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教学论文

2022-04-16

内容摘要: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以之为对象的《民间文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色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讲授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了解民间文学这一丰富的文学遗产,加深对中外民间文学艺术的了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间文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文学教学论文 篇1:

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视域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的重视,民间文学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学目标不应只是简单地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简单的赏析和品鉴,而应是以保护和传承创新民间文学为主要教学目标,过多途径和多角度去推动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真正挖掘出民间文学的价值和内涵。

关键词: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民间文学;教学改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所世代传承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其内容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通常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十个大类,每个类别各具特色。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那些与我们的先辈的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它是一个民族最鲜活的、最富有生命力的存在。与物质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是人,非遗必须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体语言和口头相传或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正因为非遗属于过去的“活”文化,现代人不易发现其价值和意义,它也成为了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亟待我们去保护和传承,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作出相应的创新与改进,使其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创新有利于我国文化多样性发展,激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应研究、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的特点,因类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保护工作才能取得实效。有鉴于此,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的二级学院,非遗学院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发,其中为普及非遗知识,特开设了最美非遗—民俗与民间文学校级公选课,旨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创新的使者。

二、民间文学课程开设情况

民间文学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艺术作品,并且人们在相互传颂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文学主要包括了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歌谣、曲艺等内容。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化性是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与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不是一时一地而成,找不到代表的作者,也没有进行规范的记录和整理。民间文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除此以外,还包含了天文、地理、宗教、医药、社会风俗等内容,甚至可以称之为人们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此同时,也为作家文学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养料。由于民间文学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是研究我国文学发展史和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民间文学教学如何开展成为我们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非遗保护和传承创新的理念不断得到深入和强化,民间文学教学也应做出相应调整。目前我国文科类专业大多学校都开设了民间文学的相关课程,学生对民间文学课程非常感兴趣,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为例,民间文学每学期都是热门课程。然而大多数高校的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单一的理论教学,或者是鉴赏阶段,民间文学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及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情况,不同人才培养目标,民间文学课程也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三、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视域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

高职类院校开设民间文学课程,除了作为通识性课程,让学生了解、喜爱民间文学以外,更多地应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接,与专业技能对接,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创新建立有效的途径。下面将以高职类院校为例谈谈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改变

传统的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民间文学的内容,并且能够掌握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的视角下,民间文学教学目标发生了转变。教学的主要目标除了让学生了解和喜爱民间文学以外,还能进一步自觉地去发掘和整理更多亟待保护的濒危民间文学项目,让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学能够得到保护,通过创新性艺术加工,实现民间文学的活态化传承。与此同时,作为高职院校,更应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民间文学教学融合,比如,学习动漫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民间文学课程的学习,提取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素材,进行动漫人物和形象设计。学习影视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民间文学的学习,进行影视剧本创作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实现自我教学理念的转变,将自己当成是民间文学的保护者和组织者。在此基础上,教师从原先的理论知识教学转移到实践技能教学上,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讨论法,教师主要在做知识的输出,而学生到底能从中获取多少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传统的评价体系也只是通过考试卷面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创新视域下,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应更多地采用以欣赏活动的为主的陶冶法、浸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体味到非遗之美,民间文学之美;其次,加入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实践法等,在讲授的基础上,以任务为向导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民间故事教学时,请学生选择民间文学作品,以话剧的形式展示,对传统的民间故事进行艺术再加工,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下去。策划专业的同学负责剧本编写和创作;(上转第274页)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

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文/陈培琳蒙迪何秀娜槐蕊摘要:良好创业教育生态圈的打造,对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深刻挖掘教育生态学内涵,综合发挥创业教育育人功能和孵化园实践功能,处理好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多维模式、平台构建和外部环境优化,努力打造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圈。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园

