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艺术民族声乐艺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歌曲的演唱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掌握歌唱技巧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歌曲进行演唱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学习程度、声部特点、演唱风格与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歌曲艺术民族声乐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歌曲艺术民族声乐艺术论文 篇1:

论京剧艺术与民族声乐在歌曲《梅兰芳》中的结合与运用

摘要:京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是音乐、舞蹈、美术及表演等多门艺术的一个综合体。声乐是音乐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包含着很多因素的有机体。声乐艺术的外部活动的表现是“唱”,而它的内部因素及活动是非常复杂的。而京剧中的“唱”、“念”即道白是其外部表现。在这里,我们所界定的“歌唱声乐”是指除戏曲外的声乐。声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音乐和语言相结合。在此所说的语言是指加工过了的生活语言,我们为了丰富他的美,才用“唱”或“念”表现出来,这可称为歌唱化的语言。所以,不论是我国传统的京剧还是声乐歌唱都有这个特点。

关键词:京剧;梅兰芳;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艺术特点

京剧是我国众多戏曲艺术种类之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它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地吸取外来文化和艺术形式。近几年来,我国的艺术家们发扬了我们特有的民族艺术,将国粹京剧大量地运用到歌曲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深受歌唱者喜爱的艺术形式,这种全新的歌曲风格被称为“京歌”,京歌的出现对提高人民艺术品位和发扬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本论文所要研究和探讨的就是我国京剧艺术与民族声乐的结合,这种形式在如今的众多作品中均有体现,如我们所知的《卜算子·咏梅》、《故乡是北京》、《梨花颂》、《梅兰芳》等等。这些作品都是在保留了我们民歌的发声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京剧中的唱腔和韵律,使得歌曲即保留了我们民歌的通俗易懂和朗朗上口,又不失国粹京剧中耐人寻味地声腔行韵。本篇论文将在《梅兰芳》这首歌曲中为大家分析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

我国的戏曲艺术对于语言的要求非常讲究。在我国古代的唱论中,有“词情”和“声请”之说的原则。“词情”指的是文学内容所给予的感情,而“声情”则是指语言声韵所带给人的音乐的感情。这一点在京歌中可谓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京剧中所谓的“语言技巧”,并不是指作家的遣词用字,它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的技巧”,而这种技巧是要把字唱出来,在音乐中能够表现出来。所以,咬字的技巧是声乐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京剧演唱中对咬字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京剧演员对于发音和收音的训练,是一种声乐的训练。所以说京剧的咬字问题,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要求,并且有着一种音乐的要求,这与歌唱声乐的要求是一致的。只是他把无伴奏的道白也巧妙地纳入到了整个歌唱系统,所以很接近戏剧。虽然我国京剧演员有着一套自己的练声方法,但是要把字唱清楚,唱的动听,又要符合角色的心情,这一点与歌唱声乐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声乐演唱一样,京剧的技巧性非常强,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达到熟练地过程。

关于京剧的咬字问题在歌曲中的运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吴小平作曲,刘鹏春作词的歌曲《梅兰芳》中的开头第一句中:“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在这句歌词中的“轮”字,它的咬字和归韵是比较早的,演唱者需注意装饰音快速唱完后要归韵到韵母,以及“水”字也是需要注意咬字,由于这个字音的时值较长,所以也要尽快归韵到“ei”上,否则会出现听众听不清楚演唱者所唱的是什么字的情况。再如本句的明月的“月”字,在演唱时需注意发音不可将声音放得太松,要注意咬字时尽量集中,往“ei”上靠拢,需要多用哼鸣才能够唱出京剧的韵味。在京剧的演唱中,当演员觉得有些字唱起来比较拗口时,可对其稍作改动,使其上口。

