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2022-04-16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建民教授撰写的《声乐文化学》于2007年8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声乐艺术教育理论建设与发展而出版的“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声乐艺术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篇1:

论“从科学走向人文”的声乐艺术研究路径

摘 要: 当今,现代科学及其技术成果对声乐学科的影响势不可挡,声乐艺术的人文价值逐渐被科技的工具理性所压制。科学与人文分水岭下的声乐艺术研究面临着发展路径的选择,当然,在深入探析科学对声乐艺术发展的反向效应后,提出“从科学走向人文”的声乐研究路径,也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关键词: 声乐艺术 科学技术 人文价值 研究路径

目前,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技术成果对声乐学科的影响势不可挡,科学的功绩已经把包括声乐艺术在内的艺术家们催眠到如此程度,以至于我们在科学技术支配的声乐规律之外,根本无法设想声乐人文价值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肯定的是,我们破解困惑和忧思的起点在声乐艺术本身,不仅聚焦在声乐发展的科技因素与人文关怀的孰轻孰重上,而且涵盖了对声乐研究路径的寻找。因为,声乐艺术本身不但具有科学的物理和生物力学意义,更蕴涵着人文的文化和审美意义。对于声乐艺术的研究路径来说,科学技术的介入,只能是作为一种手段和研究的起点,而声乐艺术的人文意蕴或者具体说来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才是声乐艺术研究的目的或者说是高级阶段,因此,我认为,声乐艺术的研究应该从科学走向人文,即在人文的语境下的声乐研究才是声乐艺术研究的正确路径。具体说来,不能只对发声器官的物理功能方面研究发声的方法,而应该对声乐艺术的具体作品的艺术处理方面多下功夫。

一、科学与人文分水岭下的声乐艺术研究

历时地观照声乐艺术研究的发展路径告诉我们,科学与人文精神从融合到分裂的现实状况深刻地影响着分别以科学和人文为文化依托的艺术教育与相关研究实践,其中声乐艺术在其分水岭下的已经流向各异,泾渭分明,被割裂并局限在不同的话语领域。这种科学与人文各自独立的、单线条的研究一直是当今声乐艺术研究的弊端所在。

在科学与人文旷日持久的矛盾和冲突中,科学技术倍受推崇,人文价值受到意外冷落,其结果是,人文价值逐渐被科技的工具理性压制,甚至被忽视,从而导致人文价值的缺场、人文性的遮蔽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同样,在科学及其技术成果的长期浸润下,声乐艺术的技术生命线思想独占鳌头,被类比为征服和改造自然(包括人本身的自然条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手段之一,更多地在开发人的智力教育的循环论证中难以自拔。多数研究者认为,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认识和了解自身的“乐器”(发声器官),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造”,最终能自如地运用其“演奏”音乐的过程。无论是训练歌唱嗓音发声技能的“声”,还是训练歌唱表演能力和音乐风格的“乐”,都会被科技因素所渗透和掌控。而声乐艺术的精髓——人文意义上的情感和美学价值却被消解,这种只重视声乐艺术的工具而忽略声乐艺术精髓的研究路径的弊端正是激发我提出“从科学走向人文”路径的学术原点。

声乐大师沈湘先生很早就说过,“在声乐训练制造乐器的过程中,既要懂得在活人身上制造乐器的原理,又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文化艺术修养。要懂得并掌握各个时代、各种作品所需要的唱法,以准确地表现出歌曲或歌曲或歌剧中人物感情”。[1]沈先生提出声乐教育中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构想,也许是对其后声乐艺术研究人文价值缺失的一种预见、担心和警醒,然而,声乐艺术发展的现实图景不幸被先生言中。所谓人文语境下的声乐艺术研究,是指在人文价值的关怀下,声乐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被定格在培养人文精神的范畴中,即注重学科内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的传承,以期使人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寻找正确生活方式的实践方法。令人惋惜的是,无论是人文精神母体中的声乐艺术,还是声乐艺术的人文价值属性,都在实际操作方法上呈现出式微的倾向。从科学与人文分野的角度审视声乐研究的未来空间,一种焦虑油然而生。一方面,片面强调声乐艺术的人文属性,往往导致违背自然法则或社会规律,难以达到声乐教育的预期目标,只能在感觉的体验和经验的传授中延缓声乐艺术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只强调声乐艺术的科学与技术属性,而忽视了它的人文价值,那么不仅会导致音乐审美主体性的沦丧,而且会衍生声乐教育的异化现象,即声乐艺术研究走向纯粹的科学路径,并使艺术本身的真正内涵丧失殆尽。因此,人文价值的滋养与科学精神的培育两者水乳交融的研究模式必然成为声乐研究的一种积极思维模式,同样也是声乐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