一、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分析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学问①,那么教育生态学就是将其研究范围圈定在教育界,按台湾学者方炳林的话说就是“教育生态的研究”。教育生态学是门交叉学科,所以超越了单一学科思维上的局限,利用生态学的精髓和方法对教育进行研究,提供了更具突破性的思维方法②。国外研究历史上影响比较重大的教育生态学研究成果,一个是阿什比的高等教育生态学,阿什比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印度、非洲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还特别对英国教育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大学的构造要遵循生态学上的“拓适原理”,给诸多大学提供了改革思路。另一个是克雷明的教育生态学思想,克雷明将教育看作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③,他认为“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之余彼此的联系中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来加以审视”,这就是教育生态学的方法。所以将教育生态学引入高校创业教育建设中其实是需要将创业教育看成一个统一的系统,调动高校及其周边资源,突破局限。

二、我国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互动现状分析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发展是推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来源。1999年教育部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同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此后,KAB高校创业项目的开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的成立,《创新与创业教育》期刊的创办等,在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创业教育在地方高校的到迅速推广。紧接着,我国在大学生孵化园建设方面开始不断尝试,1987年我国首家企业孵化器——东湖创业服务中心在武汉创立,标志着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纵观国内创业教育发展,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发挥推动孵化园建设有几点重要意义:一是形成创业知识储备。创业相关知识是实践的理论基础,2002年开启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以来,一大批青年教师涌入创业教育工作中,而课堂教学作为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可操作性较强,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直接接受创业相关知识。这样孵化园承载的是更具实力的高校创业团队,创业教育与孵化园的功能互补性更加贴合。二是弘扬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是一所大学在实施创业教育的长期过程中所形成的崇尚创业精神、鼓励创业行为、宽容创业挫折等关于大学生创业行动的文化④。创业教育对高校学生的直接培养,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创业氛围支持等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推动孵化园的建设,增强孵化园在高校中的影响力。

高校创业教育与孵化园建设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创业教育模式不完善、创业孵化园定位不明确,创业教育模式缺乏系统性、规划性和针对性,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往往依托其他学科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并且没有根据不同需求的学生来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设计和规划。高校创业孵化园建设目的不清晰,并没有紧密结合自身创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思路,背离实际,受传统模式刚性影响大⑤。二是有关教育课程设计不合理。绝大多数高校只开《创业管理》一门课程,大学生创业理论学习的需求无法满足,“第一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实践互动性不强。三是资金和人员配置存在缺口,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教师总体数量有限,目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师绝大部分没有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创新创业经历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

三、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解读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性作用

(一)机构设置

2010年3月,西南民族大学创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创业孵化基地(简称导航站、创业基地),作为专门引导管理学生就业创业的机构,承担起校内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链接桥梁。2014年6月,团中央、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获准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创业孵化基地成立KAB创业俱乐部,俱乐部成立后将提供更多与企业交流互动和实践创业的机会,实现课内课外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互动,培养面向社会的创新创业型青年人才。

(二)互动性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1.创业孵化园成为创业成果转化的基地。将高校创业孵化园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与“载体”,使创新创业人才辈出。一是西南民族大学孵化园内配备了基本的办公设备,为大学生在校内创业探索提供了实践场地,学生可以在孵化园内大胆创新,有所作为。自成立以来年来,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项目70余个,搬出孵化园独立经营的项目占入园项目的68.8%。;二是可以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创业孵化园为西南民族大学创新人才提供科研场所,促进校内创新成果转化的同时,增加校企之间的合作。

2.创业孵化园是高校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2014年创业孵化园正式启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青年就业创业训练营,主要由导航站、创业基地全程负责,目前已举办三期。训练营主要形式是以KAB专业创业讲师与社会知名创业导师联合授课,通过小班辅导、体验式教学、销售实战的形式开展。训练营课程分为低阶课程和高阶课程,低阶课程主要针对创业意识的培养,高阶课程更加要求创业实践性包括2个外出实习课程、1个销售实训课、一个Boss直聘模拟课,所以营内成员招募对象包括在校学生和创业团队。创业孵化园不但承担着孵化创业项目和打造创业企业的市场任务,同时另一方面又要培训和教育在基地内的创业者。所以,它是孵化、培训、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孵化器,为高校创业教育输送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

