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律金融风险论文

2022-04-19

摘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博鳌论坛上宣布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规模,届时中国银行业将全面放开外资市场准入。外国资本的涌入势必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安全构成极大隐患。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金融法律金融风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融法律金融风险论文 篇1:

论法律缺陷与金融风险

摘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活动是需要健全的法律进行规范和约束。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防范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而实际情况是我国目前规范和约束金融行为的法律体系并不健全,这不仅无法确保我国的经济金融秩序,也难以遏制金融领域不断累积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法律缺陷;市场经济;金融风险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有法律变革跟不上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很多法律很难适用于经济金融领域出现的新现象,金融领域的法律缺陷日益凸现,一些法律对微观主体的经济金融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功能大为减弱,法律的缺陷难以遏制金融领域不断累积的金融风险。

一、法律不完善降低公司治理效率,累积金融风险

由于不同的法律制度下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差异,不完善的法律制度会降低公司治理的效率,从而导致金融脆弱性,累积金融风险。

在多数情况下,管理层能够转移公司的现金和其他资产,可能用于偿付管理层个人的债务,或将其直接存入在国外银行的账户,或者注入其他公司。而在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经理人员通过转移现金和其他资产来侵占其他股东的财产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这说明法律对债权人和小股东保护的重要性。

当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法律约束不力使经理人员很容易地侵占企业资产时,企业价值就会下降,这又进一步使股票价格下跌,从而使人们丧失对经济前景的信心,金融风险上升。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基本原因就是新兴市场国内和国外投资者失去了信心,导致资本流入的减少,资本大量外逃,由此导致汇率的大幅度下挫和股票市场的崩溃。为什么对这些国家信心的丧失对汇率和股票市场有如此大的影响,而另一些国家则没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公司治理中软弱的法律制度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汇率贬值和股票市场下挫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公司治理理论,机制有效性是用法律制度阻止少数股票持有者对公司资产的滥用,从而使代理冲突最小化。如果法律约束性不强,当经理人员预期投资回报下降时,则对投资者信心的逆向冲击就会导致滥用职权侵占财产的现象增加,并进一步减少资本流入,增加资本外流。这些又进一步诱使股票价格下跌,汇率下挫。

我国公司治理法律体系不完善,首先是立法级别较低,目前在所有国家大法中均未提到公司治理。其次,公司治理的法规比较分散,例如这些法规分别针对上市公司、国有资产及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等不同适用对象。对于2003年2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明确提供了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审理的法律依据,可以说是司法解释对完善中国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的一大贡献。但是《若干规定》的适用范围毕竟仅仅局限于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其他诸如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引发的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尚未有明确的规定,至少在现阶段,大量的证券民事侵权行为的受害投资者尚无法通过司法途径获得赔偿。由此可见,距离建立完善的为公司治理提供司法保障的证券赔偿制度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讲,有效的法律制度上的正规约束可以部分地克服公司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约束内部人的行为,从而尽可能地使公司内部人的利益与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协调起来。而且通过对滥用职权给外部投资者造成了损失的内部人给予法律上的强制性制裁措施,加大内部人滥用职权的成本,并降低其滥用职权的预期收益,尽可能减少内部人滥用职权的可能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金融风险。

二、法律不完善致使产权模糊,累积国有金融机构风险

从理论上讲,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借款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和法制监控下是能够正常循环的。但是中国的现实却表现为企业以各种形式和理由尽其可能地逃避债务,致使银行背上了沉重的不良债权的负担,严重扭曲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关系,潜在金融风险是令人担忧的。

国家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并非实质性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是因为,法律没有清晰地界定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的产权,而事实上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属于同一个所有者——国家。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作为国家这个所有者同一利益主体的不同代理关系:国家与国有银行、国有企业之间是一种“父子关系”,而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则是“兄弟关系”,是一种虚拟性的债权债务关系。然而,“‘自由市场’,即不受伦理规范制约的市场是各种利益碰撞、各种垄断地位的表现以及讨价还价的场所,因而与各种家庭伦理格格不入。与所有根源于某种兄弟般或者血缘关系为尺度为前提的共同体截然相反,市场本质上与任何兄弟关系无关”(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可见,在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之间这种“兄弟关系”的债权债务与“市场伦理”是相冲突的。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没有内在的压力和自我约束机制为保障自己的信誉和生存而力争履行借贷契约的义务,保证及时清偿债务。当不履行契约的收益远大于其成本时,理性人何乐而不为,国有金融机构风险因此而生。

