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论文

2022-04-15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技术普及,使得社会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电子市场越来越广泛,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其阅读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仅仅只是通过书本进行阅读,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阅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书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网络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进行了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1:

金庸武侠小说中角色姓名的浅析

摘  要: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更是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无论是像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张无忌等主要角色,还是江南七怪、神箭八雄、风清扬、段正淳等配角,都给人超凡脱俗的感觉。这除了归功于他的传统文化功底外,对小说角色命名的技巧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金庸先生所有的武侠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名字出了最基本的人物区分的作用以外,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同时也是小说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比如在小说角色的命名对小说的角色塑造和剧情揭示、推动上。正是因为金庸武侠小说中角色的姓名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就决定着理解他们姓名的真正意义,也是我们深入解读这些武侠小说甚至更深层次的重要环节所在。

关键词:金庸小说;角色姓名;命名来源;角色塑造

1.引言

阅览过中国的各类古典小说你会发现其作者都十分注重人物名字的命名,像风清扬,王语嫣等人物的名字,听起来都十分优雅且具有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还可以为作品进一步增加优美的意境。

金庸先生笔下塑造了特别多的人物形象,有为民为国的正面角色,有聪颖贤惠的女性角色,也有阴暗狡诈的反派角色,写尽了世间百态的各阶层人物,他们的名字也是各具特色。名字作为人类社会最广泛的社会现象之一,它最基本的功能和意义有两点,其一是作为区分的符号,其二是表达含义。细读小说你会发现很多人物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就可以从他们的名字中窥见一二,这些人物往往与其名字相辅相成,刻画的惟妙惟肖,给无数读者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小说中,含有艺术色彩的名字也都让这些角色显得更加的饱满和清晰,其中的文化含义也都形象直观的在解说人物本身的性格,吸引读者进一步研究角色研究其命名的艺术性。

2.金庸小说角色命名的来源

金庸先生作为当代小说作家中大师,其作品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影响了海内外无数的读者。据有关数据统计,金庸小说中包含有姓名的人物角色约1400人,其中具有故事主线的角色约250人。同时在这里面也包含了一部分历史中存在的真实人物,除此之外为金庸先生命名,所有小说中角色姓名体系的严谨和艺术性,在当代小说作品中名列前茅。这些角色名字的来源可谓五花八门,有源于历史典故的,有取自自然事物的等等,通過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借助历史典故命名

提到当代的武侠小说作品,可谓影响了一代人,其中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能够风靡全球,源自其作品中浓厚的中华民族历史典故和文化底蕴,这点不仅体现在金庸小说里故事性上,也还表现在小说中的角色名字。在多部小说中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有一部分人物姓名是借鉴历史典故的,通过这些历史典故,会让人物内核更具色彩,让读者更有代入感,通过这些历史中的典故或者诗歌,让人物名字充满诗意美感,又符合小说中角色身份形象,一举两得,而且与小说内容相得益彰,很多人物的命名堪称神来之笔,极具玩味。

例如:乔峰。在30年代,文坛有“京派”与“海派”之争。而有知堂老人之称的周作人是其中“京派”的灵魂人物,鲁迅先生则是“海派”的核心人物,模仿金庸先生风格,可以说是“南有鲁迅,北有知堂”,兄弟二人足足占据文坛地位。老三周建人也非平庸之辈,只是他两位哥哥太过出色,他就不免逊色了,没有《天龙》中乔峰的豪气干云,光芒万丈。然而,周建人字“寿松”,又字“乔峰”。

又如:慕容复。金庸先生的“南慕容,北乔峰”就跟“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样,组合起来而富有张力,并且具有无限美感。慕容不是汉姓,是鲜卑族姓氏,是五胡乱华时前燕、后燕等几个短命帝国的王族。他单名“复”,很明显看出他父亲慕容博及整个家族在他身上寄托了对于“兴复大燕”的期望。

2.2借助动植物、数字命名

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数量多而杂,包含了各个阶层,除开主要的角色外还有十分庞大的配角结构,很多配角在故事中的作用并不大,但也有存在的意义,所以如果对每一个角色的命名就十分的耗费精力体力,这时候就体现出了金庸先生的智慧,借用数字和动植物带入人命中,这样一既可以给所有人物都有名字,二还可以让这些人名有简单且易印象深刻的特点,优势明显,也更具艺术效果,此这种命名方式常金庸的每一部小说中都存在,甚至也影响了很多作者在创作中的人物命名方式。

试举几例:

木婉清,借助花木:

大理镇南王段正淳和他的情妇“修罗刀”秦红棉的女儿。其内性天真烂漫,犹如浑金璞玉,而不通世故人情,外刚内柔,用冰冷的外表包裹自己单纯善良的内心。

胡一刀,借助数字:

名字像人一样粗犷,有“挥舞大刀”的神勇强悍。此名可有两种说法,比如,胡乱挥舞一刀,那就成了“黑旋风”李逵之流亚。一时兴起,抡起板斧,胡砍一通。“胡”又是疑问词,涵义就变成了:世事太复杂,哪里是挥舞一刀就能解决的呢?

