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新业态的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选择,一部分农民工开始从事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工作。由于农民工自身的流动性以及其所从事的新业态岗位的灵活性等原因,从事新业态的农民工失业保险权益较难得到保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失业保险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失业保险分析论文 篇1:

龙岩市失业保险工作现状分析与探索

摘要:近年来,随着龙岩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及民生工程的社会保险工作,尤其是如何服务企业,服务职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尤为重要。以2014年龙岩市统计年鉴、龙岩市就业中心失业保险业务、财务统计数据为依据,对龙岩市“失业保险”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失业保险基金对龙岩市各类企业在改革转型过程中,起到稳定职工,减少裁员,提升企业员工素质等方面,给予适当帮助,以便更好的服务民生工程。

关键词:失业保险;现状;分析

一、 龙岩市失业保险的

现状

失业保险是对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人由于非本人原因而失去工作,无法获得生活所需的工资收入,在一定期间内由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3年国务院对《暂行规定》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修改为《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上述两个规定的执行,既推动了企业改革的深化,也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的雏形。1999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失业保险条例》,2006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了《福建省失业保险条例》,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社会保险法》,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施行。这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失业的保险的覆盖范围、缴费费率、统筹层次、发放条件、发放标准、支出项目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失业保险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1985年设立了龙岩地区(1997年撤地设市)待业保险经办机构,1999年更名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3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社会的关心及经办机构职工辛勤的工作下,失业保险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据2014年龙岩统计年鉴及龙岩市失业保险财务统计:2013年末拥有258万人口,192.53万人从业,参加城镇失业保险职工人数 29.88万人,比2000年参加城镇失业保险职工10.3万人,净增加19.58万人;2013年龙岩市失业保险基金收入 15295.05万元,比2000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增加了13346.02万元;2013年龙岩市失业保险金支出6434.99 万元,比2000年失业保险金支出增加了4313.83万元;2013年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结余51377.68万元。 总体来看,龙岩市的失业保险在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龙岩市失业保险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覆盖不全面、缴费不完整。目前,龙岩市各类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相对比较好,但个体、台资等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参加失业保险率不高。从2014年龙岩统计年鉴数据资料来看,2013年12月的龙岩市城镇单位从业34.5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9.88万人,在地方税务局有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仅18.70万人,占参保人数的62.58%。造成覆盖不全面、缴费不完整的原因分析:一是部分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以台资企业为例,据市失业保险业务统计,2014年12月底龙岩市台资企业共有113家,仅有43家企业参加失业保险,参保职工1 583人,占参保企业的38.05%。二是劳动者维权意识不高。据调查龙岩东肖工业园区合资企业,大部份职工入职企业后,企业对自己是否有缴纳失业保险费,基本不关心。三是财政部门对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未先预算单位应缴的失业保险费,造成事业单位虽有参保,但单位、职工无缴费或少缴费的现象。四是《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参保范围和对象均未涉及国家机关、城镇无雇工的私营单位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从事农村经济领域、城镇灵活就业等人员。

2.失业保险金的计算不合理、标准过低、享受时间过长,降低了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主要表现与原因分析: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金是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水平。从《申领失业保险待遇》规定来看,在计算失业保险金时,与失业人员失业前本人的工资是完全脱钩的,而实际上,失业保险的缴费是按工资标准来计算的 。失业金的给付完全不考虑缴费的多少,这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同时也影响到单位、职工缴费的积极性。现阶段计算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是根据《福建省失业保险条例》为依据的,以新罗区某失业人员为例:某职工2013年8月被单位解聘, 原单位及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2年,其每月的失业金计算标准是1170元×75%=877.5元,享受24个月失业金,而当年龙岩市职工平均工资3820元/月,被救济人员的失业救济金只相当于在职职工人均工资22.97%,低于国际上失业救济金的平均水平(一般为在职职工工资的50%),按当年的消费物价指数来看,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从而降低了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

