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声乐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公共声乐教育课程是中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受到广大学生喜欢,然而中国高校公共声乐课程开设却相对滞后。因此,在高校中有效、合理、科学地安排公共声乐课程,满足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等方面需求,已经势在必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歌曲声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歌曲声乐教育论文 篇1: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律动情感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律动情感教育法在学前专业的声乐教育中,可以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歌曲教育的特征实现学、教融合,真正发挥出幼儿的能动性,而且还能够弥补学前专业声乐教育只学不懂教的简单模式教育的不足,其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更好的培育孩子,为他们未来迈向学前声乐专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期通过教育实用性的操作和探究,令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前声乐教育的革新需要而深入探究声乐教育中律动情感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 声乐教学 律动情感教学 措施分析

律动情感教育法是根据声乐的旋律与节奏,依靠情感想象经过肢体的演绎模式呈现出特殊的想象,以开发幼儿协调性水平为主,调动幼儿的学习欲望与幼儿参加音乐实践的热情,从中获得既学又能教的技能与丰富的音乐理论,来符合教师及幼儿互动参与实践的教育方式。在学前教育的声乐授课中,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歌曲教育的特征实现学、教相统一,即以老师为主导,幼儿是课堂上的主人占据着主体地位,所有学生均是参与者与创新者,转变了被动接受者的身份,师生有效投身于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促使幼儿爱上声乐,积极参加音乐实践。

一、学前教育中声乐教育常见的不足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于中职院校及高职院校中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其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各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以丰富专业理论为核心。而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中各学科也陆续推出了相关的教育实用性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每个学科还尚待进一步优化,如声乐教育至今为止基本上未形成统一标准的理论及课本,教育方式及方法还在采用集体课的上课模式,声乐授课都只重视发声原理,将曲目单一的传授给学生。无论是教师或者学生,均只重视歌唱水平和声乐水平的高低,忽略了对幼儿音乐想象力、创新力和律动能力的培养。应根据幼儿歌曲教育特征,使学生有效结合学与教,充分挖掘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既学又能教的能力,从根本上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征,开展实用性实践与探究开发。

此外,当前所遇到的更加严重的情况是院校招收的生源不尽相同,要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声乐声音条件、歌曲领悟技能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来进行全面招生,提高生源质量,加大力度培养,为其以后从事本专业教学奠定基础。

二、学前教育声乐学科教育中律动情感教育法的应用策略

(一)声乐学科律动情感教育的目标措施

声乐学科教育是中职学前教育中的骨干教学,对学前教育中声乐学科的律动情感教育实用性的实践和探究,根据现有分散的教材及同类院校的变革经验,研制出科学的课程目标,保证课程目标的有效性、合理性及实用性。学生更愿意接受教育目标,还能编制出学前教育中声乐专业律动情感教育的内容和课本。

在扩展幼儿声乐教育和律动情感教育的创编常规教育,重视基础声乐能力教学和幼儿声乐教育相统一,学生在声乐能力表现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增强学生对于声乐学科律动情感表达能力的挖掘与培养,使之毕业后可以顺利迈向工作岗位,迎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成为一位合格的幼儿老师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为其长远发展做好铺垫。现从如下几个阶段明确具体的探究目标:

1.第一学期的声乐教育要融入律动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声乐技能,强化声乐基础培养,可以让学生简单掌握歌曲发生训练与最简单的音乐演唱技巧。

2.第二学期的声乐教育要重点培养声乐教育的律动情感教育,强化声乐技巧锻炼,引导学生对幼儿音乐加以演唱与表现,加强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教育,培育学生歌曲的伴奏水平,使学生可以“自弹自演”,不断提升幼儿歌曲弹唱水平。

