油;中国还向巴基斯坦、泰国等国提供经济援助,缓解金融危机对其国内政治的冲击。第三,与美国的合作。一方面,中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截至2010年8月末,总额已经达到8684亿美元,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不减反增,对维持美元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问题上,中国基本采取温和渐进的态度,并不寻求对现有金融体系的革命性颠覆。这既符合中国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原则主张,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维持美国的既有地位[1]。

(三)未来中国经济复苏路径的可能性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财政刺激政策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挽救了曾“突然失速”的中国经济。在4万亿财政政策刺激下,中国经济逐步走出本轮调整的下行周期,开始缓慢复苏之旅。

在中国逐步走出经济低谷进入复苏的过程,中国经济复苏路径无法脱离内部的经济刺激和外部经济的好转,即“内部需求+外部需求”支撑。由于经济条件不同,“内需+外需”的不同组合搭配,构成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路径。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济反弹显现。2009年3月份以来,在经济刺激作用下中国经济的领先指标、行业数据反弹开始显现,企业回补库存等行为导致PMI、发电量等工业关键指标出现反弹,宏观经济总体已经度过了金融危机的恐慌阶段,经济基本恢复到稳定状态。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二季度经济处于强劲的反弹状态。根据预测,2010年二季度开始至2010年底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将在7.5%左右,2010年全年经济增长达到8.3%以上。

第二阶段:经济内在修复筑底。2009年的全球经济将面临二战后最为严重的衰退和经济萎缩。在这一基本背景下,2009年第一季度GDP创出本轮经济周期的低谷(6.1%),此后将逐步企稳,且有望在2009年中期以后开始缓慢复苏,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将恢复至9%左右的水平。

值得一提是,在这一阶段,由于全球经济尚未出现实质性改善,金融危机冲击仍向实体经济进行扩散,中国经济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处于内在修复筑底阶段,实体经济指标仍存在不稳定和反复状态。尤其是2010年8月18日公布的美国的零售和就业数据、中国的工业生产数据和欧洲的GDP数据都比预期的差,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出现V型复苏的预期大打折扣。

第三阶段:实质性复苏阶段。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将成为率先复苏的经济体。虽然目前全球经济的萎缩已经开始逐步得到缓解,但是等其真正的恢复还需到2011年。中国在这一段时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比较恶劣,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将是比较负面的。2009年一季度美国和欧盟的季度环比经济增长率分别-6.1%和-2.5%,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仍面临严重的收缩压力。当前,中国经济缓慢复苏的发动机是国内所采取的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而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及走向繁荣之路,仍需以美国为主的全球经济的恢复增长为前提[2]。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从次贷危机对中国产业部门的影响看,其对中国的产业格局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直接影响到中国产业格局的调整,尤其是对出口导向型产业、周期性行业和耐用消费类产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另一方面,加速中国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的调整进程,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1.次贷危机引发部分行业出现调整

(1)部分行业产能潜在过剩风险凸显。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和出口下降,2003—2007年中国企业的高产能扩张问题可能演化为中国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之一。在2003—2007年全球经济扩张时期,西方国家主要经济体总体呈现供给不足型状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新兴市场的大量产能。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随着地产、股市和衍生金融产品等资产泡沫依次破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金融商品交换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物质产品的过程趋于萎缩甚至可能中断。无论是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还是周期性敏感行业的负增长,都表明中国产能扩张问题已经凸现。

(2)出口导向性产业遭受重大冲击。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8%,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次贷危机和经济放缓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全球经济,从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次贷危机将从全球经济每年4%左右的高增长率下滑至2010年的3%。全球经济的放缓,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出口,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下滑速度和深度。美国经济下滑对中国出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这种负面效应已经显示,尤其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的产业造成沉重打击。

(3)周期性敏感产业受经济周期下行拖累。在世界经济进入周期下行阶段的背景下,中国原材料行业,如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以及能源行业(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这些行业处于产业链最前端,对经济周期变化最为敏感,最容易受经济周期下行拖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1—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作为资源型行业的下游行业,如石油加工、电力、化纤和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利润加速下滑,其中,1—8月份石油加工行业累计亏损960亿元,电力行业利润同比下降81.6%,有色金属由1—5月份增长3.9%转为下降7.4%,水泥、钢铁制造业等关键原材料以及交通运输、通用设备、电气等机械加工业利润增速较2010年1—5月份有所回落,其中,水泥、交通运输和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增长率分别由1—5月份的50.9%、46.3%和40.9%回落到40.3%、35.1%和30%;钢材产量从2009年9月同比增长24%下滑至2010年同比的8.1%。

