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我国,由于融资渠道的单一,使得商业银行成为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种种迹象显示,我国的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隐藏着重大的风险隐患。历史教训表明:商业银行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旦爆发,将迅速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要采取积极措施防范房地产金融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房地产金融风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论文 篇1:

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摘 要:房地产金融风险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况且当前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故房地产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方面作一些分析及研究,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基于此,阐述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成因,并基于经济理论和市场实际操作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以便为房地产金融发展提供指导,有效防范并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以期为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以及相关利益主体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房地产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房地产金融是指房地产资金的融通,包括住房金融和土地金融。狭义的房地产金融是指与房地产投资及开发经营相联系的货币资金融通活动和房地产金融资产投资活动,即为房地产业及相关部门筹集、融通、清算资金并提供相应服务的所有金融行为。从服务对象上划分,它包括为房地产业的房地产开发、建设、交易、经营等活动服务的“房地产业金融”和为居民的住宅建造、购买、维修、装饰消费等活动服务的“住宅金融”两个主要部分;从服务内容上划分,它包括房地产资金融通、房地产资金转账结算、房地产保险、房地产信托等业务,其中又以房地产资金融通业务为主。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概念

房地产金融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为房地产行业提供资金的筹集、融通、清算等金融服务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承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分类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由于借款人无力偿还或不愿偿还,导致房地产贷款本息不能按时收回甚至无法收回的风险。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困难、资金周转不灵或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甚至破产倒闭而无力还款,以及借款的住宅消费者失业、收入减少、意外支出增加、死亡等原因导致无力还款。

2.流动性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现金和随时能转换为现金的其他资产,以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满足客户提取存款要求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有的是原发性的,即资产结构中的中长期贷款比重过高,现金和国库券等不足以应付提款需要,又缺乏及时融入现金的手段和渠道,导致流动性不足;也有的是继发性的,是由信用风险带动的流动性风险:房地产金融中人多以房地产作借款的抵押物,当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时,贷款银行要处理抵押房地产从中求偿,如果卖不掉房地产而使银行缺乏现金来应付提款等需要,也会形成流动性风险。

3.资产负债结构风险

由于房地产资金融通中资产结构通常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如果金融部门的负债结构中以活期存款为主,就可能形成流动性风险;如果负债结构中多一些公积金存款、住房专项储蓄存款等来源较稳定的成分,结构风险就能缩小。

4.资产质量风险

如果贷款中质量差的贷款(逾期不还的无力偿还的和无法追索的等)较多,贷款银行就面临效益差的风险,房地产金融中的资产质量风险与借款人信用有关,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也与具体的贷款业务处理有关。

5.利率风险

如果存款利率上升,或者贷款利率下降,或存贷款利率同向变动但利率差缩小,都可能带来经营效益方面的风险。房地产资金融通尤其是住宅金融的期限往往较长,在长时期中利率变化越频、越大,利率风险也就更大。

6.通货膨胀风险

由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才是实际的利率,在名义利率不变时通货膨胀会使实际利率下降,甚至可能为负数,就使银行面临风险。固定利率下的通货膨胀风险一般比浮动利率下的大,因为后者往往随通货膨胀而上浮,如果贷款利率固定而存款利率浮动,银行的通货膨胀风险就更大,房地产金融的长期风险使其通货膨胀风险也较大。

7.汇率风险

如果外汇升值本币对外贬值,以外币计价的债务负担将加重:反之,则以外币计价资产将实际减少。外汇买卖、外汇收支中也有风险,当房地产金融中借有外债或引进外汇时,也会面临外汇风险。

8.其他风险

房地产金融中还有其他风险,如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亏损的风险,业务操作中其他失误带来的操作风险,业务办理过程没有全面注意法律条文导致法律风险、国家政策变动的风险、房地产资金转账结算中的风险、房地产保险中的风险、房地产信托中的风险等。

