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论文

2022-07-03

摘要: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关键,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益的需要。在高校图书馆实行精细化管理,要确定“精、准、细、严”的工作思路,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树立执行有力的工作作风。同时要避免走入过于强调“量化”,过于纠缠“细节”,过于拘泥于“制度”的误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论文 篇1:

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高职后勤管理改革研究

摘要:构建节约型社会需要高校后勤管理以精益化管理理念为指导,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实现社会化管理模式。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就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阐述,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精益化 后勤管理 改革

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管理部门也要及时改革管理模式,构建适应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精益化管理理念就是将高校的管理实现社会化、企业化管理,将高校后勤管理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程序化运作。

1 精益化管理的概述

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源于企业的精益生产,它是以人为本,按照顾客的需求确定产品价值结构,并且及时地生产与供应,最终实现产品价值的战略思想,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高校后勤管理是高校后勤部门为全校的日常活动提供给物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决策、组织等活动。在我国实施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改革也要遵循该原则,即在坚持“公益性”、“三服务、两育人”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精益化理念,改变高校传统的粗放型后勤管理模式,解决高校后勤管理中所存在的制度问题、人事问题以及质量管理问题等难点。

2 高校后勤管理所存在的問题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要实现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利用市场竞争规律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组织的效益,降低高校的成本负担,以便高校集中精力发展教育,但是截止到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还远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高校后勤管理思想落后,对精益化改革的认识不到位 很多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受到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他们不愿意实施市场化改革,认为实施市场化会破坏他们稳定的工作状况,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利益,因此他们在进行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过程中表现地不积极。归根结底,造成后勤管理人员如此观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精益化理念的正确认识,他们认为实施精益化就是要取消他们的稳定工作关系,使得他们需要在竞争中生存,为此他们不愿意实施市场化改革。另外高校的管理者也不愿意实施市场化后勤管理模式,担心实施市场化管理模式之后会影响到高校的各项日常工作,破坏高校原有的平衡关系。

2.2 高校后勤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高校实施精益化管理就是要求高校后勤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市场规律在满足“公益性”的基础上,实施企业化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最明显的就是校企不分,后勤管理收益与高校挂钩,高校后勤管理的风险没有脱离高校。比如后勤投资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则完全由高校承担,从而会增加高校固定资产的流失风险。

2.3 后勤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 纵观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员是由高校的其它岗位走向后勤管理岗位的,他们缺乏后勤管理经验与知识,导致其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很多后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后勤管理知识,尤其是缺乏管理知识,他们不能科学地处理管理工作中的事务;二是后勤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高校后勤实施精益化管理前提需要后勤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创建具有创新性的管理模式;三是后勤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后勤人员在实施管理模式改革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后勤的市场化运作改革,将后勤的经济效益作为改革的重点,却忽视了高校后勤的本质特点,即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

3 高校后勤实施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具体对策建议

精益化管理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为师生提供全面的服务、提高后勤管理组织的工作效益与效率。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高校后勤部门采取以下措施促进高校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

3.1 创新高校后勤工作理念,创建精益管理文化 影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推进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因此在高校中推行精益化管理模式,就要对高校后勤员工的思想进行革新:首先创新后勤员工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精益化管理模式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精益化管理模式不会降低他们的个人收益,反而会增加后勤工作的个人收益。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宣传,提高员工对该理念的正确认识;其次高校要创建精益管理文化。精益化管理文化是精益化管理模式得以发展的基础,通过建立浓厚的精益化文化,可以在高校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进而使得员工在内心深处具有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当然精益化文化的构建需要完善的战略流程。高校后勤战略是后勤发展的规划,是规范高校后勤流程的具体指导,因此高校在制定战略流程时一定要让员工参与到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员工对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正确认识,改变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

3.2 建立以精益化管理理念为指导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规范后勤具体工作的“红头文件”,高校后勤精益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以下制度:一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随着高校之间的竞争,高校清楚地意识到必须要依靠管理创新提高高校的市场竞争力,而高校的管理最终需要人来完成,因此高校要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精益化管理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二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成本核算制度。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实施的是行政管理模式,即高校后勤运作从不考虑成本支出,而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市场化运作,需要高校后勤的所有活动都考虑成本因素,加强高校后勤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利用价值链对高校后勤管理作业进行分析,消除不增值甚至减值的作业,降低企业的成本;三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人事管理制度。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工作人员编制制度,打破传统的“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现象”,引入市场化竞争模式,按照高校后勤岗位进行公开招聘。

