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传统的管理类课堂教学中,存在重概念、轻实践,重理论体系、轻方法策略,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等现象。本文针对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导入“走动式管理”的教学理念,探讨传统型授课模式和走动管理型授课模式的区别,倡导具有走动式管理理念的交互式教学观,鼓励教师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握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篇1:

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摘要】本文介绍了传统的高校课堂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为例,从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探讨了对分课堂的理念以及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从而为教师利用对分课堂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对分课堂;课程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重庆工商大学2017年教改项目“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2017209)”和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独立学院人才引进的探索研究”的支持。

引言

“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然而,高校的课堂课程教学不容乐观。缺课率高,学生玩手机、看电脑、不认真听课的情况相当普遍。教师被迫一再降低学业要求,但常常连基本的教学要求都无法达到。目前的高校课堂常常连续上两节或三节,对于在信息碎片化时代长大的学生,长时间保持对课堂的注意力比较困难。此外,网络时代的娱乐资源丰富,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用娱乐的方式来保证教学质量。另外,智能手機的出现,削弱了教师和课堂所剩不多的吸引力,给课堂的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手机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教师讲课。一旦上课不听,课下学习就更难。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考试时,如果老师严格考核,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因此,无奈之下,不少教师只好降低课程考试难度,划定考试范围一旦这样做,下学期学生更不愿听课,由此便导致恶性循环。

一、传统的高校课堂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课堂课程教学的困局在于普遍采用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由教师主导,完成既定内容的呈示,各种方法的使用都要引导学生愉快地配合,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思考,课堂上没有真正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时时、事事都要配合教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在被动参与的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今是大众教育,学生毕业后需要自主择业。然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管理类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的内容难以应对时代的变化。总体来说,社会形态和历史时空的变化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课堂的一些非常态的红利因素消失,使得讲授式课堂是被动课堂这一核心缺陷彻底地暴露了出来。

讨论式课堂教学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個改革方向,然而讨论式课堂的课程应用范围有限。它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通常包括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三个环节。其中,在讨论环节教师提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然而,能实践讨论式教学的常常是少数名校,因为这种方法对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一是需要采用小班教学,让学生有实质性的参与。二是教师的学科素养和课堂把控能力要比较强。三是学生要勇于发言,积极参与。在讨论式课堂中学生的投入非常大。学生每学期选课多,分配到每门课的时间有限,在课前查找和阅读资料方面会构成较大负担,加上规避冲突、言谈审慎的文化传统,都会影响讨论效果,这就使得讨论式课堂局限在学生学习动机普遍较强的课程,其应用范围有限。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于2013年率先提出的一种原创意义基于交互式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1]。这一教学模式将传统式课堂教学和讨论式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性互动,使师生个体和群体充分享各自教和学的权利。对分课堂包括讲授(Presentation)、吸收(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三个教学环节[2]。中间的吸收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段时间独立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种时间上的对分并不是严格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对分课堂包括隔堂对分、当堂对分和混合对分三种形式。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构建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课程教学模式

“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面对面的教学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3]。基于此,本文构建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构建思路包括教师和学生对应于课前、课中和课外的任务目标进行设计。

课前,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提前发布下一次课教学任务和思考题,学生接受任务,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和微视频等,带着问题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预习。学生认真建构与新课程主题相关的知识,预先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答案,教师查看学生的问题记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常见问题和学生的知识背景。课中,共需要2次课(每次2学时)。第1次课,以讲授为主。教师根据已经掌握的学生课前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设计和修改课堂教学活动,以便有效地进行课内的面对面教学。课前师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互动,使学生对讲授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课上利用多媒体资源讲授框架、重点和难点。因学生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第2次课,以学生讨论上次课内容为主,教师引导答疑,形成师生互动。课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吸收过程,不仅仅依赖于课本知识,利用强大的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扩展和增强知识领域,完成作业。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入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次课堂学习营造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讨论课堂的氛围,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探索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可以将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应用于《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实现网络资源和对分课堂二者相互贯穿、相互补充。以下从网络资源建设,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进行阐述。

其一,《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设。首先,《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课程可以完成多媒体课件、教案、每章學习指导与习题、试验指导、管理案例、试题库以及知识拓展等内容;其次,视频教学资源建设,利用学校视频教学网站,依据课程的知识点录制了微视频;再次,师生教学互动系统应用。利用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实现师生互动。功能强大的学校网络平台,还支持网上作业提交、师生讨论、在线考试等多个环节。此外,学校教学平台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网络资源实现了无缝链接,为学生课前和课后学习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其二,《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课程教学实施。《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課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文化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为学生从事企业文化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将在部分班级进行试点,最后推广到全院乃至全校其他管理类课程。其三,《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与管理》课程教学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评价包括过程性考核(占60%)和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占40%)两部分组成。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考勤、平时作业、限时网上在线测验、课内外讨论、小论文和试验6部分组成。期末考试重点考核学生概念的理解、管理知识的应用,题型以企业文化管理案例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本文为高校教师采用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实施路径。一方面,可利用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前、课中和课外的任务目标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将此模式应用于管理类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最终将带来教师、学生和教学生态三个层面的巨大变革,具体包括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群体的自我解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善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师生的权责对分、形成生机盎然的课堂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2]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6-118.