3.失业保险基金的结余过大且使用范围过窄,未能有效发挥促进稳定就业的作用。据龙岩市失业保险财务统计,2014年龙岩市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62803.03万元,当年结余11425.35万元。造成基金结余过大的主要原因:一是失业保险基金使用上较为传统。目前,主要用于失业保险金、代缴职工医疗保险费、生育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等项目上,每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远大于支出;而对于促进就业、稳岗就业等方面,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办法和措施较少 。二是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的项目偏窄,目前,仅用于社会保险补贴及担保基金项目上。三是用于再就业培训补贴的资金少,效果差。

4.失业保险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实际操作难度大。主要表现与原因分析:一是失业保险管理体制不健全,失业保险基金流失的现象。当前,我国失业保险金的申领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失业人员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按规定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失业金,但其重新就业后却没有办理相应的就业手续,也未缴纳社会保险 。由于现有的社会保险法规中存在的漏洞,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又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正在领取人员就业情况难以掌握,使得在领取失业金人群中存在 大量的“隐性就业”问题,造成失业保险基金的流失。二是未能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目前,失业保险费的征缴由税务部门负责、财政部门负责预算、结算管理、劳动就业中心负责发放、支付等工作,各部门产生的相关信息数据又无法实现共享,影响了失业保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完善龙岩市失业保险

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一是加大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提高职工对失业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缴费的意识。二是加大监察力度,对那些拖欠、漏缴失业保险费的企业、个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并通过媒体曝光的方式促进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意识。对于个别因经营问题导致欠缴社会保险费的重点企业,则应采取预留社会保险费或者是财产抵押等紧急措施。三是把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问题与做好失业保险扩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把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作为“民心工程”、“和谐工程”抓紧抓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充分挖掘就业岗位,解决好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让他们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促使他们由被动参保向主动参保转变。四是进一步拓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我国的《社会保险法》仅覆盖了所有“职业”人群,农业劳动者、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公务员等仍然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对于这些群体国家立法机关应尽快完善相关规定将其纳入参保范围。

2.建立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与个人缴费挂钩新机制、调整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期限,提高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国外的情况看,为了防止失业人员生活水平的过度下降,避免对失业保险待遇的过分依赖,多数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所确定的待遇标准相对较高,一般都达到失业前工资收入的50%-60%,而待遇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的时间。为了鼓励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待遇计算方式,与支付期限进行适度的改变。具体而言:一是实行待遇水平与个人缴费挂钩的办法,失业金标准按其缴费工资的40%-50% 来确定。二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150%比例,设定待遇最低最高限度。三是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期限根据个人累计缴费的时间确定,累计缴费一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时间为1个月,以后累计缴费每增一年,失业金支付增加1个月,但最长不超过18个月。四是通过建立新的计算、给付办法,确保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同时,推动失业者积极寻找工作尽快实现再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制定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政策,增加促进就业支出项目。一是激励就业,首先是要拉开失业保险待遇的差距。根据其失业的期限长短,决定其给付待遇高低。其次鼓励提前就业,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重新就业的,可获得本人尚未领取失业金的50%补助奖励。二是稳岗就业,抑制解雇。制定失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在不景气时期减少裁员的政策,将职工下岗失业风险提前化解到企业。采取缓征、降低失业保险费额等措施。另一方面利用现有滚存结余大的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补助政府要求关停转型企业、稳岗企业、吸纳特殊劳动者的企业等。改善就业环境,减少职工离职现象,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三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制定出再就业培训的优惠政策,提高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的竞争力。

