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类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22

[摘要]通过分析工程制图与AutoCAD课程合并后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师资培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探索工程制图与AutoCAD融合教学的改革模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路桥工程类课程教学设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路桥工程类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篇1: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该文根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国家标准,阐述了土木工程类专业《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基本任务与要求,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教改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述了教改情况和教改效果,特别是结合其他课程的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认可,并指出了不足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资料整理 存在问题 项目教学法 教改效果

现代职业教学的理念强调了对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其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建筑工程专业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改革后的教学,能够更加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该文分析了教改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述了教改情况和教改效果,特别是结合其他课程的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认可,并指出了不足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且与现行的建筑规范、规程、标准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文件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的相关要求和基本方法。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1)知道工程准备阶段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熟悉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

(3)掌握施工资料、建设监理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2 能力目标

通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各个建设阶段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归档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训练、案例学习、综合实训,掌握编制整理土木工程管理资料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使学生到岗后能很快熟悉工作内容和要求,并迅速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合格的施工质量管理人才。[4]

2.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去伪存真、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及工程素养和创新意识。[5]

3 以往教学情况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是:(1)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资料员的工作责任要求,结合教材和资料软件,采用讲练结合,即一次课一个内容,学生按照范例,机上练习填写一个或几个相应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2)学生虽然在其他的课程里学习了建设程序等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相关的内容,如果老师们认为讲过的东西到该课程就不提了,如:施工过程等,学生们一是忘记了;二是不会横向联系,因此资料综合实训往往混淆施工程序,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理顺关系,才能顺利完成实训要求。(3)由于该课程的工程特点和资料员的工作特点,该课程成绩考核确定为过程性评定考核,没有有效杜绝学生作业的复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高。

4 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大学扩招,我们学院学生的生源差异性较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其他大学的学生也有很大差异。表现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到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实习时,一是独立填写资料较困难;二是遇到一些与工程测量有关的技术资料整理困难。分析原因认为:一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开设较早(与施工课同时开),学生还没有基本的工程施工素养,对施工工序了解的还没到位,到了工程施工现场不知道资料员该从什么地方干起;二是学生只是在施工课上机械的了解了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要求,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尚不明确,对建筑规范了解较少,填写资料时和工序不一致,感觉混乱;三是由于授课过程中由于学时的关系,所有专业课老师没有把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应用告诉学生,同学们不会学以致用。如前导课《工程测量》和《工程CAD》在一些技术资料里应用较多,遇到利用线路测量原始数据绘制和导入图形时,不能顺利完成。而目前地区性的土木工程较多,对技术资料的需求也较多,我们以前没做过施工和线路测量整合资料实训,这方面是弱项,需加大实训力度。

(2)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各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实践性训练,教师只能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物图片来帮助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木理论与技能加深理解与掌握。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抽象、缺少感性认识,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木文的课改的初步设想和计划,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下,强调了实践和职业属性的教学思想;认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建筑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性的职业人才。

5 教改情况

(1)基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原则,应首先确保课程对学生主体的“受用性”,应以工作(情景教学)导向为课程教授的过程和思路,为此,可以联络当地城建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并组织学生深入到一线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授课,因为一个项目或者建筑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现场观察对各项施工措施和实施情况的了解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实践经验和积累有着现实意义;对于施工验收的过程中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的每一项工程的检查、维护、改造、扩建进行充分了解:在实施施工过程中到哪道工序该做什么资料、)只有通过“现场学习”进行这门课程的改革,才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和熟悉了解工程施工从项目立项到工程竣工过程的每个步骤和细节,对工程的施工进程能有具体到位的认识,并且建议让学生步步跟进,紧跟工程进度确保更加全面的学习效果。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是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鼓励学生并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学院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把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体地领会各种专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利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同时开课,在授课时尽量使施工资料的内容与施工课相联系,实时的给同学们讲明土木工程各个分部的施工工序和验评规范,并多次提醒强调,使同学们尽量做到耳熟能详。

(2)布置课程平时作业时计算机填写和手填相结合,分层次教学,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避免了抄袭和不思考乱填资料的不良毛病,特别强调资料造假也属于职务犯罪。