(4)耐用消费类产业(房地产、汽车)出现负增长。美国次贷危机与全球金融动荡,中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已经引发中国金融与房地产市场产生心理上的冲击,从而引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较大幅度的调整,这必然对中国居民产生负财富效应,使消费能力下降。从2008年国内的消费结构看,中国居民对耐用消费品已经出现较大负面影响。无论是住房还是汽车消费,已经出现负增长[3]。

2.次贷危机引发中国产业格局变化

(1)次贷危机有利于西方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目前,全球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三大市场。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在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之后,2009年经济陷入0.5%左右的超低速增长,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势必将向发展中国家加速转移以对冲本土经济的不景气带来的负面冲击,这将为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和升级带来历史性契机。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前景将更加暗淡,迫于利润与生存的压力,发达市场的制造企业将向中国加速转移生产,国内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也随之迅速提升。

(2)次贷危机大大减轻了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在全球经济放缓和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以原油为代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大幅调整。受需求下降、美元走强等因素影响,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2009年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后迅速下挫,目前在70~80美元左右徘徊,跌幅超过50%。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有效缓解了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压力,大大减轻了中国制造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生产成本压力。

(3)次贷危机加速了中国出口产业部门的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的滑坡,有利于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性调整,为中国加快转变出口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外部导向型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改革提供了有利时机,并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加强海外市场开拓,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未来引领经济复苏的产业内容和特点

新兴产业将成为金融危机后竞争的制高点。“从历史上来看,每次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次技术突破,引领一次产业革命,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这将会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新兴产业的基本条件,但培育新兴产业仍有一些困难,主要体现为选择难、体制创新难、市场培育难:一是选择难,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如何选择正确的新兴产业培育重点是各国重要的难题;二是体制创新难,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调整旧体制和旧机制,使之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市场培育难,由于价格、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新兴产业产品往往不易被市场接受,限制了新兴产业的规模发展。此外,融资支持、创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对此,中国需要开展五方面工作:一是研究制定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二是切实加强新兴产业的创新体制政策;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四是及时推进相关产业的改革,包括加快完善促进三网融合;五是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催化器,是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当今世界还没有哪种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能超越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仍将扮演推动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角色。增强产业发展的构筑更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4]。

新兴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复苏较快,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不仅对当前而且对今后较长时期提升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新兴产业可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确保长时期内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力促进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合作是中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第一,要鼓励发展新兴产业的国际贸易。中国正处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各领域的先进技术设备有广泛的需求,中国政府鼓励相关企业扩大相关进口,也希望有关国家取消不必要的高技术出口限制。第二,要积极促进新兴产业的国际投资合作。中国工业体系完备,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有利条件。第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中国通过行政、司法双重手段对企业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予以保护。第四,鼓励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产业格局的变化趋势

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继中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也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2009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

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依据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部将系统科学地研究部署。首先,在现有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中,挖掘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科技成果,并使其尽快产业化,部署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第二,进一步促进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第三,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布局建设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促进创新型人才队伍的成长;第四,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在发展中创新科技管理的机制与体制,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更紧密结合,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最大范围地惠及千家万户[5]。

三、市场需求与产业未来发展预测

(一)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产能过剩的关系

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其表面原因是金融海啸导致全球的需求萎缩,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此前各国实行多年的低利率的货币扩张政策,造成需求的虚假繁荣,一旦泡沫破裂后,产能便凸显过剩。然而中国产能的直接原因是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高达60%,金融危机后出口受到打击,外需大跌,订单减少,而内需又跟不上,这样出现产能过剩就是必然的。中国的产能过剩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目前经济管理体制形成的一大顽症。从宏观上看改革开放30年来,在1986年、1996年、2007年中国曾经三次经济过热,基本上是十年一次。每次经济过热的直接表现就是大量的重复建设,出现了许多产业的产能过剩,浪费了资源、积压了资金,造成了银行的大量坏账,催生了中国的泡沫经济。本次金融危机更使得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凸现,但这是一个外在的诱因,内在的原因则是多年来政府这支“手”太强,市场这只“手”太弱。

(二)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所谓产能过剩,是指实际产出数量小于生产能力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根据时间的差异,可以将产能过剩划分为“即期过剩”和“预期过剩”。前者是指当前时期的生产能力超过需求量达到了“过剩”的程度,后者是指未来某时期内预期的生产能力与预期需求相比达到了“过剩”的程度。生产能力大于需求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现象,也是市场竞争的动力来源,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供过于求”理解为“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大于需求仅仅是产能过剩的必要条件,只有当时生产能力超过有效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构成产能过剩。