二、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成因

(一)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多元化,主要包括土地供应方、各级政府、开发商、银行、投资性住房和自住型住房需求者等。多方利益主体在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尤其在房地产行业实现市场化之后,房地产价格与每一个利益主体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房价高涨让消费者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不仅为房地产开发商贷款也为一般的消费者提供了按揭贷款服务,这无疑将风险再度集中于银行信贷。再者,各级政府也在房地产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在收益与风险间寻求平衡。因此,房地产市场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决定了房地产金融风险。

(二)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调控机制还很不完善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法规建设相对于房地产市场发展而言还是相当滞后的,除《商业银行法》中有关银行设立和资金运用规定外,还没有专门的房地产金融监管框架,房地产金融业务的有关规范也有待制订。

(三)房地产融资渠道单一,房地产开发资金过多依赖于银行贷款

我国市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金融市场尤其如此,国内商业银行制度体系尚不完善,而房地产开发资金集中依靠商业银行贷款,这无疑使得房地产金融风险双倍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关于房地产的信贷形式主要有房地产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住房消费贷款以及土地储备贷款等,因此,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都与商业银行信贷密切相关,商业银行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承受了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所以,一旦此环节中出现危机必然为房地产金融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房地产资金来源多元化是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四)房地产金融市场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缺乏多层次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机构体系,缺乏多元化、规范化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缺乏独立、有效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中介服务体系,没有形成完备的房地产金融一级市场,尚未建立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

(五)个人住房信贷存在的违约风险

自我国商业银行为个人住房提供按揭贷款服务以来,银行中个人住房贷款和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资产率都有所下降,有效的改善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因此银行便把个人购房贷款作为优化资产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而没有看到个人住房贷款存在的风险。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建立,商业银行难以对贷款人的贷款行为和资信状况进行充分严格的调查监控,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发展可能存在违约风险。

三、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如果市场约束力缺失或者力度有限,就可能因资源有限,以致个别利益主体将发展成本转嫁给资源贡献者,而资源贡献者不仅无法实现利益还要付出成本。此时的市场资源的利用率受损,整个社会成本也可能加大。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来自各个利益主体的争夺,更是来源于利益集团对于某些参与主体的市场约束力的无效,导致各个利益主体失衡,进而导致成本不断外化,而最终这种成本又是由全社会来承担的。因此对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化解应该着手于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构建,通过平衡房地产市场中各个利益主体的诉求,保证参与主体的相对平等性,以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对称。

(二)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管理

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应注重加强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补救。在发放贷款前,一旦出现房地产商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的问题,就应没收其抵押资产。但是这种评估方式也属于消极的补救措施,应将风险防范的重点放在事前控制及事中控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房地产信贷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商业银行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规定,而不能受利益驱使,给不符合规定的开发商发放贷款,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规律的认识,不受虚假繁荣的诱惑,进一步加速银行的体制改革、完善内控制度,并制定科学的商业银行内部考核方法,实行权利与责任合一的约束与激励制度。

(三)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

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是为了将集中在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到全社会以共担风险,主要途径是让投资者直接承担房地产业风险的市场化融资。目前适合我国房地产融资主要是将银行贷款融资转化到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住房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模式,是丰富房地产开发商和住房消费者融资渠道的主要可行方法,也是有效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主要途径。在成熟完善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中,房地产开发融资和个人住房贷款应该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以及融资市场之上建立丰富的证券化二级市场。在二级市场上,创新各种房地产金融工具,主要包括投资基金、信托证券、指数化证券等。这样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对证券化金融资产的自主购买,有效地实现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第一次分散,二级市场把集中于房地产信贷机构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再次分散到整个金融市场的各种投资者中,从而实现房地产金融分析的逐级化解。