3.创业孵化园是提升高校创业教师素质水平的助推器。创业孵化园不仅是社会服务者更是教育者的角色,西南民族大学孵化园通过搭建创业竞赛平台,“以赛代练”,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创业教师的授课能力。西南民族大学导航站创业基地为了更有效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孵化园的互动,每年组织举办创业大赛和真实职场挑战赛,创新性地开展了创业英雄会的活动,邀请投融资专家进行专题分享,同时进行现场创业项目路演,更是邀请8家创投机构观看项目推介。教师们在审定、指导在孵项目的过程中使学校教师得到学习锻炼和思路启发,通过孵化园与外界企业的交流交往和孵化园内创业成功的示范增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素质,为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如今我国创业教育体系滞后以及创业孵化园建设不成熟,但若能将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有效互动,是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开展的新思维角度。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有助于构建高校创业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有效互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高校创业教育的不平衡现状。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多方支持,使创业孵化基地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创业就业问题贡献更大的力量。

注解:

①孙儒泳,李庆芬等.基础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135-148.

②方炳林.生态环境与教育[M].台北.维新书局.1975.12.

③谈晓奇.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2006(05):12-14.

作者:李佳

民间文学教学论文 篇2:

地方高校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内容摘要: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以之为对象的《民间文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色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讲授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了解民间文学这一丰富的文学遗产,加深对中外民间文学艺术的了解。现有的民间文学教学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可从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突出实践教学三方面对地方高校民间文学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进而提高学生们对民间文学的鉴赏、分析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关键词:民间文学 教学 改革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它源于民间,由广大民众集体口头创作,并在民间流传、丰富并日臻完善。它“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①(P3)民间文学的基本定位是文学,它与其他文学一样具有审美的特质。与此同时,民间文学又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等留有先民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语言符号,是一个区域民众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化的记载。”②这决定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和其他文学形式有很大的区别。

《民间文学》是普通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色课程。其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讲授民间文学的发展史、基础理论、基本课题和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价值、各种体裁及其代表作品。同时介绍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具备调查、采录、搜集、整理等民间文学工作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认识了解民间文学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内涵,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作用。同时,也可以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民间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受到了冲击,并被卷入“传统”与“现代”之争。民间文学的传承、发展甚至生存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民间文学课程也由此面临着时代的困境与选择。在传统民间文学逐渐被淡化甚至遗忘的时候,如何使当代的大学生了解和接受民间文学文化的教育,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围绕民间文学教材讲授整个民间文学的学科体系,从民间文学概述即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基本特征和价值等开始,再到民间文学的基本类型即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史诗、民间歌谣的介绍,最后,介绍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阐述民间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几大弊端:一、教材内容的陈旧性。现有的一些教学内容时代久远,或者该民间文学只在一些偏远地区流传,无论时间和空间都距离现代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因此很难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二、原生态的民间文学受到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强烈冲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学,同时以文本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展现民间文学的鲜活性及其文化语境。三、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单向输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在整个民间文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以观众或听众的身份学习理论知识。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地方高校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契合时代,更新教学内容

民间文学分为三种形态:原生态、再生态和新生态。“原生态指现在仍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传统的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正在逐渐衰亡。再生态民间文学指经过整理和改编,转化为书面或视听样式的民间文学,……新生态民间文学指从当代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反映人民某些意愿或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①(p11)其中后两种形态的民间文学借助网络、手机、电视宽带等新的传媒技术,服务于当下的民众生活,因此比原生态的民间文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目前的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史诗、民间谚语与谜语,民间说唱与民间小戏等等。而很多契合当代生活的再生态和新生态作品比如新传说、新故事、新说唱以及新谚语、新歌谣等等都没有收录在内。众所周知,民间文学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民间文学的幻想性、夸张性也很符合孩子们的兴趣。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很多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故事在现在看起来难免幼稚可笑。此外,很多民间文学在创作的时候,有的为了讽刺当时的时政,有的是反映某一个特殊时期的特定人物的生活情形。这些在今天的大学生看来,都很难引起共鸣。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民间文学课堂上,会有意识地引用一些再生态或者新生态的例子。比如,在讲到四大传说的时候,会给学生观看一些《白蛇传》《孟姜女》的视频片段。在讲到歌谣的时候,有意去掉了教材中引用的比较陈旧的例子,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生活尤其是现代大学生活的歌谣,使得民间文学充满了现代生活的气息。当自己熟悉的事件、人物或者环境以新民间文学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学生们往往会比之前更有兴趣,参与的热情也大大增加。