(3)尝试问题导入式教学。该课程部分内容比较复杂且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神,问题导入式教学是解决该问题有效手段之一。对部分教学内容从新的角度局部系统化,使教学目标在局部内容中更加明确,学生对明晰系统的理解和长期记忆会加深。通过先导入问题,再讲解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来学习,针对性更强,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氖“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每一届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和意见,可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不够,因此课程调整和更新往往不够及时。该课程引入无记名问卷的方式以后,能够根据学生的听课效果和要求及时调整、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的方式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使学生真正具备企业岗位技能培训要求的能力、由企业提供实习场地,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或顶岗实训,直接参与实际产品的生产,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托实训基地,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培训和产品的开发,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6)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育市场运行机制。引进社会资源,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牵头与相关企业制定实训基地有效运行机制和实施办法,引入生产企业合作经营,使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市场化。

(7)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土木工程中技术资料的要求把《土木工程测量》和《土木工程CAD》结合起来。如给出一组线路中线测量的数据和横断面测量数据,测量课老师耐心辅导学生完成地面高程的计算,手工绘制线路的纵、横断面图,《土木工程CAD》老师辅导绘制线路的CAD纵、横断面图,并导入相应的资料位置,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做一份较完整的技术实训资料,否则期末成绩不予通过。

(8)采取就业辅导法,对已经有实习地点的资料员,根据该生所从事的工程是房建类、水利类还是路桥类,辅导她们从资料员的职责出发,进场开始应该怎么做、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施工过程中一般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竣工验收时应该填写和收集整理哪些资料。施工现场还有哪些不归档的日常文件也属于我们资料员的职责。满足了同学们到任何土木工程单位都能胜任资料员工作的需求。

(9)期末课程总结时再次和同学们一起理顺土木工程建设程序,对分配在不同参建单位的资料员,帮助同学们分析资料员工作和其他工种的关系,使他们很顺利的融入工作环境。

6 教改效果

该课程通过上述教学探讨和改革与实践,尽可能的培养了同学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了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讨论、查阅规范、应用规范的能力和认真细致、虚心请教、尊重事实、诚信求实的工作作风。同学们对于工程资料软件的应用能力和施工现场填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提高,凡是认真完成《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学习任务的学生均能胜任土木工程参建单位资料员的工作任务。学生到施工现场实习不到一周便能独立完成资料的填写整理工作,学生们积极向上、认真负责、不断进取的表现,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7 不足与继续努力方向

(1)部分学生对社会不良现象适应较快,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较慢。表现为浮躁不安,手机不离手,耳机不下头,学习态度极端社会化,认为学习成绩也可以通过手段摆平。漫不经心听讲,稀里糊涂作业,张口瞎说,随手乱填,随意性较多,客观意识较薄弱,对老师的要求情绪化,高兴就接受,不高兴全盘否定。这种普遍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学习任务很好的完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每个班级中,以前的学生是主动学习和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的占多数,现在则是少数,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坐下来安静学习,优质的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困扰我们已久的问题和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师们在学校的辛勤培育,实在难以抵御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想做管理者、指挥者,不想实实在在做事,说明大人们本身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3)虽然老师们做了很丰富的教学准备,也有一些工作经验,但是还不能满足个别好学的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这就要求老师们也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扩大知识面和不断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愿望。

8 结语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在职业教育中,是相对比较专业和基础的一门课程之一。课程的扎实程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能力,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岗位。该文正是基于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进行课程的改革和优化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该文简单的阐述和教学设计思想,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S].GB/T50328-2014.

[2]吕宗斌.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吴兴国.建筑施工验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张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谢咸颂,陈锦平.建筑工程资料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赵丽萍

路桥工程类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篇2:

工程制图与AutoCAD融合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  通过分析工程制图与AutoCAD课程合并后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师资培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探索工程制图与AutoCAD融合教学的改革模式。

[关    键   词]  工程制图;CAD;融合;教学改革

随着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工程制图课程与AutoCAD课程合二为一开展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将AutoCAD作为一个必备的绘图工具融入工程制图课程中。然而,从目前工程制图(含CAD)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制图与CAD两部分内容并没有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中还是先开展制图(手工作图)知识的教学,CAD部分一般放在后半学期进行,这和课程合并之前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特别是计算机绘图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应将AutoCAD技术充分融入制图教学的全过程。

一、工程制图(含CAD)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工程制图与CAD本来是两门相互独立的课程,一般是由两位教师在不同学期各自开展教学,造成任课教师只对所教课程比较熟悉,而不熟悉另外一门。当两门课程合并后,出现最突出的问题是以往只教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师对CAD技术相对比较生疏,难以随心所欲地将CAD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往往造成有的老师仍然热衷于传统的手工制图教学,有的则在CAD技术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课时。