3.金庸小说角色命名与角色形象塑造

作者通常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会特别重视角色的塑造,会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等。“角色的文学形象是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是文学的核心层面。因为角色塑造带动情节展开,角色塑造展示主题思想。”

在写作当中除了对该角色的外貌、言谈举止、人物性格思想等进行具体的描写和表述外,特别是在金庸的武侠作品中,角色名字的命名也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特色,从来达到塑造角色形象的目的。比如风清扬这一角色,我们单从名字即可看出其人物性格的一部分,洒脱不羁,仿佛看破尘世一切,置身世外的侠之大者,与其姓名,十分贴切。这些姓名表面就十分有趣的人物角色,除了作为区分人物角色的符号以外,更是可以在解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其中的文化底蕴,也让我们更加佩服金庸先生的知识储备和艺术素养。

金庸在其小说中对角色的命名和该角色塑造上往往存在以下几种关系。

3.1角色命名揭示角色性格

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中有这样一个主要的反面人物,她就是李莫愁,她倾心陆展元,曾不顾男女之嫌为其疗伤。因为不肯听师父的话立誓不离古墓而被师父逐出师门,本想与陆展元共浴爱河,却没想到被陆展元狠心抛弃。因为陆展元的无情,自此身心大受打击,性情大变,因爱成恨。其名字中的莫愁二字堪称神来之笔。

另一个看似简单的名字叫白自在,出自金庸的小说《侠客行》,此人为雪山派的掌门,三十岁就当上了一派之主,独步西域数十载,但是因为一系列的变故,导致走火入魔,终于疯狂,而且胡乱杀人,被门下弟子迫于无奈下药后囚禁在了石室中,失去了自由,前半生的自在白白浪费,后被石破天打败后恢复清醒,认识在所作所为后决心赎罪,也可算是结局圆满。

从以上两个人物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人物名字到人物性格,在到人物所在故事中承担的作用,都相辅相成,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化素养和水平,更是金庸先生智慧的结晶。

3.2角色命名暗示角色命运

作者在写作时对一个角色往往会有一个大概的规划,也就是很多时候结局已经是确定的,或者说是早已注定。就像成语人如其名一样,除了性格特点以外还有命运或者剧情的体现。金庸先生创造性地发挥在其小说角色的命名中, 除了仅仅代表和区分人物角色的符号性外, 更涵盖了更深一层的寓意和剧情的推动意义。有太多的重要角色的姓名都暗示这剧情的走向和命运,从中可以看出金庸先生极其娴熟的大局观创作手法。如:

“岳不群”是一个典型。他是华山派的掌门,号称君子剑,刚一出场可以觉得其名字为卓尔不群,但其实乃伪君子,虽然有一身好的武功,可是追名逐利,阴狠毒辣和富有野心,为了得到辟邪剑谱,更是亲自下手迫害了自己的徒弟和妻女,最后被世人所不齿,此时再看其名字,不群就成了没有人愿意与之成群,为了名利而是去了普通人的生活,失去了做人的乐趣。

结论:

总的来说,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命名是否优秀,取决于它是否为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形象服务,如果其名字和人物性格以及命运相得益彰或者是让读者过目不忘的,那这些人物命名即为十分成功。其实在一部作品中,人物的名字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在角色的塑造上还是对剧情发展的推动,都有其本身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金庸先生的小說作品中人物角色命名值得大家进一步欣赏和研究,本人能力有限,未能总结到的地方,希望有更多朋友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文忠.文学理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9:59.

[2]黄晖.中国现代小说的雅俗论争及其文学史意义[J].思想战线.2007(5): 55-60.

[3]李涛.论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学生侠义观的引导[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刘云云.金庸武侠小说的取名艺术及人物名字的文化内涵[J].华商. 2007(22):135.

[5]闫华翔.金庸武侠电视剧的受众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5.

作者:齐杨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2: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技术普及,使得社会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电子市场越来越广泛,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其阅读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仅仅只是通过书本进行阅读,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阅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书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网络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

现如今,社会属于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习惯也发生了較大的改变,以前在进行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只能通过纸质书籍进行阅读,而今却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等方式进行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阅读更加方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对我国汉语言经典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主要对网络时代背景以及经典阅读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两者的结合点进行了体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1.网络时代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所造成的影响

1.1网络时代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所造成的积极影响

网络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丰富,阅读人群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大,不再仅限于一个地区。除此之外,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在进行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费用,同时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经典阅读过程中更加方便。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国汉语言文学在网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网络环境的作用,使人们养成较为正确的阅读观念,更好地发扬我国经典文化。

