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见证了我国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国际上各国的交流越来越多,汉语言文学已经成为我国国际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现如今网络环境和信息环境的快速发展,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客观分析汉语言文学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的传播。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1: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化的社会,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汉语言文学教学正面临着巨大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各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要积极响应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导、网络为工具,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该文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  汉语言文学  教学模式  途径

隨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开放式的教育资源网络在各高校已经流行起来,很多高校和教育机构都将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放在了网络环境中,突破了以往传统老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教学模式,降低了查阅资料的门槛,让汉语言文学知识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大大提高了高校和教育机构的教学效率。但是,教师要想把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其自身的能力,就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尤其是在汉语言文学这类传统教学模式很强的传统专业上,汉语言文学是一种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专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就不能将理论知识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式思维的学习,这将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专业的教学目的。

1  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1.1 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是传统教学模式很强,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传统型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人才和研究成果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的教育发展趋势已经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方向进行发展,因此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改革和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授课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从研究型专业向服务型专业的转型,合理增加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地丰富语言文学专业技能,汉语言文学教育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入专业型人才[1]。

1.2 加强语言文学的实践教学,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和需要的要求逐渐增多,也越来越多元化。这也为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和完善自我专业素养提供了学习动机,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与以往的社会和学生作比较,当代学生更适应具体化和职业化的学习内容,对实践教学环节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更注重其实践动手的能力,光靠理论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已经不再是主流,如果在教育过程中不注重实践教育的落实,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就很难适应用人单位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因此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势在必行。

1.3 实践教学是实现合理教育目标的需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找寻的工作大多都是服务于一线的工作,例如公务员、教师、媒体人等,只有小部分的学生会从事有关于研究类的工作,如果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仅仅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那么汉语言文学教师就无法在授课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是注重综合性发展人才的社会,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要从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制定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  网络环境下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2.1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的发展目标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得到普遍提升。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职业岗位、学生的就业需求作为前提条件,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和对教学资源的搜集和整合工作,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会与社会和时代造成脱节现象。传统的理论教学当中,教师讲课内容比较侧重以符号理论存在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但是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网络的环境下,以符号理论存在的等一切汉语言文学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的连接和沟通来完成。基于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要构建完善的网络课程体系和良好的网络环境,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专业的需求和教育发展趋势的同时,进一步运用网络所带来的优势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2]。

2.2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

教学质量的保障来自于完善的教学监督、教学考核和教学反馈机制。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得到调动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推进,在满足了学生个人学习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于学生水平和能力的要求。举个例子来说,第一,汉语言文学教师利用网络为教学媒介,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控;第二,利用网络远程操作来进行学生的作业指导及实践活动评价;第三,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来说,通过网络即时通信的手段,及时有效地实现学生、教师和社会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及时反馈上来的信息,作为学生考核的恒定标准和教师修改教学计划的基础和参考数据。

2.3 搭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的平台

为实现网络环境下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全面发展,学校和教师应该开展多方面、多角度的实践教学活动,形成校内外实践平台的双向共同发展和互动的必然趋势。例如,可以建立专项的实践实验室、组织多元化的专项实践活动的仿真模拟实训场景等。在校外,要立足于現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成分发掘有效的汉语言文学的文化资源,构建出具有教育价值的实训教学基地,例如电台、报社、杂志社和各个单位的企业文化部门等都是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发展规划和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发展才能的良好平台。只有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实践教学才能实现其意义;只有更贴近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应用操作,才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3]。

2.4 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阶段发展来看,汉语言文学教师有必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的优秀资源来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稳定发展,构建符合现代社会教育发展要求的汉语言文学体系。在网络环境中,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新模式,要求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做辅助性工作,并由此来构建学生完整且立体的知识框架。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工作要以利用网络便捷与丰富的服务作为前提,要想实现汉语言文学进行适宜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就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学生要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平台。只要对新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就能达到促进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快速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文艳.议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149.

[2] 周丽霞.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8(3):76-77.

[3] 陈超海.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5(7):94-95.

[4] 张小锋.新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20(13):83.

[5] 赵英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传统专业转型路径探究[D].河北大学,2017.