3.第三学期的声乐教育需要重点训练幼儿声乐教学的律动情感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到幼儿园内讲授幼儿歌曲,体现实践教育,加强教学实践的深度及广度,努力和幼儿园共建关于声乐学科的实践阵地。声乐老师联合教育法老师,有计划有目的性的组织学生到幼儿园中观察主题特色课程及常规歌唱教育工作,使学生站在声乐学科的角度更全面的理解与贯彻幼儿园歌唱教育的价值。

(二)编制声乐律动情感教育实用性教育课本

当前,中职院校内学前声乐专业的教育内容和教材缺少统一标准,许多院校是由任课教师自选歌曲来授课,只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但是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的服务对象是幼儿,幼儿对感性及直观教育内容更能够接受,所以要体现“幼儿性”这一特征。教育内容应当在声乐教育中有意识的把理论内容融入到每节课的授课中,学生在掌握声乐技巧的同时提高幼儿歌曲教育观念,整合现存的教材资料,选用思想性更强、简单易学、培养价值更大、框架简洁的中外歌曲与幼儿歌曲等资源。不仅要考虑中职生声乐技巧培养,还要有步骤有目的的培育学生声乐学习能力。在编制声乐教育课本时要充满律动情感教育的实践性与可行性。

(三)声乐学科律动情感教育方式及方法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类学生未来服务的对象是幼儿,应当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演唱,唯有如此,教育才更具备亲和力,幼儿才会喜爱。所以,声乐教育方式及方法要突显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特征。

1.处理好学生自我的声乐演唱水平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歌唱基础。歌唱水平不用要求过高,但能择优培养演唱能力较高有潜能的学生,能作为教育过程有效沟通的对象。

2.聲乐教育的不同内容和不同环节中一直贯穿与渗入了“幼儿性”,体现学前教育职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出更大的潜力。当养成兴趣之后就要以培育专业的学习技能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扩展学生编制幼儿歌曲律动演绎的水平。

3.注重声乐教育中学生的差别性。以往很多教师认为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难以顺利展开教学。总担心基础不好的学生跟不上,能力高的学生吃不饱。然而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利用该种教学主体间的差异性及互补性,互帮互助,集思广益,能促使学生在教和学当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教和学实践经验,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开展课程教育

以学生为主,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事先做好声乐专业调研活动。学前教育中声乐课程的传统教育内容分成几大模块,怎样设计出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课程来突破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模式,就是根据小组课与集体课的教育方法。基于声乐律动情感教育课程,通过老师用各种教学方式及手段来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如采取示范法、视频呈现法、小组竞赛法以及对比、律动法等手段,累积并整合实践经验,跟踪调研学生课后情况与实习学生的具体状况。更新教育方式,因人而异引导学生的学习模式,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开发学生自身潜力,挖掘学生的长处,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技能。

(五)优化课程评估体系与扩展课程内容

课程评估属于课程革新的关键部分,详细编制声乐课程的所有部分,评估依据采用自评、他评等多种评估方式,来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课堂任务及课后训练的完成状况,给予所有学生一定的肯定、鼓励与鞭策,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扩展课堂内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在今后实践中的仪态、胆量及机智等素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声乐活动与声乐表演等多种实践训练,尤其是校外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同学的胆识,增加他们的表现欲望。此外,老师要重新编制现有的教材内容,选择思想性很强、容易学、有练习作用、结构较为简洁的中外声乐歌曲及幼儿声乐教育课本等。教师既要考虑幼儿的声乐能力提高,还要评价学生未来的职业性,老师要考虑所采用的教材是否满足教师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要求,相关人员在编制声乐教学内容时,要具有律动情感教育所需要的实践性和有效性等多种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律动情感教学模式是以开发同学的协调性为主,由此调动学生学习声乐课程的欲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声乐学习的自觉性,进而让他们掌握到不仅能学还能够教的综合技能及各种相关音乐方法,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

上文针对学前教育中声乐专业教育存在的各种不足,对律动情感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及建议,希望通过上文的详细阐述,能够为学前教育中声乐课程带来一定科学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欣.论艺术歌曲教学中的“四行谱”意识(上)——以舒曼聲乐套曲《诗人之恋》为例[J].歌唱世界,2014,(03):23-25.