(二)教材及教学设计文件有待更新

一是现有工程制图教材在制图知识与CAD知识的编排上一般都是分别进行编写,即CAD一般作为独立章节或项目放在教材的最后,这样的教材基本上仍沿用原有制图教材和CAD教材的知識体系,只是简单的组合,在教学过程中不便于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参考;二是课程改革重组后,课程标准和教案(单元设计)大多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整体设计,造成课程组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教学过程中“跟着感觉走”,最后造成各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良莠不齐。

(三)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所必备的多媒体机房数量有限

课程改革重组后不仅给任课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教学场所、软硬件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要更多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去开展教学,对学校而言,首先应该具备让教师能够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场所和软硬件设施,将CAD技术融入工程制图课程后,就要求教学场所必须具备教师演示用的多媒体设备及学生练习用的电脑、软件设备。然而,对大部分院校来讲,多媒体机房数量一般不足以供所有班级同步开展教学。

二、工程制图(含CAD)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培养和造就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课程融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务之急,应加强工程制图(含CAD)课程组教师间的交流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开展公开课、内部培训、外部进修等多种形式,着重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特别是CAD技术应用水平。由于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让课程改革成果迅速落到实处,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模块式教学,即由不同教师分担不同模块,充分发挥教师的强项,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这也是教师间进行交流学习的过程,通过一两年的磨合,教师的教学水平可得到明显提升。

(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标准

课程重组后,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重新修订课程标准(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做好课程的整体设计,将CAD技术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一是在工程制图基础知识教学单元,可以先将AutoCAD作为一个制图工具进行初步认知,学习其基本操作,包括软件的操作界面、文件操作及绘图前的一些基本设置等;二是将CAD的绘图、编辑、标注等功能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由浅入深,分模块开展教学;三是在授课过程中,改变原有的黑板演示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投影+AutoCAD平台”进行作图演示,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以将CAD知识不断进行复习强化。

(三)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一般是先从二维平面图形入手,根据平面图形想象三维空间模型,再由三维模型绘制二维平面图形。然而人们习惯的思维模式是先从三维空间模型开始,由三维模型转到二维平面图形,再到三位空间立体模型。针对教学中用到的工程结构物、构件种类繁多,借助AutoCAD、Sketchup等软件对相关结构或构件进行三维造型,构建数字化模型库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更快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构思能力。

(四)改革课程评价模式

随着计算机制图的普及,工程制图的教学重点应由画法几何及手工制图向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转变,所以考核的重点应转向检验学生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尺寸标注能力和对制图标准的掌握等方面。在手工绘图方面,重点向徒手绘制草图方面倾斜。针对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应着重加强过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分模块设计平时测验环节,并将平时测验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总成绩中。课程评价采用“1234”模式,即课程总评成绩由课堂表现成绩、作业成绩、平时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四部分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30%与40%。

三、结语

实践证明,工程制图与CAD两门课程合并后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能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成效明显。近年来,我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了“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职业院校路桥工程类识图绘图技能大赛、华东区大学生CAD应用技能竞赛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针对目前多媒体机房数量不足的问题,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优先考虑工程制图课程,不同班级错时教学,避免冲突,以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和资源组织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今后应重点加强工程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平台的建设,对教学资源再“整合”,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徐彬,陈晓鑫.全柔性CAD系统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融合[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2):76-78.

[2]唐旭海,叶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10):120-122.

[3]杨亮亮.基于“课堂教学—虚拟仿真—工程实践”的工程制图及CAD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58-59,61.

[4]郭晓峰,于文妍,王斌,等.工程制图与CAD基础混合式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8(36):174-175.

[5]董宇虹,高尚.浅析工程制图与环境工程CAD教学改革[J].科技风,2018(36):148.

[6]冯欣蕊.基于BIM的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149-150.

[7]郭景全.高职公路CAD课程教学的改革模式[J].新课程研究,2013(6):137-138.

编辑 陈鲜艳

作者:郭景全

路桥工程类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篇3:

五步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中一门融法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内容综合性较强,在工程管理、建筑工程、路桥工程等相关专业中也可以看到这门课程的踪影。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即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无法全面地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这门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因此将五步案例教学法融入其中是改善教学现状的有益尝试。在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应用五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教学现状和课程目标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五步案例教学法;双向互动交流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6.018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以案例讲解为基础,利用举例的方法展开相应知识点传授的一种的教学模式。在借助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工作时,授课教师扮演的是教学内容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热情激励者的角色,即通过从头至尾地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小组讨论活动中,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核心技能,最终达成培养合格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一、高职“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总体发展的加速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同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作为高职院校水利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建设工程法规”也是同类型专业其他从业人员考取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的必考科目。而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明显扩大,尤其是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和掌握法律知识的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大,使得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纷纷开设该课程,这表明了掌握这门课程对工程建筑发展和建设行业专业人才顺利就业的重要性。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自设立该课程以来,就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一是授课教师在讲解“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内容时,依旧是沿用基础教育阶段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低,也很少会主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较低。二是“建设工程法规”本身属于具有明显综合性和交叉性特征的课程,且开设此类课程的专业仅限于工程类,因此高职院校大多会安排工程类专业教师授课,很少会专门安排法学专业教师来授课。而工程类专业教师本身就欠缺法学思维和专业知识,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基本是照本宣科,很少会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相应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规划、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导致相关专业学生虽然能掌握专业工程类理论知识的运用策略,但是对其中涉及的法律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同时,该课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都是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条例编写出来的,内容较为枯燥乏味,若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营造出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就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最终的课程教学效果带来消极影响。三是受“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基础和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工程类专业教师在授课时习惯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少会从法学思维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剖析和讲解。同时,工程类专业教师的法律实践经验相对较少,教学过程中很少会设置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课程气氛较为沉寂,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高职院校的工程类专业教学工作来讲,要想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在教学中结合一些实际工程案例,因此将五步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实践教学之中,就显得尤有必要。五步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案例展示”“合作探究”“质疑扩度”“归纳总结”“检测提高”等步骤,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发现、讨论、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展开的课程教学模式。实际教学工作中,授课教师需要在课前根据课程理论内容和课程规划选择合适的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与核心技能。在“建设工程法规”课程讲授过程中融入五步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摆脱 “填鸭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障碍和束缚,使其能更加全面地投入到由教师教学能力充分发挥而营造出的热烈学习氛围之中。与此同时,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学生主动进入到由案例讲解而构建起的教学情景之中,借助学习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等方式学习相关知识的运用策略,研究各类典型案例的成功或失败经验,从而提炼出一般性的原理或者是结论。在“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中应用五步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中他人的表现思考相应理论知识的运用策略,拓宽自身视野,储备更丰富的知识,进而通过对比验证的方式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情境、相应知识点适配的工程管理问题。由此,高职院校实现了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标。

二、“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中五步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一)选择适合的案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案例教学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因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5分钟左右的导课时间内展示相关案例,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养成问题意识。在“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中运用五步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是成功教学的关键。高职授课教师应对我国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的课程标准展开详细研究,从中提炼出此类专业高职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专业技能,以此为基础选择经典案例,展开相应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在选择教学案例时,授课教师需要遵循3个基本原则。

1.针对性。要想有效激发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对“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学习兴趣,在选择案例时就必须从每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确保选用案例同当前教学內容相吻合,以借助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启发学生就课程教学内容展开主动思考,从而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1]。

2.真实性。在选择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所选案例是真实存在的。若虚构工程案例,必然会因为案例内容同实际生活相脱节,导致其失去应有的教育意义,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也会随之丧失。基于此,笔者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从一些专业网站中下载工程专业教学案例,以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法学理论和土建类知识[2]。

3.代表性。对“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来讲,一些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当前学习和日后工作中最常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学案例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开展“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时,案例的选择应从其涵盖教学内容和行业发展影响程度等方面着手,确保案例的代表性,引导学生加深对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提升工作实践能力奠定基础[3]。

(二)优化课堂教學方案

教师在开展“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学时,应当根据案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详细的课程教学计划、设计详尽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五步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课堂主导作用,组织学生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案例所蕴含的知识、技能要点,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鼓励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教学,如在小组讨论发言结束之后,教师要根据各组的发言情况来归纳和整理讨论结果,公布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1.在运用五步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教师要先就所选案例进行相应的介绍,而后根据案例中所涉及的法律要点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或者是采用边介绍案例、边讲解相关法律知识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如果教师准备的案例较为复杂,可以先根据案例中所涉及的重点知识点提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学生了解与该案例相关的背景知识等。在学生充分了解教学案例的前提下,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控、引导,就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该科目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4]。

2.教师围绕案例的讲授过程,将全班学生按3~5人一组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根据相应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5分钟之后每个小组的代表就预设问题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对发言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给予表扬、鼓励,或者是启发性的进一步讲解。采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在帮助学生理解和熟悉工程类法律知识的同时,拓展其思维,培养和提升其团队合作精神。为确保五步案例教学法在“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中得到有效应运用,教师需要在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时给予相应的指引[5]。例如,教师要根据相应的逻辑来设计问题,酌情给予学生一些质疑空间,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思考案例中包含的法律知识,从而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授课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通过适当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如此一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而激发出更强的求知欲。