在更新课程内容的时候,还要注意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民间文学各种类的研究,都有一些各自相对独立的方法和流派。以神话学为例,就有历史地理学派、人类学派、社会学派、心理分析学派、语言学派、功能学派等。就故事学而言,就有类型学、比较故事学、故事演变史、民间故事原型批评、表演理论的故事学等等。此外,史诗学、传说学、说唱学都是如此。这些研究包含了民间文学各环节、各种因素的考察,将民间文学的研究引入更广阔的天地。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理论与方法,增强他们追踪学术前沿的意识。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民间文学是用传统的民间形式创作和传承的文学样式,它既有其他文学形式的审美特质,也有着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具备的生活属性。在民间,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民间文学活动都是在自然,自由,自在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且,很多民间文学作品都是以立体活态的表演形式存在。比如神话这一文学形式在很多民族中就具有神圣的性质或神圣的地位,它进入到了这些民族的仪式生活领域,是整个仪式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整个仪式场所中集合了很多的象征符号,无论是特定的时空、行为,还是所使用的器物、服饰甚至食物,都只有完整展演才能完全释放其丰富的象征性。再比如民间歌谣,由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所以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比如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儿歌等。而地方民歌又可以分为四句头、五句体、十字调、信天游、吴歌、爬山歌、鲁体和谐体等等。这些繁复多样的民歌,产生于特殊的生态地域环境,满足了特有的民族审美心理。这些内容,如果只是让学生阅读文本(歌词),是完全体味和享受不到其真正韵味的。大众传媒在冲击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发展的时候,也有效地记录和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发生的真实和自然的状态。如果能借助影像资料,把民间艺人表演民间文学的场景直接放给学生看,就可以让神话、民族史诗、民间说唱与小戏还有民间歌谣等等都回到其生存的具体环境,学生就可以借此感受到文本以外的整体情境,如表演的环境、地点、服饰以及演唱者的姿态、腔调、韵律、动作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领略到立体的活态表演,无疑更能增加学生学习民间文学的积极性,并进而了解民间文学的原貌,体会民间文学作品的丰富内容。

此外,现在还出现了很多根据民间文学题材改编的影视剧。 比如电视剧《天仙配》、《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八仙过海》、《薛平贵与王宝钏》、《穆桂英挂帅》、《刘海戏金蟾》;电影《白蛇传》、《孟姜女》、《梁祝》;还有动画片《宝莲灯》、《阿凡提》、《十二生肖闯江湖》等等。还有另外一些影视作品则把民间文学的内核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中加以表现。比如电影《青蛇》、《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沉睡魔咒》等等。可以说民间文学为当下的影视改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且这些作品往往因为注入了现代元素或流行理念,所以更能激发现代观众的兴趣与热情。而民间文学也因此在现代传媒语境中获得更为久远的生命力和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根据民间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与真实的民间文学有差距和隔阂,无论是主题思想、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同原始的民间文学相去甚远。这类作品,虽然借助民间文学题材,但更多地融入了导演、编剧或者演员的个人思考。如根据民间传说白蛇传改编的就有电影《青蛇》,以及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央视版《白蛇传》、新加坡版《白蛇后传之人间有爱》等、不仅添加了很多人物和故事情节,而且还改变了原作中的人物性格。这样的作品迎合了当前人们娱乐的心理,却抹杀了原作的传统性。如果学生们以看改编的影视剧来代替阅读民间文学作品,那势必会造成诸多的错误理解。