但在声乐歌唱中,演员觉得咬字拗口或者发音不便时,却不能够随便改字,并且要尊重歌曲的创作者,但是有时有些作品,作曲家在创作时只注意到了旋律的优美动听却忽略了演唱者在演唱时歌词的咬字问题,使得演唱者在演唱时不够流畅,不能够将作曲家所谱写的优美旋律完美地表现出来,这时我们在演唱时可以适当地加上一些倚音或滑音,巧妙地进行一些修改,使得我们在演唱时能够流畅自然又不改变作曲家的创作。这一点是我们中国的歌唱声乐中所特有的一种发声特点,这是由我国戏曲,特别是京剧演唱技巧和方法所传承下来的审美标准,后来我们的歌唱家们按照这种戏曲上的演唱和发声技巧创作出了这种独特的演唱技巧和风格特点。

京剧在演唱时特别注重清晰地咬字,讲究“字正腔圆”。在演唱技巧上,有一种方法叫做“切音”,就是把字的声母和韵母相对分开一些进行发音,但整体听上去还是一个字。

这种吐字的方法与我们民族声乐歌唱的方法不同,这一点也应是我们现在所演唱民族声乐时所需要达到的标准。这一点在我们逐渐发展的京劇歌曲中有着很好的体现,如歌曲《梅兰芳》中:“迢迢求索路自押自解”本句中“迢”字tiao所用的就是这种将字头特别夸大,声母与韵母分开的方法。这样不但咬字方面字正腔圆,旋律上听起来也十分流畅自如。我们在演唱歌曲时不能够为了过度追求嗓音的洪亮和过度的追求共鸣而超过了这个字本身元音的最大限度,否则字的发音就会改变。

我们在演唱声乐作品时要讲究“字正腔圆”,这一点和京剧的演唱要求是一样的。京剧旦角的发音种类有:鼻音、喉音和利用上颚所发出来的声音以及用上齿上唇所发出来的声音等。京剧中还有“立音”、“横音”、“脑后音”等。“立音”指的是脑共鸣,声音特别高亮;“横音”指的是胸腔的共鸣,音色特点比较雄浑;“脑后音”是一种脑共鸣与鼻音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声音。我们在演唱民族声乐时,最重要的是呼吸,特别讲究的是声音要发自“丹田”,要求通道,声音的上下通畅。戏曲的演唱也是非常注重丹田气息的,梅兰芳先生曾谈及嗓音训练时说:“遛弯的时候要沉住气,缓步徐行、加强对丹田气海的培养,这是演员的命根子。”可见丹田气对演唱者的重要性。但我们在歌唱时要求语言自然、亲切、运用气息时比较灵活,所以在咬字方面需要轻巧一些。我们的先辈们流传下来了丰富的演唱技巧,所以我们在演唱我国民族声乐作品时,应当学习并继承这些发声方法,更好的来发展这些发声概念和发声方法。我们学习京剧中的一些发声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我们能够在声音中来表达字的韵味和歌曲的思想感情及风格内容。

我国京剧艺术有着它非常独特的风格,就是在拖腔时,特别喜欢声音的颤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京剧的韵味”,这种声音颤动幅度较大的“大波浪”式走向是京剧艺术所特有的美。如歌曲中:“源自于男儿的心火刚烈”中的“烈”字,在拖音时就要求演唱者对这个字的声音颤动幅度较大,有些初学者可能把这个字唱的过于直白,听起来就失去了歌曲本身所想要赋予的京剧魅力。如果采用了比较大幅度的声音颤动,则让听众听起来就有了京剧的色彩,也正是这首歌曲作者所想要表达的韵味。这种“大波浪”式的拖音曲线走向,在歌曲《梅兰芳》中有多处体现。

再如:“迢迢求索路自押自解”。还有副歌部分:“梅也似雪,兰也似雪”这两句中的“梅”、“雪”、“兰”、“似”、“雪”等长音,均为这种演唱方式。在这些地方均有体现。

我们目前所说的,所接触到的一些被称作“京歌”的声乐作品,就是作者运用了京剧唱腔中的一些旋律以及一些风格特点,又借鉴了歌唱声乐的艺术手法,它们在节奏,旋律等方面既有京剧的特点,又有歌曲的特征。这对京剧也是一个大胆地改革,对于我国京剧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说我们应该吸取我国传统声乐中的养料,来不断地充实自己,也不断地发展我国的传统戏剧艺术,使京剧艺术能够结合现代生活而永葆青春。

