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教学环境法论文

2022-04-20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指出,随着课改理念的延伸,课堂师生关系(或者说课堂教学方式)经历了从“填鸭式”、“启发式”到“共享式”的转变,其中他着重指出:启发式教学比起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启发式课堂师生关系“在行动上似乎并不专制但思想上却分明是学生的主宰”,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禁锢了学生思想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式教学环境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式教学环境法论文 篇1:

翻转课堂释要及其在“环境管理学”课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环境管理学”课程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环境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翻转课堂的特征及优势,归纳总结了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到“环境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新理念,以期为“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及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环境管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作者简介:顾斌贤,博士,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系统分析。(江苏 扬州 225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1603227)和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6KJD610003)的研究成果。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指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因此,高校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整合信息资源,还要积极推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发展。2007年,美国化学教师Bergmann和 Sams,使用视频软件录制PPT并附上讲解声音上传到网络,以此为缺勤的学生补课。随后,他们进行了更具开创性的尝试——课前让学生在家看视频为基础;课堂上,教师主要进行问题辅导,或者对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这种以网络影片形式进行的免费授课模式——翻转课堂很受欢迎,很快风靡全球。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探讨式”“合作式”的方式,迅速成为信息时代的创新型教学方式。

近年来,该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习和研究的热点,国内很多高校先后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扬州大学的本科教学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于2017年10月开展了第一届中青年教师翻转课堂讲课比赛,笔者很荣幸代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获一等奖)。“环境管理学”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我国各高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院系普遍开设。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环境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翻转课堂的特征及优势,归纳总结了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到“环境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新理念,以期为“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及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特征及优势

翻转课堂实质上是一种教学模式的颠倒。教学模式是基于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产生的教学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教学主体、教学资源、教学载体和教学过程[3]。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主要特征及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主体多元化。主体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教学主体指“教”与“学”的主要行为主体,即“教师”与“学生”。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的主体呈现出学生、家长、学校、国家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探讨式”“合作式”的多元化形态。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课下利用IPad、电子书包、微视频、云课程和“慕课”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课堂内的宝贵时间,能有的放矢地探讨疑难问题,专注于感兴趣的项目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或全球化的挑战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热点问题。教师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深度引领和指导,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答疑解惑服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全社会,“学”的主体也不仅是学生,其他社會主体也能参与进来。

2.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包括文本资源、图形图像资源、动画资源、声音资源和视频资源等类型[4]。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的单一性,通过教学视频平台和信息技术支持,把分散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聚合在一起,共同为教学主体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例如,翻转课堂整合MITOCW、World lecture Hall、BB scholar、中国精品课程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并建构成由理论知识到实践案例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5]。各行为主体及利益相关者,可以共享、更新、重组及深化教学内容。翻转课堂的实施为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及动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教学载体高效。教学载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用于贮存、携带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内容的组合形式和形态[6]。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短小精悍微视频的方式,实现了没有时空限制的翻转式学习,全面提升了教学效率,充分体现了教学载体高效性的特征。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可以在网上即时交流、互动,并进行问题反馈、探究。在这种“一对一”针对性教学和深化理解知识的翻转课堂开展过程中,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共享。此外,使用图片、音乐和故事等生动形象的立体教学视频,使学习过程可视化,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过程灵活。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过程。相比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其具体表现为:翻转课堂在“教”与“学”的时间上具有灵活性,就“教”而言,时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就“学”而言,时间可自由把控。翻转课堂在“教”与“学”的场域上也具有灵活性,“教”的场域和“学”的场域都可以根据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来灵活选择。

二、“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科素养。学科素养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追求的基本目标。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修养、学科能力、学科情感,其形成是将知识内容积淀为学科修养、将知识形式转化为学科能力、将知识旨趣升华为学科情感[7]。“环境管理学”是一门集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环境学和工程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其根本任务是通过改变人类环境观念、调整人类环境行为、控制物质单向流动,进而创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社会”环境[8]。

2.知识结构体系颠倒。如上所述,环境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学”“环境法学”等课程是学习好该门课程的基础和前提。以本院2013级和2014级学生的课程安排为例,2013级的“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同时安排在了大四上半学期,且课程安排顺序随意,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结构。专业课程安排趋于集中,缺乏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过程,不便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消化吸收”。2014级的“环境管理学”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半学期,“环境规划学”和“环境影响评价学”安排在大四上半学期。知识结构体系颠倒,可能给教师授课及学生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扰。