[6] 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郭立新

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2: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

摘 要: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见证了我国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国际上各国的交流越来越多,汉语言文学已经成为我国国际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现如今网络环境和信息环境的快速发展,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客观分析汉语言文学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的传播。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现状,以及当前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环境,对于如何促进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提出科学的发展建议,因此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网络环境;汉语言文学;发展传播;手段创新

引言

汉语言是我国悠久的民族语言,其不仅是人们日常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随着其发展也蕴藏着优秀的汉语言文化,传统教学模式下,汉语言文学缺乏有效的互动,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都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与学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大大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大大制约了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传播。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大大革新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方式。利用网络环境创新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手段,不仅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生机。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传播现状

汉语言文学一直都是我国教学体系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其是帮助学习深层次了解我国的歷史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其某种意义上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制约性,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传播还相对滞后,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尚未认识到汉语言文学学习和传播的重要性,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也方式也相对古板,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层面上,大大削弱了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了解也不够深入,让汉语言文学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在现阶段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过程中,依靠学生主体的推广和传播困难是很大的。虽然我国的众多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发展都有良好的趋势。但是由于对汉语言文学真正意义上理解和研究的主体比较少。进一步缩小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范围。使得汉语言文学在国际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和传播的局限性

(一)西方文化的侵蚀

随着我国现代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交流范围变得越发广泛,现如今网络环境下文化的传播和共享也变得日益复杂,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的推广,我国受西方文化的侵蚀比较大。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很多西方的流行文化就会逐渐向我国渗透,对我国以汉语言文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会表现出崇洋媚外,忽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总的来说,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侵蚀严重制约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传播。

(二)网络流行语的创新和推广

近些年,我国网络环境的迅猛发展,大大革新了人们的工作和文化理念,在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人们会创新和应用一些网络流行语言和词汇代替传统的汉语言文化进行信息交流。使其不论在语言结构还是语法上都和传统汉语言文学有很大不同。现阶段,随着人们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逐渐忽视了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也极大的制约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空间。不仅如此,由于当前网络流行语在语法结构等方面都对汉语言文学进行了变革,打破了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标准和语言规范,这对于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会产生错误的引导,大大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承。

(三)应用主体需求的变化

传统的工作和学习背景下,人们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都是基于文字的掌握和写作,书写汉字也是传播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方式,当时在新时期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对电子计算机和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写字则接触的越来越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汉字的掌握都不够熟练,记不住发音,记不住如何书写的现象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写作、拼音等汉语言文学需求也日益减少,这对于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和传播是很大的挑战。

三、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传播的优势

(一)文学资源更加丰富多样

在我国网络环境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和信息条件的双重作用,网络环境信息的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为当下汉语文学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方面,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不应该局限于传统文化,其应该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传播更多的汉语言文学内容,而网络环境的信息和资源储备量,可以有效的整合全方位的汉语言文学资源,丰富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例如:网络视频和图片等,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这对于激发学习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都具有很大帮助。

(二)创新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方式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比较滞后,导致人们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关注越来越少,而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未来传统的重要方式,其是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所决定的,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可以有效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让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不仅如此,现如今网路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思维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让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其在某种意义上也极大的创新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方式。

四、如何在网络环境科学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传播

(一)营造健康高效的网络环境

对于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其关键在于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积极健康高效的网络环境,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学习创造有利条件。网络环境犹如一个双刃剑,不当的使用会加速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会严重侵蚀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科学的利用网络环境,规避网络环境的风险。科学利用网络环境的有利资源,会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奠定基础,首先,学校和社会要进一步强化对当前网络环境的管理,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标准,以此更好的抵制不良因素的干扰。其次,可以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开发专门的网页和公众平台。通过在上面发布汉语言文学的资料以及优秀文章等,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汉语言文学的了解和关注。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规范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标准

现如今随着各种网络流行词语和潮流词语的出现给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带来很大挑战,不仅极大的扰乱了汉语言文学的标准,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汉语言文学的规范性,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还要积极为其建立规范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标准,与社会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提供科学的导向,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汉语言文学专家和学者强化对其的研究和实践。其次,对于当下的网络流行词语也要进行规范和运用。对于优秀、具有应用价值的网络流行词语可以进行采纳,进一步创新汉语言文学内容。也是提升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广泛性,创新汉语言文学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在我国具有很高的文化地位,其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现如今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面临很大挑战。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改革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方式,创新汉语言文学的内容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客观论述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和网络环境下发展的制约性。对于新时期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提出科学的发展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和引导我国优秀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践.论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60-64.