[2]汪伟林.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律动情感教学方法策略[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4):103-104.

作者:夏丽亚

艺术歌曲声乐教育论文 篇2:

普通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公共声乐教育课程是中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受到广大学生喜欢,然而中国高校公共声乐课程开设却相对滞后。因此,在高校中有效、合理、科学地安排公共声乐课程,满足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等方面需求,已经势在必然。文章从公共音乐与声乐教育的地位出发,就公共声乐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内外的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提出意见,以期推动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课程获得发展。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公共声乐教育;课程设置

10085831(2014)05018605

一、公共音乐教育与声乐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一)国内外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其中“乐”就是音乐,可见音乐教育历史十分悠久。直到现今,中国依然特别重视音乐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音乐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高校音乐教育也不容忽视。2006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要求“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清华大学被誉为中国工程师的摇篮,要求本科学生必须选够13个人文科学和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学分才能毕业。曾经开设过和现在正开设的课程包括20世纪中国歌曲史概况、合唱艺术表演、话剧与曲艺表演、欧洲歌剧艺术与赏析、中外名剧欣赏等40余门之多;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开设音乐课的8所理工院校之一,开设的课程有读谱与乐理、中外经典歌剧欣赏、声乐选修、乐理与名歌欣赏等20多门课程;北京工业大学也开设了合唱艺术课、声乐课(男声、女生、提高班)、声乐基础、中外艺术歌曲演唱等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有西方音乐史与名曲欣赏、乐理与世界名曲视唱、合唱与声乐艺术、中国民族音乐欣赏等音乐课程;浙江工业大学开设过基本乐理与音乐欣赏、合唱艺术、铜管乐艺术等音乐类课程。

公共音乐教育在国外高校也受到高度重视。俄罗斯的公共音乐教育直接属于强制性教育,音乐课为必修课,在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下教学。德国的大学教育则要求所有大学生必修哲学、文学、历史、音乐等人文学科。美国也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它被确定为核心学科和必修课程。如哈佛大学低年级学生必须选修7-8种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史艺术、公共基础课;麻省理工学院则规定在获得学士学位所必修的360学分中,必须包括72学分的音乐普通必修课。

(二)高校教育中公共声乐教育边缘化及原因分析

公共声乐教育为公共音乐教育的分支,因为声乐艺术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推广性,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易被人们接受的教育方式之一,所以也是艺术类课程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尽管上有古训,下有国家政策保障,但公共声乐教育课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已经逐渐出现边缘化趋势,且并未引起大家的重视。“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发展都不甚成熟,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至今依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1]。基本上,中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开设情况较为乐观,而声乐教育却被冷落。在大多数开设公共声乐课程的学校中也仅仅是合唱艺术和一些以欣赏为主的课程,比如中国公共音乐教育中开设相对完善的清华大学仅开设了合唱艺术和歌剧欣赏,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声乐演唱的热爱。

中国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国家政策抽象化

由于中国公共音乐教育在开展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明确教学科目和规定教材,一般高校排课皆以自己现有的师资选择课程,大部分学校皆是以某一时期或某种音乐风格的欣赏为教学内容,公共声乐课程边缘化。

2.公共声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清晰

公共声乐教育受冷落的原因之一是混淆了和专业声乐教育的教学目的,被标注了“一对一”、“演唱技巧”等字眼的专业声乐教育无法同时面对近百人次的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所以许多高校的音乐老师不愿开设此课程,同时这种专业教育模式也被高校学生排斥。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中专业声乐教育目的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家,需要获得完美的声乐技巧和三度创作,能有感情地向观众表达作品的内容。而公共声乐教育要求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即可,在演唱方面可以没有观众,需要多少声乐技巧取决于个性化的要求,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实践力。教育的对象是高校非音乐专业的普通大学生,所以教学目标是以声乐教育为媒介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感受能力、音乐鉴赏力及其审美能力,最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3.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

