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校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职学生入学时基本上是“一张白纸”,有的学习过一点发声方法,有的甚至张不开嘴摸不着调。如何从实际出发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是摆在我们中等专业学校声乐教师面前重要的课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艺术学校声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学校声乐教学论文 篇1:

艺术学校声乐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声乐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歌唱技能。要从根本上提升声乐教学改革效果,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声乐教学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艺术学校;声乐教学;改革对策

前言

近些年来,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为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各种新型教学法层出不穷,为提高教学质量注入了活力。要从根本上提升声乐教学改革效果,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本文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声乐教学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艺术学校改革声乐教学的对策

(一)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精神

在艺术学校中,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音乐能力不尽相同,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笔者认为,要想提升艺术学校学生的歌唱水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基本工作:

首先是充分了解学生的歌唱基础,以此掌握学生的歌唱能力和歌唱感染力,确定培养学生的基本方向。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使声乐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此决定采取何种教育方法。做好这三点基本工作后,教师就要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了。针对学生差异性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艺术学校的学生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型。这类学生心思敏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出错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实施赏识教育,多激励他们,表扬他们,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师要对他们加强基础训练,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提升歌唱技能;还有一种是性格外向、容易兴奋的学生,这类学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学习进度有时快有时慢,学习表现也时好时坏。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曲目,使他们意识到要提高歌唱水平,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力,成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从而引导他们将心思放在学习上。

(二)灵活采取教学方法

正所谓“教学无法、贵在得法”,艺术学校声乐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应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欣赏法,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外优秀声乐演唱家的歌唱视频,使学生感受这些歌唱家的舞台魅力和演唱技巧,对声乐学习形成直观认识。再比如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用讲解法和示范法为学生介绍科学的发声方法,对学生呼吸和发声的训练,可以借助音阶、琶音的乐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练习曲,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正确的呼吸、发声技巧。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在歌唱时可以模仿一些歌唱名家的演唱方式,虽然模仿对声乐学习必不可少,但是只有模仿,却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这样的歌唱势必没有生命力,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认识到自己声音的个性和特点,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声音也是有一定魅力的,只要加以磨练和坚持,还是能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的,从而给别人也带来一定美感。

(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要想实现良好的声乐表演,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声乐歌唱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歌唱得很不错,但是一走上舞台就怯场,甚至发挥失常。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缺少舞台锻炼机会,实践经验不足;二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差,不敢走上舞台,当他们硬着头皮在舞台上歌唱时,会忘记正确的呼吸,一味地用“劲”唱,从而使自己的舞台表现不容乐观。针对这些原因,教师一方面要多给予学生实践机会,让他们多走上舞台,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心理训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轻装上阵,在舞台上演唱时游刃有余。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艺术学校声乐教学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话题,教師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婷婷.声乐有效教学小议[J].华章,2011(21).

[2]张铭铭.论声乐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的合理性[J].歌海,2011(04).

[3]李相君.对高校声乐教师的素养与业务能力的探讨[J].黄河之声,2011(07).

[4]林颖.谁能创造奇迹?——声乐教学圈里的那点事[J].内蒙古艺术,2011(01).

[5]傅晶.声乐教学中教与学的互动性[J].艺术研究,2011(03).

[6]王南竹.声乐教学中歌唱艺术情感表现的研究[J].民族音乐,2011(02).

[7]张玉龙.浅谈如何上好声乐课[J].快乐阅读,2011(11).

[8]张萍.谈声乐有效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1(08).

作者:唐丽珍

艺术学校声乐教学论文 篇2:

中职艺术学校声乐课教学探究

摘要: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职学生入学时基本上是“一张白纸”,有的学习过一点发声方法,有的甚至张不开嘴摸不着调。如何从实际出发来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是摆在我们中等专业学校声乐教师面前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中等艺术学校;声乐课教学;歌唱技巧

一、分析学生现状,确定分层目标

中职学生初进校门文化成绩相对薄弱,音乐、舞蹈上的艺术素养知识能力也各有差异。通过三年的学习,引导学生沿着“乐学→学会→会学—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在教学目标上,把“发展”列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分析学生状况和各自差异,在原有基础上传授知识、发展智能,激发潜能,强化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今后的职业预期,对学生提出声乐技能各个不同层次的训练目标。

二、优化整合教材,确定教学内容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根据培养目标,适当增加或删减已有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更符合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强化从事职业训练,掌握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声乐的基本技能,适当增加声乐教学理论和音乐教学方法的内容,组合训练时注意音乐种类的丰富多样,声乐技能技巧难度适中,达到学以致用的基本目标。因此,选择教材可增加难度,注重广度和精度。教材选择向技术化、专业化靠近。其次,教材选择上确保声乐知识的准确性、严格性和系统性。内容设计上应以“声乐理论、声乐表现和实际运用能力”三个层面的内容作为课程基础。在训练中遵循从气息----控制----音准,从单一到组合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以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训练为主,二年级以声乐表现为主要教学内容,三年级以声乐知识、音乐教学法为重点,以适应学生纵向发展的需要。