二、科学对声乐艺术研究发展的反向效应

声乐艺术研究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的对立语境中,科学技术的工具与人文价值的缺失始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确切地讲,科学技术的工具化导致了包括声乐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的困境,消弭了人文精神在声乐艺术发展中的导引作用。科学技术拉大了声乐人才培养与人才应用的距离。具体说来,声乐人才培养强调声乐学科系统技能技巧的发挥,在呼吸、发声、咬字吐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这种歌唱方法建立在广泛的科学知识体系基础上,这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使学习者在没有任何扩音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发声、共鸣等技巧将歌声传送得很远,这就是目前研究声乐艺术的用科学思维研究发声的所谓成果。其实,声乐艺术的全面素养远远不止这些,学习声乐艺术不但涉及作曲、曲式学等音乐理论知识,而且涉及语言学、文学诗歌,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然而,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之后,电声寻放技术的依赖大大削弱了声乐人才演唱技能,许多歌唱演员通过扩音技术来掩盖自己贫弱的歌声,通过录音合成技术来包装自己的声音,这种做法使科技手段支撑的声乐表演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假唱。赵群英教授认为:“与声乐艺术相关的科技手段的应用普遍具有模式化、定型化的特征,其优势是可以批量生产,效益高,但这一属性与艺术美的创新本质是大相径庭的。”[2]这种声乐艺术对科学技术的绝对依赖所形成的结果,严重脱离了声乐艺术创造的初衷和本意。

从结果上来分析,科学及其技术成果对声乐艺术的负面影响更加令人堪忧。

一方面,声乐艺术的表现力急剧下滑。表演者长期依赖技术传播和录音剪辑手段,将丧失完整表现作品的能力,丧失歌唱的情感表达能力。基于情感认知的不同,一个演唱者将对相同作品可以作出不同的表演诠释。同样,艺术表现需要在气息贯通中加以舒展。然而,技术代替现场,复制代替体验,合成代替连贯,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将最终被技术的工具化属性取代,并陷入理解力和表现力下降的恶性循环“怪圈”中。另一方面,演唱者身体机能萎缩加速。随着电子音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扩大、优化声音的设备使歌唱者肌体负荷急剧减少,伴随这种负荷的减少与歌唱肌体机能的过早衰退,有研究者认为:“歌唱者肌体负荷的减少与歌唱肌体机能的过早衰退,恰好可以描绘出声乐艺术应用科技成果的时间脉络。”[3]大剧场、露天剧场中,人声演唱的优美与雄浑正与我们渐行渐远。现代音响技术与建筑技术提供给我们的审美空间其实是虚拟的,只不过歌唱者与欣赏者的习惯于此罢了。

三、声乐艺术研究的正确路径——从科学走向人文

在声乐研究的思维发散点上,捕捉科学与人文交合的路径,不仅是出于厘清声乐艺术发展问题的目的,而且为声乐艺术实践进行战略构思与谋划提供正确思路。声乐艺术研究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声乐艺术学科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值得肯定。声乐艺术自身发展有着规律性的一面,如果以美声学派的创始者(G·卡契尼、J·贝里)小组开启声乐艺术先河测算,在4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声乐艺术经历了三次跃迁。第一次是1855年以前的直观技术训练时期;第二次是以1855年玛·加尔西亚(M.Garcia)发明喉镜为代表的科学训练时期的到来;第三次是声乐艺术与心理研究结合的时期,以卡·依·西肖尔(C.E.Sershore)发表《微颤》(Onvibrato),1938年发表《音乐心理学》(Psychologyofmusic)为代表。[4]沿着这样的发展路径,声乐艺术习惯于歌唱技巧的全过程研究,侧重于音乐作品的旋律、呼吸、发声、共鸣、语言、表现等要素的探讨,这样就为声乐艺术的技术依赖埋下了伏笔。现在的问题是,声乐的技术发展需要从技术依赖中加以调适,而不是对技术依赖的简单否定。