我国的传统京剧艺术与我国民族声乐,无论是在语言上、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上,都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因此,它们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我国的民族声乐应该坚定地从这个方面走下去。从字出发,就是要达到京剧所传承的字正腔圆,声中有情,以情带声来打动听众。要做到声情并茂,演唱与表演相融合的艺术境界。来成就我们中国声乐的学派。同时,也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其能够现代化,被人们更好的接受。这是具有创造性和历史性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创新改革精神。努力创作出来更多优秀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声乐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2]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李维一.京剧与梅兰芳[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田苗,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声乐专业

作者:田苗

歌曲艺术民族声乐艺术论文 篇2:

如何在声乐教学中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歌曲

摘 要: 歌曲的演唱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掌握歌唱技巧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歌曲进行演唱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学习程度、声部特点、演唱风格与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关键词: 声乐教学 歌曲选择 学习兴趣

在声乐教学中,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歌曲的练习中突发灵感寻找到好感觉,掌握、巩固歌唱技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艺术修养。如果选择了不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进行教学,不仅会阻碍学生学习的进程,而且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如何正确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歌曲进行教学,是声乐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课题,对声乐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那么如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歌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歌曲

学生歌唱的技巧与程度高低不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如果为学生选用了不适合学生程度的歌曲,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歌唱积极性,而且会给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造成一定的负担。例如:如果为一个初级程度的学生选择高级程度的歌曲,不但会损伤学生的声带,使学生无法建立成就感,而且会给学生的学习心理带来一定负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丧失歌唱的信心;反之,如果为一个高级程度的学生选择一些中低程度的歌曲,则会让学生无法展现自己美丽的歌喉,丧失对声乐的学习兴趣。所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选择歌曲的演唱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么根据学生的程度来选择歌曲呢?声乐学习程度比较浅的歌者应该选择一些中声部较多的歌曲来演唱,把中声区的基础打扎实和牢固后,慢慢再往低声区和高声区发展。歌曲作品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曲式结构比较简单、篇幅较小、速度中等、自然平稳、音程跳跃不大、旋律优美、音域不能太宽的歌曲。例如:《西风的话》、《故乡的小路》、《莎丽楠蒂》、《花非花》等曲目。

为中级程度的学生选择歌曲,要求音域较初级技术歌曲宽一些,中等篇幅,歌曲的情感对比和发展较初级曲目稍强的歌曲。如:《日月和星辰》、《茶山新歌》、《致克罗埃》、《慕春》、《桑塔露齐亚》等曲目。

为高级程度的学生选择歌曲,要选择音乐的对比较大,曲目篇幅较长,感情的对比、发展与曲式结构更为复杂的曲目。如:《晴朗的一天》、《笑之歌》、《今夜无人入睡》、《为艺术为爱情》等曲目。

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无论在音域的发展、音色的控制还是共鸣的运用等方面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发展进度及时地调整,选择适合学生歌唱技巧的歌曲来进行歌唱。

二、根据学生的声部特点选择歌曲

根据歌唱者的声音特点选择歌曲也有所讲究。歌唱者的声部一般可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男高音可分为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抒情男高音声音明亮、清脆、优美、柔和而抒情,高音区具有小号般的金属色彩,而戏剧男高音声音结实明亮,浑厚铿锵有力,雄壮而有威力;男中音声音浑厚、粗壮、宏亮而豪放;男低音声音低沉、浑厚而庄重。

女高音可分为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抒情女高音声音柔和圆润,明亮而抒情性强,戏剧女高音声音高亢浑厚而坚定有力,花腔女高音声音清脆纯净而灵活、精巧细致;女中音声音圆润、柔和而丰满;女低音较女中音暗、宽厚、深沉。