4.加快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措施和办法,完善基础数据共享工作。一是尽快制定一部符合国情,比较完善可行的《失业保险法》。在立法宗旨上《失业保险法》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强调促进就业功能。在立法原则上,失业保险制度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具体内容和措施上,比如“适用范围”、“费率水平”、“支出结构”、“给付条件、标准、期限”等相关内容做出具体细致的规定。同时,失业保险制度还应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机制。二是加快社会保障部门机制、机构的改革,尽快完善基础数据的共享。首先是龙岩市政府应对人社部门内部设置上进行必要的机构整合,把“五个保险”的业务工作归并到一个部门负责,彻底改变社会保险现行机制与体制,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扩面难、征缴难”等存在的问题,极大地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改善龙岩市对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水平。其次是加快部门之间基础数据的共享工作。市政府应指定一个部门负责开发一套适合各部门都能应用的基础数据软件,服务于龙岩市经济发展的要求。

(作者单位:龙岩市劳动就业中心)

作者:赖茂元

失业保险分析论文 篇2:

新业态下提升农民工失业保险参保率的路径分析

摘 要:新业态的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选择,一部分农民工开始从事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工作。由于农民工自身的流动性以及其所从事的新业态岗位的灵活性等原因,从事新业态的农民工失业保险权益较难得到保障。通过分析新业态下农民工失业保险参保率提升的必要性、影响新业态下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的具体因素,提出“签定合同”、“划分类别”、“降低费率”、“稳岗返还”、“提升统筹层次”的“五位一体”布局的具体路径,为从事新业态的农民工失业保险参保率的提升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业态;农民工;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

一、新业态下提升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参保率的必要性

2017年中国电商物流与快递从业人员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从业人员中,农村户口占比65.55%,由此可见,社会化电商物流以及快递业的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比均较大。农民工所从事的新业态工作多属于灵活性较强的行业,例如快递、外卖、代驾、打车平台司机等,而灵活性较强的新业态工作多是基于平台经济而产生,其就业人员签订的多为合作协议、承揽协议或其他协议,这些协议不属于劳动合同,因此也就不能形成缴纳失业保险的条件。所以,当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到此类型的新业态工作之中,使得本来就较低的失业保险参保率较面临更大的挑战,新业态下农民工失业保险参保率情况不容乐观。在新业态对于农民工就业吸引的背景之下,在失业保险覆盖面提升的要求之下、在农民工就业权益维护的实现之中,提升新业态下农民工失业保险参保率十分必要。

二、新业态下影响农民工失业保险参保率提升的因素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不高影响了从事新业态的农民工失业保险的参保率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劳动力享受就业权益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在农民工从事的新业态领域当中,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却较为有限。诸如外卖员、打车平台司机等新业态从业农民工,其与公司签订的多是合作协议、承揽协议或其他协议,而不是正规的书面劳动合同。以上所述行业均是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但是这些行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并不高。无论是1999年的《失业保险条例》还是2017年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失业保险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均规定了失业保险缴纳的前提条件是就业人员与就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因此,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直接决定了从事新业态的农民工能否加入到失业保险体系之中。

(二)岗位的灵活性与农民工的流动性抑制了农民工失业保险参保积极性

新业态为农民工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例如快递员、外卖员等具有較强的灵活性,尤其是对于外卖员而言,因为这部分员工很少受到外卖平台公司正规管理,其工资水平往往取决于外卖的送单数,所以工作时间的随意性与工作的流动性均较大。岗位的灵活性难以为农民工营造较为稳定的失业保险缴纳环境,从而抑制了其参与失业保险的积极性。

从农民工自身角度而言,其流动性存在不同情况。农民工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即已经城市化的农民工、季节性农民工以及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季节性农民工群体往往是在农闲时寻找工作,在农忙时回到农村,较难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这也就使得季节性农民工群体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由于缴费时间的限制难以使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因此这部分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的积极性必然不高。从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来看,其就业的区域流动十分频繁,更加难以符合失业保险待遇享受的要求。此外,跨区域的流动将不利于农民工失业保险缴费年限的计算。从城市化的农民工来看,这部分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城镇当中,区域的流动性不大,这部分农民工是失业保险参保率最高的农民工群体。但是由于新业态的发展、传统工作岗位的减少,新业态将吸引更多城市化的农民工就业,由于农民工所从事新业态工作的灵活性较大,这就会使得本身流动性较小的城市化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流动性加大,影响这部分农民工失业保险参保率的提升。