所谓“科学与人文的交合”,就是采用科学与人文并举的方式跨学科研究声乐艺术。这种研究方式实施的意义和作用包含如下三个主要方面:

首先,我认为,所谓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对声乐艺术审美尺度的把握,这种把握可以消除长期技术依赖所形成的不良影响。而西方声乐艺术的审美却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系统之上的一种美学概念。在西方传统声乐理论系统中提倡以“声”为重的观念,“声音优美”被确立为声乐艺术审美的首要标准。从公元2世纪的“涡流学说”到20世纪声区学说;从解剖学实验与生理学研究,到物理学测试与共鸣腔理论,声乐艺术始终不懈地追求着“美妙的歌声”。上述目标的技术运用,体现了声乐学科发展的规律性,也体现了西方人文审美艺术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即人文与科学的交互性体现。

其次,声乐艺术发展需要将科技手段置于人文价值的关照之下。要扭转技术研究对声乐艺术遵循科技发展路径的狭隘认识,彰显声乐艺术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和情感审美意义。如果从积极因素考量,则科技手段的运用为声乐艺术人文价值的挖掘奠定了技术基础。自1855年玛·加尔西亚发明喉镜后,经过无数声乐家、医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的共同努力,声乐艺术终于解决了声区、共鸣、放置和呼吸等主要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物理学、生理学领域的技术发明,为科学解释混乱的传统声乐概念提供了可能。譬如,发声的共鸣、气息、声源的理论,奠基于现代科学知识和理论基础之上;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以医学生理解剖学为基础;人体发声时的共鸣现象需要物理音响学的知识背景;发声器官发声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规律依赖人体生理运动学的合理解释,等等。显然,科学及其成果在声乐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声乐艺术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意义上实现复兴和回归,重塑其人文价值、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为此,在教育实践层面,我们才能构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声乐艺术教育相结合的真、善、美三位一体的价值目标。

最后,声乐艺术的人文价值需要重塑或进一步彰显。声乐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它是歌声和音乐以及文学语言的有机组合。有研究者认为:“以文艺学作为声乐艺术的理论基础,导致了中国传统声乐技术审美准则的理想化,以生理学作为声乐艺术的理论基础,导致了西方声乐技术审美准则的理性化。”[5]正是一些秉持这种思维观点的研究者将声乐艺术的人文价值问题与技术理性问题割裂开来进行分析,并在两者的差异与对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认为,声乐艺术人文价值的重塑,必须与声乐教学与训练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要把声乐艺术定义为集技能性、知识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正如岸根卓郎所说:“追求宇宙的真、善、美,并以自我实现为目标,放射独特光芒的创造性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6]要培养全面的歌唱技能,并在歌唱中做到“声情并茂”,深深地打动别人,准确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就必须在教育环节上注重人文价值的培育。要在培养学习者科学地发声歌唱的同时,促进他们对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刻的感悟和体认。

总之,尽管随着岁月的洗练与打磨,身体的机能将日渐消隐与退缩,造化的规律以违背我们所掌握的声乐技术与技巧也会交付自然。然而可喜的是,我们对声乐训练规律的认识将以理论思维的形式得以保存和传承,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科学方法向人文思想转化的客观途径,即科学与人文的交合。倘若这样的思维转化与声乐研究、声乐训练能够保持同步状态,无疑会给声乐艺术研究的发展留下很好的空间,并为声乐研究成果的圣殿增添更多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詹士华.欲得声乐法,须求科学方[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06.

[2]赵群英.现代科技对声乐艺术的影响[J].中国音乐,2004,(3):55.

[3]邓小英.浅论科技对声乐艺术的影响[J].中国音乐,2002,(1):62.