三、从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授课体系

声乐教学老师应从教育对象的实际特点出发,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授课体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声乐课程的开设形式要尽力做到多元化,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可以把当前流行的小组课和以前通行的个别课进行融合。声乐教学采用小组课的目的是能让学生观察到教师进行的个别辅导过程,这样学生可以了解教师是如何对不同学生进行指导的,从老师的指导过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采用有效的办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直接教育或间接观察,学生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综合声乐素质。第二,需要把声乐基础理论课和声乐艺术实践表演课融合,做到多头并进。有的声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但对系统的声乐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教师要建立起完整科学的,并且有层次感的系统的声乐理论知识体系来指导学生的声乐专业学习,把基本的声乐基础理论课和声乐艺术实践表演课融合。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审美观和审美意识

“用头脑去唱歌”,这种思维过程揭示发声本质的运动规律。美好、丰满的声音和富于艺术感染力的演唱,是演唱者外部的表现,是教师通过正确思想的引导,身体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正确用力的结果。教师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主次矛盾、情绪与理智、技术与艺术之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能力。

民族声乐唱法的学生在演唱创作歌曲时,声音是比较贯通明亮的,但演唱风格较浓的地方歌曲时,往往声音靠前,甜美的声音反而变成“挤”出的声音,使声音“虚”没有了穿透力。解决这种问题我采用以下五种措施:(1)要让学生明白“挤”的错误和危害性;(2)让学生“想”感觉,不要刻意“听”自己的声音,因为嘴和耳很近,声音不进头腔,很容易产生错觉;(3)多上台演出,积累实战经验;(4)录音,听自己演唱,客观的判断自己发出的声音是否是想象中的效果;(5)多听中外歌唱家的录音,提高学生辨别正误的听觉能力。总之,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他们的声音观念上的问题,逐步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

五、教学方法灵活,能激发兴趣,用心感悟、积极体验

声乐课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让学生用多媒体观看歌唱名家的教学、专家声乐的讲座,进行专题教学以集体课的方式,小组教学或者和个别小组教学指导小组学习等。在学习当中,老师要把类容形象化的讲解、深入化,深入做到浅出,让学生最大化掌握技巧。成功的收获都能够给自己带来喜悦和信心,在开始学习声乐,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树立“我能一定学好”的信心。学习时要充满信心去演唱。也许在歌曲各种类型的中,劲爆音乐对于同学们诱惑性更高,喜欢去唱他们最喜欢的劲爆歌曲。老师要会学着引导,上课的时候适当渗透和穿插一些技巧和教学资料,指出原生态、古典、复古、美声等唱法各种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走弯路。

声乐学习运用技巧重在去找到感觉,教师首先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去示范演唱,形象运用和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最大化去歌唱中来感悟奥秘所在。在学唱的时候,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技巧的运用要全神贯注。学会同时让她们用原作去聆听,观看视频演唱,多体验多比较。提示学生要把握关键点,提醒他们及时养成写下学习心得的好习惯,把这种想法写出来才便于找到感觉更快。有些体会反复体验一般才能找到,只有抓住这种感觉用心去分析,才会比较理想的达到演唱状态。

六、声乐学习中歌唱技巧训练

第一,气息。常用的气息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惊讶抽泣练习。此方式难度较高,练习者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同时进行夸张而又迅速的吸气动作。此时两肋迅速扩张,横隔稍微下沉,气息迅速上下游走;二是“狗喘气”式训练。此方式难度相对较低,其训练的重点在于“吸”。要求练习者身体呈放松状态,在胸廓吸满空气的同时利用腹肌和横隔肌匀速短促地呼气。训练时,歌唱者要特别注意气息的稳定和弹性,吸时有力,呼时自然,这样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第二,语言。声乐艺术是对语言要求较高的美学形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一是细化声母练习,将南北地区最易混淆的h、f等声母加入到唱声中去,反复矫正不良发音;二是强化韵母练习,韵母是实现汉语发音字正腔圆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韵母发音时的口腔状态进行指导,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发出饱满、圆润的字腹。第三,共鸣。共鸣在声乐演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扩大人声的音量,创造出音响效果。二是放大音色优势,美化歌者的声音。如何实现共鸣呢?一是注意腔体打开程度,腔体的开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共鸣效果。声乐学习者要把握住共鸣腔体的形态,塑造风格适当的共鸣。二是维持良好的情绪。情绪是否稳定关乎到能否发出持续稳定、声区统一的声音。歌唱者要多进行公开演唱、多尝试不同情感表现的声乐作品,逐渐培养自己控制情绪、稳定情绪的能力,防止因情绪不稳定而出现的共鸣破音,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共鸣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孙辉.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教与学[J].中州大