(四)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通常只能依靠道德约束,一旦出现信贷危机受到的经济利益和法律责任约束极为有限,因此,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包括信用档案机制、信用调查机制、信用账户机制、信用监控评估机制一体化的系统制度,从经济法律的角度开发个人和企业的信贷行为,加大信贷违约成本从而有效降低信贷违约风险。比如,各商业银行可采用联网方式,对故意违约和采用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借款人在网上公布,并取消其终身贷款资格;而对守约的借款人则可给予信用等级评定,信用等级越高越容易获得贷款,而且贷款期限、利率水平也可获得更多优惠。另外,对购买别墅、购买高档商品房、购买多套住房并主要用于投资的客户,应适当提高贷款利率及贷款成数,并遏制“零首付”、“假个贷”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五)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建立和完善与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相关的法律体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少金融风险,为房地产业融资及个人信贷创造良好的法律基础。加强房地产融资的相关制度,针对当前在资金融通、筹集、借贷等各环节运作中常发生的问题,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以最终落实房地产信贷的法律地位。

综上所述,随着房地产与金融行业的密切合作,房地产融资渠道多元化成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有效方法,房地产资金来源除了传统的银行资金外,境外基金多渠道进军国内房地产市场,外资银行、外来资金也逐渐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新的源泉。同时,商业银行的经营改革应该将可能存在的信贷危机纳入参考范围。此外,各级政府应积极平衡房地产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宏观调控政策,使得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步入一个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蔡福恩.浅谈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2).

[2] 文永琴,周杨.浅谈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8).

[3] 杜琳琳.银行信贷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4] 徐家根.金融制度改革中利益集团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责任编辑 李 可]

作者:李睿铭

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论文 篇2: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

[摘 要]在我国,由于融资渠道的单一,使得商业银行成为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种种迹象显示,我国的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隐藏着重大的风险隐患。历史教训表明:商业银行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旦爆发,将迅速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要采取积极措施防范房地产金融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房地产金融风险。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 风险 对策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概述

房地产金融,指为房地产的开发、建设、交易、经营和消费服务的金融活动。从服务对象上划分,它包括为房地产业的房地产开发、建设、交易、经营等活动服务的“房地产业金融”和为居民的住宅建造、购买、维修、装饰、消费等活动服务的“住宅金融”两个主要部分;从服务内容上划分,它包括房地产资金融通、房地产资金转账结算、房地产保险、房地产信托等业务,其中房地产资金融通业务是房地产金融的主要业务。房地产金融风险,指经营房地产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或客观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其资产、收益或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房地产资金融通业务而言,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房地产金融中的其它风险。

二、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1.房地产融资体系不健全,制度安排缺失。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是该行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证券、信托机构等涉足很少,其融资量不足房地产市场资金需求量的1%。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基本上不存在二级市场,不能将异质的抵押品转换为流动性较强的金融产品,使得房地产市场与整个金融市场无法有机结合。

2.房地产业对银行信贷依存度过高。我国房地产开发商普遍规模较小、资质偏低、权益性资本不足。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业相互依存,两者的风险具有共生性,我国的房地产业对银行信贷的高度依赖性使这种共生特征愈加突出。限制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频出,银行将会因客户的大量违约而陷入资金流动性困境。

3.房地产融资机构风险意识淡薄。由于缺乏有效的房地产融资监管措施和手段,加之商业银行产权形式、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内控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受眼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大好”的迷惑,为争夺市场份额,房地产融资机构极易形成市场冲动,盲目扩张房地产信贷规模。

4.房地产融资风险管理技术过于简单。我国房地产风险度量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较大,不利于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微观处置。

5.房地产业和房地产融资的宏观调控政策传导不畅。一些地方政府管理行为不规范,为搞“形象工程”,甚至为解决财政困难而盲目推动房地产业发展,使土地价格虚高,造成房地产成本大幅上升,开发商最终将高额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抑制了有效需求。转轨过程中宏观调控政策的非稳定性所造成的冲击波,往往使处于市场最前沿的金融机构遭受重创,出现疼在房地产业却伤在金融机构的现象。

三、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因此,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

1.实行融资渠道多元化,积极推动房地产贷款证券化

当前,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仍然比较单一,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仍以银行贷款为主,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多元化房地产融资机制,将目前集中的银行贷款融资转化到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住房资产证券化等多种融资渠道模式,以构建房地产业多元化融资体系,这是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

