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和企业财务战略论文

2022-04-27

【摘要】权益资本成本是企业融资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货膨胀由于直接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必然成为权益资本成本变动的成因。文章从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出发,以权益资本成本作用原理为基础,通过VAR模型对2000年至2014年十五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资本运营和企业财务战略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资本运营和企业财务战略论文 篇1:

国有文化企业混合所有制下资本运营财务问题浅析

[摘 要]随着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国有文化企业加入“混改”大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混合所有制下的资本运营不能匹配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未能发挥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杠杆效应,既削弱了“混改”效果,也阻碍了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其中财务问题尤为突出。文章围绕混合所有制大背景,通过数据分析阐述了国有文化企业现状及其混合所有制发展状况,分析了其资本运营将面临的财务问题,并提出破解思路,给相关企业提供借鉴,以促进混合所有制下国有文化企业资本运营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文化企业;混合所有制;资本运营;财务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5.085

2018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中提到,要“推进国有文化资本授权经营,形成国有文化资本流动重组、布局调整的有效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增强实力、活力、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發挥控制力、影响力”。国有文化企业的资本运营相对商品经营而言,指的是国有文化企业对其所有拥有的资本进行筹划、运作与管理,优化配置,以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提高国有文化资本的运营效率是“混改”的终极目标之一。

1 国有文化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

1.1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现状

国有文化企业作为文化创造和传播的“国家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者,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象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逐步“脱胎换股”转企改制,一大批图书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信息服务等文化生产企业和文化信息传播企业迅速成长,文创产品销售火爆,文化服务形态多样。根据财政部、中宣部联合发布的《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报告(2018)》显示, 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国有文化企业资产总额45662.2亿元,同比增长23.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481.2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1287.8亿元,同比增长7.6%。结合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国有文化企业户数年均增长893户,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9.49%,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6%和10.97%。可见国有文化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并且紧紧抓住了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在探索文化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成效显著,利润持续增长,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

同时也要看到,和众多国有企业类似,国有文化企业存在着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不高,知名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较少,内部经营管理问题较多,相关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众多疑难杂症。

1.2 国有文化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国有企业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在“1+N”政策体系的推动下,逐步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盘活,国有资本功能进一步放大,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随着经验和成就的取得,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由商业类向公益类、由非垄断行业向垄断行业推进。作为提供准公共产品的国有文化企业也逐渐迈入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混改”阶段。2018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提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推动资产证券化”“通过公司制改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从制度上明确了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同样是在2018年年底,中央财政向中央文化企业注资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支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等增加国家资本金。主要目的就是调整文化领域国有资本布局,以资本为纽带,支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组建集团公司,整合资源,推动文化资本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有效对接。

根据分析证监会2019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中58家文化业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得出,其中24家为国有文化企业,占比41.37%。国有股平均占比42.34%,且大部分股东为各省市出版集团,如中原传媒、城市传媒、新华传媒等,而在影视娱乐方面占比较少。2018年,上市的国有文化企业总资产为3982.35亿元,非国有文化企业总资产为4238.59亿元,但各国有文化企业平均总资产较非国有企业高出33.10个百分点,全年平均营业总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高出35.68个百分点和39.45个百分点。如果将目光放大到近3年的数据,国有文化企业平均资产增长率和平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92%和3.59%,落后非国有企业1.56个百分点和1.52个百分点,两者的净利润增长率相差无几。这说明,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表现突出,大部分实现了“混改”初衷,达到了多种主体资源整合、资本良性运营的效果。但同时也应理性地看到,非国有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仍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

2 混合所有制下资本运营所面临的财务问题

2.1 财务管理的目标偏移

国有文化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地方在于,担负着国家文化传播的重任,导致其必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其公益属性甚至比其他国有企业更具艰巨性和使命性,这和非国有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属性必然存在矛盾。双方合力下的资本运营,其财务管理目标极易偏离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从而做出一系列错误的营运决定。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破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秩序。

2.2 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面对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难以适应混合所有制的要求。会计核算不够细致及时、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执行不彻底、成本核算含糊、内部控制意识不强等,财务管理思路仍拘泥于资金运动,没能参与到资本运营的实际。直接导致财务数据不够清晰准确,资本运营策略出现偏差。

