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实践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高等院校医学伦理教育的认知和培养命题,是新时期高校医学人才培养及社会演进发展的重要诉求。面对发展的新环境和新挑战,高校可以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实践设计、加强多学科背景师资合作四个方面全面把握医学伦理教育的发展演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医疗实践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疗实践人文教育论文 篇1:

新时期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新探讨

摘要:作为一种基本医德理念,以德治医要求依靠医学道德的力量来保证医疗行为的正确方向,保证其为人类服务的基本性质,体现其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仁学特点。为了实现以德治医,就必须研究医疗改革过程中的医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研究如何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新时期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1、转变观念,建立面向医疗实践的终身医德教育体系。2、 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医德榜样。3、紧扣医疗实践,强化教学改革。4、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 医学生;医德教育;实效性

作为一种基本医德理念,以德治医要求依靠医学道德的力量来保证医疗行为的正确方向,保证其为人类服务的基本性质,体现其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仁学特点。为了实现以德治医,就必须研究医疗改革过程中的医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研究如何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

一、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一)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医疗实践的严峻挑战。

首先,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新的医德难题。21世纪,医德的进步将会在更广阔的基础上进行,这个基础就是医疗技术进步与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矛盾。例如:复苏技术的发展要求医学对死亡标准重新界定;产前诊断和性别选择技术的滥用已造成性别比例的失衡;体外授精、人工授精、无性生殖、DNA重组等生殖技术的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血缘关系和人伦关系;人们在为器官移植技术赞叹不已的同时,不得不面临供体来源不足和受体选择的困难等;另外,社会卫生资源的有限,如何公正分配也值得医学道德高度重视。所有这些,都亟需医德做出判断和回答。其次,医德现状令人担忧。最近几年,医德实践呈现混乱状况,社会上对医疗服务的批评日益强烈。客观地说,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年来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交织、长期作用的结果,既有体制性、机制性和政策性的外部原因,也有内部监管不力的因素。从观念层面上看,法治观念淡薄,法制保障不力,医德教育流于形式,医疗卫生行业医德医风建设实效性比较差,优良传统遭到鄙视等等,则是深层次的原因。

(二)当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环境的诱惑和主观思想的放松导致部分医务人员的医德出现了滑坡。媒体上也常把由个别医务人员医德低劣造成的医患纠纷频频曝光。各医院发生的医患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各种极端情况不胜枚举。据中国医师协会2003年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指出,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足20%,其他80 %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和医风医德。彻底改变现有医德状况一方面受制于社会形势的根本性改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医政部门、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大力开展完整、有效的医德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管理。[1]应当承认,当前医疗实践暴露的医德问题与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背离实际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比如,职业道德教育课的主干课程《医学伦理学》教学就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第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专业配备上,医学伦理学教师中既有医学院校毕业生,也有非医学院校毕业生,前者尽管掌握医学知识并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但缺乏伦理学功底,后者虽然在伦理学的基础理论上有一定优势又缺乏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与医学伦理学的科学性、综合性、应用性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第二,教育对象方面。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并没有覆盖所有医学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缺乏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第三,教学方面。教材的使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的新情况,不能符合医疗实践的实际需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受到各种人为原因缺乏创新,缺少活力,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尤为突出,教学实效性得不到保证。

二、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整体构想

(一)转变观念,建立面向医疗实践的终身医德教育体系。

根据医德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以及医学生医德发展变化特点和规律,应坚持医学伦理学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建立终身树人、面向医疗实践的医德教育体系。医学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必须包括医学伦理学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高层次医学人才更应接受和强化医德教育,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搞好了,可以为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医学实践和创造性活动提供重要的伦理道德支持。不仅要重视校园内的医德教育,而且要延伸到见习实习过程中,形成包括医德启蒙教育、医德系统教学、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临床实习医德考评等在内的多层次、分阶段、连续性的教育体系。

