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替代率分析论文

2022-04-20

一、问题的提出和目的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对于个体来说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动态的因素。依年轻时缴费状况,到达养老金领取年龄时领取金额保持不变,即分子的数额一直是固定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失业保险替代率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失业保险替代率分析论文 篇1:

基于养老金替代率的养老制度并轨途径分析

【摘要】企业职工养老金连续9年上涨,但替代率却逐年降低,职工满意度不高。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与工资结构、工资增速、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企业年金、退休年龄的关系,剖析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的合理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索了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的途径,指明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并轨路径。

【关键词】养老金 替代率 社会平均工资 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

目前,我国主要有四类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各类人群。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员;二是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及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三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农村居民;四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城镇非就业人员。前两类养老制度具有强制性,后两类养老制度属自愿性质。四种养老制度并存,待遇悬殊,其公平性与合理性已引发巨大的社会矛盾,亟待改革。

本文从养老金替代率角度,重点分析事业单位养老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途径。

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合理水平

养老金替代率是劳动者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生活保障水平的基本指标。

贾洪波和温源认为养老金替代率应界于50%~70%之间。他以贫困线代表社会平均最低生活保障线,将退休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下限确定为50%。退休职工因退休减少了与工作相关的支出,将养老金替代率上限确定为70%[1]。

虞梅和王欧从家庭人口结构角度,认为城镇职工退休后不再抚养小孩,三口之家变二人养老,退休后领取67%的养老金即可维持原生活水平,将养老金替代率确定为67%[2]。

世界银行将70%作为养老金替代率的理想水平。人社部将养老金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9.2%。笔者认为,若企业退休职工的医疗有保障,56.3%的养老金替代率即可维持其退休前生活水平。

城镇企业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不需扣除“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作保险、生育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费用,也不用缴纳所得税,是退休职工的纯收入。职工退休前一年应领工资含“五险一金”及所得税,不是在岗职工的纯收入。“五险”个人缴费部分11%(其中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个人缴费5%以上。职工的实领工资最多为应领工资的84%。根据养老金替代率公式,以70%作为养老金替代率的理想水平,按实领工资计,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有56.3%即可。

当然,以56.3%作为养老金替代率的理想水平有许多限制因素,如退休职工年老多病,医疗支出增加;退休职工需人照顾,增加支出;在职职工除劳务收入(工资)外,还有其他收入,退休职工收入来源单一,大部分人员除养老金外,不再有其他收入。但单就养老而言,56.3%的养老金替代率应无问题。

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分析

(一)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现状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自1992年实施以来,几经改革,已趋成熟。《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对养老保险的缴费和待遇计发进行了调整,将个人账户记账比例由11%降低到8%,养老金目标替代率由58.5%提高到59.2%。2005年起,人社部连续9年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但其养老金替代率依旧较低。笔者根据人社部统计公报,计算了2007年起5年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与社会流传的40%的养老金替代率有较大差距。

表一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

上表中退休人员、养老金数据来源于2007~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上年平均工资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与前文所述56.3%的替代率基本接近。

(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因素

一是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按《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管理方式,不具备强制性。各企业由于盈利水平不同,不愿或无力为职工购买企业年金。截止2012年6月,我国企业年金总量为4198亿元,覆盖面窄,且集中在实力雄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基本被排除在外[3]。致养老金替代率偏低。

二是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由于历史原因,现个人账户养老金记账利率为2.9%,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年利率均高于3%,国债利率达6%,工资增速达13.6%。工资主要功能是满足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增速快,主要是物价增长快,通货膨胀率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负增长明显。

三是缴费年限。按《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限为15年,贡献低,养老金替代率自然低;缴费年限越长,替代率越高,体现了权利义务对等的公平原则。

四是缴费基数。社会保险以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月平均工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目前,很多企业虽然按《社会保险法》为职工购买养老保险,但大多数企业并未按规定足额缴费,而以当地平均工资的60%参保,以应对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三、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弊病分析

(一)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真实水平

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金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后,退休人员实施生活补贴。生活补贴为在职时绩效工资部分的60%。现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大致相当。以工作年限满35年工龄计算,其退休金为:退休前一年工资的90%+绩效工资的60%,约为退休前的75%,比表一中50%多的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略高20%,比人社部设定的企业职工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多15%,但远不是社会盛传的近100%的替代率。