3.3 提高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信息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是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后勤信息的自动采集、处理与分析,可以为高校后勤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提高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信息管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信息资源。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要借助高校图书馆以及高校网络平台的现有资源实现对高校师生的全方位服务。比如高校食堂借助高校网络平台对每日的菜谱信息进行更新,及时让学生了解食堂的饭菜信息;二是深化工作程序、疏通信息流程。高校后勤信息管理要根据精益化管理模式的要求,从信息的实用性和及时性两个方面入手,提高信息的质量。后勤信息工作依托高校现有资源平台,虽然能够提高信息工作的效率,但是由于高校信息资源平台比较侧重学术知识信息,缺少商业信息,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的信息管理人员做好信息的实用性区别,在信息处理的技术和处理流程方面进行有效地组合,筛选出对后勤管理有价值的信息来;三是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后勤具体工作开展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同时转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作风,树立“服务至上”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

3.4 加强对高校后勤工作的质量管理 推行精益化管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关键因素,因此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对后勤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高校后勤管理是由许多环节所构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高校后勤的精益化管理,因此要加强对后勤全过程的管理,以高校食堂为例,需要从产品来源的采购、制作、销售以及回收等环节加强质量管理;二是对后勤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应使后勤员工自觉地参加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并对自己和相关部门的质量活动进行监督,这是高校后勤全员质量管理的灵魂所在。

总之,高校后勤进行精益化管理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追切要求,也是高校后勤发展的需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因此作为高校后勤管理人员一定要积极引进精益化管理理念,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爱艳.周崇梅.郑卫国.高校食堂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现代企业,2010(01).

[2]易芳.精细化高校后勤管理分析与研究[J].人力资源开发, 2015(01).

[3]宫天文.高等学校精益化管理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9(04).

作者:周锋

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论文 篇2:

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精准化管理的研究

摘要: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关键,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益的需要。在高校图书馆实行精细化管理,要确定“精、准、细、严”的工作思路,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树立执行有力的工作作风。同时要避免走入过于强调“量化”,过于纠缠“细节”,过于拘泥于“制度”的误区。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又称精细管理、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是源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认为管理是由细节构成的,讲究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求最优,强调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基础管理,它的实质是通过细化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的具体任务,以实现任务到人,责任到位,严格考核,按绩效取酬。在高校图书馆工作和服务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富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顺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不仅在教学层面上深入改革,同时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更好的实现。实施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强化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满足广大用户、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图书馆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选择和要求。

2.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关键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图书馆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服务资源的多元化,图书馆服务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与此同时,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趋多元化,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图书馆服务过程的细节。实行精细化管理,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工作服务过程精确、量化和规范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问题,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3.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益的需要

加强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使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就是要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常规管理,力求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获取最大的绩效。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权限,知晓工作的内容、要求、程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损失,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能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他们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至上、服务育人的良好形象。

二、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1.确定“精、准、细、严”的工作思路

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就是对图书馆战略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使战略规划能够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其核心思想用四个字可以概括:精、准、细、严。“精”,即精益求精,是要求图书馆员工对待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使工作达到“更好”。“准”即准确定位,是指对图书馆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能与职责都要做出具体、清晰、明确的规定,每一道工序都要规范清晰,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机衔接。“细”指细化目标,是指把每一项工作一层一层地分解细化,明确各个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最终使责任指标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者。“严”指严格考核,是指对照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量化的标准,对图书馆员工进行考核,并依照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2.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制度化、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必要前提。高校图书馆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拥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规范图书馆内部管理的制度体系,也就是图书馆员工必须遵守的各项工作规程、规章制度,以此来制约和规范员工的日常服务工作和言语行为,培养员工遵守制度规则的自律意识和文明服务行为,并在其违反时进行处罚。二是建立完善的规范图书馆工作服务对象的行为制度体系,也就是读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规定,以此来制约和规范读者的行为

三、图书馆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1 提升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馆员是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建设和服务工作的主体和决定性因素。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高校 图书馆为了改进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而在管理方式上进行的变革,其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靠 全体馆员的精诚合作,这就要求馆员的整体素质要符合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为此, 必须大力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这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2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工作的规程和行为准则,高校图书馆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以系统而健全的规章制 度作保证,如果没有规章制度加以制约和规范,就无法保持图书馆正常运行。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有3个步骤:

①按照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总体目标与要求,将工作任务和职责分解到每个部门和每个工作岗 位,责任到人;②按照工作目标和职责要求,制定每项业务和服务工作的实施细则和流程规范 ,确证全馆工作有序与协调;③建立评比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激励措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 性,确保每项业务和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我国进入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交流、科技创新与社会文明得以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并使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为高校图书馆细化和深化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所以,高校图书馆实施精细化管理时,要把网络设施和计算 机软硬件的投入和开发列为重点,这可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和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去研究、实践、完善。在实际工作中,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真正渗透到图书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一个员工身上,使之高标准、高质量地履行好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只有这样,图书馆管理才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各项工作才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王乐

图书馆精益管理模式论文 篇3: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ERP思想的应用对策研究

ERP思想是包括管理思想、动态控制等因素在内的管理服务思想类型,高校图书馆整理建设工作与ERP思想的结合,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减少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借阅者与工作人员的时间。将高校图书馆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主要的信息流内容结合在一起,完成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高校管理。由于高校图书馆是一项具有公益性的项目,所以需要控制有限的资金流动与使用。ERP思想可以有效的控制高校图书馆的产出比,实现高校图书馆经济收益与工作效率最大化。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大力推进,各行各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引进现代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的变革,ERP思想只是现代管理技术与图书馆管理相交的切入点,同时ERP思想也能有效、快速的解决高校图书馆管理现存的问题。在适合自身发展的前提下,ERP思想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应用广泛的手段,也是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思想的体现。但是,ERP思想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融合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才能达到ERP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优势最大化。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中ERP思想应用现状分析

(一)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功能不明显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采取的是线性流程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不同的工作任务,优势在于责任到人,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更正。但是,缺点在于流程周期较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部门消息闭塞,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现在这种信息化时代,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尤为明显。

(二)工作管理制度落后于工作岗位需求

大数据、信息化是现在的时代特征,高校是信息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和社会大众汲取知识的重要场所,落后的管理模式顯然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岗位要求。必须将图书馆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使读者通过计算机或者移动设备就能完成书籍的预览和借阅工作。传统的人工管理也将被计算机信息技术代替,所以管理制度的更新换代是情理之中,为的是将图书馆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利民,更加便捷。

三、ERP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一)服务于图书馆管理供需链

ERP思想最初是应用于企业管理制度中的,高校图书馆与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合相似的部分。高校图书馆虽然以公益性为主,但是它也是需要以工作关系作为纽带来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工作人员、图书管理人员、读者、社区这几部分成份之间的关系与企业中甲方乙方的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ERP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也像企业的供需链一样,具有竞争化态势。

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供需链也具有自己的特征,比如供需链上的各部分与图书馆自身的关系是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的,互利互惠是他们的运转原则。所以以这种目的为管理核心,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供需链具有稳定发展的特征,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发展的直接受益人是以高校学生为代表的高校图书馆借阅人群,了解借阅人群的需求与渴望,是维持ERP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ERP思想的融入,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加强了上游管理部门与基础管理工作内容之间的联系。

(二)利用ERP思想增强图书馆管理中的动态控制

首先要建立相关的动态控制制度。由于ERP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融合应用还不是足够成熟,所以部分工作人员仍没有意识到ERP思想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融合的便利性。管理工作和管理制度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就是通过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素质来加深ERP思想在高下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程度。相应的,可以制定奖惩机制来刺激图书管理人员的学习态度,让ERP思想成为每一位图书管理人员上岗的必要条件。利用ERP系统建立成熟的文献检索系统,让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引擎等方式来进行检索阅读操作。这是ERP思想为读者提供便利的又一体现。

在ERP思想中,颠覆了传统的甲乙双方的关系,让甲乙双方均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发挥其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ERP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中的应用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利用ERP思想可以对高校图书馆供需链的流动性和完整性进行保障与推动。同时,ERP系统可以使图书检索功能简单化,便于读者进行检索系列操作。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加深对ERP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加深ERP思想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程度。ERP思想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性,减少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资源浪费。管理人员结合ERP思想进行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重新规划制定,节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管理成本,以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同类化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ERP系统实现了整个管理机制的重新调整,它可以辅助高校图书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求。(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

作者:张保芳

上一篇:数学教学及教育技术论文下一篇: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