3.在学习小组完成讨论后,教师可以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和课堂教学内容,对案例中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评价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评价各小组讨论结果时,授课教师必须秉持公正、客观的基本原则,对一些比较独到的看法予以表扬,对分析讨论不够透彻的问题进行二次讲解,并及时更正学生的思路偏差[6]。

(三)增加实践课程教学课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就业,而每个同高职院校签订用人合同的单位都希望自己招收的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无缝衔接所在岗位的工作要求。但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高职毕业生都是空守一身的“死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无法熟练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导致职业发展受限 [7]。在“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中运用五步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的缺失,通过增加实践性案例的方式降低学生学习部分法律知识的难度。因此,授课教师可以就重点章节设计实践教学案例,通过各方配合的方式降低授课压力和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针对“合同管理”这一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合同的订立;在“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处理”这一节中融入工程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工程事故的处理方案,寻求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路径[8]。

(四)重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中,“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直观体现,教师只能从每个阶段的考试成绩中窥探一二。应用五步案例教学法,是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授课教师通过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消化,通过主动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在小组内就案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展开讨论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掌握、巩固工程类法律知识 [9]。整个过程是从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工程类法律知识开始,到后续的严密思考讨论,再到最终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此以来不仅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还锻炼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的能力。在应用五步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了解不同学习阶段、各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或者通过对案例的再次思考,结合学生的已有思路,对相应知识点展开深入剖析,以进一步完善教学。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期间授课教师无法单独就每一条法律条文选取详细案例予以讲解,可以在教学中以口头案例的方式展开教学。在讲解口头案例时,可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法律条例融入其中,与学生就案例中涉及的法律条文展开沟通交流,使学生能将案例内容与理论知识的运用结合起来[10]。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书面案例制作成演示文稿,让学生在在课堂学习结束后为其搭配详细的案例内容分析和知识点归纳,使相应的法律理论知识更加通俗易懂。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学会引导学生就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和质疑,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拓宽知识面,进而能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教材内容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和诱导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运用五步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时,反思案例、归纳总结等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反思案例、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概括升华课本知识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点连缀成完成的知识网络,进而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图。为直观、形象地展现教材知识,教师可以在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中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帮助学生分析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网络图式。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还可以引导学生升华价值观,在情感上认同知识点中的内容。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和工程实际相脱节,而五步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融入到工程案例中,让原本枯燥的法律条文借助经典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11]。工程类专业工作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较多,即便是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无法保证自身可以解决所有的工程问题。五步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在课堂上借助案例营造工作情境,最大化地拉近教学和现实工作间的距离,學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事先设定好的案例情境中,体验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12]。此外,借助教学案例能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工程类法规在工程建设期间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产生主动了解课程教学中关键条款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对“建设工程法规”这门课程来讲,将五步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借助典型工程建设案例来讲解相应的知识点,能让师生共同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连接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筑工程领域培养更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五步案例教学法,还可以引导教师有效转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通过分析不同的经典案例来拓宽知识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利用工程案例组成的教学素材将学生带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真正地实现了学以致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熹芳.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青年与社会,2019(15):95-96.

[2]赵丽平.《建设法规》课程信息化案例教学设计及实施——以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为例[J].建材发展导向,2019(08):14-15.

[3]武建涛.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法制博览,2020(04):233-234.

[4]金丹丹,杨绯.《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

[5]李惠.探析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6):188.

[6]严超君.全过程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建设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252-253.

[7]王娇,吴茜婷.高职院校建筑行业法规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智富时代,2019 (07): 1.

[8]邱妮斐.校企合作视野下《建筑法规》课程建设的研究[J].速读(中旬),2019 (04):256.

[9]周启学,朱英杰.高职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以”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为例[J].船舶职业教育,2020(03):15-18.

[10]徐梦柠.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建筑法规》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门窗,2019 (08):128,130.

[11]李秀英.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以《建筑法规》课程为例[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 (06):182-183.

[12]杨鹏.项目教学法在《建设行业法律法规》课程中的应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 (02):148-149.

(责任编辑:刘新才)

Study on “Five-step” Case Teaching Method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gulation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I Huafeng

(Liao Yu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iaoyuan, Jilin 136200, China)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gulations” course; “five-step” case teaching method; two-way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作者:崔华峰

上一篇:水闸施工管理下水利施工论文下一篇:终身体育理念下中学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