3.注重结果忽略过程。应试学习,注重考试成绩分数,忽略或无视大学本身课程的学习,不能较为深入地理解和运用环境管理学所学知识。单看考试成绩“一片大好”,其实质是“表面繁荣”。教学过程中出现结课前一两周及考试前夕,上课发言积极主动,甚至“要求”教师划分考试范围的现象。这种到期中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笔者的母校虽是全国著名“985”高校,也存在这种现象。此外,大三大四学生面临择业、升学的压力,在课堂上还常出现复习“考公、考研”的现象。

4.学习不够积极主动。部分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大学生已是成年人,过多批评教育,会损害其自尊心。此外,学生常忽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种部分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的失范行为,在全国大多数高校呈上升之势[9]。

三、翻转课堂在“环境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1.因材施教,关注主体体验。人的体验主要在于自我生命的存在、自我生命的升华及自我精神的解放[10]。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关注教学主体的体验、树立为教学主体服务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说,在“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体验,这种体验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层次展开。

翻转课堂应用于“环境管理学”课程,为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提供了可能。在翻转课堂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兴趣点,选择性地进行视频自主学习。教学视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可重复、可选择、可调控的教学时空。同时,课堂互动也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度引领和指导,真正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此外,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在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学生主体体验的同时,获得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及教学主体体验的满足。

2.与时俱进,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当今的大学生,出生在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时代,天生亲近电子产品及网络软件等。但是,教师则不同,以改革开放为界,出生在1980年之前的教师,大部分在青少年时代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对电子产品缺少亲近感,甚至有抵触感,尤其是女教师。教师们平时使用电脑,大多是编写文本、制作表格、制作PPT等,新型现代化的软件很少涉猎。然而,教学视频编制、剪辑等是准备翻转课堂的必要技术手段。虽然视频平台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制作,但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与教学视频编制相关的系列技能,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就会很困难。因此,在将翻转课堂应用到“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應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力争具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基本素养。

3.收放自如,聚焦知识点。翻转课堂容易给教师一个认识误区,即将主要精力置于视频制作。视频制作固然重要,但如何聚焦重要知识点,突出教学目标是翻转课堂的关键所在。翻转课堂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给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学生提问漫无边际,甚至天马行空的情况。翻转课堂应用在“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也可采用迂回旋转、层层推进,不断聚焦知识点的方式。如讲授“如何量化资源垃圾回收潜力”这一知识点时,可采用:“城市生活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资源垃圾可回收” →“可回收量有多少” →“国内当前技术及管理水平条件下,可回收量又有多少”,让学生在既往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概念套索”→“意义建构”→“演示应用”,以不断提出新的科学问题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

4.因地制宜,教学本土化。众所周知,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可汗学院。从学习内容上看,学生可获得的大多数知识点主要由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教育家、学科教师提供。这些知识最终汇集成一个中央知识库,像网站管理系统一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将这些碎片化形式的知识再度整合,并形成链条似的知识系统;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能出现堆砌知识点的现象。

翻转课堂是基于系统设计的碎片化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紧扣教学目标,始终围绕课程标准。然而在中国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环境管理学”课程则主要基于课本章节内容(大多数学校用的是叶文虎等编著的教材),形成了以教学目标或课程标准为基准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将翻转课堂应用在“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时,教师与学生应共同协商、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系统设计相应的教学规划,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厘清学科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因地制宜、教学本土化是翻转课堂应用于“环境管理学”课程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学”是培养“理、工、文、社、管”多位一体复合型环保应用人才的专业基础课程。受到良好专业教育的学生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急需紧缺人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翻转课堂的特征及优势,并归纳总结了翻转课堂应用到“环境管理学”课程中的经验体会,以期为“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及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 http://www.moe.gov.cn/.

[2] Bergmann J, Sams A. 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 Arlingt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12.5-6.

[3][6] 郭文良,和学新.翻转课堂:背景、理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 3-6.

[4] 孔繁之,王春梅,等.数字校园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5):49-50.

[5] 沈晓平,郑春芳.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特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1):15-17.

[7] 岳辉,和学新.学科素养研究的进展、问题及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6,(2): 52-59.

[8] 苏斌,任百祥,杨春维,等.“环境管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9):52-53.

[9] 王丹,刘闲.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校内成因及规避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62-164.

[10] 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J].教育研究,2001,(2):34-38.

