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2022-07-03

摘要: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阻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当前很多技校学生承受压力和自我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很弱,从而产生厌学、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当这些问题不能被正确及时地疏导时,他们往往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学习和生活,使得犯罪率日趋低龄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技校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1: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而技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技校学生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长期被忽视,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难以及时发现,且无法进行指导。技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技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

一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点

近年来,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不少学生因为学习、就业压力大,家庭、社会期望过高等原因,对父母和教师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造成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紧张,直接影响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乃至就业,具体表现在:

1.情绪稳定性差,容易偏激和冲动

很多技校学生由于第一次走出家门求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受到自身学识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思想复杂多变,辨别力弱,自我约束力差,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虽然需要依赖父母、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但是往往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把父母和老师的帮助看做是束缚。在不稳定的情绪影响下,容易偏激和冲动,喜欢独立于班级之外,把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当成是虚情假意,具有非常强烈的报复心理;凡是父母和老师要求做的,经常产生对立情绪。

2.心理承受能力差,就业心态亟须调整

在整个社会的高度紧张而带来的应激性大环境下,技校的学生直接面对就业的压力,但自身学习目的不明确,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往往使他们事与愿违,感到失落、沮丧和无助。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在人生的理想道路上迷失方向,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如此一來,恶性循环,致使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对自己失去信心。

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既渴望又恐惧,在心理承受能力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往往因为社会对于学历的传统认知观,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学历不高,就业无望,于是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在校期间无所事事。

3.早恋问题严重

近年来,技校学生发生早恋的现象比较普遍,并有蔓延的趋势。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谈恋爱是种时尚,不以为羞,反以为荣。甚至个别成绩优异的学生也谈恋爱,而且趋向低龄化、行为公开进行,不避讳老师和同学。但由于学生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感情比较脆弱,而且处理感情问题不理智,经常会因一点小事就产生矛盾,学校的一些群体打架、暴力行为大都与感情纠纷有关。

二 加强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通过分析技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点,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遵循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规律,采用多种疏导方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修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心理,促进技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

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德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不能把学生所有的问题(包括心理健康问题)都归结为思想道德问题,认为解决学生的问题只有靠德育教学去完成。高估德育教学的功能,会使德育教学陷入尴尬的教条主义。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上讲,技校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形成和发展对于社会的认识过程,使他们逐渐在良好政治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心理双重作用下学会为人处世。

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有职业敏感性,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观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运用心理疏导方法对“问题”学生进行指导,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缓解学校德育教学的压力,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温暖的班集体中,用内在影响力和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专职心理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充当学生好朋友的角色,辅导员一般与学生共同生活,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让学生的心理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总之,在技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德育老师、班主任和专职心理辅导员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法沟通配合,共同促进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大力开展学生的“三自教育”

敢于正视问题,才会设法解决问题。“三自教育”是指在学生中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活动。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是主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应该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但如果外在的教育措施不通过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内化,都是徒劳无功的。提倡自我激励是自我教育的发展、进步和提高,在学生间倡导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互助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心理健康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和提高心理健康程度。

3.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在文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把立足点放在动态中进行的各个活动环节。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净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心理氛围中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倡导师生平等、爱护学生的教书育人氛围,发展平等与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不易产生叛逆心理,激发学生尊师爱校的热情,化解不良“心结”,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能力。

〔责任编辑:肖薇〕

作者:张心鹤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2:

关于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摘 要: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阻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当前很多技校学生承受压力和自我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很弱,从而产生厌学、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当这些问题不能被正确及时地疏导时,他们往往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学习和生活,使得犯罪率日趋低龄化。本文通过分析技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指出要正确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必须靠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 技校学生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赚取高薪且拥有一技之长的技师们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职业教育也再次火了起来。许多职业教育学校为了在这次中央政策的扶持下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争相大力发展实训、实践教育,比拼就业率,却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没人注意到社会犯罪率已日趋低龄化。所以我认为,要想真正达到我国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技工学校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外,还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技校的这一段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技校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那么,常见的技校学生心理问题有哪些?其影响因素又是什么?我想不乏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一)学习类问题。

1.学习压力过小,学生非常迷茫。

中学生的学习类心理问题一般主要体现在学习压力过大,学生心理长期处在智力超负荷的紧张状态,而技校学生恰恰与之相反。技校的学习环境过于轻松,规定学习时间短、家庭作业少、缺少家长的约束、没有任何的升学压力,反而使得刚刚从中考、高考“战场”上走下来的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没有了学习目标。而且大多数学生在来技校之前所受的教育模式一直都是在有人监管督促的情况下学习的,所以课余时间自学的想法往往也只成了空谈。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很多刚刚入学的学生都反映:课余时间无聊。一下子从中高考的压力中释放出来,不能适应,自学坚持不了多久,觉得时间白白浪费很可惜,很迷茫。