2.3 未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功效

财务数据会第一时间体现资本运营的效果。国有文化企业往往对数据分析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发挥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的功效,不能正确估计资本运营过程中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如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存量资产大量闲置,就会直接造成融资成本高、资金流通不畅、盈利水平持续降低。不仅不能实现倍增式膨胀发展,反而会两败俱伤。

2.4 国有资产存在流失风险

资本运营的关注点在于各类资产所表现出的价值。混合所有制企业在进行股权交易、合并、资产重组等资本运营活动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评估价值。国有文化资产价值评估一直是一个难题。文化资源和产品往往形成的是无形资产,如版权、知识产权或文化创意等,这些文化资产在账面上体现的一般是账面余额,不能代表其实际的市场公允价值,不能作为资本运营的财务依据。此外,一些非國有资本利用其大股东地位或拥有主要运营权的优势,采取关联交易、借款、成本费用承担、收入转移等多种形式逐步“掏空”混改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5 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由于混合所有制股东多元化的性质,国有文化企业极易出现监管失灵,如财务审核不严、内部审计缺失、内部控制不能控制风险,监事会、内审部门形同虚设等,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严重影响股权交易、兼并重组、投融资等资本运营工作。

3 探索国有文化企业资本良性运营的破解思路

3.1 树立清晰的财务战略方案

混合所有制下国有文化企业的财务管理要继续坚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两者协调统一发展的思路。将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明确,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企业利润。总体思路应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不断向其他能够创造利润的领域扩展。利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参与投融资的筹划和运作,掌控投资预算和融资节拍,同时,制定符合混合所有制发展的投融资战略和收益分配战略,并随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才能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

3.2 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国有文化企业要摒除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快速适应混合所有制的管理思路。首先加强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为资本运营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其次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全员参加、全面覆盖、全程跟踪,加强预算执行的刚性和韧性。同时,通过绩效考核投入产出的效能,通过项目跟踪控制投融资方向,通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严防财务风险。形成会计核算准确、预算管理全面、绩效管理务实、项目管理细致、风险管理严谨、内部控制制衡等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系。

3.3 利用财务分析发挥杠杆效应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精华在于,用少量的国有资本与尽可能多的非国有资本合作,发挥国有资本的杠杆作用和倍增效应。目前,我国国有文化企业总资本已达到45662.2亿元,每亿元的资本收益率如果提高1%,即可增加百万元收益。因此,应充分利用财务数据分析的优势,控制资产负债率,选择合适的负债经营结构,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利润率,盘活存量资产,最终达到提高权益收益率的目的。

3.4 完善国有文化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和文化产权交易制度

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国有文化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制定评估指导意见,强化评估监督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国有股权被“贱卖”或 “贵买”非国有产权。完善文化资产产权交易制度,优化交易流程。完善知识产权、文化品牌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投资、流转和变现等办法,使资本运营有据可依。

3.5 从多角度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时刻保持制度化、高效化和规范化的操作,建立包括监事会、内审、纪检监察、法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体系。在推进资本运营过程中,从项目遴选、架构设计到资源整合等各环节,都要构筑“防火墙”,坚决杜绝因监管不到位、改革不彻底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此外,各外部监管部门应理顺管理职责,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加强制度保障,健全监督处罚机制,从行政角度控制财务风险,保护国有资源。

4 结论

总之,国有文化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才刚刚起步,需要从制定财务管理的战略入手,转变财务定位和工作思路,建立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利用财务数据分析发挥资本杠杆功效,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以确保国有文化企业资本保值增值,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平彦.财务管理视角下混合所有制改革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8(5):46-48.

[2]张嵩易.资本运营管理中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18.

[3]陈伟荣.国有企业资本运营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35-136.

[4]齐珊.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2):18-19.