(二)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弊病

一是权利义务不对等。事业单位职工在职期间不缴纳社会保险费,养老金不与本人缴费挂钩,未体现多缴多得原则,缴费义务和享受权利不对等,降低了社会保障效率。事业单位养老金全部或部分来源于财政,加重了财政负担;退休人员管理与原单位关系保持不变,不利事业单位改革和内部建设。

二是计发方法不科学。事业单位退休金以职工的连续工龄和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额为计发基数,以静态的时点工资代替动态的工作贡献,未考虑职工的累积贡献。职工退休前,事业单位往往给其晋职、职级,以提高最后时点工资基数。

三是阻碍人才正常流动。由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明显高于企业养老保险待遇,一方面引发了部分在职人员的非正常流动,一些临近退休的非事业单位员工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动到事业单位,以享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增加了财政供给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职工无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也不易达到缴费15年方可按月领取养老金低限,抑制了事业单位职工流动到其他行业,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创造。

四是引发社会矛盾。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待遇差异的根本原因在工资制度不同。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是以本人档案工资和绩效工资计算养老金,而档案工资包含国家、省、市规定发放的所有津补贴,工资基数高,因此平均养老金替代率较高。加上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金调整机制不同,使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差距越来越大,引起企业退休人员心理上的不平衡,社会矛盾突出。

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社会保险并轨途径

(一)顶层设计,实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已出台试点方案。《方案》规定,事业单位将参加社会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缴费方式、缴费比例、养老金计发均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同。事业单位职工对此反响强烈,各试点区出现提前退休热潮。究其原因:一是行政机关未纳入改革范畴,引发事业单位职工不公平感;二是事业单位职工担心参加社会保险退休待遇将严重受损,阻力很大;三是事业单位及其3000多万职工从未缴费,欠账甚多[4]。

行政机关单位应与事业单位同期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一并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即可消除事业单位职工的不公平感。

据前文分析,企业退休职工与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有20%左右的养老金替代率差距,但基于大部分企业未缴纳企业年金且缴费基数低的现实,若将年金制度进行合理设计、缴纳基数进行严格规范,两类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替代率完全可持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到社会保险中,不会影响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待遇,将更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并轨后,由于事业单位个人将8%的养老保险费用,可适当提高其工资。

国家财政和个人一次性支付养老保险欠账压力很大,可分步解决:实施之日起,单位缴纳部分由财政资金列支,个人缴纳部分在当月工资中扣除;新制度出台前的社会统筹基金缺口由国家逐年弥补,个人账户基金不再补缴,最终由财政资金弥补。

(二)区别对待,解决好养老保险并轨过渡期难题

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革原则,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退休的老人按原退休金办法执行,新人按新办法执行,消除“两头”对改革的抵触。

新办法实施前已参加工作,实施后才退休的职工属于“中人”。由于未缴费,个人账户无积累资金,按社会保险计发办法,其养老待遇将会有很大降低。为确保其退休待遇,可借鉴1992年国家对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做法,将“中人”在新制度实施前的工作年限作为视同缴费年限,新制度实施后的缴费年限为实际缴费年限。职工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累计超过15年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实际缴费年限的养老金待遇按社会保险计发方式发放;视同缴费年限确定一个固定基数,按退休前一年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入基础养老金或个人养老金账户。

(三)统一费率,规范事业单位职业年金

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所有事业单位均由财政拨付经费,员工为财政供养人员。为避免各单位职业年金差异,可采取强制缴费形式,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通过测算事业单位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实行统一费率,采取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形式,委托年金投资公司运作投资,监管局监管,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增值[5]。

为确保平稳过渡,在改革前期,国家财政支付的职业年金可略高于企业年金。

参考文献

[1]贾洪波,温源.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优化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1)

[2]虞梅,王欧.从养老金替代率角度分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障水平[J].中国集体经济,2010(10)

[3]刘诗平,刘琳.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超过5万家[N].经济参考,2012.10.12,第三版

[4]汪孝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势所趋却举步维艰[J].人才资源开发.2010(1)

[5]许晓丹,郭圣乾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替代率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1(5)

作者简介:郑文开(1967-),男,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郑文开 黄非难

失业保险替代率分析论文 篇2:

两种基础养老金发放模式下替代率的对比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和目的

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对于个体来说是静态的,没有考虑到动态的因素。依年轻时缴费状况,到达养老金领取年龄时领取金额保持不变,即分子的数额一直是固定的。

但是由于受经济财富的增长、通货膨胀的上升、工资水平的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分母社会平均工资是变化的且呈上升趋势,这必然导致养老金替代率在不断下降,人们的心理满足程度在也降低。同时预期寿命的延长和死亡率的下降,对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也需要进行调整。本文将基础养老金的定比增长与数额保持不变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对养老保险发放模式进行改革的迫切性,如对基础养老金进行定比增长的可行性。

二、两种模型对替代率影响的对比分析

(一)模型的假设前期

1.本文以安徽省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为研究背景

2.失地农民的缴费能力有限,强调政府对失地农民的保障地位,即本文只考虑基础养老金的变化。

3.假设前提是农民完全失去土地,即家庭的收入来源并不是主要依靠农业。

4.60岁为养老金发放年龄。

5.全文假设平均寿命为75岁,即n≤75。

(二)两种养老金替代率模型设定

1.基础养老金数额保持不变:

Tn=P+G(1+g)n-60-1*W公式1

2.基础养老金数额定比增长:

Tn=P+G(1+h)n-60-1(1+g)n-60-1W公式2

P:个人账户年发放金额;G:基础养老金年发放金额;W:2010年失地农民的工资水平;g: 工资的增长率;h:基础养老金的增长率。

(三)参数的确定

1.P和G的确定——以安徽省2010年政策为准

对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的问题,安徽省内并未出台具体的政策,各市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具体政策基本上类似,依据2010年《阜阳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第一档次到第四档次的P、G分别为:960、0;1080、360;1200、720;1320、1080.

2. W和g的确定——以安徽省2010年为例

失地农民其身份的转变,由于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条件、年龄的限制等因素,其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其从事行业大多局限于农林牧渔、建筑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整理,得出失地农民2010年的平均工资为W=1687083元/年。同时2001-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11.49%,为便于比较、提高准确性,不妨假设高、中、低的工资增长率为g1=15%,g2=10%,g3=5%。

3. 基础养老金的增长率h的确定

(1)h值的确定

由安徽省统计信息网的数据整理,可知财政收入2003-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47%,社会保障的支出的增长速度为2748%。利用SPSS软件,结合2003-2012年社会保障支出金额数据得其支出金额增长的对数模型为y=-53232+175292lnX,预测出2012-202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252%;指数模型为y=36237e0269x,预测出的2012-202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837%。所以结合以上4个数据基础养老金的增长比率取h=20%是合理科学的。

(四)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

三、结果分析

(一)档次的高低是养老金替代率高低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无论工资增长率如何变动,其不同档次之间替代率始终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规律。由表2得到规律如下,假设第一档次的替代率为a,则第二档次为15a,第三档次为2a,第四档次25a。说明档次越高,替代率水平越高且每提高一个档次替代率提高50%。

(二)工资增长率是养老金替代率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基础养老定比增长情形下,工资增长率越快,替代率下降的速度也越快。

(三)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与养老金替代率高低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定额养老金还是定比增长的情况,距60岁的时间越长替代率差距越大。

四、对策建议

1.鼓励提高缴费档次。由分析可得无论基础养老金如何变化,缴费档次对替代率起的影响都是决定性的。同时这也需要强化参保者的自我保障意识,一切政府补贴都是在自我缴费的基础上的。

2.采用动态的养老保险缴费和发放模式。由于影响养老保险的外界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其不仅发放模式应动态,缴费模式同样也需采用自动调剂的方式,可建立收支平衡模型如下,以60岁为点进行贴现得出:

其中P1个人账户的年缴费金额;G1政府补贴个人账户的年补贴金额;k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的年增长率;a参保年龄;r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年利息率;D平均预期寿命。按公式3模型的系数进行缴费和发放,可在动态的前提下实现收支的平衡。

3.加强其他保险项目的配合作用,增加非经济补偿。在积极鼓励参保者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时,为保证失地农民能顺利的进行身份转变,还应重视建设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配套制度。(作者单位: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

作者:张晶

失业保险替代率分析论文 篇3:

我国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摘 要]提高就业保障水平,加强就业保障体系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公平。从劳动者个人角度看,就业保障的综合性体现在“先预防后促进再援助”,即从“失业预防、就业促进、失业保险、就业援助”四方面进行全方位保障;从政府角度看,就业保障资金投入是影响就业保障综合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就业保障资金、失业预防、就业促进、失业保险、就业援助五个模块构建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更加科学地对我国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进行评价,这对于完善当前的就业保障体系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评价指标

1 就业保障概念界定

就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指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与失业相关保障措施的总称。一方面,就业保障包括为劳动者在就业机会的获得、就业能力的提升、就业权益的保护、失业后的救济等方面提供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就业保障还应包括为劳动者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就业与失业的各种风险。因此,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防范。

因此,就业保障体系是以“失业预防→就业促进→失业保险→就业援助”为主线的“四位一体”的就业保障体系,坚持“预防为先,促进为主,保险为要,援助托底”的原则,对劳动者进行全过程就业保障,对劳动力职业生涯进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保障劳动力的就业权益。

2 构建就业保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1 就业保障综合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就业保障综合水平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就业保障综合水平的影响因素应考虑失业预防、就业促进、失业保险、就业援助四个模块;同时就业保障水平还应考虑政府的财政投入。总之,就业保障综合水平影响因素包括就业保障资金、失业预防、就业促进、失业保险以及就业援助5个子系统。

2.2 评估指标的选取

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价我国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评估指标的选取要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及综合性等原则。应用文献调查法,依据评估的需求,将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层级结构设计为三个层级,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准则层包括就业保障资金、失业预防、就业促进、就业援助和生活保障5个子系统;各准则层下包括若干具体评估指标,共计20个指标(见图1)。

2.3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将决策总目标、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经过YAAHP软件构建的我国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其次,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好层次结构模型后,需要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以明确各因素对总目标作用大小。就该评估指标体系而言,无法用统一的衡量标准去比较各个指标,此时,一般采用一致矩阵法。即并非所有因素一起比较,而是将两者相互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最后,对判断矩阵执行一致性检验。一般采用一致性比率CR来检验一致性。CR=CI/RI,其中,CI=(λ-n)/(n-1),λ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矩阵阶数;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可通过查找随机一致性指标表得到。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内,一致性检验通过,否则,需要重新构造判断矩阵,对矩阵中的值进行调整。这里采用YAAH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同时,研究还采用了德尔菲法,选定来自本研究领域的专家作为受访对象,就指标体系设计的合理性及各因素重要程度问题,反复征询专家意见,使专家小组意见趋于集中,并使各因素两两比较后所得的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和专家小组沟通协商,调整判断矩阵,直至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才可确定赋予因素权重值。

2.4 利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对评估指标进行分析

通过对准则层和各指标层的权重赋值处理后,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底层(即指标层)对最高层(即总目标层)的权重分布如表1所示。

在所有评估因素中,对就业保障综合水平影响程度较大的前五位分别是就业保障资金支出占GDP比重(22.5%)、就业保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比重(11.3%)、城镇新增就业人口(8.05%)、失业保险替代率(7.5%)和就业转失业人数(6.3%)。

从整体看,该评估体系采取定量分析方法,将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这一复杂问题进行层层细化,评估指标能够反映出具体问题,具有代表性,且均有公开数据来源,准则层和评估指标层的权重分配合适,所有指标权重分配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能够较好地对就业保障综合水平进行评估。

3 我国就业保障评价实证研究

利用构建的就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2010—2017年的就业保障相关数据我国2010—2016年的就业保障相关数据分别来源于2011—201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公报及麦克思大学生就业报告等文件。为基础,各项指标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值,赋值为10分,计算出2010—2017年各項指标的分值,同时在计算过程中,对20项指标中的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区别处理,然后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分别对我国的就业保障资金子系统、失业预防子系统、就业促进子系统、就业援助子系统以及生活保障子系统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得到我国就业保障综合发展水平。

3.1 就业保障资金评价

我国就业保障基金支出水平有稳中下降的趋势,2011—2014年间基本保持平稳,2015—2016年有所下降,2017年略有上升。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总支出不断增加,经济不断发展,但是用于就业的资金支出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增长,更多地资金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数据表明,相对于2010年,2017年财政总支出增加了125.9%,我国GDP增加了107.8%,而就业支出此处的“就业支出”为仅用于就业补助的资金,不包括社会保障资金支出。仅增加了29.9%,就业保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由2010年的0.7%下降到2017年的0.40%;就业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0.16%下降至2017年的0.11%。充足的资金支持是提供更有效就业保障的前提。因此,就业保障资金支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失业预防评价