[4]徐行效.当代声乐艺术科学体系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4):58.

[5]张晓农.人文传统背景与中西声乐文化差异之[J].交响,2000,(1):24.

[6][日]岸根卓郎.我的教育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240.

作者:潘丽君

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篇2:

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新成果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建民教授撰写的《声乐文化学》于2007年8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声乐艺术教育理论建设与发展而出版的“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之一。书中,他首次将声乐文化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了跨学科的整理和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宽泛的研究视野,对声音文化学概论、声乐文化审美论、声乐文化创作论、声乐文化传播论、声乐文化教育论、声乐文化产业论、声乐文化社会功能论、声乐文化比较论、声乐文化风格论、声乐文化性别论、声乐文化历史论、声乐文化时尚论、声乐文化民族意识论、声乐文化科学方法论这十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并把主要的研究内容着眼于声乐艺术本体以外,从文化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特别是书中第十章“声乐文化性别论”,读后笔者深受启发。

一、中国歌剧女性主题——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在《声乐文化学》的第十章“声乐文化性别论”中,作者以中国民族歌剧为例,将女性声乐文化做切入点,对中国歌剧女性主题的文化意义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这一内容的研究,可以说是拓开了女性声乐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方向,为新学科的研究开了个好头,同时也为女性艺术——中国女性声乐艺术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那么在本书中,为何选择歌剧,特别是选择中国歌剧为切入点来进行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开始呢?这正是郭建民教授学术研究的独到之处。

事实上,歌剧本身是一种集音乐、戏曲、舞蹈等多种样式的综合艺术表达形式,与一般声乐艺术比如独唱相比,歌剧具有动人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咏叹调、宣叙调以及极为丰富的文化主题和政治内涵。因此,把歌剧做为女性声乐艺术的切入点,既是明智的选择更是聪明的选择。

书中论述到:“女性角色始终是中国歌剧发展中的一个醒目标志,20世纪20—40年代初是中国歌剧的创生期和摸索期,其间曾出现以女性角色为主人公的《葡萄仙子》和《秋子》等歌剧。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中国歌剧的美学原则和基本风格特征业已成型,这就是以另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人公的歌剧《白毛女》为主流派风格的中国民族歌剧的确立。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歌剧在继承与发展《白毛女》艺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歌剧舞台出现了颇为繁荣的景象,《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批以女英雄形象为主人公的优秀作品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在当时的音乐戏剧生活以及人们的审美文化生活中产生深刻而又巨大的影响。“文革”十年由于江青的干预,中国歌剧被戏剧(京剧)改革——被“样板戏”所替代。

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深入,中国歌剧经过几年的恢复之后,继而转向了变革期。其间,虽然多种歌剧观念、风格、流派、技法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因循继承与变革创新相互抵牾,促成了中国歌剧的多元风格以及雅俗分流的态势的形成。但是《蓝花花》、《壮丽的婚礼》、《伤逝》、《原野》、《芳草心》以及《党的女儿》、《红雪》等一大批以女性角色为主人公的各种风格的优秀歌剧仍然是层出不穷。

中国声乐艺术之前关于女性艺术的研究,大多针对某一位女性歌唱家,如郭兰英、王昆等,只是表演艺术的评述或分析,但以中国歌剧女性角色为视角进行全方位地分析和论述,是不曾见到的。我认为本书的这个观点是非常独特、与众不同的,他为中国歌剧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最佳切入点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其次,通过对20世纪中国歌剧的分析列表,我们不仅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主要演员是以女性角色为主,更可以看出剧作者和曲作者基本上是以男性为主。实际上不光是中国歌剧的曲作者主要以男性为主,大部分外国歌剧的曲作者也是主要以男性为主,但为什么外国歌剧的经典唱段和主要人物既有男性角色又有女性角色,而中国歌剧的经典唱段和主要人物则全部是以女性为主呢?