学学报,2010(05)

[2]潘春荣.中等艺术学校声乐教学改革思考[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02)

作者:王鹏

艺术学校声乐教学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摘要:普通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而声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所占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声乐教学模式始终是单一固定的,旧的教学模式已制约和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指出现状并提出新的声乐教学方案,构建新的声乐教学课程理念,以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高职声乐教学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策略;必要性

一、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看高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部《意见》归纳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高专院校要按照共同宗旨和上述特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协作攻关,各创特色。《意见》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宗旨、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问题均作了切实明确的规定,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等理论根据,同时也在制度层面上阐明了对不符合以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二、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

1.高职院校在声乐教学上缺乏准确的定位。很多高校认为声乐教学即为对学生表演与演唱能力的培养,未充分重视声乐教学的情感及审美价值。一些高校的声乐教学过多的强调声乐表演价值,具有较大的功利性,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方面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造成学生的学习方向与内容产生偏差;2.课堂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单一。很长时间以来,艺术类专业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长期影响着高校的声乐教学。高校在声乐教学上仍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尚未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多媒体教学、分层教学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还不够完善,教学方法单一而落后;3.课程设置的关联性不足。在设置声乐的课程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科的深度与专业性,尚未对学科间的彼此关联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很多声乐教学都是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其在专业院校学习的时候往往只是特别致力于个人专业方面的精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充分重视本专业的重要性与专业性,往往将未来向专业发展的观念传递给学生。从而造成学生仅仅重视个人专业,但是忽视对有关专业知识的扩展。

三、创新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

1.树立正确办学目标,更新教学观念。高校声乐教学不仅要积极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要坚持培养综合人才的目标,从而保证高校声乐教学合理的衔接到教学的总体系中。使得声乐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对声音艺术良好的表演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的声乐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在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声乐文化的同时,积极采纳国外先进的声乐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借助先进的声乐理论有效地完善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师间互相交流与学习,多翻阅相关资源,开展集体备课,实现知识共享;2.加强教学模式改革。高校声乐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其不但是师生间的“一对一”知识传递,还能够创建多媒体声乐教学课,将更多的声乐教学音乐资源发放在校园网上,从而推动与落实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各大高校在声乐教学中,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如“集体课”、“个别课”以及“小组课”等等。采用灵活多变、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拓展学生视野,有效挖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不断交流经验。从而充分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与鉴别能力;3.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声乐教师应该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把各种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运用到声乐教学过程中。而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即为采用的多种声乐教学手段。为了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效果,可以采用网络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方法等,同时还可以采用亲情关爱法以及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借助启发式教学以及互动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当然,教学内容是教学模式的服务对象,所以教学模式的选取必须要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4.创新多元,建立开放式的声乐教学模式。形成“小课、大课、联合课”的课堂模式。重声乐技能训练轻文化素养学习的现存观念,造成了普遍的“重小课、轻大课”现象;“一对一”的课堂模式也往往让学生缺乏经验交流。为突破这些教学问题,学校不妨组织中青年教师加强岗后学习培训,有选择地开设“经典作品鉴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轮流开设“声乐训练交流”等大课堂,并组织所带学生开展交流课堂,与其他同事联合授课,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指定老师、单一课堂,而能有机会进行观摩和交流学习,了解其他老师的讲解和周围学生的学习情况;5.加强研究性和合作性学习。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声乐基础决定了声乐改革工作需要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研究性学习,并且要将学习到的声乐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工作。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工作并不是一个人单独可以完成的,需要音乐专业声乐教师和学校以及学生自己互相配合进行合作性学习。首先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是声乐学习的主题,其次声乐老师也应该充分指导发挥合作学习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开设声乐实践课有利于学生的体验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表现能力、再创造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声乐素质的全面提高;6.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增强艺术感染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属于师生的互动过程,音乐教学是属于情感互动教学,教学过程带有着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师通过情感作为纽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教师需要从音乐教学的特点出发,通过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作为中心,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自由自在的、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教师通过优美的范唱、演奏以及生动的讲解过程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对声乐的学习兴趣,并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一些理解和体验,毫无保留的与学生分享,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教师与学生之形成一种友谊;7.加强声乐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师资力量。想要提高声乐教学的水平,就必须提高声乐教师的准入门槛。对于已有的声乐教师应该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对于聘请的音乐专家应该充分利用,可以利用一些闲暇的时间,对学校的声乐教师进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应该加强各个高职院校的交流,通过交流促发展,实现共同进步。这样就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声乐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辉.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教与学[J].中州大学学报,2010(05)

[2]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潘春荣.中等艺术学校声乐教学改革思考[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02)

作者:戚麟麟

上一篇:经济发展文化解说论文下一篇:证券投资理论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