2010—2014年,我国失业预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失业预防工作开展有一定的成效,2015—2017年略有下降。从数据看,2015年的就业转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人数较之前均有所上升,导致总分值有所降低。2010—2017年,我国总人口就业率和城镇人口就业率稳定增长,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2%以上,其中技工学校学生就业率要高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转失业人数平均每年495.2万人,其中2017年的就业转失业人数为472.9万人,历年最低;但是,也出现一些问题,登记失业人数逐年增长等。总之,失业预防发展水平平稳,但整体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就业促进评价

就业促进子系统评价指标包括城镇就业人口增长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培训后再就业率和就业弹性四个指标。2010—2017年,我国就业促进发展水平有先升后降的趋势。从指标数据分析,城镇就业人口增长率、培训后就业率和就业弹性8年来均有所下降;其中城镇就业人口增长率由2010年的4.10%下降至2017年的2.50%,说明城镇就业人口增长速度不理想;培训后就业率先升后降,培训后就业率平均为67.25%,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就业弹性略有下降,维持在0.37~0.42,说明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率并没有同步增长;同时,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稳定上升,每年就业新增平均1283万人。因此,总体来看,我国就业促进发展水平近年来有一定成效,但指标数据有所下降,就业促进工作需要继续推进。

3.4 失业保险评价

2010—2017年,我国失业保险的生活保障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10—2011年略有上升,自2012年,除2015年略有上升外,2012—2017年有所下降。失业保险的覆盖率、享受率和替代率是影响失业保险制度生活保障功能的重要因素。从数据看,我国失业保险覆盖率历年平均为41.76%,失业保险享受率平均为45.53%,均未过半;失业保险替代率则更低,历年平均仅为19.41%;人均失业保险标准增长率也不稳定,历年平均为11.77%。因此,我国对于失业人员生活保障总体水平不高,失业保险的覆盖率、享受率及替代率均不高,生活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5 就业援助评价

2010—2017年,我国的就业援助发展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10—2013年稳定增长,2013—2016年略有下降,2016—2017年趋于平稳,总体发展水平尚可。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每年平均为175.4万人,2017年为177万人,高于平均值;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每年平均为556万人,扶持“零就业”家庭户数每年平均5.87万户,2017年为5.1万户,低于平均值;长期失业人数对总水平为负相关,平均每年为93.3万人,2017年长期失业人数为54.35万人,较2016年大幅降低。总之,我国的就业援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需要继续加强工作力度,提高就业援助总体水平。

4 对我国就业保障综合水平总体评价结论

在分别对我国的就业保障资金子系统、失业预防子系统、就业促进子系统、就业援助子系统及生活保障子系统进行具体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准则层各项指标的权重,经过计算得到我国就业保障综合发展水平,如图2所示。

在2010—2017年,我国的就业保障总体水平呈稳定状态,2014—2016年略有下降。下降的原因之一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就业保障资金的支出水平并未同步增长,失业预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发展水平平稳,但整体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率并没有同步增长,就业促进工作需要继续推进;我国的就业援助工作为就业援助对象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扶持,但是需要继续加强工作力度,提高就业援助总体水平;我國失业人员生活保障总体水平不高,失业保险的覆盖率、享受率及替代率均不高,生活保障程度不高。

因此,我国就业保障综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从失业预防、就业促进、就业援助及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等多个角度出发,构建“预防、促进、援助、保障”四位一体的就业保障体系,提高我国就业保障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梁书毓,薛惠元.费率降低背景下失业保险保障水平的确定——基于基金平衡的视角[J].西北人口,2016,37(1):63-69.

[2]杨宜勇,高言.关于整合我国就业保障体系的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2(24):27-30.

[3]颜少君,突出预防失业促进就业 优化失业保险制度设计[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5-08-18.

[4]张茜.社会保障政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内蒙古统计,2019(2):18-20.

[5]赵峰,李清章.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区域差异化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1):147-150.

[6]路春艳,张馨慧.北京市社会保障综合水平评价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8(3):43-46.

[作者简介]朱莉莉(1981—),女,汉族,河南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劳动就业。

作者:朱莉莉

上一篇:翻转课堂中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供应链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