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歌唱和语言虽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歌唱的美妙之处在于语言的表现。歌者在演唱时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思想感情,才能最有力的打动听众的心。因此,歌唱与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声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阐述了声乐语言教学的特殊性,然后探讨开展声乐语言艺术教学的方法,以期让学生正确把握声乐语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声乐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乐语言艺术论文 篇1:

试分析声乐语言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

【摘要】在展现声乐艺术的过程中,通过演唱的形式展现艺术魅力,而艺术的魅力与美感是通过展现情感来体现的,情感的展现又是语言与曲调合理融合的效果。声乐语言体现了人物、事物的情感,通过写景、抒情、叙事等方式,不断展现出真实而复杂的世界,声乐语言能够展现出艺术的灵魂与内涵。本文从声乐语言构建声乐优美旋律艺术、展现声乐丰富情感艺术、塑造声乐魅力形象艺术这几个方面讲述了声乐语言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

【关键词】声乐语言 旋律艺术 情感艺术 形象艺术

声乐艺术和声乐语言相辅相成,既是语言展现出音乐的灵魂,又是音乐衬托着语言的魅力,使得两者的魅力相得益彰,不断尽显,语言和音乐的艺术魅力完美协调。我国历史悠久,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音乐艺术也获得了很显著的成就。民族音乐与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一样,展现了人类劳动创造、爱情信仰、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声乐艺术的作用,借助语言的魅力,不断展现出更加生动的情感、旋律等。下文分析声乐语言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

一、声乐语言构建声乐优美旋律艺术

语言精美、咬字清晰是声乐艺术的最大特点,字正腔圆、旋律优美将音乐与文字完美结合。诗和歌在中国源远流长,有传统的继承,在文学语言的发展历程中,诗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结合了音乐的形态,形成了韵律优美的曲调。在作曲家的高超技艺之下音阶、音律、节拍和调式的发展为声乐艺术的民族特色发挥起了重要的作用,使多姿多彩的风格在音乐中体现。比如,在诗歌和音乐发展的唐代高峰时期,音乐文学波澜壮阔,声乐艺术发展势如破竹,产生了一大批的优秀作品。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就在这个时期产生,此外,还出现了像《霓裳羽衣曲》这样的大唐乐舞,将声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在曲目中,“中序”主要表现情感,是大型声乐套曲的关键,采用了多种曲式音调相结合,将各种音乐传统与华夏文明相结合,吸收了众多的国外优秀作品的特色,旋律优美。比如中国五声调式“燕乐”新曲种就是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增添了曲调的韵味。

在音乐素材中,人物的声腔塑造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和复杂的创造手段,对语言和音乐艺术的高度结合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出声、引长和归韵是传统声乐演唱艺术的三个阶段,清晰的吐字行腔对优美旋律的乐曲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彰显曲调的表现力,具备演唱的特性。诗词音乐化的重要手段是旋律和曲调,歌词的诗情画意对曲调的宛转悠扬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依文寻曲或者依曲行文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促使声情和文情的完美结合。使用不同形式的曲调能够反应声情,而词调的丰富变化对声情的丰富有重要意义,实现了声情和文情的完美统一才能促使声乐艺术多种表现形式的实现,发挥各种风格的魅力,使声乐艺术缤纷多彩。

二、声乐语言展现声乐丰富情感艺术

声乐的情感表达对声乐的艺术魅力体现和美感效果的实施有重要作用,是声乐演唱艺术中的重要形式,而声乐语言和音乐作品的旋律结合是体现情感的重要途径。优秀的声乐作品只有在优秀的演唱者的演绎过程中才能让观众欣赏到乐曲的美妙,而这就需要演唱者对乐曲的背景和内涵充分了解,对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曲调形式以及主题思想等完整把握,进行二度创作,将乐曲的艺术特色和情感特征完美的展现。只有充分了解乐曲的相关背景和内涵,演唱者才能将曲调主题处理得当,使艺术形象鲜明生动,对音乐旋律的发挥以及艺术创造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歌曲的曲调构造和节奏速度等因素对声乐语言的表达有重要的意义,咬字和腔调的差异都会影响声乐的表达效果。比如,行腔吐字迅速快捷适合表现清新明朗和热情欢快的歌曲;而行腔吐字连贯平稳适合表现情深意长和纤细委婉的歌曲;行腔铿锵有力则适合表现节奏强弱有序和明亮豪放的歌曲。