首先,在声乐教学中应该仔细分析学生属于哪个声部范畴,然后根据学生的声部特点来进行发声训练和选取歌曲。如果为学生确定了错误的声部,选取了不适合的歌曲,就会给某些学生的嗓音造成一定的损伤。例如:如果为一个女中音声部的学生选用女高音声部的歌曲,或者为一个男高音声部的学生选择男中音或男低音声部的歌曲,不仅会使部分学生会感到嗓音不适,更会让学生最擅长演唱和最美妙的音区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无论学生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高声部,在初学习阶段,都只能要求学生的声音流畅,不能过早地发展戏剧性能和花腔功能。

三、根据学生的演唱风格选择歌曲

人们通常把歌唱分为三种唱法,即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有些学生声音比较纤细、明亮而甜美,发声方法与音色偏向演唱民族风格的歌曲,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相应的偏向民族风格的歌曲。如:初级程度的可以选择《北风吹》、《南泥湾》等曲目,中级程度可以选择《珊瑚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说句心里话》、《小白杨》等曲目,高级程度的可以选择《千古绝唱》、《梁祝新歌》、《西部放歌》等曲目。而对于发声方法与表现特点偏向演唱美声风格的学生的时候,初级程度的可以选择《摇篮曲》、《阿路路》等曲目,中级程度可以选择《西班牙女郎》、《我亲爱的爸爸》等曲目,高级程度可以选择《为艺术为爱情》、《我的太阳》等曲目。对于流行唱法,在我们的声乐教学中用得相对较少,一般在教学中都是要求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基础,曲目的选用原则也是根据学生的歌唱程度而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风格特点选择歌曲,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比如:某位学生是典型的演唱美声风格歌曲的嗓音,而教师却总是给他布置一些《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五哥放羊》等民族风格极为典型的歌曲,使得这位学生的演唱不但寻找不到好的歌唱感觉,而且无论从音色和情感表现等方面都无法体现出原曲的风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音色特点与演唱风格来选择歌曲,充分发挥学生的音色优点和歌唱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在抓住学生主要演唱风格的时候,还可以适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需要选择一点学生主要歌唱风格以外的歌曲进行演唱,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与艺术修养。

四、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歌曲

学习兴趣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它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大学生去探求未知事物,去获取知识,掌握经验。只有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给某位学生布置了一首歌曲,可是到下一个星期上课应该检查学生学习歌曲的情况的时候,学生却不能按时唱出歌曲,使教师的教学无法进行,问其原因,原来是教师布置的歌曲他不感兴趣。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有部分教师会不顾学生学习的兴趣坚持要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歌曲,而学生迫于教师的威严,不得不勉强去完成歌曲,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慢慢减退,甚至出现厌学现象。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处理呢?首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谈,了解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歌曲,是喜欢民歌风格的还是美声风格的,是喜欢表现力强一点的还是喜欢普通一点的歌曲,等等。然后,对于学生正确的学习兴趣应该多鼓励,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学习喜好,尽量给学生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作品。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一些歌曲,然后由教师进行把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正确、科学地选择歌曲是决定声乐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演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在歌曲演唱中让学生突发灵感,从而解决发声练习中不能解决的难题。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选择一些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不同风格,具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与表现力。

参考文献:

[1]王德才.论歌唱者如何选择演唱作品[J].科教文汇,2009.04中旬刊:268.

[2]刘凯.成人声乐教学曲目选用的原则[J].继续教育研究,2009.06:158-159.

[3]胡钟刚,张友刚.声乐实用基础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11.

[4]张喆.试论声乐教学中曲目选择的基本要求[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113-115.