责任编辑 陈 莉

作者:顾斌贤

苏式教学环境法论文 篇2:

课本情景剧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探索应用

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指出,随着课改理念的延伸,课堂师生关系(或者说课堂教学方式)经历了从“填鸭式”、“启发式”到“共享式”的转变,其中他着重指出:启发式教学比起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启发式课堂师生关系“在行动上似乎并不专制但思想上却分明是学生的主宰”,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禁锢了学生思想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共享”,把学生从传统的“倾听者”身份转变为“对话者”和“建构者”,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尝试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们通过课堂情景剧表演等形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格局,让学生们在自己构建生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共享”的快乐。

课例1:在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教学内容中,赤潮、酸雨、核泄漏等问题往往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和关注,此时适时联系金属冶炼过程中“工业三废的产生与处理”等知识内容,在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提倡的课本情景剧表演,建议学生糅合相关内容,开展模拟“环境法庭”课本情景剧表演。下面是现场文字实录的片段:

法官:现在开庭,首先请控方发言。

公诉人:尊敬的法官,各位陪审员,今天在这里,我代表千千万万受害者对工业三废提起严正诉讼,工业三废的出现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危害,首先请大家观看实证材料(展示图片和视频材料)。工业三废不仅影响环境,而且直接危害到了各物种以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下面请允许我请出本案的受害者和相关证人!

被酸雨侵蚀的大树、身上沾满石油的企鹅、饱受水俣病困扰的病人、臭氧空洞引起的皮肤癌患者等次第登场,分别阐述相关污染对自己造成危害。

法官:下面请工业三废进行自辩。

工业三废登场,从资源整合利用等角度进行自辩。……

最让老师感到吃惊的是,学生最后的陈词总结并没有单纯地围绕工业三废的成因与危害展开,而是上升到了更高的高度——“工业三废固然对我们所处的环境乃至人类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工业三废的始作俑者,正是我们人类自身,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追求是工业三废滋生的温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只有全人类都行动起来,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所处的环境,人类才能拥有更加长久的未来!”这显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超越了课本甚至课堂本身,拥有了一定的哲学和美学意义。

课本情景剧引发的思考并不止于课堂,学生自身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会激励他们把自发的学习行为转化为自觉的学习习惯。在学习高中化学必修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一部分内容时,根据教材上设计的研究性课题——调查研究本地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能比较,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了调查报告。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当前能源危机的看法和对环境更加友善的能源类型。而他们对新能源的前景展望更是大胆前卫,不少新奇的设想让老师也感到耳目一新。2013年,王军同学的《能源新话》在青岛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月中荣获科技小论文一等奖。几年下来,几届学生积累的调查报告和科技论文已经有厚厚的一叠,而几乎每届学生都能提出更加新颖的观点,显示了当代中学生鲜活的思维与潜在的巨大创造力。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将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分为6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目前倡导的深度学习要求在基于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与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而课堂情景剧可以有效地突破旧有的模式与框架,实现知识的重新整合和情境的迁移转化。

课例2: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科学思维,结合大家耳熟能详的相声《五官争功》,和学生一同设计了“元素争功”课堂情景剧。

学生1:我是ⅥA族氧老大,人人都把我来夸。生命气体非空谈,能量物质我氧化。非金属性仅次氟,多数金属燃火花……

学生2:氧族二哥硫称雄,氧化还原有本领。硫磺单质药效高,铁铜氧化低价找。二氧化硫性多变,溶于水成亚硫酸,多种溶液颜色变,机理漂白与还原(二氧化硫能使多种溶液褪色,但只有使品红褪色表现漂白性,其余大多表现还原性)。臭鸡蛋气硫化氢,二者相遇黄色生(生成黄色硫单质粉末)……

学生3:抵御衰老硒称王,克服癌症保健康。半导材料用途广,化学性质不逞强。举世难觅硒矿床,湖北恩施美名扬(我国在湖北恩施发现了“世界罕见和唯一独立工业硒矿床”)……

在课堂情景剧的筹备过程中,每个小组为了让自己的元素能够脱颖而出都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不仅在课下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和网络资料,还需要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各种性质进行串联整合,而且为了让“观众”印象深刻,在性质歌诀的编写和表演方式都要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是兴致盎然的,充满探究精神和创造欲望的,他们也同样因为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而获得成功的愉悦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传统课堂模式中虽然老师尽心尽力乃至声嘶力竭,学生却往往效率低下甚或昏昏欲睡,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学生始终只是单方面的接受者与倾听者,缺乏自己主动探究创造的机会。所以当学生一旦成为了课堂的表演者甚至策划者,往往就能爆发出让老师也始料未及的能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满足了自我成就的要求,所以同时也意味着达成了更高层次的课堂体验。它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激发客观课堂因素最终形成了学生从欣赏到创造的过程,符合深层学习理论达成分析、评价及创造层次的要求,也暗合了李镇西老师“共享式课堂”的教学方式。