2.厌学是目前学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些来技校的学生以前成绩不是很好或是有明显的偏科情况,简单的评判机制使得他们也总是被归为“差生”,受到部分老师的冷落或相对不公的待遇,所以对某门课程或是对学习就失去了信心。以物理这门课程为例,很多学生在中学期间就觉得物理很难理解,听不懂。即便技校提供了重新学习的机会,他们仍认定自己不能成功,也就不愿“白费”力气。这种想法导致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还有的学生很“现实”,片面地认定技校只需为他提供吃饭的手艺,其余的基础课程都无用。于是放松自己,贪图安逸。在学习上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混沌度日。

(二)人际关系类问题。

1.与老师的关系不和谐产生对抗心理。

在技校里时常听到一些教师们议论有关学生当面顶撞老师、对老师直呼其名、任意起外号,甚至和老师大打出手之类的事情。这时很多教师都唉声叹气,感慨现在的学生不懂尊师之道。可孰不知这些不尊重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某些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有位学生谈到,学校里只要有打架的事件发生,老师总是把他找去,用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问这问那,他觉得老师对他不信任,这让他很失望,他也很讨厌那个老师。技校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戴着有色眼镜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而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有意无意地放大老师对他的不公。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产生消极情绪,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则感到更加不满。如此恶性循环,则师生关系日趋紧张,学生对抗心理更加严重。

2.与父母的关系不够融洽。

很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一旦子女来到技校就会流露出对子女失望的情绪,常会唉声叹气地告诉老师:“我们家孩子以前学习不好,我们就想让他有个手艺,将来可以养活自己。”这样的情绪使很多正值心理敏感时期的学生内心既自卑又自责。而父母多釆用简单、粗暴、专制的管教方式,缺乏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造成学生性格孤僻、专横。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自卑情绪严重。

部分技校学生觉得只要自己学习不好则别的什么都是无足轻重的,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绪。有的学生一旦不能承受这种自卑,便会做出不尊重老师、故意和老师作对的极端行为,想要用这种方式来掩盖内心的脆弱。有自卑倾向的人很难正确面对失败,总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使自卑的心理深入内心。

2.逆反心理普遍。

技校学生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许多问题的认知上,都对家长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可是,他们在潜意识里却将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独立。所以当他们想要独立作出决断或决定某事时,家长和教师惟恐他们上当吃亏,对他们过于关爱,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针对上面所分析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正确分析、看待并有针对性地做出自我调整呢?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我认为,要谈心理健康教育,就不能一味地把老师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而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对象。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放下教师“架子”,更新教师观念。

自古中国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中国最早的教育专论《礼记·学记》中就已经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后又有“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为学莫重于尊师”等说法。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想必优越感很强,在“师道尊严”的名义下,要求学生崇尚教师,不允许学生质疑教师,课堂上的教师始终是学生的一个标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已不再是“沉默的羔羊”,不再畏惧教师的权威,对教师的错误敢于大胆挑战,有时也会在心里嘲笑教师是“老八股”,不懂他们新新人类的想法。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是否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放下“架子”去了解学习新兴事物、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真正从心里理解、尊重学生,还给学生一个宽松、平等、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一个人格健全的心理环境?

针对没有升学压力的技校学生,教师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呢?我认为考虑到技校学生基础差、好胜、自尊、自悲、叛逆等情况,不应再只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还应多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以使他们成为既心理健康又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校就有班主任提出“心理健康第一,学习成绩第二”的口号。她说:“只有他们都成为阳光男生、靓丽女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我相信他们定能调整好心态,散发出他们自身的光芒,活得更加健康和充实。”

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如果我们只沉溺在老祖宗给的优越感里,看不到外面飞速发展的世界,是否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呢?所以我们应在不失原则的基础上,放下架子,轻松上路,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但是仅仅有一个好的榜样还是不够的。虽说身教的影响不可小视,可言传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所以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心理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解答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疑难问题,还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不应该仅仅只落在德育教师和德育课程上,而应该由学校、家庭、社会来共同完成。

1.学校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1)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加强行为训练,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多渠道地接受这些知识,调整心理状态。

(2)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要想心理咨询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等原则。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学生教育的第一课堂。很多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智育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体育和心理教育。家长应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家长还应鼓励孩子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品德。另外,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对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避免积少成多。

3.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深化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

[2]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周小米.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国论文下载网,2003.