国家政策的抽象化导致了公共音乐教育在教学上的随意状态,学校上多少课程和上什么课程皆由学校现有的音乐教师自主安排,导致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课程设置并不是专门为了学生,学生在选择上(也许并没有选择)只是为了修学分,教师教学是为了完成工作量,基于这种情况下的课程设置完全违背了公共音乐教育的初衷。

公共声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是为非音乐专业学生开展的以提高学生音乐人文素养和音乐审美普及式的音乐教育。目的是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所以课程设置应该根据高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学生喜欢为导向,以培养素质高、发展全面、人格健全、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专业不同、爱好各异的大学生,公共声乐课程应该更加丰富多样,并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如麻省理工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分为音乐基础、音乐史论、理论作曲、音乐表演、专题或高级课程五大类,第四部分包含音乐会合唱、室内合唱、声乐技术与表演、音乐会钢琴、交响乐队、室内乐队、节日爵士乐队、钢琴伴奏、高级音乐表演等。

4.师资缺乏

目前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师与学生总数的比例为0.15%~0.2%,实际上,许多大学还达不到这种情况,比如中国最早开设音乐课的8所理工院校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其艺术教育中心现有教师14名,而全日制本科生为19 596人。同样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却有音乐系教师19人,面向全校4 400多名本科生,师生比例为0.43%,远远高于目前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师与学生总数的比例。

二、普通高校开设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意义

(一)声乐是大众最喜欢、最易掌握和普及的艺术

声乐是人类诞生最早的艺术,千百年来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门最受大众喜欢、最能直接抒情、最容易掌握和普及的艺术。现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无论专业舞台还是业余场所,无论何时(从古至今)何地(厂歌、军歌、校歌、山歌、渔歌、儿歌)都能感受到声乐的魅力。和其他种类相比,乐器(声带)人人都有,随身携带,更容易为大家喜欢和接受。所以,“声乐艺术是上帝赐予人类情感生活与文化世界达到相互沟通最通俗、最直接、最独到新颖的一座桥梁”[2]。

(二)根据学生兴趣开设的公共声乐教育,更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公共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3]。公共声乐教育是公共音乐教育的一个分支,和大学开设的其他纷繁芜杂的公选课相比,声乐无疑最具普及性。很多学生选课完全是为了修学分,导致上课没有积极性。公共声乐课程则不同,对学生学习而言,很少有不喜欢唱歌的人,而且中国素质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都开设了相应的唱歌课。对于课程而言,声乐可以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手段,也可以是一种宣泄抚平心绪的手段,轻松娱乐的上课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感觉不是上课,而是放松和享受。所以在大学期间,完全可以以声乐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其他公选课相比,声乐公选课更容易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三)声乐演唱与欣赏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更接近学生的心理特征

“声乐欣赏是人类最早感知音乐作品存在的基本方式,它先于器乐作品欣赏”[4]。音乐欣赏活动作为人类听觉审美的需要,在欣赏活动中与纯音乐的欣赏有很大的不同。声乐欣赏的主要方式是感性体验,首先,欣赏者可以根据歌词的描绘间接感知音乐形象,在欣赏过程中,听觉的感性认知可以直接激起欣赏者的情感。此外,声乐欣赏活动所唤起的审美体验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欣赏者无需做欣赏前的研究准备工作,便可直接感知和理解作品内容。而纯音乐欣赏需要通过辨别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合成主题、旋律、乐段、乐章等音乐结构,最后合成一首完整的乐曲。这类欣赏需要有背景和理性研究才能获得审美感受。作为欣赏主体的高校学生,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以感性体验为主的声乐欣赏。