[2]吴玉成.对目前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中存在问题分析[J].考试周刊,2014(53)30-49.

[3]汤玫英.网络语言创新的动因及其不当取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04).

作者简介:

马建芳(1995—)女,汉,陕西榆林,本科在读,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

作者:马建芳

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3:

“能源、环境与社会”全校性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通过对全校性新生研讨课“能源、环境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全校性研讨课的特点,总结了教案编写以及教学实施中的经验,论述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中的作用,探讨了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学生评价高、教学效果好,全校性研讨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跨学科思维、创新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力(1956-),男,重庆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杨仲卿(1984-),男,山东滕州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讲师。(重庆?40003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102116)的研究成果。

研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涵盖了入学教育、学术方向、探索创新等方面,都是教师们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总结。[3,4]既有经典内容,也有新问题,设计众多领域和交叉学科。有的可能已有答案,但也许并不唯一,还需突破;有的可能尚无答案,需要探索。

为了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将同学们培养成为驾驭未来的优秀人才,重庆大学从2009年起,面向本科新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各专业根据自身特色设立了面向本专业新生的研讨课。课程旨在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基于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2011年重庆大学又推行了校级“新生研讨课”示范课程,打破了各专业新生研讨课的专业限制,面向全校本科新生,采取网络“抢课”的方式取得学习资格。“能源、环境与社会”为校级示范课程之一。

一、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1.全校性新生研讨课的特点

(1)小班教学便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5-7]在研讨课上,通过课程的组织,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能源、环境与社会”选课人数32人,采用小班教学便于师生间的互动,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2)选课学生的覆盖专业范围广,教学过程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理念的应用。作为全校性新生研讨课,采用网络选课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能源、环境与社会”的选课同学来自汉语言文学、软件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和各专业开设的研讨课不同,全校性新生研讨课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理念的应用,注重新生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

2.课程的设计

“能源、环境与社会”新生研讨课共16个学时,课程从哲学、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多个视角,结合科学与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批判性的社会学观点,以认识快速改变着的世界及应对中国高速发展所产生的资源、能源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为出发点,通过生动的例子,介绍能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并通过国内外发展清洁能源的成功案例,结合同学们所熟悉的各种应用条件,共同探讨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途径、经济分析和政策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以科学和人文的精神认识和分析能源问题,理解能源与社会的关系和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人文社会原因,并能从人文社会的角度分析能源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激发学习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批判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

3.组织及教案的编写

结合笔者在热能专业新生研讨课中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了便于全校性研讨课的有效开展,本次研讨课设计为4学时每次,共授课4次。

新生研讨课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对科学知识探索的激情,并启发、训练学生的学术表达方法与能力,注重启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学生愉快学习和自觉学习的氛围。教师从不同的学术视角,与他们分享和探讨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方法。本次新生研讨课在组织教案编写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四个单元,采用“专题报告与讨论”与“专题研讨”相互穿插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为“专题报告与讨论”;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为“专题研讨”。

第一个单元的主题为“能源、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单元中,采用专题报告并结合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能源有个基本认识,并对当今的能源现状、能源对社会的贡献、能源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有初步的了解。在老师主讲,对能量与能源等通过图片及文本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的基础上,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能够清晰地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启发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能源及利用普通知识的感悟和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

在接下来的第二单元中,采用专题研讨的方式,让同学们担任研讨的主持人,针对第一单元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较深入地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研讨并点评、总结,进而引出解决能源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即“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和“从个人做起”,为第三单元“可持续能源的发展”专题报告的讲授和讨论做好铺垫。

在第三单元中,重点讲授核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节能减排的技术以及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结合2011年日本发生的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及能源利用的形势,引导学生探讨核电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讨论在发展新能源以及节能减排过程中需要的支撑条件。在第四单元中,通过计算个人(团体)能量消耗,引入“节能减碳”途径、办法的分析和较深入讨论,从而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分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为了加强学生对能源环境领域前沿问题的了解,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国内外关于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等最新研究成果,以及2011年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对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新能源消耗的最新统计成果。