《孟姜女》在中国广为流传,是影响力重大的声乐作品之一,是以孟姜女千里寻夫为背景创作出来的曲目,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撼人心魂,是大型的声乐作品的代表。人们的审美情趣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变化,新的声乐表现形式改变了原来的哀怨凄婉的特色,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序章,将封建社会中孤苦伶仃的弱女子形象刻画的活灵活现,情感表达真情意切,让人动容。曲子反映出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惆怅思绪,与别人的家人团聚相对比,痛苦思念之情更甚,歌词质朴,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青山”使曲目的情感达到了巅峰,该乐曲的表现形式哀怨委婉、刚中带柔,反映了孟姜女对遭受挫折后的最终哭诉。以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变化反映出细腻的情感触动,发挥了旋律的作用,实现了声情并茂的艺术特色。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自身发出的声音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并从中获得满足,是精神和灵魂。音乐是灵魂的表达,借助声音书法自身的深邃的喜悦之情和悲切之感,抒发的情感超越了自然,将真实的内心世界的激动转化为自我聆听,避免了压抑和苦痛。

三、声乐语言塑造声乐魅力形象艺术

语言和歌唱形式的结合是表现声乐艺术的重要形式,并以此传递思想情感,因此声乐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表现形式。声乐艺术也被人们称为人生演唱的带有语言艺术的音乐,不仅反应了艺术形象,更是一种以语言影响观众的重要艺术形态。因此,一个优秀的演唱者不仅需要好的嗓音,还需要良好的语言知识基础和分析表达语言的能力,否则是很难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塑造艺术形象的。比如在《一束红花照碧海》中使用独唱、对唱以及混声合唱的形式来表现戏剧人物的形象刻画。在声乐形象的传递过程中,以人物的声音为基础进行情感和音色的调整,使人产生鲜明的声音对比,使唱和听两种形式以想象和联想充分的表现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因此,声乐艺术形象的塑造得力于声乐语言的联想和内心情感的塑造,也彰显了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声乐语言有效构建了声乐优美的旋律艺术、展现了丰富的情感艺术、塑造了魅力的形象艺术。声乐语言是人类情感的体现,通过一定的艺术融合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声乐艺术展示出内心的喜怒哀乐。声乐语言塑造了艺术美,也塑造了人类的情感美,通过一定的语言表现,使得艺术形象和人类情感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晓.浅谈声乐语言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熊玉珍.民族声乐语言的艺术魅力[J].安顺学院学报,2009(4).

[3]范齐英.浅谈中国声乐艺术——实践中的呼吸、共鸣、语言、情感[J].大众文艺(理论),2008(6).

作者:马源雪

声乐语言艺术论文 篇2:

浅谈如何提高声乐语言艺术教学的实效

摘要:歌唱和语言虽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歌唱的美妙之处在于语言的表现。歌者在演唱时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思想感情,才能最有力的打动听众的心。因此,歌唱与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声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阐述了声乐语言教学的特殊性,然后探讨开展声乐语言艺术教学的方法,以期让学生正确把握声乐语言。

关键词:声乐语言 教学 艺术

嗓音功能本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但要想唱得动听则需通过后天的训练。歌唱是通过运用多方法的语言来训练嗓音功能而获得的。由于人们在歌唱时无法看到各发声器官的运动状态以及它们互相的协调作用,一般需要声乐教师将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以及经验传授给学生。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歌唱状态进行评价与判断,并运用教学语言加以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调节、校正发声机体,最终掌握歌唱的正确方法。可见,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的语言运用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声乐从教经验,简要探讨声乐教学的几点经验。