2.建立宏观信用风险预警和控制系统,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全国性的房地产企业及个人信用档案系统,以利于金融机构能较为客观地判断借款人的信用度,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借款人给予不同的贷款条件。这个系统还可对个人借款者就业和收入变动以及财产增减情况实行动态监控和追踪调查,对个人信用度进行评定打分,便于金融机构分析、预测贷款风险类别与概率,对违约行为将会产生威慑作用,促使借款人按约履行合同。

3.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模式

如何有效的发展土地市场,制定适合发展形势的土地制度方面的政策,是预防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目前的土地储备制度,在规范土地市场、增加政府土地收益等方面效果明显,但其负面效应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加大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

对于国家而言,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必须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引导房地产金融机构有序竞争,保证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央银行应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提高自身研究判断的准确性,建立房地产风险预警体系,实行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发出预报,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对金融机构进行调控和引导,加大监管力度。

5.完善房地产金融的法律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任何经济活动都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房地产金融尤其必要,应建立健全与房地产贷款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加大住房信贷投入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基础。一是针对在房地产资金筹集、融通、借贷各环节的经营行为中出现的问题,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确定房地产信贷的法律地位;二是建立健全有关房地产信贷的法律法规;三是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对于提供假资料、假资信、骗取贷款的开发商或个人,应立即停止贷款,并追讨已贷款项。

6.建立个人及房地产企业信用制度,健全信息传递机制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个人及企业信用的信息零碎、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等现象,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及企业的信用制度,以经济法律的手段对个人及企业的行为形成外部约束,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陈灿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经济论坛,2006(3)

[2]周铭 郑智: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控制与化解[J].商场现代化,2005(11)

作者:刘若敏 夏学明

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论文 篇3: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十分迅速,资本市场席卷整个世界,房地产金融也应运而生。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中,房地产金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房地产市场过热,部分地区的房价与正常的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偏差,各地区的房地产信贷也开始迅速扩张。在这种情况之下,房地产金融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据现实反映,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中,投资、出口贸易是构成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而房地产又是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金融风险

房地产业的融资金额大、生产的周期比较长、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房地产业与多个产业都具有产业之间的联系,对水泥、混凝土、钢筋等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比较大,对装修装饰、家电、家具等下游产业也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在调查中显示,我国房地产业每增加一单位产值,各产业的总带动系数也会增加一个多单位产值。

金融业虽然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其产生的风险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平稳发展。在金融改革中,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金融机构的创新。本文描述了我国的住房制度和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种种风险。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有关研究学者认为这并不是一种理性的繁荣,在快速增长中还存在着负债率,房地产投资增长迅速但存在高空置率、房地产信贷增长迅速也存在高违规率。在相关研究者的分析中,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经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住房分配制度逐渐完善,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金融业应运而生,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时代

在1978年之前,我国一直都实行计划经济,住房制度上实行福利分房,在分配形式上主要是单位分房。在当时住房建设资金有限、房屋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没有商品化的住房,也没有房地产市场,更没有房地产金融。

(二)住房金融改革阶段

在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之后,中央政府于第二年拨款资金开始建设房屋,将建成的房屋全价卖给个人。1980年的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准许私人建房、买房,在此制度之下,住房商品化制度开始萌芽。房地产业开始作为独立的部门存在,房地产金融业由此产生。

我国投融资制度在1984年开始发生变化,企业融资方式由无偿的财政拨款变为有偿的银行贷款。在同一年,全国各地建立了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城市开始进行开发建设,所需的资金也通过建设银行提供。在1985年之后,银行房地产开发了贷款业务。次年,房地产建设贷款纳入了国家信贷计划中,商业银行也开始设立房地产信贷。自1987年之后的几年内,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业开始茁壮成长。