作者:李薪莉

资本运营和企业财务战略论文 篇2:

通货膨胀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 要】 权益资本成本是企业融资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货膨胀由于直接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必然成为权益资本成本变动的成因。文章从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出发,以权益资本成本作用原理为基础,通过VAR模型对2000年至2014年十五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在对通货膨胀现象的研究中还应用到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来测量通货膨胀的冲击程度,以探究通货膨胀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如果企业想要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建议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流失。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物价指数; 权益资本成本

一、引言

权益资本成本是隐性成本,学术界关于其计量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学者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有两方面:一方面,企业内部因素,如企业营运风险、企业资本规模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等。许多学者有这方面的成果,Fama等人从企业资本结构的角度分析,研究企业资本规模、市盈率和资金流通比率变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K.C.Rakow通过回归分析,研究高管的盈余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及影响度。另一方面,宏观外部因素,如通货膨胀、资本市场及风险、政治及法律因素、货币供给量、利率等,企业的整体发展不可能离开经济周期及宏观环境的影响。张军华等人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存在行业差异;Ross等人指出有四个变量可以显著地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工业生产指数、违约风险溢价的变化程度、收益曲线的扭曲程度、未预期的通货膨胀。所以从学者分析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因素中可以得出,通货膨胀是影响权益资本成本水平高低必考虑的因素之一。本文分别从作用机理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二、通货膨胀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机理

(一)通胀预期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当通货膨胀出现时,通胀预期对资本市场及权益融资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人们预计央行会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贷款准备金率,利息率水平上升,投资者的资金投向调整,更多地将资金存入银行,资本市场可供给的资金量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提高;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央银行对贷款利率作出调整,贷款利率增加,企业负债性融资成本负担加重,直接导致企业的盈利水平减少,股利分红势必减少。高负债资金成本和低股利分红必然给股东带来较大的风险,股东为了规避风险会要求一个更高的报酬率,企业权益融资隐性成本提高,综合资金成本被推高,利润水平下降。

(二)货币政策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会通过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控,主要利用货币的流通量和价格,它们均会影响资本市场。第一,中央银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促使社会资金由投资型为主转向储蓄型为主。金融市场上的流动资金也会随之减少,投资者所持有的投资收益在降低,权益性金融资产投资减少,将导致企业的融资途径减少,财务风险成本提高。第二,货币政策的出台,会使计算现值的贴现率发生改变,影响资本市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公司的价值难以准确地计算,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权益性融资难,权益资本成本不稳定。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部分社会资金流入资本市场,致使资金流动性充裕,股票价格上涨,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小;反之,紧缩的货币政策使资金流动性减小,融资风险提高,引起股票价格下跌,融资成本变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了深入地了解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及通货膨胀的长期变化,本文选取2000—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表示通货膨胀,数据来自各年的《统计年鉴》;同时选取2000—2014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此来作为权益资本成本(Re)的计算依据,剔除了B股和H股。同时剔除不符合权益资本成本计算条件的数据,主要包括:(1)由于金融行业自身的财务特征及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因此金融类上市公司不在计算范围之内;(2)计算时需用每股净利润,将每股净利润为负数即亏损的企业剔除;(3)为了便于模型的构建,将通过计算后相关财务指标不符合一般经济规律的企业剔除;(4)将财务数据缺失的企业剔除。通过计算处理,最终从国泰安数据库中获取了3 050组符合条件的样本。

(二)权益资本成本的计算

目前权益资本成本的估算方法不止一种,每一种方法都有独特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因素。本文根据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内涵和本质,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特点,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备性,选用了GLS模型、OJ模型与PEG模型,利用这三种模型分别对Re进行估算,最后取三个结果的平均值。具体计算如下:

OJ模型的估算公式为:

ROJ=A+■

其中:A=■;EPS表示每股净利润;?酌每股净利润非正常增长额的长期增长率,仿照沈红波(2007)的处理,令其为5%。

GLS模型的估算公式为:

P0=B0+■B0+■B1+■B2+…+■B10+■B11

P0为年初每股价格,B0为年初每股账面价值,FROE1、FROE2、FROE3分别为分析师对前三年净资产报酬率的预测数据。

PEG模型的估算公式为:

PPEG=■

以上三种估算方法计算出的权益资本必然存在差异,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实证分析中的权益资本成本代表指标。