角色代入对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学习内容的记忆理解的促进同样有着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无论是传统平面媒体优美的文学作品,还是光电时代引人入胜的影视剧,其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把“我”代入成主人公,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所以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的巨大魅力就在于让读者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效应”。

近年来很多教育人士都在研究“记忆金字塔”现象,即不同的学习方式究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产生多大的影响,其基本表述如下图所示:

这也充分反映了更加开放多变的授课方式同样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必然需求。很多学校和教师的研究成果也充分体现出这种规律,比如很多教师研究实施的“小先生”教学法,其实质就是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来互相充当“小先生”,在质疑、答疑的过程中强化思维,这无疑是提升记忆效果、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它们的内在理论联系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蔡林森老师的“先学后教”教育思想,再比如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成果斐然逐渐为人熟知乃至推广到全国各地,除去本身独有的教育土壤之外,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契合了科学的记忆规律。所以,千般课堂,殊途同归,如何创造更加科学的情境,让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代入”其中,应该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研究常态。

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在学习了很多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笔者任教的黄岛区第五中学在2012年正式开启了“导学式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所在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面临着承担地区艺术教育、生源较差等局面,通过探索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辟出了一条科研兴校的崭新路途。

在学校这种浓厚的科研氛围之中,化学课堂的形式也从需要刻意准备的“课堂情景剧”向着自然生成、常态实施的“问题驱动、情境突破”教学范式过渡。当学生习惯了“问题导入——合作探究——情境突破——成果展示”的课堂学习思路,他们就会在质疑、思考、释疑、展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合作学习、共享成功的意识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并且发展壮大。

在课堂上我经常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型,以克服某些难以具象化的知识点。而这种自主思考、相互释疑的氛围无疑能够激发更加精彩的思维碰撞。以“原电池原理”这一部分的教学为例,老师首先提出问题,搭设思维台阶:

师(因势利导):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原电池工作的时候,铜片上气泡冒出的速率比锌直接与稀硫酸反应时锌片上冒出气泡的速率要快。(展示对比实验录像)

生(思考)

师:原电池装置有这样一个特点,可以加快相关反应的速率,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原电池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呢?

生(思考并讨论)

师(创设模型,突破难点):大家可以设想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如果我们上车和下车的人都从一个门中出入,那么必然效率大打折扣,而如果我们如果引导乘客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无疑速率会快得多——原电池是否就具备了这种特点?

生:(经历了思考与顿悟)对,氧化与还原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就是这样!

而当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他们就会尝试建立类似的思维模型来突破认知障碍。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这一部分的时候,很多同学对“在同一个反应体系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这一结论理解不透,而一位思维独到的同学却能够建立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完善了相关思维模型:一台拖拉机,其前轮较小,而后轮较大,这台拖拉机在行进过程中,由于轮子大小不一,所以前轮和后轮转动的圈数(或转速)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整体移动的距离却完全一样。

李镇西老师希望,共享式教学,能够把教学过程还原成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交往活动过程。因为无论传统“填鸭式”还是趋向科学的“启发式”,其信息流向都是单向静态且居高临下的,而“共享式”则体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但是这种交流,需要老师放下身段,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交流气氛,也需要老师精彩构建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所以共享式教学,不单单是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是一种和谐民主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首先应该成为教师努力学习而能坚持秉承的教育信念,而后逐渐浸润在教师的教学和育人过程中,那么许多年后,教育者的情怀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黄岛区第五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作者:赵礼明

苏式教学环境法论文 篇3:

以公益诉讼案件研讨带动法学本科的实践性教学

摘要: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契机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剖析的成份,以使得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法学理念、灵活机动地运用法律工具,故选择何种案例至关重要。尽管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探索方式各不相同,但将公益诉讼案件研讨这种方法引入教学的尝试尚无普及。结合公益诉讼,带领学生从整理司法判决、演示诉讼过程、梳理发展脉络、总结变迁规律,使学生学习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融通、了解公法与私法的关系、认清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之间的现实距离,以加强学生学习法律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法律实施。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 公益诉讼 案例研讨