(二)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医德榜样。

没有名师就没有名校,事实证明,凡著名高校,其学术声誉之高,教学质量之好,皆源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作为医学院校,要站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高度来深化医德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名合格的医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其一,扎实的医学伦理知识。孙中山指出“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盖学生之学识,恒视教师以为进退,故教师之责任甚大。”医学伦理学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与医疗实践紧密相连,教师既需要厚实的专业理论作基础,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依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教师必须勤学苦读,多看、多听、多思;其二,高尚的师德。《礼记》的《大学》篇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形象,包括外在的言谈举止、服饰打扮以及内在的道德境界、人格品质、性格志趣等。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只有身正,才能正人。因此,教师欲立教、立学必先立德;其三,敏锐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需要结合教学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三)紧扣医疗实践,强化教学改革。

医疗实践是检验医德教育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虽然一些教育管理者、医学生都已意识到医学伦理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重视的态度并没立即转化为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教育水平的提高。医学伦理素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事实反映在医学生身上,但医学生不是引致该结果的主要责任者,影响医学伦理素养教育成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2]

首先,教育教学内容体系需要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健全人格的关系,要有利于大学生随着社会需要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把社会近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结合起来。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医德教育应始终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课程设置要实现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由侧重获取知识教育向增强健康人格教育转变,从而达到医学课程设置与人文课程设置相统一的目的。[3]

在教材建设上,当前,有的高校或因依法施教、以德施教的观念较为淡薄,或因利益驱动而随意使用不切实际的教材,使用内容过于陈旧的教材,甚至使用无出版资质、编写质量较差的教材,教育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和指导医疗实践,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系统科学的医学伦理学教材是讲授好医学伦理学课的前提,是培养医学生科学的人性论思想和科学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条件,因此很有必要组织专家编写高水平的医学伦理学教材。[4]中国目前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多在基础课教学阶段,而且单独教学,与医学各学科,特别是与临床学科脱节,使医学伦理学教学与其目的脱离,这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将医学伦理学的某些内容贯穿到临床各科,在每一临床课教材中的总论部分,加入伦理学问题,这样可使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近来以色列的Hebrew大学医学系开展了在临床教学中加入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坚持医学教育必须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理念,推广医学教育应面向社会、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教改经验,在坚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主渠道的同时,探索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医德教育改革,建立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课堂系统教学与分阶段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全程阶梯式教育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应拘泥于教材内容。教师应本着贴近学生专业特点,符合学生所思所求,适应医学发展和医德进步需要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形成结构合理、针对性强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

(四)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改革重在一个“活”字。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孔德拉秋克说:“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运用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教师应当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拓与能力的培养。医学伦理学教学应当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力、判断力、内化力和践行力放在首位,帮助学生增强自身医德素质。比如讲“医患关系道德”时,除了介绍医患关系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外,更重要的是要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和“做什么”,让他们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充分发挥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的优势,敢于涉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师生互动,把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医德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促使其内化为信念进而走向自觉行动。教学手段改革重在一个“新”字。教师要努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多媒体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网上课堂,与学生沟通交流,扩展教育资源,延伸教育空间,巩固教学成果,提升教学实效性。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推进教学改革,而且能够推动课程建设的进程,最终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辉,胡志民,周宇辉.浅议医务人员终身医德教育[J].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0):111

[2]尹秀云.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剖析[J].医学与哲学,2006,27(1):39

[3]石玉杰,高惠霞.对当前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0):144

[4]汪幼琴. 试论如何改进医学伦理学教学工作[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6)3:58

[5]张平,威春盈,刘新社.中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改革设想[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6:27

作者:陈秀丽

医疗实践人文教育论文 篇2:

试论高校医学伦理教育的人文关切和现实指归

[摘           要]  高等院校医学伦理教育的认知和培养命题,是新时期高校医学人才培养及社会演进发展的重要诉求。面对发展的新环境和新挑战,高校可以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实践设计、加强多学科背景师资合作四个方面全面把握医学伦理教育的发展演进。正确引领医学伦理学思想的构建,有力地促进医学伦理学发展,对当前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    键   词]  高等院校;人文;医学伦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现代化问题被不断具体化,医学的人文价值观念和内在自然科学属性的矛盾也更加尖锐。高校伦理教育深刻影响着“医科”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决定着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性质和成败。高校医学伦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医学生在医疗实践及其相关医学活动中提供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超越了单一的技术视角,从多角度面对科学需要和伦理原则,向现代医学模式提出新的展望和要求。构建高校医学伦理教育体系,不仅是对医学伦理教育形态的一次内涵丰富的探索性研究,也为促进医学科学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高校医学伦理教育的价值向度