(四)声乐艺术中的语言艺术对大学生的教化作用

声乐是一门由声音、语言、旋律、器乐、形体多部分构成的综合性艺术。歌曲中的歌词往往是词作者喜怒哀乐情感由衷的抒发,真情实感自然的流露,是对现实生活深刻的体验。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中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出吟咏,而形于歌诗矣。”所以声乐的语言艺术即歌词不仅仅可以获取生活知识,还能解释某种观念,也可以讲述故事,宣传思想。

歌词所描述的内容一般皆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比如由张寒晖作词作曲的《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此作品深刻地反应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区人民的生活情况和精神面貌,是作者深感国破家亡的苦难和耻辱后激起的极大愤慨。马克作词作曲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是因为作者看到了当家做主的工人们的豪迈气概和冲天的干劲后由衷的抒发。“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了样!”几十年过去了,这首歌曲仍然铭记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学习声乐而学习中国的历史。

(五)声乐艺术更能直接表现和激发情感

声乐首先是一门情感艺术,其初衷是“表情”而不是正确发声,是用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再现生活的艺术形式。因为有歌词为依托,声乐在表情上更胜一筹,“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任何艺术都是通过不同的表情手段来达到感人目的的,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自然也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5]。所以说到底声乐是表达感情的。“歌咏言的声乐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子艺术仅仅是依靠声音的律动,它是不依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火焰”[6]。“音乐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乐音及节奏......引起各种激情”[7]。音乐强烈的情绪感染力深刻地渗透人们的感情、体验和情绪之中,超过其他任何种类的艺术。比如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其雄浑悲壮的旋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之魂,体会到胸怀的博大,气势的非凡以及理想的崇高。

声乐艺术也是一门表演艺术,所以又有较强的参与性与推广性。开设大学公共声乐课,不仅可以帮助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更好地演唱和欣赏声乐作品,还能帮助他们接触、了解声乐文化,以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力、理解力。普通音乐欣赏课是学生被动感受音乐的过程,而声乐演唱则是主动学习,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

(六)声乐艺术有助于调节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声乐演唱和欣赏可以使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得到审美体验,以此调节人们的情绪及情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声乐可以调节情绪和体力,最好的佐证是原始的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原始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协调劳动,还能表现当时内心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劳动号子也能充分证明这点。

历史上有诸多关于声乐消除疲劳和振奋精神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管仲随同齐桓公出征,遇到高山峻岭阻挡行走非常艰难,战士们疲惫不堪。于是管仲编写了气势磅礴的《上山歌》、《下山歌》,战士们你唱我和,一下加快了速度,翻山野岭如履平地。齐桓公问其原因,管仲答道:“凡人为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身。”可见人的力量是可以从歌声中获得的[3]。

三、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内容

(一)教学目标

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歌唱艺术更广泛更普及,通过演唱和欣赏一些声乐作品,了解相关的声乐文化知识,普遍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二)教学对象

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教育对象为普通高校所有非音乐专业的学生。

(三)教材的编制与课程的设置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内容和依据,是完成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大纲的基本材料。于学生而言,声乐教材是具体的学习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于教师而言,声乐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依托,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学质量。可见,声乐教材的编制非常重要。其内容的选择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在了解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等因素之后组织专家学者精心编写。

教材的选编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主,所有的教材可以分为精唱、泛唱、赏析三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难易程度。可在所有声乐艺术中选择相应的内容,比如《传统民间歌曲》、《地方性民间音乐》(系列)、《各地戏曲艺术》(系列)、《中国艺术歌曲》、《中国革命群众歌曲》、《中国某一时期的歌曲》(系列)、《中国民歌的演唱与欣赏》、《中国经典歌剧片段的欣赏与演唱》《西方艺术歌曲的欣赏与演唱》、《外国歌剧的欣赏与演唱》、《某种风格歌曲欣赏与演唱》(流行)、《简谱入门》、《五线谱入门》等等。