作者:余 静

歌曲艺术民族声乐艺术论文 篇3:

从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引发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艺术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形式,是欧洲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艺术歌曲为论述载体,通过对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问题的探讨,试图为提高高师声乐艺术歌曲教学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艺术歌曲 演唱风格 高师 声乐教学 钢琴伴奏

艺术歌曲的演唱虽然采用传统的美声唱法,但在演唱风格上却和歌剧有着较大的不同,这对于声乐基础较差、音域较窄、音量较小的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些音域不太广、音量适中的艺术歌曲来演唱,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的。下面笔者在阐述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就高师音乐专业艺术歌曲教学的现状和解决的方法陈述笔者自己的思考,进而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一、中外艺术歌曲概述

艺术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形式,是欧洲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为著名诗人的诗词经典,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较高的艺术水平。主题思想明确并和音乐结合成完美的整体,能够在较小的篇幅中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感情。作曲家在作品中根据诗歌的主题思想用优美抒情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展示诗歌的诗情画意,使得旋律和诗歌的主题思想结合得浑然一体。艺术歌曲的演唱以钢琴伴奏为主要伴奏形式,伴奏和声乐旋律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为旋律声部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还能够为歌曲营造音乐氛围、描绘音乐场景,这是艺术歌曲区别于其他歌曲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艺术歌曲具有艺术思想深刻,音乐形象鲜明,旋律和钢琴伴奏融为一体,声乐演唱技术高雅之特征①” 。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作曲家舒伯特,以及舒曼、勃拉姆斯和沃尔夫等作曲家在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充分展示了19世欧洲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发展轨迹,这为后来法国、俄罗斯、波兰和匈牙利等国的作曲家创作艺术歌曲奠定了基础,他们也相继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为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的发展和二十世纪艺术歌曲的创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十世纪初,中国一些留洋学习音乐的作曲家如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等,他们开始尝试选用中国传统的优秀诗词与西洋乐器钢琴担任伴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作,如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青主作曲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黄自作曲的《春思曲》、《玫瑰三愿》等。这一批作曲家在建立和完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风格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后人留下了一定数量的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优秀的艺术歌曲。“中国的艺术歌曲从一开始就具有既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品质和民族情感表达的方式相结合的特点,这也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开拓者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之一②”。“就目前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技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传统技法的艺术歌曲;现代技法的艺术歌曲;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③”。而传统技法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方法的主流,它们既借鉴西洋的作曲技法,又保留中国民族特有的调式风格,二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如著名作曲家丁善德创作的《爱人送我向日葵》、杜鸣心作曲的《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黎英海编曲的《小河淌水》、陆在易作曲的《我爱这土地》、《盼》等。

二、高师艺术歌曲教学现状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地涉猎各种风格、体裁的声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既包括歌剧咏叹调,又涵盖中外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应该近现代都有,外国艺术歌曲也应该包括德奥艺术歌曲,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等。德奥艺术歌曲应主要演唱莫扎特、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理查.施特劳斯、沃尔夫、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但缘于多方面的原因,德奥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学生演唱的曲目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上,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丰富学生的声音的表现力是很不利的。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以为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我们的声乐教师对艺术歌曲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歌剧咏叹调的训练和演唱上,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教学水平;二是由于我们的声乐教师自己专业知识的局限,因而无法指导学生了解和演唱更多经典的艺术歌曲作品;三是由于大部分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只开设了意大利语音选修课,而没有开设德语语音课,学生不知道如何发音,所以就无从谈起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了。最后一个影响艺术歌曲教学的重要原因就是钢琴伴奏问题。在艺术歌曲的演唱过程中,钢琴部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难度很大,如果声乐教师采用即兴伴奏那艺术歌曲将会大大的减色,但绝大部分高师音乐院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是没有像专业音乐学院配备专门的钢琴伴奏教师的。因此,钢琴伴奏师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艺术歌曲的教学。鉴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要改变高师艺术歌曲教学现状,提高艺术歌曲教学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改变声乐教师对艺术歌曲的认识,加强高师声乐教师自身专业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师,要广泛阅读和知晓具有代表性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尽可能地熟悉多种演唱版本。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歌曲《致音乐》、《纺车旁的格丽卿》、《鳟鱼》等作品;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生活》、《诗人之恋》,歌曲《献词》、《核桃树》、《莲花》、《你好像一朵鲜花》、《月夜》等作品;理查.施特劳斯的《万灵节》、《奉献》、《夜》等作品;莫扎特的《紫罗兰》、《致克罗埃》、《渴望春天》等作品。要准确把握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即:“多样的音色、清晰的吐字、细致的语调,就成为衡量演唱者艺术表现和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尺。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以含蓄为贵,以阴柔见长的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④”。对每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作品的基本内涵要成竹于胸。对于作曲家相互之间的异同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样是浪漫主义音乐家,拿舒伯特和舒曼相比:气质上,前者就显得更质朴、自然,而后者更富诗意、幻想……和声上,舒伯特可以说还没脱出古典和声的旧框,而舒曼则开辟了浪漫主义和声手法的新领域,他常爱采用大小调交替以及模糊调性的离调手法,以制造一种诗意的朦胧气氛和充满幻想的意境。因此,在演唱舒曼的抒情性艺术歌曲时,必须具备能在高声区上减弱和运用轻声的技巧,才能表达出这种飘渺的、超脱尘世的遐想和神往的意境⑤”。