RAYE=(ROJ+RGLS+RPEG)/3

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关于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权益资本成本(Re)影响的分析上,为了保证整个数据分析过程的完整性,加入了权益资本成本年度性变动趋势的分析。初步了解权益资本成本的变动趋势,能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撑。通过观察2000—2014年间的样本数据可以看出,每年可供分析的样本量都在270个水平上,权益资本成本的平均值比较平稳,上下浮动率不大,每年的标准差值也大致相同,可见所计算的Re数据较为稳定可靠(如表1所示)。

(三)通货膨胀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实证检验

本文主要采用VAR检验分析方法,使用Eviews6.0软件,研究通货膨胀与权益资本成本双向影响的因果关系及彼此影响程度。

1.数据平稳性检验

在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时间序列变量回归分析时,只有当模型的相关变量处于稳定时,才能通过时间序列构建完整的VAR模型,若变量处于非稳定状态,模型无法完成回归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对权益资本成本(Re)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时间序列的分析,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2。

仔细观察表2数据可以得出,当显著水平在1%或者5%时,临界值都比检验值小,拒绝原假设条件并说明时间序列中有稳定的单位根存在。CPI和Re都是稳定的。

2.Johansen协整检验

对CPI和Re进行协整规律检验,看其彼此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观察出,Re和CPI的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协整检验,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在研究许多经济问题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是单向的,还可能出现双向的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逻辑上不能简单判断谁是谁的原因。比如本文所讨论的“权益资金成本”与“通货膨胀”就可能出现双向因果关系,根据通货膨胀的成本推动理论,权益资金成本上升会带动企业相关成本上升,为了保持自身的盈利水平,企业最有可能采取提高产品价格的措施,通过传导机制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的总体物价水平,于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同时通货膨胀水平提高,企业资金需求量加大,利率水平提高,从而使企业融资更困难,融资方式减少,增加企业融资成本。为了弄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CPI和Re的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

从表4可以看出,Re并不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Granger成因,相反CPI是Re的Granger成因。也就是说,从长期分析来看,我国企业权益资本成本(Re)的上升并不是直接构成物价走势的原因。现实中通货膨胀走势主要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劳动力成本等。产生通货膨胀的诱因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费雪效益理论,股票名义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呈正相关的关系。权益资本成本从其内涵及本质上来讲,就是指普通股股东期望的必要名义收益率,所以其与通货膨胀也应是正相关。另外,从企业投资风险分散的角度来讲,股票作为实物资产的求偿权,通货膨胀出现时,能作为一种可替代投资资产来分散通货膨胀可能造成的经营和财务风险。根据风险报酬原理,股票价格和成本应随市场中通胀风险变化而改变。

4.VAR模型的构建

上文的协整检验说明,Re和CPI是长期协整关系,据此,可以构建VAR模型,将CPI、Re二者纳入其中来分析这二者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及冲击程度的问题。

CPItRet=A1CPIt-1Ret-1+A2CPIt-2Ret-2+…+BX1tX2t+?着1t?着2t t=1,2,3,…,T

其中,CPI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Re表示权益资本成本,A1、A2、B为参数矩阵,X1t、X2t为外生变量,?着1t、?着2t为误差项。在建立模型之前,先确定模型合理的滞后阶数。检测结果显示,在两个评价指标统计量中有一个滞后阶数为2的模型较为合理。构造一个滞后阶数为2的模型,如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Re与CPI均存在三行数字,分别代表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估计参数的标准差和检验统计量(即表示常数项)。按列看有三列:第一列是作因变量的方程估计统计结果,第二、三列依次类推。从检验结果可见,CPI对Re存在正向影响,CPI每上升1%,滞后期1和滞后期2的Re分别会有0.006548、0.0082873的上升。

5.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1)脉冲响应分析

根据赤池准则(AIC)、施瓦茨准则(SC)和LR准则检验选用最优滞后期为2,利用AR Root检验观察所建立的VAR模型是否稳定。

由图1可见,VAR模型所有特征根的倒数值都小于1,因此模型是稳定的,可以对Re和CPI进行脉冲强度测试。

图2显示Re正向冲击CPI,对其有促进作用,但不稳定。第二期达到最低值,在第四期达到最高值,其贡献度最大可以近2%,第六、七期后渐进于平稳。图3显示了CPI正向冲击Re,短期迅速增长,在第二期达到最大1.8%左右,第三期维持平稳,从第四期出现下降,渐趋于平缓。