高校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任务是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为医学的发展导向、为符合道德的医学行为辩护。医学伦理学的科学发展观点,就是要以人为本,培养医学生具有相应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缺失人文关怀内涵的生物医学模式会使医学渐渐失去对人本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初心,演变成技术之上的临床实践活动。“现代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的运用让人类不断体验着生命的神奇和奇迹,但过度崇尚医学高新技術对人类生命体的主宰和干预程度,就会产生技术的异化问题。”[1]人文教育内容在医学教育中被边缘性弱化,致使人文价值对医学生物发展模式引导作用尽失。以技术为主导的医学教育,会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塑造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和功利化的行为逻辑,让强势的医学科技遮蔽医学内在固有的价值逻辑,使最终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偏离医学实践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守护的本真诉求。因此,我们要充分认知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要迫切地对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机制进行批判以及症结的诊治,聚焦矛盾解决和强化人文价值认同是激活医学走出科学主义迷失的内生动力的关键。

二、高等院校提升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实指归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双引擎”,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理模式转向社会——生理模式,这说明医学正向着尊重生命的方向发展。医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理念,践行医学伦理学的规范行为,其成效直接关系到社会道德风尚,影响着医疗卫生事业全局发展的方向。[2]无论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都迫切需要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培养。

(一)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现实需要

医学伦理素养是指医学主体在医学实践中做人的伦理素养和品格修养,是医者在医德生活中认识和把握自我,认识和把握自我同患者、同事、事业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医德认知、理念、情操、智慧、能力、品质的有机统一体,体现医学职业人员的全面职业伦理修养。[3]这种全面的职业伦理素养是当前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不可少的基础。在人类发展史上,医学伦理学是伴随着人类的医疗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群体多元认知的内在精神力量是实现医疗人性化的深层动机和推动力。

(二)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着重研究医疗卫生领域人际关系道德调解的问题,医学伦理包含了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特殊的职业道德,既具有一般社会道德共性,又有着与医疗卫生工作直接联系的职业道德特点。在经济主宰社会,文化商品化趋势严重,高科技变成当代人类图腾的压迫局面下,变革缓慢的人文阵营步步退却,强化自身的专利特征和自治能力。[4]这意味着缺失医学伦理教育,将导致高科技引导下的“医学科学主义”畸形扩张,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促使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深化对生命价值模式的认知追求,有利于推动医学人文突破技术思维限域的制约。

(三)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现代医学伦理价值的内在支撑,是构成未来医学发展内涵的重要维度,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一逻辑主线,将医学从唯技术论的据囿之中解放出来。在当前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大背景之下,医疗服务商品化、诊疗手段物质化、医患关系经济化等趋势日益明显,资本增值运行逻辑导致医学科技进步的异化,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激励医学工作者、医学研究者的精神内驱力,是涵养道德自觉的本质核心,是提升医疗整体质量的保障。随着现代医学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前进,人类的医疗实践将面临更多挑战和考验,唯有塑造健康人性化的医学生态,才能有效地促进未来医学的良性发展。

三、高等院校提升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如何提升医学生伦理素养,是当前高校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医学的特征,积极回应高校伦理教育的新诉求,密切关注困扰医学伦理的教育发展的焦点问题,遵循高校医学伦理学教育科学供给的基本原则,既需要集聚多方主体力量,也需要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以前瞻性的视野探索其发展路径,准确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方向,协同推进高校医学伦理思想的构建。