一、声乐语言的基本特征与教学原则

(一)准确性

声乐语言的准确性是指发音要准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字正腔圆”。这也是声乐艺术表现中一项基本要求。歌词中的每个字均是经过仔细推敲的,也凝结着歌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演唱过程中只有做到咬字准确,让听众听清楚每个字、词,才能让听众更好地理解这首作品的情感内涵,并在心中产生共鸣。与此同时,声音的情感色彩也是依靠音节表达出来的,若发音不准将直接降低听觉效果。在传统的声乐艺术创作中历来都强调“字正腔圆”,甚至有“一字不正如钝刀杀人”之说。因此,声乐教师要高度重视声乐语言教学,注意声乐语言的准确性,让学生逐步达到”字正腔圆“的水平,从而取得更理想的演唱效果。

(二)形象性

在声乐艺术中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形象性,而声乐语言属于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有形象性的特征。听众一般通过想象来体会声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声乐语言则为听众提供了想象的基本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把握声乐语言的形象性,并结合歌词来领悟其中的内涵,并在脑海中形成对应的画面。这样才能将歌词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将其呈现给听众。

(三)音乐性

声乐语言属于艺术语言之一,其本身就带有音乐性。尽管从表面来看语言与音乐并不相同,但二者的表现均依附于声音,因此,其本质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俄国著名的戏剧家斯坦尼夫斯基曾说过:“语言就等于音乐,角色和剧本的台词就等于曲调、歌剧或交响乐。”语言和音乐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所谓说话要像唱歌一样,是指语言的艺术表现要具备音乐性。虽然声乐语言带有丰富的音乐性,但并不意味着在歌唱中要装腔作势,即我们常说的歌唱像说话一样。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音乐间的关系,并合理把握二者的关系。

二、声乐语言艺术教学的方法

(一)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演唱是语言音乐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对语言的一种艺术阐述。在声乐表演中,作词、演唱等均与语言的表达、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必须掌握语言的发声方法,防止由于发声不准而影响声乐表演的效果。不同地区的学生可根据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特征与规律来进行吐字行腔训练,待掌握好相关发声技巧后,还需注意如何发挥出语言传情达意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语言表达情感的作用,在声乐语言艺术教学时应先指导学生学习咬字的技巧以及与呼吸互相配合的方法,从而确定语言的流畅性与连贯性。同时,要练习灵活运用口腔的发音部分,通过正确运用唇、舌等部位,把字的头、腹、尾等清楚地送出,把字的读音完整地发出,确保能够正确清楚地读出字的声母与韵母。这样才能让音乐化语言带有鲜明的形象性与高度的准确性。

要想掌握好发声方法必须重视呼吸训练。我国著名声乐专家郭祥义先生曾讲过:“歌唱中的问题一般都出在呼吸上,气息上的问题都集中在吸气上……因此,唱歌的人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歌唱时,上一句落在何处,就在何处吸。落得高,吸得高;落得低,吸得低”。因此,在学习声乐初级阶段时,应注意讲解发声的结构与呼吸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挑选学生喜欢、熟悉的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呼吸训练的效果。同时,教师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抽象、晦涩的声乐知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比如,在讲解吸气的方法时,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介绍,学生听得是糊里糊涂,横膈膜是什么,在哪儿?腹腔应如何扩大?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时,教师可采用闻花香的教学方法,吸气时要像闻花香一样吸得深。通过这样简单而形象的教学方法学生就能明白吸气时要吸得自然、柔和、深入。此外,声乐表演中的呼吸控制带有极强的目的性与技巧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音乐播放时间,确保学生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同时能有足够的训练机会。在练习时要做到声音洪亮,并把握好呼吸的力度以及气息的变化,以达到最佳的状态。同时,还要加强胸腹呼吸训练,这是通过合理运用胸腔内的各部分来控制呼吸的训练方式,也是目前声乐界公认的一种科学、合理的呼吸法。此训练法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知识、历史知识、社会人性方面的知识等。在日常训练中可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曲目进行练习,教师可给予相应的指导。要让学生多唱多练,针对难度大的部分可由教师带着唱。