[3]郭树荣.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39-41.

作者简介:余璇(1986.9-),男,汉族,湖北天门人,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袁一田(1978.7-),女,汉族,四川内江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人事处处长,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申亚男(1996.8-),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文亚(1995.11-),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余璇 袁一田 申亚男 文亚

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篇2:

基于“走动管理”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摘要】在传统的管理类课堂教学中,存在重概念、轻实践,重理论体系、轻方法策略,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等现象。本文针对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导入“走动式管理”的教学理念,探讨传统型授课模式和走动管理型授课模式的区别,倡导具有走动式管理理念的交互式教学观,鼓励教师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握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走动管理教学模式创新

【Key words】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Teaching wayInnovation

高等学校是社会单元的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并为社会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管理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对于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要求也有所提高。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一支特定的学生群体,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生群体的行为特征和能力特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层次管理类专门人才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教师在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而应积极主动地走近学生,围绕形成具有走动管理理念的交互式的教学观,深入学生,互动沟通,探讨学习。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双方价值提升的平台,这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传统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认为:课堂是人类专门的知识传授场所。因此,“知识型课堂”成为传统课堂的重要模式。它包含如下特点:

1.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

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将课程中的难点、重点在黑板或PPT中展示,教学的目标是围绕大纲将预先设计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给予学生更多的是书本知识和间接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获取方法的基本训练,教师始终难以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完全谈不上在管理实践能力上的培养。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地位

传统管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可以概括为“结构式课堂教学”,即重概念定义、轻管理实践,重理论体系、轻方法策略,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以至于课堂上学生只是对结论性和事实性的知识掌握较好,而在不同环境下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对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就明显不足。由于教学方式的单调,教师独自站在讲台上演讲,使学生很难完全集中精力接受知识以及与教师互动,增强沟通,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指引,那么学生就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本领和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塑造以及情感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指引,这必然影响到管理者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的形成。

二 构建“走动管理”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

“走动管理”原指高级主管经常抽空前往各个办公室走动,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员工工作情况,并及时了解所属员工工作处境的一种策略。在教学方面应用“走动管理”模式则可理解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是一直站在讲台上,独自讲授,疏离学生,而应走向学生,深入学生,加强与学生互动探讨,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沟通,在讲授知识时能让学生跟随你的思路,不开小差,把握课堂的反馈,搜集最直接的学生信息。基于走动式管理的教学模式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层次改革。表现为:一是在教学观念上倡导沟通学习型的交互式教学观;二是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围绕研究型学习和合作型学习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三是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和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教学双方思维同步、情感共鸣,使课堂成为管理人才成长的摇篮。

1.构建互学型的交互式课堂教学观

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教学双方通过课程连接而成的一种特殊关系。两者都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和人格价值,借助课堂这个载体,教师和学生会在沟通和合作中进行知识的交流、共享,形成学习的共同体,体现建构主义学习思想。课堂教学不仅具备知识传递的基本功能,而且还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通过主题教学活动的组织,主动地走近学生,使学生在特定的模拟环境下,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原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2.融入思考型学习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掌握高层次管理人员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研究方法和过程以及价值观,使课堂由过去的“教”转向“学”的氛围,突出教学双方在知识的愉悦交流中的合作关系,展示创造性教学的魅力。当教师走向学生,把思考型学习以一种问题的形式作为载体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走动管理教学”深入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畅所欲言,将课堂中仅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转变为更多学生参与、教师主持、学生交流的形式,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围绕管理案例教学的基本原理,编撰案例教学手册,从“教”与“学”互动的基础上,注重引导作用。

在教学方法上,本着立足教材,精选案例、情境模拟;情境描述、介绍案例;提炼理论、分析案例;应用理论、审视案例;归纳总结、形成体系的原则,注重案例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让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发展出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在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活动中推进走动合作型学习方式

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除了教师可以走下讲台,深入学生外,也提倡学生走向讲台,学会演讲。管理类课程教学案例由管理基本原理和案例组成。运用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并且可以从有限的教学空间中获得无限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这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延展性较强,让老师和学生在一种轻松高效的状态下授课与学习。知识点突出也是案例教学的另一大特点,知识点在案例教学中不像课本上那样以条条框框来给出,而是结合真实的事件,生动地提出,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走动管理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思考结果,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演讲能力,让他们掌握成为一名管理者需具备的演说技能。

4.在走动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个性化原则

第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教育。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有的学生外向愿意多表达观点,有的学生腼腆,不善于发言。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在课堂上给予他们平等锻炼的机会。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及特长。在规范要求下引导学生发展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性,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思考管理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创新,从多角度提出案例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案,以宽容的态度、欣赏的眼光、激励的方式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创新;第二,引导和培养学生发展合作性人格品质。在走动管理的教学课堂中,应鼓励学生以走动的形式寻找出最佳合作学习伙伴,而不是仅与自己周围熟悉的同学沟通交流。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针对性地使用案例,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在模拟、仿真管理环境中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深化管理理论教学。