声乐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中国的近现代艺术歌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到现在,我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作曲家,他们在艺术歌曲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萧友梅、黄自、赵元任、青主、陆在易、尚德义、刘聪……他们的创作既有采用欧洲传统作曲技法也有采用西方作曲技法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艺术歌曲的,还有介于前卫和传统之间的现代型作曲技法创作出的艺术歌曲。如陆在易创作的歌曲《我爱这土地》、《彩云与鲜花》、《盼》,刘聪作曲的《故园恋》、《鸟儿在风中歌唱》等就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同时也是现代艺术歌曲中的精品。

(二)要提高学生演唱德奥艺术歌曲的能力,还必须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上的困难。可在二年级开设德语语音课供学习声乐的同学选修,还可邀请一些专家作专题讲座。通过以上方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德语语音的基本发音规律,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歌词更好地理解歌词所要表达的内容,为较为准确地诠释德奥艺术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钢琴伴奏队伍师资的建设,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而是与歌曲的旋律部分相融合,成为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艺术歌曲区别于其他歌曲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不只是起到和声和节奏衬托的作用,而是在气氛渲染,意境烘托的手法下,伴奏具体色彩的变化,速度的急缓,音的延长与停顿,更深层地对歌词的内涵进一步挖掘,为演唱者创造出特定意境,从而加深艺术感染力,并与声乐旋律一起完成对音乐形象美的艺术塑造⑥”。在给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伴奏时,必须注意钢琴伴奏部分的艺术表现力。作曲家在作品中富于钢琴伴奏以音乐形象性,使得歌词、旋律、伴奏相互相成,融为一体,意境完美。如在歌曲《魔王》中以三连音来描写急迫的马蹄声,用低声部描写黑松林中的寒风呼啸声;在《纺车旁的格丽卿》中的不停旋转的或中断的纺车声;在《鳟鱼》中小鱼欢快地游泳以及跳出水面的景象等。而舒曼的艺术歌曲更使得歌声的旋律和钢琴伴奏的旋律相互交织,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种乐思,钢琴甚至还处于更主要的地位。有时歌声已尽而意犹未尽,任由钢琴将未尽之意说完。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了改变高师音乐专业艺术歌曲教学的现状,我们必须改变声乐教师对艺术歌曲的认识,加强高师声乐教师自身专业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克服演唱德奥艺术歌曲语言上的困难;加强钢琴伴奏队伍师资的建设,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高师音乐专业艺术歌曲的教学乃至整个高师声乐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2][6]沈悦.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审美品读[J].音乐创作,2010.第二期

[3]莫纪纲.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

[4][5]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

作者:梁亚西

上一篇: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论文下一篇:机械设计课程群组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