公共声乐教育的课程设置首先必须以提高高校学生音乐素质为目的,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选择学生熟悉、喜爱又适合学习的作品为主,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精神内涵,达到音乐教育的最高审美效果。课程设置还必须符合非音乐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符合高校学生的智力、心理、情感等方面特点。课程内容不能专业化,分清高校非音乐类学生与音乐专业学生基础、特长、爱好、教学目的的不同,所以教学内容应有区别,因为理论性、技巧性、专业性太强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是声乐演唱与声乐欣赏两个部分,可以根据上课情况自由选择。(1)科学发声。学习科学的发声状态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演唱能力,而是了解科学的发声原理,有助于学生学会保护嗓子,学会尊重自己的发声器官。还可以摈弃一些不好的歌唱习惯,让学生学会自然优美、更为持久的歌唱。(2)名曲赏析。古今中外让人神往的名曲实在太多,要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各个时期风格特点、形成原因,以及作曲家、歌唱家作曲和演唱等特点。(3) 经典歌曲精唱与泛唱。在诸多声乐作品中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对歌词、音准、节奏、风格有大致的了解。另外,在适合自己嗓音条件下精细演唱几首经典名段,从歌曲的创作背景入手,心理上完全理解该作品,然后从声音变化设计、内心情感体验各个方面实现该作品,最终成为自己的保留曲目。(4) 表演环节。歌曲都有自己的情感走向,选择合适的作品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声乐表演的魅力。如一些电影歌曲和歌剧因为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更像是说故事,不过是用唱的方式。课堂中可以根据剧中人物特点选择学生扮演、演唱,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歌唱兴趣。(5) 歌曲创作背景与情感表达:每一首歌曲都是作曲家呕心沥血之作,中间包含了大量的情感内容和故事情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演唱时更易走入歌曲的规定情感之中,体会到歌曲情感的来源,感受歌曲的魅力。(6)识谱:根据学生需求,可选择简谱和五线谱。学习识谱是为了让学生更理性地学习音准、节奏与歌词的关系。(7)演唱形式:根据上课的内容选择独唱、齐唱、重唱、对唱、小合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最终目的是为了普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所以上课还是以集体教学形式为主,小组和个别教学形式为辅;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主,个别学生的提高为辅。

(五)课外教学计划与内容

1.讲座与学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拓宽视野,可定期举办声乐类的学术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是课外知识的延伸,以满足那些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的需要,也可以邀请声乐名家将学术性、思想性较强的艺术内容通过明白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感悟声乐艺术真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实践力。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可以把讲座和学分挂钩,即明确标识听多少讲座可以折算多少学分。

2.网络平台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高校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校园网声乐课程系统,让学生在上课之余随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学习、欣赏。校园广播站和宣传栏也可以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音乐生活,比如经常播放各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或者经典音乐,介绍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内容,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

3.积极发展学生艺术团(合唱团),开展各种艺术实践活动

独唱和合唱有很大不同,合唱团不仅仅是学习声乐的地方,它还是一种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象征。

4.开展各种声乐活动,加强校园艺术环境建设

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比如校园歌手大赛等。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实践机会,还能让学生在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的氛围中,逐渐加深对音乐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拓宽学生的兴趣范围。

四、结语

声乐艺术是大众最喜欢、最易掌握和普及的艺术,它能直接地表现和激发情感,有调节情绪、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身心健康等功用。在普通高校科学、有效、合理地安排公共声乐课程,不仅能满足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等方面的需求,还能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参考文献:

[1]郜锋.对我国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实践的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2]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29.

[3]沈致隆,齐东海.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1.120.

[4]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258.

[5]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101.

[6]李斯特.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264.

[7]韩春牧,徐孟东.音乐鉴赏学[M]. 天津:天津百花文艺书版社,1991:8.