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关系缺乏法律保障。在法律上,债权、债务人之间是契约关系。契约的要求包括承诺和履约。其中承诺是关键,它决定债务契约的各个条款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可履行,在此前提下,才能通过履约或者通过法院判决强制履行。然而,我国银行与企业间的契约关系是无法承诺的,银行与企业间相当部分信用关系的产生是非平等自主的,出于一些非经济上的考虑,政府尤其是原来的地方政府对银行的贷款活动经常过多地干预。由于政府的角色不是经纪人,不具有经济理性,政府的偏好往往与企业不同,以政府决策构成约束条件的不会是特定借款企业的收入和预算,由此,债务人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他对这份契约不负责任。另外,银企间的契约关系也是无法履行的。整个经济制度中缺乏对债权的保护,不还债务的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逃避债务反使债权方处于被动地位,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趋之若鹜,进一步加剧企业间、企业与银企间债务的恶性循环,积累大量金融风险。

三、市场退出机制的法律缺陷与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是指由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方式、原则、程序、主持机构和损失分担等制度要素组合而成,且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施以有效约束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或制度安排。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或受突发事件冲击而

出现清偿力不足以及最终退出市场,在市场经济成熟国家较为常见,因为作为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市场退出对于提高金融制度效率、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有较为妥善的退出机制,因此金融机构退出成本较小,且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影响力较低,而我国目前尚无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处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无法对一些问题严重、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市场退出。市场退出机制本就是用来处理金融风险,如果其本身就不完善,那么在处理金融机构时,容易产生更大的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方式、方法、标准、范围和程序等内容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我国现有的针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仅有《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其他有关金融机构破产、接管、并购的退出行为的具体规范仍然迟迟未能出台。这种状况显然无法满足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激烈竞争的需要,不利于提高金融制度效率。我国的《破产法》、《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关于企业法人的破产还债程序很难直接适用于金融机构的破产。而《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金融法律虽然对商业银行合并、解散、撤销、破产有相应的规定,但这些规定仅为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关于对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商业银行法》中仅对接管的前提、目的、时限和终止作了概括性的表述,而没有对市场退出的定义及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而明确的规定。正是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市场退出的主管机构无法可依,加大了操作难度,同时这也致使政府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处理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指导,增加了行政的随意性。

金融机构发生危机,特别是面临市场退出时,存款人的存款如何得到保障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为金融体系建造一道安全网,当问题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时,由特定的保险公司依法清偿存款人的存款,从而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当个别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存款人的利益因为有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保证,不再产生巨大的恐惧心理,避免该银行发生挤兑风潮、传染其他与之有业务联系的金融机构,同时还给其解决问题带来时间上的缓冲。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几十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储户的存款利益很难得到保护,金融机构退出市场没有保障,如引起金融恐慌,势必导致储户对金融机构信誉失去信心,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极容易引发金融风险。

四、金融控股公司法律不健全与金融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通过直接、间接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或其他方式而对银行、证券或保险等不同金融领域中的公司具有控制权,且不直接从事其他业务经营的公司。在金融分业体制下,我国并无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但存在多种金融跨业组织如分别以三大国有银行、信托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即中信公司)、保险公司(平安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光大集团)为核心的金融跨业经营组织及产业资本参与金融业形成的金融跨业经营组织(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等。这些金融跨业组织事实上是打法律的“擦边球”,监管层默许或鼓励的姿态意图探索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然而不规范的形式和缺乏外部的有效约束,既难以充分发挥跨业经营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散风险以及促进金融创新等优势,又潜伏着诸如利益冲突、风险传染以及不公平竞争等弊端。