因此,在给学生观看类似的作品时,教师需要作出及时的评价和引导。

三.依托地方文化,突出实践教学

民间文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以之为对象的《民间文学》课程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讲述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或者介绍民间文学的各种体裁及其代表作品。除了这些一般文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之外,民间文学课程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具备调查、采录、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在《民间文学》课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原生态的民间文学,切实感受民间文学的风貌,初步了解并具备民间文学工作者的能力,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然而,由于课时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所限,大学本科教育中《民间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以笔者所在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民间文学》课程分别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七学期,一学期16周,每周2课时。这样的安排无法保证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时间。尤其对于大四学生而言,他们往往需要面对实习、找工作等一系列的问题,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此外,很多民间文学发达的地方,往往是相对偏远的地区,如果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进行民间文学的采集工作,确实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深入民众生活,掌握第一手的民间文学资料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紧密依托地方文化,以学生家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资源为切入点,落实民间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除了少部分来自外省外,大部分来自广东省。而广东有着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三大分支,三大分支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都积累和形成了繁复多样的民间文学,以神话传说为例,就有太平天国的传说、五羊传说、龙舟传说等等。民间歌谣、说唱和小戏方面,三大分支也各有特色。其中广府民间文学,以粤剧和广东音乐为代表;潮汕民间文学,以潮汕歌册为代表;而客家民间文学则以客家山歌为代表。此外还有雷州歌、八音锣鼓、高州民歌、浅州歌、潮剧、咸水歌、潮阳英歌等。每种民间文学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学生们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民间文学形式,了解这些民间文学的精华所在,清楚具体的时空要求以及该种民间文学的分布、传承及其现状。从学生们熟悉的家乡入手来挖掘,搜集和整理民间文学,无疑更有效,也更能保证所收集资料的真实、全面和准确。

通过组织学生走向自己熟悉的民间文学的情景语境,把课堂教学和田野有机结合。更能帮助学生们真正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民间文学的传承环境,进而体会民间文学的价值、意义及民间文学课程的重要性。学生们通过对自己家乡的民间文学或者相关民俗文化现象的采录,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加深对本土民间文学传统的认识,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理解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后,学生们才有可能成为有潜力的优秀的民间文学传承群体。

培养“服务地方、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是很多地方高校在新的形势下的办学宗旨,重视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是这一宗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体现。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学,正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与经济价值。社会急需一批热爱和精通民间文化,擅长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专门人才。地方高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更应当在培养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继承、传播、创新型人才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而民间文学课程的设置则有助于培养专门性、应用型人才。希望通过民间文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让广大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学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并自觉加入到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中,最终实现民间文学在传承中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41页

此文得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资助。

(作者介绍:吴晴萍,广东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

作者:吴晴萍

民间文学教学论文 篇3:

“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民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在民间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非遗”理念,增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兴趣尤显重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通过民间文学教学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结合本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创新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承人。

关键词:非遗视野;民间文学教学;探索;实践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口头传说和表述”列为“非遗”首项内容。2011年,我国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传统口头文学”列为“非遗”的重中之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口传遗产”重要表现形式的民间文学日愈受到重视,在许多高校已开设有“民间文学”课程。“民间文学的教学对象——大学生,未来有一部分会成为文化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需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理论知识,由此,从非遗理念出发对民间文学进行教学改革就成为满足教学对象需求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本人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在民间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非遗”理念,培养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等问题。

一、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撒播鲜活的民间文学知识

目前,全国的民间文学教材有不少版本,内容却大同小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现同质化和模式化倾向。不同地方的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生的民族情况和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灵活地将本土和他者的民间文学知识融入课堂,有针对性地讲授课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所执教的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又属少数民族,他们带着各自的民族身份、特征和习惯走入民间文学课堂,如果只是按照既成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讲授,教学效果肯定不佳。笔者灵活利用课堂平台,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讲述他们知道的相关民间文学知识,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歇后语、民间说唱等,许多学生认真、开心地向大家讲述自己熟知的知识,其他学生也听着新鲜,增长了见闻,提高了学生学习民间文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本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创新教学。如 《刘三姐传说》 《百鸟衣的故事》、壮族嘹歌、侗族大歌、那坡壮族民歌、瑶族蝴蝶歌、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刘三姐歌谣、桂南采茶戏、彩调、壮剧、南宁邕剧、侗戏等等,这些民间文学形式已经被列入国家级或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的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曲艺、舞蹈、绘画、音乐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可以引进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同时注意课程内容更新。一是适当调整课程的相关内容,二是吸收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使课程内容既有本学科的基本构架与范畴,又充满着前沿理论色彩与现代生活气息。例如民间文学的理论部分增加民间文学的多学科透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网络游戏与旅游展演中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影视等内容;历史部分增加歌谣学运动、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民间文学等内容;研究方法方面增加田野调查、符号学、传播学、文化生态学等内容,增强学生追踪学术前沿的意识与兴趣,关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