1.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出口转内销”(外国市场萎缩)的产能难以同国内需求真正对接。一方面,内需难以迅速消化因出口受阻而闲置的产能;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国家实施的“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使得部分外向型企业只习惯外销,在产品转内销时往往显得无所适从。

其次,是落后产能难以退出市场。当前对于落后产能缺乏一个有效的退出机制,产业、财政、金融和环保等各项政策尚未形成合力,再加上部分地方政府出于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考虑,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动作较为迟缓[6]。

最后,是由“保增长”引发的部分地区新增产能盲目扩张的风险。因出口受阻而闲置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消费品行业,但目前扩大投资拉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原材料行业,这种需求虽然能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会刺激部分行业盲目扩大产能,从而加剧产能过剩的风险。当前不仅部分行业产能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甚至在一些行业还出现了高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

2.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途径

首先是抓住当前产能过剩的契机,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制订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四项原则,抑制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加剧,对于高耗能、高污染、规模不经济的企业,对于成本高、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就要任其被市场淘汰,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其次是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求的增长。在国际的冲击下,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中国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从而造成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而且由于西方国家过度依赖负债的消费模式的转变,出口增速下降或出口低速增长的状况或将长期存在。因此,从长期看,解决产能过剩必须依靠扩大国内需求,同时,也要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转变出口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等方式促进出口的增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

最后是政策制定者所掌握的市场信息有时是不全面的、滞后的,对未来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应当是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要避免用自己预测的未来市场需求约束企业的投资决策,应该通过发布经济实际运行中的投资规模、信贷总量、市场需求情况等自己具有优势的总量信息,让企业和金融机构了解整个经济现在的投资和供给情况,从而引导资金投向。在对产能过剩进行干预时,要防止出现限制新进入者、保护既得利益者的政策取向,而应鼓励有创新能力、有活力的企业进入[7]。

(三)中国产业政策变化内容与变化方向

次贷危机使得美国经济每况愈下,进口需求日益疲弱,这对中国的出口企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已经有相当多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出现了日常经营困难。此外在次贷危机和成本推动的通胀触发下,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维系,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高增长神话也不再会出现。因此,内部结构性矛盾爆发,中国在原有优势逐渐丧失,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没有及时出现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必然减缓。

问题的出路在于产业结构的转型。要通过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改变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旧增长模式,充分利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重新获得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进步,主动、科学、逐步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产品竞争力。逐步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淘汰出去,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中国产业转型不仅仅包括新兴产业的推动和兴起,同时还包括传统制造业行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

政府应采用不同的产业政策来规范和引导传统制造业按照上、中、下游行业分别升级,并且通过加强新兴产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传统产业的创新式发展。通过有效淘汰落后产能来推进产业合并重组,提高行业效率。通过合适的金融经济支持和产业政策倾斜,加快加工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技术引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创新政策是产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科技的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然而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发费用较大,风险较高。且基础性研究对经济的影响一般在较长时期才能显现,但是从长远利益着眼,加大其投入依然是值得而且必要的。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中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此外,政府其他风险创投机制也是有益的补充。

世界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新兴制造业。但是新兴产业的初始投资巨大,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的风险较大,因此政府应加强指导性强的政策导向和经济金融支持力度,从而使产学研紧密结合和新兴行业积累经验,完成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并且通过对其他相关行业的辐射,带动经济增长。新兴制造业的发展对产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并且能够辐射众多的上下游行业[8]。

(四)新市场的形成与新产业的发展

中国应及时调整产业政策的方向,培育新市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1.发展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2.着力突破传感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3.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4.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5.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参考文献]

[1]周兆生.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5).

[2]Berger A.N., Klapper L.G., Undell G.F.. 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 opaque small busi-nesse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1,25.

[3]Berger A.N., Undell G.F..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 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J]. The Economic Journal,112 (February) 2002,38-40.

[4]袁绪亚,张宗新.全球金融危机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良机[N].中国企业报,2008-10(28).

[5]Clarke G., Cull R., Peria M.S.M., Sanchez S. M..Bank lending to small businesses in Latin America: does bank origin matter? [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2,51-53.

[6]Cole R.A., Goldberg L.G., White L.J..Cookie-cutter versus character: the micro structur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 by large and small banks[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1,16-18.

[7]Colgate M., Lang B..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a relationship manager strategy: New Zealand banks and their small business customer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58.

[8]宋清.当前经济危机下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与转型[J].中国集体经济,2008,9(5).

【责任编辑:薛华】

作者:张亨明 洪世勤

上一篇:城市建设融资及风险控制论文下一篇:计算机技术融合机械电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