(一)教学理念更新

医学伦理学课程目标是以知識的获得和技能的培养为主,教师应重视对医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关心学生的医疗感情,从伦理知识和伦理问题的获得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为主,到把伦理原则应用到日常的临床和科研实践,进一步明晰“教学感知”,努力创新话语方式,把民主、平等、协作意识贯穿到师生双主体教学互动中,这是一种指向教学质量话语乃至质量观的转变,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规范具有完整体系上的引领性,教学情境上的感知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发学生的情感认同,正确的导向可以使得伦理知识得以不断内化。

(二)教学内容创新

当前,高校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供给主体单一。对于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医学生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伦理学内容仍然偏重课堂文本教育,对于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体的伦理判断和伦理选择,对于科技化带来的伦理困惑和伦理问题解读不多。激活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内在动力应着眼于释放教学内容的丰富因子,优化教育要素和内容供给。学科内容能够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方向,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促使医学生在应对未来医学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做出具有道德感的判断。

(三)教学实践设计

实践是教学的归宿,服务于社会需要是学习的最终旨归。而现行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体系设置统一具有抽象与可操作性不强的特点,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并对此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科的固化特性致使其发展缺乏持续力,推进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由传统的书面教育转向实践教育是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高校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高医疗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内涵支撑,提高医学生的医德修养是新时代我国医学领域全方面改革与能力升级的齿轮,实践能加快融合,促进医学技术和人文内涵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应该消除专业知识和课内实践环节的过度分离,加强对伦理原则的运用技能,构建有机统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设计体系,将内涵理解外化为德行一致引导医学生解决现实的医德实践问题,从而为医学人才培养的学习和实践赋予真正的价值感和使命感。

四、总结

“医学教育应该追求伦理价值第一位。追求伦理价值第一位并没有否定医学的工具价值,因为只有在伦理价值的范导下,工具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6]医学伦理是现代医学学科内涵研究的重要维度和价值立意。当前,医疗实践人员既要加强医疗技术水平又要兼顾由公共需求为导向的公众获得感,努力构建民众本位、多元互动的医学科学生态,在此过程中,医学伦理的科学性和内涵势必得以不断审视和重构。高等院校提升医学伦理思想教育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医学伦理学不能囿于一般学科建设议题,而应立足医学自身对“人的价值”议题的审度和探寻,加强多元主体的统筹协作,调动医学伦理学科文明发展的积极属性,从社会现实问题和现实需求协同攻关,加强医学伦理前瞻性理论研究以及指导实践,构建动态的医学教育文化形态,从而有效驱动高等院校医学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参考文献:

[1]黄照权,马明霞,蓝秀华.医学与人文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41.

[2]刘学文,刘馨,康丽勇,医学生医学伦理教育的困境与对策,2016,37(6):72.

[3]贾雪梅,朱俊勇,雷宏博等.我国全科医学培养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5):6-7.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06.

[5]杨勇.论医学伦理叙事和价值诉求和伦理限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1):17-21.

◎编辑 张 慧

作者:林丁颖 沈纹君

医疗实践人文教育论文 篇3:

试论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

摘要: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医学院校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探索有效途径,对医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文章就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关怀;必要性;途径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润。”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爱人与爱技术是并行的。”“医乃仁术”,医学是人学,其基本行为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医学彰显着人性的光辉。21世纪的医务人员应该以病人为中心,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对病人的尊重、关怀,与病人进行情感的沟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作为培养未来医务人员基地的医学院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

一、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工作者,担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职责,其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应接受系统的人文关怀教育。通过人文关怀教育,培养其伟大的博爱精神,使其敬畏生命、善待生命,乐于为病人作奉献,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竭诚为他们服务。对医学生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医学人才。