1.2网络时代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虽然享受到了较为明显的阅读便捷,但是,就某些方面而言,网络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汉语言文学的阅读和体验。网络的出现使得汉语言文学阅读途径得到了扩展,但是同样的也为其它不良作品提供了阅读途径,总的来说,只有较少的学生会真正利用网络进行经典阅读,但是,却会有很多学生利用网络看一些网络虚拟小说、言情小说等等,而这些文章的出现,使得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进行经典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读者的精力,使得汉语言文学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一样东西在发展过程中,有好的一面,必然也会存在坏的一面,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同样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就目前而言,生活在网络中的人们,其内心较为浮躁,而这些情绪的产生使其很难静下心进行经典阅读,而这就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所造成了不利影响。

2.网络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

2.1将经典阅读转化成网络视频资源,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网络时代背景对汉语言文学虽然有消极影响,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在这种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找准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使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平衡,让学生多进行经典阅读,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经典阅读转化为网络视频资源,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经典阅读,在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文字性经典文学作品转化成具有声音和图像的视频,这样就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2将教学课堂变成舞台,让学生参与到经典阅读当中

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没有太大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篇幅过长、情感过于细腻,而学生对于这些文字很难提起兴趣,着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加强对教学课堂的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将严肃的课堂转变成学习的舞台,这样就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学生一旦产生兴趣,就能静下心进行经典阅读。例如,我们较为常见的话剧排练等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除此之外,在进行话剧演练的过程中,相关的灯光、音乐背景等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制作,这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就能对文章内容有一个了解,进而就能更好地对经典文学产生兴趣,而网络技术的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为文章情绪构建相应的背景和情绪,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无意识想要去阅读《红楼梦》。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网络时代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会造成的积极影响。同样的也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到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结合点,让网络技术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作者:徐秋梅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3:

探究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摘 要: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下,人类社会进入到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文章在分析网络时代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所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思考怎样借助网络增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赵金来(1969.10-),男,山东省潍坊市人,文学本科,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

经典文化阅读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沉淀知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丰富多样,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网络时代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下,文章就怎样在网络时代下更好地开展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增强学生阅读体验的问题展开探究。

一、网络时代对漢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受网络时代信息资源丰富、多样的影响,汉语言文学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人群扩大。同时,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阅读汉语言文学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打破了纸质媒介阅读这一局限。学生能够通过数字图书馆、智能化移动客户端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经典文学作品,包括一些平时很难找到的经典文学作品。在网络的影响下,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时间、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另外,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网络环境的净化。网络环境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大众阅读方向,在积极的网络环境氛围下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作品中的真善美情怀,实现对个人情怀的净化。

(二)消极影响

第一,网络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在表现形式上的冲突。网络虽然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提供了更多方便的材料,但是一些学生很少能够利用网络中的这些资源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学生对网络的应用大多停留在低级阶段,网络也无法发挥其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要促进作用。第二,网络和汉语言文学著作在时代方向上的冲突。汉语言文学作品中涉及到的名著是经过历时时间沉淀中,历史名著的发展性质和网络发展性质不相适应。学生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文学名著所处的时代时间跨度较大。

二、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策略

(一)借助网络资源创设多样化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环境

在网络时代下,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相关人员积极转化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模式,借助网络环境打造积极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时代发展的适应。比如在古诗词学习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准备充分的古诗词背景资料,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所要讲述的古诗词内容,并在古诗词下面注释相应的解析,将古诗词经典阅读内容转变为网络化数字资源,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

(二)丰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形式,引导学生更好的感悟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作品内涵

汉语言文学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课堂讲解,而是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课外指导,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在网络多样化环境下,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悟。结合经典阅读授课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相应的阅读主题,比如明清时代的讽刺小说、走进莎士比亚等。通过主题阅读的安排让学生借助网络媒体了解更多系列文学作品,并通过要求学抒写读后感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

(三)将汉语言文学课堂变成话剧舞台

将汉语言文学课堂变成舞台主要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将文学名著编译成话剧或者戏剧,从而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学习兴趣,提高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经典作品话语表演,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学生提供时间进行自主创编话剧剧本,排练话剧,在自导自演的过程中加强对作品内涵的了解和深刻认识。比如在学习外国文学《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结合小組人数为他们分别安排《麦克白》、《哈姆莱特》、《仲夏夜之梦》等话语的汇演。另外,考虑到《茶馆》《雷雨》《红楼梦》等都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话剧,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这些文学名著改变成话剧或者戏剧。在改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来获取更多话剧改编资源,并应用网络为话剧的排练提供充足音乐、灯光、背景的支持。在话剧或者戏剧编排演练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关注演出率比较高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多去了解和改编一些其他文学作品。在业余时间,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演出频率比较高的话剧类型整理出来,对这些作品进行归类,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去改编一些其他文学作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发展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和体验打造了全新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多经典阅读题材和讯息,但是在应用网络开展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做到辩证分析,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网络化经典阅读方式,从而在网络时代下有效推进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樊星.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 语文建设,2013,(23):15-16.

[2]杨阳.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 文学教育(下),2017,(06):108-109.

[3]刘丹柏. 基于网络时代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J]. 文学教育(下),2017,(03):11.

作者:赵金来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论文下一篇:集体许可制度著作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