(二)注意声与情的融合

歌声的美妙之处在于“声情并茂”。歌唱者通过有声的音乐化语言将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传达出来,从而打动听众的心灵。情从何来?声乐的情感表现主要来自歌唱者对歌词的深刻领会。歌唱者要先对作品语言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才能保证“示成曲词先有情”。因此,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要注意对歌词的感情体验,只有自己先体会到作品语言中情感,才能通过以声传情,用情来感染听众。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语言,其声乐表达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情感表达方面也有所区别。我国的语言单字一般为一音一义的形式,而西方语言单字通常是多音节组合形式。因此,在唱歌时要根据语言特点及趋势,并结合情感需求,适当加重语气,同时,要强调带有特殊意义的单字,从而使语言和歌唱达到完美的结合,准确传达出相应的思想情感。教师在开展声乐语言教学时必须重视声与情的有机融合,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获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三)注意台词和语言的融合

“声、台、形、表”属于音乐教学中的四门必修基础课。台词教学的目的是正字,让学生有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从而为声乐学习打好基础。台词和语言均属语言艺术的范畴,二者是相通的,互相补充。因此,台词教学也是声乐语言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可通过人物刻画、人物内心旁白、叙事等方法来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通过科学的台词训练方法打好学生的台词功底,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声乐表演的感染力。

三、结语

总之,声乐属于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能让歌唱更具生命力。因此,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总结,寻找出一种有效的声乐语言训练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声乐语言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苏祥玲.浅谈声乐语言教学特殊性及声乐语言艺术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2]陈昕.大学声乐教学中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运用[J].音乐大观,2014,(06).

[3]顾晓丹.腔圆字正字字珠玑——浅谈声乐语言艺术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06).

[4]崔新平.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重要性分析[J].华章,2013,(10).

[5]甘翠贞.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2,(04).

作者:程瑞雪

声乐语言艺术论文 篇3:

民族声乐语言的艺术特征探析

【摘要】语言能够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感情,民族声乐语言也是如此。文本根据具体案例,从民族声乐语言的整体艺术价值出发,结合歌词、曲作和演唱等方面的音乐语言特征,阐述民族声乐语言的艺术特征,探究民族声乐语言的艺术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民族声乐;整体特点;语言艺术;价值

一、我国民族声乐语言艺术的整体特征

声乐艺术是一种将音乐和语言结合起来,用以表达人们多样化情感的艺术形式,民族声乐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音乐语言的角度讲,我国民族声乐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民族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汉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少数民族的发展,尤其是在民族声乐艺术方面的造诣也是不可忽视的,能歌善舞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基因,由此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族声乐不仅成为了中华民族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颗灿烂的明珠,更是在各民族艺术融合中,为民族声乐的语言表达注入了更加清新、自然、原生态的魅力;地域性。我国地域辽阔,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音乐语言自然也有所差异,如江南的民族声乐委婉清丽、塞北的民族声乐高亢粗粝,这些不同形式的语言表达不仅成型于当地的地理环境,更与各地区人们的地域情怀和风俗习惯密切相连,因此,民族声乐语言不仅成为了表达音乐艺术的独特语言,也成为了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素材;时代性。音乐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因此民族声乐在语言表达上也应该体现一定的时代性,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表达一个时代的声音,并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如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河大合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的金山上》、改革开放后的《春天的故事》等等,这一首首民歌用准确的语言展现着时代的特点,用音乐描绘了一卷独具特色的民族发展历史。

二、民族声乐在歌词创作方面的艺术特征

(一)文辞优美

民族声乐的语言不同于流行音乐或者民谣那种日常化的语言表达,民族声乐的语言在表达上充分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即利用一种更加富有美感的诗化语言来表达情感,而文辞优美则是诗化语言的具体表现。我国民族音乐的诗化语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所谓“诗歌”即充分表明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诗词与歌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虽然目前流传下来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只有文字,没有曲谱,但是我们从古人创作的字里行间也能隐约发现,当时的诗词是用来歌唱的,如苏轼的名作《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就是“水调歌头”。民族声乐发展到现代,歌词已不再是单纯的诗作,但是诗化的语言却得到了传承,如《草原之夜》中“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爱的奉献》中“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这种整齐的排比句充分体现了民族声乐文辞优美的特点,这些优美的唱词即便没有曲谱的加持,也是一首首让人读来唇齿生香的现代诗。