黄永林教授指出:“在教学中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有机结合, 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 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學的理论知识。”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也认为,利用图片、音频、视频、文字、动画等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属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到《牛郎织女》传说时,笔者制作了10多张幻灯片,内容包括思考题、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天文星象图、民间牛郎织女的图画、历代记载牛郎织女的文献以及专题片《中华民俗大观》《百家讲坛》中对牛郎织女传说的解说,可听可视可感。在讲民歌时,给学生播放“花儿”“壮欢”“蝴蝶歌”等民歌音像,在讲述神话、故事时,播放影视《妈祖》《壮锦》《妈勒访天边》、黄梅戏《天仙配》、京剧《白蛇传》、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立体地呈现出各种语境中的民间文学,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民间文学之美。

(二)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

蓝墨云是一款好用、免费的教学工具,专门为移动环境下的教、学而设计,用手机下载安装蓝墨云班课 App,可进行全新的移动教学,把课堂教学从传统教学直接升级到了“互联网+教学”。去年笔者开始在课堂上使用蓝墨云班课,在教学法上,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在线上,课前使用蓝墨云班课给学生推送自己制作的微课、PPT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线下的课堂上开展了更多更有效的课堂参与式活动,开展讨论答疑、头脑风暴,并在班课中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总结。例如笔者在蓝墨云班课线上推送歌曲《广西人》,让学生们听了之后找出这首歌曲里运用了哪些民间文学作品和民俗元素,学生们在蓝墨云班课 App里踊跃回答问题,并互相评分,笔者由此引出一场讨论:当代文艺作品如何运用民间文学元素?学生们在蓝墨云班课上自由发言,讨论热烈,他们学习民间文学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

(三)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应该加强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愉悦感。教学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撷取理论的精义,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布置一些交流、讨论、分析的题目,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理解这些理论,懂得运用这些理论解析民间文学现象。例如在神话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家长那里学习一个神话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逐步扩展大学民间文学的影响范围,促使学生成为民间文学的传承者与发扬者。笔者还指导学生演唱民歌、吟诵民谣、讲述故事传说、表演民间小戏和相声、演述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分析传统民歌的现代传承问题时,笔者播放传统民歌《小河淌水》视频与南宁国际民歌节“大地飞歌”中改编演唱的《小河淌水》,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与变迁,有的同学认为现代舞台改编的民歌走样了,不好听,应该保持民歌的原生态;有的同学认为现代改编的民歌好听、带劲;有的同学认为可以改编传统民歌,但要把握好“度”等等。通过这场讨论,让学生思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在当下有什么样的传承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让学生自觉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三、“走出去,请进来”,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走出去”就是将固定的课堂移到校外,引导或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科研机构、社区、农村进行走访、参观、调查,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见习、实习等途径加深对民间文学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笔者在多年的民间文学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调查,如带领学生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和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参观,让学生了解到目前广西有多少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分别被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名录中又有多少是民间文学作品的,增强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带学生到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博物馆等单位参观各种文化遗产实物,具体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特征、功能以及现状。笔者还利用开会、节日之机带部分学生在广西境内进行田野调查,如在靖西、邕宁、武鸣调查壮族山歌歌圩及庙会;在南宁市郊考察民间祭祀活动,观摩八音、师公戏、民间歌舞等展演;在防城调查京族和瑶族民间文学与习俗;在贺州、河池、百色、桂林、柳州等地调查民间文学和民族服饰等等。因经费、时间、精力有限,笔者无法带领很多学生外出调查,便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组织或布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民俗调查,规定每个学生按照课堂上的科学方法,采录民间文学作品或调查民俗事象,写田野调查报告,配视图并附上说明更佳,笔者将有价值的田调报告汇编成册,以便保存。有个别同学将调查所得资料写成论文,笔者为其推荐发表在刊物上。据笔者指导经验得知,近几年,广西民族大学很多学生利用“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平台,申请学校提供的项目资助经费,自组团队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几年来,笔者先后指导本科生、研究生20余人次参加了10多个民间文化调研项目,大多调研项目已完成,部分调研项目还在进行中。通过实地调查,学生更深切理解和掌握课堂上学习的民间文学基础知识,更了解广西民间文学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和传承现状,树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他们在步入社会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广、传播民间文学知识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承人。