我国目前的《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以及国务院的法规及有关部委的规章,都没有明确承认金融控股公司,但也没有明令禁止。上述几类金融跨业经营组织是在下述状况下存在的,一是普通的工商企业、信托投资公司属于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明确允许运用自有资本向金融机构投资的主体;二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在运用自有资本向其他金融机构投资方面也没有什么限制,但从相关的法规、规章来看,其投资主体地位不明确,在现实中,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实例也很少见;三是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不能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虽然名义上没有金融控股公司,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我国目前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规定立法层次比较低,有些规定不明确,不同的规章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限制过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能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只能或主要靠利差收入,无法与其他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以及海外资本展开公平竞争,因为工商企业和海外资本都可直接或间接控股国内的金融机构。所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只好利用境内外法规的差异达到实现金融控股的目的,如中国银行的中银国际控股公司,工商银行的工商东亚控股公司等。

由于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明确法律规定,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监管部门对事实上已经存在的金融控股公司缺乏针对性的监管制度,导致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领域已经蕴含了大量风险。首先,由于我国三个监管部门在机构市场准入时的股权资金监管上缺乏协调,有些母公司、子孙公司之间互相持股,股权结构混乱,资本被不断重复计算,使得金融机构在资本充足问题上隐藏着很大风险;其次,由于分业监管,监管信息缺乏沟通,控股公司在进行股权和资金运作时故意复杂操作,反复转账,不正当的内部交易或关联交易,避开监管者,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形成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五、地下金融法律约束缺失带来的金融风险

地下金融是由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社会资金流动性需求与法定金融组织供给之间的错位而出现的以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以经营行为的非正规性和隐藏性为特征的金融组织形式和金融行为。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2005)对全国20个省份的地下金融状况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测算出2003年全国地下金融(地下信贷)的绝对规模在7400亿元至8300亿元之间,其业务规模大约占正规金融机构业务规模的30%。对如此之大的地下金融活动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和对经济金融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地下金融的一些组织形式属于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的金融组织模式,金融资源的运用渠道不明,运作机制不规范,内控机制不强,内在风险一旦释放出来,容易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并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安定。特别是在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管和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可能为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他们想方设法以高息圈钱,不是用于生产经营,而是用于享乐或投机。这种地下金融活动的非生产性和偿还性,最终必然导致支付链条的崩溃,参与者的利益受损,引起社会不稳定,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尤其容易引发恶性循环逐步积累金融风险。同时,地下金融所遵循的游戏规则与正规金融不同,其资金不受国家税收和存款准备金等制度的约束,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进行的宏观调控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地下货币资金规模越大,货币均衡水平越不真实。地下货币资金流动影响货币均衡,它通过改变可用于公开经济的实际货币总量,造成支持公开经济的货币供应达不到均衡货币供给水平,或者造成名义货币供应过大现象,使货币当局主动控制货币增长,造成实际货币供应难以满足经济均衡增长的需要,出现货币总量较大时经济的衰退。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地下货币资金转入地上,货币当局紧缩政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经济过热状况加剧或持续,削弱了宏观调控效果,增加金融控制风险。

责任编辑 贾 伟

作者:韩启东

金融法律金融风险论文 篇2:

全面开放背景下金融风险及法律规制研究

摘 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博鳌论坛上宣布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规模,届时中国银行业将全面放开外资市场准入。外国资本的涌入势必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安全构成极大隐患。新形势下银行业总体结构更加复杂,原有监管体系无法尽数囊括,这就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监管模式,有效展开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以适应全球化金融发展浪潮。聚焦全面开放背景下银行业的潜在金融风险与法律风险,结合国际上金融监管的先进理念,分析我国银行业未来的监管方向并进一步思考我国应对全球化金融风险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风险;国际合作;新巴塞尔协议;法律规制

1 全面开放下背景下银行业潜在的金融风险

1.1 系统性金融风险

即全局性风险,是一种通过局部风险传递而造成的连锁反应,对金融体系与国民经济的稳定具备摧毁作用。本文涉及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是为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1.1.1 政策风险

银行业对外开放必然会使得更多的外国金融机构参与到中国的金融市场中,为了在金融市场占得一席之地,也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资源,这些金融机构往往会采取一些较为激进的方式来扩展自己的金融产品。然而这些行为极有可能触碰到国家的底线从而起到反噬作用,增加金融机构经营上的成本,使得投资者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1.1.2 利率风险