(二)文字精炼

对于民族声乐而言,文字精炼的特点是其诗化语言的延续。在我国古代诗词创作中,作者通常需要用几十个字、甚至十几个字来表达巨大的信息量,因此,语言上必须要反复锤炼、推敲,这样才能既保证文字精练,又保证语言完整以及情感深远。民族声乐在语言表达中也延续了诗歌创作的特点,一般民族声乐演唱通常为4-5分钟,大型的交响乐如《黄河大合唱》等,也不过十几分钟,还要穿插不同的乐器加以配合,留给歌词表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创作民乐的时候通常需要做出适当的取舍。民族声乐的精炼性不仅体现在字数上,更体现在立意上,要通过廖廖几语,表达厚重的情感。

(三)合辙押韵

在语言表达中,尤其是艺术性的语言表达中,保证文字的合辙押韵能够在字音、声调、语调、语气上保持前后语段的一致性,使朗诵或演唱朗朗上口。在民族声乐创作中这四个要素也是构成旋律、节奏的主要依据。汉语有着独特的发音和语调,在民族声乐表达中,语言本身的发音和节奏会对情感表达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作者在创作民族音乐歌词的时候,都希望通过炼字实现发音、语调与节奏、旋律的统一。民族声乐歌词的韵律感一方面体现在发音的合辙押韵上,如《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中“花”、“桠”、“夸”、“下”、“家”的韵母发音相同,唱起来朗朗上口;另一方面利用语音强弱和长短来表达不同的节奏,如《天竺少女》中就是利用转音、重音以及语气词来表达情窦初开的少女活泼又羞涩的心情,同时音乐中又融合了印度音乐的发音,民族音乐更加契合《西游记》的主题。

(四)字正腔圆

在文学创作中,我们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看似是作者的自谦,实则是对语言准确表达的一种自信,即用事物本身的语言实现自我剖白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民族声乐的语言艺术也是如此,在表达中,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演唱者都应该通过最准确的发音和最准确的情感来实现对作品的再现。“字正腔圆”是声乐表达中对演唱语言准确性的直观描述,我国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曾留下“推敲”的典故,因此,在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表达中,表演者一方面要重视发音的準确性,除了特殊的少数民族歌曲以外,应该尽量采用普通话发音,以保证每一个字的声、韵、调都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情感的抒发,甚至面目表情、肢体语言的配合,这样不仅能够准确传递民族声乐的情感,更能够为听众渲染一种美妙的意境。

(五)通俗易懂

我们在谈起民族声乐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将其与通俗音乐、流行音乐区别开来,并用一种类似“阳春白雪”的情怀来拔高它的藝术高度,其实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的,而应该是平易近人的,只有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才能够传递出其包含的情感。基于此,民族声乐的演唱语言在表达上也应该体现出通俗、易懂的特征,例如《掀起你的盖头来》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亚里亚》改编而成,歌中用朴素易懂的语言来形容族少女的美丽容颜,体现了男女之间真挚、赤诚的情感。

(六)杂糅方言

在民族声乐中杂糅方言与“字正腔圆”的艺术特征并不冲突。所谓“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我国辽阔的地理疆域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方言。在民族声乐的语言表达中,方言成了体现地域情感的独特要素。方言不仅是吐字发音上的差异,更是风俗文化和地域情感的差异,如《龙船调》中融合了湖北土家族的方言发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有着陕北方言中独特的腔调。因此,将方言土语融合在民族声乐中,丰富了民族声乐语言,体现了多样化审美。