(2)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为我们描述了内生变量的变动所带来的绝对影响效果,对于模型可以通过方差分解了解各个信息冲击对模型系统相对的影响效果。本文主要研究通货膨胀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单向影响,因此,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分析模型中CPI每个部分信息对Re的贡献率。

由表6可以看出,Re变化可能由其自身引起,这是因为Re存在刚性,所以Re变动会持续一段时间。相对而言,CPI引起Re变动的程度较大,一直保持增长,第十期贡献率最大,达到50.01735%。

通过检验分析可知,CPI是Re影响的主要原因,而Re不是影响CPI的原因。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也同样得出CPI对Re的冲击是正向的,贡献率也逐期增长。综上所述,CPI波动是Re变动的重要诱因。

四、通货膨胀条件下抑制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对策

通货膨胀是诱发权益资本改变的宏观因素,且二者是正向变动。所以,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企业应合理确定其资本结构,适当选择融资方式,安排好负债融资与权益融资的比例,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具体如下:

(一)完善金融体制,增加企业融资渠道

通货膨胀不仅使得居民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其日常生活水平,同时还可能影响社会财富再分配。近年来,社会金融体制市场化的缺失、政府扶持力度的有限性,使得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我国的金融体系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导,同时,银行不良贷款率等监管政策方面偏紧,这就造成信贷资源向国有大企业、政府投资等风险较低项目倾斜,具有高效率且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民营企业却享受不到信贷资源,结果导致金融效率较低,民营企业经营困难进而转向民间借贷市场。但是民间资本市场在我国刚刚起步,相关法律和制度没有完全覆盖整个市场,同时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因此应深化改革,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利率的市场化和汇率调节机制,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干扰,最大程度利用市场化来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进而使企业更好地获得金融服务。

(二)充分运用金融理财产品,提高资金运营收益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会将财务资金风险放在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方式和渠道,合理地平衡风险与收益。除了传统的方式外,更应合理使用金融衍生品,保持适度财务风险,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企业应以财务数字分析为基础,做到及时、有效地融资,开辟多种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合理规避融资风险;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实际出发,开展多家银行的综合授信工作,争取贷款优惠条件,同时积极争取存款利率上浮,增加企业的利息收入;在保证营运资金流动性和获利性的同时,利用闲置存量资金,购买短期投资产品,增加流动资金周转效率,企业可在确保其生产经营资金链完整性的同时,利用企业的闲散资金购买金融理财产品,增强获利能力。

(三)利用国家宏观政策,争取贴息补助

国家为了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增加核心竞争力,颁布了不少优惠贷款政策,企业可争取对自身有利的工程项目贴息补助,有选择地采用政策性银行贷款筹资,如国家开发银行的资本金贷款、技术援助贷款等,在通货膨胀和人民银行利率上调时,积极选择资本成本相对低的银行贷款,有效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

(四)合理运用股利政策,增加自我积累

通货膨胀条件下,更需要管理者审慎地运用现金股利,只有现金红利才是对股东实际的回报所得,在保证企业合理的营运资金需求量前提下,增加现金股利支付率,保障股东预期收益的实现,增强企业信誉,提高吸收权益资金能力。企业高管层应高度重视股利分配政策的稳定性,稳定且持续的股利分配方式将会吸引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入,增强企业资本实力。企业管理者应结合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资金的变化,尽可能地保证股利政策的稳定及可持续增长,提升企业价值。

(五)加强内部资金监管

通货膨胀条件下,资金需求和使用量大,企业财务部门是资金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执行部门,为了减少资金消耗,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必须在资金管控方面做到:(1)根据各部门资金预算的时间和金额,合理配置资金,按时监督审查。(2)充分利用资金,保证流动性。合理利用闲置和浮游资金,集中投入到获利高的项目上,或提前偿付债务利息,降低债务成本的时间价值,提高资金配置效率。(3)加强内部财务控制体制建设,做到各职能部门间相互牵制,合理安排控制点,保证财务战略目标实现,严格执行资金预算方案,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及时进行内部资金审计。(4)以现金流为基础,分析企业资本成本和融资风险,发挥资本成本在融资方式选择中的作用,合理地确定最优资本结构。

总之,权益资本是企业自我积累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权益资本成本的高低既是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资本成本。通货膨胀是权益资本成本计算和分析时必须考量的要素,企业应妥善安排负债性融资,优化负债与权益资金的比例,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获利性,合理分散财务风险,降低资金成本,实现财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超.权益资本成本估计方法的可靠性检验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数据的经验证据[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5):78-88.