作者:杨甦 陈燕

艺术歌曲声乐教育论文 篇3:

高师声乐教材民族化与本土化的回归

声乐教育是高师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课程,特别是在音乐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健全的情形下,声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课的价值日益明显。一项课程或者一个学课的开展,都离不开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教材。根据相关数据,在我国每年公开出版的有关声乐相关的教材数量就达到二十多种,在市面上进行销售的声乐教材数量能够达到近百种。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声乐教育的蓬勃态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反应了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材缺乏有效的规划性和严肃性。声乐教材的品质,对声乐课程的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声乐教学工作的发展前景也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当前我国高师声乐教材的现状

从形式上看,高师声乐教材的选择范围广泛,对当前的高师声乐教育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看到这种正面积极状况的同时,也应当敏锐的发现在繁荣态势下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从民族化与本土化的角度来看,当前高师声乐教材的现状并不能够令人满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功利化与商业化优先。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在最近十年,声乐课程在高师院校广受青睐,且每年都有扩招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高师声乐教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就出现了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各种声乐教材。教材与其他的书籍不同,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包括对教师教学上的引导,也包括对学生自学课程的引导。所以,只有对声乐有扎实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才能够胜任教材编排的工作。声乐教材本应是一个文化先导的科研成果体现,但是在当前,一些声乐教材的出现是因为教师为了评职称而编排,一些是因为出版社想谋取利益而出版发行。无论是处于何种目的,都背离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目的,降低了声乐教材的质量,对声乐学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教材中的曲目没有经过认真的筛选,民族化与本土化未得到体现。声乐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曲目的编排与选择,一本教材的编排质量如何,通常能够从所选择的曲目来进行辨别。从这个角度来看,曲目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也具备着重要的教学价值。高师声乐教材,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大量的西欧声乐教材涌入国内市场。不能否认,这种文化的冲击与融合能够对我国的师专声乐专业带来积极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世界音乐的经典曲目,对课堂教学和文化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德奥艺术歌曲,西欧歌剧的选曲(咏叹调),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以及勃拉姆斯、舒曼、威尔第、贝多芬、舒伯特等一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都已成为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不能缺少的曲目,并且有一部分曲目已经成为声乐教学的经典曲目。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经典曲目的价值,但是从高师声乐教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名曲的难度系数过大,学生虽然能够欣赏,在驾驭上却存在很大的困难。这种过于追求难度系数的训练,会对学生的艺术生命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过分地欧美化,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本土音乐的价值被忽视,这是当前高师声乐教材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声乐教材中的民族文化与本土文化缺失。相较于其他音乐课程,声乐课程的重点会放在对学生歌唱技巧、基本功的训练上,但是任何技能的训练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在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指引下进行。而声乐教材,无疑就是指导学生进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一个重要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声乐教材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必须考虑到民族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特质。在当前大部分的声乐教材中,虽然重视曲目的选择与编排,但是整个编排的思路不够清晰,具体要体现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彰显。当前的声乐教育学界,普遍存在重视技巧轻视文化的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高师训练出来的学生普遍被社会认为缺乏“文化内涵”,这对于一个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艺术的传承,从其本质上来看,就是文化的传承。声乐教育如果不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民族化、一个地区的本土化,其存在价值是应当受到质疑的。

二、高师声乐教材的民族化

民族化,是未来高师声乐教育发展与推广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是在当前混乱的声乐教育中寻求立身之本的选择,也是将声乐教育与文化发展衔接融合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在声乐教材中体现民族化,如何利用声乐教材推动民族化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思考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正确的声乐价值观。高师声乐教育,其对象是针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教育者,要求他们具备基本的唱歌能力、乐理水平和审美品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民族、美声、通俗这几种唱法通常是割裂开来的,每一个唱法的学生所选用的教材都有着严格的领域性,民族的学生不关注美声的教材、美声的学生不重视通俗的教材等,这样的结果就是培育出来的学生,未来的音乐教师们,要么只会唱民族、要么只会唱美声,将美声与民族严格的对立起来。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对的,特别是在国际声乐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对不同演唱方式之间的融合趋势进行肯定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追求民族化与本土化的同时,也并不是要摒弃、排除西洋音乐文化的价值。声乐教材作为声乐教学指导的工具,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明确其价值取向,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价值观的引导下,才能编排、出版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推进本土音乐、民族音乐与世界英语共同发展的科学教材。