三、民族声乐在曲调创作方面的艺术特征

(一)抒情与叙事兼容的旋律

音乐的旋律是音乐表达的灵魂,只有将一个个孤立的音符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来,才能够形成一段段优美的旋律,这样,音乐的词作表达才能从单纯的文字转变成有节奏的曲调,并在歌唱演奏中表达出应有的情感。民族声乐曲作音乐语言的旋律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抒情。音乐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以表达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并以期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因此不同的旋律表达不同的情感也是应有之义,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颂着千里草原的无限风光、《十送红军》表达着军民团结一条心的身后鱼水之情、《康定情歌》体现着藏族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等;叙事。民族声乐通常会将一定的故事情节嵌入在曲作语言中,并利用旋律渲染情感,如《走西口》、《回娘家》、《小背篓》等都是通过叙事性的旋律来体现细腻、生动的故事情节。

(二)利用节奏呈现旋律的艺术性

节奏是支撑旋律的框架,在音乐创作中,只有利用节奏的强弱、长短、快慢,在由不同规律的交替与组合构成的旋律才能够表达出不同的艺术情感。民族声乐的节奏在在古诗词创作中也有所体现,如《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看似简单的断句就是基本的节奏,不仅能够增强读者的语感,更能够体现诗歌的气势。在民族声乐创作中也是如此,不同的节拍通过与语言的搭配,体现了语言在力度、速度、密度上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如《掀起你的盖头来》: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眉,你的/眉毛/细又长呀,好像那/树梢的/弯月亮。通过2/4拍营造出一种俏皮活跃的氛围,并在旋律中展现维族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

(三)多声部中和声的处理

多声部旋律结构的有机组合能够产生和声。在民族声乐的语言表达中,和声是体现声乐层次性和协调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声乐情感表达内涵的重要途径。民族声乐曲作音乐语言的和声性首先体现在声乐的主体部分,即多声部表达中的主旋律,在民族声乐的曲作语言创作中,除了与主旋律平行的和声主体以外,其他声部的和声都应该以服务主体、凸显主体为主要任务;在民族声乐和声的织体构成中,不仅要体现多个声部的交错纵横,更要体现多声部的融合性和统一性,即在把握主旋律的前提下,通过节奏来调整各声部的节奏、力度、速度,进而分明主次,并通过音色、音高的对比来强调主旋律。

四、我国民族声乐语言艺术的价值体现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音乐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现实的主观表达,民族声乐是我国音乐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民族声乐中最为直接的艺术因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上千年发展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是确保民族历史延续性的关键所在,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那种用科学理论训发音和唱腔的民族声乐表达方式逐渐占据了声乐课堂,许多民族声乐教师开始摒弃了传统声乐的价值,希望在西方民族音乐中寻找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道路,而这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冲击,基于此,我们在发扬民族声乐语言艺术特征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并督促更多从事民族声乐教育的人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汲取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精华,从更加广阔的视角实现民族声乐、乃至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音乐审美的多元发展。在物质生活逐渐充实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音乐就是丰富其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民族音乐无论是在语言、节奏、演唱上还是情感上都别具一格,相较于流行音乐更能够提高人的音乐素养和精神境界,因此在丰富多样的民族声乐中挖掘艺术价值则成了丰富现代人审美追求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传承时代精神,民族声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表达途径,更是实现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中,利用一些词曲俱佳、传唱度高的民族声乐能够潜移默化地对人的精神层面产生影响,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谐社会的構建。

五、结束语

总之,在民族声乐创作中,语言艺术在作品的结构组织、主题发展、情感表达、气氛渲染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它具有宝贵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注重对歌词及曲调的锤炼,并发挥语言的节奏性、韵律性和艺术性不仅反映出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风俗和审美情趣,更彰显着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參考文献

[1]黄莉.浅析我国民族声乐的语言特征及艺术魅力[J].戏剧之家,2015.

[2]徐敦广.试论民族声乐语言的艺术特征[J].当代音乐,2015.

[3]孟妍.民族声乐艺术语言的审美特征及价值探析[J].音乐生活,2016.

作者:陈莅菡

上一篇:小说语言艺术论文下一篇:英语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