三 结语

“走动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它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不再将教师与学生以讲台的形式割裂,不再重复过去的教师独自在台上一人讲,学生坐在座位上静静听的教学形式。它鼓励教师以走动的形式,走向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重视与学生沟通与反馈,同时,让学生有机会走动,走向讲台,走向自由组合,去讨论、思考,寻找最佳的学习模式。具有“走动管理”理念的创新型学习方法,是提倡民主式的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参与度提高,使教学方式实现全方位的创新,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积家、陈俊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瞿明志.走动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4)

[4]陈之情、夏健儒.浅谈走动式教学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4

[5]杨爱武.浅谈走动式管理[J].现代管理,1994(9)

作者:杨媛媛

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篇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摘 要:本文在回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主要针对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革和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 教学模式 改革

1.专业概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于1998年,由国家教育部将原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专业整合而成,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前沿学科。伴随着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共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根据专业所处院校背景的不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1)信息资源管理类

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专业结合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专业背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基础、计算机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并掌握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2)经济管理类

以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专业具有较强的工商管理、管理科学等背景,将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管理能力,熟悉企业管理模式,掌握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和设计开发方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3)信息技术类

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专业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培养具有综合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系统设计与维护、信息分析和开发应用的技能,熟悉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2.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明确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层,信息技术层和系统应用层。基础知识层主要介绍计算机文化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信息技术层主要学习经典的计算机语言,数据库的管理及应用,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各类开发语言(C、Java、.NET)、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Oracle)、网站建设(Dreamweaver、ASP、JSP)、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而系统应用层主要涵盖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电子商务等综合应用,包括IT项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课程。

目前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不尽完善,存在下列问题:

(1)计算机类课程宽度有余而深度不足

计算机类课程本身涵盖的范围很广,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既需要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传统课程,又需要重视对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水平,难免占据专业课程体系中较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受专业本身和课时的限制,很多课程都不可能实现理论上的深究和实践上的深入,从而造成学生对很多计算机类课程囫囵吞枣,不能体会其中精髓。

(2)课程的学时分配不合理,实践机会少

实践教学是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手段,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笔者在对多所高校进行调研时发现,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都形成了课内实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而课内实验主要是指计算机类课程的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计算机类课程大多与软件平台或工具关系紧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教师上课演示为主,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是学生实践巩固的良机。但目前高校的上机实验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相比仍然较少,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所占比例较低,这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不利的。

(3)课程衔接欠流畅,重复知识较多

以信息技术层的计算机语言为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往往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多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其中的语言基础、语句结构等知识点存在较多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叠和课时的浪费。另一方面,计算机类课程涉及较多领域,体系中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需要认真思考并合理设置。在调研和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高校在此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4)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滞后于IT的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新的程序设计思想、语言、模式、软件产品等层出不穷并对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周期性难免会使得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理论上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更新和扩充,并适当增设实践环节,力求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与时俱进,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3.計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大部分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通常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是历来注重的传统教学模式,业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而后期增设的实践教学模式仍不尽完善。

对于理论教学,考虑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身的跨学科性和重应用性等特点,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以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作为教学的核心,并合理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可分为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三类[2]。

(1)课程实践包括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课内实验与理论教学结合最为紧密,通常是针对理论教学内容而设计的验证性实验,往往与理论教学同步循序渐进,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设计是在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理论教学结束后而开设的综合实践环节,强调的是对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应用,其复杂性和综合性相对课内实验显著增强,全面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专业实习是对课程实践的扩充,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相关活动以获得对本专业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的感性认知,具体可分为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认知实习可根据所学课程和实际情况在特定时间集中安排在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完成,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往往在大四时合并在一起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既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促进,做好“最后一公里”的衔接工作。

(3)社会实践是社会调查和服务、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假期支教等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统称。这类实践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专业大有裨益。

4.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中会充当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职能,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应该能够敏锐捕捉社会需求的变化并做出快速反应,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扩充知识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力求适应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更具专业自身的特征,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传统的板书和PPT演示等教学手段远不能满足多样化的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需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和场景引入等启发式教學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思考和求解的学习氛围;灵活运用电子教室、网络课程平台、远程控制和教学、数字化多媒体授课软件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打破时空限制,改良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有利于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3,4]。

(3)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JP+1]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的,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教师指定的内容,缺乏积极主动性,也很难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考虑在学生的第二课堂、创新学分等环节中增设更多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另外,可以考虑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吸收学生参与教师自身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理论教学模式的调整和改进。

(4)扩充实验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需要以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资源建设为基础。将教师科研项目的成果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处理后,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并与多门相关课程的知识结合打造为综合性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高校应该积极推进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实现双赢。另外,实验室建设时应多选用仿真实境和通用软件替代之前的模拟软件,使学生能更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学颖,黄淑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71-381.

[2]张戈,刘位龙,张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7):151-153.

[3]陈江涛,秦丹.电子教室软件在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大众科技,2009(11):159-160.

[4]梁昌勇,顾东晓,李兴国,杨善林.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64-66.

作者:王新昊 姜慧 王影

上一篇:大学生理国主义教育论文下一篇:腐败行为经济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