“纵观20世纪中国歌剧艺术的历史轨迹,实际上女性声乐文化是一部以女性角色塑造为主线的历史,这与西方歌剧(以男性角色塑造为主)形成了鲜明迥异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在西方,提倡的是社会自由、男女平等,所以大部分的男性作曲家都把创作视线放在了男、女的两性关系上,也就出现了那么多描写爱情的西方歌剧,像《茶花女》、《卡门》、《蝴蝶夫人》等等,就是说,西方歌剧的历史是由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共同构成的。而在中国,妇女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受压迫、被忽视的封建社会里,在二十世纪初才开始慢慢走向了妇女解放,很自然的,中国男性作曲家就把创作的视线放在了女性身上,并根据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创作出了30、40年代的受压迫、受奴役的妇女形象,到40、50年代初的妇女争取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形象,50、60年代清一色女英雄形象。“随着歌剧舞台上一系列女主角的涌现,女性的历史以及由女性所创造的历史,将不再被历史所遗忘。女性似乎应该在令她们自豪的形象中陶醉于姐妹们在舞台上的辉煌。”“的确,在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歌剧历史进程中,女性角色似乎始终充当着主角或者说占据着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舞台,从而不断的成为专业音乐领域和业余音乐爱好者,甚至是普通百姓的精神、文化追求和审美时尚。”就是说,女性角色的出现不仅创造和丰富了中国歌剧的历史,同时也与西方歌剧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女性研究与中国女性声乐艺术研究

近20年来,我国的女性研究硕果累累,特别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受西方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理论的影响,我国女性研究的视界比以前更加开放,研究稳步发展。无论是对经验材料的搜集、整理和解读,还是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论思考,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大多数高校,像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等都相继建立了“女性研究中心”,围绕着关于女性文学、女性艺术、女性发展、女性历史、女性医学等方向展开细致、严谨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女性美术艺术的研究现在也正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个新兴和热点话题,陶咏白和李虹二人作为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美术艺术的领军人,相继在《批评的时代》、《今日美术》等几家核心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非常有学术意义的关于中国女性艺术的文章,而且两人还合著出版了《失落的历史——中国女性绘画史》一书。他们从古代女性绘画开始研究,重点放在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和解放史上,主要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女性艺术家。

为什么如此多的学科都选择了以女性的视角进行研究,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不断地加入到女性研究的热潮中来?我想,这应该和女性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地位有关吧!

有一个大哲学家曾经说过:女人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女人对人类来说是地道的天才。一直以来,女性在社会上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像文学上、艺术上、经济上、社会关系上、乃至到政治上,女性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力。所以说任何一个和女性有关的新研究课题,都会引起社会上的影响。

作者在这本书中引出的“中国女性声乐艺术”这一新的研究课题,从女性声乐艺术的最佳切入点——“中国歌剧”着手进行研究,并把中国歌剧与中国戏曲之间的渊源做了联系;还把中国歌剧的女性声乐文化研究放回到两性之间的文化差异里;最后把中国歌剧的女性声音文化发展与中国的政治发展做了联系,还得出了“政治因素是中国歌剧创演的催化剂。”这些都是研究的新颖之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个新的研究观点(中国女性声乐艺术研究)还没有见到,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

三、对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展望

中国女性声乐艺术作为一门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若作为一门学科,在理论构建上,还是有很大的缺口。而《声乐文化学》中第十章“声乐文化性别论”的研究成果,使笔者读完之后,倍感欢欣鼓舞,因为此项研究不仅是中国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一个可喜的开端;为尚在初级阶段的女性声乐文化研究注入一股清新的活水;而且更加可贵和具学术意义的是,为日益完善的女性声乐艺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还为女性声乐艺术的研究扩大范围、扩大视角。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任何一门学科在初级发展阶段,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理论资料不够丰富,研究深度相对较浅等等,这些都能对学科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限制。这时,任何一个有价值的资料或是一本有参考价值的书,都会对学者们拓宽思维方式,拓展思维深度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有时仅仅一个章节的内容还不足以引起足够的学术注意,所以,郭建民教授并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没有把对女性声乐文化的研究仅仅止步于20世纪的中国歌剧,也就是说仅仅局限于《声乐文化学》这本书中,而是把研究内容和历史跨越的时间范围扩展得更长,也就是把对女性声乐文化的研究视线从远古时代、近现代一直延伸到当代流行音乐,深度挖掘女性声乐文化的魅力和内涵,真正的围绕女性声乐文化展开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入的学术研究。