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轨的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曾经是热门专业的法学,目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陷入了低迷。200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2009)》的数据显示出法院系发展势头之猛 与法科学生就业压力之大之间强烈的反差:我国高校法学院系30年增长了100多倍,但法学学科毕业生就业率竟列文科毕业生之末。 《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仅法学一个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专业小类中排名第一;高职高专毕业生法律大类就业率排名也是倒数第一;此外,法学大类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率仅为47%,排名倒数第二,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法学大类本科毕业生没有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 究其原因,法学教学脱离实际应用当属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这是因为法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应用学科,这就决定了法学教育在本质上亦应是应用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培养,而且是一种职业训练;应当主要培养具有法律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主要培养法学研究人才。为此,探索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已然成为突破法学专业未来发展瓶颈的当务之急,须从压缩招生规模、调整教育课程、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共同抓起。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徐卫东教授在2007年12月召开的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律实践教学主题研讨会上就指出,“目前我们培养的法学本科生和硕士生,还难以立刻适应法律实践工作对他们的需要。这就为我们高等学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在培养高层次人才这个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的内容。” 本文试从增加实践性教学份量的一种新尝试——公益诉讼案件研讨出发,探讨对法学教学过程改革的启示。

一、公益诉讼案件研讨的功能定位

对公益诉讼的概念界定非常多,但从功能角度出发是指原告并非仅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考虑、而更多地为了维护国家或者社会整体利益而提起相关诉讼。对于公益诉讼案件教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有学者已然从法律诊所这种载体进行尝试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即它有助于体现法律人的社会责任。 笔者认为,在法学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基本状况短期内不能得到转变的前提之下,在相关课程中增加公益诉讼案件研讨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紧迫而又深远的意义:

1、对身份认同的必要性

尽管既有诉讼法制并没有给予公民更多参与公益诉讼的切实渠道,但近年来一些颇有法学素养和法律眼光(甚至自己就是律师、法学专家)的个人以原告的身份提起了诸多影响性诉讼 。实际上,维护国家或者社会整体利益不受侵害是宪法赋予任何国家公民的神圣权利,法学专业的学生应当成为积极行使权利公民中的先驱,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法律人的使命意识。

2、对法律发展的重要性

制度变迁理论的启示是,引发一项制度发生的原因往往是诱致性而非内发性的。既有法律制度的不足更多地需要被及时地发现、甚至被明确地指出。法律的运行关键在于法律实施,只有在法律实施中才能找寻到立法本身的不足;而公益诉讼正是以法律实施的方式催生制度变迁。实践表明 ,很多影响性诉讼已经或者正在发挥着推动法律发展的作用。

3、对法学教育的启示性

传统的法学教育课堂缺乏生动的案例,教师讲授以法条阐释为中心、学生听课以记忆为重点,这些都造成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的择业和执业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对公益诉讼案件研讨这一教学方法的引入,契合了法学教育应当增加实践性要素的要求,它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对于法律本身的兴趣,而且加速使得其对法律整个的运行状态有了一种直观认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萌发直接参与法律实施的想法。

二、公益诉讼案件研讨的方法步骤

与一般诉讼案件研讨不同,对于公益诉讼案件研讨要遵守严格的步骤、采取多元的方法,力求让学生不仅了解基本诉讼程序和法律实施过程,更重要地是让他们发现法律运行中的漏洞和执法空缺,从而找到公益诉讼的任务和使命。通过多次课堂试验后笔者发现,至少要经过整理司法判决、演示诉讼经过和梳理发展脉络这三个步骤:

1、整理司法判决

这是一个素材准备过程,需要耗费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1)必须选取一个特定的领域,不妨以近年来国内学者关注较多、且司法实践已经开始尝试践履的几个领域先做起来,如消费者法、竞争法、国有资产保护法以及环境法等。(2)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集中搜索文字、影像资料,查阅相关数据库集中整理相关判决、论文和评述,然后进行汇总。(3)需要进行理论分类,比如按照诉讼程序分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按照诉讼标的分为停止侵害诉讼、损害赔偿诉讼等,按照诉讼效果分为完全胜诉、部分胜诉、败诉、不予受理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教师事先将第一步做好,即选取一个特定的部门法领域作为本学期教学考察对象(最好结合特定课程),将第二、三步交由学生分组别、有阶段地完成,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个集中演示的时间供互相交流。

2、演示诉讼经过

这种演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由教师把典型案件的历史经过以视频资料、口头讲述乃至现身说法等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其抓住此类公益诉讼案件的主要目的和判决要旨;二是由教师把某类公益诉讼案件的基本特征事前告诉学生,让其自行找出确当的案件以模拟法庭的方式演示出来,使其使其设身处地了解案件的产生背景、基本情况、主要争议和最后结果。