[2] 董飞,黄国良,刘建勇.上市公司股权成本影响因素研究[J].财会通讯,2010(9):76-79.

[3] 张明.通货膨胀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经验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3(4):83-86.

作者:李欢

资本运营和企业财务战略论文 篇3:

融合绿色共享战略理念 探索新能源财务管理新方式

摘要:本文从风电融资和企业ABS实例出发 ,梳理了基于新能源投融资建设的财务管理创新,及产融结合的思路和路径。同时也从现实中新能源资金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出发,从新能源补贴缺口较大的实际出发,结合新时代一流新能源企业建设的视角、创新案例, 提出了完善新能源融资结构的一些思考,并从erp方法论对财务智能化提出了一些总结。

关键词:风电融资创新;结构性应对;补贴退坡;ABS

十四五初是新能源行业平价的过渡期,在这一降本增效、技术升级的关键期,凸显出新能源行业的重资产性决定对于资金的强烈需求。新能源补贴是优质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短期看又具有负债的特征,如何利用其资产损益较小、预期稳定的特征,来推动电费和补贴的资产证券化,是推动新能源行业创一流,提升企业资金周转,进而提升产业链,包括关键材料、关键设备国产化的关键。

某新能源单位结合新能源企业实际,创新实践并积极落地相关财务战略。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以尚未收回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由某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计划管理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绿色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企业通过该专项计划募集资金,进行积极型和进取型融资,用于归还存量负债和项目建设。通过相关风电项目ABS的创新性运用和实施,打通投融资管理全链条中“最后一公里”环节,促进了新能源建设投融资全链条管理,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将资产变为资本,提前收回投资。

同时,企业在新能源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上,通过摸索,积极以数字化和财务管理为工具,以面向新能源企业实际,助力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在新能源行业的实践与探索,站在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看,提升数字时代的领导力与行业影响力,具有创新性和一定可推广性。

一、新能源市场产融结合与财务创新的巨大空间

从全国新能源融资市场和产业基础看,空间巨大。2019年,全国累计并网容量21005万KW,同比增长14%。全国风电发电量4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5%。4057亿千瓦时即使简单将风电价格按0.5元/度计算,达2000多亿元的价值。2020年累计并网容量有望突破24000万KW,增长速度较快。

2019年,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96%,平均弃风率4%,弃风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在国家政策影响下,多地弃风限电率下降明显,效果明显的甘肃、新疆和吉林地区分别为11.4%、8.9%、4.3%。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新能源飞速发展的十年,回顾过往,中国的风电产业政策,无论是新能源立法,还是风电补贴政策、上网电价政策等是新能源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采用固定电价、标杆电价加补贴的政策,依据新能源法,发电量全额接纳,对于行业发展来讲,具有长期的利好效应。我国风电产业能够在近一二十年发展过程中实现迅猛发展,同产业政策密不可分,同时也为行业创新、金融创新提供巨大空间。

纵观我国各类行业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很多行业在发展的前期都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通过补贴或鼓励政策,推动行业发展。但一旦行业发展成熟,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逐步去除补贴,使之走向独立发展。

二、某新能源ABS基础资产情况

某新能源企业主要从事开展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及运营工作。十余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包括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吸收引进。

1.某新能源企业风电ABS

风电开发主体在运营阶段,可以将项目资产为基础,发 起人将要证券化的资产进行组合后,以资产包为担保或者 将其出售给特定的交易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由特定的机构向投资者进行证券融资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過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即用资产证券化(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ABS) 模式来分散投资人的风险。