[4]周萍,杨辉.评价需要教师放下“架子”.樊城教研网,2007.

[5]易志军.对培养技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2008.

作者:王蕾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3: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策略

【摘要】技校学生这一青少年特殊群体有着比较熟練的操作技术水平,但是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养缺乏。这一群体经常性的会出现心理冲突或困,其心理健康状况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反思。本研究首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期能够为技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教育策略

技校是对技术生人才进行培养的阵地。最近几年,社会对于技工人才有着更多的需求,技校也在逐步扩大自身的生源渠道,包括了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甚至通过社会的方式招生,进而使得技校学生素养始终处于下降态势,经常会有谐声出现心理问题。假如说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着重对当前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保障技校学生能够有较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适应能力。

一、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学生人格不健全

当前有很多技校学生都存在人格问题,包括偏激、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等问题。在言谈举止方面经常表现为谨小慎微、犹豫不决,和他人相处始终保持较较远的距离,存在较为明显的极度怀疑或戒备心理。当遇困难时表现为情绪低落,不能有效的归因;或者是自以为是,对他人的成就过于嫉妒,对他人的语言或行为过于敏感,经常性的表现为主观自卑,不能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无法有效地适应学校生活

技校很多学生在中学时并没有较为突出的成绩,在组织纪律方面也存在问题。相较于同龄学生,他们所面临的生活更加复杂,对于自身的评价不高,有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当踏入技校之后,面对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表现出生疏的状态。在学校生活和学习时,感觉有较大的压力,不能有效地适应专业学习,相应的就会生出一定的应激反应,这些都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适应技校生活。因为技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另外也产生了性意识。同时也正是因为性方面的渴求和兴趣,很容易使得各类心理问题产生。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一些不良网站肆意传播淫秽内容,学生因为性道德观念和科学知识的缺乏,假如说不能有效的教育引导,就会使得这些学生走上歧途,甚至衍生出犯罪行为。另外某些学生在即将毕业之时,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目标过于模糊,或者缺乏自信或者期望过高,都可能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产生抑郁。

(三)生活满意度低,社会支持不高

在此方面主要表现为一些学生不能有效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学习生活中不能对自身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定位,长此以往,就会使得他们信心丧失。不管从事怎样的活动,都无法体验到乐趣,经常性的自责、抱怨。有些学生自我放纵,对于生活满意度较低,凡事得过且过。因为在学习时,始终难以提升学习成绩,会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批评,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同时又有一些学生过于敏感他人的评价,有着较强的保护自我意识,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

二、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社会和政府做先导

当前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心理健康,因此社会和政府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教育部门应当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意识和观念,切实针对学生展开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当前我国系里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社会以及教育部门应当转变传统的陈旧观念,不应当再对技校学生有偏见。实际上,技校学生自中学毕业之后,只是选择了和同龄大学生所不一样的发展道路。他们上了技校,能够习得更多的技术,也能够为社会做贡献,体现自身的个人价值。文化成绩差和工作能力是不相关的,也会有光明的前途。

(二)学校做保障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学校是主战场。技校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过程中应当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对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打造充分,将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保健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得技校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学校教育工作者也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单纯的只是当学生出现问题后就展开治疗,应当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有效的普及。应当深度结合预防与治疗,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建立。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调查,并形成相应的结果。这样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同时也应当强化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应当为学生配备专门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其有着较高水平的心理素养。同时也应当对校园文化进行发展,对多元化的文化活动进行组织,让学生能够在校园中展现自身的风采,对内心情感进行抒发,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提升荣誉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家庭做后盾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是避风港,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互相礼让、和谐相处,打造起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构建起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才能够使得学生形成积极努力、向上乐观的情绪。家长在和子女进行交流沟通中,应当选择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能够真正把握学生的内心情感。对于学生良好的行为和思想要给予鼓励和肯定。而对于学生不正确不良的观念和行为,要坚决制止,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家长也不要对子女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同时要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对学校生活学习中子女遇到的问题及时了解,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增强,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钟克勋,钟鸣瓂心.大学生“回炉”读技校的现实性[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4):102-104.

[2]张俊峰,万露,孔淑珍,等.技校类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价值工程,2020,(29):223-224.

[3]姜均堂.如何增强技校学生的自信心[J].职业与教育,2019,27(9):71.

作者:王芳

上一篇:学生心理素质提高论文下一篇:计算机网页设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