三、新业态下提升农民工失业保险参保率的路径分析

(一)规范新业态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农民工失业保险权益

劳动合同是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的前提条件,由于新业态企业与农民工签订的多为合作协议、承揽协议等,因此企业有理由不为农民工缴纳失业保险。为提升从事新业态的农民工失业保险参保率,必须规范新业态企业与农民工群体签订劳动合同。应督促新业态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基于平台经济的新业态企业使得劳动关系存在一定争议,虽然从事新业态的农民工既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也为顾客提供了服务,但毫无疑问,最终还是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之间存在着更为明确的劳动关系。即使是劳务派遣行为,劳务派遣公司还应该与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更何况新业态企业与农民工之间存在着实际劳动关系。

(二)按照具体农民工类别缴纳失业保险,提升失业保险参保率

对于城市化的农民工与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而言,当这两部分农民工与新业态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则使新业态企业为农民工缴纳失业保险提供了前提条件。城市化的农民工与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缴纳失业保险的具体办法应参照草案执行,由新业态企业缴和农民工个人共同缴纳失业保险。对于季节性农民工而言,其工作特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季节性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的具体办法可以参照现阶段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进行制定。季节性农民工失业保险的缴纳比例也可以制定为当地平均工资的3%,其中0.5%由国家财政补贴、1.5%由企业缴纳、1%由个人承担,若用工关系停止,则由季节性农民工自身缴纳企业应负责的部分。

(三)适当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与持续推进稳岗返还政策,激励企业缴纳失业保险

当前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量较大,可以为失业保险费率降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就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失业保险是市级统筹,全国有多地的失业保险费率已低于国家要求的“3%”的费率水平,由此可见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此外,通过稳岗返还政策的激励,既能使企业提升参与失业保险的意愿,使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到失业保险体系之中,保障其就业权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岗位的流动性,稳定新业态就业岗位,稳定社会就业。

(四)提升失业保险统筹层次,加强农民工群体缴纳失业保险意愿

提升失业保险统筹层次需逐步推进,在市级统筹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失业保险调剂金制度,逐步实现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全国统筹。失业保险调剂金的来源可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进行划拨并进行运营管理,用以补贴收入水平较高地区承接外地农民工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时累计农民工缴费年限所产生的损失。失业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可以加强农民工群体缴纳失业保险的意愿,进而提升新业态下农民工失业保险的参保率。

参考文献:

[1]曹佳.经济新业态下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劳动,2018(06):87-92.

[2]韩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J].中国金融,2017(03):19-21.

[3]陈锡文.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J].现代农业装备,2017(03):8.

[4]杨志明. 经济转型拓展农民工就业新空间[N]. 人民政协报,2018-04-05(003).

[5]胡放之.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基于湖北外卖骑手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19(10):56-62.

项目来源: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项目“河北省新业态从业青年职业发展影响因素与保障机制研究” (JRS-2019-2005);

河北省教育厅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再就业影响的效果研究”(CXZZSS2020001)

(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作者:朱碧莹 韩艳林

失业保险分析论文 篇3:

失业保险支付的最优路径分析

[摘要]借鉴Pavoni(2006)提出的考虑失业持续期内人力资本快速贬值的非稳态模型,讨论了失业保险的最优支付路径以及对再就业者如何征收工资税,并与传统的稳态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引入人力资本贬值的非稳态模型下,UI的最优支付路径为:起初失业保险金是递减的,到一定程度后变为水平不变(受限于有效契约中内生的较低的限度)。工资税应随着失业期的延长而递减,且对长期失业者应实行工资补贴。

[关键词]失业保险;人力资本贬值;工资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李晓颖

上一篇:苏式教学环境法论文下一篇:危险性机械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