2.资产支持证券化(ABS)基础条件

成功的资产支持证券化(ABS)融资需要坚实的“基础设施”。

风电项目需要满足证券化融资的基本要素:一是项目资产,二是未来比较稳定的预期收益。

项目发起人将资产证券化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确定资产证券化的目标→确定关系人,组建ABS项目组→实现项目资产的“真实出售”→完善交易结构,进行内部评级→划分优先证券和次级证券,办理金融担保→进行发行评级,安排证券销售→ SPV 获得证券发行收入,向原始权益人支付购买价格→实施资产管理→按期还本付息,对聘用机构付费。

SPV 通过资产的“真实出售”,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将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包装成高质量的证券投资对象,充分发挥了金融创新的优势。

同时,这种负债又不反映在原始权益人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中,避免了可再生能源补贴对报表和资产负债的影响,隔断了原始权益人自身的风险。

三、基础资产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

申报时风电站项目的法务和财务考量:

ABS相关法规指引要求“基础资产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权属明确”,由以下内涵:

(1)发电公司需合法持有发电厂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2)发电公司应取得业务许可证;

(3)发电公司需和相应的国网电力公司签订《并网调度协议》、《购售电合同》从而拥有电力上网收费权。

从该公司所属风电场看,可以确权拥有电力上网收费收益权,为融资提供了基础条件。

当时,当地电网将一部分资产注入了属地省份地方融资平台,服务当地能源改革,增加了ABS的难度。为此该公司及时沟通电网和银行,从融资平台调整了质押目录,并调整了母公司为子公司应收账款质押的范围和资金。

当ABS项目团队发现,初始应收账款ABS规模不足,远远满足不了风电开发建设和其他费用时,即迅速调整方向,攻关点放在混合所有制风电,有小股东参与的风电项目,并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沟通工作。该公司、小股东、券商三方的律师和会计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与核算工作,并通过对混合所有制新能源融资方式的探索与合作,最终争取到规模翻番的ABS融资规模。

本案例投融资部门,还及时发挥了金融租赁、内部同业拆借职能等,其自身也是一个融资工具,未来完全可以在对外发行债券、提供财务顾问咨询等服务方面和基层企业一起,拓展空间,发挥积极有为的作用。

四、相关措施应用及产生的深刻影响

1.具体措施

某新能源企业以其尚未收回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之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由某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计划管理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绿色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分别用于归还存量债务和项目建设。

从实际效果看,募集资金有效助力了该公司的风电建设和发展,而且从数字化和财务管理角度对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了一次现代财务意识启蒙。

从相关经验看,首先是财务管理超越了简单会计的初始职能,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ABS策略和临时项目组不仅有效降低了两金。二是出表,降低了资产负债率。

三是提前还款,避免了资金沉淀。并用上级单位低息资金做过桥资金,置换高息贷款,解决了资金数额大,资金沉淀的问题。

2.财务创新的辐射与影响

在推动风电建设过程中,主动作为,为金融产品在资本市场上发挥效率做出了积极探索。这对于业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深远影响,也从行业和业务交叉边缘区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

例如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及整体生态功能恢复工作,根据《某公司生态环境保护三年规划(2019-2021年)》, 努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美丽风电场。比如实际生产中,深化发电量理论平衡分析法的应用,五项损失明显降低。在智慧党建和智慧企业和区域领先新能源企业的建设过程中,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紧密围绕管理工作关键短板、生产经营重大技术需求,为属地资源拓展、项目开发做准备。建立了 “五小”创新工作室,实施创新奖励,促进包括财务创新在内的“五小”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创新项目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这些微创新都成为资产证券化的加权内容。

五、从金融创新史观看待风电产融结合

(一)风电融资政策的方向与政策沿革

新能源电价补贴和融资政策,是风电等新能源发展至关重要的政策支撑,可称科技政策支撑以外的另一条腿。从产业政策和实施效果看,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金融创新的空间。

国家能源局包括财政部等部门联动,作为中国式治理的突出典范,这方面的政策指导作用体现在多方面。专家曾多次强调,研究分布式能源投融资风险点的识别和防范措施,并提供政策保障。

在历次沟通过程中,作为新能源业主,对金融创新和支持上,反馈的意见更多的是,简化融资审批程序,缩短流程(该公司的绿色评级渠道就得益于此),贷款条件能够更加优惠,担保和质押能够更加灵活。