据悉,郭建民教授在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了一个以“女性声乐艺术”为中心的研究团队,他将带领这个团队,对女性艺术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让我们期待他们为“女性声乐艺术”研究出更多的理论成果,更期待郭建民教授下一力作的出版、发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郭建民教授的带领下,有那么多人积极地参与到女性声乐文化的学科理论中来,那么,中国女性声乐文化研究的明天必将是辉煌灿烂。

参考文献

1.《声乐文化学》 郭建民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8月版。

2.詹桥玲《中国新歌剧中的女性意识》中国音乐学.2003年4月。

刘敏文: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赵卓

作者:刘敏文

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篇3:

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研究

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的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声乐艺术逐渐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声乐艺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除了声乐作品和声乐表演之外,它还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诸如声乐作品的创作、声乐教学、欣赏、点评等方面,这是一个相对复杂、全面、系统的声乐艺术体系。随着人们对声乐艺术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本文,笔者主要从音乐美学视域来对其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声乐艺术  音乐美学视域  声乐作品

如果只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关于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艺术的研究,既可以称之为美学的研究领域,又可以将其称之为声乐学的研究领域,这是一个交叉部分。现阶段的声乐艺术领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所涉及的方面已经不仅仅是声乐作品了,其体系逐渐朝着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如此,但是现阶段关于对声乐艺术领域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对作品进行研究的阶段,研究所涉及的层面还是不够宽广。声乐艺术可以给广大的观众带来充满人文魅力的视听体验,如果从美学视域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就能够更充分的显示出声乐艺术独有的美学魅力。

一、关于在美学视域下声乐艺术独有的内涵分析

(一)乐作品的美学表现分析

对于一个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而言,其不仅仅有着充满文学色彩的语言,还带有独特的、充满魅力的旋律,其特点可以称得上既短小精悍,又优美动人。就像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它的魅力不在于字数的多少、篇幅的长短,不会因为篇幅长就充满魅力,也不会因为篇幅短就枯燥无味,有时候,篇幅短的作品也是浓缩的精华,让人能够单独回味,这才是声乐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一个优秀、动人的声乐艺术作品,通常其旋律都优雅动人,容易感染到听众,可以让人张口就来,一听到这个旋律,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传播的越来越广泛,并且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反而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声乐艺术历史上的了经典作品。而声乐艺术作品的观众,可以通过声乐艺术作品的旋律和语言与声乐艺术表演者进行沟通,用心灵感受声乐艺术作品带来的精神享受。

(二)声乐表演中蕴含的美学艺术分析

在声乐艺术表演者进行表演的时候,观众可以通过声乐艺术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来感受到声乐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深层次内涵。对于广大观众而言,表演者提供的美妙的、充满震撼力的声乐舞台表演,既可以称得上是视觉盛宴,又可以称得上是听觉盛宴。声乐艺术表演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作品的感情呈现给观众,用自己的精彩表演来淋漓尽致的表现作品蕴含的深层次的情感,给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充分享受声乐艺术表演的魅力。由此可见,声乐艺术表演者担任一个翻译的角色,只有将自己的最佳表演状态呈现给观众朋友,才能让观众体会到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三)关于声乐创作中蕴含的美学艺术分析

在声乐艺术创作者对作品进行思想创作的时候,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创作者的创作灵感。在很多时候,创作者的声乐作品大多都是表现创作者的心境和情感,除此之外还能够表现出创作者的美学方面的思想。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认为,声乐作品只是对一些音符的堆砌,未免太过于片面了。只有一些音符堆砌的声乐作品,缺乏创作者的心境和情感的表达,是没有灵魂的作品,无异于“行尸走肉”,这样的作品也很难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对于一个优秀、经典的声乐作品而言,其蕴含着声乐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有创作者的灵感一现,同时还有他不落于俗套的艺术修养。如果一个创作者想要创作出不朽的、经典的作品,就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提高艺术修养。