所谓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影响利率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央行政策、国际经济形势等。但本文重点阐述经济因素中资金的供求因素。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会使更多的外资流入到我国金融市场,资本的渗透使得社会总流动资金额得到增加,因而市场利率会出现不确定的变动。当市场利率下降的时候,商业银行贷款所获得的利润也就减少了;而当市场利率上升的时候,由于投资于固定收益债券或其他利率不变的金融产品,从而损失了商业银行资金的机会成本。

1.1.3 汇率风险

所谓汇率风险指的是一定时期的国际贸易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因汇率波动而导致其价值增减的可能性。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外资企业的进入及资本的流入,当汇率下降时,外国货币兑换的人民币将会减少,这不利于外资企业的进入;当汇率上升的时候,外国货币兑换的人民币将会增多,这有利于外资企业的进入。因此,当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得到具体的落实,那么外汇汇率必然会向着上升的趋势增长,因而国内商业银行以外币计价的负债因汇率上升而增加了更多的成本,这便是汇率风险之所在。

1.2 监管风险

影子银行是脱离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体系之外的一种信用中介组织,它同样会带来金融风险,特别是对短期流动性的影响十分显著,借助金融信贷业务的杠杆作用将风险成倍放大;此外,它还会带来严重的监管套利风险和信任危机。“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当前,国内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存在诸多问题。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之间没有明确彼此之间的职责,监管主体严重缺位。此外,监管制度存在漏洞。例如,人民银行建立了第三方支付准入制度,但是没有制定更加具体的操作条例,监管不到位。而外资一旦对这些“影子银行”大手笔地进行直接或间接投资的话,在利益驱动的背景下,这些“影子银行”也就成了影响经济的又一个隐形炸弹。

2 法律视角下的潜在风险

在这个金融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也需要从法律方面提前预测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作出正确预警,完善监管制度。

2.1 跨国银行母行与其子行的责任承担方式不利于东道国

根据目前的现行制度和状态来看,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1)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2)外资控股或独资的子行;(3)外资设立的合资机构。在法律风险责任归属上,由于分行是母行的附属,不具独立法人格地位,母行需对其在海外设立的分行成立无限连带责任。而母行在他國设立的子行因具有法人格地位,母行仅需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而子行的相对独立性,必然使得危机到来之时,东道国的风险责任加剧。

2.2 缺乏对外资银行确定的流动性支持

在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方面我国采取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原则,对外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实施相同的准入与监管标准。但在外资银行流动性支持问题上我国缺乏对外资银行明确的可行性与流动性支持救助措施,倘若外资银行母国出现无法预期的资本变动,外资银行流动性支持缺位,而东道国一方又无针对外资的流动性支持完备制度,这将不利于维持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此外,虽然我国现存法律具备对发生支付风险的银行进行援助的相关条款,但随着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现存法律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各项法律相互之间缺乏制度协调感,无法成立一套完备可行的实施体系,这也使在现实中决定是否给予或者如何提供外资银行流动性支持时增加障碍。

2.3 银行业风险监管为基础的监管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1)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方面存在缺口增加了监管机构和跨国银行之间信息交流传导的不对称性与缺乏可操作性。

(2)跨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缺失。存款人与银行相较趋于劣势,而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则能巧妙平衡存款人与银行两者间的地位关系。跨国银行的运营活动范围涉及广泛,而一旦出现经营问题,不仅会直接损害到其名下客户,严重情况下更是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非常具有跨国银行存款保护机制建立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跨国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比较于发达国家本国存款人优先于海外分行受偿而言我国存款人处于弱势地位。

3 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的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作为全球范围内银行监管的重要国际协议,巴塞尔协议体系对世界银行体系的构建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发挥着极大作用。巴塞尔协议重点突出对资本充足率的控制,强调国际银行之间的共同监管与协调合作,对信用风险的评估与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不可否认,较与英美等发达国家而言仍存在一定差距。而巴塞尔协议对资本质量、资本充足率、资本补充周期等方面的较高要求,短期内势必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挑战。因此我国在引入新规同时也应兼顾自身国情,在拓宽金融业务范围的同时兼顾资本质量,稳步地推动金融业的战略升级。