金融企业的开放态度,也得益于新能源设备和基础技术积累,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积累的壮大而日趋完善,以及发电量的保障,甚至反过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新能源的行业认证与设备认证,包括行业组织的自我约束,都曾经提出过非常重要的金融建议和行业建议。

(二)新能源的金融属性

随着风电和新能源去补贴的来临和大势所趋,如何继续发展壮大。而在技术以外,依靠从金融体系寻求突破和产融结合的空间,进行资产的优劣搭配,是非常重要的行业方法论,甚至在未来越来越重要。

比如在机制相对灵活的光伏企业中,民企的融资利率相对较高,如果投资回报率和利率倒挂,这笔帐怎么算?还能够支撑新能源产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吗?

站在金融机构看,单纯的收益率低的问题,完全可以结构化的去解决,比如通过债券和结构化资产配置的方式。同时电站投资本身非常容易测算,风险可控,无论从理论还是金融支撑上都不存在瓶颈和问题。

同时从业主单位考虑,大量的应收账款和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应给予结算的费用,如果没有类似ABS等方式的创新融资与产融输血,极容易成为坏账,严重影响公司负债率和相关报表。

同时这些根植于产业实际的创新和突破,又具有比较强的复制性,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和新能源业主完全可以携手,对融资方案进行优化,并拓展渠道。未来可以在融资评审的标准化、资料的标准化和审批的标准化上进行针对性研究和创新。

六、结语

企业作为近代化以后的产物和经济组织,社会大众的期望绝不止局限于经济创造功能,还包含面向未来的现代体系建设和思想文化的需求。李俊峰先生曾经说过:很多经济组织可以说富可敌国,能否诞生与之相称的思想创新是未来的一个挑战。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必然植根于中国文化,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即“理”、“道”,朝闻道知难而进的弘毅精神,尤其是“天人合一”突出强调新能源开发建设、投融资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结合,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而且也应然是中国式组织和中国式企业的一种存续状态。重技,更要重法、重道,突出方法论创新。比如我们应该重视的是erp的方法,避免形而上学的运用,尤其要重视数据对组织边界开启的钥匙作用,对流程再造的作用,疏导与数据闭环,对“水”的中国式管理智慧的运用。

新能源十年快速发展,尤其是十八大以后蓬勃发展态势,首先得益于大的形势和政策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新思想和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既要经济发展的动力、决定能源供给的安全,又要保护环境,尤其是要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和国情民情,根据时间不断完善,持续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不断发展。

本案例体现的创新思考,包括“三去、三痛、三赋能”,三去是,去中间商,去边界化,去中心化。三痛包括对三个痛点的改善,改善大局与合作意识,矫正价值创造链过长的问题,尤其对于风电,提升整体效率势在必行。改善形而上学的强调标准化,缺乏个性和精益管理的时代内涵。改善跨界意识的缺乏,本次产融结合体现了行业创新的柔性与跨界融合。三赋能是本次案例的成功之处,包括对相关员工和创新个体组织上赋能、心理上赋能、资源上赋能。

从大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理念,论证与实践基础也必然是系统深邃的中国文化,尤其凸显的是新时代新能源思想上启蒙的重要性。正所谓言行合一为无妄,言行意合为无我,无我而利他即为感恩于心、实业报国思想。随着新时代数字化和智能化和随之而来创新的迫切需求,在财务管理方面,也是此次ABS案例创新取得成果,提示我们要树立几个新理念:一是财务管理主体观念,包括基于企业会计活动围绕企业总体目标展开这一原则,和战略高度上进行整体设计安排,积极引入健全市场调研、市场预测、管理决策方法、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提供更准确的战略指导信息,助力企业决策的正确与更替;二是市场观念,尤其是按照市场指挥棒和市场所需,以自己掌握的技能正確处理相关财务关系;三是竞争理念和风险观念,在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中,尤其要注意创新的整合应用和高水平应用,包括智能工作平台的建设完善,和相关投融资信息的整合与汲取。

参考文献:

[1]贾克敏.风光无限——从能源互联网角度审视光伏融资难题的破解[D].第四届北京国际储能大会论文集,2014.

作者:张峰 贾克敏

上一篇:中国电影高概念化发展论文下一篇:水轮发电机组技术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