二、关于对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艺术的特点分析

声乐艺术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综合的艺術体系。我国的声乐艺术既包括了通俗的声乐艺术,又包括了民族的声乐艺术。简而言之,声乐艺术既充满了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声乐艺术还蕴含着独有的个性。我国的声乐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没有抛弃对本民族的声乐艺术特点,又充满包容性的吸收了西方声乐艺术的美学思想,这才有了我国声乐艺术今天的发展和地位。

(一)关于声乐作品蕴含的美学特点分析

声乐艺术包括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因素,一个是文学,也就是语言,另一个就是音乐,二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的默契配合完美演绎出声乐艺术的独有魅力。在对声乐艺术作品的特点从美学视域的角度下进行分析和论述时,一般情况下都会对声乐艺术作品的词和曲调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而且不同的研究学者由于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所研究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实际上,词和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曲要搭配合适的词,而词也要搭配合适的曲。如果说在对声乐艺术作品进行创作的时候,如果只有优美动人的词,但是却缺乏和它相匹配的曲,那么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完美的声乐艺术作品。词和曲二者不可分割,只有二者相互协调、相互搭配,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声乐艺术作品。

(二)关于声乐创作蕴含的美学特点分析

声乐创作者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是创作者将主观的情感变得客观化、现实化的一个过程,声乐创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在声乐作品当中,并将其贯彻在整个创作过程当中。除此之外,声乐艺术创作者还需要注意文学和音乐二者之间的巧妙融合与搭配,如果一个声乐艺术创作者,只是简单的将文学和音乐糅杂在一起,粗暴的进行叠加,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声乐艺术创作者。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声乐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声乐艺术创作者的艺术功底和思想感情,正所谓诗人有着“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其实声乐艺术创作者也是一样。

(三)关于声乐表演中蕴含的美学特点的分析

声乐艺术不仅仅包括着声乐艺术作品前期的创作,还包括着声乐艺术表演,也就是声乐艺术审美。在声乐艺术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是声乐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通过表演者的精彩表演,观众能够体会到声乐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学价值,而乐器也是声乐艺术作品。传达出了美学价值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可以说,声乐艺术的价值得以展现的重要途径就是声乐艺术表演者和乐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声乐艺术表演者的不同的表现方法以及不同的乐器会对整个声乐艺术舞台的表现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展现声乐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需要声乐艺术表演者的能力相对较高,需要对作品和乐器非常熟练,也需要具有很高的艺术素养,只有这样,声乐艺术表演者才能挖掘出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并将其完美的展现出来,才能成为作品和观众之间的纽带和翻译。

(四)关于声乐艺术的点评和传播蕴含的美学特点分析

当声乐艺术作品创作和表演出来之后,并不是就此结束了,还需要人们对其进行点评。声乐艺术作品的点评者大部分是声乐艺术的爱好者,他们对声乐艺术进行点评和模仿学习,非常有利于声乐艺术的长期发展和进步。除了声乐艺术点评,声乐艺术作品的传播也能夠有利于声乐艺术更加接地气,有利于大众对声乐艺术的接受度的提高,促进声乐艺术的普及性的提高。如果只从传播的方面来看,相比于器乐艺术,声乐艺术的普及性更加高,大众的接受程度也比较强,反过来,声乐艺术也对人们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方面起促进作用。

三、结语

声乐艺术目前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和关注,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声乐艺术进行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提高声乐艺术的普及性和发现程度。同时声乐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无穷的美,声乐艺术表演者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综合性素养和声乐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才能促进声乐艺术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在此,笔者也坚信,声乐艺术在未来的日子里会不断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璐;朱艺璇.基于美学视域的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06):106-112.

[2]陈龙.美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J].群文天地,2012,(04):265.

[3]张文博,谭学胜,向松.声乐教学技巧方法——评《声乐演唱技巧与教学创新思维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02):118.

[4]陈春华.中华声乐艺术美的实质与教学领悟——评《声乐艺术美学》[J].高教探索,2016,(06):129.

[5]郑新平.“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基于“技术、艺术、心术”三位一体视域下的声乐艺术美学考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02):117-120.

作者:杨雅芳

上一篇:雇主品牌塑造论文下一篇:wima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