2.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医学教育目标的要求。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的《爱丁堡宣言》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仅仅治疗某些疾病。”现代高等教育是综合性、学术性和人文性“三位一体”的教育,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必须考虑医学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追求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除了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人文关怀素养。美国霍普斯金大学乔治亚医学教授休斯敦认为,是否尊重患者心理感受,是“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的最直接目标是培养、塑造和弘扬医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3.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发展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患者除了对医生的医术、技能抱有很高的期望外,还希望得到同情、关心、理解和尊重。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治愈疾病,还应使患者在身体、心理等方面达到平衡和协调。因此,医学生不仅应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应有人文关怀素养;将来不仅能医治患者生理上的疾病,而且还能诊治患者心理上的疾病;能通过心理疏导来稳定情绪,通过讲授医学知识、介绍病情、准确的医治等措施来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增强患者治病的信心。

4.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和患者的身心得以康复基础上的一种神圣的职业道德关系。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带来了医患关系的变化,医患两者转变为相对平等的主客体,病人不但是“求医者”,还是医疗活动的“参与者”,享有知情同意权、自主权等。据有关调查,医患关系紧张以至引发医疗纠纷,40%以上原因与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不强有关。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能否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真正关爱生命,是否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体现人文关怀,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桥梁。作为未来的医生,医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素养,怀有强烈的爱心和同情心,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患者,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5.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医学的本质要求。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教授认为:“医学是造福人类的学问,医学绝不仅仅是技术,而是把人文关怀放在首位的学科。”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其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人。“医乃仁术”,医学是人学,医生的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它虽然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因为在医学领域,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探源、临床决策的过程,还是从对患者的服务,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6.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当代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要求的。美国著名医学家霍尔·雷在其《病人》一文中言:“从现代医学舞台不幸消失的旧式医生尚能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家庭、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今天,我们却发现正在接受医学教育和已经成为医生的人,反而缺乏对病人心理方面的关怀。”现在很多医学生人文关怀的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为患者服务的观念淡薄;漠视苦难,轻薄死者,缺乏同情心。临床实习时,见病不见人、认机不认人,把患者视为“有病的机器”,忽视了人的社会学和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漠视患者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治病不治心;甚至自视高人一等,把自己看作是患者的救世主,在医患关系上颠倒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主要途径

1.文医融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医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对医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人文关怀品质的高低与其知识的储备、素质的全面性有着直接关系。只有文医渗透、文医融合,注重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才能真正提升医学生的文化素养,关注健康与生命的价值,真正理解医学的从善性。培养医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医疗实践中能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医疗的要求,也是人文关怀的要求。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才能真正从知、情、意、信、行上提升他们的人文关怀境界。

2.在医学人文课程中贯穿医德教育。以“病人为中心”观念的养成,要求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要始终贯穿医德教育。“无恒德者,不可作医”,传统的医德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强调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重视医德医术的结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不矜名,不计利”,不以医谋私;对患者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男女美丑均应平等对待;尊重患者人格,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的隐私与秘密;稳重端庄、宽和温雅,以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才能更好地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

3.教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良善品性去感染学生。“正人先正己”,教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必先修养和锤炼自己的品格。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树精行范,以自己的高尚医德和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思想上积极进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慕名利;业务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优雅风范、仪表端庄;对患者亲切和蔼,热情周到;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4.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人文关怀素质的养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良好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会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感染、塑造、鼓舞着医学生,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这种人文影响会逐渐根植于医学生心中,内化为他们的价值、理想和信念,会在医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一名医生时仍旧彰显其精神动力。

5.在医疗实践中培养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养成来源于医疗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人文关怀教育在医疗实践中进行,才能使医学生对人文关怀不仅有理性的认识,而且有直接的感性接触。实习中,医生要以鲜活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方面的启发式教育,要让他们了解医疗法律法规、卫生行业纪律对医德医风的要求,告诉他们在为病人服务时,如何实施人文关怀,把人文关怀素养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学习。人文关怀教育在医疗实践中进行,需要医学授课老师的参与,并身体力行。医学教育者在传授医学知识的过程中,应始终把人文关怀与医术融为一体,传授给学生。

作为未来医药事业接班人的医学生,面对的不仅是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而且还要面对在更广阔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对医务工作者提出的更高的人文关怀要求。因此,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有助于提高医学生自身的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作者:贾婀娜 袁小洪 王秀萍

上一篇:广播电视集团组建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论文