4.学生的组织与教学实施

(1)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因素,问题的设计、提炼、概括、表达以及形式都需要精心准备,并能结合讲授内容,在恰当的时机抛出问题,对同学加以引导。比如在第一单元中,首先借助多媒体以图片和动画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能源”,让学生对能源有一定的认识,接下来讲解“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在了解了“能源的转换及利用”后,向同学们展示“能源在各行各业的利用”从而引出“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教师在对以上问题讲授之后,通过随堂设置的小问题(见表1),引导同学们对能源利用及其形势进行思考与讨论。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讲授内容“能源种类及形式”、“能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又引出了下面要讲授的内容“我国及世界能源利用的形势及面临的挑战”。讨论的内容既巩固了讲授的内容,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导同学们对即将讲授内容的思考及分析,并通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决之道。

(2)专题研讨的组织与实施。教学的第二和第四单元为专题研讨单元,研讨的内容和上一单元中讲授内容相关,比如第一单元讲授的主题为“能源及其与环境、社会的关系”,在第一单元即将结束时,向学生布置第二单元专题研讨的题目,见表2。研讨题目并不局限于老师布置的题目,而是与能源、环境和社会相关的新问题、新思路都可以作为研讨的题目。

为了便于研讨的开展,每2位同学作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个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研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题目,通过查阅图书、文献等方式收集资料,组织材料,这样学生的学习空间就从课堂上拓展到了课外。在专题研讨时,每个小组有10分钟的时间,其中发言时间为8分钟,提问、讨论的时间为2分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中的积极性,每两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在研讨过程中学生担任主持人,教师对研讨的进度和内容做总体把握,并及时点评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包括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CFD专业软件以及Flash和3D Marx动画的制作软件,对能源转换和利用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增加了学生对能源转换过程的理解,丰富了教学手段。

在课程的考核形式上,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形式,不再拘泥于使用标准答案的统一评判标准。在成绩评定上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权重,包括学生的讨论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训练的新颖性、独特性、团队合作能力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比较理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从学生现场的反馈看,总体上教学效果非常好。从研讨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根据收集、总结的文献资料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大部分学生演讲时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对自己所研讨的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同学们对研讨课的评价较高,在课程结束后的跟踪调查中,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5班刘同学对这门研讨课的反馈如下:“这几次研讨课对我的影响很大,收获颇丰。收获最大的并不是知识层面上的,而是研讨课这种形式给我带来的一种学习方法的提升。通过老师在课前布置课题,自己在课下查资料进而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并把查到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思维加以筛选,总结形成上课演讲和研讨的内容。“能源、环境与社会”研讨课带给了我们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这方法是真正适用一生的。”

重庆大学教务处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对参与几门全校性新生研讨课示范课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能源、环境与社会”调查结果如下:

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适应研讨性教学方式并认为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其发现问题、锻炼其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有较好的帮助。大部分同学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收获比较大,这对大学新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学习角色的转变,培养探究式学习习惯有较大的帮助。

2.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研讨课初期,部分同学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在研讨课开始的初期,部分同学对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式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表现为胆怯发言、研讨不积极等。刚从高中毕业的大学新生习惯了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做笔记的传统式教学方式,在研讨式教学中,还不知道如何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讨论,从后期的教学效果来看,同学们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

(2)大学新生对科技文献的检索能力不强。部分同学还不具备科技文件检索能力,在课后完成研讨题目时难以找到准确、合适的参考资料。这就要求老师在课下对学生加以辅导,指导学生检索、分析、整理资料,帮助同学逐渐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结束语

新生研讨课采用小班教学、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是引导新生进入大学生活的一种有效形式。校级新生研讨课,面向全校各个专业的新生,不仅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方式,还培养了学生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校级新生研讨课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创新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俊霞,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地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

[2]张根保,任艳君,程岩松.机械工程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

[3]赵立红,江树勇,佟永祥,等.现代机械制造工程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

[4]江树勇,刘思嘉,赵立红,等.多元智力论对工科大学新生研讨课建设的启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

[5]李衍达.对推行研究性教学的时间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

(10).

[6]何华春,余忠亮.新生研讨课上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效果调查研究[J].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3).

[7]孙志凤,张红霞,郑昱.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

(责任编辑:刘丽娜)

作者:张力?杨仲卿?郑泓

上一篇:金融危机银行防范策略研究论文下一篇: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分析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