第二,教材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主体性。与专业的声乐教学院校相比,高师的声乐教学工作无论是在目的、内容还是方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大部分高师院校中,对于教材的选取并没有进行科学的筛选,许多声乐专业采用专业院校声乐教学的教材,其适用性与价值型应当受到质疑。在专业院校声乐教材里,所选的声乐作品大多数都是外国内容,并且多数要求必须以意大利语来演唱,这显然与国民的本土音乐诉求远远偏离了,使得高师音乐教育声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笔者认为,在高师声乐教材里对于具体的内容安排上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尽量浏览我国民间的不同体裁的声乐曲,并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用这样的方式来显现我国民族音乐占据的主体地位。并且对中国声乐简史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我国声乐的历史概况有初步的了解,学习我国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创作歌曲、曲艺、戏曲等歌唱内容。调整声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基于让民族音乐先入为主的考虑,同时也是基于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提高的考虑。当然,在实际的高师声乐教学里,老师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要,对声乐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调整,但是要求在声乐教学中显现我国民族民间声乐作品的主体地位的总思路保持不变。

三、高师声乐教材的本土化

声乐教育的本土化,意味着声乐教育必须与特定的社会历史、社会文化、社会传统相结合,从其本质来说,文化与历史传统是本土化得以出现的根本基础。教育的本土化,就要求贯穿于整个教育始终的理论、研究、实践等能够与本土文化紧密联系。

第一,声乐教材本土化的发展定位。什么是教育的本土化?这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本土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再现,也不是可以去追寻传统音乐、古典音乐中的概念与方法。笔者认为,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本土化,指的是将声乐教育与特定区域的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体现出这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与文化背景,反应出教育对文化的关照与重视。要达到这个要求,高师声乐教材就必须贴近区域文化的特色,既有科学的理论架构,同时又有能将地方特色充分体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只有声乐教材体现出了这种本土化的特质,声乐课程才能够循序渐进的向这个目标迈进。

第二,声乐教材中本土化与全球化视野并存。本土化概念的出现,是与全球化相对应的。从上个世纪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经济贸易的增加,带来了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的声乐教育,在经历了一段严峻的断代时光后,在这种开放的浪潮下,大肆的吸收并借西方声乐文化的优势和特色。西洋音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阳春白雪”,民族音乐则成为一些人眼中不上台面的“下里巴人”。全球视野,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文化进步的重要体现,但是,如果只看到世界看不到自己,无疑也是声乐教育的一大悲哀。在经历了一段时间轰轰烈烈的全球化后,本土化的重要性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既不能否定全球化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声乐教育中“我”的价值属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巧妙的协调处理世界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在声乐教材中,既要体现世界声乐文化的瑰宝,同时又要对本土化进行充分的展示。除了这种独立的展示外,教材还应当指引学生发现不同声乐文化之间的奥妙,拓展她们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接受本土化教育的同时也能够感知西洋声乐文化的精髓。从终身发展教育的角度来讲,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也能够为其今后的深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高师声乐教材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之一。

声乐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理论、方法到技巧、训练一应俱全。这项课程的复杂性,也对声乐教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要重视曲目的选编,对于课程的衔接、课时的安排、训练方法的推荐、课后练习的要求等都要有明确详细的要求。课程的复杂性,必须通过教材得以体现,并最终通过教材进行梳理,让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声乐课程。在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重视文化内涵的融入,将民族化与本土化的发展作为精神理念,贯穿融入、科学引导,才能推进声乐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全面科学的发展。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公共声乐教学中大学生艺术素养研究与实践”(项目号:XJK012CTM02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

责任编辑 孙 婵

作者:陈志红

上一篇:信息时代平面设计论文下一篇:厅堂建筑景观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