4 法律规制建议

4.1 健全立法机制 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1)建立标准化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对银行的经营环境、管理水平、风险程度与风险管理、经济资本等展开综合性评估,并向社会及时公布评级结果。着重完善建立各银行内部风险评估机制,一方面鼓励银行自身建立自己的内部评级制度,加强自身的资本管理;另一方面健全外部评级机构,为各银行企业进行专业评级,构建一个内外双重保险评级制度,以减低风险发生率。

(2)建立健全风险处置程序和规避手段,完善危机处置的法律框架。全方位对跨境风险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各阶段的情景模拟分析,有所针对性的对相关风险进行预估、检测和应对。根据风险种类、级别等情况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和防范程序。

4.2 完善防范风险暂行办法制度

完善紧急贷款管理制度,为外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对危机起到预期遏制的作用。建立完备的跨境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切实保护存款人利益,减小损害波及范围,维护金融体系和全球范圍的金融稳定性。

4.3 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加强审慎管理的理念

建立以风险性监管为主导的审慎监管制度,发挥中央银行的主导地位,明确各级监管职能,维护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借鉴巴塞尔协议和各国先进的风险管控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提高风险管控与预警能力。

4.4 强化银保监会的监管职能

在放宽限制的同时也需提高风险意识,通过规范高管兼职、交易方式等的限制,强化对外资分行与子行规范性的管理。明确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对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完善工作和各类举措的落实工作,严格查处违法行为。

4.5 加强国际银行间的合作,明确信息披露制度问责机制

在构建具体的法律法规过程中,同样也需重视母国监管方对母行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的引导,加强东道国与母国监管方的信息传导协调合作,明确母国银行具体责任,从东道国和母国双方角度进行全面监管,在机制性安排上致力于风险值管控至最低,构建双方协调统一的监管机制。

4.6 深化银行内部的控制作用

健全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机制,强化银行内部的监管主动性,发挥管理层的带头作用,切实落实“双人制度”。从整体上协调资本运营,在强调银行自身的督促机制的同时也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以防银行管理层的权力滥用。

5 结语

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全面改革开放的必然进程,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由点及面,经历了从特定区域、部分业务领域的试点开放到如今的覆盖全国范围、全面业务领域的开放历程。我国银行业遵守入世以来的承诺,不断参与更广泛、更深层次、更多样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展望未来,不可否认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全球化的金融发展浪潮,我们既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也要做好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工作,平衡好改革开放与金融安全两者间的关系,为我国拓宽海外市场,实行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叶斯科.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上市后的治理机制改进研究——以重庆农商行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14.

[2]黄涛.随机模糊环境下的破产风险模型[D].天津:天津大学,2008.

[3]张兴胜,胡婕.国际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金融论坛,2005.

[4]王平,陈柳钦.基于知识管理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控制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

[5]马懿.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J].成都:西南师范大学,2017.

[6]吴玉婷.巴塞尔资本协议III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7]王清.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下的银行风险监管对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2.

[8]张亚男.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9]任岩.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2.

[10]陈学燕.TD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作者:曾筱璐 严超 胡雅宇 邱爱民

金融法律金融风险论文 篇3:

浅析防范金融风险的法律监管体系建设

摘 要:以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为契机,我国金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发生根本性变革,金融机构将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的市场原则进行运作;这些是构成中国金融业繁荣发展的推动力。正是在这种良好机遇下,金融法制的引导、激励、规制的作用将会得到充分发挥,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并使得建立在法律规范基础上的央行监管制度能够切实规范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维护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秩序,真正成为和化解金融风险冲击的屏障。

关键词:防范 金融风险 法律监管体系建设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与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中枢地位,要求国家必须担负起金融管理的责任,国家有义务也有能力管理好本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现已颁行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却不难发现其中的断裂和不协调。

1、严格把关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指关于金融机构的设立,市场运行的法定条件等原则和规范制度的总称。该制度的健全程度直接关系到金融秩序的稳定和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运动,因此,它是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的基础之一。而在我国现行的金融法规范中,对市场准入制度并未作出统一规定,尤其是在资本审核方面,对内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立存在内外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资本到位率及资本填充均实行双重标准的问题。