(三)房地产金融改革深化阶段

自从1994年7月国务院明确了当时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与政策之后,199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为大力开展个人住房担保贷款业务提供政策援助。在这段时间内,商业银行房地产的开发贷款和单位购房贷款的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个人购房资金需求量低,商品房市场并不景气,个人住房贷款的业务也比较少。

(四)住房分配货币化确立阶段

自从1998年城镇住房改革全面开展以来,我国彻底结束了住房的实物分配,逐步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建住房开始以商品房型出售。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商业银行积极调整贷款结构,放开了开发贷款的业务,以此来支持房地产的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十分迅猛,银行信贷规模也在迅速发展。由于商业银行产品不断创新,关于房地产贷款的品种也不断涌现,客户的选择更加多元,信贷业务进一步开始扩张。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销售大幅上升

根据调查顯示,除了受金融危机等一些因素影响之下,房地产业出现部分调整之外。在近十年内,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的增长率逐年上升,我国房地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调查中,由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结构的合理调整、房地产投资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房地产市场在2003年-2013年销售平稳增加;在2003年-2007年,销售增长幅度较高。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在2008年出现了调整的过程。在2009年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并出现了较大的增幅。

(二)地价和房价高位运行

由于近年来房地产的价格不断上涨,买房难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一大热点。由于土地供应紧张,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相互争夺,在这种契机之下地价被推得更高,我国的地价普遍呈上涨趋势。地价的上涨使房价也开始高位运行,由此我国出现了地区性的房地产热的势头。

三、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基本情况

自1998年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发展之后,我国的融资市场主要以初级市场为主体,二级市场仍然在试点探索的阶段。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

银行信贷对房地产的作用日趋紧张,信托和资金在房地产融资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利用股权转让、海外市场等方式来弥补资金的缺口。虽然房地产企业自筹资金,但是仍然需要银行信贷的支持,在本质上仍然属于银行贷款,房地产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银行贷款。

(二)融资方式以银行信贷为主

我国房地产的运行流程和相应的资金流向表明,整个房地产开发的项目都离不开银行信贷的支持,房地产融资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银行信贷。在国家的调控政策之下,银行信贷对房地产整体开始收紧,贷款余额也逐渐放缓。

(三)股权和债券融资比例较低

随着股市的发展,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走进股市。通过这种方式,筹集的资金比较少,占的比例也很小。虽然我国对房地产债券发行控制得十分严格,但是发行量和发行金仍然占很大的比例。我国的债券市场本身发展不够成熟,市场规模也很小,交易量很少,因此债券融资在房地产开发融资中占的比率一直很低。

(四)房地产信托业务发展迅猛

房地产信托在近几年来增长比较快,虽然满足不了整个行业的融资需求,但是在房地产信托开始流行以来,房地产信托的兑付功能一直处于高潮不减的趋势中。虽然房地产信托项目经常会有风险,但是从总体来看,房地产信托的兑付还是发展比较稳定的。

四、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风险

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区域性住房地产存在泡沫经济的风险;我国的经济开始减速、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利率市场化等房价高位运行的前提下房价下跌的风险;房地产由原来普通消费品转变为具有高额回报率的投资品,使房地产投机热潮具有泡沫风险;开发商盲目投资使空置房屋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银行房地产信贷也存在巨大的风险。我国缺乏对信贷的有效制约,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比较大,房地产泡沫风险膨胀;房地产的不良贷款导致资产的质量存在风险,直接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政府部门高度垄断土地使用权,导致土地储备贷款的隐性风险增大。

五、结论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迅猛,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房地产业也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中,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助力点,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处于先导地位。房地产在近年来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商品价值高,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十八大以来,李克强总理也一直在强调要严守经融风险的底线,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促进经济的增长,减少货币政策和信贷的危机。

经过历史的验证,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形成会导致种种恶劣的影响。我国自2003年开始房价就一直保持着上涨的趋势,为房地产金融风险埋下了隐患。为了避免这些隐患的持续增大,应该在市场调节之下,紧跟国家的宏观调控。

作者:王吉辰

上一篇:三维可视化景观设计论文下一篇:时代特征下网络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