第一种方式的范例:火车退票费系列诉讼案件。2006年李苏滨律师、2007年孙在辰律师、2008年徐建国律师分别针对退票费提起了公益诉讼,试图质疑铁道部自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按车票面额的20%收取退票费”这一新的火车票退票费规定。2008年律师董正伟向国家发改委的申请书中质疑火车退票费的收取是否符合价格法相关程序,此举将直接敦促有关部门切实遵守和不断细化政府定价行为的法律规则。

第二种方式的范例:环境保护系列诉讼案件。自江苏省无锡市率先试点赋予检察机关依据环境法对环境侵权人提起公益诉讼职权以来,无锡地区的检察机关已然分别提起了数起民事、行政环境公益诉讼,不仅有效地预防案件中环境污染危害的进一步扩张,而且给特定国家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机制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

3、梳理发展脉络

这是一个总结提高的阶段。第一种总结的方法是对同领域内的诸多案件进行法学比较,比如火车退票费系列诉讼案件,众多律师分别以不同的法律视角质疑退票费的合法性、合理性,在剖析相关案件诉讼请求、审理过程、判决结果等方面的异同,不仅有助于加深认识诸多部门法(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之间的密切联系,更能彻底弄清公益诉讼的目的,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二种总结的方法是经济观察,比如针对餐饮行业内盛行收取酒水开瓶费的诉讼案件,不仅要找到法院甄别收取合法性的判断标准,更要弄清楚餐饮行业收取该费用背后的经济利益驱动,从而认清法律上的权利与经济上的利益之间的有机联系,避免法律走向如下两种极端趋势,或者成为抽象纯理念的产物,或者降格为服务于部门利益的工具。

三、公益诉讼案件研讨的实践效果

法学实践性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而作为实践性教学方法之一的公益诉讼案件研讨,有着超越于一般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自2009年笔者申报的“法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改革”课题立项以来,以开展公益诉讼案件研讨的经济法学课程(2008至2009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价表显示的数据为例 ,在“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和“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三个评分因素上,本科生选择“优”的比率分别为77.8%、68.9%和62.2%,相比于未采用此教学方法的前一年度经济法学课程教学而言,分别提高了7、16.6和13个百分点。后通过向学生发放带有开放式问题的调查问卷,总结了采用公益诉讼案件研讨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法学本科生的学习促进作用和意义,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1.了解公法与私法的任务和关系

由于公益诉讼案件的产生具有独特的背景——往往是公共执法部门未及涉入、私法救济渠道难以启动,因此要能研究此类案件必然要求学生之前能够对公法和私法的任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此在课堂上特意选取了竞争法中的虚假广告行为治理作为典型示范。让学生以班级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集中学习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彭学纯诉上海市工商局不履行法定职责纠纷案 ,以此说明了我国公共执法并不能完全发现并遏制市场中不断出现的反竞争行为;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民法通则》、《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民事救济程序,试图解决众多消费者因虚假广告而被引诱至缔结相关买卖关系这一现实法律问题,以此揭示出传统损害赔偿诉讼面对此类社会公害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公益诉讼在竞争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印象深刻。

2.学习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融通

我国尚未有公益诉讼的配套制度,但现实中频繁出现的法治需要却有不断提出尽快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要求。为此在课堂上特意选取了高淳流浪汉案件 作为典型示范。让学生小组讨论、相关专业教师点评的方式,分析此类案件中原告缺失后的补救方案,从中总结《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对于原告资格要求的既有规则及其理论支持,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的关键;通过引导式教学,剖析此类案件中原告诉讼请求的实质,比如民政局按照检察机关的起诉意见代领赔偿款,结合传统民事诉讼请求类型思考公益诉讼请求的特殊性。

3.认清法律制定与实施之间的现实距离

任何一项法律制度要想真正获得实效,必须从法律实施中找寻生命力;没有实施机制和配套措施加以保障的制度,只会停留在纸上。为此在课堂上特意让学生搜集消费者协会支持起诉的相关材料加以说明。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赋予消费者协会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对于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提起诉讼;但实践中很难找到消费者协会有效支持起诉的真实案件。在学生课前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教师提炼消费者协会支持起诉的有限探索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将法律制度的简单记忆和重复转变为实际的动手能力。

作者:唐晋伟 黄月华

上一篇:社会化化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失业保险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