“请进来”就是聘请文化机构的研究者和民间艺人走进课堂,传授知识和技艺。囿于人数、时间和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田野调查,为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机会接触到鲜活的民间文学知识,笔者采取另一种教学手段,即让民间文学知识走进校园。广西有不少优秀的民间文化工作者和优秀的民间艺术大师。

民间文化工作者绝大多数与民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有丰富的民间文化知识和工作经验,民间艺术大师更是优秀民间文化的言传身教者。把他们请进校园,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表演,也能有效地实施课堂田野作业,产生积极效果。

笔者所在的广西民族大学非常注重“非遗”进校园工作,2016年开始在学校里举办“非遗学堂”,邀请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和民间艺人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到目前为止,先后举办了“侗族大歌”“壮族三月三”“粤剧”“壮族歌圩”“母语歌谣的传承与发展”“走进京族哈节文化”“瑶族盘王节”等10多个专题讲座,还举办系列“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如“广西织锦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广西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群研修班”“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广西织锦与刺绣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广西制陶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等,结业时请这些传承人在校园内进行技艺介绍和表演,广大师生观赏、提问,传承人现场回答,这种与传承人互动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情。

笔者所在二级学院也曾邀请了壮族民歌、瑶族民歌、侗族民歌、壮族戏剧、瑶族服饰等传承人,走进民间文学教学的课堂,现场表演和答问,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和接受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传统,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对于那些富有表演性的民间文学内容,如歌谣、戏曲、小戏等,则在校内外广泛推介。例如《侗族大歌金蝉歌》《木棉花开》《刘三姐歌谣》《王山打鸟》等歌曲和戏曲已在校园广泛传唱,艺术学院还经常将民间歌舞搬上省级、国家级大舞台,甚至参与各种比赛,弘扬了民间文学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非遗保护视域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应紧密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因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起来,因材施教,将本土和他者的民间文学知识融入课堂,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传授鲜活的民间文学知识。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应打破以往民间文学教学孤立封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引导或带领学生到农村、社区做田野调查,通过亲身经历加深对民间文学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同时聘请民间文化研究者和民间艺人走进课堂传授知识和技艺,让学生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互动,逐渐树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来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承人。相信经各方努力和探索,民间文学的教学可以成为一个有力、有效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8XJGY25)《“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探索》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凤娟.非遗保护理念与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部学刊,2014,(3).

[2]陈丽琴.构建民俗学、民间文学课程生态教学模式[J].吉林教育,2013,(6).

[3]黄永林.关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问题[J].文学教育(下),2008,(5).

[4]刘丽琼.让艺术之美贯穿于民间文学的教学[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5]木宗.“改旧编新”论质疑[J].社会科学战线,1979,(3).

[6]漆贤泉.浅论刘勰对民间文学理论的贡献[J].荆州师专学报,1985,(3).

[7]滕新贤,王禹.论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鱼文化[J].前沿,2010,(20).

[8]张立生.在民间文学的发展变化中來认识民间文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9]王婉婷.浅析民间文学传承走向衰落的原因[J].赤子(上中旬),2015,(1).

[10]徐洪绕.浅议民间文学调查[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

[11]古明惠.孕育 生成 茁壮——谈民间文学对儿童文学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4,(4).

作者:陈丽琴

上一篇:政治哲学分析论文下一篇:哲学相关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