(1)金融机构设立申报制度对内资金融机构的设立审批,应严格根据《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核查报批资料,使之在进入市场前即纳入监管网络之中。对外资金融机构则必须依照《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件》、《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对申请人的投资主体资格,经营资信状况,母国金融法律与监管完备程度,是否采取“对等互惠”原则等方面进行审查。

(2)资本充足状况审核制度资本金充足程度是衡量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标准,我国目前主要应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并从两方面加以完善。一方面,应健全内资金融机构注册资本金和营运资金的验资审计制度。另一方面应当制定统一标准,强化对外资金融机构资本状况的监管,避免和防范因法律规定的疏漏和不协调造成后患。

(3)外汇金融监管制度该制度主要针对国际短期资本(即“游资”)具有的较强趋利性,投机性,变现迅速性等特点实施重点监管。目的在于通过积极引导外资流向、改善投资结构,采取疏导方式减少和避免国际金融突发事件对国内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冲击。

2、健全央行审慎监督制度

审慎监督制度指央行依照既定量化标准、控制目标及风险原则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总称。实施央行审慎监督,必须以牢固的法律基础为前提,否则必将损害央行监管的权威性、连续性、强制性和规范性。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系统规定,这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央行监管的效果。我们认为,央行审慎监督制度的法律法规应包括金融稽核监管制度、人民银行内部稽核制度、金融机构内控制度、金融机构现场检查规则与非现场检查规则、金融稽核监督业务审计制度、外资金融机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制度及其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和规则。它们主要对非现场稽查和现场稽查的内容、程序、后续监督、处理反馈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以实现稽核监督的规范化、法制化、切实保障监管质量,堵塞风险漏洞。

3、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与中介组织协助制度

央行作为国家管理金融事业的行政机关,其有限的稽核监管力量无法涵盖金融业的各个方面。因此,行业自律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参与,不失为一条拓展央行监管渠道、改进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各国较为普遍的作法。一方面法律调控的局限性和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使得金融行业的自律规范有长期存在的客观必要,其职能主要在于维护既有的市场秩序和游戏规则,防范和制止非法进入者及违规者对既有市场格局的破坏和冲击。自律的上述功能在一定程序上与法律规范的功能发生重合,而这种重合是行业自律管理成为法制监管必要补充的前提基础。因此,要充分发挥自律管理的补充作用,立法上必须对自律规则进行承认或授权;对自律规则的适法性和自律管理的内容作出规定,明确金融业行会的法律地位和功能,以保障行业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注册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上述中介组织以专业性、公正性和独立性为运作前提,可以为央行监管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

4、共建国际监管协作制度

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化的发展,使得金融风险的跨国传递和相互影响已成为现实。同时,中国金融市场正逐渐与世界接轨,在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海外中资金融机构数量也急剧增长,其机构网点已遍布主要国际金融城市。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和境外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使之防范风险、稳健经营,便成为母国和东道国金融监管当局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要实现国际范围内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消除和缓解金融风险的冲击,相关国家间监管部门的有效合作必不可少。

5、推动金融风险的吸收与转移制度

高效慎密的监管固然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但“百密终有一疏”,因此如何对那些已形成风险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置和救助,便成为金融体系稳定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被视为监管体系中的“应急补救”制度。由于金融机构对社会大众的负债存在着引发社会动荡的潜在风险,因此吸收和转移这种风险便应成为“应急补救”制度的核心内容。这一制度应由对市场非法进入者及违规者的清理与处罚、金融机构重整、金融机构的接管与兼并、金融机构的破产及其存款保险制度等内容构成,以最大限度地妥善吸收和消化金融风险。

总之,国际国内的金融风险事件表明,通过建立系统的监管体制,加大央行监管力度是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必由之路。近来人民银行处理了一大批违规金融机构的举措,使我们看到了国家强化央行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心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晓镭,毛夏挛,蔡昌.新企业会计准则与纳税筹划[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3

作者:何忠

上一篇:国民低碳循环经济论文下一篇:国际营销战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